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

2022-11-19

第一篇: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

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东台中学 金松涛

【背景材料】 一.国际关系

1.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相关讲话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单边主义倾向有新的发展,局部冲突不断,国际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给各国人民带来严峻挑战。 坚持促进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要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继续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深化睦邻友好合作,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加强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通过平等对话与磋商,逐步解决存在的分歧,促进相互关系的稳定发展。

拓展多边外交,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区域组织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2.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时指出:

我们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二.反恐问题

2003年11月20日,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发生针对英国机构的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造成27人死亡,450人受伤。另外,在巴以、印尼、俄罗斯、西班牙马德里等地也出现了相关情况。

新一轮国际恐怖活动在全世界袭击的新特点是采用连环式,同时针对多个目标。 三.中东问题

伊拉克局势使人担忧。美想转由伊拉克人掌握权力,但又要将伊作为反恐实验场。 巴以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一再搁浅。阿拉法特仍掌权,沙龙有所思考。 “精神领袖”亚辛死后余波震荡。不少国家加强防范。 四.朝鲜问题

按照朝美1994年达成的核框架协议,美国承诺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而朝方承诺放弃核项目。美国自2002年12月起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严重违反了朝美核框架协议,导致朝鲜采取解除核冻结的措施。2002年12月朝鲜公开声明宣布解除核冻结,正式恢复核计划,启动电力生产所需的核设施。朝鲜政府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核危机产生。

中国认为,1994年核框架协议有利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有关各方都有责任维护和遵守。我们希望通过对话缓和目前的紧张局势,以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中、朝、美、韩、俄、日6个与朝鲜半岛安全利益攸关的国家举行了“六方会谈”,表达了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 五.大国关系调整

温家宝访美,中美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台湾问题、经贸摩擦仍在。

美与法、德等欧洲国家间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有分歧。但现在美已经不再傲慢,德法也在谋求与美修复关系(在不涉及根本利益冲突下)。 英国在追随美国中也有不同声音。欧洲的大势也促使其进一步融入欧洲,推进与德法的合作。 美俄之间互有需求又相互防范。俄继续力避与美正面对抗,将进一步与美拉开距离,发展与欧、中、日、印的关系。

中日关系相对滞后。中日经贸等的合作深远,日本有意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但日本对中国在亚太影响的扩大心有不甘,继续在参叩神社问题、台海问题上搞小动作,以牵制中国,并在中俄能源合作中“打楔子”。 六.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003年10月8日,中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联合宣言》,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10月17至27日,胡锦涛主席对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出席了在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0月30日,第六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京举行。温家宝主持会晤。 11月2日至3日,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举行,主题是“亚洲寻求共赢,合作促进发展。”温家宝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共赢》为题发表演讲。

12月7至16日,温家宝访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埃塞俄比亚四国。

12月15至16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塞俄比亚举行。温家宝总理出席并讲话。会议发表了《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至2006年)》。

2004年1月4日至6日,南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首脑会议在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举行,期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会晤,翻开印巴关系新篇章。

【近年高考题解析】

1.2003年不定项选择:27.十六大报告指出“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过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上述论断表明 A.世界还很不安宁 B.冷战还没有结束

C.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障碍 D.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分析:本题引用十六报告对国际局势复杂性的两种表述,考查学生对其辩证关系的理解。B项说法错误,C项夸大了恐怖主义的影响。 答案:AD

2.2002年辨析题:36.国家间关系的变化是无规律可循的

分析:国际关系表面复杂多样,变化莫测。其实也是有规律的。本题考查点主要是国际关系的表现及决定因素。 答案:这一说法不正确。

(1)国际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多样,可以是共处与合作,也可以是竞争与冲突,但并非是无规律可循的。

(2)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度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也是一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国家间关系的分离聚合,主要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3)国家间关系往往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

1.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访美期间发表演讲指出,中美两国加强合作,不仅双方互有需要,而且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应共同肩负的责任。我们应当不断推进中美合作关系的发展。上述讲话表明

A.我们应把大国外交作为我国外交工作的中心来抓 B.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C.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 D.主权平等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2.2003年12月8日,温家宝总理就发展中美公平贸易和经济合作提出,要互利共赢,从大处着眼,既要考虑自身利益,又要考虑对方利益。这表明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主权国家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义务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2001年11月,多哈部长会议成功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然而2003年9月1日至14日召开的坎昆会议谈判未取得实质性成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员扩大农产品进口,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巨额农产品出口补贴深表不满。这告诉我们

A.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B.南北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国际经济合作中断的根本原因 C.国家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和冲突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2003年10月8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向与会代表全面介绍了我国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据此回答4——6题

4.所谓睦邻,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的原则下,共筑本地区稳定、和谐的国家关系结构。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A.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无条件性 B.事物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C.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5.所谓安邻,就是积极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合作增进互信,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亚洲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地区环境。从政治常识角度看,这表明我国行使下列职能

A.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B.维护国家的独立与安全,捍卫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防御外敌侵入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的作用

6.所谓富邻,就是加强与邻国的互利合作,深化区域和次区域合作,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亚洲各国实现共同发展。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A.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B.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当今世界生产逐步走向社会化、国际化 D.经济全球化日益彰显 二.不定项选择

1.世人关注的朝鲜核问题的产生,有其复杂的背景。但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不遵守核框架协议,未能履约向朝提供工业发展所需的重油,从而导致朝鲜于2003年1月10日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2003年8月27日至29日,中、朝、美、韩、俄、日6个与朝鲜半岛安全利益攸关的国家举行了“六方会谈”,表达了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的政治意愿。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表明 A.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B.因果联系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是有严格区别的

D.原因与结果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2.2003年10月8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向与会代表全面介绍了我国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这既是对近年来我国周边外交实践的总结,又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的进一步阐述。从十六大确定“与邻为善,以邻为伴”重要方针到温总理提出“睦邻、安邻和富邻”的政策主张,所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3.有关朝鲜问题的六方会谈于2003年8月27—29日在北京进行,中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同时也应关注朝鲜提出的安全问题,最佳途径只有对话与会谈。这一基本立场体现了

A.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B.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D.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2003年10月8日,温家宝在印尼巴厘岛与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字仪式。中国的加入和倡议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表明 A.中国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地位 B.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C.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三.简答题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和平与安全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请分析说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意义。

四.辨析题

1.一个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的主张和做法都只顾本国利益。

2.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就越大

五.论述题

材料一:近年来,美国不断在武器销售、知识产权、人权、台湾、西藏等一系列的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这中国的发展和两国关系和改善制造麻烦,致使中美关系波澜曲折。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在《走向新世纪的中国与中美关系》的演讲中指出:“影响中美关系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多年来的事实一再证明,在台湾问题得到较好处理时期,中美关系的以展就比较顺利;反之,两国关系便波折迭起,麻烦不断。” 材料三:“中国历来十分重视中美关系,但是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决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也绝不会屈从于外国的压力。为此,中 国在一系列事关自己主权的问题上与美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自己的主权的尊严。” 布什上台之初,曾把中国视为“战争竞争者”,“9。11”事件后又把中美关系定性为合作关系。这是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一个重大的调整。 江泽民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指出:“我们相信,只要从各自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从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出发,长期、稳定、良好的中美关系是能够建立起来的。” (1)材料一中:“致使中美关系波澜曲折”,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结合材料

一、材料二的结论,谈谈这些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以及对外政策基本点在哪些方面?

(3)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作如此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C, 3.C, 4.C, 5.D, 6.B 二.不定项选择

1.AB, 2.ABC, 3.ABC, 4.CD 三.简答题

(1)国际政治新秩序有助于解决和平问题,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助于解决发展问题。 (2)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反映了爱好和平、向往发展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 四.辨析题 1.(1)一国在国际活动中的主张和做法,是其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其外交政策。因此,这些主张和做法,都是国家利益的体现,主要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题目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2)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必定负有不干涉他国内政等的义务。一国在国际活动中的主张和做法,不仅要维护国家利益,而且要符合国际关系准则,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而不能只顾本国利益,更不能为了顾及本国利益而损害他国利益,破坏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不同性质的国家在谋求本国利益时的做法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活动中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中国不会因本国利益而不顾他国利益乃至损害他国利益。 2.(1)一个国家能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首先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对外政策,而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并不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2)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世界各国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并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不管经济发达与否,哪一国家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多,所作的贡献就大。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保障,而那些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其经济越发达,则对和平与发展的威胁就越大。 五.论述题

(1)中美关系波澜曲折的根本原因是:①世界“冷战”结束后,美国方面错误地估计了中国的形势,总想干涉中国的内政,迫使中国屈服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②美方违背了三个联合公报所确定的原则。 (2)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材料中体现了我这对外政策的基本点的这些方面:第一,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在中美关系上,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始终坚持了这一基本立场。第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与发展符合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的举足轻重的力量,“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出发”正体现了这一基本目标。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第四,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者”,采取以遏制为主的对华政策,不但对中国不利,而且对美国也没有好处。“9.11”事件后,美国出于建立全球反恐联盟的需要,布什政府不得不迅速调整对华政策。这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亚太地区对美国不仅有重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有重大的战略利益。

第二篇: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论文

国际贸易的发展及中国的对外贸易

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另一方面,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目前贸易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讲,国际贸易的发展的实质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有许多。主要的有:

(一)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转。世界贸易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的负责管理监督全球贸易秩序,协调贸易关系、制定贸易政策的一个永久性国际经济组织,为今后的全球贸易提供最基本的规则,负责实施多边贸易协议,定期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统一处理贸易争端,加强与其他国际机构的合作。它不仅强化了关贸总协定原有的规则,管理协调的范围更加广泛,还建立了透明度更大的贸易争端调解机制,可以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意味着世界贸易新格局的形成,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新时代的开始。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启动。1994年1月1日成立的欧洲经济区,是一个比欧共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更开放的一体化组织。随着欧盟组织的扩大,欧洲各国的竞争实力大为增强,有力地促进区内投资和贸易的发展。1994年12月10日,美洲34个国家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美洲首脑会议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原则宣言》,确定2005年为谈判达成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最后期限,这标志着南北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以经济合作为主的新趋势。亚洲、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区域合作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4年11月在印尼茂物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6届部长级会议和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茂物宣言》,规定了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原则和长远目标,发达成员在2010年以前,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以前实现这一目标。为了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1995年2月16日,亚太经合组织举行高级官员“特别”会议,讨论地区贸易和投资的远景,并为今年11月在大阪召开部长级会议和第三届领导人会议准备议事日程,同时起草在2020年以前实现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行动计划”。

(三)科学技术进步的加速 。90年代是以微电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继续加速发展、而且日趋走向实用化、产业化的时代,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国际化分工的深化,产品质量性能的不断提高,产品种类、规格的不断变化,产品的生产同期将大为缩短。由于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和渗透进一步加深,从而推动国际商品范围和贸易量的不断扩大。使商品生产的内容、形式以及组织等方面都将发生变革。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在一起,使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为减少,而技术、知识密集度却大大提高。由于社会消费需求向多样化发展,通过商品交换,促进行业内部贸易的发展。

(四)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进入90年代后,跨国公司发展尤为迅速,并正在不断改变着世界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格局。全球跨国公司约有1.2万家,控制着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2/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占国际贸易的40%。随着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跨国公司将在更大程度上控制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技术转让等经济活动。制成品贸易,特别是高技术贸易和资本货物贸易在跨国公司内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中,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同一行业内部的双向性国际商品流动发展很快,并成为贸易效益的主要来源。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更为困难。为了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为了有利于降低研究、试制、生产成本,扩大市场,实现优势互补,从80年代起,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已开始走向无国界化,但是直到近几年,大企业间缔结国际战略联盟的工作才得到迅速发展。跨国公司联盟可以利用自身和他国的不同优势,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共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一)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兴起 。进入90年代后,服务贸易正以高于商品贸易的速度增长,发达国家的经济越来越“服务化”,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约占3/4的份额。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国,在电信、数据处理、银行、保险等新兴服务项目中具有明显优势。世界许多国家出于自身的经济安全考虑,对服务贸易实行保护主义政策,普遍构筑了贸易壁垒,对美国服务贸易的扩大构成强大的威胁,因此,几年前,美国就向关贸总协定提出要求解决服务贸易的问题。乌拉圭回合经过多年的谈判,终于达成服务贸易多边框架协定,规定缔约方所承担的一般义务与纪律,包括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国民待遇、发展中国家的逐步参与、市场准入、解决争议等条款。服务贸易多边框架的制定,是关贸总协定在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将使缔约方对服务市场的保护与多边谈判,加强人员交往与信息流通,特别是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数据处理、咨询、广告等服务行业的贸易逐步自由化,有利于加速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环保产品风靡全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大大增强了世界人民的环保意识,对人类健康无害的绿色食品、绿色冰箱、绿色空调、绿色电脑、绿色汽车等绿色产品的需求量明显上升,从而推动了电器、能源、建筑、石化等工业部门的变革,防治污染、节能、信息服务等将形成一个新兴的庞大产业。北美、西欧的环保技术已占据国际市场的60%,据西方7个工业国的调查,抵制非环保产品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79%,这表明绿色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占主导地位,而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国际贸易发展的总趋势,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影响我国外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一)技术创新因素

技术创新是一国出口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或决定因素。技术创新能通过要素使用的改善、经营成本的节约、原有产品品质的改善和新产品的开发等途径来增强出口产品的优势和相对价格优势,以提高出口的竞争优势。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水平的竞争,技术创新构成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因素

人力资源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素质,包括各种知识和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竞争的实践过程中,任何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于知识型人才和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成为获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人才成为比物资资源、金融资本更为紧缺的资源,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毫无疑义,我国是世界上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人口第一大国的人力资本也已成为我国各类战略资源中最具实力的资源,但我国却不是一个人力资本强国,并不具有适合全球化竞争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优势,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从数量上说,大量的人力资源处于不得其用的状况;从质量上说,大量的劳动者素质很差。尽管我们拥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但由于我国人力资本的内在层次还比较低,因此还不具备参与全球化竞争所需要的充分的知识技术资源优势。

(三)国际市场环境

宽松的国际市场环境不但有利于我国产品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发挥,而且也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同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差距,促使我们改进并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以扩大其出口。但目前的国际环境对中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了挑战。首先是反倾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上平均每6-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针对中国产品。另外,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技术贸易壁垒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使外国产品难以进入他们的市场参与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虽然不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通过开展绿色认证、征收绿色关税等措施,使进口产品的成本大大增加,进而削弱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外商直接投资

回顾我国外贸20多年的发展历程,FDI在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FDI在比较优势方面提升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促进了我国的外贸增长。截至2004年底,我国共批准外资企业5089多万个,合同外资金额10966.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21.01亿美元。大量外资的流入,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短缺,大大改善了我国的资源配置状况,从而使我国已具有的劳动力优势从隐性转为显性,并在出口行业中显现出来,这极大地发挥了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某种层面上提升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而且,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已从原来的封闭式、内向型、极端进口替代开放式、外向型、出口导向转变。这种调整和变革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趋势,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贸易战略的调整不仅促进了贸易的增长,而且是我国的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竞争优势理论重构出口竞争力

1.立足比较优势,争取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和维持,竞争优势才是获得利润的真正源泉。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应当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

2.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优化产业布局、国有资产分布结构和企业结构,使之与优化投资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再度发生。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平待遇,通过有效竞争形成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精神,改变那种自主开发创新精神弱、盲目依赖外资的情形。

4.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重视不同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整合研究,追踪当代世界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以便在结构调整、资产重组和产业发展中,整合出新的效果。

(二)实施人才战略

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新世纪初叶我国经济抢占世界经济制高点的关键。今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应大力培养精深专业知识与广博相关知识相结合的通才,是具有相当深厚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博学多才和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前提下的专、精、深。创新能力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人才的国际化观念,用人眼界要进一步由国内转向世界,特别要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工作力度,鼓励他们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借脑”“借智”。切实改善国内的用人环境,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认识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用优秀而品德高尚的人统领时代,用才智双全的人创新发展,这是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实现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三)重视国内需求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容量极大,就目前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和人民实际消费水平看,生活消费正处于急剧扩张期,消费市场的潜力仍然很大,远未饱和;而且,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消费者向其他国家看齐的预期心理日益强烈,尖端而又紧迫的先行需求增长很快。按照波特模式,这本身就是一种竞争优势。国际竞争力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的的大规模生产为后盾。

学院: 机械学院

班级:机自八班

姓名:王国龙

学号:201002070814

第三篇:中国国际货代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6年和整个“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初步预测,2016年社会物流总额可比增长4%左右,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5.5%左右。中国国际货代行业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将成为下个投资热点。

一、中国经济形态推动,国际货代市场具有广阔投资机会

中国独特的经济形态给了货代和物流市场独特的投资机会。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的第六位。到 2020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比 2000 年要翻两番,预计要达到四万亿美元。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也将翻两番,预计能够达到两万亿美元。中国的货代和物流也将随之同步增长。中国国内的巨大市场以及中国特有的比较成本优势决定了中国会发展成为世界加工厂,这样中国就会变成世界物流集散中心。

三胜咨询研究员陈盛华表示,货代和物流市场仍将成为中外投资者追捧成为投资热点。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深度调研咨询报告》数据显示, 2014年我国货运代理业市场规模为14267.03亿元,2015年市场规模为14309.06亿元,预计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4452.15亿元,2020年将达到16693.05亿元。

图表:2016-2020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小货代企业仍然存在困境

三胜咨询研究员陈盛华认为,中小货代企业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缺乏竞争力和发展规划。从货源方面来看,国内中小型货代企业的货源主要来自于出El预付货,营销手段主要依靠运用低价格策略和拼社会关系。由于缺少海外代理,所以货代企业往往表现出力不能及。其次,专业设施落后。中小货代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依然处于落后阶段,信息化设备跟不上时代,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存在重复操作现象,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准确性差。最后,利润低导致经营压力大。货物不能如期送达,货代企业就要承担运费和报关费,除此之外还要承担需要赔偿货主损失费用的责任。

第四篇:论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

象棋中对比,对比中发现:中国象棋代表中国,国际象棋很具国际特色。

昨天在学习国际象棋时的一个偶然地发现触动了我的灵感:明明是我吃光了对方所有棋子,国王也走投无路了的,理所当然是我赢了啊,为什么是平局呢?我一头雾水.在接下来的对战中,我小心了又小心,终于赢了一回,这下我恍然大悟!

原来是我把人家逼得太狠了。那步棋该人家走,但对方只剩国王一个了而且无论怎么走都会被我的兵吃掉,这样就打成了平局了。但在中国象棋中可不是这样。只用一个马和将去将对方,而对方只有一个帅的时候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时却判定的是由马的那方胜,和国际象棋是不一样的。这就反应出了中国人在面对恨之入骨的人时会把他逼得走投无路的,而国际上处事时是不能把人家逼得走投无路的,否则,这算是“平局”。

晚上睡觉时,偶然间又想到这事儿。细细琢磨了一下,原来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中的“相”也是不同的。中国象棋的相只能在自己境内走“田”字,两个相也就那七个位置才能走 ;而国际中的相无论棋盘的哪个位置都能去得了,真正显示出一个做丞相的关心民生,爱护老百姓。同样,国际象棋中的国王也使棋盘中的任何位置都可去,尽管多数情况下是去避难的,但更是因为这样不就有了更多接触人民的机会了么?就像当时的拿破仑一样,虽是接触的一些难民,但以后他就依靠这些难民帮他打出一片了天下,征服了欧洲!

中国象棋中的“卒”和国上的一也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卒总是一往无前,甚至进入敌人的境地后还可以杀左右的敌人;而国际中的只有在邻近的对角线上有敌人是才杀,前面一旦有敌人挡住去路就走不动了,没有了中国士兵的一往无前。这就毫不奇怪在二战时,同样是对付日本为什么毛主席提出的“论持久战”能够获胜,而英国军队却被日本从这个岛赶到那个岛,连连失利,甚至国家都面临着危机。

马无论是在国际象棋还是在中国象棋中都算一员大将了。但国际上的马更厉害。不会出现水把它卡住,敌人的马能吃到它,而它不能吃到别人的马者种情况。这就没有了走中国的马难度大了。也难怪许多奥赛上获胜的都是中国人,因为脑袋瓜从小都比别人多绕了一个弯的啊!中国的“车”和国际上的是一样的,这一点总算和国际接轨了。但国际象棋中还有一个不切实际的王后,能耐大得让人难受,应为她所在的位置相当于该局中的一个相和一个车同时在那个位置。在我看来,她的存在就和上帝一样,可望而不可即。不过,这倒是给国际象棋增加了不少战斗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玩象棋的乐趣。

在国际象棋中还有一点玩的乐趣:1吃过路卒,这是一个仅在特定条件下用来攻击的。当一个卒在第五行,位于相邻列的对手的卒试图在第一步中移动两格吃过路卒。你可以将棋子延对角线方向移动到对手的卒的位置将其吃掉。2 王车易位,在王没有被将军,且王车之间没有棋子时,可将王侧向移动两格,而车移到王跳过的一格。3 卒晋级,将卒达到对方的底线时,直接晋级为车、马、相或者王后。这都是外国人所想出来的玩法,虽然有些小孩子的乐趣玩法的样子,但可以从中看到外国人具有更强一些创新力的一点原因了。

这就是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不同。它们各具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文气息均在棋中流露,你明白了吗?

此文纯属己见,有不好处请指教,谢谢!

第五篇:国际与中国酒店业的现状与发展1

京仪大酒店成建制培训测试题

《国际与中国酒店业的现状与发展》

姓名:分数:

题目:

1、 请分别简述国际酒店与国内酒店管理模式的现状与不同。

国际酒店的管理模式:自有自管、租赁自管、委托管理、特许经营、承包经营、顾问管理。

国际酒店的发展现状:以客房规模为主、酒店家数为辅、重经营权、轻所有权的自主经营形式。主要以品牌多元化的延伸,先进的酒管系统及互联网技术平台,收购、兼并等扩张发展的经营方式。

国内酒店的管理模式:投资管理、品牌的知名度、委托管理、特许经营、承包经营、顾问管理。

国内酒店的发展现状:国内酒店正向国际化阶段发展,但酒店业供大于求,使得经营上升势头受到抑制,酒店业人才短缺,流动性加大、行业人员素质降低,面临国际竞争压力。但豪华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仍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2、 你认为民族酒店品牌较国际酒店品牌有何优势及劣势。

劣势:网络劣势、品牌劣势、规模劣势、集团化劣势、企业文化劣势。 优势:民族酒店起步晚,但发展相当快,特别在硬件方面,更有超前发展的态势。酒店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在走向专业化、国际化的道路上还有许多要继续努力的地方,酒店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酒店业发展是一个新领域,国外同行积累出不少成功经验,借鉴它们的成果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工程部工作责任一览表下一篇:工厂拆除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