朝鲜战争的影响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朝鲜战争的影响范文

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浅析朝鲜战争与台湾问题

摘 要:持续三年多的朝鲜战争不仅加深了朝鲜半岛的分裂,也招致美国插手台湾事务,再度在政治、军事与经济上援助蒋介石,直接而公开地卷入中国的内部冲突,因为美国对台湾的军事卷入,封锁了中国解放台湾的通道,从而使台湾问题遗留下来,成为当今中国实现国家统一以及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中国

朝鲜战争

美国

台湾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爆发了战争。朝鲜人民军迅速越过三八线,向南方挺进。美国政府立即对此作出反应,几天以后,便派出飞机、军舰和地面部队进行武装干涉,并派第七舰队侵入了中国的台湾海峡。随后,在联合国军的旗帜下,十几个国家的军队卷入了这场战争。4个月后,中国政府宣布派出人民志愿军部队赴朝作战,随后几十万大军跨过鸭绿江。中美两国因为朝鲜战争走向了全面的敌对,从而给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战前台湾问题

战前,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已接近尾声,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解放台湾,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时机已基本成熟。1950年中国共产党已把解放台湾、彻底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作为夺取全国胜利的既定方针,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东南沿海积聚了10万兵力,而且在华南各地修建军用机场30个,400架战斗机已进入战斗状态,在福州、厦门、汕头等港口,大量登陆艇及船只已进入起航准备,随时准备渡海解放台湾。这时美国抛弃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态度也日渐明确。杜鲁门总统于1950年1月5日发表的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和艾奇逊1月12日在美国新闻俱乐部发表的“中国危机”为题的讲话,均表明美国准备抛弃台湾当局,采取“袖手政策”。但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打乱了新中国解放台湾的日程,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迫于形势变化,不得不暂缓攻台计划,把东南沿海用于解放台湾的部队调到东北准备参与入朝作战,军事战略中心北移。

二、战争期间台湾问题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一方面派兵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另一方面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止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国防战略重点被迫从东南沿海移至东北地区,是美国的干涉行动造成台湾问题复杂化并迫使我军解放台湾计划搁置。朝鲜战争成为台湾命运的一个转折点。朝鲜战争的爆发改变了美国对台湾战略地位的认识。从当时的冷战思维出发,美国决策者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先声。出于这种认识,美国重新估计了台湾的战略价值,认为台湾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正因为如此,美国迅速改变对台政策,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时给予蒋介石政权以政治支持和军事、经济援助,在美国的援助和保护下,台湾不仅摆托了危机,而且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使台湾国民党政权得以死里逃生,朝鲜战争使台湾问题复杂化,台湾由中国国内的争端演变成为中美之间的争端,延缓了中国统一的进程。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将打算遗弃的台湾蒋介石政权重新拾了回来,继续置于卵翼之下。美国这时不仅要协防台湾,而且更将台湾看作是一颗在亚洲遏制中国大陆与共产主义的战略旗子,一艘屹立在美国护城河中的航空母舰。

三、战后台湾问题

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再次提出了解放台湾的任务,表示不能容忍美国干涉台湾,但是美国政府一意孤行,于1954年12月2日与台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撑起对台湾的保护伞,继续向国民党军队提供军事援助,美国政府还多次扬言要用武力加以阻挠,赤裸裸地干涉中国内政。因此,朝鲜战争结束后,台湾海峡的紧张对峙局面不仅没有因美国在朝鲜战场的挫折而有所缓和,反而由于美国对台湾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支持和勾结而更加严重。人民解放军此时如果要以武力解放台湾,将面临巨大的障碍和困难,甚至有可能与美军发生直接冲突,其后果难以预料,对此中国共产党不能不有所考虑。从这一现实出发,中共中央在1955年初结束对东南沿海岛屿的军事行动后,为了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提出以武力解放为主,同时积极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方针,并表示“愿意与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接着,中共中央还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政策和设想。

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美国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朝鲜战争之后美国推行“援蒋反共”的对台政策,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台湾问题也成为了中美关系长期疏远的一个重要因素。60

2 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1972年中美关系的大门终于打开,1979年,中美建交,开创了两国关系新阶段,在此期间一方面两国间往来不断扩大,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但在另一方面,美国又在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上奉行“双轨政策”。而且由于美国的怂恿和纵容,还助长了台湾走向独立的危险性。

四、总结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干扰和阻挠中国的统一最终是不会成功的。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海峡两岸经济政治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在“一国两制”的方针下,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实现统一。客观的事实表明,如果美国政府能够正视这些年来世界和中国发生的变化,彻底放弃冷战时期特别是朝鲜战争以来在中国台湾问题上的错误政策,这肯定会极大地促进中美两国关系长期全面健康稳定的发展,造福于两国人民,同时,也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参考文献

张元勋.朝鲜战争对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影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刘春蕊.试论朝鲜战争对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影响[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12):4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M]. 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第203页. 陈瑞欣,刘思懿.浅析朝鲜战争与中国台湾问题[J].思想理论双月刊,2009(2)120 乔兆红.朝鲜战争与中国的台湾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12):5

第二篇: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生的朝鲜战争是美苏争霸的必然产物。它不仅确立了亚洲的冷战格局,而且对于参战国中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导致了中美关系紧张,从而导致了被美国操纵的联合国拒之门外。而且也导致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朝鲜战争;中国;美国;影响 朝鲜位于东亚的朝鲜半岛,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历史上多次被俄罗斯,蒙古,日本,以及中国侵略过。1910年,日本再度侵略并占领了日本。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建议战后应该由美苏中三国托管20至30年,使其能完全自治。二战末期,杜鲁门继任把三八线作为美苏两军在朝鲜的分界线。美苏分别占领朝鲜的局面以及各自实施的政策直接为朝鲜战争的爆发埋下了种子。之后南北两个政府相继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的北朝鲜,以李承晚为首的南朝鲜,宣称各自都对朝鲜有统治权。

从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韩在“三八线”附近共发生2000多起纠纷。这种武装冲突不断升级,终于于1950年6月25日大规模的冲突在“三八线”上爆发了。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后,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下令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韩国的突然进攻。打了韩国一个出其不意,当时韩国军队大多都没有进入战备状态。三天之后,1950年6月27日汉城就失守了。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已命令海空部队南朝鲜掩护和支持。并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组织中国解放台湾。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向北推进。唇寒齿亡,中国不能坐视不管。中国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请印度转告美国:“如果美国超过三八线,中国一定要管”【1】”这番警告被杜鲁门视为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讹诈”而没有被重视。10月1日美军还是跨过了三八线,把战火引导了中国东北边境。1950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权衡利弊,感到了美国对中国的威胁,最终决定出兵朝鲜,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从此中美两国开始了惨烈的为期近三年的战争,战争最终以谈判结束,三八线还是为南北朝鲜的分界线。

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新生政权。

朝鲜战争爆发时,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百废待兴。为了经济恢复和发展。1950年初开始缩减军费,以支持经济发展。但是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导致了这项政策的中断。三年惨烈的战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北朝鲜基本沦陷的情况下,把以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共政权在国内人民心中的地位。在国家上,中国的形象也明显提升了。在战争期间,麦克阿瑟在同阿哈里曼的谈话中 把新中国的军队形容成军阀时期的乌合之众,“对一支现代化军队而言不过是炮灰”。据《纽约时报》报道,华盛顿的一名高级官员把可能参战的中国军队形容成俎上肉。 朝鲜战争的胜利直接挫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也消除了日后美国对中国边境的威胁。

二、中美国开始了长达20年的冰冻时期,中国遭到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失去了统一台湾的有利机会

在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21950年1月5日,杜鲁门对新闻界宣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美国不会使用武装部队干预现在的局势,同时美国政府也不会对在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提供意见。同时,杜鲁门还强调,开罗宣言规定把台湾归还中国,美国及其盟国自日本投降后均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3】

然而不幸的是,朝鲜战争的爆发打破了这一脆弱的状态,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美国放弃承认新中国的想法。正如美国学者乔纳森所说:“朝鲜战争不论对中国还是美国,都是历史的分水岭”【4】从此美国从政治,经济到军事对中国全面的遏制。1950年7月“巴黎统筹委员会”把对苏联的贸易管制扩大到了中国。1951年5月8日,美国操纵第5届联大通过了决议。“立即对中国实行汽油,原子能材料、强制等军事物资的禁运”。这些政策使中国陷入了鼓励的境况,对中国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消极作用。既然中美两国已经关系破裂,那么被国民党占领的台湾,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从刚开始的‘“撒手政策”到“插手政策”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解放台湾之际,美国直接接入,增加了解放台湾的难度,进攻计划不得不搁置下来。1950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向军方传达了新的方针:“我国的态度是谴责美国侵略台湾,干涉中国内政,我们军队的打算是,陆军继续复员,加强海军建设,打台湾的时间往后推延”。【19 5】。针对美国政府干涩中国内政的做法,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于6月28日发表声明:“不管美国帝国主义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会改变,这不仅是历史的事实,且已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宣言及日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20 6】但是,美国政府却对中国政府的警告置之不理,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台湾独立”等。而且以各种名义派遣武装人员进入台湾。对台湾提供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甚至在1954年12月签订了《美国共同防御条约》,规定:月2日签定了(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条约规定:美国维持并发展台湾的武装力量,缔约国之领土遭到武装攻击时,双方应采取共同行动;条约的适用范围为台湾和澎湖,以及可以经美蒋双方共同协议所决定之其它领土。这样,美国政府就以条约的形式明确决定要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威胁并损害了中华人民其和国的根本利益。12月8日,周恩来郑重宣告:“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一切关于所谓台湾‘独立国”、台湾‘中立化’和‘托管’台湾的主张缺乏实际上都是割裂中国领土,侵犯中国主权和干涉中国内政,都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同意的”。【21 7】由此看来,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美走上了对立的道路,从而让中国失去了解放台湾的大好机会。台湾问题,也成了中美关系的焦点。

三、朝鲜战争也影响了中国的政府组织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两大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全国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朝鲜战争的爆发,打破了原来的各项工作计划的进行,做出了出兵决定后,各地为配合战争需要进入备战状态。中央用命令下达手段调拨各地物资,集全国之力来支持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的爆发影响到了新中国领导人对中国政府机构的设想,只能将战争体制的状态延续。

总结

1、 志愿军靠极端落后的武器战争了当时最强大的美军,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巩固了新生政权。

2、 美国企图占领朝鲜的目的没有实现,企图威胁中国国防、阻止中国人民援朝的密度没有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国际战略受挫。朝鲜战争使,美国的全球侵略攻势遭到严重的创伤。

3、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举着联合国的旗号进行战争,这一做法大大削弱了美国在联合国的影响,也导致了联合国的威信下降。

4、 对于朝鲜本国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由于战事拉锯般地蔓延到整个半岛,加上美军狂轰滥炸,双方的民众死亡上百万人,半岛上经济惨遭破坏。尤其是朝鲜北方的城市和大多数村镇完全被夷为平地,停战时人们形容平壤“不仅找不到一幢完整的房子,甚至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砖头”。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持续至今。

【参考文献】

1、《周恩来外交文学》中央文献出版社

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

3、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研究局《台湾问题文献资料选编》人民出版社

4、《敌人朋友还是伙伴—中美日战略关系演变》中央文献出版社

5、《中国的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生活书店1935年版 6《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三联书店1957年

7、《中美关系二百年》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页

第三篇:战争的影响

战争的影响(资料整理) 1.从经济方面:战争消耗了大量人力无力以及一大批为了生存而离开的劳动力,智力型人才。不仅在战争阶段,即使是在战争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人仍旧不愿归国效力,这将是战后崛起的一大障碍。战争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花了1863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花了40000亿美元,朝鲜战争3400亿美元,越南战争7200亿美元,波斯湾战争1020亿美元,第四次阿以战争210亿美元,阿富汗战争1160亿美元,两伊战争1500亿美元,美国对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袭费用是250亿美元。一个个天文数字使我们触目惊心,更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危害。

2. 政治方面:大战之时,很多国家为了追求利益可能背后捅刀子,抓紧时间吃外快,而战争中的国家根本无力管辖(二战战败后我国未能向日本所要钱款就是因为国共大战之际)。大战之后,国立衰退,他国也不太会重视你的地位。

3. 社会问题:大战之前,房地产股市肯定崩溃,导致富人大部分破产,会对该国产生恨。不利社会的稳定(容易犯罪),再加上武器可能流落到平民手中,容易形成黑社会。战争使国家的人口减少,人口比例严重失调。一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乱,战场上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二战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多万人流离失所。二战后的苏联男性人口严重不足,是劳动力大量减少,从而制约了国家经济及工业的发展。

4. 战争中成长的孩子们有心理阴影,很少机会接触教育。加剧恢复的困难程度。他们也很容易被教唆成雇佣兵。或者很容易成灰战争的牺牲品。战争结束后给人民带来心理上严重的创伤,面对家园被毁,生灵涂炭,对于家庭的影响是绝对毁灭性的。不少人都因战争而家破人亡,看到家园变成一片废墟,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开了人世,有谁能无动于衷,只有阴霾笼罩头顶。因此战争给人们的创伤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是巨大的。

5.环境问题。这不用说了吧,很多炸弹都有迅速能迅速形成气体膨胀的元素如氮,碳。形成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对人的健康和大气层有很强的影响。战争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想必大家对广岛原子弹还记忆犹新吧。又如一战中,德国对法国实行毒气战。当氯气毒气烟雾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飘来时,大群大群的士兵很快被熏得东倒西歪,眼睛睁不开、鼻子被呛得喘不过气来,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烫了似的。许多士兵满地打滚,另一些人则闭着眼睛狂叫乱跑。一名军官难受得抓烂了自己的脖子。士兵找不到上司,军官们找不到部下,卫生兵自顾不暇。几分钟之内,长达几公里的阵地笼罩了一片恐怖。协约国全线溃退,1万多人中毒,此种有形的战场,无声的杀伤惨剧,给人类历史留下的是痛苦的回忆。

二、战争的正面影响

1、有些国家利用战争发财。如一战、二战中使美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经济水平日益增长。

2、战争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实力。比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创造了奇迹。我们团结一心,战胜了比我们强大许多倍的日本。

3、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隐形飞机、航空母舰等军事武器都是应战争的需 要而发明的。

4、战争使军事需求永远存在,而且永远不可满足。所以军工是最大的商业市场,可以促进 一些军事科学发展——而许多军事科技最终都能转化为民用科技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战争虽然引起种种灾祸和苦难,但它也会带来相当大的好处,它无情地暴露、揭穿和破坏人类制度中许多腐朽、衰颓和垂死的东西。”我想,列宁的这句话把战争影响的双面性说得很清楚了。有人说没有战争人类的发展会更快但没有战争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史其实就是战争史,没有战争的社会是无法前进的。

所以无论战争影响的利弊,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它本身的影响,尽量避免战争的发生。

第四篇:鸦片战争的影响

基础知识学习目标

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

获取知识的过程、结果:分析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重点分析:

①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开创了侵略者在中国获得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恶例,使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

②鸦片战争的影响是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难点分析:

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把握是难点。如"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半殖民地"、"半封建"等。这些专有名词学生平时接触较少,在理解上会有一定困难。 教材地位分析:

鸦片战争后,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都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进入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危害进行逐项分析,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为综合考察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的方法,从不同领域探究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剧变,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quot;这一论断,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更利于把握时代特征和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建议】

关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的教学建议:

为便于学生理解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在讲授《天津条约》时,建议教师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把《天津条约》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1)有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相似的内容?

(2)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

(3)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二是再按照教学参考书的提示分别分析这些增加的内容有什么危害。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此外,还应该强调战争再起的原因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以激发学生对西方列强野蛮行径的憎恶感。《北京条约》的讲授同《天津条约》。关于"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简单讲完两国趁火打劫的目的后,直接提问:美法两国从这两个条约中又得到了什么新的权利呢?英国是否同时享有这些权利呢?为什么?从中促使学生学会比较的能力,也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危害。 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的教学建议:

建议教师讲完《南京条约》的签订后,指导学生看书,依次分析以下三个问题:《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所有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侵犯了中国什么权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然后利用扩展资料,给出相关专有名词的定义。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影响

重点:(1)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1)对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和把握。 (2)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课型设计:新授课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其原因。

一、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首先介绍条约签定情况,然后学生看书,分析《南京条约》内容有什么?目的是什么?侵犯了中国什么权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对前两个问题能够回答完整,但对后两个问题回答不完整。根据情况加以补充如下: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香港岛由一个荒凉的渔村变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货物转运站和海军基地。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开口通商,损害了中国贸易主权,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协定关税,表明关税税则中国不能自己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2.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教师首先介绍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这两个《南京条约》的附件的内容,并加以简单概括,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危害。学生由于对《南京条约》的分析刚完成,所以对附件的分析较为简单。教师稍微做出补充即可。

二、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阅读课本内容,分析下面的问题:美法两国从这两个条约中得到的新的权利呢有什么?英国是否同时享有这些权利呢?为什么?学生回答较为容易。

教师强调,在中美《望厦条约》中不仅增加了新的内容,而且对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问题的规定比英国的条约更具体,更多的损害了中国主权。《望厦条约》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订立不平等条约的范本。以加深认识。

三、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师提出下列思考题:第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性质是什么?第二,鸦片战争前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第三,鸦片战争后政治、经济方面有何变化?由学生分析。题目较难,学生说不到之处,由教师视情况加以补充说明并简单介绍"半殖民地"和"半封建"这两个名词如下:

第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政治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战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第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的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原有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标志有两个:其一,在外国大量倾销商品的过程中,家庭手工业破产,造成耕与织的分离;其二,使中国的生产、贸易服从于世界市场的需要,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这样的社会还能说是封建社会吗?下面介绍两个概念:"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从这个概念出发,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这个变化就是由鸦片战争开始的。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教师提出思考题:鸦片战争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鸦片战争后的社会主要矛盾又是什么?学生回答较为容易,但对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理解有些困难。教师应加补充。 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教师提出下列思考题:人民的革命任务在鸦片战争前后有何变化?学生回答较为容易。

最后教师小结。

第五篇: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而甲午战争的惨败,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民族危机,彻底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从国际上来看,中国战败国际地位大大下降,从而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面临空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在危机面前,人们一旦发觉自己已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往日那种盲目自信再也无法原封不动地保持下去了。它像一次突然袭来的风暴,虽不能把旧事物连根拔起,至少也使它的根基发生严重的动摇。人们不能不对自己民族的过去和传统信条引起深刻的反思,尽力以新的眼光去审视外部世界,力图从中汲取足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力量源泉。

在危机面前,“救亡”,这个深藏在千千万万人心中的口号,就这样响亮地喊了出来。从而促使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发展路程中的一座丰碑。它有两个鲜明的特征:既是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又是伟大的民主启蒙运动。这次运动在提高民族觉醒和民主意识方面产生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是中国人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不管运动发动者们自己怎么想,它为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至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作了必不可少的准备。而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这便成为中国近代民主启蒙运动的真正起点。

上一篇:城乡基层党组织范文下一篇:创意的策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