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对山水画意境的探索

2022-09-10

追溯历史, 最初山水画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山水画才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 成为独立的画种, 既反映了人对自然的审美的需要, 也使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慢慢发展成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核心问题。

早期的文论家言“境生象外”, 言“文外之旨”, “象外之象”, “超以象外”等是说意境, 言“滋味”, 言“趣味”, 言“别趣”, 言“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等也大多是说意境。

“意境”是抒情诗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 其特点是描绘生动, 意蕴丰富, 能启发读者或观赏者的联想和想象, 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 即要求画家把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认识, 与被描绘的客观景物有机的联合在一起。中国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在其的《美学散步》中说的“一切美的光来自心灵的源泉, 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学,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通过不同意境的构筑, 实现“画外意”与“意外妙”, 去吸引观者, 感染观者[1]。

意境的构制方式大致有两种:写境和造境。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将所欣赏、认识、了解和感受大自然与社会生活之总和酝酿为胸中丘壑, 心中景象, 或写境、或造境将心中景象诉诸笔下。所谓写境, 就是即寄情于实际存在的景物, 更强调审美对象的实在性和具体性。而造境, 即对现实景物进行更大胆的艺术概括、艺术提炼与艺术幻化, 从而更强烈的表达作者的情感、理想与愿望。二者境象虽有具体与宽泛的不同, 却无不以情与意为主导, 讲求通过笔形墨色的相互交融与渗化阐发出画家深沉的情怀。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山水画还处在从人物画的背景逐步走向独立的过渡阶段, 在技法方面还显得极为幼稚。正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所说“魏晋以降, 名迹在人间者, 皆见之矣。其画山水, 则群峰之势, 若钿饰犀栉, 或水不容泛, 或人大于山——列植之状, 则若伸臂布指”;画群峰之势, 或似螺钿纹样, 或似栉齿排列;画树如伸臂布指, 依次植列, 毫无生气, 缺乏变化, 也就无意境之妙。

到了南朝 (宋) , 画家宗炳在其《山水画序》中用写实的观点阐述山水写景之法, 主张“以形写形, 以貌写貌”, 王微的《叙画》则认为, 山水画既是自然景物的再现又是人们心情的表现, 可见意境的创造已开始崭露头角[2]。

南朝 (齐) 谢赫, 在《古画名录》序里提出绘画“六法”, 而其中的“气韵生动”, 要求画家不能停滞于表现形象、色彩, 而要进一步表达出形象内部的生命。“气韵”就是节奏、韵律, 只有绘画有气韵才能打动观者, 感染观者, 从而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唐代的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 论画六法》中说:“夫象物必在与形似, 形似须全其骨气, 骨气形似, 皆本于立意, 而归于用笔。”他还说“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 所以全神气也。”画家必先“搜尽奇峰打草稿”以立此“意”, 才能选择、改造自然形象来抒发情思, 才能吸取自然美, 把它融入主观, 从而构成一种作品的意境。

山水画家张璪在他所著的《绘境》一书中说出了“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两句名言, 这里的“造化”指的就是自然, “心源”指心灵感受, 而“师”的目的则是为了撷取大千世界中的美——自然之美, 经过作者匠心的取舍, 提炼, 创制出合乎作者心中理想的极具艺术美的作品来, 名言的大意是在进行山水画创作时既要以自然为师, 同时又要得力于画家内心的感受。他正确指出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创作的基本原则, 这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有着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而著名的山水诗人和山水画家王维, 在山水画意境的创造上就有较高的造诣。苏东坡曾这样评价他的诗和画“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这可谓是对王维的真实写照和评价。唐人朱景玄在其《唐朝名画录》中评价王维画“画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 云水飞动, 意出尘外, 怪生笔端。”而五代·后梁的荆浩在《笔法记》中说其“书画特臻其妙, 笔纵错思, 参于造化, 而创意经图, 即有所确。如山水平远, 云峰石色, 绝迹天机, 非绘者所能及也。”, 可见王维的画已达到一种特定的境界, 画诗融合, 极富意境。

晚唐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所说“意境”属于“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意境的创造还须“超以象外, 得环其中”;“近而不浮, 远而不尽”, 意思是说创造作品既重在刻画好对象的艺术形象, 还应透过其表层抓住其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 即其内在的含蕴。

北宋的郭熙从欣赏角度总结其为“装出目前之景, 道出心中之事”的山水画意境的“景外意”, “意外妙”。能够使观赏者在画境的感染下“见青烟白道而思行, 见平川落照而思望, ……见此画令人思此心, 如将真即其处, 此画之意外妙也。”在其《林泉高致》中他认为山水画要表现意境, 山水画是自然现象的再现, 所以他主张:画山水要“远望以取其势, 近看以取其质”, 要注意山水所可能引起的想象:“春山谵怡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南宋的马远, 他创造了与北宋迥然不同的另外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他在构图上创用了局部特写的手法加以表现, 使主题高度集中, 但又使人以小见大, 由部分联想到整体, 产生画外有画之感, 即在有限画面中抒发出无限情意来。中国山水画自古以来就有运用空白的传统, 然而真正运用大片的空白, 还是从马远开始的, 他的作品往往在近处的某一角作细而实的处理, 而画面的一大部分为空白, 做虚的处理, 让人从空白处联想到隐藏着的事物, 引起与此相关的思想感情, 触景生情, 因物寄兴, 从而意境无穷, 妙趣横生[3]。

从元画开始, 强调笔墨, 重视书法趣味, 成为一大特色, 表现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线条自身的流动和曲折, 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 他们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意兴、气势、时空感, 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 “仆之所谓画者, 不过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 聊以自娱耳”这是元代著名山水画家倪瓒有名的绘画观点。他的基本思想是, 绘画不是以准确地再现客观对象为目的, 而是强调抒发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情感。“元人工书, 虽侵画位, 弥觉隽雅。”在画上题字作诗, 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 相互补充和结合, 一方面是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呼应配合,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达的含义, 来加重画面的文字趣味和诗情画意, 于是一笔一墨都无不流露出画家的情感[4]。

清代石涛的“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神遇而迹化也”。曾言:“文乃心声, 诗乃言志, 画乃抒情”.画家以心灵映射万物, 代山川而立言, 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交融互渗, 的灵境, 这种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艺术的“意境”, 也正是这种境界能使欣赏者在画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的启迪下, 感受、体验、发挥审美联想和想象, 进行补充和再创造, 从而意会到一种来源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而又不等同于它本身的美感境界。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可见,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表达“意境”。在创作山水画时更重要的还是表现对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见景生情, 寓情于景;而那些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 缺乏感情寄托, 此画面只会平淡无奇。著名书法家张振维先生在其《浑厚华滋刚健婀娜》说了这样的一段话“美在皮表, 一览无余, 情致浅, 意味淡, 故初喜而终厌;美在其中, 蕴藉多致, 耐人寻味, 画尽意在, 故初看平平, 而终见妙境”。一幅成功地创造了意境的山水画, 展现给欣赏者的当然是可视的境象, 但令人玩味无尽的则是蕴于境象之中而又溢出景色之外的情操与抱负, 感情与理想, 而画家寄情于景, 托意于境, 又自然会唤起观赏者似曾体验过的感受和联想、想象而触发的情怀, 感染着观赏者的心境。由此可见寄情于画中, 情与景结合, 在山水画中是那么的重要[5]。

摘要:纵观中国古代山水画史, 都与意境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是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传统。创作山水画的重要问题就是赋予画面以灵气, 即意境的创造;而如何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是古今艺术者探索的不歇步伐。

关键词:意境,思想感情,联想,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 (第1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2] 沈子丞.历代画论名著汇编[M].文物出版社, 1982.

[3] 王昌猷.意境、风格、流派 (第1版) [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6.

[4] 薛永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浅谈高中物理备考下一篇:当好管理者演好角色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