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过程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2022-09-1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 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 所以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责任, 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摒弃原有教育机制中的“应试教育”倾向, 革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健全的人格”的创造性人才, 这不仅是适应当前高考改革的需要, 而且是时代、民族的需要。课堂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一堂什么样的课,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这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1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一个启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 所以我们不能满足于传授具体的专业知识, 还要揭示知识背后凝结的历史、观念、方法、精神等, 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内容和创新精神, 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 尽快完成从知识的继承者到知识的创造者的转变。这首先要激起学生主动发展的欲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激发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兴趣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给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激发人的内在动力,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 适当调整课堂气氛, 控制课堂节奏,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 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2 创造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管人的能力还是智力, 其核心成分是思维, 所以创新教育应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 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人, 一般具有独立性、自信心、自制力和恒心, 或者在行为习惯上与众不同, 具有鲜明强烈的个性。

当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后, 便会根据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个性的发展便由此开始。此时, 教师要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把课堂空间让给学生, 把握学生的表现欲望, 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 鼓励学生用发散式思维思考问题。在引导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发表的观点中的个性特点加以区分, 如有价值, 则可继续引导延伸, 如没有价值, 则应采取温和的方式予以收缩, 切忌采用粗暴的方式予以打压。

创设问题意识环境, 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一顾客买了一双皮鞋, 刚穿着走出商厦, 前面就裂开了, 成了“鳄鱼牌”皮鞋。这种情况下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这位顾客, 你会这么办?以假设身份设问这样给了学生以巨大的思维空间, 不同的阅历, 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知识构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世界观, 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辐射度相当的广阔。自认倒霉、息事宁人者有, 摆开架势借机造事者有, 理性冷静、依法解决者有。教师在此时就要因势利导, 用维权的机构、途径、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等知识让学生去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明确思维、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途径不是单一的、固定的、机械的, 方案、计划可以而且必须是多样, 它们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这样就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集中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寻求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思想意识和分散思维能力, 深入挖掘了学生本身蕴涵的潜在性, 并依此为桥梁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在这个个例中, 有的学生回答说:“如果我是这位顾客, 我会高昂着头, 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对这个方案教师要正确引导, 充分肯定其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和所选角度的新颖性, 肯定学生所提方案都是在解决问题, 但解决的是不同的问题。尽管它与教师设置情境的角度不同, 一个是外界看法, 一个是内部的权益, 这样就跳出了课堂所授知识点的空间, 有效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发展, 使有不同意见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而不能对其加以训斥, 以“我们是在讲如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你扯到哪去了”一棒子打死。尤其是现在大综合的情况下, 世界上万物的普遍联系, 学科之间的相通性, 方法的借鉴都可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材料。

3 注重实践, 解放思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落脚点,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 教师要大胆鼓动和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 开辟第二课堂参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学会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并在这个过程中,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 关注热点

结合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热点进行教学, 不仅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近期物价上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粮食、肉、油、食品价格的上涨, 2008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8.5%, 而四川汶川大地震又可能会加剧短期内消费品供给短缺的状况, 给年内C P I上行压力加大, 增大了2 0 0 8年我国控制通胀的难度。那么, 是什么引起了物价上涨, C P I的大幅上涨又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结合时政热点的创新活动, 使学生兴趣顿生, 思维活跃, 跃跃欲试。无论他们的回答正确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开辟第二课堂

创新教育要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采取读书、阅报、讨论、座谈、交流、演讲、展览、设计、看电视新闻、上网、撰写政治小论文等形式和手段, 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生活, 充分展示学生个性, 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和实现创新的思维训练。实践证明, 在这样的思维训练过程中,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3 研究性学习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创新。所以, 在教育教学中要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第一步, 让学生自己确定研究课题。第二步, 调查研究收取第一手资料和信息。第三步收集、汇总资料和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小论文。第四步进行小论文评比, 并向有关部门递交发展的方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仅提高了创新能力, 而且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意识。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需要给学生宽松的时间和空间的余地。学生个性存在情商、智商等差异, 教师要发现学生个性特长, 因材施教, 注重个性发展。不要统一标准, 歧视异端, 要分层要求, 发挥特长。不要面面俱到, 事必亲躬, 要宏观引导, 相信学生, 不要维护权威, 专制作风,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创新道路上“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素质的培养, 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合格人才。

摘要:创新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 僵化死板的课堂教学往往成为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罪魁”, 如何有效地利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如何让教育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一责任, 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素质,学习兴趣,问题情景,实践

上一篇:浅析水工混凝土浇筑与养护下一篇:试论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