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饮食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

2022-12-14

随着交通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距离变得越来近, 政治渗透、经济融合以及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世界逐渐呈现出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近年来, 我国各方面飞速发展, 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加之一带一路、世界经济共同体等举措和理念的抛出, 中国让越来越多的人仰视, 中国热、汉语热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这为我国文化走向世界, 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创造了条件。中国文化, 从某个角度上来看, 就是“吃”的文化, 因此, 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国际推广, 充分借助饮食文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新媒体概述

(一) 新媒体的定义

广义的新媒体 (New Media) 是指一种“万物皆媒”的环境, 它囊括了包括网络媒体、数字电视、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和数字报刊杂志在内的所有数字化媒体形式。而本文所说的新媒体的范围要狭小些, 主要是指继传统媒体诸如广播、报纸、电视等发展起来的诸如数字电视、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等。

(二) 新媒体的特性

具体来说, 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其一, 新媒体现代人娱乐、休闲时间的不连续而生的。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了, 所以娱乐、休闲的时间呈现出零碎 (碎片化) 的特征;其二, 新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让互动性表达变得更加容易。在新媒体时代, 信息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比如你可以用手机看微视频, 也可以用手机发视频。其三, 新媒体主动性和目的性比传统媒体要强得多。其四, 新媒体让受众拥有了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饮食文化

(一) 中国饮食文化是汉文化的浓缩。

汉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活脱脱的饮食文化史。中国的饮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 也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1. 中国饮食文化中有道家的“天人合一”

中国饮食文化发乎先祖们对自然界淳朴的认识,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古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哲学将世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 这就是我们常说“五行学说”。而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五味调和” (五味是指甘甜辛苦酸) 理论和“五行学说”如出一辙, 且相互对应:金对辛、木对酸、水对咸、火对苦、土对甘。庄子强调“天人合一”, 而中古饮食文化强调合乎自然, 比如不同时令要吃不同的菜:比如“春多酸, 夏多苦, 秋多辛, 冬多咸, 调以滑甘。” (见《周礼·天官·食医》) 。

2. 中国饮食文化中有儒家的伦理道德

中国的伦理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在儒家崇尚的“礼”的基础上了形成的, 这种伦理思想体系也深深的融入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之中, 诸如“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脍炙人口” (孔子《论语》) 、“夫礼之初, 始者饮食。” (《礼记·礼运》) 之类在儒家的著述中比比皆是。由于儒家伦理道德的融入, 让中国的饮食怎么也随便不起来:怎么吃, 吃什么, 为什么吃等都是有讲究的。比如, 聚餐时的座次就不能乱来, 要根据长幼卑尊来划分, 充分体现了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传统;端午为什么吃粽子?为了纪念屈原;中秋为什么吃月饼?是源于张士诚的农民起义;过年为什么吃饺子?取“交子”之意, 新年旧年交于子时。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并儒家伦理机制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 汉语中中国饮食文化的体现

1. 与“吃”有关的词语

表面看起来, 在汉字中“吃”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词, 而当它其他词搭配的时候, 我们才猛然发现这个“吃”字是相当的不简单, 它是一个语法意义上的词, 更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词。

从“吃”的对象上来分析, 它是来者不拒, 从具体的东西 (吃饭、吃醋) 、地方 (靠山吃山。、靠谁吃水) 、工具 (吃黄牌、吃小灶) , 到抽象的感觉 (吃不准、吃苦头) 什么都能吃。”如果没有对中国文化的充分了解, 光这些关于“吃”的词语就会把老外们整得晕头转向, 不知所以。

2. 饮食词汇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

中国人把饮食文化融入现实生活的能力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从古至今, 生活中随处可见饮食词汇的投射。

早上起床, 一个应该起来的理由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个不想起来的理由是:腰酸背痛腿抽筋。一个“吃”字一个“酸”字都和饮食文化脱不了干系, 前者是饮食的动作, 后者是饮食的味道。把食物的味道映射到生活中的例子俯首即是:用酸表示难过, 如“心酸”;用酸表示吃醋, 如“看到自己女友和别的男人打得火热, 心理酸酸的”;用甜表示幸福, 如“心里甜甜的”;用甜表示美丽, 比如“她长得很甜”;用苦表示艰辛, 如“男人死后, 她过得很苦”;用辣表示火爆, 比如“真妹子真辣”。当然, 表示气味的词语在现实生活中的映射也较多:用香表示受欢迎, 比如“他在这里很吃香”;用臭表示水平差, 比如“国足的水平真臭”。就单拿一个“味”字来说, 也是其“味”无穷, 比如意味、品味、京味儿、回味、有味儿、乏味等等不一而足。上述诸词, 来自与食物, 但显然已被赋予了食物意味的很多含义。

此外, 现实生活中其他诸方面都能找到饮食文化的影子:关于工作有金饭碗、铁饭碗、泥饭碗、丢饭碗、砸饭碗、跳槽等;关于婚姻爱情有感情对味、不是我的菜;描述不同类型的人, 老油条 (狡猾、事故的人) 、奶油小生、半瓶子醋、姜还是老的辣 (指经验丰富的人) ;对事情的描述, 有小菜一碟、够喝一壶、乱成一锅粥、热锅上的蚂蚁等。

3. 交际文化中与饮食文化相关的内容

在跨文化交际中, 交际文化对传递信息的因素 (包括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的准确性产生直接的影响, 交际双方常因为不了解对方的交际文化而闹笑话甚至产生矛盾。交际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委婉禁忌、致谢赞誉、问候寒暄在内的语言交际;另一类是包括身体、面部的静态和动态动作在内的非交际语言。在交际文化中, 中国饮食文化浸淫很深, 让打招呼的方式变得很特别甚至让外国人难以理解。中国人打招呼常问“吃过了吗?”“还没吃吗?”“吃了没有?”等, 这样招呼经常让老外一愣一愣的, 禁不住心里发问:“我吃没吃过与你半毛钱的关系么?”而外国人呢打招呼经常是拿天气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说事儿。

4.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饮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异常活跃

在新媒体环境下, 新词汇的传播变得异常神速, 而这些新词汇又往往与食物有关, 比如前些年流行的蒜你狠、姜一军、菜鸟等, 现在依然比较流行的比如老腊肉、小鲜肉、酱紫、吃鸡等, 涉及的领域不同, 但无不与饮食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饮食文化让新兴词汇更具生命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国际推广

既然中国饮食文化是对汉文化的缩影, 因此利用饮食词汇来进行汉语的国际推广自然就是顺理存是事情。

(一) 建立饮食词语数据库

当前, 尚未有一本诸如《中国饮食文化词典》这类的书。现有的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 对饮食词汇展示依然是以单个词为重点, 而对于词语之间的联系则关注太少, 这显然不利于学习者的学习。以《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为例, 其中关于“吃”的词汇只收集了三条:吃亏、吃力、吃苦头, 即便是对于掌握2500个汉字的中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来说也是远远不够的。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建立一个饮食词语数据库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数据库用学习者和教师共同来建立。一方面, 教师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补充,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看、听以及与中国人的交往等方式进行饮食文化积累, 然后师生一起对搜集到饮食词汇按照本身意义、引申意义和文化意义三个标准进行归类, 比如关于“炒”的词汇有:炒饭、炒鱿鱼、炒新闻、心里炒豆子、炒菜、炒冷饭、炒股、操作等, 其中属于本身意义有炒菜、炒饭, 属于引申意义的有炒鱿鱼、心里炒豆子、超冷饭等;而属于文化意义的有炒股、炒作、炒新闻;最后形成数据库。数据库可以两种方式来建立, 一是编辑成纸质的中国饮食文化词典, 而是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制作成电子数据库。

(二) 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饮食文化的背景教学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对于外国学习着来说, 如果不能很好的了解其背景, 是很难真正理解的。所以在借助饮食文化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饮食文化背景的教学。比如上文提到的饮食词汇数据库, 可以开发出一款手机APP, 让学习者能够用手机轻松查找想要的饮食词汇;再比如当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已经出炉, 可以通过微博、QQ群、微信朋友圈等平台进行推广, 并发起交流讨论, 这对外国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背景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在日常生活中, 老师和学习者都可以用受众的手机制作一些拍摄或制作一些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短视频, 并通过各种新媒体进行分享等等。

四、结论

中国的饮食如美国的票子、俄罗斯的妻子、英国的房子一样被世界人民所推崇, 除了中国饮食菜系繁多、色香味俱全的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可以说, 有了中国文化就有了饮食文化, 两者是同时起源, 一同发展, 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的关系。当前, 在全球范围内, 一股中国热、汉语热正在悄然兴起, 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汉语的国际推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而借助饮食文化来进行可谓另辟蹊径, 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

摘要: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 从央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我们可见一斑。同时, 中国饮食文化也是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浓缩。在汉语中有对中国饮食的文化的深刻表现, 丰富了汉语的表达, 也让汉语更具魅力。新媒体的出现, 改变了传统媒体独霸天下的格局, 让人们在信息接收和交换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同时也为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并通过饮食文化为汉语国际推广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新媒体,饮食文化,汉语国际推广,词汇库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曾晖.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伦理审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 田梦婕.中高级留学生阶段对外汉语饮食文化教材与教学研究[D].济南:鲁东学, 2016.

[3] 杜春晓.跨文化交际下中、韩饮食文化的对比研究——以河南省和京畿道为例[D].郑州:郑州大学, 2017.

[4] 魏碧玉.对外汉语教材中饮食文化内容探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5.

[5] 丁婵婵.饮食文化与汉语国际推广[J].金田, 2012 (2) .

[6] 黄泳梅, 庄昱.中华饮食文化对汉语国际传播影响的研究[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08 (3) .

[7]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8] 孙金荣.中国饮食的主要文化特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

上一篇:附条件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之比较下一篇:智慧旅游背景下关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