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效应地区差别论文

2022-04-19

摘要: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在区域经济金融差别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统一或独立性已经和区域金融差异构成了一种博弈。本文在确保全国统一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在北部湾开放与开发的新经济条件下,探讨北部湾地区货币政策的创新,以减少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货币效应地区差别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货币效应地区差别论文 篇1: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摘要:无论是成熟市场经济体还是转型经济体,货币政策均被证明存在差别化的区域效应。本文界定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分析了其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缩小区域效应、加强结构调整的区域货币政策应关注的重点和关键。

关键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结构调整

由于区位优势、历史原因和发展战略等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差异性。统一货币政策遇到这种异质的空间特性,势必会出现差异化的区域效应,在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的效果。无论是像发达国家这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还是像发展中国家这样的转型经济体,货币政策均被证明存在差别化的区域效应,这是由不同区域的不同经济部门固有的异质性所决定的。我国在不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金融结构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区域金融差异与金融一体化的货币政策产生了矛盾,国家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产生了不同的传导效果,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遭遇结构性问题。我国的货币政策理论及宏观调控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假定各地区同质性的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各地区异质性问题。笔者认为应给予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以足够重视,并提升货币政策对整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功能。

一、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界定

经典经济学教科书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是基于货币政策对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没有关注国内不同地区对货币政策的不同反应,隐含的假设是不同地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不存在差别。但是,现实中绝大多数国家的不同内部区域经济结构、经济周期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因此,统一的货币政策经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金融及产业部门的传导,必然会出现区域效应的差异。但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定义。笔者搜集相关文献,从中整理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并以此为依据,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给出界定(见表1)。

从上表可知,这些关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定义中,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强调区域经济差异性。将区域经济差异性作为货币政策产生区域效应的分析起点和基本逻辑前提,从而承认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内生原因是经济差异性。

二是强调统一的货币政策,无论是单一的货币政策还是同一的货币政策,或者是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都是在主权国家或主权国家联盟这一“区域”概念中的货币政策,体现了货币政策决策的集中性和统一性。

三是强调差异性反应。不管是从宏观经济指标还是从实体经济变量方面来考量,统一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反应是研究的落脚点。

四是强调差异的空间性。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属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范畴,是与时间非一致性相对应的空间非一致性,强调的是货币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力度是否相同,焦点在政策影响的空间结构上。

五是强调了比较性研究视角。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主要致力于分析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是否具有同等的作用效果。

六是强调了一种整体性思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损害了整体宏观经济目标实现。

七是暗示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途径:即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产生的。

基于此,本文认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是指,统一货币政策在具有差异的不同区域传导过程中产生不同影响的现象。经济差异是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重要内生因素。

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表现形式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作为在政策传导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在国内外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在发达经济体,尽管经济金融的各个部门存在异质性,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存在差异,但其同时具有发达的市场机制,市场的自发调节功能会使差异化效应保持在一定限度内,直至市场出清。我国处在转型期,市场体系发育不足,市场机制不够健全,由于政策限制、自然垄断、投资环境差异、信息不对称以及非理性预期等诸多因素,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限制,市场自身无法做出均衡调整,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失衡,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信贷政策实施效果受区域差异影响较大

不同区域在金融结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等方面的差异使统一货币信贷政策在不同区域会产生不同效果。王晓青、李云山(2004)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平衡性、信贷供给市场的寡头垄断性以及单一总量调控模式等因素,客观上形成了中国经济的主要宏观特征从总量上的通货膨胀和微观上的“投资饥渴症”等转而表现为“东、中、西”等结构问题和微观上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等问题,加剧了货币信贷供给的区域差异。实践表明,中央银行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在中小企业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比在中、西部地区成效较好,支持“三农”的政策在农业比重较大的中、西部地区比在东部地区效果明显。信贷政策在东、中、西部不同的企业规模、产业构成、增长模式、金融生态环境等差异下,必然出现政策效应的区域性差异(见表2)。

(二)存款准备金政策实施效果受区域差异影响较大

张志军(1999)认为,由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货币化水平、资金周转率、现金漏损率、资金外流率等方面差异较大,货币乘数存在区域差异,因而,统一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会因为区域乘数差异而导致货币供给区域不均衡分布。一般来讲,存款准备金上调能够减少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收缩其信贷能力,但这种信贷收缩对东、中、西部的影响是不同的,多数研究资料实证显示,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对东部地区的作用均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以2010年和2011年最近两年中央银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地区效应来比较,2010年中央银行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合计0.5个百分点,2011年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共计3个百分点。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变化来看,东部地区较为敏感(见表3)。

(三)再贷款政策实施效果受区域差异影响较大

我国现行再贷款有支农再贷款、紧急再贷款、扶持发展性再贷款、头寸再贷款、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等多种形式。实践表明,以支农再贷款为例,近年来,中央银行加大对地区间支农再贷款限额调剂的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粮棉主产区,但多数研究文献表明,在限额、利率、期限、条件、权限等方面的影响下,区域差异显现,再贷款向中、西部地区的倾斜不足。

(四)公开市场操作效果受区域货币市场差异的制约

公开市场操作以统一货币市场和多样化的市场工具为基础。区域货币市场证券化程度的差异,使得金融机构债券持有量比较大的东部地区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反应比中西部金融机构较敏感。经济开放程度的差异使得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在中央银行人民币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主渠道下比中、西部地区更容易获得较多的货币供给。这就使得统一的公开市场操作在不同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实施效果。

(五)再贴现政策效果受票据市场区域差异影响

王维强(2005)认为,我国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再贴现利率体系,目前票据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隔断性,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票据市场发展滞后,使再贴现政策在不同的区域产生不同的效果。王煜(2000)认为,我国再贴现制度实行“优先”发展政策,对西部不利,因为相对于东部来讲,西部在商品交易秩序、商品信用等方面相对较差,票据市场发展缓慢(见表4)。

三、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产生原因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与我国各地区较为显著的金融资源区域差异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研究文献也指出,企业规模结构的区域差异、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等都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成因。本文认为,在我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下,宏观层面的金融体制改革影响下的市场化进程以及微观经济主体在资金报酬引导下参与市场化进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造成不同地区间金融资源形态迥异、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多样化的根本原因。

(一)金融体制改革路径

在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区域差异性非常明显。在计划经济时代,金融资源统一配置,无法有效发挥市场化作用;随着央行制度的建立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货币政策逐步从国家信贷计划中独立出来,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信贷资源在微观层面的配置。在经济转轨初期,存在明显的结构刚性和市场发育不足问题,在各经济部门非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单纯依靠金融市场配置资源导致了金融资源在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分布的失衡,货币政策差异化效应也演化为非均衡效应;建国以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框架,金融资源(主要是信贷资金)在微观上整体缺乏效率,统一的金融政策和制度安排忽视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对欠发达地区形成了区域金融压抑,客观上加剧了差异化效应;现阶段金融体制改革进行到了注重转换央行职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金融结构的深化阶段,区域金融布局从行政性均衡向市场化非均衡发展,资金配置突破行政区域限制,以利益为导向实现跨区域流动,融资机制从单一走向多元,国家的金融调控政策效应从无差异到区域差异化。金融体制的改革历程说明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历史渊源。

(二)市场化进程

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同也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对完善;中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资金来源上来讲,东部地区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要素流动性较高,资金来源渠道较多;而中西部地区要素流动效率较低,资金来源渠道相对较窄,更多依赖国家扶持。在资金使用上,东部地区处于“高投资、高收益、高收入、高储蓄”这样一个资金供需的良性循环中,而欠发达地区积累严重不足,资金吸纳能力较差。这些基于市场化进程不同而形成的区域差异,导致货币传导机制的差异,最终导致不同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

(三)资金报酬率

从微观层面来讲,区域间资金报酬率的不同或许才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根据比较利益理论,刺激要素流动的根源在于区域间要素价格的差异。在假定资金成本不变的基础上,作为要素的资金本身,其价格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区域的资金报酬率上。鉴于区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存在,不同地区的资金报酬率并不相同,因此出现了资金为寻求更高的利润在区域间流动。如果由发达区域流向落后区域,有利于缩小区域差异,反之,将加剧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信贷政策区域效应中呈现的资金流向上的差异从根本上是由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不同资金报酬率决定的。

四、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根本对策

近年来,人民银行也加大了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注。2005年,人民银行开始采取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具有差别化功能的定向票据。2009年,开始实施差别化的房贷政策。 2012年,首次放宽存贷款利率,为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探索经验。但这些措施大都着眼于调剂资金流动性,难以从根本上矫正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别化效应。

根据区域经济干预理论,矫正货币政策的差别化效应,应从缩小区域金融差异入手。我国目前尚处于转型时期,在缩小区域差异过程中,必须结合国情,综合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实施灵活多样的区域货币政策。

要实施区域货币政策,首先要协调货币政策决策集中性和操作区域性的矛盾。区域差异性决定了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实施区域货币政策的必然性。因此,区域货币政策不能否定决策的集中统一性,而只能是在体现区域差异的相机抉择原则上,分层次、有区别地实施必要的差异性操作。区域货币政策的目标不是消除一般意义上的区域差异,而是要缩小过度的区域差异。因为一般性区域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常态,只有过度的区域差异才有损于帕累托最优的实现。

实施区域货币政策的焦点在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上。本文认为,中央政府应根据全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总体情况,明确国家综合利益目标,制定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调控的总体目标,构成区域金融发展的外部约束。在此约束下,区域政府应根据区域综合利益目标,制定区域金融发展的基本目标,然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通过相互沟通与共同对话,共同制定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调控措施。由此本文强调,货币政策区域化的根本是要释放市场力量,发挥市场行为,中央与地方之间应该是组织而非领导关系。

参考文献:

[1]曾康霖.要注重研究区域金融[J].财经科学,1995,(4).

[2]张志军.中央银行应该注意金融调控的地区差别化[J].理论研究,1999,(6).

[3]孙天琦.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下部分内容的区域差别化研究[J].金融研究,2004,(5).

[4]王维强.我国区域金融政策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5,(2).

[5]张永军.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3,(11).

(编辑:周南)

作者:郭立平

货币效应地区差别论文 篇2:

新经济条件下北部湾区域货币政策创新

摘 要: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 导致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在区域经济金融差别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统一或独立性已经和区域金融差异构成了一种博弈。本文在确保全国统一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在北部湾开放与开发的新经济条件下,探讨北部湾地区货币政策的创新,以减少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北部湾;区域经济;货币政策;创新

一、区域货币政策差异的文献综述

随着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国外学者越来越关注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国际上对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效应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Mundell (1961) ,在其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中,Mundell 指出对于内部经济不完全同质的国家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必然存在区域差异效应。Carlino (1998)和Defina Arnold(1999)等都得出了同样的实证分析结果——经济结构差异确实导致了单一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Garrison 和Chang在分析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美国8个经济区的影响后发现,货币政策对不同地区的制造业收入影响差异较大。Owyang 和Wall 通过对美国大经济区的分析表明, 各地的生产总值、个人收入、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对同一货币政策做出的反应及其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Aksoy(2002) 、Webber (2006) 等分别考察了欧盟和澳大利亚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David(2006)等建立条件VAR模型研究1997年至2005年间南非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非对称性,研究对象为国家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南非9个省份的物价指数。

在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中,西部、中部、及沿海东部已经形成了经济、金融发展程度上的逐步递推的自然梯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区域经济和金融差距也呈现出扩大趋势。在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要求下,区域经济的融合要求全国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而货币政策的这种统一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没有缩小区域金融的差距,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扩大了区域金融的差异,强化了某种极化效应。对于区域性的货币政策这个问题,国内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焦瑾璞等(2006) 具体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地区差异, 并对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效果进行了分析。丁则(2006) 选取1990~2003 年的年度数据利用VAR 模型和聚类分析法进行了研究。丁文丽在理论推论的基础之上运用聚类分析、协整检验和Granger 因果检验等方法,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验证了中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这一理论推论。杨晓等(2007) 选取了1978~2005 年的数据, 利用VAR 模型分析了货币供应量M1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本文拟在保证全国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实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化区域货币政策创新的必要性及合理性,以促进广西北部湾区域的经济

发展。

二、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现状

在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要求下,区域经济的融合要求全国经济金融协调发展,而货币政策的这种统一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没有缩小区域金融的差距,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扩大了区域金融的差异,强化了某种极化效应。改革开发三十年来, 我国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发展极不平衡, 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仅以2007年为例, 从经济总量上看, 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 万亿元、4.3 万亿元和3.9 万亿元,从各项存款余额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分别为19.6万亿元、5.0 万亿元和5.3万亿元,几乎2/3的存款集中在东部地区;从城镇居民收入情况看, 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接近1.5万元,从农村居民收入情况看, 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超过5800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1.8倍、2.1倍. 上述数据表明, 目前我国实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进行区域货币政策创新, 进而为北部湾经济的开放与开发提供金融支持,是金融学者亟需研究的新课题。

经验表明, 发达地区往往成为国家统一货币政策最主要的受益者, 而最需要国家货币政策支持的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的作用相对有限。统一性的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实行区域性的货币政策以协调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因此, 要实现北部湾经济开放与开发, 就需要缩小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区域差距, 实现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我国可考虑在坚持货币政策统一性的前提下, 从北部湾经济实际出发, 从一般性货币政策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入手, 认真研究和解决货币政策各项可以区域化的管理行为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更好地发挥人民银行区分行的自主权, 采取适度差别的区域货币政策措施, 使货币政策能较为平等地作用于不同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 服务于北部湾经济。

三、北部湾经济开发与差别准备金政策创新

差别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在美国早已得到较好的运用。如1935年,美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按银行所处的三类地区分别制定,即划分为中央储备城市、储备城市和其他地区等三个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分别实行26%、20%、14%三种不同的活期存款准备金率,这对扩大不发达地区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十分显著。有利于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

我国央行在2004年4月也实行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将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到7.5%,对38家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实行8%的差别准备金率。这种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主要是基于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差异执行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 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对于欠发达地区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此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影起地区间的套利行为,并且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能吸引到足够的资金。我国中央银行还可以考虑, 在确保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清偿能力、保证银行安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前提下,实行区域不同的差别准备金政策, 适度降低广西北部湾地区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 同时把少量的调控幅度权交给区分行,浮动幅度与经济发展落后程度成正比,让他们根据本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在中央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比较适当的准备金率,从而在起到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同时更有效地调控本地区经济金融运行。这样就可以适度增加北部湾地区资金流入, 增加北部

湾的资金供给, 从而起到支持北部湾开放与开发的作用。

四、北部湾经济开发与差别再贴现政策创新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情况,制定和调整再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还可以起到扩张或收缩社会信用的作用。当中央银行需要收缩银根, 抑制经济过快扩张时, 就可提高再贴现率, 使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提高, 从而抑制信贷需求, 减少货币供给。另外, 再贴现率可以影响市场利率, 通过调整再贴现率, 能及时将货币政策的意图传递给社会, 并引导人们的投资、消费行为, 推动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我国央行宏观调控手段改革到目前,再贴现已成为其重要的形式之一,每年通过再贴现手段投放的基础货币逐年增加,但用于西部地区的比重却变化不大。中央银行适当增加用于西部地区的再贴现总量,从而增加西部地区的可用资金量。以美国为例,各区域金融的贴现率由各区域的联邦储备银行制定,原则上各区域可以自行规定不同的贴现率,这就有利于落后地区根据本地实际,通过贴现率调整促进投资和经济发展。随着票据市场的发展,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已成为重要的融资工具,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思想认识滞后,票据业务同样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票据融资,鼓励商业银行扩大票据业务,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央行可以对出自西部地区的票据再贴现时,以低于正常水平的再贴现率进行再贴现并相机确定贴现票据的种类和区域限制。

目前, 我国基本上是实行统一再贴现政策, 但在行业、企业和产品目录上有稍微差别,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金融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 会不定期公布再贴现优先支持的行业、企业和产品目录。各授权窗口须据此选择再贴现票据, 安排再贴现资金投向。可以进一步把这种差别转向到区域差别, 实行区域差别化再贴现政策。可以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再贴现规模的区域差别化, 适当向广西北部湾区域倾斜,给予北部湾区域更多的再贴现资金额度,以此增加北部湾区域的基础货币投放。二是再贴现率的区域差别化, 在同等条件下, 对于出自北部湾区域的再贴现票据给予更低的再贴现率进行再贴现,以此来推动北部湾区域的票据融资业务的发展。三是再贴现条件的区域差别化,调整具有再贴现资格的票据种类和票据期限,以此体现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意图, 适当放宽北部湾区域票据再贴现条件,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投向。四是加快再贴现管理体制改革, 把北部湾区域再贴现转授权窗口下放给中国人民银行南宁分行,给予其部分的调控浮动权。

五、北部湾经济开发与差别信贷政策创新

信贷政策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金融市场不够发达, 利率没有市场化, 单纯依靠财政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受财力限制较大, 信贷政策发挥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相当长时期内将会存在。差别信贷政策可以从信贷总量控制、信贷投放控制等方面进行区域差异化操作, 对北部湾区域给予适度增加信贷额度,在信贷投放上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兴通讯电子、医药等行业。可以仿效国外有关做法, 探索制定限制本地区信贷资金外流的管理措施, 要求银行必须为所在地提供高比例贷款。此外, 积极探索建立分层次的中央银行“窗口指导”体系, 建立和完善人民银行分支行对辖区内商业银行落实货币政策考核评价体系, 以保证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 进一步发挥中央银行各大区分行“窗口指导”的能力与水平,引导区域商业银行按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图开展其信贷业务。

六、北部湾经济开发与差别再贷款政策创新

中央银行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和进行金融调控的传统政策工具,习惯上称作再贷款。一般来讲,中央银行贷款增加,是银根有所放松的信号之一,反之是银根紧缩的信号。再贷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中就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我国基础货币吞吐的主要渠道和调节贷款流向的重要手段。目前,人民银行发放的再贷款余额中的90%是由人民银行总行直接发放的,人民银行分行以下分支机构所发放的再贷款余额约为10%。从目前再贷款使用现状来看,各类再贷款的管理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有效发挥,再贷款的区域配置和结构调整完善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特别是支农再贷款我们在坚持给予支持与扶持政策不动摇的基础上,还必须强调在发放支农再贷款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等经营状况,合理安排和发放支农再贷款,切实防止因过度发放支农再贷款而导致信用社资金投向发生偏差,负担加重,引起新的风险发生。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一级分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针对不同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差异情况,实行有差别的货币信贷政策,总行适当扩大对人民银行一级分行的授权,确保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因地制宜,灵活自主地运用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灵活开发再贷款种类,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鉴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基础、思想观念、金融意识上的不同,央行需要制定有差别的再贷款政策以平衡货币政策的效能区域性差异。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开放与开发的背景下,差别再贷款政策的创新应该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实行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区域差别化, 对北部湾区域的相对落后地区的支农再贷款的额度、范围、利率和期限给予政策倾斜, 适当扩大北部湾区域支农再贷款的额度, 并把贷款范围向整个农业产业链延伸,实行适度的贷款优惠利率, 把目前支农再贷款“最长期限为一年, 展期不得超过一年”扩展到3年~5年,以顺应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实行北部湾开放开发的专项再贷款,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更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金融机构发展等融资需求,给予专项再贷款扶持。尤其是对北部湾的能源、交通、海洋、旅游和环保等重大项目,提供以中长期项目融资为主的开发性再贷款金融服务,更持久地支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

北部湾地区对资金的需求增长迅猛,资金出现缺口且越来越大,由于广西资本形成能力非常弱,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在资金供应方面已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要实现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就必须加快北部湾经济区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在确保全国统一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差异化货币政策的创新这一金融发展思路,可以增加北部湾金融要素供给和金融资源供给,增强金融业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支撑力度。

参考文献:

[1]吴东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货币政策创新》辽宁经济2008.10

[2]范祚军《区域金融调控论》人民出版社2007.12. P247-265页

[3]任亚军《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性研究》.上海金融.2007.3

广西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通讯地址: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530004)

作者:黄江月 李笑琛

货币效应地区差别论文 篇3:

我国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实证分析

摘 要: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制度创新,是央行完善货币供应量总量调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实行情况进行阐述,分析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理论基础与经济意义,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差别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信贷投放

一、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概念与政策意义

存款准备金原是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将存款类金融机构一定比例存款转存中央银行的制度安排,存款准备金率直接控制银行的货币创造和信贷扩张,成为中央银行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制定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就叫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2011年要采用通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来辅助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一种自我调整信贷的行为、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弹性机制,督促金融机构从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两方面防范系统性风险,尽早达到宏观审慎要求。

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在央行信贷调控中的作用

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是一种制度创新,是人民银行仍然具有银行监管职能与信贷调控的表现,也是央行完善货币供应量总量调控的重要手段。

自2003年中国银监会挂牌后,中国金融调控监管机制形成了一行(人民银行)、三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新格局。由于银监会的职能是从人民银行分离出去的,因此,人民银行仍然保留一些银行监管职能这一点被很多人忽视了。作为最后贷款人,由于所有的金融机构在其遇到难以解决的流动性困难或无法弥补的资金黑洞时都存在请求中央银行援助的可能性,因此,中央银行也完全有必要继续保留一部分对银行资产质量、风险状况的监控权。作为一项同时考虑银行资产扩张规模与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等因素之间制约关系的约束性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出台的积极意义至少有两点:一是表明中央银行仍然保留监管者的职能,不会对商业银行不顾资产质量及资本充足水平而盲目扩张信贷的事实不闻不问;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根据各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用差别性政策既有鼓励也有限制地间接影响商业银行业务活动成本。

人民银行目前主要是货币供应量总量调控,手段主要是公开市场操作与法定准备金,形式上是间接调控,对信贷总量缺乏约束,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有效改变这一情况。执法的银监会和握有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武器的中央银行在监管上做到了功能互补:银监会在监管过程中能尽量使商业银行的财务信息准确、完整、透明,并根据中国实际提出了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比率的标准,中央银行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某商业银行的特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自动调整其资产扩张速度及盈利能力。这样,行政性合规监管和经济性业务水平制约这两种不可替代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结合。

三、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在我国实行的历史与发展

1984年以来,截止2011年4月,我国曾39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2007年以来,人民银行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频率和幅度是历史少见的。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确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依据。包括: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率,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状况和发生重大违规及风险情况,金融机构支付能力明显恶化及发生可能危害支付系统安全的风险情况。二是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实施对象。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采取统一框架设计和分类标准,实施对象为存款类金融机构。三是确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根据资本充足率等4项指标对金融机构质量状况进行分类。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在一定区间内设若干档次,确定各类金融机构所适用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四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人民银行定期根据银监会统计的金融机构法人上年季度平均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率等指标,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在个别金融机构出现重大违规、风险问题以及支付清算问题时,人民银行将会同银监会,及时调整其存款准备金率。

分析总结这几年的实施情况,有以下五个阶段:

(一)按地区实行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1980年代,人民银行按照改革试点的需要,对某些地区性银行实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如对上海地区的银行按存款增加额的10%缴存存款准备金,对深圳地区银行则按存款增加额的3%缴存存款准备金。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地震,为了抗震救灾的需要,当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排除了地震灾区的几个地区。

(二)按存款种类实行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我国在1984年刚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时实行的就是差别准备金率,即按存款种类核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企业存款为20%,储蓄存款为40%,农村存款为25%。

(三)基于资本充足率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2004年实行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高、不良贷款比率越低,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低。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

自2004年3月25日宣布:2004年4月2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4%)的金融机构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7.5%,尚未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暂缓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分别暂按6%、7%的标准执行。

时隔不久的4月11日央行又宣布:从4月2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与上次的未包括四大行相比,这次更为直接,力度也有所加大,从4月25日起,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被提高到8%。

(四)区分金融机构类型(大型、中小型)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中小银行大多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在发展就业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扶持中小银行的发展也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推手。在央行推行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调控措施下,如果部分中小银行出现无款可贷的局面,可能会影响到广大中小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影响保就业和促增长。所以,需要妥善处理好宏观调控的当前需求与我国金融业中长期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央行此次对中小银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措施,采用区分大型、小型金融机构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小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要低于大型金融机构。

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对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执行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的存款准备金率,2003年8月22日,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由6%上调至7%,而城乡信用社仍然执行6%的存款准备金率,直到2006年农村信用社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2005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与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差距由0.5个百分点逐渐扩大到7个百分点左右。

2008年09月25日,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即1984年以来第27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大型金融机构不变,开启了区分大型、小型金融机构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此后至今,大型、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一直有差异,小型金融机构一般低于大型金融机构约3.5个百分点。

(五)基于“惩罚”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

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是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一种改革和完善。核心是将商业银行贷款增速与资本充足率、GDP、CPI等增速挂钩,利用差别准备金率引导信贷投放回归常态。面对部分银行“管不住”自己放贷速度的行为,央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似乎惩罚的意味非常明显。

1. 2004年4月25日,央行对38家资产快速扩张、资本充足率下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提高0.5个百分点,实行8%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当时的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就被执行了这种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2. 2006年8月,央行实施当年第二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此前的8%上调至8.5%,而中国农业银行由于信贷投放过猛导致资本充足率下滑过快,被要求继续上调0.5%至9%。

3. 2010年1月27日,央行要求几家银行增加缴存存款准备金,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原因是2010年前两周其新增贷款增幅较大:工商银行约1600亿元,中国银行约1700亿元,农业银行约1000亿元,建设银行约为600亿元,这和中央2010年“平缓均衡”的放贷政策背道而驰。

4. 2010年10月11日,央行通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6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期限为2个月。原因是不能达到央行的“信贷平稳投放”的要求,投放过于冒进。

5. 2011年春节后,央行对部分中小商业银行(主要是城商行)实施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措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调控的常态工具已经走上了政策前台。

四、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理论基础与经济意义

(一)基于资本充足率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2003年人民银行、银监会分家,银监会专管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监管力度加大;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银行纷纷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问题已经逐步解决;现在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不足问题还未解决,针对这个问题,央行的态度是扶持,不仅不升还要适度下降。所以,基于资本充足率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二)区分金融机构类型(大型、中小型)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1. 简单的数据比较。

2010年1月起,人民银行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的概念、定义和分类编制国内的金融统计报表,其中对存款性金融机构进行了大、中、小型的分类。

就类别看,以2010年末为例,大型银行的居民与非金融机构的存款的绝对量最大,约为中小型银行的2倍,就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来说,提高大型银行的准备金率锁定的现金最多,对流动性的控制最为有利。

2. 模型计算。

理论上看,贷款规模LL既受存款规模DD制约,也受准备金规模RR制约,还受利率IR制约。

模型设定为

LL=α1DD+α1RR+α3IR(1)

可以看到,数据都是一阶平稳的。运用EViews6.0对模型做回归估计,结果为:

国有商业银行:

LL=0.8902DD-4.87RR-26790IR(2)

(2.13) (-2.54) (-2.11)

股份制商业银行:

LL=0.4613DD-0.664RR-7750IR(3)

(2.23) (-2.44) (-2.17)

从符号的正负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二个模型的RR、IR的系数都为负,表明准备金规模、利率与贷款规模之间存在反向关系。提高准备金规模、利率都能抑制银行的贷款规模。

从参数的绝对值大小看,国有商业银行模型的RR、IR的系数都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说明同样的准备金规模变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要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三)基于“惩罚”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1. 计算的原理。

詹向阳(2011)提出了一种模型,对基于“惩罚”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描述。

R=αi×(Gi*-Gi)

R是差额准备金率;

αi是稳健性调整参数,主要取决于单个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杠杆、拨备、审计结论、信用评级、内控水平、支付结算案件、信贷政策(投向、结构等)执行情况等;

G*i=最低资本要求8%+系统重要性附加资本+逆周期资本缓冲;

Gi=各行的资本充足率。

2. 含义。

假设多放的贷款获得利息为DL,需要缴存的准备金为DR,r1为存款利率,r2为贷款利率,r3为准备金存款利率。

五、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缺陷

差别存款准备金利率不合理,未能体现制度的惩罚性原则,商业银行按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多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属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范围,人民银行按照年一定利率水平(1.89%)支付利息,这样看,差别准备金率只是相当于锁定了部分存款而已。

(一)基于资本充足率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缺陷

一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过小,不能给实行对象带来足够的经营压力。一方面,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过小,仅为0.5个百分点,部分大型商业银行被冻结的流动资金,在其贷款规模中占比很小。另一方面,在资金市场利率较低情况下,商业银行可通过同业存放增加资金来源,部分银行其同业存放资金余额远大于按照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多缴存人民银行的资金,释放了该政策带来的经营压力。

二是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实行一次性原则,缺乏后续惩罚机制。虽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在较短时间内收缩金融机构流动性,但其一次性操作原则存在明显缺陷。被实施金融机构无意或无力改善风险程度,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不能显现时,人民银行缺乏后续惩罚措施而无所作为。

三是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与资本充足监管功能部分重合,二者需加强协调配合。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是人民银行采取的一项与资本充足率制度相辅相成的货币政策调控制度。它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正向激励作用,调动金融机构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积极性,促使金融机构逐步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有利于实现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双重目标。其功能与银监会的资本充足监管部分重复,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增大了调控成本。金融监管当局需加强合作,形成监管合力,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四是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被严格保密,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监督制约作用的发挥。基于维护金融稳定考虑,目前人民银行对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采取高度保密原则,股东、存款人、借款人和银行同业等利益相关者无法获取全面信息,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也未能充分向市场传递,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压力明显减小。

五是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的问题。基于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等考核基础上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必然会对中小金融机构的融资活动形成较为强烈的约束,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的问题。

(二)区分大型、小型金融机构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缺陷

区分大型、小型金融机构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各类银行和各地区银行的影响不一致,这种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虽然考虑了大型与小型金融机构的区别,但是在类别内部仍然是“一刀切”式的。由于超额准备金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各家银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也不同。存款准备金率“一刀切”式的变动对各家银行的影响就不一致,有的银行往往陷入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的困难之中。当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应不能显现时,人民银行仍会因缺乏后续措施而无所作为。

(三)基于“惩罚”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一是标准不透明;二是是否严格执行不确定;三是何时松何时紧难以预期。

六、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改进

西方国家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际操作中,为确保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大都采用了差别准备金率,这对我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目前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东欧、拉美和亚洲的部分国家,曾实行过针对不同类型存款或不同金融机构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借鉴国际上依据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区别对待和及时校正措施的做法,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有利于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且资产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盲目扩张贷款,防止金融宏观调控中出现“一刀切”。

众所周知,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也正在研究之中。一旦这项制度出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呢?从逻辑上说,存款保险制度与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之间并不存在替代的可能性,因为存款保险制度主要解决的是公众对中小银行的信心和信任问题,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目的在于约束商业银行的资产盲目扩张行为。

从货币供应量角度看,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引导市场预期。差别存款准备金应该与窗口指导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辛树人,《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金融稳定》[J],《金融研究》2005,305(11):138-143。

[2]巴曙松、邢毓静,《鞭打慢牛——评央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J],《中国金融》2004,(8):23-25。

[3]王松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一项侧重机制效应的举措》[J],《中国金融》2004,(8):26-27。

[4]《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简介》[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1):70-71。

[5]宋军、周谦毅,《试论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32(6):69-70。

[6]瞿蕾英,《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9):26-28。

[7]杨真,《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经济效应与历史定位》[J],《金融论坛》2004,(8):22-27。

[8]詹向阳、郑艳文,《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透视》[J],《中国金融》2011,(5):50-51。

[9]姜占英,《我国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济南金融》2005,(4):27-28。

(责任编辑 李西江)

作者:高鸿

上一篇:中小企业贷款影响论文下一篇:集合债券中小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