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当代绘画语境下传统水墨画元素的运用

2022-09-16

一、背景概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20世纪的中国史, 就是一部中华名族追求现代化的历史, 此时正处于伟大而剧烈的变革时期, 面对着文化意识形态的开放与新生、困境与反思的境地。作为社会时代心声的文化与艺术, 必然会与这方面发生直接的关系, 各种艺术形式与媒介在国内被大众接受与运用。人们在艺术的材料与表达方式上面也是在不断的标新立异。在西方各种艺术观念与文化思潮的强势冲击下, 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虚华受到前所未有的涤荡, 然而历经数千年发展的中国传统水墨画作为本民族的文化精髓被很好的传承下来, 并且在当代多元艺术形式的情境里得到运用和发展。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格局。

二、水墨美学思想的传承

1、空灵与充实

美感的诞生与忘我的瞬间, 在中国美学上称为“静照”, 静而空诸一切, 与世绝缘, 从而静观万物, 呈现着万物自由自在的生命。苏东坡云:“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空则灵气往来”[1]而此时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 恰好相反, 因空而纳万境, 此时心灵才因此而真正的充实。中国传统艺术境界里的空也与此相同, 古代形容听觉就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而在传统水墨画里视觉形式更为直观。当代画家毛焰的画里, 我们同样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气息, 作为肖像画家, 毛焰在注重人物精神状态描绘的同时, 在人物背景里常以大片虚无衬托。从而营造出灵动的空间, 让观者思绪在漫无约束的混沌空间里自由流淌, 让画面情感细腻而饱满。

2、玄与素

中国自唐代文人水墨画的兴起, 青绿山水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 这和道家的美学思想有着莫大的联系。玄与素才是万物的本源色。在此理论思想的引导下, 中国在黑白水墨画上的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 影响了世代中国人的审美观, 也成为中国画风的色彩标志。在当今中国当代艺术中, 有很多在这方面继承和发展得很好的画家, 如王怀庆, 在他的不少作品里, 虽然运用到了西方绘画媒介和结构主义等形式, 但在和画面的设色和题材上面却极富中国特色。其作品《没家的家具》和《大明风度》中我们可以在形式非常现代的画作里清晰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和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与痛惜。画面仅以抽离物象后的黑白两色以及丰富的中间层来表现, 却深刻的透露出作者对物质本源的认识, 和关于物象所传达的形象之间矛盾最本真的思考。

3、宇宙心灵

儒家最大的美学价值贡献是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种普世关爱的宇宙情怀。孟子提出的“不忍人之心”意为人类的本心不能容忍别人的苦难与不幸。[2]认为宇宙万物发生的一切都与吾心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这样的认识下, 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开始云游于山川之间, 关怀周遭的一草一木。而表现在诗书和绘画里, 则出现了“提神太虚”和“散点透视”的审美空间关系。在当代, 不难发现很多具有“宇宙心灵”的画家, 如朱德群, 在他的作品《曙光》里, 虽然是以抽象的形式看似无一物, 然而大象无形, 其实际上是将万物之气引入画布之上。其作品流露出来的气息是不拘小节的, 充满了作者对生活中的事物的情感体验。画面里每一块色彩与笔触都是作者对生活周遭事物的情感体现。炽热的红、湿润的蓝间夹杂着潮湿的黑, 无不充满真挚热烈的情感。这与中国自古就有的宇宙情怀必然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三、水墨表现技法的传承

1、气韵的把握

南齐著名理论家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品画六法被后代的画家鉴赏家奉为金科玉律。其第一法“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 谢赫视其为六法之本, 其它五法则是达到此点的必要条件, [3]这是中国很重要的传统艺术观念。艺术表象不能仅仅停留在物像上, 而应该借助客观对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已故的画家吴冠中将中西方艺术之精华结合起来。其作品在气韵的把握上可以说是一个代表。首先吴冠中先生注重真是情感的体验, 因此他常常在写生中将万物之生气抽离并灌注于他的作品里, 让作品充满万物灵气。其用色上更加主观单纯, 抽象性的色彩更贴近于心灵的感受而非视觉上的。这些因素都让他的画面情思细腻而甚浓。再者其画面里对于虚实的把握更是让画面意味无穷, 让观者欣赏画面的同时有更多想象的空间。

2、笔墨的运用

在中国画里, 笔和墨是相互依存的, 在用笔上学问颇多, 如中锋、侧锋以及各种皴法。凡涉及到水墨画技法, 必定会面对这个问题。元代以后, 文人画被区分开来, 文人画不求形似, 但求心迹的抒发, 在笔墨之间, 虽有形象, 但是更加注重趣味性和情绪的宣泄。加上他们往往能诗善书。书法的趣味自然流露其中。也就是书画同源的道理。而在当代, 水墨画中的笔墨技法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种材料的绘画中。

赵无极先生作为一代中国抽象画大师, 其画面散发着浓烈的中国传统泼墨写意画的气息, 归结到画面的形式语言上, 与其用笔有着很大的联系, 如在其作品《4.6.63》中, 底色的大面积泼染与巨大笔触的挥洒, 会让人感受到送人梁楷的泼墨人物图所传递出来的情绪, 加之其笔触浓淡干湿尽有, 抑扬顿挫节奏变化及其丰富。这些都是西方艺术很难给予他的, 只有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精髓所在, 才能散发出如此情怀。

3、构图的传承

传统中国水墨画里, 当视觉感受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画面的背景也就可以舍去和主体原有的必然。视觉也就随之超越了现实而走向心灵。这种视觉形式一方面表现为一种独特的空间透视原理——散点透视, 其讲究“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这一视觉样式的出现与盛行, 与儒家传统美学价值里的“宇宙心灵”有着深远的联系。由此要求画家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去俯视遨游世间万物。另一方面, 表现为追求虚静与空灵。

在画家尙扬的作品《大风景——赶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整体布局的简洁概括, 画面物象的造型和空间以突破了现实的存在而求心灵的真实性。画面出现的大面积留白和密集的形象之间的强烈对比。高视点的角度和对画面事物的详尽描绘所营造出的具有“宇宙心灵”宏观气息, 这绝对是对中国传统哲学反思后的运用。与此同时画面因题材和观念的现代性而让这幅作品成为当代中国当代艺术里的佳作。

参考文献

[1] 《美学散步》------宗白华, p27,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重印

[2] 《美术概论》, 王建宏、袁宝林主编, p398,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的主要美学主张》, 曹媛, 内蒙古大学, 2012

上一篇:公益众筹及其案例分析下一篇: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