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改革思路

2024-05-20

论中国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改革思路(精选7篇)

篇1:论中国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改革思路

论中国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改革思路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适应国际经济与税制改革发展趋势,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税收制度,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也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到底中国税制应向何处去?笔者认为,要从本国经济、社会实情出发,冷静思考加入WTO后如何坚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WTO的原则要求,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在新一轮改革中对税收制度作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

一、中国税制应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所谓中国税制的国际化是指中国税收制度的制定、施行与管理要充分考虑国际经济领域中税收制度的联系、运行规律和共同特征;要符合世界税制改革与发展趋势,有效地借鉴和运用各国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为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服务。税制国际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WTO原则框架下设置税制;二是充分借鉴国外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依赖,虽然一些大国和富国在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如果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机遇,是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的。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开始加快了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程,税收作为政府试图获得经济全球化利益和减少其消极影响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与国际惯例接轨进行调整,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才能确保中国入世后获得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双赢效果。中国税制改革的进程实际上是不断借鉴各国税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历程,是逐步实现国际化的过程。我国1994年进行的税制改革从税制国际化的角度来说,是一次具有初步接轨意义的改革。目前世界各国推行减税,尤其是与中国处于同等地位的国家实施减税,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因此,认真研究世界减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运行现状及其税制和税负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实施结构性减税,既是遵循税收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政策选择。

所谓中国税制的本土化是指中国税制在遵循国际化的前提下,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的现实改革与发展需要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税收制度。中国税制不仅要适应加入WTO要求走国际化道路,而且要适应国内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走本土化发展的道路。税收从来都是国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重要工具,税制的设置是基于本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状况,离开这些考虑片面追求税制国际化和趋同化是不现实的。我国的现实是:(1)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人均GDP水平低下;发达的东部与落后的西部并存;先进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与落后的传统企业并存;大型企业集团与众多中小企业并存;生产力先进的城市与生产力低下的广大农村并存,小生产方式普遍存在等等。税制改革必须从这一现实出发,要有利于经济结构及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现行的税制结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管理能力等多种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将维持这种格局,不可能马上建立以所得税为主体或所得税与流转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这种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的特点决定了税收所具有的“内在稳定器”作用发挥的有限性,而需要更多地依赖于政府采取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发挥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3)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温和和紧缩的发展时期,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特定人口背景下的失业问题及其他相关矛盾进一步突出。经济改革必须有利于

扩大内需、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税收负担合理,税收制度改革只能表现为渐进式、阶段性改革的特征。

从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发达国家总是期望把所有发展中国家都置于可控制的水平。国际规则制定的不平等,各市场主体的原始起点不同,最终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国家主权及税收主权,不能因为对国际社会全面开放而自动放弃国家主权和税收权益,中国税制的建设与发展也必须立足于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

二、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必须实现内外税制的统一,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统一内外资地方税制,将现行只针对内资企业和中国居民的税收的征收范围扩展到包括外资企业和外籍居民在内的所有纳税人。应统一城乡税收制度,按照对商品和所得征税的原则,改革现行与自然经济相伴生、歧视农业和农业生产者的税收制度,从税收制度上消除对城乡市场的分割。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建立统一的公司法人所得税制,对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区域的企业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根据产权重组的实际需要,对企业并购的所得税问题参照国际惯例作出科学规定。要进一步强化增值税、营业税的中性特征,减少税收对价格信号的扭曲。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消除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设置而对经济运行和税收征管产生的负面影响;适当扩大一般纳税人范围、减少税率档次;在暂时不能取消营业税的情况下,应统一营业税税目、税率。要进一步统一税政、统一税权,通过立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权,使不同层次的政府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税权,把区域间的税收竞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二)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

税制改革要消除税收政策障碍,促进全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的增加。要进行增值税转型、消除股息重复征税、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取消土地增值税、优化营业税等。要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促进国内消费的增加。对汽车、商品房、旅游、保险、教育等消费热点,制定和完善有关消费税、营业税以及相关地方税的税收政策。要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适度加大直接税在整个税收中的比重,优化税制结构,减轻出口退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通过综合调整税收政策,如增值税转型和扩大征收范围、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税收政策环境。

(三)以促进科技进步、保持生态环境为重点

要统一科技税收优惠政策,打破部门、行业、区域的界限,进一步调整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将科技优惠政策的重点放到补偿和降低高新技术投资风险上来。改变目前以流转税优惠为主的格局为更多的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优惠。要制定对高新环保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和使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征收环境污染税。完善现行资源税制度,扩大征收范围。

(四)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改革税制、调整税收政策

进一步消除现行税制中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对采掘业实行增值税转型、减轻水电业税负,将森林资源、水资源纳入资源税征收范围。逐步取消东部沿海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进一步完善促进再就业、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有关税收政策

首先在税收政策上对资本含量不高但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鼓励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应开征社会保障税,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最后应对中小企业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门路。对提供新就业岗位和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

(六)优化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制度与政策

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发挥个人所得税在再分配环节调节收入分配的主力作用。在税制上要完善立法,改变现行单一分类所得税制的模式为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的模式;调整课税范围、税率结构、税前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完善纳税申报制度,建立个人收入信息的归集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财产税制,在个人财产积累和转让环节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发挥财产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通过流转税的政策设计,充分体现对低收入者的优惠、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调节,充分发挥流转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积极作用。

(七)加强国际税收协调

遵循WTO涉税规则尤其是国民待遇原则、反补贴原则,调整现行税收政策中不符合这些原则的内容。积极利用WTO规则,调整和优化中国的税收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国内幼稚产业发展的政策、西部开发的税收政策、对技术改造的扶持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内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等。应认真清理现行税收政策,规范管理程序,增强我国税收制度的透明度和统一性,为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创造有利的税收环境。

(八)进行税费同步改革

进一步确立税收在政府收入中的主导地位,加快税费改革,规范政府收入形式和机制,重新审视目前各类收费项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保留部分有偿服务的事业性收费项目,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项目改为收税,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

参考文献

(1)锡德里克*桑福德《成功税制改革的经验与问题》(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刘 军等《世界税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安体富《当前世界减税趋势与中国税收政策取向》,《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4)刘溶沧《我国加入WTO后的税收政策调整》,《税务研究》2002年第7期。

篇2:论中国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改革思路

研究生:朱永明浅论我国税制改革和完善的思路

年级:2011级

专业:经济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江苏分院直属班

姓名:徐建军

学号:1106226100

3二0一二年十二月

浅论我国税制改革和完善的思路

摘要:我国从经济体制改革前的税制,到“利改税”时期的税制,再到1994年的税制,都有不同的动因,均提出了税制改革的不同要求。本文通过探讨前几轮税制改革的动因及分析当前税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当前中国税制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税制改革动因思路

近年来,我国税制改革稳步前行,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及税率的调整;从消费税的调整到房地产相关税收的完善;从资源税试点的扩大,到增值税的扩围,再到营改增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如同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一样,我国税制的改革与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税制改革不能超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阶段,不能超过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纳税人的承受能力。笔者试图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税制改革的动因,分析当前税制存在的问题,粗浅地结合当前正在分布实施的税制改革,提出完善我国税制改革的各项思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税制改革的动因分析

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时期都会提出税制改革的要求,每次税制改革都会有不同的目的,或者解决政府的收入问题,或者是解决宏观经济问题,或者是解决微观经济问题,或者是解决税制本身的问题,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措施,对税制改革都有基本的评价标准。在具体使用时,表现为两大标准:一是在征纳双方利益尚未发生根本性冲突,可以两全的情境下,判定一种税制或税改优劣的终极标准是“不伤一人地增进所有人的利益总量”原则,也就是帕累托最优标准。二是在征纳双方利益发生根本性冲突,不可以两全的情境下,判定一种税制或税改优劣的终极标准是“最大利益净余额”原则,即所谓“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功利主义原则。我国从经济体制改革前的税制,到“利改税”时期的税制,再到1994年的税制,无不渗透着其中之一或兼而有之的评价标准,笔者称之为“税制改革的动因”。

1、“多税种、多次征”保证了税收、简化了税制。由于当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特别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仍大量存在的环境下,经济体制改革前的税制的基本特点是“多税种、多次征”,它有利于从各经济成分、各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取得财政收入,保障国库收入稳定可靠;有利于调节各个阶段、各个经济成分的收入水平;有利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监督检查,防止逃税避税,限制他们获取过多利润;还有利于加强对其他经济成分的财政监督,限制违法经营活动。

2、“利改税”适应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了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经济形势,税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动,开始了对原支离破碎的税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开征了国有企业所得税等,还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陆续开征了产品税、增值税等新税种,出现了32种税种。

3、“新税制”保证了国家宏观目标的实现和市场结构的优化。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原来的税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在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和中央、地方的分配关系方面难以发挥作用而实行的,有利于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税制体系。

二、当前税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4年开始实施的新税制,在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调节各种经济行为等方面都发挥了应用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除2007年由于经济过热,虚拟经济发展迅速,税收收入增收率超过25%;2009年由于当年的经济危机税收增长率下降较多仅10%外,2002年到2010年我国每年税收收入增收大约19%左右。然而,税制改革不再只是简单地与经济发展挂钩,而将是更多地与税收制度的公共政策功能结合起来;税制改革不再是简单地看其经济效应,而将更多地与公众的接受程度结合起来,因此,当前税制改革亟待解决下列的问题。

1、税制结构不合理,甚至有缺陷。首先,就税制总体而言,流转税比重偏大,所得税比重过小。其次,就流转税内部结构而言,消费税比重过小,增值税比重过大,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第三,就所得税内

部结构而言,个人所得税比重过小,社会保障税缺失。另外,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存在划分不清、国地税争税源、营业税有重复得税问题等缺陷。因此,在这种税制结构下,难以发挥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2、税收立法进程缓慢,尚未走上正常轨道。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用法律规范税收分配关系重视不够,税收法规多以条例草案的形式试行,目前,除了极少的税种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外,绝大多数税种都是国务院制定并发布的税收暂行条例。在操作过程中,实际的税收立法权与税收征收管理权集中在国有资产的代表政府手中,政府在财政收入出现缺口时,往往只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强调保证收入,而不是同时对税收法规进行调整。法制性不强,刚性不足,政策制定的随意性和临时性,缺少透明度的规范性,与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

3、中央与地方分配机制不够健全,地方管理权限较小。我国的税收收入一般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根据现行的比例关系,在税收收入的分配上,中央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地方处于弱势地位。地方税种及辅助税种不够健全,地方组织收入和调控经济的能力相对不足。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分配机制以及地方税收管理权限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甚至在有的地方,造成地方对中央的过度依赖。

4、税收调控功能“越位”和“缺位”现象同时存在。税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主要手段包括,设置适当的税种,确定适当的税率,制定各种具体政策,主要是优惠政策。从税收优惠政策来看,未能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而是过多地表现为针对特定区域和特定纳税人的优惠,未能真正贯彻公平税负的原则,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而且存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税制结构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三、完善当前税制的思路

探讨前几轮税制改革的动因及分析当前税制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确立未来中国税制改革的基本走向和目标。事实上,我国一直在进行合理化税制模式的探

索,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只能通过税收制度的深化改革,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不断地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才能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税收制度。笔记认为,我国下一步的税制改革应当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入手,通过调整税负,优化结构,加强征管,完善税种,分步实施等一系列重大措施,把我国的税制建设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真正健全一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符合国际惯例的税收制度,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1、在调整税收结构的情况下保持适度宏观税负水平。中国税负列全球前三,但中国宏观税负在全世界较低。当前的中国不存在大幅削减税收的可能性,税收可以适当增加,但应将增加的部分多用于财政支出中的民生部分。应当从拓宽税基,加强管理入手,采取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收入制度,调整财政收入结构;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现行税种,开征必要的新税种,适时适当调整税收政策;大力加强税收征管,减少税收流失;狠抓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等措施,调整税负水平,将我国的税负总水平逐步提高到一定比例以上。

2、在合理设置税种的前提下实现税制的简化。应当采取合并重复设置的税种、合并性质相近、征收有交叉的税种、适时开征一些必要的新税等措施,实现税制的简化,还可以对征收某些特定目的税的必要性和征税效果应当重新认真研究,权衡利弊后决定进行取舍。要合理调整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逐步加大前者在税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降低后者的比重。要规范地方税,提高地方税收在税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并适当地将一部分地方税的立法权下放给省级地方政府。

3、在统一税政的前提下提高税收征收管理水平。要在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行计算机管理,逐步形成网络;采取辅助措施,强化征管效果等方面下功夫。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改进税务机关的工作作风,为纳税人提供优良服务,特别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健全纳税服务体系为纳税人主动纳税创造条件。还要加强税务稽查加大执法力度,严惩偷税、逃税、骗税、抗税等违法者。

4、在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抓好每项税制改革工作。税制改革是一个庞杂的话题,我国税制改革要分布实施,通过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每一项税制改革,稳步前行,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健全增值税制度,公平合理的税负,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在税制改革推进中,增值税改革一直是一大看点。目前在全国所有地区和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要不断推进增值税扩围,推广营业税转为增值税扩大到部分生产性服务业做法。二是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适时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的改革,研究制定环境保护税费改革方案,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解决企业的外部效应,让资源税能够起到确保财政收入正常增长的作用。三是要推进城市维护建设税改革,赋予其正式的税收地位,改变其依附于商品税的状况,直接以纳税人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保证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四是完善消费税制度,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扩大消费税的范围,把一些资源消耗过大的商品纳入到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高消耗商品的税负,合理的调整税率,对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税率进行调整,对外部负效应比较大的商品税率进行调整,促进尽量少消耗资源。五是适时扩大房地产税试点城市。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进一步研究制订房产保有、交易环节的税收改革方案,协调房地产相关税收,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营业税。五是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综合税制改革,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以更好地促进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的改善。采取措施,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减少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重叠征税问题。

参考文献:

篇3:论中国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改革思路

金伯利投资有限公司的总裁邵青峰在2004年的《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感慨:“中国市场可能是世界上竞争最厉害的地方, 竞争的立体感、复杂性, 以及成本的残酷性都首屈一指。因此如果没有对中国市场有敬畏的心态, 那么就无法对消费者、对竞争者、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事实上, 我认为不少跨国公司已经缺乏一种学习的心态……中国这本书很深很深, 十年五年可能不一定学得到, 需要五十年的时间才能学好。最重要的还是学到对消费者的理解、对市场的理解。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市场变动都没有中国这样“波澜壮阔, 很多跨国公司特别希望自己特别有中国特色, 但其实前提还是对这个市场充分了解, 才能把中国这盘棋融入到公司里面去。我们公司到现在用了十年时间, 差不多花了一亿美金, 都在学这个东西”。

由此可见, 中国营销战略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结合对各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立足乃至获利更显得弥足重要。

随着经济化和全球化速度的加快, 各国的市场营销战略的制定就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个问题:是应该国际化还是应该本土化。有很多公司因为本土化取得了成功, 又有许多公司因为国际化实现了效益。对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而言, 盲目的追求本土化, 可能会导致生产、分销、广告方面的规模经济损失;盲目的追求国际化, 又有可能导致竞争力的低下。国际化营销和本土化营销战略的结合实施成了现代跨国公司取得成功并行不悖的原则, 从而提高竞争优势, 占取最大程度的市场份额。

德国著名家居品牌宜家 (IKEA) 仅在50 年的时间里, 就发展成为现在家居行业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企业。在国际化和本土化理论激烈争论的今天, 宜家成功在于给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有亲和力, 更人性化的服务, 从而成功的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打造中国市场上位居前列的家居销售企业。宜家的成功经验给在中国的跨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可口可乐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现状提出了“thinklocal, actlocal”的本土化思想。这些本土化思想与本土化的营销手段相配合、相辉映, 使可口可乐公司的本土化甚至有了升级版, 并开始与完全本土的一些小公司进行合作, 如第九城市游戏网络公司, 取得了很好效果的共赢。

肯德基在中国采取了品牌本土化、产品本土化、服务本土化、市场定位本土化, 紧紧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胃, 并打出了更受到中国人拥护的广告语;肯德基——为中国人而改变, 成为中国速食业的一大巨头。

各种成功案例说明为求在中国市场上取得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竞争力, 跨国企业必须在国际市场和本土市场的竞争中兼具多方面的优势, 在保持原有的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 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在各国市场上根据现实情况采取营销策略。近几年来, 微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开设工厂、建立研发中心, 利用不同市场的优势注重做好本土化, 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必须很好地了解外国的市场营销环境和市场营销机构, 并应随时修正他们关于当地公众对市场营销活动的反应方式所做的最基本的假设。若企业在寻找和利用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市场机遇时, 不能区别对待, 也可能坐失良机。国际品牌制定本土化的营销战略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当地市场的消费者与市场环境状况, 一切以市场为出发点。福特公司董事长布克也曾说过:“福特的政策是在哪里销售就在哪里生产, 福特的哲学是融进这个国家, 成为‘好邻居’”。

雀巢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就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的典型例子。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 雀巢在中国扎根将近20年。在这漫漫20年时间中, 雀巢在中国发展所遇到的机会、挫折、竞争以及危机事件, 几乎成为所有在华跨国企业的一种图腾式的缩影。稳健发展与大肆扩张、温情脉脉培育市场与无情排挤竞争对手、危机经验丰富与处理手法失当——雀巢20年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这个世界最大食品巨头在中国发展战略的得与失, 成与败。

在进入中国的20年期间, 雀巢对中国的投资累计七十亿元人民币, 2004年在中国的销售额高达107亿人民币。雀巢不仅在中国拥有二十多家工厂, 十几家独资及合资企业, 还在上海设立了研究中心。而产品更是涵盖了奶制品、婴儿食品、咖啡与速溶饮料、巧克力和糖果、汤料和烹调产品、矿泉水、冷冻食品、以及眼科药品等众多产品。对于20多年来在中国的发展, 雀巢称“在中国取得了持续的赢利性的增长”。雀巢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它在所执行的三大本土化营销战略。

1共赢战略:突破进入壁垒, 迅速融入市场

在如何最大程度取得消费者对雀巢的认同感上, 雀巢采取了在中国投资设立工厂与当地共存共荣的办法。所以, 雀巢公司在中国先以分公司姿态出现, 建立工厂, 再从当地选出具有管理才能的人担任该公司的经理, 负责定夺生产、销售的基本方针, 从工厂建设到广告、巡回销售、员工教育等都由分公司决定, 雀巢总公司只是提供必要的协助。

为了彻底执行本土化, 雀巢在原材料的采用和员工任用上力求做到本土化, 雀巢在产品生产上只是提供重要技术, 而原料的采集、各种添加剂的配置都是在当地完成, 同时瓶、包装袋及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工作服务等全部都在当地制造、购买。从最高领导层到员工都是当地人, 这样可以解决员工对当地情况的熟悉和融入的问题。外籍员工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熟悉和精力了解当地情况, 这从精力和时间上都能做到很大的节省。现在雀巢在中国销售的产品中99%是在中国制造的, 覆盖了一系列按照国际上最高质量标准制造的产品, 全面贯彻在中国市场上的本土化。

雀巢这种策略既解决了原材料供应问题, 也有助于其降低成本, 同时又对当地的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相当大的耐心与决心去将本土化策略执行到底。

2产品策略:用国际品牌打造中国风的产品

作为国际化和本土化战略并行的重要一环, 为了更好地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雀巢公司2001年底在上海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 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进行脱水烹调食品和营养食品的研究和开发, 以生产出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上, 雀巢公司主要以中国消费者口味为导向。在中国销售的咖啡, 其味道不同于美国市场或法国市场上的雀巢咖啡, 而更贴近中国人的味蕾。雀巢公司在中国推出的“香蕉先生”、“蓝熊嘟嘟”、“布丁雪糕”和“荔枝冰冰”4种冰琪淋, 就是通过对中国青少年消费者的口味的深入研究而开发出来的针对青少年顾客设计的产品。

与可口可乐一样, 雀巢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勇敢地迈进了它自己过去并不熟悉的领域——雀巢看准保健茶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于是投入巨资与可口可乐联手进军健康型饮料市场, 包括各种茶饮料和草药类饮料。

为了更好地发挥雀巢的品牌优势, 增加对中国消费者的吸引力, 雀巢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是以国际品牌为主, 以本地品牌为辅。在中国市场上使用“雀巢”品牌的就有奶粉、婴儿谷类食品、咖啡、速溶饮料、冰琪淋和矿泉水等。除了鸡精产品中的太太乐和豪极等少数几个品牌外, 雀巢公司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使用的其它品牌也绝大多数是国际性的。雀巢高度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为其拓展市场扫平了道路, 而本土化口味的产品又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3品牌策略:结合市场创造持续品牌优势

随着跨国企业的不断进入中国和本土企业的逐渐崛起,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品牌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几乎世界所有著名品牌都在这里角逐天下, 本土品牌以其本土化优势也不断加入竞争之中。

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雀巢在中国加快了品牌的宣传、推广和渗透过程。雀巢早在80年代就推出了以“味道好极了!”的广告片, 宣扬一种悠闲西方式的文化及品味, 为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所接受。许多中国消费者对这则广告语几乎是耳熟能详, 使雀巢咖啡的品牌提高了在消费者中的亲和度, 其品牌形象也深入人心。九十年代, 雀巢针对中国年轻一代在生活形态上的变化, 以“雀巢咖啡:好的开始”为主题开始新一轮的市场推广。雀巢主要诉求于以长辈对小辈的关怀与支持为情感纽带, 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为主角等, 表达雀巢咖啡帮助他们减轻工作压力, 增强接受挑战的信心。雀巢这种情感诉求在当时的中国年轻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雀巢咖啡也因此迅速被年轻人所授受。

在此基础上, 雀巢在食品包装设计方面既保留了雀巢的特点, 又体现了中国的文化。雀巢非常重视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促销活动, 并且在食品礼盒上都印上体现中国传统的喜庆、祥和的图案来吸引消费者。

在北京申奥期间, 雀巢与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合作, 共同举办了“新北京、新奥运, 大家一起来描绘”百万少年盼奥运长卷绘画创作活动, 并赞助6名来自不同民族的少先队员代表, 组团赴国际奥委会所在地也是雀巢总部所在地的瑞士, 表达中国少年儿童支持北京申奥的美好愿望, 打造了良好的美誉度, 提高了本土化形象。

本土化的国际化营销战略被雀巢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雀巢在深刻洞察中国社会的变化、了解中国消费者心理需求、价值观、生活形态之后才定出相应的策略, 所以, 无论是广告诉求、情感诉求还是产品诉求都能打动中国消费者。在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上, 雀巢更胜一筹, 雀巢已经成为中国最知名的外资品牌之——成功的市场推广为雀巢在中国树立知名度、打造影响力立下了汗马功劳。雀巢在中国耕耘超过二十年, 在如何进入中国市场、如何拓展中国市场、应对中国市场的竞争上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三大商业策略的成功运用成就了中国雀巢今日之骄人业绩。但是, 来势汹汹的碘超标危机事件也使雀巢树立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 重获消费者的信心就成了雀巢在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上的当务之急。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研究应放在特定的具体情况中去认识。在我国, 关于企业国际化与本土化无论怎么谈, 都不能脱离现实环境, 无论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还是其他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政策策略, 来谈论企业国际化与本土化, 在对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认识过程中, 首先应对本土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只有充分调查了解市场, 才能很好促进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进程。对企业国际化与本土化研究, 理论界应有一个冷静的态度。国际化事实上就意味着竞争, 而国际关系间的竞争是残酷的, 因为国家之间首先是竞争, 其次才是合作。

对于国际化与本土化, 我国应有一种功利的追求。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主义, 我们首先应当承认自己经济落后的情况下, 立足于我国企业现有的发展和自身特点, 不盲从国外的理论, 同时以批判的态度在注意吸纳发达国家优秀、先进经验的前提下, 注重发展自己。这是我国企业富强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经济研究者还应从我们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经济的全球化也隐藏着西方的经济霸权,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利用好各国的贸易政策, 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处理好这些关系和问题, 对于一个企业顺利打入国际市场, 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 梅汝和, 梅清豪译.营销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篇4:论中国税制国际化与本土化改革思路

【摘要】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一方面,要在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经验和新理论的国际借鉴中展开,另一方面,要在自身方法论的形成、反思和重建中进行,在坚守本民族优秀的课程与教学传统及其文化基础之上的变革与创新,实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化。

【关键词】全球化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国际借鉴 ; 本土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名称“甘肃省县域教师轮岗制度实施效果研究”(项目编号:2022014skzy009)。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60-01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管理、评价等具体改革内容上呈现出诸多共同趋势。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处于这一浪潮之中,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界面对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性毋庸置疑,但在理念和举措上也隐含着一定程度的“唯西方中心”倾向。中国基础教育变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会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受到各类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變革的路径势必伴随着冲突与协调展开,需要我们从相互交流中获得对自己和异己的认识,以使中国教育适应并促进全球化进程。

二、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借鉴

(1)教育平等思想与教育公平思潮的追求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首次提出“全民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每一个人,无论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获益于旨在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许多国家都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积极将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政策保障,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美国的“分级纵向转移支付”政策,法国、德国与日本基于“要素分担”的资助模式。韩国和日本的教师流动制度等政策表明,教师的“定期流动制”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借鉴外国经验,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新问题,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体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整体发展。

(2)教育管理向民主化转型

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共同管理是教育民主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方面得益于我国政治民主化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们不断借鉴国际教育管理日益走向民主化的转型性改革的先进经验。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分权运动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起来,由于文化传统、制度背景等因素存在差异,各国的教育分权改革也存在很大差异。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与外国教育分权改革不仅总体趋势相同,而且在某些做法方面也极其相似,例如,美国1990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市实施“教育券”制度, 2001年,我国也在浙江省长兴县开始实施“教育券”制度,并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推广。80年代后期,鉴于教育改革压力的增加和前期教育改革措施的低效,不少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者开始关注学校层面的教育改革,开始推行增加学校自主权的“校本管理”我国也积极推进“校本管理”运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办学效率与效果,也有助于丰富“校长负责制”的内涵。

(3)基础教育教学思想的创新与提升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促使我国课程与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逐渐淡出,“课程计划”、“课程改革”逐渐流行。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吸纳了诸多西方国家的课程理念,杜威的经验学习、奥苏贝尔与布鲁姆的意义学习和掌握学习、布鲁纳的结构主义与“发现法”、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等都对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借鉴存在的问题

(1)全民教育蓬勃发展的背后隐藏着潜在障碍

全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我国的全民教育却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师资短缺;资金窘迫;原则有待共同遵循,发展政策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全民教育在有些地区,由于经济支撑不力,常常遭受到很大的困难,民众由于难以接受过长的教育周期以及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期望,而难以对这种思想产生兴趣。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我国的人民共计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因而实现全民教育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2)课程改革思想忽视本土文化,有盲目照搬思想倾向

在目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现实中,教育国际化、全球化使人偏离了中国教育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教育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太小,教育改革大多是以某一个教育理念作为主导理念,并以此理念命名该项研究,缺乏对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度分析。这种改革倾向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和区域背景中就显露了其自身不能克服、不适合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局限性。由于教育现代化起步较早,西方国家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但西方文化教育只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个构成部分,其他教育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由于和中国国情相似,也能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三、坚持国际视域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化的建议

1.立足本国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国际视域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化,借鉴外国教育经验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教育自觉”的过程,需要我们从相互交流中获得对自己和异己的认识,以使中国教育适应并促进全球化进程在不断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参照中国传统教育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积极探索着中国化的新教育途径。如陶行知对杜威教育理论的改造,提出了有名的生活教育理论。

2.在以人为本教育目的观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

每个国家、民族的教育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生存土壤,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普适性教育观念的接受是以文化多元性为基础的,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等理念在各个区域具体实践的方式并不一样,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全民教育的实施的重点应以普及初等教育、消除成人文盲、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为重点。

参考文献

[1]邬志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科学教育研究,2002,(6).

作者简介:邓红(1970-),女,江苏南京人,博士,兰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

篇5:论中国的税法体系及税制改革

随着这个学期的结束,我们的税法课程也告一段落,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税法的知识,对我国税法的发展,税法制度以及税制改革等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下面我就谈一下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以及如何通过税制改革促进我国的经济体系转型。

首先,先谈一下我国的税法体系。

税法体系指不同税收法律规范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各个法律部门内部也要形成由基本法律和一系列法规、实施细则构成的完备结构。鉴于与法律体系的定义保持一致,税法体系应表述为:在税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一国不同的税收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各部分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依据对税法的不同分类,税法体系也有不同的构成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下两种:一是依据税收立法权限或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有关税收的宪法性规范、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地方性税收法规与国际税收协定等; 二是依据税法调整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多税种、多环节的税法体系。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复杂多变和不稳定性以及税收立法的滞后性,现行税法体系还存在着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还没有最终达到建立一个完善、科学 的税法体系的目标。

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该继续进行税制改革,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税法体系,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后,我谈一下我对于如何通过税制改革促进我国的经济体系转型的一些看法。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将呈偏紧态势,三大发达经济体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了波折,这对中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但是,2011年的全球经济增长放慢是缺乏增长后劲的表现,不是衰退,因此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不会过于严重。

在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仍会处于适度宽松状态,有利于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经济的调整优化。在短期物价上涨压力较大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负效应较大的影响下,2011年货币政策适度紧缩可能在所难免;不过,货币政策从目前的适度宽松向稳健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不会出台严厉的紧缩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会坚持一段时间,这也有利于改善民生和促进结构调整。

2001年中国入世带来的压力是旧税制改革的动力之一。国家税务总局的资料显示,个人所得税是1994年税改后增长最快的税种,中国个税的缺陷是税制本身缺陷和征收制度的缺陷。税制缺陷表现在对富人收入的监控上没有健全的制度。其次,在个税征收管理的制度上,中国目前采取分类分项征收税制,这个措施的好处在于不容易逃税,但弊端是多次征收造成免税量很大。而国外采取的是综合征收方法,把收入放在一起,统一收税。在今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修改后的个税法于9月1日起施行,经过这一调整,约6000万人不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修改惠及到了工薪阶层的多数人,进一步完善了个税法,也弥补了税制的一些缺陷。

从这个事例上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会不断的暴露出税法体制的各种缺漏和不适应之处,从而促进税制的改革,而税制的不断完善也同样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完备的税法体系应该具备以下要求:

1、税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基本概念是统一的;

2、不同税收法律规范之间应存在纵向的效力从属关系,及层次较低的税收法律规范应不违背层次较高的法律规范或是层次较高的法律规范的具体化;

3、同一层次的不同税收法律规范之间应有横向协作关系,即应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我国要想建立一套完善的税法体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首先,应该科学确立我国税法体系的原则和总体框架,我国的税收改革基本上是采用渐进方式进行的,即哪一部分内容最需要,改革就从哪里开始,并没有总的立法规划。

(一)我国税法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法律性原则。一方面要强调税法是被赋予法律形式的国家经济分配手段,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国家经济政策或行政管理制度。既然税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就必须以法律的语言、规范、体例来立法,税法必须遵循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能使税法成为独立于国家法律体系之外的特殊法律。另一方面要表明应有一定的层次,税法的主要部分须采用法律而不是行政法规或者行政规章的形式。

(2)可操作性原则。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是我国税法的一大弊端。税法可操作性差,法的指导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因此,税收法定主义、税收公平原则的贯彻执行必然大打折扣,税法的威信下降,其稳定性也会受到破坏。增进可操作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税法的程序性建设。因为没有健全的法定程序,法律的公正与效率就无从保证。

(3)超前性原则。具有预见性是保证法律相对稳定的需要。尽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税收越来越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税收立法仍然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客观上要求我们的税收立法必须具有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生活。

(二)我国未来税法体系的总体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以宪法为指导、税收基本法统率下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并行的税法体系。宪法具有最高法律位阶,税收基本法主要是就税法的基本问题作出的对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定。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税制必然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不断变革。而制定税收基本法一方面可以对税制改革的实践提出最基本的法律准则,使之沿着既定的普遍适用的原则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即使现实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也只需制定、修改和废除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税收基本法的稳定性仍可以得到保证。

(2)完善我国多层次、配套齐全的税法体系,提高效力层次以及税收法律在整个税法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进一步保证税法的稳定性与权威性。我国目前以税收行政法规为主、税收法律为辅,这种做法存在不少弊端。鉴于此,我国税收立法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以税收法律为主、税收行政法规为辅的税法体系,以确保税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三)确立税法基本原则

(1)税收法定原则。它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

(2)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不仅是有关纳税人之间分配税收负担的法律原则,而且也是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以及不同的国家机构之间分配税收权利义务与税收利益的法律原则。税收公平原则主要包括税收权力的分配公平、税收权利与义务的分配公平和税收负担的分配公平这三个方面。

(3)税收社会政策原则。它是指税法是国家用以推行各种社会政策,主要是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许多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国家依据税法通过税收杠杆予以协调,税收的社会政策原则确立以后,税法的其他基本原则特别是税收公平原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和影响。如何衡量税收公平。不仅要看各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还要考虑社会全局和整体利益。

篇6:中国房产税制的问题与改革设想

房产税属于财产税, 是国家依靠强制力将房屋所有人的房产作为纳税对象进行征收的税种。国家通过应用房产税这个税收杠杆提高房产的使用效率, 加强对社会房产所有者的管理, 调节国民收入分配, 打击投机炒楼行为, 合理控制房屋所有者和经营人的收入, 实现社会公平, 使居者有其屋。可是, 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 促使很多专家建议及时征收房产税, 以此来稳固我国动荡的房地产市场, 房产税税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一、我国房产税税制改革的特殊性

1. 在我国大城市存在着非常突出的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问题

我国13亿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 未来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农民在城市化的政府导向指引下纷纷涌进城市, 也逼迫中国人从中小城市涌入大中城市, 人口向大城市迁移量很大, 导致中国大城市商品房需求旺盛。同时, 地方政府和国家对土地市场的垄断, 使得大城市商品房绝对供给不足和结构性短缺, 土地成本高速上涨, 成为房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城市的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出让金, 也迫于国家对土地的严管严控, 维持高地价不能也不愿意大规模增加土地供给, 造成了土地供应的稀缺, 导致了商品房的绝对供给不足。

2. 长期来看, 我国针对个人房产开征房产税将导致房价的变相上涨

房产税的征收本意是控制投机性炒房, 打击一些囤积房产的行为, 但是, 该税收制度并没有有效地增加房屋的新增供应量。在对房屋刚需增加的前提下, 房屋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房屋所有者必然会将房产税的成本转嫁到买房者身上, 变相导致房价的上涨。

二、我国现行房产税征收中存在的问题

1. 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较为低下, 管理工作存在缺陷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税收队伍, 却缺少完备的房产登记备案制度, 致使房产税的征税过程中税务机关在应纳税房产和纳税人的掌握方面存在较大漏洞。税务机关只能凭借纳税人自己拿出来的房产证等进行判断税源的多少, 对于提供的证明材料很少核实, 也没有有效地监督机制, 更不会实地调查取证。在这种情况下, 必然有很多纳税人有意瞒报, 提供虚假的材料证明, 故意上报较低的收益金额以减少纳税的数额, 形成偷税漏税, 损害国家的税收权益。

2. 房产税的税率设计不合理, 存在税费混乱问题

目前, 我国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税率, 在税率确定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地区间的差异。我国国土辽阔, 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 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浙江等省份的不同城市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是, 在表面看起来很公平的统一税率下, 造成了经济状况较差的地区实际税负要更重一些, 这是极不合理的。我国的房产税收很是混乱, 房地产企业涉及十几个税种, 有资源税、城建税、房产税、印花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等。中国企业的过度税负已经使得纳税人不堪重负, 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 也严重阻碍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3.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不科学, 征税过程存在弊端

我国近年来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 但是, 这些措施都是以政策的形式出现, 没有经过必要的立法程序。2013年2月20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楼市调控“国五条”, 会议不仅再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 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而且, 针对现行的房产税计税依据是按照房屋的静止价值来纳税的弊端, 在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 房价急剧上升, 居高不下的情况下, 仍然按照原来的计税依据已显不合理, 对于房屋增值的部分也应该纳入到收税的范畴。2013年2月20日出台的“国五条”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 严令税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密切配合, 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 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也就是说对于房屋保有阶段发生的价值增值部分, 房产税不能发挥根本的税收调控作用部分, 通过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给予弥补, 有助于实现房产税纳税的公平, 体现时间价值因素, 反应真实的市场情况。

4. 房产税的目标和功能不清晰, 导致不能有效发挥房产税的效能。

政府征收房产税的最终目标和主要功能应当是为地方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财力保障。在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 通过对房地产价值增加额的征收, 也可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抑制和打击社会上的房地产投机现象。但是, 这些都应当是房产税的辅助功能[1]。可是, 我国现有的房产税税种的政策目标过于专门化, 整体政策目标不清晰, 存在不同税种之间的政策目标不协调的问题, 从而极大降低了房产税的效能。

三、我国房产税制的改革设想

中国房产税制改革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从基础性制度建设入手, 吸收借鉴一些有着完善的房产税法国家的经验, 建立起管理权属明确的房产税体制。纵观世界国家的房产税政策, 基本遵循宽税基、简税种、低税率的原则。宽税基, 是指除对公共事业、宗教、慈善等机构的不动产实行免税外, 其余的城镇房地产、农村、农场建筑物和土地等不动产所有者或占有者均为纳税主体。简税种, 简化房产税的税种设置, 防止出现因税种复杂而导致重复征税的税负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从而降低我国的税收征管成本, 达到提高税收效率的目标。低税率, 是指使纳税主体的总体税收负担水平处于较低水平, 房产税的主体税种采用低税率, 客观上可以降低税收征管面临的阻力, 进而推动房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即使实行低税率, 只要我们政府设定的税基宽, 征税效率高, 也能为我国政府提供较为充足的财政收入。

1. 房产税的开征要结合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 循序渐进, 稳扎稳打, 逐步推进

基于我国房产税税制改革的特殊性, 近期在我国全面开征房产税的时机尚不成熟, 房产税的开征存在不少困难。我国现在房价很高, 主要原因在于消费者购房时支付的房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土地出让金, 约占房价的30%—50%, 除了土地出让金之外, 还有各种名目的收费, 以及各种税收。这就意味着, 在消费者首次购房时, 政府在房地产的开发流转环节已经获得了大量收入, 没有必要通过开征房产税来攫取更多的财政收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 在未来20年我国要将城市化率提高到70%, 将要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居住, 他们对住房是刚性需求, 因此, 我国还要维持10—15年的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在这种势头下, 地方政府仍然可以获得大笔的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开发流转环节的税收, 全面开征房产税的需求并不迫切。相反, 我们应该及时解决房地产开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循序渐进, 在大规模房地产开发浪潮结束后, 我国房地产市场日臻成熟, 房地产产权明确以后, 才有可能全面开征房产税。

另外, 我国的中产阶层还较为脆弱, 房产税的全面征收必然会增加这一群体的税收负担, 导致中产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减少, 降低他们的消费能力, 将会阻碍他们购买房产, 改善生活品质的需求, 最终使作为基本国策的扩大内需乏力, 影响和阻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2. 房产税的开征要完善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为全面征收做好制度准备

我国现在还没有建立起全国联网的完善的房地产信息系统, 这会给税务机关确定税基制造麻烦。同时, 我国房产的价格波动较大, 需要及时对房地产的价格进行评估, 以3-5年为一个时段, 最好是建立网络自动评估机制, 辅以人工现场查看。现在的房产制度的不完善会使我国的征税成本过高, 房产税的实际收益很低, 反而会扩大其负面效应, 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房产税的开征从全面推行新购房产税开始

我国已经在上海和重庆对于新购房产税进行了试点, 并取得的一定的经验和实际效果。如果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全面复苏的状况, 就可以试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征新购房产税, 即对居民新购商品房超免税标准部分按规定开征房产税, 通过开征新购房产税可以摆脱政府对限购令的政策依赖。开征新购房产税的可操作难度不大, 交易成本低;使房地产的持有成本上升, 打击房产投机行为, 抑制投资和投机需求;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 摆脱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过度依赖的现状[2]。

4. 房产税的开征要厘清其归属和用途, 提高其效能

我国政府为了打压房地产市场、抑制高房价、打击房产投机行为经常会出台各种政策, 从“国八条”到“国五条”花样翻新, 但是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未来的房产税开征的根本目的绝不是打压房产投机行为, 降低房价, 而应该回归税收的本来属性, 就是未来公共利益服务。因此, 在未来的房产税的设计和征管过程中, 必须尊重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明确各级政府对房产税的的管理权, 建立房产税专户专用制度, 将其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本地的公共服务。

5. 房产税制度必须依法确立, 杜绝以政策规定税收的错误做法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的“国五条”规定:“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 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税收具有法定刑, 政府政策在法理上是不能够确定税收制度的, 可是现有的政策法律往往触犯了这一税收的基本特征。因此, 未来的房产税制必须依法设定, 同时要清理已有的房地产税收法律法规, 废除和修改与其矛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保证了房产税收制度的严肃性和法定性。

总之, 房产税的改革迫在眉睫, 我们一定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并且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性, 改变我国以政策管控为主的落后管理模式, 厘清房产税的实质和目标所在, 有步骤、有秩序的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开征房产税。

摘要:我国房产税具有特殊性, 现有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有很多问题, 房产税的改革迫在眉睫。房产税的改革一定要充分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并且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和社会进步的特殊性, 改变我国以政策管控为主的落后管理模式, 厘清房产税的实质和目标所在, 有步骤、有秩序地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开征房产税。

关键词:房产税,问题,改革

参考文献

[1]笪可宁, 张仕祺.我国征收房产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 :61-64.

篇7:中国MBA教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一、中国MBA教育发展现状

1991年MBA教育落地中国之时,恰逢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那时的MBA教育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可能更多地停留在概念的认知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产生了迫切的通过优化管理来谋求经济效益的需求,这为MBA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会。中国目前有600万家企业,其中36万家是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他们都需要大批具有实战经验和系统理论的职业经理人,特别是伴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对企业管理人员的需求更加膨胀。

开始于1991年的中国MBA教育,走过了二十余载,经历了从摸索到模仿,从模仿到本土化的转变,取得了诸多成就。1991年只有9所院校进行了MBA教育试点,到2010年发展到了236所,扩张了26倍。1991年只有94人入学,到2010年已经超过3.6万人,扩张了383倍。从这些基本数据可以看出,MBA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培养院校增多、学员数量增多、企业需求增多的“三多”现象。

在2011年7月《财富》杂志发布的最新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企业达到了58家,可见,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企业管理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管理者必须把社会的需求转变为企业的盈利机会。”MBA教育其实就是在培养这样的管理者,即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者。MBA教育对于中国的贡献,不仅是在管理知识和理论的传播上,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够促进中国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在未来,中国将越来越需要MBA这样的专业管理人才,使企业管理越来越高效。

二、中国MBA教育发展遇到的挑战

虽然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中国MBA教育在整体上还很不成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迅速扩张的表面繁荣之下蕴藏着MBA人才不断贬值的危机。中国MBA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正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在质和量上都存在很大的成长空间。

中国MBA教育市场还未形成完善的市场自由竞争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对MBA教育机构实行了严格的准入管制,但MBA教育本身原本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的产物只有重归市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对于MBA教育的评价体系也不能直接反映教学成果的市场评价,而是被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给取代了。

不同的MBA项目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大同小异,在教学内容上涉及面过广,无所不包,但又多是浅尝辄止,难以实现MBA的教育目标。选用的教材从结构和内容上大致相同,使用的案例也基本类似,在这种情况下教出来的MBA很像是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性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另外,教学方法陈旧,生源选择不当、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MBA教育的质量。

MBA教育因为从一开始就是“舶来名”,“拿来主义”的学习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中国MBA教育形成本土化特色的机会,有关MBA本土化与国际化的争论在2007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后成为中国MBA教育界一个反思的热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危机,使得企业家和教育界开始质疑那些西方经济理论和管理模式,再加之中国特有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以及企业界的特有情况,普遍认为中国MBA教育应该革除一味追求国际化而缺乏本土化创新的弊病。

在国际上,随着MBA培养规模的扩大,MBA的教育质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2004年明茨伯格发表了题为《管理者而非MBA》的研究报告。明茨伯格和他的助手跟踪了1990年出版的《哈佛商学院的奥秘》上列举的19名MBA杰出校友,观察他们在CEO位置上长期的表现如何。结果发现,截至2003年,这19个人中有10人很明显地失败了,在给公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后被扫地出门、无所作为,另外4人的能力被质疑,仅剩下5位合格者。明茨伯格在报告中对传统MBA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即招收错误的人,用错误的方式,进行了错误的商业实践。他援引的最著名案例包括曾经名噪一时的惠普—康柏并购案,其中卡莉·菲奥莉娜的冷酷、傲慢与固执,代表了所谓MBA精英人士的经典形象。当他们进入一家公司时,光辉灿烂的背后其实危机四伏,耀眼的学历、满口的术语、豪情壮志的表白,虽然能一下子震撼人心,但随之相伴的后果和窘境却是人们难以预料的。

进入21世纪之后,尤其是在2007年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以后,欧美国家的MBA教育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反思。众多企业纷纷倒闭,往日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无法使企业起死回生,企业界开始质疑往日那些经典的管理理论是否只是一堆华而不实的美丽辞藻。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言:“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如何才能培养出能取得商业成就的MBA学员?MBA教育到底要教给学生们什么,是流行百年的管理经典还是时下流行的管理工具?是领导力、企业社会责任等热门话题,还是生产运营、财务营销等企业中的基本活动?是能够灵活应对商界变化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可以开创出一番事业的企业家?这些问题都值得中国MBA教育界进行深刻反思。

三、中国MBA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MBA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而这正是唤起中国MBA教育改革的核心推动力。教育改革很少是从里到外的,必须有来自外界的推动力。目前恰逢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中国的MBA教育必须适应形势,力求改革与创新。

中国MBA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应该围绕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本土化与国际化来进行。

中国的MBA教育要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放开MBA教育机构的准入制度,让有实力的教育机构参与到MBA教育事业中来,让市场成为评判优劣的裁判。在开放MBA教育的同时,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对于市场化过程中的各种创新和尝试给以鼓励和引导。

不同的MBA项目应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在注重MBA学员的培养质量以外,更要清楚地知道如何去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色举办不一样的MBA特色项目,为企业量身定做地培养管理人才。如针对房地产、机械、采掘、金融等不同行业的特定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不断发掘MBA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MBA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应顾此失彼。国内MBA教育机构要积极与国际著名商学院联手开拓国际合作项目,强化MBA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战略思维。这些中外合作MBA项目可以有选择性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按照国际惯例设置合作课程,积极借鉴具有办学优势的外方合作者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材、教学模式和管理经验。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结合非常有利于培养出一批既通晓国际市场运作方式、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又了解本土市场的企业管理人才。

中国MBA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要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生源选择、师资力量等微观层面上进行有力的探索。

目前中国的MBA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可以概括为:讲授有余、互动不足;理论有余、实践不足;案例教学简单化、形式化,缺乏本土化;课程设置上缺乏综合性、贯通性以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渗透。应强化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多媒体仿真等教学方法,同时加强课堂外的企业管理实践环节,加深他们对理论的理解,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

案例教学是MBA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MBA学员往往是通过仿真案例的分析,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就要求案例要有非常好的仿真性,唯有这样,把案例还原到现实中的准确性才有保证。但目前MBA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中国学者自行编写的案例还较少,还比较简单粗略。国外商学院的案例虽然经典,但与中国企业的实践相去甚远。本土案例分析代替学术性的理论分析,建立中国案例库,提倡本土化经验,注重创新精神的培育将是今后中国MBA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师资力量是提升MBA教育质量的主体力量。MBA教学既要求教师有较好的学术基础,更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MBA教育院校要以校内教师为骨干,广泛从企业界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还有教育热情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讲师,丰富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各院校要打破门户之见,克服体制上的制约,促进MBA教师的交流,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共享。加强院校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也是提高MBA教育实用性的重要途径。

在生源的选择上,应该注重考察学员的管理经验和发展潜力,走精英发展道路。MBA教育的对象不应该是“原材料”而应是“半成品”。MBA教育的初衷就是给那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商界精英以理论指导,使之管理经验能够得到提炼,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在管理能力上更上一层楼。但是,中国MBA学员低龄化、低收入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员的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给MBA教学带来了挑战。目前的MBA入学考试对笔试分数要求过高,考试内容也缺少综合分析题目,造成大量具有丰富管理经验但年龄偏大的优秀生源不能通过笔试。改变目前这种以笔试为主的考录方式、改革考试内容、扩大差额录取比例、增加面试权重应该成为中国MBA教育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MBA教育中心)

上一篇:望庐山瀑布反思下一篇:个人述职报告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