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农业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2022-09-11

农业是国家立足之本,中央1号文件连续13年是有关农业的,我国十四亿人口九亿多农民,农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新型的农业科技人才,人才培养在教育。为确保农业快速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保护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科技,减免农业税收、鼓励信贷倾斜,并从财政资金中拿出大笔资金对农业给予无偿扶持等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受制于许多方面,尤其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及科技素质较低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农业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更多农业人才,来提升农业档次,走出传统的低效率的小农经济,是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进入新的世纪,农业发展呈现出了许多新趋势,我们农业教育要紧跟形势,面向人才的需求市场,培养适用的全能型农业人才。

1 新世纪农业发展的新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现代化

农业已不是传统的3亩地、一头驴时代,已步入现代化农业,大宗农产品的种管收均实现了机械化,拖拉机、旋耕犁、精播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秸秆还田机、飞机喷雾技术等高效机械已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效率,解放了生产力,种、管、收等各方面的专业化服务体系也已基本健全,农业也蜕变为“九九”、“三八”农业,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已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

1.2 农业正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农业从业人口不断减少,土地流转、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正在兴起。大批社会闲余资金正投向农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庄园等不断涌现[1]。但规模化农业在经营之初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包括生产管理不善,效益不高;生产技术跟不上,产品产量低、质量差;销售渠道不通畅,产品跟市场不接轨等等,规模化农业更需要大批懂技术、会管理、懂市场的专业人才队伍。

1.3 社会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食品质量高端化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更加注重环保和自身健康,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现代农业生产不仅解决温饱问题,更要生产品质优良的食品,口感、风味、营养均较高;多生产安全食品,不含农药残留和有害食品添加剂。这对生产、加工等各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生产技术和人才要求更高。

1.4 产品销售市场化、网络化

农业产品销售已全部放开,销售市场化使得产品能按市场需求来布局,也打破了价格的垄断现象,谁的产品适应市场、质量高,谁的销路就广。但市场经济有时也带来了盲目竞争,甚至竞争异常惨烈,“姜你君”“蒜你狠”时常出现。这就给农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管理人才要具备市场意识,懂得按市场来安排农业生产。要面向市场,充分调研,生产适应市场的产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不能一窝蜂,以免出现产品积压现象。销售上实行品牌战略、走农超对接,同时也有要熟掌握网络销售,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部分农产品电商时代也正在来临。

1.5 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

百姓对农产品的需求愈加多样化、个性化和高端化,要求农产品品种多样化、质量高端化,以适应百姓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这也对农业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总之,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对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农民素质要相应提高,“三八、九九”式农民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尤其是日益兴起的规模化农业企业需要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只有受过专业教育,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需求。按每年一个县增加10个农业企业来计算,一个省就会增加上千家农业企,需要几千人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这应该成为我们农业院校培养的目标之一。我们农业教育培养的大学生要胜任这项工作,能够承担起这一重任。这需要培养出的学生有一定真才实学,不能只拥有学历,要确实在多个方面武装好自己,包括要知识全面,更要懂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懂管理,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场意识,具备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要懂市场、会销售,同时要适应网络化时代要求,等等。

这就对我们农业教育提出了新(下转第16页)的要求,我们必须面向人才需求培养学生,我们农业教育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变原来本本教学的一些误区,也不能只重视学科前沿的高精尖技术讲授,要结合农业发展需求[1],改革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意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强的适用人才。

2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

2.1 激发学生爱农和学习农业技术的兴趣

通过专业教育、参观学习、案例讲评、农业政策解读等多途径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让大学生们更新就业观念,学农爱农,愿意献身于国家农业发展事业。大学生就业不是都到大城市去竞争,广大农村和农业行业同样能实现自身价值。引导大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资源优势等来规划自己的未来。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要努力学习学科前沿知识,走考研、考博道路,在科研上去发展自己;对农业应用技术感兴趣或愿意在农业领域创业的要加强实用技术的学习。农业领域的天地广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迅速,从事农业产业已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概念,大学生要转变思想,明确献身于国家农业发展大有可为。

2.2 改革教学模式,根据培养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2],培养更多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2.2.1采取模块式教学。

对于立志不同方向就业和发展的同学在课程设置上分别对待,对于渴望考研和在学术上深造的同学多开设一些学科前沿课程,如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遗传育种等,对于致力于去一线农业企业发展的同学,注重开设一些应用性为主的课程,如农业气象、病虫害防治技术、果蔬和农作物栽培技术、土壤肥料等应用技术相关的课程。

2.2.2 改变一些学校提出的厚基础培养模式,适当压缩数理化、政治、英语等课程,增加专业课学时数。

多开设交叉课程,并增加课程选修的灵活性,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做到农学专业学生要懂植保,植保专业的毕业生要懂栽培。并开设市场营销、管理学、计算机和网络化等课程,培养全能型的大学生。

2.2.3 加强实践教学,多给大学生提供接触实践的机会。

增加实验、实习课学数时,加强对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的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了解生产中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多管齐下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协协调能力的大学生

大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够解决工作上的技术问题,也要注意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创业精神和良好的协作能力。在生活上乐观、自律,乐于助人;工作上积极向上,锐意进取,能够较好地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搞好学习的前提下要积极参加多种集体活动,参加一些拓展训练,参加一些创新创业锻炼,多与同学沟通思想,提前与社会接轨,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有用之才。

结束语

新世纪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在迅速发展,需要大批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农业大学要抓住机遇,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培养出与市场需求接轨的有用之才,进一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快速发展。

摘要:当前农业的现代化进程迅速加快,农业发展呈现出了几个显著特点,包括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产品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产品销售的市场化、品牌化、网络化等等。这就要求我们高等农业教育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大力培养现代化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孙翔.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4,(11):3~5.

[2] 孔凡彬,郎剑锋,陈锡岭.植物保护专业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3):118-119.

上一篇:如何提高煤矿井巷挖掘效率及质量下一篇:珠街街道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