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防治

2023-01-26

高血压既是一种在我国城乡普遍流行的疾病, 也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的疾病, 若认识到位, 措施得当, 不但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而且可以减少患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等疾病的风险, 从而有效保护人民健康, 降低疾病负担, 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治研究的重要参数。1991年全国调查收集了有关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数据 (表1中1991年资料, 引自中国高血压杂志1995年增刊, 17页) , 见表1。

1临床资料

表1中的数据表明, 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 (服药率) 和控制率都很低。农村的相应各率明显低于城市, 男性低于女性。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资料显示, 人群高血压患者知晓率为60%, 服药率为40%, 控制率达25%;2000年以上三率分别达70%, 59%, 和34%。

以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很快, 其流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不乏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等因素。但是, 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其他研究资料还表明, 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吸烟等) 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加快了高血压的致病过程。导致高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的一系列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膳食不平衡, 吸烟和过量饮酒, 缺乏体力活动和心理压力增加。这些不良趋势, 以及很低的人群高血压控制率, 是对我国人群高血压防治的一个严重的挑战, 也是一个机遇。每一名医务工作者对我国高血压的流行态式及其将导致的后果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保持高度的警觉, 并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

最近发表的我国≥40岁17万人群8年 (1239191人/年) 随访结果表明, 总死亡20033人, 总死亡率为1345.21万人/年。前3位死亡的原因 (死亡率/10万人/年) 分别为心脏病 (296.3) 、恶性肿瘤 (293.3) 、脑血管病 (276.9) 。总死亡的危险因素第一位是高血压 (相对危险:RR=1.48) , 此后是吸烟 (RR=1.23) 和缺乏体力活动 (RR=1.20) 。心脏病占总死亡的23.1%, 恶性肿瘤占22.3%, 脑血管病占21.3%, 心脑血管病合并占总死亡的44.4%[1]。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负担是巨大的, 据2003年统计我国高血压直接医疗费用为300亿元人民币, 脑血管病为263亿元, 心脏病为288亿元人民币。据估计我国心脑血管病每年耗费3000 (直接医疗费和间接耗费) 亿元人民币。

故高血压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高血压病人的首要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的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这需要治疗所有已明确的可逆的危险因素, 包括吸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 在治疗该血压的同时, 还要合理控制并存临床情况。大量研究说明, 经降压治疗后, 在病人能耐受的前提下, 血压水平降低, 危险亦降低的越多。据我国4项临床试验的综合分析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4mmHg, 脑卒中危险减少36%, 冠心病减少3%, 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34%。下表为血压降低对心血管病 (CVD) 危险 (致命及非致命脑卒中或心肌梗死) 的绝对效益的估计资料 (表2) 。

纵观国内外高血压防治的历程与经验, 高血压防治必须采取全人类、高危人群、病人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病人的规范化管理三个环节入手, 构筑高血压防治的全面战线, 而以上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观念的转变和战略的转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以疾病为主导, 转向以健康为主导, 一切出发点应以保障健康为目的, 而不仅仅是控制疾病。 (2) 从以患者为中心, 转向以人群为中心, 将工作的中心前移, 普遍提高人群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3) 从以医疗为重点, 转向以预防保健为重点, 综合治理各种危险因素, 控制整体危险因素水平。 (4) 从以专科医生为主, 转向医生、护士、检验、公共卫生等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管理。 (5) 从以下大医院为中心, 转向以社区为中心, 将高血压防治的政策、策略、成果和经验变成社区实践。

2防治措施

2.1社区参与

以现存的卫生保健网为基础, 多部门协作, 动员全社区参与社区高血压防治的计划, 实施和评价全过程。

2.2政策发展与环境支持

在提倡健康生活方面、促进高血压的早期检出和治疗方面发展政策和创造支持性的环境。

2.3健康教育

2.3.1社区高血压防治宣传基层医生应争取当地领导的支持和配合, 对社区一般人群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如组织健康教育俱乐部、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宣传栏或黑板报、地方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文字宣传材料等。

2.3.2门诊病人教育病人教育策略 (教育诊断, 咨询指导, 多方面的参与与支持, 随访与评价) 和健康教育内容 (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内容的健康教育) 。

2.4社区卫生服务重新定位

2.5培训

医生和其他卫生工作者必须经常得到很好的培训, 包括医学院校的教育和在职继续培训。

2.6健康促进的场所干预

全市、医院、居民社区、工作场所、学校。

2.7监测和评估, 监测的内容为

2.7.1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可评价目标人群的知识, 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情况。

2.7.2人文环境监测可评价政策和社区环境因素的改变。

2.7.3死亡监测可评价目标人群的疾病死亡的变化。

2.8从重视疾病的防治转为关注身心健康及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体现以人为本,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从卫生部门转向社会共同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应部门、专业团队、企业、新闻媒介及社会各界的作用, 建立广泛的高血压防治联盟和统一战线

3.1政府和卫生部门在控制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

3.1.1制定预防和控制我国高血压的全国性策略。

3.1.2制定及发展由益于与高血压控制的公共卫生政策其原则:防止儿童和青年中出现高血压危险, 提倡有益于预防高血压的饮食习惯, 促进开展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控烟政策, 促进高血压早期检出政策, 药物政策等。

3.1.3保证高血压防治的经费。

3.1.4支持各领域对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的研究。

3.1.5督促全国各省市推广实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2学术团队在推广指南实施中的作用

学会、协会、高血压联盟等用各种传播方式宣传中国高血压预防、检出、评价和治疗指南, 提出高血压的防治战略, 在全国建立信息联络网, 收集和传播高血压防治的信息, 以促进高血压领域的学术交流。3.3开展全国性的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

通过政府部门、健康教育的专业机构、非政府的学术组织团队和各种社区进行组织。

3.3.1医务人员的教育 (1) 向全国医务人员提供《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单行本, 有关学术团体负责地方医生的培训工作。 (2) 我国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3) 对高血压病人的简短干预要点。 (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3.3.2公众教育 (1) 传播渠道:小册子、宣传画、电视、报纸、讲座、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等。 (2) 讯息:高血压是常见的, 但可控制的疾病。 (3) 内容:如何预防高血压和脑卒中及其治疗, 高血压的二级预防。

3.3.3病人教育 (1) 该血压病人如何改善生活方式。 (2) 患高血压后该怎麽办。 (3) 需要长期以至终身治疗。

3.4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以贯彻实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3.5建立全国性和国际性协作关系, 以提供技术支持, 并在全国各省市有计划的宣讲和推广《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3.6监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实施

摘要:高血压是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负担亦是巨大的, 故高血压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高血压防治必须采取全人类、高危人群、病人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病人的规范化管理三个环节入手, 构筑高血压防治的全面战线, 从而有效保护人民健康, 降低疾病负担。

关键词:高血压病,防治

参考文献

[1] 武阳丰, 王增武, 高润霖.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 (9) :819~820.

[2] 王文, 马丽媛, 刘明波.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J].中国医药导刊, 2004, 6 (4) :259~261.

上一篇: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下一篇: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