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集体感和责任感培养策略探究

2023-02-09

在小学阶段培育孩子良好的集体意识, 将对孩子今后是生活直接产生影响, 例如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 在工作中负责任, 具有团队精神等。 小学语文不但要教予孩子语文知识, 而且要利用母语的学科优势, 对孩子的集体感和荣誉感这两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熏陶和培育, 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 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 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感和责任感, 浅谈四方面的体会。

1围绕教学目标加强培育

责任感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 语文教师在教导孩子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 应从小就树立孩子的责任心。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美、山河壮丽、人民勤劳智慧;了解和热爱革命领袖及中国共产党……”教学目标指明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责任教育, 培养学生的对社会、对自然、对集体的责任心。

例如, 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四小节《女娲补天 》一课时, 在针对 “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这项教学目标, 老师首先对学生介绍我国神话宝库, 接着提问学生, 如果天空现在出现了一个黑洞, 这个黑洞会一直吞灭这地球, 现在只要有责任心强的人联合在一起能帮助补天, 那么什么是责任心强的人呢?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 进行交流与争鸣。 这样的一问题引出学生在责任感上的认识, 接着再进行拓展, 让学生进行讨论:你们认为生活中, 还有哪些人是具有责任感的呢? 有的学生的回答:警察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样的形式就是具有责任感。 老师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反问学生, 警察叔叔具体从哪件事可以看出具有责任感, 学生回答:如警察叔叔帮助被抢劫的妇女抓到小偷, 拿回了失物。 通过对学生的一问一答, 以一个人的回答启发整个小组, 以达到这个课程所要求的相关教学目标。

2通过团队辅导加强培育

团队辅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就是将语文课堂教学通过在团队带动、优劣互补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团队, 在讲述教学的内容时适时的让团队成员进行互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不同程度和不同特长的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影响和带动, 确认自己在团队中的独特位置, 努力像其他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 通过其他学生的闪光点来影响自己。

例如,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飞夺泸定桥》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引导重点放在战士们如何团队合作, 之后, 教师通过这个主师引出一道问题:现在有一条小河, 水流很急, 但没有船只, 你们小组要通过这条河该如何通过? 从这样的一道题中能看出小组之间的团队意识, 有些学习优秀的学生想不出好法子, 个别学困生因为动手实践能力强, 却有精彩的回答, 比如:我们手拉着手一个一个前行;找一个绳子固定在一端进行匍匐前进……通过这样的讨论方式, 让小学生认识到团队中每个人的优点, 从而自觉比照, 带动自己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 还可以让学生共同以计算机为学习工具,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把自己了解和搜集到的资料发给同学, 经过筛选、补充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课题和作业, 体会团队资源共享的快乐。

3结合阅读教学加强培育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一些文质优美的文章, 思想性非常强, 让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其语文技能, 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教育, 特别是加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钻研, 找出课文中相关素材, 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 找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契机, 借助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集体感和责任感。

例如, 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 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狼牙山五壮士的塑像, 讲述塑像的由来, 同时通过讲述战争历史, 将抗日战争的历史贯彻到学生的思想中,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 笔者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和富有感情语言, 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 引起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内心共鸣。 根据文本的内容, 渗透对学生的责任教育,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在教学中融入了责任教育, 一举两得。

4引导合作学习加强培育

合作学习是一项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极其深广的活动,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逊兄弟提出了合作学习五大因素理论———积极互赖、面对面的促进性活动、个体责任、人际和小组技能、小组自评。 这是当前很切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教育理论, 为一线教师深入研讨语文合作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有三种方式, 一是组织兴趣小组, 即成立各种语文兴趣小组, 如朗诵小组、演讲小组、写作小组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共同的小组目标, 小组成员明确自身的责任, 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是举行游戏竞赛, 即在语文教学中, 开展竞赛, 如分组分角色朗读、分组排演课本剧、分组完成调查报告等,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紧张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是进行交错学习, 学生基础各异, 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 可通过交错学习, 促使他们找到自身不足,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进行知识和性格的互补, 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这种合作学习有作文互评法、试卷互评法、错别字互纠法、不同科目相互辅导法等等。

总之, 小学阶段是培养责任感和集体感的最佳时期, 作为语文教师,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责任和集体教育是义不容辞的。 当然, 小学生责任感和集体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它有赖于学校、 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的参与合作和相互促进, 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陈涛.责任教育任重道远[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09年07期.

[2] 孙百娥.论有效的责任教育[J].成功 (教育) , 2011年08期.

上一篇:荒煤气制氢脱焦油、脱萘工艺分析与比较下一篇:探析220kV线路保护问题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