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生动的数学课

2022-07-24

第一篇:一节生动的数学课

如何上好一节生动而且有趣的体育课

摘要: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一促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利用语言打动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严格要求与宽容和谐的客观环境,是上好一节生动体育课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获得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这种轻松愉快的体育心理坏境,正是体育教学目标的追求。另外幽默的体育教学具有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疲劳及批判功能。它是上好一节有趣体育课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气氛兴趣情感幽默

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我发现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想上好一节生动而且有趣的体育课必须做到:

一、严于律己,重视身教

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道者,又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传播文明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教师的仪表、情感和教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对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乃至整个体育教学活动都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严于律己,使自身形象符合规范要求,在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教化学生,发自己的形象和语言来控制学生的情绪,调节课堂教学气氛。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最直接、最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体育教师更应重视身教,因为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将给学生以最直接的影响。教师饱满的热情、干练的动作、优美的造型、得体的示范将给学生以精神鼓舞,从而启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但是长期以来,体育课堂过分强调“严肃、认真”而忽略“活泼”,对课堂气氛的营造方面研究不足。许多人对教学怀有偏见和误解,似乎认为幽默不过是耍嘴皮、油滑,有人甚至把幽默看作是讽刺、嘲笑的同义词。因而在教学中,往往强调教师的端庄稳重,忽视教师的多姿多彩,强调教学过程的按部就班,忽视教学过程的灵活多变;强调教学过程语言的精练、规范,忽视教学语言新颖别致、形象风趣、使得原来喜爱体育活动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堂。因此啊,在严的同时要注意课堂上的幽默,让学生喜欢并尊重体育教师,从而喜欢体育课。

二、以情激情,以情育情,情感交融

与学生建立交融的情感,是赢得生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心平气和地同学生商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以教师的情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育体与育心的过程。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有责任主动把心扉身学生敞开,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灵深外激发起身师性的情感浪花,师生之间才会产生情感受的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只要教师把爱心全部献给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理解和信任,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情感交流,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在师生双边活动中,教师的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争地或自由地发展。”学生只有在充满情爱的世界里,才会产生良好的情绪,才会在欢悦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育。因为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只有乐教和乐学,才能获得一节生动而且有趣的体育课,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带着爱心去上课,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关心、爱护和尊重学生,诚恳对待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当然,爱学生并不是溺爱、迁就和放任,而是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使学生感到教师可敬可亲。当教师看到某个学生表情忧郁,就应当想到他是否身体有病或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气候突变,就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着装等,总之,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抚可大大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他们的学习热情才会持续高涨。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要坚持循循善诱,正面教育,以理服人,使学生心悦诚服。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生之间只有相互敞开心扉,消除情感障碍,达到心理相容,解决为谁学习的问题,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三、把幽默带进课堂

评判一堂体育课上得成功与否,课堂气氛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有人认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国外有的学者也认为,幽默能打破沉闷的局面,缓解紧张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气氛中能激起更大的学习兴趣。好的课堂气氛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而幽默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性,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是学生精神愉快、情绪激昂,更好地达到健康锻炼的目的。教师

通过教学幽默,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教师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和精神世界,使他们觉得站在他们面前的有只是一个可敬畏的“教师”,而且是一个风趣可亲的“朋友”。通过幽默引发的笑声能暂时消除师生之间的角色差异,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思想,拉近了心理距离,消除了师生之间感情世界本来就不应有的隔阂,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的人格,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具有良好的心境,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幽默,彼此通过反馈来的信息调整双方的关系,形成互助合作的教学体系。和谐幽默的气氛可使师生之间关系更加密切,有利于情感交流,共同步入一个相容有趣的教学世界。

幽默就象“催化剂”,能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幽默本身具有新异的刺激性、生动活泼性和便于接受性等特点,它能使教学获得感染力、吸引力和控制办,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认知心理的需要。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发现学生精神萎靡时,只要讲个小故事,便能激发学生精神饱满地上好体育课。在国外,有人曾进行过实验:给285名小学生播放一组视听教材后清楚地发现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得更深刻。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一些较难较累的项目有时会感到惧怕和厌倦,如在练习前适当讲一些体育趣闻或激励性的幽默小故事,则会大大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调动其练习的积极性。所以体育教学幽默具有挖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功能。

幽默的另一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事先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如一上课迟到、讲空话、做小动作等小毛病,这时如果运用幽默来外理,其作用与效果就会大出所料。这种张冠李戴的幽默批评给学生起了警策作用。这类幽默需要教师具有热爱学生的感情,豁达乐观的心态和灵活机动的教学技巧,是爱心和智慧的完美结合。在教学中运用幽默来解决突发事件,既能保持教师的权威,又不至于使学生陷入难堪的地步,化被动为主动,不仅不会使偶发事件干扰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反而使它运行的更加稳健灵活。

幽默要适合体育教学目的、切不可舍本求末,为幽默而幽默。教学幽默的运用是要有时机的,当学生精神疲惫,或课堂纪律松散,或学生面对困难,或师生之间出现窘迫状态时,可适当运用幽默教学。总之,应在教学需要的恰当时机运用幽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操教学时,要

求学生必须在严肃认真的气氛下进行,这时如果用幽默来逗笑学生,将会分散练习的注意力,产生伤害事故。所以,运用幽默教学要适当进行。

四、寓教于乐,开展多种游戏活动

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游戏法的运用要体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指在课堂教学目标中要反映学生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提下,还要涵盖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体现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结果。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根本保正。

在体育教学中,如果采用音乐来渲染课堂气氛,更能使课堂气氛盎然生辉。如游戏“救护伤员”、“支援前线”中,教师可用录音机播放枪炮声、冲杀声以用胜利的欢呼声来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使活动中的学生“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是一名光荣的解放解放军战士,这时老师困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顽强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德育在体育中的渗透。

又如在体育技术内容教学时,教师可设法把技术教学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去,以此增强学习热情。如在上完“掷铅球”课后,我设计了“看谁进圈次数多”的游戏,在该游戏活动中,我采用了变化投掷距离和改变投掷物的大小打中场地上圆圈进行教学。学生为了进圈次数多,就会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动作,因为只有动作正确出手、角度合理、登地速度快才会得心应手。通过游戏,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学习技能,增强体质。

游戏带有一定的情节性、趣味性,它能提高游戏者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活泼愉快、开朗合群的个性和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等心理品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课堂上还应多开展游戏活动。

五、及时肯定,多加鼓励

喜欢别人赞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渴望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并得到肯定或表扬。当教师对学生一次成功的表演,一次满意的练习,乃至点及时的响

应和进取的苗头即时肯定、鼓励,都会引起更加积极的反响,而且会越来越来劲,并产生群体效应。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容易产生兴趣,鼓励进步,特别对学得差一点的学生,有一点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因为当捕捉学生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来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火花,聚点成辉,及时肯定、鼓励,创造人人争强、个个进取的课堂氛围。这样让学生更能助于上好一节生动且有趣的体育课。

结束语

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快乐因素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有情、理、趣等要素,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因素进行再创造,能否选择新颖灵活的教法,使自己的讲解生动形象,妙趣横生,高潮迭起,层层推进,步步加深,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如果师生双方都进入了角色,课堂气氛融洽是坚信无疑的,教学效果肯定是令人满意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

2、《体育与科学》

3、《教之初》

第二篇:数学比喻:生动形象的数学比喻

编前:看到《生动形象的数学比喻》这篇文章,忽然有种想从现在开始重新接触数学的想法。许多喜爱文字的人提到数学就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大家想过其中的原因吗?是因为喜爱文字的人感性思维大大超越理性思维吗?称自己是“数学盲”是得意还是自嘲?

毕达哥拉斯将数归结为万物本源,我们是否可以理解“数学是最简洁的语言”?整天与文字相伴的人,是否觉得自己对语言更为亲近?那么数学这一宇宙通用的语言,自己怎么一窍不通呢?

我想我们每天遇到的事情是可以抽象为数字的,看看那些博文通理的大师,你可以感受到他们思维的高妙吗?那么就让我们这些喜爱文字的人也亲近数学,懂得这最美丽的语言吧!

口黑马三

数学最明显的特征无外乎抽象枯燥,所以抽象严谨的数学语言显得晦涩难懂,读来难免索然无味。不过,当人们合理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对事情和道理进行比喻时,简洁明了的数学描述不仅能达到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效果,而且还蕴含发人深省的哲理和耐人寻味的情趣,令人印象深刻。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就深谙此道,由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趣味盎然的数学化比喻,令人心领神会之余击节称道。下面就分类举出几例,以飨读者。

1.分数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对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他还把这段话比喻成一个除法的式子:“一个人的价值=实际才能/对自己的估价。”这个形象有趣的比喻,生动地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也巧妙地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狂妄者。

2、百分数

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只要你稍有数学常识,就会认同这句格言的正确性。所有的事和所有的实验一样,可能成功,可能失败,可能性各占一半,努力做便是争取成功的那50%,而畏难缩手自然就100%完全选择了失败。

3、雷巴柯夫的常数与变数

前苏联科学院士、历史学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时间方面是这样说的:“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这里的计算是有意采用逆向思维来表述的,从表面上看,用‘小时’来计算时间比用‘分’来计算时间多59倍,但反过来理解就是,时时刻刻以‘分’来计时的人,所拥有的时间自然比以‘小时’来计时的人多出59倍。从而深刻地表达出勤奋者更应争分夺秒珍惜时间的寓意。

1、平行线

伟大的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对时间的特征曾有如下精彩叙述:“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情致,会把平行线刻在美人的额头,会吃掉稀世珍宝,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它横扫的镰刀。”诗人用平行线来形容时间掠过留下的皱纹,既不落入俗套,又形象生动,令人啧啧称奇。

2、曲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说过:聪明人总是与另外的聪明人意见相符;傻瓜常常既不赞同聪明人,也不赞同笨蛋。与此相似,直线总能与直线相吻合;而曲线既不彼此吻合,更不会同.直线相一致。这样的比喻直白地形容了智者与庸者之间的区别。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异性友情的发展,就像双曲线,无限接近但永不触及。这也形象地说明了异性友情的正确导向,即相互真诚,相互欣赏,相互理解,而没有暧昧纠缠的情结。

1、减号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谈到学习与探索时指出:“在学习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这个比喻表面上是用减法运算揭示了学习与探索之间的关系,但细细琢磨可知这里的减法本质上仍是加法,因为减去的内容是前人已经解决的已知部分,鼓励探索的就是未知的部分和创新部分,而这部分的获得(增加)就是有价值的。

2、正负号

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季米特洛夫在评价一天的工作时说:“要利用时间,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倘若是‘+’,则进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训,采取措施。”这里的加减不难看出是对应时间的有效和无效使用,人的一天要过得有价值,自然得反思究竟是‘+’还是‘_’,尽量往正方向上努力。这与我国古代名言“吾日三省吾身”涵义本质相同,即每个人每天都要对自己做过的事有一个评价,不断地去调整自己。

1、爱迪生的公式

爱迪生是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他在谈论天才时用一个等式来描述。他说:“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公式中的百分数是对一个天才的真实描述和精辟解释,它可能会改变一般人对于天才的误解,而更侧重于对于辛勤付出的诠释。等式表明,1%的灵感闪现虽然可遇不可求,但却是天才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而99%的血汗则极为贴切地刻划出后天努力的长期性和重要性。简而言之,人们要想在探求未知的道路上创造出奇迹,必须同时具备天赋和毅力。

2、爱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写下一个公式:A=x+v+z。并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可以看出,这个公式在描述成功的诸因素上更为具体详细,更有可信度。因为x、y、z的表示趋向于苦干巧干实干这三方面,但凡能做到这三点当然成功。这两个等式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成功的几要素,与我国古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异曲同工之妙。

1、开方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成名后,收到一位贵族小姐的求爱信,信中写到:“你有一个美丽的名誉,我有一个高贵的地位,这两者加起来,再乘上万能的黄金.足以使我们建立起一个天堂都不能比拟的美满家庭。”杰克·伦敦回信说:“根据你列出的那道爱情公式,我看还要开平方!可惜这个平方根还是个负数。

第三篇:如何开展一堂生动的英语教学课

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顾名思义所谓的“己”即师者自己,“彼”当然就是学生喽!我想不管你的学生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不愿自己的老师是位无趣的老八股,只有学生对老师感兴趣才会进而对其所教授的课程感兴趣。很多著名的教师其学生都是慕教师其名而至。

那如何“知彼”呢?先要从学生的年龄段说起?幼儿及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永远希望老师的脸是经常有些变化的。所以教师的面部表情要丰富,肢体动作要夸张,才会充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观能动性比较强,所以注意力难长时间集中,就要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设计时要动静结合,切不可生生把学生束缚在座位上。

其次对于知识点的教授方法要多元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某项事物的兴趣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若选择千篇一律的教授方法往往事倍功半,老师累得要死学生兴趣不高。建议可选用些简单的教具与所教授知识点做有效捆绑,在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具的帮助下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知识点渗透。

第三在知识点的联系方面可采用多种练习方式,在机械联练习基础上,进行练习方法的创新。为何要有机械联系呢?因为机械联系虽然无趣但却十分有效,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可以采用部分机械练习,但机械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之后可加入针对知识点练习的小游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效果会好很多。

任何知识点在学习及联系过后都少不了巩固这一环节,在巩固这一环节可采用游戏为主的教学方法,应为在这一环节学生以对所学内容失去了先前的新鲜感,如果采用无趣的巩固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接下堂课的兴趣。 所以多元化的方式应贯穿一节英语课的始终。

第四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福建省南靖县龙山中心太保小学:吴锡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从实际生活情景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更多的机会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如教学“认识角”时,从角这个字认识,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丰富的 想象力。学生自然会想到了生活中的角,数学上的角,人民币当中的角和语文课学到的有关角的词语„„这样使学生在脑中储存的对于角的有关信息全部暴露出来。然后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数学上的角。

又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

1 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自主探究。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在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喜新和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和积极的心态下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延长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又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魅力。

2 如:在教学《游戏公平》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

1、

2、

3、

4、

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对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对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第五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做了明确要求:数学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促进开发创新能力,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如何在课堂创设情境?本文从三个方面做了尝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设 情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中做了明确要求:数学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促进开发创新能力,有效地调动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

新形式的教育,舍弃单纯教师传授的形式,提倡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再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在思维组织和逻辑推理过程中获得新知。因此,情境组织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情境教学,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指向性的现实情境,把基础知识融于情境中,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启迪。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优质的情境?

一、质疑情境导入,激发自主探究意识。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质疑情境,是教师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常用的一座“桥梁”,把学生思维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知识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在上课时,老师的质疑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从质疑角度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验证、总结,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运用于实际,体现数学的价值。如:《船有触礁的危险吗》,我先在班中提问哪些同学愿意当海军,学生们的思想很快被调动起来。我接着说到:现在选择一名船长,这位船长应该不要象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一样,要有很强的预见意识,看哪位海员合格?接着进入正题:现在利用所学知识,看在一片有暗礁的海域,是否能让货轮安全度过?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进入了教学环境中,从而感受了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表面上看,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真正的问题是由学生自己发现并自己解决。这样创设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二、生活情境写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充满数学 ,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反馈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也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如:讲七年级的《有序实数对》时,我拿出来一些火车票和电影票。让学生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回答,是否可以随意坐,为什么不可以?随意坐的麻烦有哪些?如何能准确的找到我的座位?有没有可能这个座位上有人?这一连串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回答得积极性。让学生在头脑中搜索到了许多和这一节内容有关的生活实际,正是这些亲身生活,给学生们的学习进行了定位,使复杂的位置问题变的简单而且一目了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认识的同类现象进行分类、总结,拓宽考察范围。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身边的事情,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问题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二次函数y=ax2+bx+c》,为了便于引导,我先提到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构思对比,自己组织二次函数的定义,并想想注意事项,继而联系一次函数,设计生活的这类现象,感受它可能有什么样的性质。然后引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二次函数什么时候的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再由一元二次方程得求根公式来强化a,b,c的重要性。这样就系住了学生们的思维,引导了开发的方向,便于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获得。

在教学中如果能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是很乐于接受的,学习起来就轻松、愉快,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现在使用的教科书上的一些习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日常生活情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意识。教师更应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级性。

上一篇:疫情报告与新要求下一篇:要经历磨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