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案

2024-04-20

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案(精选6篇)

篇1: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案

山水画的意境

教案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 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 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点出“意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学提示】

四个探究题设置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题,由于大多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与基本鉴赏理论不足,得出答案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从各方面引导分析,切勿将答案直接予以学生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目标导学四: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

“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做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教学提示】

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意境概念定义:景与情的结合获得方法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 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苦心经营意匠

可取之处

本文教学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认识并体悟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理论。教学过程中所设置探究提问,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体悟感受绘画理论知识,培养艺术审美能力。

不足之处 课文内容都是艺术上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十分有难度,对于基础较差的及艺术审美不足的学生来说,难以应对本文教学。此外,如何让抽象化的理论更加形象化地呈 现,亦是本教案需要改进之处。

篇2: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能力目标:尝试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的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教学方法 欣赏法 讲授法 观察法 启发法 练习法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一、《平沙落雁》

二、《江山如此多娇》

三、《万山红遍》 教学过程

1、导 入 艺术是文化的产物,故,艺术要与文化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浩如烟海,而中国画的形式和一般的绘画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梦溪笔谈》中说到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得到客人送的《按乐图》很兴奋,王维说这是画的《霓裳羽衣曲》第三遍的第一段,客人不信,请来乐工演奏那段舞曲,这才信服。因此说,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空间、环境、音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由故事引入。

2、新课

一、分析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屈大夫(我们把画中人看作屈原)在那溪边独自抚奏着古琴,时而委婉忧伤,时而悲怆激昂;陪伴他的只是那涓涓的溪流;荒漠俯首、溪流停吟,仿佛在听他述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大丈夫的壮志未酬„„。一群大雁掠过头顶,“呀呀”地自南飞去,屈大夫多么希望那高飞的大雁和潺潺的流水能尽带走自己满腹的哀愁啊。依画之意境作诗:平地风起愁近秋①,沙飞卷带百花休②。落幸③屈子《离骚》④奏,雁去流水《九辩》⑤忧。【解释】①愁近秋:古代不得志的文人对秋天的到来,总觉惆怅悲痛不已。②休:休息,这里指花谢了。③落幸:失落[失去],宠幸。④《离骚》:我国著名诗人屈原所作的文章。骚:即发牢骚。⑤《九辩》:屈原流放时做的第一篇为己辩白的文章。诗的释义: 在戈壁荒漠的平原上,忽然刮起一阵阵寒风„„秋天到了,万物将失去春的生机,是多么令人愁怅呀。秋风吹起黄沙,打在美丽的花朵上,使花儿凋谢,也卷带着许许多多零落的花瓣,飞向天空、漂落远方。正在流放中的屈原面向旷野、溪水,一边弹奏着古筝,一边吟唱着《离骚》、《九辩》曲;他多么希望那南飞的大雁和涓涓的溪流能尽带走自己的满腹愁绪呀。

二、《江山如此多娇》 磅礴旭日升中华,九州沐浴金彩霞。世纪更替逐浪高,国昌民种富贵花。《江山如此多娇》付抱石、关山月

三、《万山红遍》 红遍万山染成林,飞流直下显白练。幽燕大地升紫气,而今华夏小康里。万山红遍 李可染 通过欣赏、观察、讨论,理解画的意境。讨论画的意境。

3、练习

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学生按几个小组分析讨论课本第8—9页的山水画作品,并在班上交流。讨论题:(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4)你能通过作品“读出”什么样的意境?(6)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篇3: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的形式语言

一、山水画的意境表现以笔墨为载体

笔墨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构成因素, 中国历代画家都对笔墨作了深入的研究。从用笔上看, 它主要分筋、肉、骨、气四种取势, 这四种用笔灵活互动, 相互联系, 使得自然物象鲜活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说了用笔就不能不说用墨了, 笔与墨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古代画家总结出了“破墨”、“蘸墨”、“泼墨”、“积墨”等用墨技法, 无论哪一种墨法, 都讲究一个“润”字, 这里所说的润, 并不是字面上说的湿的意思, 而是对水分的把握要做到多一分不多, 少一分不少。这样墨色的浓淡、干湿、厚薄层次分明又能融合在一起, 使人感觉不腻、不燥,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墨法。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人都知道, 山水画与地理图式的区别就是有没有意境。中国写意山水画主张将画家个人的主观思想同自然物象相结合, 通过独特的笔墨技法来表达画家对自然山水的真实情怀, 这种意境与笔墨的完美结合正是中国山水画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通过上述部分的论述, 我们可以看出笔墨与意境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笔墨是意境的依托体, 历代画家都把笔墨问题放在首位,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同时不断地实践绘画技法, 以促使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二、山水画意境表现以构图为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绘画的观察方法提倡一边走一边画, 将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象放置在同一画面中。古代理论家王微在否定了顾恺之的“山有面则背向有影”的观察方法, 提出了“目有所极, 故所见不周”的移动的观察方法, 也就是散点透视法, 它是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的主要观察方法。

1. 构图中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在写意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果运用得好能够直接而有效的表达意境。如果我们把“起承转合”的构图形式上升到理论, 它指的就是“开合”的理论。在中国古代哲学的论述中, “开”与“合”是不能够分开的, 有开就有合, “开合”是自然界最为普遍、基本的规律, 它是一对矛盾的产物, 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它们之间互为基础, 互为主次。

在写意山水画中开合构图是非常讲究的, 这里的“开合”指的就是画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画面形象之间的宾主关系, 主体在画面所起到的联系和的作用。俗话说得好, 红花还得绿叶配, 有主就一定有次, 小的山峰回旋婉转呼应主峰, 二者产生的“势”是开合最主要的目的, “开合”这一对矛盾的统一体, 同中国古代哲学所阐述的事物运行的规律是一致的。中国山水画的精髓也在于此, 所以说“开合”造势是山水画构图中的非常重要一部分, 它无处不在, 无处不生。

开合在画面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从字面上理解, “开合”指的就是一个事物、事件的开始与结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这样的, 有什么程度的开, 就有什么程度的合, 因此, 开与合总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以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为例, 具体谈谈构图在意境表现上的作用, 该作品以宏伟、浑厚、气势惊人而著称, 人物点景联系了画面中重要的两部分, 画面上部, 一大半都用来表现高山峻岭了, 以高远法入画, 将山的高大、雄伟表达得淋漓尽致, 使人观之即有如临其境之感。画面下部分小路蜿蜒, 坡坪缓势, 顺应上部的山势, 目视及远。整个画面意境深邃、高雄、生活气息浓郁,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 构图的几个规则

现今我们将构图的规则叫做透视原理, 而在中国古代社会我们叫做“远近法”, 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六远法”。它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观察方法。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来的, 即高远、深远和平远。后来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又指出了阔远、幽远、迷远三种方法, 故此, 就有了“六远法”之说。经常提到的构图原则还有S形、C形、Z形构图笔者认为也是“六远法”中的几种, 只不过是换了个说法, 下面我们将逐一解释这几种法则。

“高远”——指的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仰视, 就是从下往上看, 注重的是高, 山的形象在视觉中既高又远。

“深远”——所谓“深远”指的是将后面看不见的景物通过散点透视效果放置在画面中, 通过移动视点而打破空间的限制, 使画面达到了“面面观”的效果。

“平远”——这里说的“平远”指的是站在山顶看着远处, 山势整体呈现出左右势头, 视觉上就有了平的感觉, 同时也有了远的感觉。

“阔远”——这里说的“阔远”指的是画家的眼睛与所看到的物象之间能够产生一个宽阔的空间, 这个空间可以是水域, 也可以是平坦、广阔的岸边。

“幽远”——指的是画面景物逐渐远去而达到什么也看不清楚的时候, 就像浓雾笼罩在水上一样, 整个画面幽静而深远。

“迷远”——这里所说的“迷远”指的是一种画面的感觉, 就是那种即能看见, 可是又看不清楚, 说看不清楚又能看清楚的感觉。它对空间深度的表现有着独到之处, 它能使画面深度变化多端。

这六种透视法, 即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将他们中的几种同时运用到画面中, 例如沈周的《庐山高》, 在这幅画中画家运用了中国画的传统观察方法, 对要表现的物象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观察, 同时运用“以大观小”与“以小观大”的观察方法来表现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以大观小”就是将山推远使画家能够全面深入的观察, 取其势。“以小观大”就是说要把远处的物象放在近处看, 表现出细致的结构和内容。在画中作者将远处人物的表情都作了细致的刻画, 山上的树木棵棵清晰, 用的就是“以小观大”的观察方法。

历来, 我们对传统的继承, 都是好的继承发扬, 糟粕完全摒弃。同样, 我们对山水画意境表现的种种元素, 也是这个态度。

传统的山水画构图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单单只是一个构图就能够表达出画面的意境, 更重要的是它是画家对意境表现形式高度提炼之后的结果。好的构图能够使意境深邃而悠远, 反之则不同。所以传统山水画构图形式能够完整的体现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要求, 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 起到倡导民族精神的宣传作用。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就是要我们在继承中创新, 中国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精华我们理所当然应该继承, 另一方面, 时代在发展,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跟先前社会完全不同, 人们的审美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如果我们再以固有的图式去表现现代山水精神也许就不能够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我们心中想要的意境。千古不变的构图形式不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给画家内心带来的冲击和感受, 构图形式必然要随着画家的审美要求的改变而改变, 任何东西都必须具有时代感, 才能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介于上述几种因素考虑, 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发展传统, 结合现实环境的积极要求, 创造出新的意境表现形式。

此文为衡阳师范学院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0A27

篇4: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探析

关键词:山水画;意境;探析

山水画,即描述自然风光,主要以“山”和“水”为描绘主体的绘画形式。我国早期的山水画并没有“意境”的概念,唐代诗人王昌龄首次在《诗格》一文中提出意境的概念,经过后人的参悟直至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对“意境”二字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但回顾过往,意境美却始终贯穿整个山水画的创作目的和发展历程。

一、“视觉美感”塑造了山水画的意境美

“意境”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通过大量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分析,不难发现,姑且不论创作者想要抒发的个人情感问题,光是通过山水画的视觉体验,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笔墨艺术的直观美感。笔墨是中国画的特色和精华所在,将大自然的景致跃然纸上,足以令人惊叹,在古人笔墨章法的勾勒下,能够将山水的主要特点把握得非常精准,而且是大比例的缩小,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观赏者就会在脑海里将按照同比例将自己缩小,这种源于艺术手法的视觉享受,是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基本保障。

再谈到绘画主体的描述问题上,光是山水画中的山,就有各种形式的美,再加上笔画深浅,色彩浓淡的搭配,大自然美丽的景致立即进入了观赏者的视野,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魅力。在众多山水画作品中,如果要在视觉美感上作些总结性的说明,那大概就是神韵、奇妙、高古、苍劲、雄浑、超脱、淋漓、纵横、简洁、空灵、高雅、明净等等了,中国山水画作品中注重写意的居多,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山水画作为一种被大众熟知的绘画艺术,视觉美感带给大众的精神享受是其源远流长的直接原因。

另外,中国山水画能给人带来“形而上”的哲学美感,人与自然的思考古来有之,相比于客观事物本身的视觉美感,山水画的视觉美感在于人与自然的对话,观赏者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俯瞰大自然,这本身就有悖于日常生活的常理,由此而论,山水画实质上更是一种征服自然的艺术想象,这个无關自然科学,是纯艺术层面的视觉享受。

二、“想象空间”成就了山水画的意境美

在山水画创作早期,其目的是衬托人物,即画作中出现山水的原因是突出所要描绘的人物。自古以来,游山玩水是无数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最大的爱好,最早墨子学说中就提出了山水与人性的哲学,使山之静,水之清皆有灵性。随着水墨文化的发展,正式的山水画同诗词歌赋一般,开始讲究回味之美,即通过描绘的山水来品味自然的魅力,从而映射出创作者的精神世界。这里称之的“回味”,不妨用现代的语言称之为“想象空间”,一副好的山水画作品能够通过对山和水的协调描绘使观赏者怡然闭目,尽情感受置身画境的美妙,或青山绿水,或高山流水,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山水画发展至隋唐便开始脱离人物画,逐渐形成较为独立的绘画派系。山与水形态与位置的特写开始成为体现作者内心变化的信号,辅以不同程度的泼墨绘彩,有的山高耸巍峨,有的山葱郁绵延,有的水飞流湍急,而有的水平静蜿蜒,从不同的山和水引人遐思,这种思绪的纷飞成就了山水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谈到“想象空间”,不得不提到山水画的艺术手法。比如风霜雨雪或艳阳高照与山、水和人的结合,再比如山里的飞鸟,山下的炊烟,这些都是山水画历史总结中较为常用的几个意象,通过这些意象与山水的描述,观赏者的想象空间会很大,能吸引观赏者说明这个作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而能让观赏者掏碎,才能说明这个作品具有艺术魅力。而山水画作品能让观赏者陶醉的,一定是令人心神愉悦,思想空灵的,显然也是极具意境的作品。

三、“情景交融”升华了山水画的意境美

同诗词歌赋和中国书法一样,“笔尖常带情感”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画作者所推崇的一种绘画理念,对于画作者来说,这往往是最难拿捏的艺术手法,而对观赏者来说,这恰恰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同上文提到的“视觉美感”和“想象空间”不同,情景交融讲究的是能将自己的情感自然地通过自己的作品体现出来,绝不是无病呻吟的做作之举。而不同的人一生中有不同的阶段和机遇,当然面对山水也会有不同的心态。比如迁谪之人古道西风瘦马,常常通过苍劲的山水来表达自己胸中的抑郁不平和悲凉无奈,再比如悠然之人小桥流水人家,就常常通过空灵的山水来抒发自己采菊东篱的惬意。还有年迈之人日薄西山,常常通过虚无缥缈的山水来表达自己年近黄昏的看破红尘,而积极豁达之人则常常通过的巍峨高耸的山水来显示自己的雄心壮志等等,总结来说就是,凡有所画,皆有所想,而且都能自然地反应创作者当时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事心态。当然,一般具有“情景交融”效果的画作往往绝不仅仅限于对山水的描写,往往会搭配一些意象分明的情感暗示,曾一度出现了配诗山水画就是情感暗示的最直接方式,不过随着对意境的追求不懈于此,高水平的山水画往往都通过对山水的布局和描述,让观赏者唏嘘不已。

山水画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情景交融”较之诗词歌赋等既有共性也有区别,所谓的共性实质上是源于文学艺术的血脉相通,都能给观赏者带来精神层面的触动。而区别在于山水画的描绘更为直观且更富有想象力。当然山水画也分“写实”派和“写意”派两种,二者只是绘画方式存在部分差异,对情感的表达几乎没有非常大的影响。

四、结语

中国山水画是中华文明在情感与艺术表达上的结晶,历朝历代至今日,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水画作品数不胜数,这也是这门艺术对大众心灵艺术传播的普遍性,受篇幅所限,笔者不能一一举例赏析,只是通过多年的国画学习过程中对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作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分析,难免有所纰漏,还望各位专家学者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强著.中国山水画学[M]. 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5  .

[2] 蔡芝竖.析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

篇5: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案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七)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或课外阅读活动推荐

袁行霈《论意境》

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吴调公《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篇6:《山水画的意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观点。

2.能够体会“意境”的本质,提升传统审美情趣。

1.给加点字注音

渲染

暮霭

惆怅

浮光掠影

朝朝暮暮

2.解释下列词语。

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光掠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语句中运用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华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一拍即合,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

二、文本探究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Xuàn

ǎi

chóuchàng

lüèmù

2.渲染:(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大艺术效果。(2)比喻夸大的形容。

惆怅:伤感,失意。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睡眠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3.C

二、文本探究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15.《无言之美》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意蕴()颦()

寂寥()

谚语()

心旷神怡()

栩栩如生()

目不忍睹()

信手拈来()

铢两悉称()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轻描淡写:

(2)栩栩如生:

(3)目不忍睹:

(4)信手拈来:

(5)铢两悉称:

三、文本探究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16.《驱遣我们的想象》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二、作者链接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三、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桥堍()歌谣()契合()

旷远()

苟安()

拘泥()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拘泥:

四、文本探究

1.结合文题尝试概括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明确: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2.阅读第8—10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析。

明确: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五、拓展训练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朱永新

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我们需要用阅读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当然,读书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书会组成一个自然的阶梯,引导我们去攀登思想与智慧的高峰。所以,当我们被一本书阻拦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可以寻找另外更合适的书作为再次攀越这本书的阶梯。

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无法读书。把阅读当做像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

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1.文中所说的“心力量”指的是什么?

2.在作者看来,阅读能够让我们得到哪些好处?

3.读书要做到哪几点?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请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心灵中安身立命的力量。

2.重建信仰;创新创造;探索世界;反思自我。

3.一要养成阅读习惯,二要不断提高阅读标准,三要注意读书方法。

4.比喻论证。把阅读比喻成眼镜,形象生动地证明了阅读对于探索世界的巨大作用。

上一篇:条例修改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八里小学研修总结:挥洒汗水 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