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22-09-11

学生的学习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敢于提出质疑是创新人才的标志, 是创新思维的起点, 是创新过程的萌芽。质疑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冲突, 引起认知上的矛盾,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探索, 质疑又是创新的源泉, 所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尝试, 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努力创设质疑情景, 培养学生的质疑敏感性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秋斯认为:“问题情景是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 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 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可见, 创设问题情景是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的过程, 通过创设“质疑情景”可以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 出现“心理上的不和谐状态”, 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牛顿在苹果树下看见一个个成熟的苹果落到地上, 此情此境, “为什么苹果都一个个落到地上呢?”的疑问产生了。由此他潜心研究, 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 为什么牛顿面对苹果下落会产生那样的疑问?这是因为他对质疑有一种敏感性。面对情景总要问个为什么?因此, 教师要经常性创设问题情景, 培养学生质疑的敏感性。

如何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用 (1) 通过物理实验或多媒体展现物理现象; (2) 呈现理论所揭示的事例或事实; (3) 提出知识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 (4) 由旧知识的拓展引起新问题; (5) 通过日常理念和科学概念的矛盾; (6) 提出猜测并加以检验等方式来创设质疑情景。例如:一个揭示大气压强的演示实验是很生动的, 取出废弃的易拉罐装上少量的水, 在酒精灯上缓慢加热片刻直至沸腾, 随后迅速倒置在事先准备好的一直装有水的玻璃器皿中, 瞬间“咔嚓”一声, 易拉罐被压瘪了, 声型俱全, 教师随即提问:“易拉罐为什么变瘪了呢?”答:“易拉罐内外压强不平衡所致”。又问“是不是谁的压强所致呢?”, 再做实验, 这次易拉罐的水未经加热,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排除水的压强导致易拉罐变瘪的可能。这个罐外压强从何而来呢?水深能引起压强, 地面上空有三四千米厚的大气同一受到地球的引力, 空气能不能产生压强?这样从水压引入了大气压强, 从而达到导疑导思导创的目的。

二、十分注重质疑的引导和示范, 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

古人云:“有思才有疑, 能思才能疑, 思得深才想得远。”然而限于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等的局限, 他们能提出问题实属不易, 提出可研究性的问题更是难得。因此, 教师应作出示范, 培养学生质疑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认真观察, 重视实验, 勤于思考, 不盲从书本、教师和权威, 敢于超越常规, 敢于猜测想象, 敢于怀疑, 敢于对同一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 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如在《光的色彩和颜色》时, 我让学生说说太阳光的是什么颜色, 不出我的意料, 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的说“白色”, 而我却告诉学生“其实不然”, 把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勾起来了, 很想知道“太阳光不是白色会是什么颜色呢?”这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找到答案。当学生用三棱镜对着太阳光时, 立即惊奇的叫了起来:“原来是七色彩光呀, 真漂亮!”学生在经过了亲身实践过程之后, 有所发现, 又在教室创设的矛盾情景中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教师这样的设计, 是学生对研究的物体和现象不断产生认知冲突, 从而发现问题, 在解决问题, 层层深入, 以使问题得到延伸和深化, 也培养了学生质疑的主动性。

三、合理安排质疑时间和程序, 提高学生质疑的稳定性

由于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必须经过一个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对问题做出深层次的探究和多向判断, 并选择比较准确的语言, 尽可能作出完善的富有创新性的答复, 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作保障。然而一节课只有45分钟, 如果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研究, 老师总担心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解决好这一矛盾, 笔者认为老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真钻研教材大纲, 合理地处理好教材, 做到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 (2) 有清晰的思路。一切教学活动要以中心内容民展开, 引入贴切, 教学层次分明, 过程流畅, 过渡自然。 (3) 对学生的认识水平清楚, 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以及可能碰到的问题要了如指掌, 对此应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切合实际的问题设计。 (4) 有严谨的课堂结构, 做到知识“前铺后继”一环扣一环。 (5) 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尤其是现代教育手段, 增大深度容量。为了科学地把握学生质疑的时间, 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表情, 思考的动作、体态、手势等作出判断, 可以通过“观”、“闻”、“问”等方式来确定。

为了实现教育的全面性, 设置问题要向全班同学发出, 这就要求老师除了要设置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外, 还应该注意质疑程序。笔者总是先由自己或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说:“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其他同学注意听, 对还是不对?准确还是不准确?准备评判或补充。”如此质疑没有指到名的同学也会专心地听, 认真的思考, 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否则, 有些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就有可能不专心听也不认真思考, 这样实际上只有少数的几个学生培养了认真思考的习惯, 当然不可能达到教育面向全体, 质疑创新的目的。

摘要:本文从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要从创设质疑情景、质疑的引导和示范、质疑时间和程序、鼓励质疑等方面着手, 对质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质疑,创新能力,重要性,技巧

参考文献

[1] 《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质疑的方法》物理教学.

[2] 王存宽于淑儿《提问的技巧与策略》物理教育.

[3] 《初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特征及支持性策略研究下一篇: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