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实务论文范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金融实务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我国金融资产分类(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者一般通过在活跃市场上购买或者出售具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金融资产来赚取差价。从而投资者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一般可以总结为在持有一段金融资产后,出售该资产,利用市场的差价来赚取差价。要辨别所持有的金融资产是否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一般应满足三个基本的特征。

第一篇:金融实务论文范文

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述评

[摘要] 供应链金融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创新产品,从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试点供应链金融业务至今,我国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从供应链金融基本理论、融资模式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评析,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模式;风险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3. 047

0前言

供应链管理是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网链组织管理活动,资金流是维持供应链正常运行的“血液”。而在供应链节点上,中小企业规模小、可供抵押资产少、信誉度低,中小企业难以融资成为世界性难题。同时,银行原有的信贷方式已不适用于现代商业活动,将金融创新产品运用至供应链管理活动以缓解其融资约束成为现代商业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2000年深圳发展银行开始试点供应链金融业务以来,近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理论与实务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企业获得新的融资渠道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提炼近几年供应链金融热点问题,并分析其由于情境变化而展现出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1供应链金融的文献研究

1.1 研究样本和时间段

本文选取经济和管理领域的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作为研究对象,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①。文献整理研究显示,我国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与实践探索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0年以前。从“物质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20 世纪80 年代,国际大企业为降低成本而采取全球性业务外包,由此衍生出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金融的理念也逐步形成。90年代后我国企业引入供应链经营模式,传统的信贷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兴贸易的融资需求,为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竞争能力,银行和企业都在寻求双赢的融资产品。1987年,陈淮提出“物质银行”的设想,朱道立等人于2000年系统地介绍了融通仓理论。“物质银行”的设想和“融通仓”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初步形成,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应收账款、存货等动产成为信贷融资抵押物。

第二个阶段:2000-2007年。供应链金融从实践运用到深化理论研究。国内商业银行“深发展”个别分行从 2000 年开始尝试“1+N”贸易融资业务,这一业务的开展标志着供应链金融实践的开始。复旦大学的杨绍辉(2005)首次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供应链金融服务就是要将资金流整合到全球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又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信贷融资服务[1];200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使应收账款质押作为融资手段有了法律依据,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是供应链金融从实践运用到理论深化,相关法规环境逐渐健全的阶段,该阶段以规范研究为主,研究主题多分布于供应链金融特点与政策建议、融资模式分析、风险评价与管理等方面。

第三个阶段:2008年至今。供应链金融创新与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供应链管理活动主体多元化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理论探讨不再局限于传统融资模式的变化,其研究视角拓展至供应链金融创新与战略,包括融资战略与创新、风险评价定量化研究、云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创新等,这一时期出现了较多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文献。

1.2 总体研究趋势

本文以2007-2013年为研究窗口,对该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考虑到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笔者以“供应链金融”作为检索项在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中检索,其中权威期刊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7-2013年来源期刊目录中的经济和管理类期刊,检索结果见表1所示。

数据来源:(1)核心期刊一栏,以“供应链金融”作为“篇名”的检索项,以 “核心期刊”作为检索范围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查询;(2)权威期刊一栏检索方法同上,以“CSSCI”为检索范围②

上述统计结果显示,从2008年开始,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供应链金融的论文明显增加,其中 2011 年与2012年权威期刊的论文数较往年明显增加,截至 2013 年 8月,期刊网检索到的 2011和2012 年权威期刊论文共 19 篇。

1.3 研究内容分类统计

笔者对核心期刊上的 152篇论文进行研读后,按照主题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 2 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主题分类自行整理④

研究内容的变化揭示了历史研究关注点的变迁和未来发展方向,从表 2 可见,供应链金融的各研究主题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融资模式创新”“风险管理”“特色行业供应链金融”等内容研究成果较多。

2我国供应链金融近年来学术研究的重要进展

笔者精读了权威期刊的所有文献和核心期刊中部分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文献,发现近年来供应链金融领域学术研究不仅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是供应链金融的目标得以提升,职能随之拓展。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创新带来了契机,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环境下供应链金融的职能不仅仅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更重要的职能是致力于整体供应链价值增值,通过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技术创新,实现整个供应链多方共赢成为新时期供应链金融的战略目标。

二是出现了特色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随着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广泛运用,现代物流水平的提升,供应链组织结构模式呈现多样化特性,相继出现农业、渔业、煤炭等特色行业的供应链金融研究主题,供应链金融业务逐渐扩展至对各行业提供金融支持,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其实践范围和研究视角不断扩展。

三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参与主体多元化。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起源于银行业的金融创新,率先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是中小商业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初期,由银行向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满足企业信用融资的需求,银行是企业最紧密的融资合作伙伴。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单纯以银行为融资主体,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组织模式的变化,以信托、集团合作、物流企业等为融资主体的供应链金融研究已逐步展开。

四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方法创新。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实现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供应链金融创新及战略发展,其风险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因此这类主题成为供应链金融研究热点,不仅数量在全部研究主题中占比高,并且定量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在以往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MV)等多种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视角由重点关注核心企业扩展到综合衡量供应链合作关系、行业特点、信用状况等因素带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从2000年深圳发展银行首先开展供应链金融实践至今,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已提升至创新和战略的高度,产生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下本文分专题对各项研究进展加以评述。

2.1 供应链金融基本理论

所谓供应链金融,是指以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价值为基础,银行通过向供应链嵌入资金或信用,从而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解决方案。我国学者主要运用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供应链管理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思想。胡跃飞和黄少卿(2009)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创新“财务供应链管理”的融资产品和服务[2];郭安元(2009)以软科学思想在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实践中的运用为例,发现供应链金融适应了新的生产组织体系,降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3];张伟斌(2012)、刘可 等(2013)实证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存在明显的融资约束,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可以缓解这一问题[4];周永务 等(2012)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的经销商链式融资模型,得出供应链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企业增加收益等结论[5]。总体来说,研究者们以不同方法、不同视角得到了一致的研究结论,供应链金融这一创新融资模式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 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创新

研究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创新的论文在研究主题中占比约22%,供应链金融与传统信贷方式的最主要差异即在于融资方式的改变,因此,融资模式创新是供应链金融战略发展的核心。学者们分别从融资模式创新和融资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物质银行到90年代的仓单质押业务,再到21世纪的融通仓和供应链金融概念的诞生,供应链金融发展最主要特征为融资模式的不断创新。应收账款、存货融资、预付账款以及代理监管等融资模式替代了传统融资模式,不动产抵押不再是唯一的信贷融资质押物;保理业务、存货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资产支持型贷款成为了主要的供应链融资产品。

尽管供应链融资模式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点对点”的供应链金融直接融资方式往往难以改变核心企业占用上下游企业财务利益的既有事实,也难以改变银行作为出资主体的单一状况,因此,该类融资方案只是解决了部分贸易背景层次较高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的组织模式为:物流企业主导模式、企业集团合作模式和商业银行服务模式[6],与国际组织模式相比,我国供应链金融融资组织模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多元化,融资制度创新成为供应链金融的战略趋势。郭战琴(2012)认为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融资平台,理论上可实现相关利益群体的共赢,有利于解困中小企业融资难[7];谭军和杨慧(2013)探讨了信托介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可行性及信托模式;随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技术的蓬勃发展,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实践,为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创新带来了契机[8],何娟和沈迎红(2012)提出了基于交易型电子商务平台“云仓”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9]。

从近年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金融融资创新研究不断丰富,供应链融资的产品设计更加灵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为供应链融资提供服务覆盖更加广泛的领域,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供应链金融融资制度和融资模式创新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

2.3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供应链金融的战略发展同时伴随着信用风险的增大,风险控制成为其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这一专题的论文占比约21%。大多数研究围绕着风险评价和风险防范两大主题展开,其中风险评价体系构建的定量研究约占50%。

学者们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 Logistic 回归法、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技术、模糊集和影响图理论等方法建立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模型;还有部分学者结合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了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夏立明 等(2011)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性分析构建出了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10];胡海青 等(2011)综合运用支持向量机(SVM)、Logistic回归方法与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VM更具有效性和优越性[11];还有一些学者从第三方物流的视角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如秦立公 等(2013)构建了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12]。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呈现出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主体多元化特征,研究方法以定性加定量研究为主,实证及案例文献逐渐增加。

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措施的研究,也不再是以往单一的规范性研究。张颖 等(2012)以项目全生命周期为研究视角,通过剖析某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失败的现实案例,表明银行应服务于稳定成熟的项目生命周期阶段,以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13];李毅学 等(2009)借用银行在贸易融资中常用的“主体+债项”的风险评估策略,考虑了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中下侧风险规避银行的贷款额度决策行为,以数学推导证明下侧风险限制能够有效控制季节性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风险,使贷款符合银行设置的风险容忍水平[14]。

2.4 特色行业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催生了行业特色供应链金融的研究。针对农业、渔业、煤炭行业、冷链物流等不同行业特点,学者们探讨了供应链金融在这些行业的作用。傅同军(2012)提出了煤炭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15];王珊珊和程强(2010)首次将供应链金融引入到冷链物流行业,并探讨了该行业供应链金融的几种业务模式[16];段伟常和蔡茂华(2011)以广东湛江某水产专业市场的供应链金融实践为例,对渔业供应链金融应用模式和实际效果进行分析[17]。

由于农业发展融资需求强烈,农业供应链金融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段伟常 等(2012)分析了农业与非农业供应链融资的区别,设计了农业供应链的融资模式[18];钱枫林 等(2012)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发现,农业供应链金融不但可以内生性地改善农村信贷市场,带来农业供应链整体利益的提升,并且能够确保各参与者的收益增加,从而保证农村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19]。

2.5 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平台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和制度创新,增强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效应,减少各主体间的信息壁垒,实现资金配置的最优化,供应链金融能否顺利开展,关键还在于各参与主体间信息的交换和互通[20];物联网的兴起使人类能以精细、动态的方式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可视化管理”[21];何向军 等(2012)提出了通过构建供应链可视化平台创新国内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和风险控制方法[22];谢江林 等(2008)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得一组低还款能力经销商的特征属性,金融机构能据此识别不同还款能力的经销商,并针对不同经销商制定不同的金融政策以控制和规避金融风险[23]。

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供应链金融的信息共享和沟通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国外学者倾向于将供应链金融理解为一种基于电子技术平台的融资解决方案,该平台能够实现对订单、发票等数据信息流的的公示和鉴证从而为供应链成员提供融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重要性,但从我国近年供应链金融研究的情况来看,目前关于供应链金融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还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展望

综上所述,2007年以来我国供应链金融吸收和发展了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日趋丰富,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创新,通过融资模式创新、融资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创新促进供应链金融战略目标的实现。但从总体来看,研究方法还较为单一,实证研究成果较少,基本理论研究滞后。笔者认为未来在以下几个领域的研究值得关注。

3.1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基本理论研究

我国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实践,初期的探讨多集中于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一新的融资方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从目前研究状况来看,供应链金融的基本理论研究文献并不多,理论研究落后于业界实践。供应链金融基本思想的讨论中,大多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这一融资创新制度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但对于供应链金融在降低交易成本,规避道德风险中的作用还鲜有研究,尤其缺乏实证研究成果,无法为供应链金融思想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因此,还需结合供应链金融基本原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基本理论。

3.2 关于供应链金融与信息技术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活动具有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于一体的特征,信息技术和物联网不仅是信息沟通的必要保证,也是有效监管物流信息和资金流信息的工具,随着信息系统和网络的普遍应用,基于信息技术和物联网平台的金融创新将成为供应链金融发展必然趋势。基于供应链金融战略发展视角、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创新,建立网络环境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3.3 关于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组织形式对企业价值增值的作用已有大量研究,现有文献通过研究供应链金融创新融资方式对供应链价值的影响,发现供应链金融能够改善企业融资约束,最终实现整体供应链价值增值。但如何定量评价供应链金融对链上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绩效的影响,目前研究成果还不多。结合供应链管理组织理论与供应链金融理论,定量研究供应链金融对链上企业价值增值的作用对于改进和创新融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绍辉.从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看供应链融资服务[J].物流技术,2005(10):179-182.

[2]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194-206.

[3]郭安元.软科学思想的杰出运用——以深圳发展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管理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9(12):152-164.

[4]张伟斌,刘可. 供应链金融发展能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J].经济科学,2012(3):108-118.

[5]周永务,陈嘉茵.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经销商链式融资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2(10):64-73.

[6]谢世清,何彬.国际供应链金融三种典型模式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4):80-86.

[7]郭战琴.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以第三方龙头物流企业为平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77-79.

[8]谭军,杨慧.信托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探讨[J].东岳论丛,2013(3):167-170.

[9]何娟,沈迎红.基于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云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7):5-13.

[10]夏立明,宗恒恒,孟丽.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研究[J].金融论坛,2011(10):73-79.

[11]胡海青,张琅,张道宏,陈亮.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软科学,2011(5):26-36.

[12]秦立公,袁媛,蒋俊美,刘忠萍.第三方物流企业灰色关联度风险评估研究——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3(1):32-37.

[13]张颖,余菲菲,吴华茵.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4):28-30.

[14]李毅学,冯耕中,屠慧远.供应链金融创新中下侧风险规避银行的贷款额度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9(11):1552-1558.

[15]傅同军.煤炭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J].中国煤炭,2012(7):19-21转53.

[16]王珊珊,程强.第三方冷链物流增值服务发展途径——引入供应链金融[J].商业研究2010(34):35-37.

[17]段伟常,蔡茂华.渔业供应链金融的应用原理与案例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215-218.

[18]段伟常,胡挺.供应链金融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原理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23-27.

[19]钱枫林,曹灿浦,徐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融资博弈分析—— 一个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考[J].农村经济,2012(3):52-55.

[20]查贵勇.基于上海的供应链金融发展与信息化建设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2(1):55-61.

[21]肖燕飞,钟文彬.关于物联网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2(32):74-75.

[22]何向军,周鼎.供应链金融业务运作模式的创新探索[J].制造业自动化,2012(12):72-81.

[23]谢江林,何宜庆,陈涛.数据挖掘在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8(6):278-281.

作者:盛巧玲

第二篇:金融资产会计实务相关问题浅析

一、我国金融资产分类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投资者一般通过在活跃市场上购买或者出售具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金融资产来赚取差价。从而投资者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一般可以总结为在持有一段金融资产后,出售该资产,利用市场的差价来赚取差价。要辨别所持有的金融资产是否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一般应满足三个基本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持有金融资产的时间的是短期的,在初始购买的时候,就有意图要利用市价的变动来出售赚取相应的差价。第二个特征: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取得。且其存在于活跃的市场中。第三个特征: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的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利润表的损益项目。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顾名思义,它是指某一投资者将一种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且这个投资者具有能力和目标将这个固定的投资额持有至到期。若一旦在初始确认时候,这个金融资产就被认定为了除持有至到期投资之外的其他资产,那么这个资产就一定不能划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同时,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对其账上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意图和能力进行从新的评价。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一般指的是在初始取得时候就被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非衍生金融资产。这种资产的判定有四个特征。第一个特征:该金融资产可以是非金融衍生工具。第二个特征: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取得。且其存在于活跃的市场中。第三个特征: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投资者持有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出售获得相应的利润。第四个特征: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资本公积,不影响利润表的项目。

(四)应收账款和贷款 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账款和贷款一般在市场上找不到报价。且其到期收到的金额是可以确定。应收账款和贷款仅仅指非金融衍生资产。若一旦在初始确认时候,这个金融资产就被认定为了其他金融资产,那么这个资产就一定不能再划分为应收账款和贷款。若不是因为债务人的信用级别降低,而使得其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难以收回,那么这种非衍生金融资产就不能划分为应收账款和贷款。

二、金融资产相关理论

(一)契约理论 契约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企业业主与经纪人之间所获取的信息不一致。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价值最大化,而忽略其公司的价值最大化。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公司可能收到了损失,这也就是代理成本。代理成本也可以认为就是契约成本。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要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要降低这种契约成本。根据契约理论和金融资产类型的选择上存在的关系,我国对金融资产类型的选择上主要从契约理论的二个方面进行说明和研究。第一种就是所谓的债务契约。主要是指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因为股东的利益需求跟债权人的利益需求是有所不同的,债权人一般比较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要看企业是否有能力支付本金和利息。债权人比较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同时关注企业的资金的流动性或获利性。债权人没有办法直接监督企业股东的行为。而只能通过和公司签订一些债务协议,来约束到公司的股东。当股东没有按照债务协议的约定进行活动,那么债权人可以同过调高相应的借款利息率来增加其借款的成本。或者通过一些约束性条款,来对股东使用资金的范围进行限制和规范。从而债务协议从一定层面承担着间接约束股东的作用。所以,股东与债权人的关系是通过债务协议来体现的。这种关系要对会计计量的稳健性产生一定的要求。一个企业若会计处理具有稳健性,可以对股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得债权人可以透过相应的会计资料来了解企业的股东。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契约成本,最终达到公司的价值最大化。第二种契约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契约。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追求其自身利益的价值最大化,而忽略其公司的价值最大化。使得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也存在利益的不一致。从而产生一定的冲突。为了减少这个冲突,那么公司的激励机制就必须要设置。这个激励机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激励管理者的行为,从而使其目标朝着公司的目标的发展。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代理人激励理论。但是由于企业股东与管理层之间所获取的信息不完全一致。从而使得股东对管理者的激励没有达到减少其代理成本,反而可能会使得管理者自身的利益加大。主要是因为这种激励一般是股权和股票的期权激励。因此,会计的信息的真实和准确就会为解决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理论 由于企业在会计信息的选择上,不同的会计主体会根据其不同的利益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来获取相应的会计信息。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在会计信息的背后,有不同的利益关系需求者。他们根据自己利益,选择相应的会计信息,这也就是所谓的经济后果理论。这些经过后果一般通过公司对金融资产类型的选择上来体现。因为不同金融资产,其最终在会计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不同,对企业的利润也不一样。若是上市公司,其股价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投资者这时就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式。为了使得企业在市场中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得到公众的认可,那么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的会计信息来选择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和投资做出理性的决策。

三、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现状

(一)金融资产类型的选择存在问题 投资者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一般可以总结为在持有一段金融资产后,出售该资产,利用市场的差价来赚取差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般指的是在初始取得时候就被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有相似之处,实务中两者区分还存在困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利用市场买卖的差价来赚取差价,获得相应的利润 ,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也是在购买后,某一时间出售来获得利润,两者有相似之处;第二,根据现在会计准则,很难判断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需要持有多长的时间。所以其可以在短期内出售或者长期持有再出售。同时交易性的金融资产的持有时间也只是说是短期,并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第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发行期限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的进行说明。如果企业在本来打算购买或者出售某个股票,但是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导致这个股票的价格上下波动,由此该企业可能暂时不会购买或者出售这个股票。

(二)金融资产会计处理过程复杂难懂 依据所得税会计准则,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税法是不认可的,税法只认可购买金融资产的成本。而会计在处理上则是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由此,税法和会计的计税基础就会不一致,那么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在期末进行所得税核算的时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也是要进行调整和计算的,会计的会计处理就显得比较复杂。另外,金融衍生工具也可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去处理,这时候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性,并且其也可能是一种未实现契约。与非融衍生工具形成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其会计处理更加的复杂。

(三)会计处理方法可能提供错误的信息 在上市公司中,对金融衍生品进行投资时候,可以认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这两种资产的计量方法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利润表的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资本公积,不影响利润表的项目。

四、金融资产会计计量分析

(一)初始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初始的取得中,要注意支付对价中包含的交易费用和已宣告但尚未发现的股利的处理。对于交易费用应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对与已宣告但尚未发现的股利,应单独计入“应收股利”来反映。在公司持有该金融资产的期间,其受到的现金股利应计入“投资收益”科目来进行反映。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是将手续费和资产成本一并作为入账价值处理。其他初始计量同交易性金融资产。

(二)后续计量 在初始计量之后,在后期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期间还会出现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对于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和可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两者的区别为(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利润表的损益。(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期末变动时候,其变动的差额应计“资本公积”,不影响利润表的项目。但是可能要计提减值准备。

(三)金融资产减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根据准则的规定不存在减值准备。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则存在减值的可能。当公允价值下跌时候,应贷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当公允价值持续下跌时候,就应根据最新的公允价值与初始成本之间的差额计提资产减值。而原来已将计入资本公积的那一部分公允价值下降,应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剩下的一部分减值损失,应减少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当以后公允价值一旦上升,原来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余额应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来进行处理,而不能直接冲减当期的损益。

五、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改进

(一)统一为一种资产进行计量 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定程度存在难以区分的问题,因为为了企业的大部分人都能看懂其处理方法,可以把企业金融资产都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来处理。这是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比较简单,通俗。不同的人员都能快速理解到企业的真实的财务状况,并且也方便了企业的管理层了解企业的动态,快速的做出相应的决策。

(二)将交易性金融资产范围变窄 由于我国的银行和多数的企业都很少涉及衍生工具的交易,另外,我国的衍生工具跟欧美国家比,其起步较晚,很多衍生工具的交易制度还不完善。并且在目前,我国在金融资产的会计操作时候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统,只有套期工具有相应的准则进行规范,而其他衍生工具也只是很笼统的归到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又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定程度存在难以区分的问题。所以应把衍生工具从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剥离出去。这样就可以降低会计的处理难度,加大会计处理的效率。

(三)初始成本的确认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初始的取得中,准则规定,若成本中含有交易费用。这个交易费用应单独计入“投资收益”科目;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是将手续费和资产成本一并作为入账价值处理。笔者认为这样的划分尚有不足之处。这样作并不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这是因为“投资收益“这个科目一般应反映企业投资金融资产的收益或者损失。而不能把手续费冲减投资收益,所以建议把交易费用一并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中。

(四)完善金融资产的准则 在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中,我国的(非)金融衍生资产的业务将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但是,我国现有的一些金融资产会计准则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金融资产的快速发展。在实务中,我国对金融资产的计量和披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准则并不规范。由此,我国应在经济的发展中,完善相应金融资产的会计准则,并可以吸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准则改革经验。依照我国特有的国情和体制,制定出适合我国发展的一套金融资产的会计准则。对于金融资产准则完善,将会对我国的金融资产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辅导教材——

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2]新企业会计准则重点难点解析编写组:《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编辑 园 健)

作者:郭漫

第三篇:“营改增”对金融企业实务操作方面的影响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发展空间,而税收制度作为政府部门对企业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制度也在不断的变革当中。金融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对于市场经济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并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发展。因此,随着“营改增”这一税收政策的推广实施,金融企业实施“营改增”已是必然的趋势。本文从金融企业“营改增”中所要面临的问题着手,探究“营改增”对于金融企业实务操作的影响。

【关键词】“营改增”;金融企业;实务操作;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企业的活力愈加显现,在当前时代的背景之下,“营改增”税收制度改革,对金融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得金融企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金融企业实务操作的开展,因此,在新时期“营改增”实施的背景之下,金融企业需要正确分析“营改增”对于实务操作的影响,为金融企业实务操作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金融企业“营改增”中所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国家实施的“营改增”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金融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企业改革的基础并不完善,对于一部分金融企业而言,在“营改增”具体落实中仍旧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1.税收征收问题

在当前背景下,企业在实施税制改革的过程当中,需要逐步完善税基,尤其是對于金融企业而言,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采用免税等税收政策减少所要交纳的税收。但是,这会对政府部门财政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财政收支失衡,再加上金融企业的免税程度与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水平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营改增”落实的过程当中,需要对税基进行调整完善,修订风险等可预知的因素,促进金融企业的发展。

2.制度体系问题

在“营改增”的改革过程当中,企业的营业税对于当地财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部分政府部门的财力制度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在“营改增”实施之后,当地政府所受到的财政压力逐渐增大,要想促进金融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带动当地的产业链结构,为金融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营改增”对于金融企业实务操作的影响

对于金融企业而言,这一行业本身存在着业务种类多、交易频繁、金额较大以及涉税主体较多等特征。因此,在“营改增”实施的过程中,实务操作所面临的压力也较大,其中,“营改增”对于金融企业实务操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税负的影响

在当前税制改革的过程当中,金融企业在运行中最为关注的是“营改增”具体实施之后对税负的影响。就目前而言,“营改增”政策在落实的过程当中,小微企业受益较大,而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在实施改革之前营业税的缴纳以及设备购置等多个方面,早已承担了增值税的一部分进项税额,但却不能够用作抵押项目进行抵押,仅仅只能够将这部分税额纳入到成本核算中。然而,在“营改增”实施之后,进项税额能够实现抵扣,但税制改革之前能够进行的扣除的营业税以及增值税在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时候无法在税前扣除,增加了所得税交纳的计征基数。因此,金融企业经营模式所存在的差异,会对税负的增降造成不同的影响,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在税率的实施中采用的是6%的征收,企业税负并不能够得到降低,甚至还会出现增加的趋势。此外,在增值税征收的初始阶段,由于增值税自身的税率与营业税相比较而言较高,再加上增值税在计税之时并没有构建出较为完善的抵扣机制,在无形中增加了金融企业的税负,而在后期抵扣机制逐渐健全之后,金融企业的综合税负就会得到降低,从而起到降低企业税负的目标。

2.对利润的影响

“营改增”的实施对于金融企业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在于税收以及货物等方面,还会对企业的成本以及收入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得金融企业税收及利润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营改增”在实施之后,金融企业所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税负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金融企业自身利润的变化。就目前“营改增”实施的效果来看,通过科学的测算分析之后,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在具体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后,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金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但是从整体的角度而言,综合税负也在逐渐减轻,使得企业自身的利润获得了一定的增长。

3.对专用发票管理的影响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之后,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工作成为了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金融企业在实际运作中所涉及客户的群体规模较大,在落实“营改增”之后,必然会面对大数量增值税发票开具的要求,而且在开具之时又会涉及到多方面的信息,就目前而言,金融企业现行的管理系统是否能够有效收集好开票信息对于发票的开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发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由于金融企业产品种类较多,将增值税落实到每一项产品业务当中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细则,再加上增值税进项税款抵扣的存在,也会使得金融企业发票开具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税制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在“营改增”推广实施的背景之下,金融企业受到自身特殊性质的限制,所面临的改革困难也较大,再加上“营改增”对于金融企业实务操作的影响,金融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立足自身实际,顺应“营改增”实施的相关要求,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锦.在实务操作层面“营改增”对金融企业可能会带来的影响[J].财经界,2015,(26):330-331.

[2]王洪波.营改增后企业实务操作变化点浅析[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3,(7):156-157.

[3]张彦英.我国金融业“营改增”的现实考量和路径选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1):37-43.

作者:孙孟丽

上一篇:农村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保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