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型高校图书馆

2022-09-11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的概念。和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和”者, 和睦也, 有和衷共济的意思。“谐”者, 相合也, 有顺和、协调、配合得当、无冲突的意思。所谓和谐, 即是和睦协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气、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图书馆作为文化知识和社会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传播者, 承担着保存文献资料、开展文化教育、传递情报信息等多种重要职能。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 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任, 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拥有大量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主要场所。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高校图书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谐型高校图书馆”的提法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社会背景下孕育而生了。和谐型高校图书馆是指在高校图书馆中, 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相互包容、协调动作、良性转化和融合, 使高校图书馆处在健康、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

1 和谐型高校图书馆的特征

1.1 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指在高校图书馆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满足人的需要, 实现人的价值, 追求人的发展, 体现人文关怀, 是把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的宗旨。其核心就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对象, 不仅包括读者和用户, 还包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对读者和用户的关怀主要是为读者和用户的文化需求提供保障, 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的读书环境。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 可以促使图书馆集体和员工拥有主动的服务、有效的竞争和快速的效率, 拥有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1.2 充满着无限的活力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曾经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发展着的有机体”。的确, 高校图书馆和其它类型的图书馆一样,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前进。在前进的道路上, 它不断地吸收新思想、新技术, 并把这些新思想和新技术融会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 和谐型高校图书馆将更具有活力, 它会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不断地深化和拓展自己的服务空间。

1.3 是一个法治的场所

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和谐社会的特征时, 把民主法治放在首位, 可见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随着依法制国基本方略的贯彻执行, 全社会将出现一种法制化管理的局面。在构建和谐型高校图书馆的过程中, 依法制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谐型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任何一项活动都将在国家制定的有关图书馆的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1.4 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共享

在和谐的大环境下, 图书馆的资源已经不再是独自拥有的, 而是各个图书馆间的互通有无, 每一个图书馆都将成为整个图书馆体系中的一部分。

2 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和谐型图书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理念不到位

高校图书馆虽具有教育和服务的双重职能, 但传统观念偏重于教育职能, 而忽视了服务职能。传统高校图书馆没有向社会开放, 很多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现代化信息服务项目少, 许多馆员依旧习惯于坐等上门被动服务, 不习惯主动服务, 没有主动配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教学工作开展信息服务, 更没有进行跟踪服务。

2.2 缺乏高素质人才

目前,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队伍建设上, 出现不和谐音符的几率较高。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和建立, 图书馆现有人员中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要求的现象也越发凸现出来。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少, 工作热情不高, 年龄老化等现实问题更为突出。在高校, 图书馆的地位历来没得到重视, 一些高校的管理者, 没有把图书馆当作文献信息的集散地, 没有认识到图书馆在大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而是简单地把图书馆作为一个教辅单位, 不重视图书馆的发展。在人员方面, 依旧改变不了“安置所”和“家属院”的状况。因此, 一些专业人员很少将图书馆作为择业的首选。同时, 学校对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培训, 馆员的业务水平难以提高, 知识结构和观念陈旧。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存在不和谐现象的原因之一。

2.3 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使读者和用户的利益受到侵犯

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得读者和馆员之间经常出现矛盾, 促成了高校图书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现象。

3 构建和谐型高校图书馆的措施

3.1 更新服务意识,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在现代社会, 日趋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来自网络的更为便捷的信息传递环境, 激发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更高的服务期望, 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 迫使高校图书馆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 实现自身服务的新跨越、新发展。要更新观念和服务方式, 深化服务层次。传统的信息服务是基于读者的简单提问和基于文献管理获得的服务, 图书馆所关心的是“我是否提供了你所需要的”, 而不是“是否通过我的服务满足了你的需求”。实质上, 就是一种被动式的服务。在现代信息社会, 这种服务已经不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特别是在高校图书馆, 这种被动式服务正在被“主动参与式”服务所取代。因此,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树立“知识服务”的理念, 要重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分析。特别是要充分重视广大教师的文献信息需求, 积极参与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为他们提供对信息的捕获、筛选、分析等服务, 解决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

3.2 改革管理体制, 充分调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中, 最具能动性的资源就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因此, 在高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 人力资源的管理是核心。高校图书馆应以人为本, 创建和谐的竞争机制, 以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给馆员提供多元化学习的机会和途径, 让馆员拥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鼓励馆员利用各种进修机会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人性化管理, 处理好领导与员工、员工之间的关系, 建立起平等、团结、互相理解的新型人际关系。

3.3 建立与读者之间的和谐

首先, 要确立“读者第一”的原则。这是做好读者工作的基础, 也是建立与读者和谐相处关系的重要保证。认真对待读者的意见, 妥善解决各种纠纷, 及时制止由于图书馆的失误而导致读者不满的情况发生。注重读者教育, 及时向读者宣传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情况, 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 强化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和重视, 培养读者读书的良好心态, 引导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同时, 运用人际传播手段营造有利于图书馆的舆论环境, 争取更多的读者。其次, 要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要求, 以最快的时间、最高效率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是对读者最大的尊重。再次, 加强与读者的沟通。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 绝大多数是不同学科的专业教师、科研人员和大学生, 他们有较丰富的知识功底。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多与读者沟通, 虚心学习, 听取意见, 促进图书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学术和教育机构, 担负着及时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资源的重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现代化信息社会的今天, 人们对图书馆需求越来越多。有着辉煌历史的高校图书馆, 一定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和谐型高校图书馆的由来、特征。总结了构建和谐型高校图书馆中存在的不和谐的问题。探讨了构建和谐型高校图书馆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和谐社会,图书馆建设

参考文献

[1]  唐先辉.谈和谐图书馆的构建.航海教育研究, 2005 (2) :77-79.

[2]  叶芳怡.构建和谐图书馆的思考.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 :59-61.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下一篇:焊接接头机械振动疲劳测试仪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