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类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自动控制类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酒店类企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酒店类企业的竞争加剧。为了应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酒店类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设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文根据五部委出台的配套指引为参考,来探析酒店类企业的内部控制设计。

第一篇:自动控制类论文范文

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措施探讨

【摘要】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必须对控制类课程统筹布置,优化课程和学时安排,合理布局开课时间以及课程内容,才能保证控制类本科生具备扎实的基本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以课程群建设为对象,从凝练控制类课程群体系优化、信息化技术利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原则,并针对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措施从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和课程理论和教学研究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控制类课程 课程群建设 措施

【基金项目】2013年3月,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自动化专业本科生课程群结构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Y13-22)。

一、自動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必要性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教育改革逐步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迫切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狠抓教学质量,尤其针对学科特点进行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因为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是高校建设的核心环节。近年来,诸多高等院校针对课程建设中涉及的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方式、课程内容调整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开展了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课程作为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还体现了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作者结合长期从事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工作,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课程之间联系紧密,对本专业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对控制类课程统筹布置,优化课程和学时安排,合理布局开课时间以及课程内容,才能保证控制类本科生通过本科学习,具备扎实的基本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建设必须以课程群建设为出发点。

课程群指同一学科内服务于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的系列课程,是课程建设的举措和有效措施。当前,诸多高等院校针对自动化专业控制类的课程群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控制类课程群建设的概念、内容、方法及体系构建没有统一标准和有效措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建设的质量。作者根据自身在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中的实际经验发现:目前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实验教学尚存在些问题,如课程之间衔接不充分、部分课程内容重复、有些课程内容缺失、课程实践环节偏少。更为重要的是有些控制类课程远离实际应用,造成学生就业后无法有效运用所学知识,无法体现出控制专业毕业学生的能力优势。因此,优化控制类课程群课程结构、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

二、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原则

从本质上说,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是自动化课程的改革和优化,是为了实现现代教育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对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革新。结合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人才培养特点及专业特性,要充分考虑社会对控制类人才的需求,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专业方向、设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比如要不断调整课程模式,更新课程内容,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课程结构,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优质教材撰写和选用,以增强控制类本科生学生面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凝练控制类课程群内容、优化课程群体系

控制类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此课程群目前存在门数多、学时多、相互之间重复交叉、实践教学薄弱等缺点。因此,可以考虑在重新修订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对目前控制类主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等)课程进行了整合与优化,注重课程间协调发展,合理安排授课顺序(经典控制→现代控制→智能控制),将课程中的重复内容进行合并融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修订和编写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注重控制系统仿真工具和软件如MATLAB的应用和学习。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

控制类课程群教学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图多、公式多、需要展现的动态过程和变化特性较多,在课堂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仅为教师节省了大量作图和书写时间,能有更多的时间讲解分析原先基本原理和晦涩问题,使学生学习控制理论不再枯燥乏味。另外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及网络技术,通过开发教学网站实现网络化远程教学,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极大便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及师生互动,这样教师可以把教学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发布在网站上,学生可通过网站答疑、下载课件、提交作业等交互式方式随时进行学习和实践。

(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

讲授控制类课程的专任教师大多担了多项科研课题及工程项目,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可以考虑将授课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并针对实际课题进行简化后搬进课堂,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力和兴趣,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实践经验。并且注重学生实际工程调查,广泛收集科技资料,使教学、科研、工程有机结合,适应控制类专业发展需要,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加大控制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开放综合性专业实验室,筹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有效培养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具体措施

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结合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技术领域课程特点,优化课程结构,同时充分吸纳新技术、新知识,形成实践性强、课程知识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打造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建设工作:

(一)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

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的理论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应涵盖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扩展知识和综合能力课程等几个方面。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对课程群中的专业知识、提升能力和素质的技术内容进行凝练,并针对性的开展基础实验、工程训练、综合实训,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确立课程内容方向;构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課程群师资团队建设

针对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特点,成立自动化专业课程群建设团队,团队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适时负责对课程内容调整,教学知识更新,教学成果校验等主题工作,力争躲到每年调整一次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使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另外积极开展就业和社会调研,充分了解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建设基于项目引领的专业核心课程。并积极鼓励团队成员开展课程开发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学提质创优活动,形成良好的课程群建设氛围。

(三)课程群教材建设

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材要求课程内容能够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手段,建成集纸质、电子、网络教材为一体化的特色课程群教材系列,同时避免课程群内课程之间知识内容的重复,剔除陈旧过时技术内容,为师生提供知识内容更新、能够自主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教材。另外,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高质量优秀教材,丰富教材体系和内容。

(四)课程群理论和教学研究建设

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应提升教学教改理论水平为基本要求,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教研教改和科研作用,紧密结合自动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研究;开展与本专业休戚相关的工程类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和实践。

四、结论

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是对现有自动化课程的改革和优化,优化控制类课程群课程结构、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作者长期从事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实践经验,提出从凝练控制类课程群体系优化、信息化技术利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原则,并从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和课程理论和教学研究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了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措施,对自动化控制类本科生知识面、实践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永梅,陈立潮,吴志华.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改革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4,(2).

[2]张富忠,罗成汉.“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现代电子技术,2003(15).

[3]王桂林,宋秀红.高校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的理论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

[4]宋烈侠,杨承运.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漫谈[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Z1).

[5]黄祝明,胡亚联.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理工高教研究,2004(6).

[6]王嘉才,杨式毅,霍雅玲,于倩.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S1).

[7]吴开亮.关于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探讨[J].江苏高教,1999(6).

[8]张瑞民.系统科学理论与课程群整体改革的几点思考[J].衡水师专学报,2002(4).

[9]陈文山.组建课程群打造学科优势——兼谈培养分析科学专长技能[J].琼州大学学报,2003(5).

[10]范守信.试析高校课程群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作者:梁燕华 李忠勤 徐益民 闫大新

第二篇:酒店类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探析

摘 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酒店类企业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酒店类企业的竞争加剧。为了应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酒店类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设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本文根据五部委出台的配套指引为参考,来探析酒店类企业的内部控制设计。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控设计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促进了酒店业的蓬勃发展。酒店是能够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住、食、行、游、娱”。酒店提供的主要是服务产品,这种服务产品实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内容上表现为多样性和灵活性,使酒店管理被公认为是管理难度极大的行业。酒店管理突出的问题是风险控制点多,极易出现风险漏洞,所以酒店行业强化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酒店企业对于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并不十分明确和清晰。随着我国在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以下简称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及2010年4月15日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以下简称《配套指引》)为参考,本人根据《配套指引》的规定来探析一下酒店类企业的内部控制设计。

针对企业主要业务与事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框架结构中的应用指引基本涵盖了组织构架、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等18个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企业最为常见、带有普遍性、迫切需要加强风险控制的业务环节和领域。对于酒店类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体系时主要用到的业务内容有销售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资金活动、全面预算。

1 销售业务

酒店销售业务的特点是酒店营业收入控制环节涉及到的部门和岗位多,酒店客人类别不一样,酒店服务项目差异化,对客服务收费价格标准不同,收银员和酒店日审人员计价和复核工作量大的特点。

酒店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设计的目的是使酒店的营业活动得到确认并予以体现,为实现酒店经营效益提供保障并确保规范酒店营业收入内部审核及监控工作。

酒店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的对象包括客房收入、餐饮收入、其他收入,这里的其他收入包括客房小酒吧收入、客人外洗收入、商务中心收入、商场收入、康乐收入、电话费收入、租赁收入、租车收入和其他小项目收入等。

酒店销售业务内部控制设计思路是销售业务设计的内部控制要确保酒店收入发生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根据销售业务的重要控制环节设计控制程序,比如客房收入,其重要的控制环节有登记、预收保证金、酒店PMS入账、建立、健全并妥善保管入住客人的各种原始单据、结账和稽核;餐饮收入,其重要的控制环节有电子点菜系统的重点控制、手工账单重点控制等;前台收款环节的重要控制环节有预收保证金(押金)、上门散客、协议客户和OTA客人、旅行社散客和旅行团、免收保证金(押金)、减收保证金(押金)、前台办理退款、预收定金、信用挂账、房价核定、房账转账、延迟结账、免收半日房费控制、杂项代替和前台收款结算、客人挂账账单传递及客人资料存档、房价折扣等控制。

2 采购业务

酒店采购业务的特点是酒店采购物品种类繁多,细化有蔬菜类、水果类、肉类、禽类、活海鲜、冰鲜海鲜、冻品海鲜、调料类和工程物料等。酒店采购经济批量难以控制,采购价格随行就市,波动性很大,采购工作种类很多,比如有日常采购、紧急采购和零星现金采购等。

酒店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设计的目的是加强采购工作的管理,降低物资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其设计的内部控制要做到采购之前有计划,采购之后有验收,急购物资有控制,将采购工作真正纳入财务管理的范围,加强计划管理,严格审批手续。

酒店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设计思路需要在如下关节环节设计程序进行控制,具体包括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计划的审批和执行、每月库房常备物资的采购程序、每日鲜活原料采购程序、专项报批物资采购程序、大宗物品及经营性固定资产招投标采购程序、临时性采购程序、工程材料采购程序、固定资产采购程序、市场直接采购程序、验收收货程序、付款程序、采购合同管理和市场调查和价格管理等。

3 资产管理

酒店資产管理业务的特点是资产体系庞大、品种繁多,难于管理。酒店的资产可以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酒店固定资产通常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供电系统设备、供热系统设备、中央空调系统设备、通讯设备、维修设备、电大及影视设备、电梯设备、消防设备、监控设备、洗涤设备、清洁设备、客房地毯、客房家具设施、客房电视设备、康体娱乐设备、美容设备、对客服务用复印机、传真机等,商务中心设备、厨房机具、餐厅地毯、餐厅设备、餐厅营业家具、宴会厅内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家具设备、办公用复印、传真设备、电子计算机系统设备、收费(POS)系统设备等。低值易耗品按大类分为银器、器皿、家具、工具、布件及其他。

酒店资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设计的目的包括明确酒店资产管理是酒店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资产管理制度保障业主方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充分利用各种资产,发挥酒店资产的最大作用。

酒店资产管理业务内部控制设计思路需要在以下关键要点建立财务制度进行规范,比如固定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转移、报损和维修、固定资产的盘存、低值易耗品的分类、建立低值易耗品账册、低值易耗品的领用、转移和报废、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管理、低值易耗品的盘点、积压物资的管理、周转慢物资的管理、过期物资的管理、制定最高、最低存货量的管理等。

4 资金管理

酒店资金管理业务的特点是日常资金管理主要包括前台及各个营业点使用POS机刷卡进账等资金收入管理、酒店备用金管理及酒店日常运营的付款业务。酒店货币资金支出业务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酒店因定资产的购建、原材料的购入、费用的开支、税款的缴纳等。除部分金额较小或符合规定范围的开支采用现金进行结算外,酒店绝大部分款项是通过银行结算进行的。

酒店资金管理业务内部控制设计的目的是加强酒店对资金的内部控制、保证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酒店资金管理业务内部控制设计思路是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比如制定现金、支票、信用卡、银行存款、外币兑换、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的财务制度。建立职责分工、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实施定期轮岗制度,比如酒店的总出纳岗一定要进行定期轮换,该岗位同一个人最长不应超过五年,同时对于总出纳每年至少有连续5个工作日的人员换岗。

5 预算管理

酒店預算管理业务的特点是以经营利润GOP为起点的预算控制模式。酒店预算主要是根据上年的各种营业数据,结合业主方下达的经济责任任务,以实现目标利润为起点进行编制。酒店预算管理业务内部控制设计思路包括酒店预算是一种计划,规定了酒店一定时期的总目标以及各级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它不仅使酒店各部门了解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与整个企业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及努力方向,而且还能使酒店职工了解自己工作岗位与所在部门具体目标的联系,从而激励职工从各自的角度去完成企业总体战略目标:预算管理风险与关键环节控制、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预算编制控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控制、预算分析与考核控制。

总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外资品牌类酒店也加快步伐大量地进驻我国市场,我国的酒店行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经营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管理风险,为此酒店类企业必须加强和重视自身内部控制设计,提升内部控制的管控水平,进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预防控制风险的能力,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静.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3).

[2]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2008.

[3]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Z].2010.

作者:张鹏

第三篇:酒店类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框架探析

[摘要]目前酒店类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需要对内部控制框架进行设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本文分析了内部控制框架的含义与酒店类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内部框架设计的步骤。

[关键词]酒店类企业;内部控制;设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7082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国内酒店企业数目不断增多,这也使酒店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酒店企业如何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资源,从而形成特色,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成为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内部控制是酒店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战略工具,也是酒店企业的自动维护系统与预警系统,但是目前酒店企业的有关内部控制框架的目标并不明确,层次也不清晰,定位更是参差不齐,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有必要对企业内部控制框架进行设计,从而为酒店类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作用。

1内部控制框架的含义

内部控制框架指的是各种目标与基础要素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并形成内部控制标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职能、性质以及存在缺陷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内部控制为企业提供了内部控制整体实施与解决方案。内部控制框架一般是由政府监管机构或者是权威的民间职业组织建立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本国或者是整个行业或者是企业建立并且保持良好的内部控制,以协助企业达成既定的目标。良好的内部控制框架设计必须从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行业企业经营的内外环境的特点进行综合的考虑。内部控制框架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内部控制框架对企业形成内部控制标准具有导向作用,科学且合理的内部控制框架形成的内部控制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具有更强的通用性以及更高的权威性;二是在政府机构或者是企业没有形成内部标准的情况下,内部控制框架可以为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提供明确判断范围,为解决内部控制问题提供参考的框架;三是内部控制框架为选择内部控制方法提供引导,企业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实施内部控制,从而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框架可以指引企业选择更加普遍且适用性的内部控制方法。

2酒店类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偏差

首先,酒店类企业对内部控制理解上存在偏差。酒店类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却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存在偏差,很多酒店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等同于内部牵制,或者是仅把内部控制局限在会计控制上,这两种理解都存在片面性,没有把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程,不仅没有健全内部监控制度,而且也没有对现有的内部监控制度进行监控管理。其次,酒店类企业管理层不注重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主要表现为酒店类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对于经营者的约束力较小,关键人控制现象较为突出,内部控制力度小,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中的人员素质不高,特别是管理者。最后,企业管理者没有把内部控制与酒店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很多酒店把内部控制理解为与资产安全、成本控制等一些控制手段,而没有把内部控制与酒店类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效联系起来。酒店类企业经营目标应当为体现股东的目标而设立,也就是创造最多的股东财富,这属于一个综合性的目标,需要酒店类企业所有方面共同运营来实现,并不是仅以资产安全或者成本控制等简单的手段表现出来。

22酒店类企业内部控制没有执行力,缺乏监督力度

首先,目前酒店类企业很注重内部控制编写工作,但是并不注重其执行的力度,很多酒店类企业设置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按照相关的制度执行,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其次,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很多企业存在内部审计虚设以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体系缺失的现象。

3酒店类企业内部控制框架设计

31内部控制环境设计

控制环境指的是企业文化基调与工作气氛,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保障。设计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的集中表现,企业文化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影响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加深认识以及加大执行的力度。其次,加强董事会、审计委员以及CEO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两权分离是酒店企业制度建立的基础。董事会除了委派CFO对整个企业进行财务监督外,也可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对CEO以及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进行两权分离,确保董事会的独立地位。酒店类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构建企业经营框架,促使经营权与决策监督权尽快分离,保证董事会的独立地位;二是充分发挥CFO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职能,酒店类企业可以设立CFO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但是要明确CFO的职责,全面对董事会负责;三是制定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连接企业内外审计。再次,加强对酒店类企业管理层的培养以及激励,企业管理高层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行者与执行者,他们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状况,酒店类企业要实现财产的增值保值,需要在组建高执行能力的高层管理团队的同时,还要制定有效的培训激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从而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最后,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员工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对象,又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员工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效,因此,酒店类企业要不断地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

32风险控制设计

酒店类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建立良好的口碑,就要保证企业经营能取得利润,而取得利润的所在就是风险控制,酒店类企业与其他类企业一样也需要面对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这些风险对企业的信誉建立以及经营盈利等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风险所涵盖领域与范围非常广,这就给风险控制的实施造成很大的困难,酒店类企业必须不断规范风险管理流程,才能更好地识别与评估各种类风险。酒店类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酒店类企业必须明确自身目标。酒店类企业的目标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宏观目标明确体现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而微观目标体现了企业内部的各方面,以合理性目标、财务操作目标以及短期经营目标为主,酒店类企业对目标的设立不能归属于内部控制的范围,目标的设立仅是针对管理层而言的,只有设立了目标,管理高层才能对企业的发展管理前景有所憧憬,才能促使其积极奋斗努力拼搏;从另一方面来说,设立合理的目标才能对高管层防范风险起到辅助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设置合理的目标是酒店类企业进行高效风险控制与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其次,酒店类企业要识别所面临的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是企业目标实现的阻碍,由于企业所处的内部以及外部环境不断复杂化,酒店类企业在经营中将面对很多内外阻力因素,在内外阻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很多企业会偏离自身的目标。酒店类企业在目标定制前全方位地对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运用经验以及定量定性分析法等识别各种风险并制成书面形式的文件;再次,酒店类企业要对风险进行分析,企业面临的风险被识别后,就要对风险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分析与判断,对产生危害较严重的风险,酒店类企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危害较小的可以适当关注或者是可以忽略;最后,酒店类企业要采取较为恰当的风险控制活动,当各类风险发生的结果被判断出来以后,企业要采取合适的风险处理方式,从而取得最佳的风险防控效果,在风险控制活动中,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选择风险回避、接受风险、风险转移以及减少风险的方式,同时建立风险应急机制与预警系统,进而及时预测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提醒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措施,使风险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33信息系统设计

信息是酒店类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酒店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适合酒店经营特点的信息系统,来实现对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反馈以及储存等,从而根据信息的内容对酒店进行集中管理以及快速反应,进而拓展酒店的经营空间,节约运营成本,提升管理以及决策的成效;酒店类企业要建立协同化信息系统,高级信息系统不止追求计算机的辅助功能,还应该追求集成化的协同管理效应。企业不同,对于信息系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集成酒店的信息系统一般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客房服务管理系统、餐饮管理系统、采购与仓储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各个管理系统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连接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步骤与预计流程,并且在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了功能的协同管理运作。在建立信息系统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信息系统的协同应用,各大系统的合作配合要超出单一系统运作,即使单一系统非常强大与先进,也是无法与协同系统相比拟的,只有各个系统协同运作才能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并为企业创造最大的价值;其次,高管要高度重视,高管的重视程度是企业的强大精神支柱,对企业存在很大影响,因此企业高管要引导各个系统与各部分协同运作,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最后,方案的审核,信息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协调运作可以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流程,在促使信息管理与其他协同协作的决策中,必须要咨询相关的专家,并通过董事会的认可与审核,这才算是对企业负责。

总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国外的酒店类企业也加快步伐进驻中国市场,我国的酒店行业面临着更加巨大的市场竞争以及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此,酒店类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框架设计,从而提升内部控制的意识,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与监督力以及预防控制风险,从而保证酒店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内部控制的发展及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和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0(58)

[2]申彦林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1(1)

作者:梅淑先 闵建华 曾炜 彭瑶瑶

上一篇:农村社会学论文范文下一篇:音乐教学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