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文中详述了新工科的内涵。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从心灵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求知欲。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自拓展的知识结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1:

融入军事应用实例的大学物理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采用军事应用实例教学的初步探索,分析了实例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方面所起的作用。此研究成果对军队院校物理课程教学满足部队实战化要求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军事应用;实例教学;大学物理

一、引言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是一切工程技术的重要支柱,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理论基础。当前世界军事领域围绕人才和科技的竞争日趋激烈。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武器装备与物理学的关系将会更加密切,物理课程对于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突出军事特色、加强军事应用,提升学员任职后的“战斗力”是目前基础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利用军事应用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许多院校都在研究。早在1992年陈心中、徐润君就出版了一本《军事中的物理学》[1]。这本书涉及力、热、光、电磁和近代物理方面的军事应用,物理知识面广,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遗憾的是其中涉及的军事应用年代较早,已落后于现在的武器装备;武警警官学院通过分析古今武器装备中所包含的物理学原理、武器装备对战争的影响,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将物理学的军事应用引入军校大学物理课堂[2];军械工程学院提出科学构建军事特色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体系,在优化系列课程设置、加强大学物理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3];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加强物理知识和军事高技术的相互融合,探讨了大学物理与军事应用的关系、军事应用如何走进大学物理课堂以及应注意的问题[4];北京理工大学提出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通过相关的实例分析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科技教育,把军事科技知识与发展融入课堂的例题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5]。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军事应用与大学物理有机结合的问题,提出合理设计课堂军事应用实例服务物理基础教学的理念,通过开放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将大学物理原理自如地延伸拓展到军事应用领域,为实现大学物理课程对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育人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军事应用实例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在人类的战争史上,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在作战手段中担当着急先锋的作用。每一次战争规模的扩大,都伴随着物理学的发展[6]。近年来,军校物理教学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员的学习兴趣不高,学员认为大学物理知识点太多、太杂、太散,上课都是在看教员做公式推导了,枯燥无味,物理学习对他们今后的任职工作帮助不大。笔者在部队调研中发现,毕业3—5年的基层军官对大学物理学了什么内容都忘了,其原因主要是所学的物理知识在部队用不上。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物理教学改革没有跟上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物理知识与军事应用、部队需要出现了脱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军事应用实例的引入,使军事应用实例贯穿于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让学员认识到物理学习对其今后任职的帮助,才能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其对物理课程的关注度。

2.提高军事素养。通过物理教学可以提高学员的军事素养。正如前面所述,物理学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战争形态的发展。从原始的投石机,到坦克、飞机的出现,再到现在的信息化作战,都离不开物理原理的一次次突破。因此,紧紧抓住物理与军事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将两者融合讲解,对于提高学员对武器装备的掌握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讲授物理学的方法、物理学家的品格也是我们培养优秀指挥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军事应用实例

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军事应用实例其目的是为大学物理教学服务。因此应用实例的选取和与物理知识的衔接至关重要。

1.实例引入。在讲课前,可根據本堂课教学内容和任务的需要,引入恰当的军事应用实例,设置适当的问题,引起学员探究兴趣和对解决问题的渴望。在这里问题的提出至关重要。

2.物理知识的讲解。在物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对物理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讲解,夯实学员的物理基础。同时,要注重对引入问题的呼应,引导学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员体会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军事问题的乐趣。

3.注重前沿知识的拓展。物理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物理学的发展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发展,也影响着战争手段的变革。反过来战争手段的更新也促使了物理学的研究进展。在课堂讲授中可以根据物理前沿知识补充军事高新技术方面的应用。作为拓展知识我们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布置问题让学员查阅,或者通过开设选修课、讲座课的形式让学员们了解。

4.物理与军事有机渗透,融为一体。要以自然贴切的方式将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适度适量地延伸到军事应用领域。使学员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军事问题的方法。从物理原理上看其军事应用:将物理原理直接延伸到相关的军事技术,解释军事技术的物理本质;从军事现象中寻求物理原理:将相关的复杂军事技术问题进行分解、简化和抽象,还原到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四、在物理教学中融入军事应用实例——以多普勒效应教学为例

1.课堂引入。以雷达的测速功能为例,引入多普勒效应。提出测速问题:在战场上,声呐、雷达被广泛用于侦察,这些侦察设备是如何测定敌方武器装备的速度的呢?其中蕴含的物理原理是什么?由此介绍一种物理效应——多普勒效应,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让学员们了解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2.多普勒效应的讲解。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使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一种现象。在讲授过程中我们分三种情况即:波源不动,观察者相对波源运动;波源运动,观察者不动和波源和观察者同时运动进行讨论,引导学员得出机械波的普勒效应。以海底声呐探测目标为例题,讲解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进行测速的原理。

3.军事应用。现在许多飞机、導弹、战车等高技术武器装备上都装有根据多普勒效应制成的多普勒导航雷达。它们都是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的。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在侦察过程中,如果回波频率等于雷达发射的脉冲频率,则表示目标相对于雷达不动;如果回波频率增加,则表示目标接近雷达;回波频率减小,则表示目标远离雷达。根据频率改变的数值,利用电磁波的多普勒公式可以算出相对运动的速度。为了便于判断和观察,目标运动的速度直接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例如,俄罗斯米格-23等战斗机就装有多普勒导航系统,美国F-16战隼等轰炸机装有多普勒火控雷达。地面站也应用多普勒效应跟踪卫星并进行测轨。根据多普勒效应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满足现代军事导航三维测速的需要,由此可见。多普勒效应在军事领域的许多部门都被广泛应用。

4.前沿拓展——逆多普勒效应。由于多普勒效应,移动目标容易被雷达等侦察设备捕获,有没有一种和多普勒效应相反的效应干扰侦察设备对目标的测速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逆多普勒效应。目前研制的新型材料——超材料就具有逆多普勒效应功能。超材料具有负折射率、反常光压和反多普勒效应等诸多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特性,使它在武器平台宽频隐身、超轻宽频天线和低损耗雷达罩等方面,大大提升武器装备的性能。性能超乎寻常的新材料,将为武器装备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五、结语

本文以多普勒效应一课为例,讨论了如何将军事应用实例引入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讲授与之相关的武器装备原理,为军校学员学习物理知识,服务部队提供了一种思路。相信这种物理知识—军事应用—科技前沿—军事前沿的讲解,在培养具有高素质军事人才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心中,徐润君.军事中的物理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

[2]杜启明,郑春华.将物理学的军事应用引入到军校大学物理的课堂[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6):71.

[3]张灵振,冯蒙丽,刘进,等.军事特色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2):78.

[4]张立云,徐筠,张娜.军事应用走进大学物理课堂探讨——以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为例[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9,(9):72.

[5]胡海云,缪劲松,刘兆龙.大学物理课堂例题真实化举析——军事篇[J].物理与工程,2016,26(Z1):26-30.

[6]刘戟锋,屈婷婷,刘杨钺.物理战:带头学科的军事应用及困境[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6):117-121.

Key words:military application;case teaching;university physics

作者:刘影 赵丽丽 郭玉

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2: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研究

摘要: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文中详述了新工科的内涵。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从心灵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求知欲。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自拓展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大学物理;新工科;教学任务;教学方法

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学生通过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客观世界,掌握物理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的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工科概念提出后,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新工科的概念及内涵,以及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大学物理教学。

一、新工科的概念及内涵

“新工科”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全面推行高等工程教育以适应新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概念。其主要目的是将传统的工科建设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新工科概念的出现对高等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新工科首先要搞清楚其本质是什么,新工科的外在表现是建设新专业的建设,但新工科的本质则是为快速发展的经济培养创新型人才。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具体地说,就是支撑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伟大工程师。新工科要培养社会进步所需的伟大工程师,关键要做好两件事。其一,伟大工程师必须要具备伟大的心灵,那些在工程上的伟大的设计及思想就会从这些心灵中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因此,新工科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大学生具有伟大的心灵。其二,伟大工程师必须具备卓越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卓越的能力,那些在工程师脑海中萦绕的设计及思想才有可能变成足以改变世界的现实。因此,新工科另一主要任务则是培养大学生具有适应经济发展的卓越能力。

二、新工科教育任务

新工科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锐意进取及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因此,新工科教育的首先任务是要激发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工程师是人类进步和技术革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工程师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多的是要充满对社会进步、民族发展肩负的强烈的使命感。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每一分努力、每一次成败不仅仅是关乎我们自己的荣辱成败,它还将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未来,甚至影响着世界民族的发展。其次,新工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及创新精神。传统的工科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上面,很少强调创新。而人类社会的进步每时每刻都在要求我们创新,因此,作为当代工程师,我们不仅要能做事,做好事,还要具有改变社会的创新精神。最后,新工科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对一切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一种敢于探索新世界的欲望。这种欲望的膨胀将会炼成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雄心。

三、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任务

传统的工科教育主要关注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上面,而忽略了学生心灵的培养,这也是传统工科教育不适应现代经济对人才需求的最大短板。新工科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伟大心灵。因此,对于大学物理这样一门工科专业必修课而言,所肩负的使命不再只是传授物理知识、学生会做几道题,而是首先要从心灵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求知欲。大学物理的知识大多是理论性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知识,教师越来越难教,而学生也反映越来越难学。考试成绩每况愈下,学生甚至反映学习大学物理没有用。因此,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作为大学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课堂到课外相结合。

1.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物理知识大多理论性较强,学生如果没有兴趣,教师讲课不生动,学生学习效果就会很差。这也是传统工科教育中大学物理课程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枯燥的物理理论讲授得生动形象是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兴趣的主要方向。事实上,物理学的所有定理、定律都来自于客观实际,都是伟大科学家们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想模型。这种理想模型升华为理论反过来指导客观实际,为科学的进一步发现提供理论依据。因此,这些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客观实际,即物理上每一条定理、定律都是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物理定理、定律讲授之前要将得到这些规律的背景生动形象地讲出来,让学生切实感受这些伟大发现其实就隐藏在我们生活中。比如,讲霍尔效应时,将霍尔如何发现霍尔效应向学生介绍,同时指明,霍尔发现霍尔效应时才24岁,跟我们年龄差不多,而霍尔效应的理论主要是电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这些理论我们早在高中就已经学过,但我们运用理论不够,理论与实际脱节。而霍尔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所以发现了霍尔效应。这样讲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原来霍尔效应我们也是可以发现的,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思考,多将物理规律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2.课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然物理学的一切规律都来自于客观生活实际,那么物理规律更多地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体会。老师除了在课堂教授知识,还应设置課外习题,让学生将物理规律与实际生活相连,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讲完光的干涉理论,叫学生在课外体会光的干涉理论的应用:五颜六色的肥皂膜,油滴滴在地上后被太阳照射时的颜色,眼镜上镀的薄膜的功能及原理等。这些都会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连,更多运用学过的物理理论去发现生活中的奥妙。实践表明,将物理学习放到课外体会,会极大程度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学习兴趣。这种兴趣的产生可以推广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四、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教学方法

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自拓展的知识结构。传统的工科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忽略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思维包括对问题的怀疑,不轻信别人的言论及思想,不轻易否定结论;包括对问题寻根究底,不放过任何细节,对现实生活中任何出现的问题及现象寻根究底找原因;还包括对问题高度审慎,科学的理论一定要靠充分可靠的证据来证明。在新工科建设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教学模式要转变,学生上大学不再只是单纯地听讲,而是应该成为交流—质疑—辩论的教学模式;其次,教学内容也要做相应的改革,应该构建问题导向式课程教学体系。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也就不再只是老师单纯地讲授,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或者说,不断练题强化知识的掌握。大学物理的教学方式要从根本上改变,老师的角色要从灌输知识的老师变为辅导知识掌握的导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因此,老师的作用则是设置一个个相互连贯的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质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的自主学习给以判断,通过交流辩论得以对问题的思考,老师最后做辅导性的陈述得以对问题的解惑。学生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逐个击破,掌握知识的背后还能够提出创新性思考。

自拓展知识结构,就是要能够在课外自主地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拓展自己知识结构,增强自身能力。因此,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物理的“基础”必须要求扎实,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通常情况下,问题来源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理解,然后质疑、相互讨论得到解答。教師在该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祁永庆,崔雪.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风,2018,(1):28-30.

[2]刘利娜,秦瑞飞.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主观能动性[J].科技风,2018,(4):29-30.

[3]刘晓霖,林佳,陈静.教学新范式下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5):193-194.

[4]瞿佰华.工科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现状与改革方向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29-130.

作者:代福 范东华 赵丽特

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 篇3:

专题讲座辅助大学物理教学研究探索

摘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尝试使用专题报告形式将物理学知识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探索科研成果与基础物理内容相结合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大学物理;专题报告;教学探索

1.概述

目前高等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并且多数高校基础课学时不断压缩,学生不能在短学时内深刻理解物理知识及物理思想的重要性。很多高校都开展了相应教学改革[1,2],以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水平。近几年,通过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调查发现,基础课与专业课脱节明显,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在降低,并逐渐失去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美国大学通过分层次教学[3]和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4]进行探索研究,取得较好成果。究其改革目标均以传授大学物理思想方法教育[5]为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本课题组探索将科研成果与基础物理内容相结合,以专题报告形式辅助大学物理教学,将物理学知识点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在低年级就将基础知识在今后的应用有所了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与学的互动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专题报告辅助教学设计策略及实例

2.1专题报告辅助教学设计策略。《大学物理》授课学期为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第二学期主要讲授的内容为质点运动学、牛顿定律、动量与能量、刚体力学、振动与波动、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第三学期主要讲授的内容为热力学基础、气体动理论、静电场、稳恒磁场和电磁波等内容。根据课程进程,适时的安排与物理学知识相关的科研内容作为专题报告内容,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每期报告之前,为学生讲解报告内容简介以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每期报告我们都对参加报告的学生做相应调查,内容是对于这样的形式是否满意,有何意见或者建议。

下面是我们精选了一部分专题报告实例,来详细说明该课题的研究内容。

2.2专题报告辅助教学实例。按照教学进程,我们精选其中一个系列,涉及物理学知识点为:牛顿力学、动量、激光、光纤应用等内容为一个系列专题报告,通过这些专题报告让学生深刻理解第二学期物理学知识点以及物理学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专题报告(一) 题目为“蛋白质折叠机理及结构-功能关系的分子模拟研究”,报告人:苏计国,副教授,燕山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主任。近年来一直从事生物物理交叉学科研究,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报告内容: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生命科学已进入到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点也从基因测序转变到了基因的产物蛋白质上。其中,蛋白质折叠及其结构-功能关系是有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我们知道储存在DNA上的遗传信息可以转录到RNA,进而翻译成一定的氨基酸序列,三联码的破译使得人们已经掌握了从DNA到氨基酸链这一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但是,翻译生成的多肽链如何折叠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即蛋白质折叠问题,目前还不清楚。同时,具有特定结构的蛋白质如何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如何从蛋白质结构出发预测其功能也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上述问题的研究可以为蛋白质的功能改造和药物设计提供有效的预测模型和工具。现有的实验手段很难观测到蛋白质折叠和功能性运动的微观细节,计算机模拟是研究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近40年的发展,该领域已经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化学反应过程,甚至复杂的生命过程。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Karplus、Levitt和Warshel三人,以表彰他们在该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本报告从物理学理论出发,介绍分子模拟的主要思路及关键问题,包括:分子建模、粗粒化模型的构建、力场函数的建立以及力参数的拟合、动力学方程的数值计算、构象采样等。与大学物理教学中牛顿力学研究方法相吻合,从构建分子模型开始,进行力函数分析、求解、优化等过程,使学生能够了解物理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研究思路。

参加该报告的学生人数约300人,通过调查有60%左右的学生认为报告内容新颖,尤其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约20%学生认为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但是喜欢这样的形式。

专题报告(二) 题目为“光的力学效应—光镊原理及应用简介”,报告人:朱艳英,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光微操纵技术及应用、微纳机械系统集成、光镊在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及地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报告内容:光有力学效应吗?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学说最终导致了激光的诞生, 6O年代激光器的发明使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学效应真正走向实际应用。人们开始对光的辐射压力和光的力学效应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光的力学效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70年代,朱棣文等人利用光压原理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幽禁原子的方法,获得了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研究成果也为荣获200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探索光对微小的宏观粒子的力学效应。198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A.Ashkin发明了光镊技术,光镊成了光的力学效应的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近20年来光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派生出透镜光纤光镊、微透镜阵列光镊、全息阵列光镊等可以应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远场光镊技术,并成为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学、光谱学、微细加工等众多学科及交叉领域中的研究工具。与此同时,科学研究也从宏观领域深入到介观及微观领域,尤其是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单分子水平上的捕获与操纵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对DNA分子的切割和拉伸等操作都要求捕获和操纵的空间精度到纳米量级,近场光镊技术因为其捕获范围的高度局域性,可以直接对单个纳米量级的生物分子进行捕获和操纵,从而成为单分子水平操纵的有力工具。

本报告既有激光原理介绍,也包含光动量和能量概念,从分析激光在介观粒子上的反射和折射时,动量的改变从而产生力学效应,并利用力学效应捕获介观粒子的实例。使学生能够了解物理学知识在物理前沿中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加深理解。

参加本报告的学生人数约为240人左右,通过调查60%的学生认为此次报告原理易懂,内容新颖,主要介绍了科学研究前沿知识,对物理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

目前,2014年春季学期专题报告已开展3次,由于教室有限,共计参加报告会的学生人数达到700人左右,通过对参会学生调查,约70%学生喜欢这样的形式,并希望能够将活动持续举办下去。

3.结论

在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已经遇到学时数紧张,信息化快速发展时期对传统教学的冲击,学生对物理知识难以理解,学习兴趣逐渐下降等问题。本课题组开展的系列专题报告将物理学知识与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拓宽学生知识面,也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课本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调查学生比较欢迎这种形式,既能了解物理学前沿知识,也能加深理解课本知识点。本次专题报告附着课堂教学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推动了整体基础课教学改革,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增添了创建思路。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系)

参考文献

[1]段志刚等.大学物理探究性教学设计策略及方法[J]. 物理与工程,2012,22(3):54~56.

[2]郑春红等.强化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水平[J]. 物理与工程,2012,22(3):52~53,60.

[3]张立彬等.美国大学物理学分层次教学研究[J]. 大学物理,2012,31(6):50~56.

[4]张立彬等.哈佛大学物理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大学物理,2012,31(2):45~50.

[5]朱鋐雄等.大学物理思想方法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及其实施策略[J].物理与工程,2012,22(3):41~48.

作者:王明利 朱艳英 张素红 赵原源

上一篇:危岩破坏概率统计论文下一篇:产品出口贸易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