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训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毕业实训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针对地方煤炭类高职院校就业日益突出的矛盾,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岗位技能胜任能力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以“产学研合作”为切入点,加强毕业综合实训,强化岗位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本文详细阐述了依托产学研合作提高毕业综合实训质量的方法和途经,通过实践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篇:毕业实训论文范文

高职会计毕业实训教材与高职实践教学的协同发展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既要加强实践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高职会计专业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会计专业《会计模拟实训》是学生进行实践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现有的毕业实训教材实训项目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达到最佳的实践效果,因此为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目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实训教材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必须协同一致地发展。

关键词:毕业实训教材 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

0 引言

如何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使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高职会计专业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而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已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高职实践教学目标的要求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需要进行毕业模拟实训。毕业模拟实训是学生进行实践的重要载体,能有效地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然而在教学中,《毕业模拟实训》教材的设置缺乏合理性,导致学生无法在教学中完整、清晰地进行实践。我们可以看出,实践教学需要一本设置合理的实训教材,而会计毕业实训教材直接决定学生实践的效果。

1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会计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并且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理论知识,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基础,但理论必尽与实际有一定的差别,学好专业理论,并非就一定能做好实际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培养一批实际动手能力强的专业队伍,是当务之急。会计实训教学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一次次的会计实训,可使学生对会计的账务处理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熟练,从而为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高职实践教学的目标可以看出,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毕业模拟实训,然而实训教材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实训的一些目的无法实现。

2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实训教材的现状

毕业模拟实训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会计模拟实训教材,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所选用的教材有很大的缺陷。

2.1 会计模拟实训教材建设的滞后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新《会计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会计教学应及时体现会计改革的新动向,会计专业课程的内容必须随财会法规、制度变更而用相应的变动。但传统教材的编写往往周期较长,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方法、新案例不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这与高职专业的设置需紧密联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实际要求不相适应,这自然影响学生对新的会计专业知识的更新,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水平的培养和发展。以目前最新的会计模拟实训教材来看,即便运用《企业会计准则》编写了教材,由于编者对《会计准则》的理解,导致有些账户的运用,业务的设置与《会计准则》的实质有所偏差。

2.2 目前所选用的普遍强调过分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的问题,在现有会计实训教材中一般只要求完成从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而省略了审核、监督环节。在观念上忽视对会计业务的审核工作,阻碍了学生主观性和创新性的发挥。

2.3 毕业模拟实训教材设置的实训项目单一 目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毕业模拟实训教材通常都是以一个正在营业的企业为模拟企业,列举该企业12月份的经济业务,教材的编排设定好一个企业12月初的科目余额表,设定好12月份的经济业务,要求学生处理12月份的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在账簿中,学生只记录了12月份的账簿记录。高职培养的会计人才一般流向企业或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通过上述的实训的操作,并不能适应在相关单位从事具体的工作,由此看来高职的会计学生在培养时应当注重实训环节。在实践工作中,虽然企业的账务处理是每月循环重复,但是从会计期间来看,每个学生应该处理一个会计年度的经济业务:编制12个月的记账凭证;登记一个会计年度的账簿;编制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告;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会计人员的会计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凭证与账簿的关系,账簿与账簿的关系,账簿与报表的关系,当年度账簿与下一个年度账簿的关系,会计档案的归档等问题。从目前我国高职《高职会计毕业模式实训》教材来看,没有一本教材列举一个企业一年中12个月的全部经济业务。

3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实训教材与高职实践教学如何做到协同发展

要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达到高职实践教学的目的,必须从教材入手,选用设置合理的教材,才能使高职会计专业毕业实训教材与高职实践教学协同一致地发展。针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实训毕业实训教材的不足之处,提出对教材的改进意见。

3.1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写毕业实训教材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目前的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有两种处境:一类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是旧的《企业会计制度》,此类学生面临着新旧会计的交替,毕业模拟实训如果在实训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完成新旧会计的过渡,既实现了高职实践教学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另一类学生目前正在学习会计专业基础课,他们已经在学习新《企业会计准则》,在随后的毕业模拟实训中,如果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模拟实训,学生能够在实践的同时加强理论学习。因此,高职会计专业毕业模拟实训教材必须按照新《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写,以达到高职实践教学的目的。

3.2 编写实训教材注重会计核算的同时加强会计监督 针对目前高职毕业实训教材的情况来看,教材編写时都是设定经济业务,以仿真模拟原始凭证列示经济业务,学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登记明细账,总账。学生在整个实训中实现了凭证——账簿——报表的账务处理程序的训练。在整个实训中,事实上学生只实践了会计的核算只能,而监督职能无法训练。目前现有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实训教材列示的仿真模拟原始凭证基本具备了原始凭证审核的合理性、合法性。在实训中,教师只是在讲解时告知学生原始凭证的审核过程及内容,教材所列示的原始凭证全部符合审核的合理性、合法性,所以学生其实并没有针对审核做训练,也就无法体现会计的监督职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非在学生,而是教材没有准备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供学生练习,使学生在观念上就没有重视审核这一重要工作。显然,这样的会计是不合格的。在当今会计界经济案件频频发生的形势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模拟实习课,特别是毕业前的毕业综合模拟实习,增加这个方面的内容很有现实意义。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应该克服现有教材的缺陷,针对会计的监督职能设置训练项目,比如在设定仿真原始凭证时,可以让学生适当练习原始凭证完整性的审核。

3.3 应当以新办企业为模拟企业,设置完整、全面的实训项目 从目前现有的高职教材来看,模拟的企业都是正在营业的企业,模拟企业列举第12个月的经济业务,学生能够实践操作的只是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样的实训项目的设置有很大的缺陷。

3.3.1 模拟企业是正在营业的企业,学生无法练习开账。由于模拟企业是正在营业的企业,列举的经济业务是开业后某一年的业务,在实操中,大量的新办小中型企业需要会计人员在企业成立时就着手工作,即开账。在开账时,会计人员需要设置账簿,需要具备设置明细账户的能力,如果模拟企业是一个新办企业,学生在实践练习时就可以练习开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开账,而且可以让学生实践练习设置明细账户的原则和方法。

3.3.2 模拟企业列举的是一个月的经济业务,无法让学生感受会计核算的连贯性。实操中,企业的很多经济业务是相互关联的,比如应交税费,企业当期的税费当期计算,下个月缴纳。由于模拟企业只模拟一个月的经济业务,所以不能直观地反映当期产生的负债下月偿还。在实操中,增值税是会计人员会计核算的重点,而模拟教材的此缺陷,导致学生无法练习本月应交增值税以及留抵税额。如果模拟企业是新办企业,而且如果能够例举连续12个月的经济业务,就能够让学生感受会计核算的连贯性。

3.3.3 模拟企业列举的是一个月的经济业务,无法让学生练习结账。现有教材只列举了一个月的经济业务,所以在账簿上,学生只登记了11月末的余额、12月的发生额,在年末结账时,对于需要结出本年累计的账户来说,由于信息不全,而无法实现。如果模拟企业能例举12个月的经济业务,在年末时,学生可以按正规的方法练习结账。

高职会计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毕业模拟实训是实现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有途径,而毕业实训教材的设置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对毕业实训教材的编写如何做到合理设置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采用适合的毕业实训教材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实现高职毕业实训教材与高职实践教学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彬.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初探.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3月.

[2]刘东辉.会计专业主干科目主要技能训练项目.哈尔滨金融专科学校校报.总第85期.

[3]董海生.培养高职人才终身学习能力与职业技能.大庆高等教育.2003年2月.

[4]李君.浅议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的改革.上海会计.2000年3月.

[5]李慧思.新时期高等教育中会计教学面临的问题.辽宁财专学报.2001.(3).

[6]汤健.论高校会计教学的改革.会计之友.2003(4).

[7]谢国珍.信息化时代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2007(9).

[8]张艳秋.英国会计教育模式及其对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启示.会计之友.2004(1).

作者:王桂芬 孙 璐

第二篇:“产学研”合作:提高煤炭类高职毕业综合实训质量

摘要:针对地方煤炭类高职院校就业日益突出的矛盾,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岗位技能胜任能力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以“产学研合作”为切入点,加强毕业综合实训,强化岗位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本文详细阐述了依托产学研合作提高毕业综合实训质量的方法和途经,通过实践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煤炭类;高职;毕业综合实训;就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监管力度的加强和煤矿企业对安全“零容忍性”要求的管理措施加大,使煤炭类高职院校的真实环境下实训成为教学的“瓶颈”,而煤炭类高职院校以培养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其原因是:高职教育中,培养的学生在理论上不能与本科生相比,专业技能又不如技校生,造成“上下夹击”的尴尬局面。具体表现是在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胜任能力差。为此,笔者提出了依托产学研合作开展毕业综合实训,以达到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目标。

毕业综合实训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第一,缺乏有效管理措施。各高职院校针对毕业综合实训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且都在积极摸索有效管理措施和方法,实际情况是适用性差,制度和措施方法总是滞后于实际的发展变化。首先,对学生完成的毕业综合实训过程考核与质量监控难度大。“2+1”毕业综合实训由过去在固定的教室内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设计或撰写论文的单一工作内容,改为在图书馆、资料室、微机室、实验(实训)室内多地点进行为期一年的多项工作内容,并通过多次修改完善,才能完成任务。工作地点分散、时间跨度大,考核与监控缺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其次,对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要求不能按制度执行,其原因是:扩招导致师生比增大,合格的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而办学经费不足又使教师业务培训缺乏,梯队断档,担任指导的教师知识、年龄、结构趋于老化。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让不具备指导教师资格的年轻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因此不能把握题目的广度和深度,导致质量不高。

第二,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高校扩招导致师生比例加大,造成教师指导学生的投入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短缺,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时间无法正常保证;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指导学生好坏与奖惩不挂钩;有些教师自身就没有科研或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经历,只能指导学生选一些与所学专业和社会实践偏离较远的题目。

第三,学生认识不到位。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毕业综合实训与就业无关,可应付了事;部分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各类资格考试中,另有少部分学生因学分不够无法正常毕业,则用毕业综合实训时间来复习不及格课程;有的专业平时就对学生缺乏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若不能有效进行毕业综合实训,将导致岗位胜任能力差。这种情况在文科专业中尤为突出。

第四,就业时间与毕业综合实训时间冲突。随着求职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等因素,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在进入第三学年初就着手安排进行不同层次、专业的招聘会。这时正好是毕业综合实训时间,以致学生投入毕业综合实训的时间不够,精力不足。

第五,扩招使生均教学资源和生源质量下降。第一,由于扩招,学校的师资严重不足,教学经费紧张,对教学的软硬件建设产生较大冲击。毕业综合实训已不能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保质完成。第二,因每年可招的生源是一定的,扩招使各高职院校所招的学生不但高考成绩低,综合素质也不高,地方类高职院校更为明显。

第六,毕业综合实训选题陈旧。近年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训所选的题目以验证、论证为主,大部分滞后于企业实际,源于实际应用的很少,并且每年都在重复,导致抄袭现象屡禁不止。另外,选题中毕业综合实训的虚拟题目多,真正服务于生产实际的题目少,缺乏实用性和创新性。

第七,过程与实际、实践相脱离。经调查发现,毕业综合实训普遍存在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的问题。这是毕业综合实训质量较低的另一重要原因。如我校在进行教学水平质量评估期间,调研了多所同类院校,调阅了全部毕业综合实训的档案资料,发现只有6%的毕业综合实训项目源于实际,是通过实践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得出结果,其余都是由验证性的结论来形成自己的观点。

以“产学研”合作为切入点

构建提高毕业综合实训质量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从初期发展至今,其在合作模式、功能和指导思想诸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以“产学研”合作为契机,开展毕业综合实训工作,第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能提高创新能力和强化责任意识。第二,可为企业提供具有决策性的建议,协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校本着“联系区域经济更紧密,体现区域特色更明显,服务区域经济更直接”的原则,走实训基地、实习实践基地、就业基地、技术开发与服务基地等相结合的模式道路。

以“产学研”合作形成的实训基地为载体进行毕业综合实训,由学生基本独立完成,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指导,既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矛盾,又锻炼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渠道,学生完成毕业综合实训后,可以决定是否到该企业就业。企业通过毕业生完成毕业综合实训质量情况以及考核结果决定是否录用。

(一)“产学研”合作提高毕业综合实训质量的方法

严把毕业综合实训立题关 依托“产学研”合作完成毕业综合实训时,应对题目的立题进行严格审核,尽可能达到“四个统一,一个鼓励”。(1)选题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定位相统一。为了加强专业建设项的工作,我院对煤矿开采技术、煤矿机电、矿井通风与安全等25个主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重申了专业培养的目标,服务面向、知识能力结构,以及毕业综合实训的细化考核指标要求等内容,这是保障毕业综合实训质量的首要任务。(2)选题与“产学研”项目内容相统一。在充分调研以及与企业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整理和总结归纳出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管理上的难题,以及急需或长远规划涉及的问题。同时,充分考虑学校的师资、科研项目等因素,制定出毕业综合实训题目的短期题库和长远规划题库,既可保证“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性,又可保证毕业综合实训选题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内容相统一。(3)选题与教师的科研内容、方向相统一。依托教师承担的纵向、横向课题,支持和鼓励教师的研究题目(特别是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与企业签订的项目或子项目)作为毕业综合实训的题目让学生参与完成。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科研工作量,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培养责任感。(4)选题与就业相统一。根据企业要求和学校政策,支持进行毕业综合实训的学生在即将就业单位完成综合实训任务,企业提供一定的劳动报酬,学生成为“准员工”。这样,学生可提前适应就业岗位。在此过程中,由企业配备的工程师学生进行指导,而学校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能充分掌握对企业情况,为毕业综合实训内容和题库提供新的内容。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办学经费紧张、设备不足等问题。(5)鼓励学生提早参加招聘会。积极依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进行毕业综合实训前开办的就业洽谈会,同时结合毕业生家长的社会资源,鼓励和积极支持学生提早签订就业协议。学校出面与用人单位联系,为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及时到将要就业的单位进行与毕业综合实训密切相关的岗位实习争取机会,并且争取为学生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工程师作兼职导师。实施以学生毕业综合实训为核心的全方位绩效考核,实现学校、学生、用人单位的三方共赢。

强化毕业综合实训的过程指导关 依托“产学研”合作的毕业综合实训,过程指导是关键。为此,依据各毕业综合实训题目应达到的要求,制定出工作流程细化过程指导的各个环节要素和考核指标及工作任务量,使参加毕业综合实训的学生在拿到题目时,能够明确整个过程各环节、各时间段要完成的任务和质量要求。具体过程指导如出勤率、日常问题以及是否按时间段完成任务等,由各组组长来解决和考核。阶段性完成任务量的质量考核,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共同指导,并经过答辩形式对各阶段完成质量对照考核指标给予评判和总结,再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强化过程指导运作,完善档案管理,为来年修订考核指标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决策性意见。

完善毕业综合实训的管理工作 毕业综合实训管理工作,重点概况包括两点。(1)领导重视,毕业综合实训工作不在校内,除了强化安全外,必须把毕业综合实训作为日常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学校从上至下的各级负责人才能统一思想,工作才能有序进行。(2)完善各专业毕业综合实训的质量保证体系,定期修订和规划质量考核体系及指标,保证与行业发展同步,使质量考核体系具有可持续性,同时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制度,如企业的信息反馈,行业发展的信息反馈,学生对教学质量反馈意见,教学督导组的反馈意见,都应该纳入毕业综合实训管理工作,以实现对学校政策制度建设提供决策。

(二)毕业综合实训实施的具体步骤

实训单位的确定 主要分为三类:(1)学校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基地。(2)教师承担科研课题项目的合作单位。(3)已签订就业协议将要就业的单位。

题目选择 分为三类:(1)来自于题库(每学年年底根据学年运作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2)指导教师新申报和签订的科研项目中分出来的子项目课题。(3)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单位提供的题目或学生在将要就业的单位初步调查后总结出的题目(称自选题目)。其中教师科研项目的子项目课题和自选课题目,须经过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论证,通过审核后,方可作为毕业综合实训课题。

管理过程 由教学指导委员会管理和协调毕业综合实训全过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学校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直属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负责毕业综合实训任务的具体工作。

成绩的评判 毕业综合实训的成绩由三部分按比例组成。(1)日常常规性考核成绩。(2)按分时段的各阶段质量指标体系要求得分成绩。(3)最后毕业答辩成绩。这三部分成绩中任一部分成绩不合格,都将成为最终成绩的否决项,学生将推迟毕业或结业,未按时完成也可申请延缓答辩时间。最后毕业答辩,由学生或课题组向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委员会在毕业前统一安排时间进行现场组建答辩组(指导兼职教师除外),否则,成绩判定为不合格。

产学研相结合提高质量的实践效果

我校从2003年开始着手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实施毕业综合实训,至今已有5届毕业生,并由开始时的3个系5个主干专业作试点,发展到2011年全校的8个系25个主干专业全部实施。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由未实施毕业综合实训前的约78%,到实施后2008~2009年达100%,2010、2011年提前一年100%签订就业协议。

指导教师的横向课题由实施初期的总额50万元,发展到现在每年30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使学校科研条件和氛围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毕业综合实训真题真做,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后,缩短了适应周期,学生与企业以“顶岗带职—预就业”方式相互了解、考察,企业与学生提前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方便,架起了毕业生通向企业的桥梁,成为毕业生就业新的增长点。

指导教师的自身科研素养得到加强。指导教师从事教学的同时,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生产经营、营销策划、管理咨询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与企业共同研发,积累实践经验。此外,还带领学生以实习小组形式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指导学生搜集与毕业综合实训题目相关的各种技术资料,极大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

实践表明,基于“产学研”合作提高毕业综合实训开展,不仅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可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集中体现在三点: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得以实现;办学经费的“瓶颈”得以缓解;专业建设的校、企共建模式得以实施。我校以“产学研”合作为依托,已形成实践教学、项目研发、培训、就业与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和办学实力。

参考文献:

[1]李向民,任宇石,张晓芬.“产学研结合”提高本科毕业综合实训论文质量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34-136.

[2]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孙宇新.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1).

[3]李在留,郭松.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与质量提高对策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4]赵金录,郭晓娥.地方煤炭类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16-17.

[5]张云洲,吴成东,楚好,等.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1):114-115.

[6]卢艳军,席剑辉,徐涛.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探索毕业设计新模式[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6(增刊):106-109.

[7]郑朝灿.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172-173.

作者简介:

郭晓娥(1966—),女,硕士,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作者:郭晓娥 赵金录

第三篇:统筹考虑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提高建筑工程高职高专学生实训能力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仅为国内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和人生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高校培养该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工程实践技能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1]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建筑工程高等教育,形成了一套过窄、过专、过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套“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模式存在先天的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工程素养不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欠缺。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严重弊端,成为制约我国建筑工程专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等方面素质提高的强大障碍。由于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广,而且流动性比较大,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将原来的“专才型”教育转变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理论与动手能力并重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一、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现行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目前该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是:

(一)实训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对于实训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实训仪器和实验设备,这些都要花大量经费。而一直以来教育经费整体投入不足,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对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不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二)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

近年来,高校扩招迅猛。1999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2000年的扩招幅度为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学生骤然增加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面是造成学校教学资源(师资和实验设备)紧缺,给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除此之外还存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或指导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对毕业设计工作精力投入不够等现象。

(三)施工实习日常考核不严

由于一个教师往往要指导多名学生,加之实习的地点很分散,对每个学生做到日常管理指导是很不现实的。这时若考核管理再无有效措施,实践课造假的现象必定会难以杜绝。

(四)很多实习单位对毕业生的实习工作都不太支持

由于学生的实习时间有限,很多都是走过场,而且实习生很难帮助实习单位创造价值,加之工作流动性很大,培养合格后很难再留住。所以多数实习单位对实习工作不太支持。

(五)尚未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

建筑工程专业相当多的实践课依附于理论教学,例如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课程就是作为《建筑工程测量》主干课的附属课程设置的。这样会使实践课被边缘化,大大影响了教师、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统筹考虑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提高高职高专建筑工程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各门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学生从单一课程的学习到解决整个工程问题的升华,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和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方面素质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过程。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手算与电算的结合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能否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最好检验。在这一工作中,学生要通过设计把过去所学各门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相互联系、综合运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实际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过度依赖结构软件的计算结果,相信电脑的计算结果不会错。但却不注重相应软件适用的条件,结果就使得这些学生失去了利用毕业设计来锻炼自己的机会。他(她)们中有的不懂得荷载和力的传递途径,有的完全采纳电脑计算的结果,而没有对结果进行合理判断与分析,成了名副其实的被电脑“操控”的“奴隶”。 而做到手算与电算相结合,不仅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有利于他(她)们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对比,同时还能有效地遏制抄袭的现象。[2]

(二)把课程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统筹安排

把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提前分解到各个相关课程中,消化解决毕业设计的部分内容,即毕业设计向前延伸。同时也让学生在各个课程的学习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从而使各个课程的教学环节形成连续性和系统性,即以毕业设计的内容为基线贯穿整个学制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局部学习中逐步建立和培养全局观念。

(三)毕业设计完成后与课程设计进行统一答辩与点评

毕业设计答辩是控制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答辩的时间有限,往往每位学生被提的问题最多也就2~3个,不可能太多,而且每位学生所出现的疏漏会不尽相同。这时根据每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图纸内容、语言表达能力及回答问题的正确性等统一答辩和现场点评就为毕业生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相互学习、改进自己错误与疏漏的机会,并且还能解除他们心中的疑惑,真正提升学生们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加强日常考勤与管理

科学的管理可以产生良好的效率和优良的质量。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忙于落实就业单位而将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的现状,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指导义务,要按照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工作进度、时间进行检查,随时了解学生工作质量和完成情况,并将指导过程的时间地点都记录下来。使考勤成绩有标准可衡量,有据可依,并作为指导教师后期允许学生参加毕业答辩的依据。在毕业设计指导中,采取严格的纪律和监控措施,既保证学生设计时间,也保证教师的指导时间,这样能清晰地反映出学生毕业设计的整个进程。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建筑工地施工和教学一线的经历提出了通过统筹考虑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旭.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7,(5):38.

[2] 彭修宁. 统筹考虑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提高土木工程本科生实践能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156-157.

[3] 叶腾.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现状及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04-105.

[4] 彭修宁. 指导教师综合素养在毕业设计中的作用[J].建筑结构,2008,(9)S:342-343.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温干祥 彭修宁 叶银平

上一篇:交通运输论文范文下一篇:民间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