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职业指导课中的应用

2023-01-05

1 理论依据

1.1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定义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活动导向的,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 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思维, 形成关键能力。实质上是指整个教学过程中, 创造一种学与教, 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的情境。

1.2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中职学校“以学论教”的教学观

1)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发展学生全面素质为教育人的根本目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追求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充分和发展是我们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能力存在差异性和倾向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行为引导, 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特长和潜在能力, 是我们职业教育的主题, 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

2) 以学论教体现“学”在人的活动中占据主体, 而“教”只是对人的成才和发展起到辅助和促进作用。中职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 传统的“本大纲, 一本教案, 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课堂教学模式,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行为引导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 强调脑、心、手并用, 通过先进的方法和手段, 使学生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 这也是我们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新取向。

2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的应用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它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念。它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用行为来引导学生,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在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 老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目标对象, 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诸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归纳法”、“知识竞赛法”、“问题教学法”、“大脑风暴法”、“合作学习法”、“模拟练习法”……等等具体的新教学方法。因此, 在职业指导课中应用和实施行为引导式教学法, 可灵活地采取以上教学方法, 如:

2.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施过程为: (1) 介绍案例→ (2) 分析案例→ (3) 观察启发→ (4) 陈述意见→ (5) 知识整理→ (6) 评价总结。

教学示例:《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案例教学法展示实例。

1) 介绍案例:教师准备的2~3有关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的案例, 通过挂图或多媒体向学生全面介绍。

2) 分析案例: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6~8个, 每个组都要对案例进行分析, 要求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作好记录, 代表小组陈述分析意见。其分析问题为: (1) 对案例的正误进行判断; (2) 说明案例处理所适用的法律法规; (3) 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4) 通过此案例, 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 观察与启发:各组分析案例时,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 观察讨论情况, 不发表任何意见。

4) 陈述意见:学生代表对教师提出的四个问题进行阐述, 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5) 知识整理:教师指导学生把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展示出来。

6) 评论总结:教师对各小组的观点进行总结性点评, 内容应与对讨论的要求相一致, 重点应放在问题的引申上, 点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有关法律法规内容和处理此类问题应采取的方法。

2.2 讨论归纳法

讨论归纳法是针对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 以学生展开讨论, 老师巡回指导和师生共同归纳, 达成统一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实施过程为: (1) 下达任务→ (2) 实施计划→ (3) 讨论和分析→ (4) 总结推广。

教学示例:《实施自我调查》讨论归纳法展示实例。

1) 下达任务:个人就业情况自我调查问卷。

2) 实施计划: (1) 将印制好《个人就业情况自我调查问卷》、《小组统计表》、《班级统计表》发给学生, 每人一份。 (2) 教师介绍活动安排, 即关于个人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在仔细阅读后由自己填写、自己统计、自己分析和自己做出结论。 (3) 分组:按照6~8人将学生分组, 选出一名组长。 (4) 学生统一填答问卷, 填完问卷保留问卷, 以备讨论时使用。 (5) 统计小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统计问卷。 (6) 统计班级结果, 形成报告。由各小组长共同汇总各小组结果, 形成班级总结果, 并写出一份调查报告, 主要分两部分:a.基本情况。数据反映什么就总结什么;b.归纳问题。主要结合学生对就业指导的认识、需求、存在不足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引出职业指导的必要性 (此程序安排课下进行, 教师需指导协助) 。

3) 讨论和分析: (1) 派一名学生代表将统计好的《班级统计表》结果列在黑板上, 并以小组为单位, 按照每道题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 (2) 学生代表发言和答辩。每小组分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作概括发言。主要谈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主要观点, 各位代表发言后, 可由本组同学做补充, 然后, 接受全班同学的答辩。通过这种形式, 使同学们了解自己在求职和就业方面的问题所在。

4) 总结推广: (1)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和答辩作出评价; (2) 教师就事先准备的调查报告做小结; (3) 布置小组长结合讨论和发言, 继续修改调查报告, 修改后上交年级; (4) 由年级汇总调查报告并发布。

2.3 知识竞赛法

即在教学或自学的基础上, 把有关知识内容组成若干测试题, 通过必答和抢答竞赛的方式, 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一种教学方法, 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其实施过程为: (1) 成立小组→ (2) 确定赛题→ (3) 竞赛阶段→ (4) 总结评比。

教学示例:《规范意识训练》知识竞赛法展示实例。

1) 成立小组:将全班分为若干组, 每组人数相等, 设组长1名, 备卡片 (上面有红旗) 2 0张, 选主持人、计时人各1名。

2) 确定竞赛题目:教师根据规范意识内容设计有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 分别写在长方形的白纸上, 用张贴板的形式重叠张贴在黑板上。

3) 小组竞赛:主持人宣布竞赛规则, 然后按必答、抢答和风险题三轮依次进行, 主持人念题, 各组依次回答、抢答, 在30秒以内准确回答者计分, 每答对一题, 该小组就奖红旗一面。

4) 总结评比:根据各小组所获得的红旗数量, 评选出优胜小组。

3 实践的初步成效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运用到职业指导课后, 教学的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主要体现在:

1) 学生主体意识增强, 学习积极性提高。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讨论、去讲解、去评价, 形成民主的课堂氛围, 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密切了沟通、交流, 加强了教学合作, 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 形成教师乐教、学生好学的好局面。

2) 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行为引导式教学法的实施, 使学生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学习有了积极性, 学生愿意探求、实践和巩固所学知识, 改变了原来的陋习, 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也为他们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中职生整体素质的情况, 在职业指导课中应用和实施行为引导式教学法的具体实例教学方法, 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他们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教学法,职业指导,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小健, 王爱文, 王月凤.职业指导的操作与实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990, 10.

上一篇: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下一篇:试析建筑安装企业项目材料成本控制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