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

2022-04-24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使大中小学德育实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颁布至今,德育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聚焦H区的德育工作现状,对该区域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 篇1:

为了学生的发展

要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从大处着眼,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要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根据这一精神以及《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我们成都市田家炳中学积极探索,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构建特色德育体系入手,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一、设计德育行动方案,

整体推进德育工作

(一)以仁育仁,以仁亲仁,在教学科研中推进德育

1.以德育科研推进德育工作。

中学德育工作必须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由总结经验向深入探索规律发展。为了明确中学德育工作的管理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我校在推广“中学生诚信品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学生个体的研究,加强各阶段德育目标的针对性,以此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2.开设特色化校本德育课程。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转变教育观念,结合本校优势,精心组织和开设有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我校在总结德育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化的德育课程,在不同年级,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分别开展了传统美德教育、国学专题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情感与价值观教育。

我校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包括:田家炳先生成长历程(结合国学经典,培养学生仁爱之心),学校历史(充分挖掘学校发展中的光荣历程,激发学生自信向上之心),学生成长规划的制订(结合导师制进行,让学生成长阶段目标明确化),学生实践体验(在实践中检验德育目标达成情况)。

我们在充分研究学生身心特点基础之上,根据年级德育目标选择某一德育项目开展德育活动;然后该年级全体师生集中精力,整合资源,强化训练,深入体验,力争该项目达标;当阶段德育项目达标后,下一阶段将建立新的德育达标项目。

当然,班级、年级阶段性的德育特色活动,只是整个德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德育的全部。在班级、年级特色文化创建过程中,要一直保持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及时发现可用之材进行整合,对经实践检验的优秀课程要及时纳入校本课程体系之中。

3.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

叶澜教授说,保证学生精神生命能动性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面向学生,我们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主要解决青春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材的选择和运用。心理教师应善于观察,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然后根据具体的表现,每年对授课内容进行精选。

(2)区别对待各班,选择不同教学策略。各班级由于学生组成不同、管理不同,班级间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3)在活动中体验,在思考中感悟。要改变一个人的心理,光靠说教是不行的。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开展心理剧创作和比赛活动等。这些活动学生非常喜欢,在无形中他们的心理素质得到增强。

学校心理辅导室除了做好心理咨询工作以外,还积极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和交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

(二)以智启智,以智强智,在学科教学中挖掘德育资源

杜威认为:“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如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辞。”学生在校求学的过程,同时也是道德智慧生成、提升的过程。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学科教材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学校各学科都隐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给学生系统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如运用教学内容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热情,促其立志;创设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

(三)以行显行,以行促智,在活动中强化德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挖掘活动尤其是课外活动的德育功能,创新课外活动的德育载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活动与课堂教学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课堂教学是主体,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二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我们开展的青年党校和少年团校、地震灾区体验行、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二、构建德育目标体系,

达到知行统一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 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如果我们不顾学生的成长水平,对各年级学生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德育将很难落到实处。基于这一认识,我校分段分模块来开展德育工作。

(一)低段学生强调内化仁智,提升道德认知水平

爱生命,善待人。教育学生生命是宝贵的,需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同时,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存在,尊重他人的人格,不伤害他人。热爱生命就要热爱生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感受生活的美好,学会用自己的行动创造美好生活。要让学生懂得人类和谐的生活需要彼此关爱,彼此善待;要让学生明白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就是在赋予生命价值。

爱祖国,孝父母。引导学生理解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一种情感、态度、信念;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知道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育自己付出的辛劳,亲近父母,尊重父母,在行为上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

守规则,讲诚信。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从让学生了解规则开始,激发学生产生遵守规则的愿望,最后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一步一步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世界所共同推崇的美德。在当代社会,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支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要让学生懂得诚信的重要意义,以做一个诚信的人为荣。

(二)中段学生践行道德行为,体验中生成道德智慧

知责任,懂感恩。责任是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责任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是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感恩即知恩图报,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学生要感恩父母。体会父母为抚育自己付出的辛劳,感激父母;学会体贴父母,主动分担父母的劳动;学会理解父母,在尊重的基础上与父母平等沟通,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还要感恩社会。懂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了解自然灾害中社会救助的重要作用,热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亲社会行为,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珍爱生命,和谐共处。珍爱生命就是要让生命富有意义。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学会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去体现人生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奉献精神,勇于付出,与他人建立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关系。

(三)高段学生提升思想境界,构建和谐校园

提高生命能动性。我们通过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实施教育的机制,来优化生命与健康教育。我们开展了生命与生活、生命与健康、生命与价值等系列主题活动,并整合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等主题,形成了完整的德育课程内容体系。我们还开发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理性分析和处理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升学等方面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满足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有信心的一种思想状态。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会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我们将英雄模范请进来,给学生作报告,与学生谈心,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学生中不少人在默默无闻地为学校、班级或者社区贡献着力量,我们也注意发现和树立这样的典型。学生身边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

要坚定理想信念,还要加强自身修养。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自身修养。如参加读书交流会、艺术欣赏会、影剧评析会、难题辩论会等活动。

三、思考与建议

(一)优化德育途径,构建载体多元化的学校德育体系

要构建校园——社区德育一体化的教育模式,营造大教育氛围,形成大德育体系。建立具体化的校本德育管理体系,健全领导机制,提高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把学校领导体制、规章制度、队伍建设、督导检查、考核测评等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二)走德育科研之路,把握德育工作的前瞻性

要组织力量对学校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掌握德育的特点和规律,使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但要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成长规律,研究德育的内容体系以及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运作体制、评价体制,还要研究经济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掌握了这些,才能把握德育工作的未来走向,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

责任编辑/刘烨

作者:李波

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 篇2:

新时期德育现状调查研究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使大中小学德育实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颁布至今,德育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聚焦H区的德育工作现状,对该区域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调查主要围绕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活动形式、德育管理和培训、家校协同五个方面开展。调研方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中小学生1,989人,来自l7所小学、7所初中、1所高中;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2,358人,来自18所幼儿园、17所小学、7所初中、1所高中。访谈对象包括15名中小幼校(园)长和教师、15名家长和2名教育行政管理者。研究发现如下。

德育重点内容体现出随学段变化的特点,且心理健康在德育中占重要地位

学校德育的重点内容随着学段变化而变化。小学排在前三位的德育内容为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公民素养教育,初中排在前三位的德育内容为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高中排在前列的为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素养教育和道德教育。这说明,随着学段的变化,学校德育的重点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且心理健康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段间的德育教材内容存在简单重复问题

中小学教师认为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段间的德育教材内容存在简单重复问题,但幼儿园课程在德育的幼小衔接方面做得很好。具体来说,50%-60%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同一学段不同年级的德育教材内容存在简单重复问题,但70%的幼儿园教师认为不同年龄的幼儿德育内容并不存在简单重复问题。40%~60%的小学、初中教师认为相邻学段之间的德育教材内容存在简单重复问题,60%高中教师认为高中德育教材内容属于螺旋上升。90%以上的幼儿园教师认为幼儿园课程在德育的幼小衔接上完成得比较好。

课堂教学和游戏是中小幼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有效途径

具体而言,80%以上中小学生认为课堂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有效途径,此外,通过媒体(电视、报纸、网络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第二条有效途径。但教师的观点与学生不同,近90%中小学教师认为通过宣传栏、班级板报进行宣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和做好家校共育次之。80%以上的幼儿园教师认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是课堂游戏活动( 83.Ol%),其次是幼儿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 81.59%),再次是家园共育(78.05%)。由此可见,对于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有效途径的判断,中小学生与教师的观点并不一致,而且不同学段教师的观点也不相同。从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而言,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和游戏主渠道的作用,并抓好校园宣传栏、班级板报宣传工作和幼儿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艺术节、运动会、传统节日和科技节是最受中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精心設计、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调研发现,中小学开展了多种活动,小学生最喜欢的前三项活动是:艺术节、运动会、传统节日活动;初中生最喜欢的前三项活动是:艺术节、运动会、科技节;高中生最喜欢的前三项活动是:艺术节、科技节、传统节日活动。艺术节是最受中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对于中学生来说,科技节也较受欢迎。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因此,应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丰富的教学形式,以美育德,以德肩智,让课堂教学闪耀道德之光。

德育课程体系不完善、专业培训缺乏、经费不足是当前学校德育管理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发现并解决当前学校德育管理中的问题对于完善学校现代化制度建设、落实《指南》要求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结果表明,小学阶段教师认为德育体系不完善是最主要困难;各个学段,都存在教师专业培训缺乏的问题;而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教师认为经费不足是落实德育相关政策面临的主要障碍,而三个学段的教师选择“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的均较少。

八成左右的教师表示对德育一体化相关培训需求程度较高

培训是德育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手段,调研发现,75%左右的小学和初中教师对于德育一体化相关培训需求程度较高,89.74%的幼儿园教师和82.26%的高中教师也表示比较需要德育一体化培训。其中幼儿园教师对于德育一体化培训的需求程度最高且最为热切。2019年9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I叶』要开发专门培训项目,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一体化建设,并定期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活动。这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积极回应了思政课教师德育一体化的培训需求并提供了切实保障。

家长教育目标和学校不符是学校开展家校共育遇到的最大难题

《指南》指出要积极争取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但实施并不顺利。调研发现,中小学教师认为学校开展家校共育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家长教育目标和学校不符,其次是家校共育制度不完善。幼儿园教师认为家园共育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家长没有时问,其次是家长教育目标和学校不符。教师在访谈中反映,学校想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长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真正的教育,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可见,家校双方应通过积极互动沟通更新观念、达成共识来解决家校教育目标不符的难题。

儿童道德发展基本规律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学校德育工作应系统构建、整体推进。近年来,针对学校德育实效不强等问题,国家发布了一系列“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文件,为系统推进德育一体化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未来的德育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德育规律统一规划德育课程,实现德育一体化。要以辩证统一的哲学观推进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既尊重独特性,又兼顾统一性。中小幼的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学习规律和德育规律,充分考虑面对不同年龄群体,相应的德育内容、要求也有所不同。统一规划、统筹国家各学段德育课程标准、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保证不同学段德育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实现中小幼德育横向贯通、纵向衔接、螺旋上升。

2.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堂主渠道育人途径,实现德育常态化。充分保证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中德育的内容和课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中小幼德育课(活动),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要使课堂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和主阵地,同时处理好德育课程与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打破学科壁垒,发挥联动效应。

3.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实现德育协同化。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建设,落实家长学校的功能,定期组织培训,更新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技能,指导家庭教育实践;积极发挥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平等参与学校事务管理、学校建设和教学活动,寻求家校协同德育的最大公约数。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家校共育,建构家校教育的社区支持网络,整合资源优势,共同对学生和幼儿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德育活动。

4.完善经费投入和教师培训制度,实现德育专业化。完善德育专项经费制度,把德育经费纳入教育行政和学校经费年度预算,专款专用。探索开展德育师资一体化培训。第一,开展教师育德能力跨学段一体化培训。打破学段分隔,积极探索大中小幼教师一体化培训模式;第二,开展育德能力跨学科一体化培训。成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科教师的跨学科素养,不断提高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指导能力[1]。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翁铁慧,大中小学课程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与实践路径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9):5-12.

【张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楚然

作者:张冲

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管理论文 篇3:

全员育人落实的制度障碍及突破

摘要:作为学校德育体系横向贯通的通俗说法,全员育人指学校德育主体和德育载体各负其责、有机配合,形成德育共同体,合力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在很多地方,全员育人没有得到落实,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前我国学校管理科层制化、应试教育制度化、知性德育制度化等问题不利于全员育人的落实。全员育人的落实,要求学校创新学生行为管理与指导责任制度,落实核心素养评价,创新德育评价。

关键词:学校德育体系;全员育人;制度障碍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指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总体要求是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学校德育体系横向贯通指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学校德育主体各负其责,各尽所能,使课程、实践、文化、管理各种德育载体有机配合,相互支撑,形成德育共同体,合力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则是其通俗化、形象化的表达。近年来,全员育人的提法不绝于耳,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却发现,全员育人在很多地方没有得到落实,学校德育体系横向贯通还面临很多障碍。本文拟从制度层面切入这一问题,探求全员育人的落实方法。

一、 “只教书不育人”:全员育人未落实的表现教书育人是中国民间对教育内涵的通俗解释,然而,在很多地方,教书和育人被活生生地割裂开来,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情况时常可以看到。

(一)科任教师不参与常规管理,回避校园生活中的德育责任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明确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员工的育人责任,然而,旨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常规管理责任几乎全部压在班主任、德育处教师的肩上,大量科任教师无视自己在常规管理方面的责任。就纪律表现而言,学生在班主任面前最守纪律,在科任教师面前就变得松散多了。在访谈中,学生经常会这样说:“如果在校园里乱丢垃圾被班主任看到了,就会很惨(被扣分或者严厉批评);如果只是被科任教师看到,基本上没事,有的老师会象征性地批评两句,有的老师看到了就像没看到。”有的学校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科任教师上课时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纪律,回到办公室向班主任投诉说:“你们班的秩序太差了,别的班比你们班好多了。”久而久之,本应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实施者的班主任俨然成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唯一责任人,班主任工作负担畸重,身心俱疲,大量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

(二)科任教师醉心于考试分数,回避学科德育责任

习近平同志在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讲话时指出,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段话在中小学同样适用。从教学内容角度分析,各门课都包含着丰富的、可以开展德育的内容。历来强调文以载道的语文课、历史课不必多说,即使数学、化学、物理这样的理科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精神、可持续发展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然而,大量教师以赶进度、比分数为理由,闲置了这些德育资源,学生很难在课堂上得到思想观念的引导。从教学方式角度分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格,而大量课堂过分强调竞争、背诵,不利于学生养成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精心准备、优雅谈吐、严慈相济是学生学会敬业、友善、文明的榜样,但有些教师却敷衍教学,言语粗鲁,对学生过于严苛或者过于放任,没有负起为人师表的责任。

(三)德育课程教学知识化,游离于德育体系的边缘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要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然而,很多学校的德育课陷入知识化泥潭,育人功效甚微。

在某中学的一节德育课上,一名教师这样执教“友谊”这一主题:教师很死板地把教科书上关于友谊的讲解读一遍,不时停下来对一些说法进行解释,学生边听边根据教师要求在课本上相应部位画线,课堂气氛很沉闷。教科书上的内容讲完后,教师让同学们拿出练习册,把练习册上的配套练习题做完。而后,教师以点名回答的方式讲解练习题。①

二、全员育人难落实的制度障碍探析

教师们普遍知晓全员育人理念,然而,为什么在实践中不愿遵照这一理念行动呢?进一步说,教师们为什么更倾向于遵照“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错误理念开展工作呢?笔者认为,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制度。这里所说的制度包括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1]既包括明文规定的制度,也包括通行而没有言明、有时与明文制度恰成对立的“潜规则”。在学校文化系统中,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学校成员的行为方式是学校价值观的外化,而学校制度是价值观转化为学校成员的行为方式的中介,即学校制度体现着学校的价值观,并通过其对学校成员的强制或约束力量而指导其行为。[2]将教书与育人割裂的观念尽管违背德育方针,但如果得到学校现有制度的支持,也可能会成为各校司空见惯且畅行无阻的做法;全员育人的观念尽管在理论上正确,但如果得不到学校制度的支持,也很难落实。

反观现实,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学校的若干制度安排不利于全员育人理念落实。

(一)科层制的学校管理方式制造了德育与教学的割裂

当前,我国学校基本上实行科层制管理模式。科层制具有专业分工明确、职权等级森严、制度规则化、非人格化、资格法定性、行政效率化等特征,科层制的组织结构被马克斯·韦伯等视为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理想类型”。基于科层制,学校行政系统构成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业务系统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和工作目标、相应的岗位责任制,以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运行和管理效率的提高。[3]然而,學校科层制必然地带来了学校工作专门化或部门化,学校教育工作被简单化地划分成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两大部分。教学工作包括各学科教学工作,由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统筹;德育工作包括班主任工作及不同层级的德育活动,由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统筹。

在多数学校,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等因素的存在,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逐渐演化为“井水不犯河水”的格局,具体表现为:德育和学生管理成为班主任的事,科任教师可以不管;学科教学工作由教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决定,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虽然承担相应教学任务,但一般不会发表反对意见;教学副校长和教务主任也将德育工作看作德育副校长和德育主任的“自留地”,轻易不会置喙。久而久之,德育副校长所能调动的教师主要是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很多科任教师缺乏德育主体意识,游离于德育队伍之外,学校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被割裂。

中学德育课教学可以看作是科层制影响下教学与德育割裂的典型例子。从德育原理角度来看,中学德育课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中学德育课教学属于教学工作,不归德育副校长管理,德育课教师往往无视其德育使命,而是利用这门课灌输道德知识、培养学生应试能力,使其成为纯粹的知识教学。

(二)应试教育制度化挤压了德育时空

应试教育是我国一直存在并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问题,尽管政府和社会大力改革,然而,应试教育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扼制,甚至在局部地区愈演愈烈。从制度选择理论来看,应试教育源于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在现实中,优质高等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这表现为有限的重点大学入学名额和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了规范竞争、选拔人才,以标准化考试为基本标志的传统考试制度兴起并走向繁盛。[4]

在唯分数和升学率是图的传统考试制度统治下,教学工作当仁不让地成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德育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很多学校将德育工作定位为“为教学保驾护航”,德育工作目标在于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秩序和环境,忽视培育学生良好品德的育人使命;德育学科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识性、思辨性,以确保自己在应试教育体系中不被轻视;包括班主任在内的绝大多数教师忙于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德育课时、艺体课时和班团队活动时间被挤占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品德培养所需要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不断让步,慢慢减少。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德育副校长虽然名义上与教学副校长地位平等,实则在多数情况下“低人一等”,学校各项安排也较少考虑德育的需要。

(三)知性德育制度化削弱了德育根基

高德胜用知性德育来概括德育的知识化和教育的知识化。从德育知识化角度来看,德育课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知晓、记住各种道德规范,其考核标准是学生在现场提问和纸笔考试时能够按照道德规范来回答问题,于是,师生在德育课上的教学重点变成对道德规范的知识推理、对于命题者用意的揣摩。

从教育知识化角度来看,学校工作整体上围绕着各级考试指挥棒转,对学生的品德评价被窄化为道德知识问答,德育的根基及实施有效德育的语境被削弱。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的教师被看作是好老师,[5]即使这位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为了考出高分数而采用过分提前挖潜的做法;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被压制甚至否定,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很难在校园中生成为他人、集体和国家服务的积极情感。

三、如何基于制度变革落实全员育人

从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角度来看,落实全员育人值得期待,势在必行,而这一理念的落实,要求学校实施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制度研究者指出,制度是发展由可能到现实的中介。[6]在德育变革中,制度创新是新型德育理念转化为学校德育实践的关键一环,全员育人等新型德育理念要成为学校成员公认且普遍的行为方式,学校就要审视现有制度并加以创造性的改造,确保学校制度支持而不是阻碍新型德育理念。那么,全员育人的落实,要求哪些方面的制度创新呢?

(一)试行全科教师制和德育导师制

陈桂生先生指出,“在现代学校中,关于学生行为管理与指导责任制度有不同的选择”[7],班主任制只是与级任教师制、导师制、班级活动室制等并列的一种制度。针对德育工作化、德育部门化、科任教师回避德育责任的问题,学校可以探索新的学生管理和指导制度。教育部门可以在小学探索推行新型全科教师制,全科教师独立承担语文、数学、社会、科学等主干学学科的教学,外语、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由专业教师任教,以此来促使教师融合教书与育人工作;在中学探索推行德育导师制,实验学校不设班主任,每位导师指导20名左右的学生为一组,两组构成一个教学班,德育主任编制德育规划,将每阶段的德育方案提供给各位导师,帮助导师更好地承担德育责任,实施导师制所需的时间、场地、资源等均可参考美国学校的做法。[8]

全科教师制和德育导师制客观上提高了对全体教师的德育素养的要求。教师教育系统要在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课程设置、考核体系、教师资格证授予等方面予以积极响应,培养和提高“教师对于教育对象品德发展特点与规律性的理解,教师对德育的目的、过程、课程、活动、途径、策略、方法与技巧等问题的认识,对相关事务的实际处置能力,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所用到的特定的组织、交流、沟通、表达、示范等方面的专业技巧”[9]。同时,学校班级规模要得到有效控制,以减少学校内部管理对科层制的依赖。

(二)落实核心素养评价,使德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当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学校落实核心素养,是在新时期落实素质教育、确保德育地位的重要契机。以帮助学生通过考试为宗旨的应试教育在本质上服务于个体私利而非社会责任,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公民、胜任公民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教育改革一直在致力于建立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恰当关系,纠正教育中的功利化倾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助于引导学生、学校乃至全社会更加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为学生打下走向社会的基础,[10]使立德树人真正占于学校教育的首位并贯穿全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中国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概括为三大领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六大方面(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六大素养体现在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等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中,体现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如果学校以核心素养为向导,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德育的时空将大大扩展,培育良好品格与品德将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和重要维度,由此,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不再搁浅在口号的层面。

(三)以真实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推动德育方法转型

德育评价制度创新是德育方法创新的指挥棒。将道德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进行直接教学的做法之所以畅行无阻,与片面重视纸笔考试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不无关系。未来的德育评价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表现、运用德育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注重真实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真实世界或模拟真实世界中一件很有意义的任务(如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以往评价方式过分强调量化成绩的不足。[11]发展性评价主张将学生看作具体的、有个体差异性的、生成中的人,依据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表现进行动态评价(如基于档案袋的评价),通过评价呈现学生个体成长的轨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12]真实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一致要求是收集学生在日常交往、集体活动、志愿服务中不断涌现的过程性信息,这些评价方式的落实,可以促使德育课教学的生活化转向,扭转德育课教学死气沉沉的气氛,使教学能够引领学生的选择和行动,使课堂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有机联系;促使学校更加注重校园生活中的道德成长,丰富学生的师生交往、同伴交往、团队合作机会,为学生树立尊重、关心、民主、合作等现代价值观提供肥沃土壤;随着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由辩论、自主选择、逐步调整行为的机会,促使学生成长为自觉自律的公民。

参考文献:

[1] 贺培育.制度学:走向文明与理性的必然审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80.

[2] 刘长海.德育变革中的制度建设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0(2):14-17.

[3] 刘超良.消解学校科层制对德育的羁绊[J].教育科学研究,2007(6):40-42.

[4] 王寰安.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制度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8(2):18-20.

[5] 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32.

[6] 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

[7] 陈桂生.班主任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4-6.

[8] 劉长海,张思.美国中学德育导师制的实践图景理论脉络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5(6):67-71.

[9] 檀传宝.德育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的德育专业化[J].教育研究,2007(4):32-34.

[10] 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17-18.

[11] 张继玺.真实性评价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7(2):23-27.

[12] 田莉,吴刚平.生存论视野下的学生发展性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8(9):28-30.

(责任编辑:谢先成)

作者:刘长海 徐菲

上一篇: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卷烟工厂设备健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