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写作的源泉

2022-10-01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却很难体现,学生写出的作文还是存在不少的“假、大、空”现象。前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几堂作文教学观摩课。其间,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想象获500万大奖后怎么花,最快乐?有的回答想给自己买许多玩具,有的回答想买下让自己痛苦不已的周末学习班……听到学生这些发自肺腑的话后,教师却“善意”的引导孩子们这样花不是真开心真快乐,要首先想到别人,要捐给那些灾区的孩子们才是真正的发自心里的快乐。看到这里不禁让我联想到前不久看到的一篇新闻报道:宋女士是一位资深编辑,她女儿最近写了一篇作文叫《最难忘的一件事》,八岁的女儿现场观看了一次彩车表演,看到现场有很多垃圾,以此为主题写了这篇作文,宋女士看后觉得很真实生动,没想到老师却给了很低的分数,而被老师表扬的几篇范文多是写彩车经过时想起了“一二▬九”运动的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等。得到低分的女儿哭着说以后再也不要宋女士辅导作文了。宋女士对此感到困惑:“为什么真情实感得低分,假大空反而受鼓励?”

以上种种不禁让同为语文教师的我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我的作文课堂也不是有这样的影子吗?不是要孩子们表达童言,童心,可为什么又总让孩子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让他们写一些没有经历过的事。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孩子们没有了童言,就谈不上童心,就更没有了童趣。这也难怪,为什么学生一提到作文就觉得很难写呢?甚至无从提笔呢?我认真地做了思考,有了一些自己看法。

一、成人化的习作目标

小学生的作文只是一种练笔活动,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善于想象,敢于幻想。而我们往往对小学生作文这种培养兴趣、培养习惯的“启蒙活动”的性质认识定位不准,总是以那些精选的优秀作文甚至小作家的文学作品为蓝本和参照,认为应当不仅要教会学生表达,做到文通句顺、层次清晰、主题突出,而且要恰当、准确地使用成语、修辞,片面地追求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景物写得有声有色,文章结构严密,选材独特,详略得当等,这样的要求令广大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对作文产生了恐惧心理。

这种对学生习作成人化的定位,使我们总是高高在上地俯视孩子们的世界,以错位的思想迫使学生的习作背弃了应有的童心、童真、童趣,逐步走进了“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写得枯燥,批得心焦”的怪圈。

二、呆板的习作命题

让小学生写命题作文本无可非议,学生也应该写命题作文,但问题是我们的老师往往不重视习作命题的设计,常常出些学生不感兴趣、不熟悉的题目,限学生写。学生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倾吐的欲望,迫于教师之命而作。结果学生或冥思苦想,难以下笔,兴趣荡然无存;或勉强完成,也视为一种苦差事;或潦草、敷衍、杜撰瞎编、说假话、空话、套话,甚至抄袭。于是厌恶写文章,把作文课当作一种负担,习作成了紧箍咒。

三、程式化的辅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往往习惯于学生作文之前进行精心指导。先引导学生审题,接着是交流习作题材,然后引导学生大面积地练说,意在启发学生的思路,有的还朗读范文,以榜样引路,帮助学生构思。有的老师甚至给学生列了大量的所谓“好词好句”,供学生选用。久而久之,许多学生习惯于按老师的指导和优秀学生的思路进行写作,自己不愿独立思考。学生习作的独立性非但没有养成,依赖性反而越来越强。更可怕的是,这种依赖性一旦成为一种惰性习惯,负面影响将是十分严重的。

学生习作作为一种自发、自主的表达行为,需要教师给予的是情感的诱导、思路的开导、方法的指导和表达的引导。只有当教师的辅导真正成为学生习作不可或缺的需求时,辅导才能为学生的习作雪中送炭、推波助澜、锦上添花。

四、歪曲的“熟能生巧”

俗话说,“曲不离口,手不离弦,熟能生巧”。这些经典名言被广大语文老师广泛地运用于作文教学中。不错,写作训练要有一定的“量”,只有写作的“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带来学生习作“质”的提高。但我们千万别忘了,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最主要的内驱力。习作除了需具备一定的语文读写基础,更看重于人的思维的活跃程度。有兴趣,思维才能活跃,才能写出好习作来。学生一旦把写作当成乐事,便会不断地写出好习作。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有的老师片面追求习作的数量,强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甚至要求学生一个暑假交五六十篇日记,国庆长假也要完成七篇日记。强制学生写得越多,进步就越快吗?事实绝非如此。学生在老师的高压下,整天为没事可写而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在紧张和焦虑中度日。在这样的状况下,怎么会写出好文章呢?使孩子们丧失了童年的快乐;也会使孩子们的习作兴趣消耗殆尽,我们得到的将是事与愿违的结果。

总之,当学生能积极参与生活实践,把生活当作写作的源泉,那么,写出的一定是童言,表达的一定是的童心,这样的作文必定会充实、生动、活泼、惹人喜爱。

摘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不脱离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或者,在写人叙事绘景议论中融化自我的感受和体验,让写出来的作文具有学生情感的温度,烙上学生心灵的色彩。

关键词:生活,感悟,体验,表现自我,童真

上一篇:浅析当今我国多层住宅院落下一篇:在生活中开展大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