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专业毕业论文

2022-05-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持续扩招,本科毕业生逐年增多,导致体育舞蹈人才市场从过去几年的“供不应求”发展到现在的“供过于求”,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

第一篇:舞蹈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舞蹈史教学

摘 要 舞蹈史论课作为高校舞蹈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对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有重要作用。由于舞蹈作为视觉艺术具有特殊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寻找一些方法,使教学氛围活跃,使学生喜欢这门课,从而更好的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舞蹈史 教学

舞蹈史作为高校舞蹈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外舞蹈的发展概况,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舞蹈专业的舞蹈史论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师教学效果不好,不能有效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 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思想

教师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思想,才能够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备课和授课。好的教学思想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指导性作用。在舞蹈史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学目的来制定教学思想,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思想是:通过该门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舞蹈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特点,把握舞蹈发展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修养,从本源上理解舞蹈动作的意义,为舞蹈实践课的学习添砖加瓦。

二 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舞蹈史论课的教学往往采取照本宣科的讲述式教学方法,把相关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其最终结果是学生对该门课程不感兴趣,课堂氛围不活跃,课后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些什么,感到茫然。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必须把握该课程的教学思想,将教学内容通过恰当的方法呈现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结合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扩散知识面,并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多样的使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且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一)与舞蹈艺术概论基础知识结合

在舞蹈史论的教学中会涉及很多舞蹈专用词语,比如“舞蹈特性”“舞蹈结构”“舞蹈语言”等等,如果学生没学过舞蹈艺术概论,或对这些词语不理解,则会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理解不清楚。

(二)与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相结合

舞蹈专业的专业实践课有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和剧目排练等等,不管什么实践课,其基本构成要素都是舞蹈动作和舞蹈风格。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思想之一便是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舞蹈的风格及特点。

(三)与代表性经典作品赏析相结合

舞蹈是一门以视觉为主,视、听综合的艺术,舞蹈史论的教学离不开相关舞蹈作品的赏析,通过赏析代表性舞蹈作品或片段,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所学某时期舞蹈的特点,同时还能调整课堂气氛。 与赏析相结合,并不是单纯的给学生放视频就可以了,应该在放视频前给学生讲为什么选择这个作品给大家赏析,这个作品是根据那一时期那种舞蹈创作的,并给学生提出问题如这个作品有哪些特点及特色,其代表性动作是什么,舞蹈作品的队形有什么特点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赏析作品。在赏析结束后,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找出问题答案,并让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典型舞蹈动作姿态,即兴创作几个八拍的小组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某时期舞蹈特点的印象,还可以开发学生的舞蹈编创意识,这就使舞蹈史论课的知识传授有意无意地与舞蹈编导课的学习进行一定的结合。

三 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门课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学思想为指导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构建的。围绕着舞蹈史论课的教学目的,我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复习—进新课-提出问题—讨论—总结”。由于舞蹈是论课中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量较大,在进新课的过程中,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知识点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或知识点展开讨论,最终通过总结使学生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某一时期舞蹈的特点。

四 舞蹈史论课的教学内容

高校舞蹈本科专业的舞蹈史论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舞蹈史和西方舞蹈史两部分。由于课时量的限制,所有内容不可能一概而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时不应局限于某本教材,而应考虑到其他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量内最多的交给学生所需要的舞蹈史论知识,并使他们可以学以致用。

除此之外,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备课有着重要的关系,舞蹈是论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教材要求教师必须将教材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提取出其中的重难点,用自己的理解去讲授给学生,且不能够仅仅将备课内容局限于教材,应根据教学需要多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为授课内容服务,使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又突出重点;备学生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来准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应过深也不应过浅;备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寻找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总之,舞蹈史论课作为高校舞蹈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只有任课教师在教学上不断进行思考改进,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该门课作为必修课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学院(成都大学))

作者:刘慧丽

第二篇: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持续扩招,本科毕业生逐年增多,导致体育舞蹈人才市场从过去几年的“供不应求”发展到现在的“供过于求”,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严重。为此,通过研究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出合理化的建设性意见,对于解决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校体育舞蹈专业 本科毕业生 就业现状 就业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不断扩招,导致高校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据教育部统计:自2008年至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从532万人激增到699万人。近年来,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跻身于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阵容中,就业状况愈来愈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关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和政策调整,对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校体育舞蹈教育改革,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课程,以及如何拓宽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就体育舞蹈专业特点,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窥测其就业去向,希望为解决体育舞蹈本科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提供一些抛砖引玉的意见。

一、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体育舞蹈项目的深入普及,伴随着扩招的春风和素质教育的热潮,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人数正如雨后春笋般增加,毕业生的人数相应地逐年增加,导致体育舞蹈人才市场从过去几年的“供不应求”发展到现在的“供过于求”。各单位的现实岗位少,要求高,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形成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就业压力与日俱增。

对于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每年为该专业设立的相对对口的岗位更是少之又少,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除了选择考研、出国深造外,干脆转行或是投身到公务员考试的大潮中。能够有一个“好出路”是莘莘学子在现实的生存环境中梦寐以求的事,认为研究生毕业后基本上能够留在条件较好的大城市里,就成了很多有“地域情结”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主要动机之一,然而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就个人因素而言,不少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的态度是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又要具备“待遇好、稳定”这两项条件。除此之外,我认为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就业最需要具备的素质”调查显示表明,在专业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差异悬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在21世纪不仅被定义为专家型人,更注重“全面发展”在一个人身上的体现,也就是综合素质。毕业生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可能向多元化方向可持续地发展。因此,在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各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待进一步重视,目前看来就业能力不足是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体育舞蹈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越来越多,学校教学模式方面又存在相应需要改善的地方,导致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就业难已成为制约体育舞蹈专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如何在教学模式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舞蹈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促进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毕业生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意识,转变以往偏离实际的就业观念。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对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是求职择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市场的激烈竞争,由此看来,针对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自身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就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毕业生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使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市场的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

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多参加就业指导课,结合自己的专业特征,根据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调整择业心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规划。同时把就业指导渗透到专业课学习中,共同形成就业指导合力。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意识的指导和就业观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引导毕业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岗位,而不是仅仅看重经济待遇和就业区域。

(二)深化教育改革,塑造适应新形势发展潮流的人才。

高等学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逐年增多,已是不争的事实。伴随我国教育学业的改革,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育必须认清形势,调整教师教育策略,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塑造适应新时期发展潮流的人才。

学生是未来的引领者,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尤为重要。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需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就业能力,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平台,认真参加实习、实践工作,不仅明确实习、实践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将书本知识、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以适应就业市场和发展的需要。通过实习、实践,不仅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新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找到继续努力的方向,也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结构。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校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熟透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等,使学生明确自己本专业的前景及教师职业的内涵,正确规划好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同时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端正学习动机和目的,引领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学识和修养,做一名优秀的体育舞蹈教师。

综观高校体育舞蹈课程体系,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向,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渗透和整合是必然趋势。通过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联系、渗透和整合,可以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感受到自身综合知识的匮乏,发现学习课内外知识的必要性,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成长,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育舞蹈艺术的真谛。

(三)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增加就业机会。

目前对于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和在校学生而言,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收集各类就业信息,多渠道地增加就业机会。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可以通过浏览各种招聘网站,寻找各种就业信息,也可以参加各级、各种、各类招聘会,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增加就业机会。要充分利用与实习基地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强与往届毕业生的联系,咨询关于学习、就业方面的问题,汲取良好经验,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四)面向基层,拓宽就业渠道。

对于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讲,就业渠道并非单一孤立,就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很大的就业优势。但是目前,很多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生并没有完全将灵活就业作为其就业途径。面向基层,树立基层服务意识,是一个良好的就业渠道。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又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又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又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面向基层,自然会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对于政府部门来讲,为了完善引导毕业生流向基层,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控和引导。第一,政府可以继续完善和制定定向招生的培养模式,使得高校招收定向特培生,使这些学生将来毕业后回原单位和原地区就业。这样不仅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得到了带动。第二,研究制定基层就业优惠政策。例如增加物质补贴、人事档案户口方面的优惠等,促进人才的良性流动。第三,研究大城市与基层中小城市之间企事业单位之间挂职锻炼的制度建设,形成大城市人才到基层中小城市挂职锻炼与个人升迁相挂钩的考核机制等。

(五)激发创新,自主创业。

目前,市场、社会舞蹈产业非常广阔,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来愈灵活和多元,而且针对毕业生就业国家新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给有热情选择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解决后顾之忧。第一,搭建简历信息服务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信息畅通无阻的网络平台,方便自主创业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二,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和补贴。这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创业初期,解决了最为重要的资金问题。第三,不断完善自由职业法规。建立高效、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毕业生自由职业市场健康有序的成长。第四,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中介服务和技术培训,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给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绝佳的机遇。对于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比较匮乏的大学生,政府同样正在建立必要的中介服务和培训制度,帮助大学本科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政府对毕业生的优惠政策,自主创业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如上所述,严峻的就业形势和高校不断深入的基础教育改革,对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提出新的要求。学校要不失时机地调整办学的方针政策,确立科学准确的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以促进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育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毕业生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切记不要随波逐流、好高骛远,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适当选择自主创业,面向基层,服务大众,塑造适应新形势发展潮流的体育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伟,武少颖,宁丽瑾.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5).

[2]郭建民,赵世兰.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我过高师音乐学院(系)音乐表演专业的现状与思考[J].人民音乐,2005(6).

[3]王超.艺术类专业就业前景展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20).

[4]吕红,金喜在.我国灵活就业与市场化进程的互动关系研究[J].发展改革,2008(2).

作者:韩雪菲

第三篇: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对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

对工科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进行了概述和总结;对工科类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为工科类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1引言

工科类专业特点要求实践性很强,只有大力加强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定的专业能力。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就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锻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大学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工科毕业实习与设计是完成大学学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每个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本文通过作者在教学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刻体会为基础做一些探讨,为提高工科类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作出自己的贡献[3]。

工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毕业实习可从生产实践中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两者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工科类学生的质量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每个本科高校而言,建立一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标准显得尤为重要[2]。

2当前工科类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走过场现象比较普遍,学生没有真正地进入毕业实习的角色,没有达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效果,很多学生最后也就是写个报告就算结束了,严重地忽视了该环节对学生动手综合实践能力的锻炼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认为马上就要毕业了,急功近利比较普遍,很多学生直接在外就业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形同虚设。二、就业压力大。学生忙于找工作,参与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时间较少。三、师资因素影响。现在学校人数多,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从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很多教师还要从事其他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以及传统管理方式的不足,也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四、区域条件的限制。沿海经济发达,厂家比较多,能为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场所,而像内地高校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没有足够的厂家,有的厂家也都是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让学生与所学专业挂上钩[4]。五、经费的制约。高校院系在制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方案时,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但由于没有具体经费配套的落实,实施起来困难很大,很多实践性的毕业设计,由于没有经费让学生购买一些元器件等东西,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最多也就在仿真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制约。六、管理制度的制约。当前院系为了管理方便的需要,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作了很多硬性规定,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统一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题目,使得学生的选题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很多题目陈旧,学生不感兴趣,仍然要硬着头皮去做等。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中期、后期检查形式多、实质性内容少等等[l]。

3提高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有效可靠运行,例如传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放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学生的理论课上完了,使得很多学生没有上课的心理准备了,使得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难度加大,可以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调整到第七学期进行,第八学期再上一些选修课程,这样管理起来更加有时间,有效性更好。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也要制定教学大纲和进度表,细化内容,进行过程管理等。

3.2 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

学校要加大教研、科研支撑力度,让教师和学生手中有研究项目以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充分的内容质量保证。目前,各类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方方面面加强内涵建设以保证人才质量。通过学校“本科教学工程”,投入大量资金,立项一批教研项目和实训基地。由于内地企业发展规模不大,科研能力不强,并且技术含量不高,对专业支撑力度不强,学校要花大量资金以教学研究立项形式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一个基地投入20-30万元,让专业教师负责实施,和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促进工科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建设,毕业实习有了具体的科目内容。同时,学校要利用高校“能力提升计划”大力进行建设,大力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鼓励教师申报省级“质量工程教学”项目;利用高校“振興计划”建设工程训练中心; 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大力进行实验室建设;推进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培育计划;通过学校“年度招标课题”项目等有力地推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通过各专业负责人选聘工作,优秀教研室和优秀实验室评选活动等等。让我们的专业建设有声有色,内涵丰富,必将促进人才质量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改变以往理论教学强,实践教学弱的局面。

3.3综合推动各项举措

学校要综合推动各项举措,例如让企业界人士到校作报告,派遣大量教师进驻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邀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进院系讨论人才培养方案,就企业对专业素质要求的着重点进行说明,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着重进行强化、改进,教师与企业联合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优秀毕业生创业成功者回校设立奖学金,通过多方举措的开展,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明显加强,各种教研、科研、参观交流等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为大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提供广阔的空间,其专业性、质量和深度都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加大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意大赛等国内大赛投入力度[5],鼓励学生广泛参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了很多大奖,受到了教育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工科学生的发明专利更是屡见不鲜,有一个在校学生个人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有十几项,给全校师生作了报告,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能力很强,尤其是实践能力更强,能把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

3.4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学校要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通过各种举措的实施,为提高人才质量做好准备,剩下的工作就是管理了,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为此,学校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有力地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规范有序进行。对于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校院都有自己一整套的实施方案并且按照此方案认真实施,做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前期认真谋划,做好规划,形成制度;中期真抓实干,无缝连接,不留死角;后期认真总结,收集资料,做好考核。使得我们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有特色,内容丰富。在具体细节上,我们还需要深入进去,譬如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进行抽查,范围还要更广,不仅要从形式上,还要从专业内容上去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抽查评阅,使得教师能够轻松快捷地进行,克服现在这种传统的模式,提高实施的有效性。

3.5经费的支撑

经费的支撑,要进行专项经费拨付,专款专用的方案,一定要明确,我觉得这一块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现在模式是没有明确,很多都停留在意识上,实际中根本没有做到对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经费保障。这样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表现出来,各项工作才能切实有效地运行下去[6]。

4总结

作为一所一般本科院校,皖西学院在近13年时间里,乘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势而上,完成了由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由师范教育为主到综合性、应用性本科教育的两大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好的成绩,实现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的第一步战略目标。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并取得好成绩;为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省内同类地方高校中名列前茅。

2013年我校接收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评估专家对我院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提出殷切希望,提出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学校对工科专业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并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这些问题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中普遍存在而又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已到了不解决不行的地步,皖西学院正在多渠道研究改革方案。学校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工作非常重视,对此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非常支持,在今年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已完成了对2013届毕业生的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工作总体教学改革的初步试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行。

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和长期的教改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改革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课题主持能力和研究能力。课题组成员层次结构合理,涉及面较广,大都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经验,他们参加了工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我国工科专业的办学现状及课程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比较了解,教学经验丰富。希望本文的观点能为高等工科本科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标准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l]丁立明,李寒旭.化工工艺专业毕业实习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李国锋,李云龙,张志刚,等.试论高校毕业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07.

[3]李文红.浅谈高等学校毕业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

[4]周建平.大学课程改革的“深度”缺乏与觉醒[J].南京:江苏高教,09.1:71-73.

[5]刘星.论政府服务超越”顾客导向”的必然性与可能性[J].太原:理论探索,07.4:106-109.

[6]戴亞平,田德振,董芳艳.混合结构的互联网资源共享和远程控制实验室[J].北京:仪器仪表学报,2008(2):250-255.

基金项目:皖西学院2013年度委托招标课题(项目号:2013 zb86)资助;安徽省高校2013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号:2013jyxm182)资助。

作者:黄家兵 何润

上一篇:音乐题材毕业论文下一篇: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