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实效课堂的三个关注

2022-12-28

新课程改革立足于教师和学生实际, 以课堂教学为平台, 以师生对话为纽带, 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注重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那么, 在追求实效课堂的过程中, 就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关注。

一、关注课前准备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 需要作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教学内容上的准备和教学心理准备。教学内容上的准备就是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精读教参, 了解教材中练习设计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完整地做一遍教材中的习题。多方面多渠道浏览收集教学设计资料。可以读优秀教师的教案集, 也可以上网收集教学设计, 多方面拓宽自己的设计思路。结合学生实际,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撰写出教学预案。这一个环节的关注程度决定着一堂课教学成功与否。准备越多, 预设越全面, 教学动态的生成就越精彩。

教学是师生共建的对话平台。除了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和设计的准备外, 学生也要做好课前的学习准备。比如准备练习本、教材、文具、还有在课堂教学中要使用的学具等, 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习惯培养, 并做到每天上课前提前两分钟到教室。这样做可以督促学生作好课前准备, 也可以和学生交流交流, 使自己和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

二、关注活动实施

上课铃声的响起, 就预示着师生课堂对话的开始。一堂实效的课堂来源于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里都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不要为了教学而教学, 也不要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不闻不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有时预设的教学情景, 学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会投入很高的热情, 这时就需要我们采取措施有效地进行引导。使学生尽快地回到我们预设的教学情景中来。教学一段时间, 教室里人头开始攒动, 安静的课堂也开始有小小杂音流动, 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面对这样的情景, 教师不要急于执行教学计划, 也不要用更高的嗓音来压制这流动的小杂音。而应暂停教学内容, 想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关注的学习内容中来。这样教学才会有效果。因为决定课堂进程的, 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 而是学生的学习体验。只有学生把自己融入了教学的主体地位, 主动参与了学习, 课堂的收益才高。

三、关注方式变革

固定、呆板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对教师没有了兴趣, 对课堂产生了厌倦, 对学习产生了畏惧。因此, 我们教师要不断地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1. 关注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早就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为此, 很多教师在理解这一核心理念的基础上,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了操作, 这是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可喜变化。我们也发现,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为操作而操作, 为动手而动手, 一种形式上的操作白白地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根本没有达到好的效果。这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明白动手操作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的重要性。因此, 关注学生学的实效性, 就要求教师心中要明白课堂动手实践的意义, 走进学生的操作作坊和学生一起体验和感受。通过眼观学生操作、参与学生的操作, 指导学生操作, 有效表述操作等过程, 让学生亲自经历操作的过程, 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2. 关注教的实效性。

一堂课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 也取决于教师有效的教学引导。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有效、新颖、灵动的教学方式, 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样才能使每一堂课都迸发出精彩。

3. 关注教学的思考。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 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尽管老师和学生在课前作了充分的思考和准备,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教学中所说的教学黑子。面对这些不足和问题, 教师应该沉下心来做深层次的思考, 思考才能构建我们心中的实效课堂。

追求实效课堂是我们教育人毕生的追求。在教学中, 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和思考, 自觉地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重组, 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 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高效的课堂。

摘要: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立足实际, 追求实效课堂已深入人心, 扎根于教师们的心中。本文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体会和思考, 对于如何构建实效课堂作出了一些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探索。

关键词:课前准备,活动实施,方式变革

上一篇:云计算推动高校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变下一篇: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