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作分析的作用

2022-08-22

第一篇:浅析工作分析的作用

浅析农村绿化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摘 要] 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性问题。为了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缩小城乡差距。但农村环境是个大问题,农村环境需要大幅度提高,应重视农村绿化的的重要性,加大对农村的建设改造,绿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分析农村绿化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绿化 扶贫 改善环境

[中图分类号] S7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004-01

前言

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是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在广西的具体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目标的具体展开,切实改善乡村生活条件,转变乡村生产方式,优化乡村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文明水平,努力让广大乡村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实现农村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宽裕、服务保障有力、乡村和谐幸福的总体目标。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的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总值快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的弊端慢慢显露出来,贫富差距拉大: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贫富差距变大、城市与农村贫富差距变大。我国的农村现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国应适当的调节地区差距,帮助贫困地区走向发家致富的道路。

1.2 研究的意义

我国农村经济有待提高,近年来我国不断的对农村地区进行扶贫工作,为的是使人们的生活更好。但是环境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经济的发展速度是依赖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的生产能力。研究该课题目的是想让人们不仅要重视经济,同时也要重视环境绿化。

2 农村状况

2.1 农村环境现状

受农民收入不平衡和传统的生活陋习影响,农村的生态环境,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之间存在着各种相互制约的因素,农民的卫生意识落后,无大局观念,垃圾乱堆乱放,地膜、农药瓶不妥善处理,规模化的家禽养殖等已经成为农村污染的新问题,新源头、如何协调建设与排污的问题,规划与环境美化问题,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道路环境是扶贫工作中的一大课题。

2.2 农村环境建设资金经济状况

随着“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的广泛推进,农村道路基本达到村村通的发展目标。但由于村内道路绿化养护经费难以落实,养护工作滞后,道路旁杂草丛生,农民收入以提高生活基本质量为主,不注重提高环境质量。

3 环境的影响

3.1 对经济的影响

好的生态环境中资源可以被人类利用,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包括利用生态环境中的农业、林业物质资源、能量资源、以及开发生态旅游路线带来的经济发展。

3.2 对人的影响

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可以想象一下,青山绿水的环境下,吃着有机的蔬菜,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夏天的傍晚,在环境优雅的小河旁散步,在休闲小区里跳跳广场舞,感觉就是不一样。

4 农村扶贫政策

4.1 体制改革推动式扶贫

始于1978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于缓解农村贫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此外,国家还采取措施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逐步向农民倾斜。

4.2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决定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对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进行综合开发,以缓解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我国专门性的扶贫开发领导机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从此,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政府扶贫的指导方针改变了以往单纯救济的扶贫方式,向开放式扶贫转变,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指导方针。

5 农村绿化对在扶贫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环境的重要性,农村绿化势在必行。例如:广西恭城县红岩村近年大力治理环境,绿化的非常好,是一个集山水风光游览、田园农耕体验、住宿、餐饮、休闲和会议商务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特色旅游新村。可见,环境绿化好了,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该地区的旅游,该村已经引进了大批的投资,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农村的绿化可以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假设光对贫困的地区进行经济资助,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在扶贫中的作用,可想而知,效果不大理想。只有综合的对农村进行扶贫,提高对环境绿化的认识,才能促进农村扶贫的效果最大化。

6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环境的重要性,对于环境恶劣,贫困的农村来说,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快,还能吸引外来的投资。所以农村绿化势在必行。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绿化的扶贫工作,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使之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唐建.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历程与启示[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5, 21(4): 29-32.

[2]赵兵,李延松.城乡统筹背景下苏南新农村绿化模式研究――以昆山市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1(1):88-92.

[3]吕国范.中原经济区资源产业扶贫模式研究 [D][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2014.

第二篇:浅析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内保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内保

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企业治安保卫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保卫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保卫干部要主动深入各部门开展服务,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保卫干部只有用优质的服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保卫工作有自己的位置,才能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关键词:保卫;思想政治工作;行为化

引言:强化企业安全保卫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服从于企业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从企业整体思想政治工作出发激发企业保卫人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其次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创业精神凝聚保卫人员,使广大企业保卫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加强企业保卫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安全保卫工作中心内容的要求,对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保持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企业内部保卫工作的定位与特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深

刻的历史性变革。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企业的保卫工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人地涉足人们的思想、经济、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明确规定:内部保卫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单位范围内安全秩序,保护单位内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单位正常工作、生产经营、教学和科研秩序,创造稳定的治安环境。围绕上述目标,保卫工作需要在治安防范上加强门卫管理,加强对人员、车辆进出厂的严格管理制度;加强对厂区治安乱点和重点部位的巡逻防范,最大限度减少各类案件的发生;在消防安全防范上要加强对重点防火部位的检查和管理,建立专门的消防监督、处置机制,保证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扑灭;在交通运输管理上,加强企业与道路、铁路等交通运输部门的协调,确保物流安全、畅通。这些应该是目前企业内部保卫的主要任务。

1、企业内部保卫环境的复杂性。从管理机制上讲,内部保卫工作是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或派出机构,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保卫工作已转向为企业自身服务,在客观上给保卫工作增加了艰巨性、复杂性。

2、企业内部保卫的责任重大。企业内部保卫工作尽管不能为企业直接创造利润,但其任务和目的是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不受损失,保障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有序进行。但一旦安全上出现问题,那么带来的结果一定是企

业重大的损失。因此,保卫工作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3、企业内部保卫工作的危险性。保卫工作的任务和目的是保护职工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企业公共财产的安全,这是保卫人员的职责。因此,门卫、巡逻人员在遇到不法分子时,要敢于斗争,要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内保中起作用要强化的几个环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还需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的指导、监督,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配合。结合本单位内部保卫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组织建设。由于内部保卫工作的企业化,因此必须加强组织建设,设立政治思想指导员,坚持行政事务和思想政治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及时了解和掌握保卫人员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健全制度,健全保卫文化建设。保卫文化是忠诚、廉洁、服务、文明。保卫队伍应该是个准军事化的组织,要有“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素质。

3、加强教育和监督考核。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广人保卫人员忠于企业、廉洁于岗位。教育是基础,监督是关键,通过考核来实行奖罚,激励保卫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要充分利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对保卫人员进行教育,强化关

键岗位、关键人员的重点监督考核,实行重奖重罚。

4、重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工作氛围,只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了,保卫人员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才能起到为企业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上升到行为化

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牢记这八个字:“自律、务实、学习、创新”。

1、自律。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则不从。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会自律,严格要求自己,才具有表率意识。坚守思想道德防线,讲修养、讲人格、讲道德,讲廉耻,始终保护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绝不允许党内的不正之风和社会的腐败现象侵蚀自身。

2、务实。保卫工作的性质要求我们要勤政。对待工作要脚踏实地、不辞辛劳、乐于奉献,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我们要优政。对待工作不光要肯干,而且要能干,要有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意识。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要具备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

3、学习。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身处学习型社会,要适应社会,必须勇于探索,善于学习,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最重要任务来完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柱,提高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

4、创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创

新意识和责任意识,紧密结合新形势下内部保卫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提高企业保卫人员思想觉悟,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企业保卫工作做深做细,是保卫工作的关键所在。企业保卫人员特殊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保卫干部如实地了解群众思想的热点,难点和疑点,不可采取回避的态度,把帮助解决企业内部矛盾,教育职工遵纪守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在“全”字上下工夫,真正做到全方位、全人员、全时间、全过程。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安全保卫在企业中特殊的作用。

第三篇:浅析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而高校辅导员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高校党团组织要想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做精,工作的创新性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党团组织

一、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教育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励的国际竞争当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高效党团组织的重要作用

高效的党团组织覆盖面广、体系完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党团组织需要发挥能动作用将学校的精神加以丰富拓展,将学校的部署具体化、多样化,并在实践中开动脑筋、有所创新,不断产生具有推广效应的工作新方法。正式每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健康成长、稳定发展,才构成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因此,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党团组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向导和保证的作用、载体和渠道的作用、推动和落实的作用。各级党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党团组织是青年学生学习政治思想教育、弘扬主流向上文化的重要渠道,是整个学生群体的排头兵和领头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各级学生党支部和团支部是凝聚人心、交流感情、提高认识、升华思想的重要阵地,既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组织者和倡导者,更是连接学校和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为青年学生的成才成长搭建坚实的平台,使青年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张扬青春活力与激情,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对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高校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高校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与挑战,例如管理理念滞后,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忽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工作内容单薄,浮于表面;工作方法陈旧,不能主动创新;工作渠道狭窄,信息收集与反馈存在问题等。而且,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是有起伏的,是不稳定的。尤其是现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困惑和问题日益突出。以前的一些老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这就要求高校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

四、高校党团组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1、拓宽工作思路 ,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党团组织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因此,一些高校党团组织的负责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很少思考学生自身的感受,往往是以教育者的思维理念去影响学生、改变学生,因而在与学生交流时,忽视学生主体意识。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尊重学生,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应确立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思想。从学生需要和利益出发,自始至终贯穿主动、积极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要为学生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应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形成主人翁意识,更多地给学生以信任和激励。

2、丰富工作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决定行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党团组织工作的首要任务。传统的工作内容是:教导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教导学生热爱国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品德教育。当代大学生个性强,同时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压力大。 所以,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要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校风、班风、学风;培养学生劳动、卫生等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对学生

进行心理健康等教育等。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率有所增加的现状,要结合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其中,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得以提高。

3、创新工作方法,尝试潜移默化的柔性管理

空洞的理论说教和简单粗暴的批评,以及一厢情愿的强迫灌输,这些传统的工作方法,往往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和思想上的抵制,产生精神厌食症,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零效应或负效应。高校党团组织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上,而不是生硬地命令与指派,更不能变成保姆或工人进行包办替代,这都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工作方法。在教育学生时可以尝试柔性的管理方式,柔性管理方式较为温和,可以避免激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感情、自尊心造成的伤害,从而避免矛盾的激化,能够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4、创新交流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沟通

党的十七大对高等学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现在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很难以传统的方式引导和管理每个学生。而大学生又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无论是E-mail,还是QQ、博客、微博,最先掌握的人群都是大学生,高校党团组织完全可以因势利导,让这些科技进步的产物为己所用。网络的虚拟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现实中的种种身份、地位的差别,促进人们在网上的平等交流。高校党团组织和学生可以实现平等对话,无障碍、无顾虑进行思想交流。如果能正确引导交流和讨论的内容,则可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目的。还可以增强党团组织在大学生心目中的亲切感和个人魅力,降低师生发生矛盾冲突的机率,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这样一来就能够激发起大学生主动向党团组织进行交流沟通的积极性。

5、创新学生活动形式,予教育于活动之中

针对大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热情好动的心理特点,高校党团组织应深入学生内心,探索教育方式,创新学生活动形式。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党团组织要积极组织、策划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类活动。针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减轻他们的陌生感和孤独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新生开展参观校园活动和远足活动,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

6、扩大工作渠道,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力度

由于各高校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的数量是有限的,工作又是比较琐碎与繁杂的,使得高校党团组织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都做到完全的了解。而且,目前一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他们的想法也是一时一变的,这更增加了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然而,学生们长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在一起,他们彼此之间是最了解的。学生之间的倾述往往说的都是心里话,而这些心里话往往又是学生不敢直接对老师讲的。其实学生不仅是接受学校管理的对象,也是可以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体之一。高校党团组织可以扩大工作渠道,下放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让学生实施“自我管理”,一方面,学生会更了解学生,更懂得使用何种方法才能更有效地管理。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实施学生 “自我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在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就要充分相信学生,要善于倾听来自学生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党支部或团总支还可以通过开展学生座谈会的方式,定期邀请班委和学员代表参加会议,收集学生反映的信息。也可以设置“学生意见箱”,使学生与干部、辅导员之间的交流渠道畅通无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结束语】在高校改革的新形势下,党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学生的思想状况状况日益多元化,主张自由和个性,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发展创造了不少难题。面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与挑战,要创新工作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培养政治素质与文化素质兼修的新时期复合型人才。

第四篇:浅析薪酬管理的作用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

企业管理中,薪酬是员工通过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那么如何全面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呢?

1、优化企业文化建设。如果说企业薪酬管理多停留在物资层面,那么企业文化建设则是基于精神层面的发展推进。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要有鲜明文化的支撑,可有效引导企业创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各类薪酬管理体制,并令其全面执行与实施薪酬管理宏观战略。因此企业首先应依据员工不同需求及自身发展特点开展文化建设,打造企业品牌形象,制定人性化的薪酬激励体制,同时应有效结合非现金与现金薪酬激励管理手段。另外企业应确保激励管理的有效性与及时性,最佳化实现良好的激励管理效果,面向企业全员发放员工手册,树立长远发展目标,例如构建世界五百强、国内一流企业等,配套建设管理薪酬体系,以战略化目标为指导,促进企业的全面持续发展。

2、完善薪酬激励管理制度。企业在对内部员工制定薪酬管理制度阶段中,应全面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同时应参考同类区域或企业的各项薪酬管理政策,展开积极对比。应科学考量员工面临风险的承受限度与能力,满足人才风险规避的综合需求,并令企业劳动成本、总体薪酬额度有效降低。同时,企业应完善开展间接薪酬管理,依据员工个性化需求提升福利待遇,满足员工物质层面综合需求,。再者,企业应充分关注薪酬体制结构中各类能长期发挥激励效用的成分,紧密结合企业综合发展战略,令不利因素被消退、遏制及淘汰,促进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同长期利益有机联系。另外,企业应科学构建绩效工资管理评估体系,针对单一的考核指标现状,多元化应用构成策略、结构水平策略、支付调整策略构建考核体系。

3、合理调整薪酬管理方案。企业在制定薪酬管理方案中,不应一成不变,令制度管理处于被动滞后的不良状态,而应顺应社会与企业的实际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令薪资标准受到企业全员的拥护与广泛支持,有效实现激励管理预期目标。对于内部企业不同层级与不同职位员工应区别对待,进而有效激发员工实践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实践管理的综合水平。

4、强化员工整体工作分析。企业实践发展中,创建优质的工作分析系统尤为重要,其不仅为企业定岗定编、实施人员管理的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为企业的考核管理、招聘引进提供有效参考。因此在企业培训中中应将工作分析体系作为重要基础,组织业务专精的专项人员利用科学工具软件进行系统分析,令其良好地辅助福利政策的科学制定,进而为企业的管理经营提供重要科学的指导。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明阳天下拓展培训网站!

第五篇:浅析薪酬激励作用的发挥

浅析薪酬激励作用的发挥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激励的方法很多,但是薪酬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的、最易运用的方法。它是企业对员工的回报和答谢,以奖励员工对企业所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和创造,是企业对员工所做贡献的承认。在员工的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设计和实施一个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更是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薪酬公平与薪酬的激励作用

在企业的薪酬设计中,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薪酬的公平性,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员工之间总不免相互比较,跟自己同等级比较,跟不同等级比较,跟外界同业者比较,当发觉自己的付出量与收入量不对称时,便会产生不满,积极而有条件之人另谋高就,未能及时谋得新职位者,留在原岗位上,也只是敷衍度日,态度散漫。由于薪酬极大地影响着招聘、士气和人员流动,薪酬发放带来的不公平会极大地影响员工工作的热情,因而一个能够发挥激励作用的薪酬体系必须以薪酬公平为前提条件。

对于企业来说,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首先要保证企业内部薪酬的公平性,它包括企业内部横向上的公平和纵向上的公平。其中,横向上的公平是指同一等级的员工所得的薪酬具有公平性,特定个体的投入报酬比与同一级其他个体的相应比例关系应该相等,同等级的、资历大体相等、业绩贡献大体相当的员工,就应该得到大体相等的报酬;而企业内部纵向上的公平性是指企业内部不同等级的员工在薪酬上的合理的差异,不同等级的员工,其投入报酬比也应该基本相等。企业薪酬的内部公平是保证员工正常工作,积极合作的基本条件。此外,企业还应考虑其薪酬水平与企业外同行业之间的公平性,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薪酬水平策略,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可以采用比同行业其他企业高的薪酬支付水平来吸引人才,对于该行业大部分企业来说,至少应与同类企业相当,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安心在本企业工作。

为了使薪酬发放尽可能保证公平,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进行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是指组织基于职位分析的结果,系统地确定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从而为组织建立一个职位结构的过程,它是以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对组织的贡献以及外部市场等为综合依据的。职位评价在职位说明书的基础上,根据若干报酬要素对企业的若干基准职位进行评估,然后再将其它职位与这些基准相对照来建立起涵盖组织中所有职位的等级序列,并根据职位等级确定薪酬等级,从而建立起体现内部公平的薪酬体系。

(二)进行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使企业能了解市场薪酬状况,对相关职位做到心中有数,掌握本企业薪酬水平与市场的差别,从而为薪酬制度的设计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薪酬调查一般委托专业咨询公司进行,调查对象可选择竞争对手或同行业类似企业,考虑员工的流失取向和招聘来源。

二、薪酬结构与薪酬的激励作用

薪酬的结构是薪酬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在薪酬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从企业员工的薪酬构成来看,基本包括了以下部分:基本薪酬、激励薪酬、附加薪酬和福利薪酬。各部分薪酬的功能不同,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有大有小,而采用何种比例组合这些薪酬同样影响着薪酬的激励效应。

(一)薪酬各组成部分的激励作用

1、基本薪酬

基本薪酬是指员工较稳定的那一部分基本收入,包括工资、固定津贴、社会强制性福利、企业内部统一的福利项目等。它的作用主要在于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条件,是员工维持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它可使员工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对预测风险的心理保障意识,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也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基本保障。但是基本薪酬主要体现的是薪酬的保障功能,其数额相对固定,对员工激励作用不大。

2、激励薪酬

激励薪酬是对超额或出色完成任务的确认。它主要与业绩挂钩,通常是可变的、一次性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可以与个人业绩挂钩,也可以与团队和整体的业绩挂钩。激励薪酬的形式包括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也包括股权、期权、利润分享等长期激励薪酬。激励薪酬对员工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激励薪酬是额外的薪酬给付,同时不具有普遍性,当激励薪酬增加的时候,员工的积极性通常会因受到激励而提高。

3、附加薪酬

附加薪酬是对基本薪酬等难以全面、准确反映的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社会评价等对员工身心造成某种不利影响的补偿,或者是为保证员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的一种补偿,一般包括津贴和补贴。附加薪酬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作用与基本薪酬的作用相似。

4、福利薪酬

福利是企业以非货币的实物或服务形式支付给员工的一种报酬形式,如社会保险、带薪休假、子女入托服务和免费交通等等。福利包括法定福利和补充福利。法定福利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必须由企业为员工缴纳的福利基金;补充福利是各个企业在法定福利之外,为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而追加的福利项目。法定福利属于基本薪酬的范围,我们这里说的福利薪酬主要指补充福利。从支付对象上看,福利薪酬可分为全员性福利和只供某一特殊群体享受的特种福利(如给予特殊贡献的人员高级住宅津贴、股票优惠购买权和对有特殊困难的员工提供的工伤补助等等)。由于各个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福利措施,每个企业又可以针对个人进行不同的福利发放,因此福利薪酬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对员工的积极性的促进作用也比较显著。

(二)薪酬组合的激励性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薪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而企业的薪酬往往是这些部分以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薪酬体系,由于各部分所占比例不同,企业的薪酬组合的激励作用也不尽相同。从薪酬的组合模式看,一般有高弹性薪酬模式、高稳定薪酬模式和调和型薪酬模式。

1、高弹性薪酬模式

这种模式中激励薪酬是主要组成部分,基本薪酬等处于次要的地位,所占比例非常低。由于激励薪酬占比较大,一定时期内员工的薪酬起伏可能较大,员工能获得多少薪酬完全依赖于工作绩效的好坏,当员工的绩效非常优秀时,薪酬非常高,而当绩效非常差时,薪酬则

非常低甚至为零,因此这种薪酬模式激励性很强,但是它也可能使员工缺乏安全感。企业在选择高弹性模式时应该根据员工的特点,根据他们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有针对性的选用。

2、高稳定薪酬模式

这是一种稳定性很强的薪酬模型,基本薪酬是这种薪酬结构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激励薪酬等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所占的比例非常低(甚至为零)。这种薪酬模型,员工的收入非常稳定,几乎不用努力就能获得全额的薪酬,因此其激励作用很小。

3、调和性模式

这是一种既有激励性又有稳定性的薪酬模式,它结合了前两种模式的优点,因此为大多数企业所钟爱。但要同时达到这两点,并不是简单的调整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就能实现的,有时需要增加薪酬的绝对数量,而这会使企业成本增加,同时,这种薪酬方案的设计和管理也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和财力。

由于各种薪酬结构模式都有其优缺点,适用的人群也不尽相同,如收入水平较低、家庭负担较重的员工可能偏爱稳定性的薪酬模式,高弹性的模式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相反可能使员工缺乏安全感,产生离开企业的念头;而富于挑战,追求自我展现和自身价值实现的员工可能偏爱高弹性的薪酬,所以,企业应该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决定其模式的采用。同时,在选择薪酬模式时,企业还应考虑本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三、薪酬支付方式与薪酬的激励作用

过去我们在薪酬设计时,往往只注重薪酬的总量,而实际上,在薪酬总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的薪酬发放方式同样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对于薪酬究竟应该采取保密支付的方式还是公开支付的方式,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是比较来看,采取公开支付的方式对员工的激励作用更大。

首先,如果企业的薪酬是公平的,公开发放将会使员工感到自己的成绩得到了承认,薪酬作为激励机制显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报酬与付出的相关,每个人都必须靠付出获取报酬,这就激励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对企业也随之产生了信任,避免了由秘密发放带来的不信任感、模糊心理和身处局外的感觉。

其次,让优秀员工当众领取高薪的形式比单纯的拿钱要多一份可观的精神奖励,满足了他们对荣誉的需要。一项有关不同激励方式效果的实验显示:在不同方式(公开和私下)的奖励和惩罚中,公开奖励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

最后,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对其成员的行为、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积极的、相互信任和友爱的气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内聚力,使其能够团结一致地实现目标。薪酬的透明就有利于建立组织中相互信任的气氛,减少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猜忌,鼓励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彼此的坦诚相对。

保密的发放方式似乎维持了表面的和谐,但更可能引起员工之间,员工对管理者的猜忌,与公开发放所产生的外化的冲突相比,秘密发放所带来的冲突往往是隐晦的和更加棘手的。事实上,冲突在企业中是不可避免的,并可划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冲突,建设性的冲突可以增进决策的品质,在决策中,问题被揭发,情绪被宣泄,并且给员工提供了一个自我评价及观念改变的机会;冲突提供了所有观念呈现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被大多数人支持的意见。而破坏性的冲突会导致成员之间相互争斗,阻碍团体沟通,甚至会影响到团体的生存。就公开发放和秘密发放造成的冲突而言,公开发放可以更多涵盖的是建设性的冲突,就这一点来说,公开发放还是占有相对优势的。

当然,公开发放薪酬的方式也有它的弊端,最难处理的就是无法避免的主观上的“不公平感”,人们在认知上常常会高估自己,低估他人,这给工作评估带来了难度。对于公开发

放能否取其利,去其弊,充分发挥这种机制的有效作用,是由企业的工作性质、文化传统、管理风格、人员构成等许多因素限制和约束的。在不适合这种机制的企业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折中的方式,如部分公开的方式。部分公开可以有多种操作的方式,比如,在发放薪酬时不公开每一个职员的具体薪金数额,只公布各个不同数额范围的职员人数以及薪金的平均值,如果职员想要了解其它职员的薪金数额可有专门的程序申请供查询。总之,只有结合自己公司的实际采取合适的薪酬发放方式才能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加里·德勒斯.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美]乔治·T·米尔科维奇,杰里·M·纽曼.薪酬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凌云,张龙.国外薪酬研究述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2).

4、王琳,沈进.中国企业薪酬体系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5(1).

5、于冬梅.企业薪酬体系设计探讨[J].学术交流.2004(4).

6、刘正利,杨倩.现代企业薪酬设计探究[J].经济师.2004(5).

7、任惠娟.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激励组合[J].企业活力,2006(9).

8、史保金.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J].企业活力,2006(9).

上一篇:前台岗位职责说明书下一篇:汽修厂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