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论文

2022-04-20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它经历了几乎从零起点逐步填补空白再逐步完善的过程。利用有关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沿理论观点,构建黑龙江省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力求以全新的视角,探索社会保障建设的途径,为实现黑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新思路。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论文 篇1: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路径分析

摘要:我国是二元结构的国家,既存在二元社会结构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了解二元结构产生的原因,我国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是政策选择的必然结果。目前,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可行性,要从立法理念、立法体系等方面着手进行完善。

关键词:二元社会保障;统筹发展;路径

作为二元结构的国家,我国既存在二元社会结构也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是新一轮的制度变迁,是要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要了解二元结构制度变迁的深层次原因,惟其如此才能为城乡统筹的制度创新提供指导。

一、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原因

1.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是我国工业化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宏伟目标。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为适应工业化的要求而推出的举措之一。经过常年的战乱,新中国建立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和世界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争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援助是不可能的,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依靠工业化实现了经济上的赶超。对于急于实现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苏联的样板具有强烈吸引力,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决定了我国只能通过以牺牲农民部分利益为代价的二元社会制度,解决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2.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决定了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建国初期,为适应当时的工业化路线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城乡分割的社会政策。在户口政策方面,1957年12月18日中央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要求通过严格的户口管理,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户籍管理以户为基本单位,1977年11月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提出了处理户口迁移的原则:“从农村迁往市、镇(含矿区、林区等,下同),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从其它市迁往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要严加控制。从镇迁往市,从小市迁往大市,从一般农村迁往市郊、镇郊农村或国营农场、疏菜队、经济作物区的,应适当控制。从市、镇迁往农村,从市迁往镇,从大市迁往小市的,以及同等市之间、镇之间、农村之间的迁移,理由正当的,应准予落户。农村人口之间的通婚,对有女无儿的户,应准许男到女家落户”,至此城乡二元基本社会结构基本成形。

在劳动就业制度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公布的数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最高是在1952年为13.2%。当时我国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口(过去称待业人口)为376.6万人。由于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会进一步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1957年7月25日政务院第146次政务会议通过的《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大力说服农民,以克服农民盲目地向城市流动的情绪。《关于各单位从农村中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城市各单位一律不得私自从农村中招工和私自录用盲目流入城市的农民。招用临时工必须尽量在当地城市中招用,不足的时候才可以从农村中招用。另外,在农村建立起人民公社制度,三项制度相互配合导致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

3.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决定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是当时政策选择的必然结果,实行城乡分化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建国后,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中央政府选择了前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城市和农村作为社会经济的两大门类的相对稳定,这是城乡壁垒的经济根源。由于实行以重工业优先的计划经济,社会结构使二元没有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由二元经济向一元化现代经济的转变,反而促使城乡壁垒固化起来。

从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来看,一般社会保障都先对城市企业雇佣劳动者实行,而后是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以后,才有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例如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农业国家,到1920年,农民占55.5%,1965年降到24.6%,1975年降低到13.9%。1811年英国农业从业人员比例为35%,1901年已下降到8.9%,1975年进一步下降至4.2%[1]。因此,先进工业化国家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都间隔了较长的一段时期(见表1)[2]。

在建国初期,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使国家以较低的成本,通过人民公社集体保障、土地保障以及“五保供养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救济制度”等,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避免了我国农民盲目流入城市而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同时,农业又源源不断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和原料,从而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当前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首先,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不符合我国宪法的规定,不符合公平的原则,也不符合人权的要求。其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不利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由于进城农民不能为相应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所吸收,长期处于流动状态,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再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之间业已存在的差距。由于在户口、就业、福利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对待的制度性安排,工农业产品之间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加之农民有各种税费负担,我国城乡劳动者的收入差别一直就存在,二元社会保障的长期存在又加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见表2)。最后,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限制和阻碍了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不利于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二、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的实现条件

1.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依据。从我国加入的国际条约来看,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宣言中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成为世界各国关于基本人权的参照,《世界人权宣言》中肯定了社会保障权是一项基本人权。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2001年2月28日决定批准我国政府于1997年10月27日签署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家公约》第9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第11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为他自己和家庭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准,包括足够的食物、衣着和住房,并能不断改进生活条件”,第12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有能达到的最高的体质和心理健康的标准”。我国加入条约就意味着要受条约的约束。而公约中的有权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既包括城市公民,又包括农村公民,都有权享受社会保障。

2004年3月,宪法修正案将第14条增加一款,作为第4款,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我国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宪法依据,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最高依据。这也要求要求政府应当履行上述宪法条款设定的国家义务,及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现行宪法第45条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等也对社会保障作了原则规定。可见,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具有宪法和国际法依据。

2.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40 5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9.1%[5]。我国财政收入由1998年的9 85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8 476.88亿元,增长了6.95倍,其中中央财政收入由1998年的5 48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5 896.14亿元,增长了6.55倍;地方财政收入由1998年的8 29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1 202.04亿元,增长了7.38倍[6]。与农民收入增长相比,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更快。农民收入也有较大增长2009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175元,实际增长9.8%[7]。目前,我国政府正在进行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支出将由重视对经济领域的支出转到对社会公共服务的支出。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不只是支出结构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公共财政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问题,这些都为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持。

3.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基础。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在城市已经普遍建立。虽然我国的城乡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城乡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运行的条件,管理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城镇和农村在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性质、具体内容、运行机制上均应当是一致的。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对进一步发展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建国以来,我国在农村曾经建立的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包括社会救济制度、“五保户”养老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曾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都已经实现了广覆盖,为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农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经过摸索、试验和创新,已经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社区保障制度,这些有益的实践为其他地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推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到2009年底,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8 691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了3 096万人;全年共有1 556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比2008年增加1 044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76亿元,比2008年增加33.8%[8]。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2 291.7万户、4 760.0万人得到了农村低保,比2008年同期增加454.5万人,增长了10.6%。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63.0亿元,比2008年增长58.7%,其中中央补助资金255.1亿元,占全国支出资金的70.4%。2009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100.84元/人、月,比2008年同期提高了18.54元,增长了22.5%。全国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水平68元,比上年提高34.9%[9]。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于是否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理论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必要并且可行。比如胡荣(1995)认为应当彻底打破城乡界限,取消身份差别,将全社会成员包括到社会保险的安全网内,通过社会保障的一体化,接纳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结构因素,并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10]。第二种观点认为现阶段还不具有一体化的条件,比如郑功成(2002)认为可以将一元化的制度安排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目标,却不宜作为确定现实社会保障政策的出发点[11]。大多数学者持第三种观点,他们认为城乡一体化中社会保障制度应统一但标准有别。如景天魁(2004)认为,城乡统筹,不是城乡统一、划一,而是整体的保障体系,不同的保障水平,灵活的保障方式,多样化的保障模式[12];李和森(2004)认为城乡统筹是社会保障的必然要求[13]。郭影帆、高平、郭熙(2009)认为统筹城乡不等于城乡同一,并不是要在现阶段强求城乡完全相同,即不是要马上完全消除不平等,而是在一定程度内承认差距和不平等的基础上,实现“适度公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14]。

比较以上三种观点,第三种观点更可取,也更适合我国国情。虽然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东西部差距较大,还有一部分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因此,我国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完全一体化。也就是说现阶段不应要求城乡完全相同,而是应该在一定程度内承认差距和不平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一体化。

1.社会保障权利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应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避免以政策的形式出现,应通过立法规范农村社会保障执行者的职责和参保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公民实现社会保障权利。

2.社会保障理念的城乡统筹。公平在社会保障中应是首位的,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权。我国宪法平等地赋予了我国每一个公民社会保障权,即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作为效力最高的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应当得到平等的尊重,每个公民都应当平等的享有社会保障权,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体现。作为下位法的社会保障法,也应平等地保障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另外,我国城乡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现状必须用公平原则来约束和弥补。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悬殊,二元社会保障的长期存在又加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对建设和谐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公平原则的确立为逐渐缩小城乡差距提供理念上的支持。

3.社会保障立法体系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立法应以基本法为统帅,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为单行法,每个项目下再附加第三层次的法,共同构成社会保障法的完整体系。鉴于目前情况,我国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完全一体化,也很难制定出一部在全社会保障领域起统率作用的基本法,即社会保障基本法。有的学者主张“应根据宪法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方针和目标纲要,按照社会保障领域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大项目的需要,分别制定出几个平行的、内容相互联系协调的法律来,这几项法律都不同于部门基本法,但都能起到在各自调整的对象领域内的基本法的作用。可视之为第二层次的基本法。其中社会保险领域情况更为复杂,需要制定出分别适用于城镇和农村的、两部平行的、同为第二层次的基本法来。在这些所谓第二层次基本法的下面,再分别制定出下属一个层次或两个层次的许多个法律、法规来”[15]。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的《社会保险法》对社会保险领域具体操作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但是制定社会保障基本法还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该法对社会保障法立法宗旨、基本原则、基本内容,以及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做出原则性的规定,才能为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提供法律依据。当然现阶段不应要求城乡完全相同,而是应该在一定程度内承认差距和不平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一体化,但在某些领域则可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比如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灾害救助等社会保障项目,建立普遍适用于城乡的法律制度,不仅符合公平原则的要求,也是避免城乡差别过大和贫富差距悬殊的制度性工具。据此,可以建立统一适用于城乡居民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法》、《灾害救助法》等。

4.接轨国际社会保障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括保护人权逐渐国际化。在社会保障方面,联合国制定的许多国际公约都涉及到社会保障的内容,如《世界人权宣言》、《国际人权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等。立法是保障国际人权条约的规定在国内得到执行的关键,可以从以下三个路径推动社会保障条约在国内的执行:一是补充完善我国条约法、立法法等法律规定,明确国际条约在国内法上的地位、效力、适用等问题,社会保障条约的适用即有了依据和指导;二是按照国际人权条约确定的价值、精神、理念和原则,不断建立完善国内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使中国依国际人权法承担的各项义务通过国内立法体现出来。三是在制定社会保障法时,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在吸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关注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弊端,并分析这些弊端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但是,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城乡之间的客观差别,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在具备丰富社会保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只有适时制定社会保障基本法,充实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迎生.论我国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基本目标与现阶段政策选择[J].社会学研究,2001(5):105—116.

[2]李迎生.以城乡整合为目标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J].社会科学研究,2002(1):107—111.

[3]高和荣.论中国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必然性及其整合途径[J]. 经济问题探索,2003(6):34—38.

[4]杨翠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3): 12—2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局发布数据修订公告2009年GDP增速为9.1%[EB/OL].[2010—07—02].http://www.gov.cn/gzdt/2010—07/02/content_1644101.htm.

[6]新华社.2009年中央地方预算执行与201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EB/OL].[2010—03—06].http://www.gov.cn/2010lh/content_1549399.htm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2—25].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

[8]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0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统计公报[EB/OL].[2010—05—21].http://wenku.baidu.com/view/2087d26748d7c1c708a145e1.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EB/OL].[2010—06—10].http://www.gov.cn/gzdt/2010—06/10/content_1624699_2.htm.

[10]胡荣.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J]. 社会学研究, 1995(4):110—117.

[11]郑功成. 加入WTO与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J]. 管理世界,2002(4): 37—44.

[12]景天魁. 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思路与对策[J]. 思想战线,2004(1):27—31.

[13]李和森.论“社会保障”概念兼论对实践的影响[J]. 山东社会科学,2004(2):105—107.

[14]郭影帆,高平,郭熙. 统筹城乡背景下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2009(8):105—109.

[15]史探径.我国社会保障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法学研究,1998(4):18—35.

On the Route Selection for Dualistic Social Security of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LIN Qiao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Key words:dualistic social security;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route

(责任编辑:关立新)

作者:林俏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论文 篇2:

黑龙江省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它经历了几乎从零起点逐步填补空白再逐步完善的过程。利用有关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前沿理论观点,构建黑龙江省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力求以全新的视角,探索社会保障建设的途径,为实现黑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均衡衔接;黑龙江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政府为了保证社会稳定,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为失去收入来源和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政府调节和控制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实施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物质利益的调节来使各种社会关系处于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避免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引起社会动荡。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就是要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黑龙江省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乡村人口1 777.7万,占总人口的46.5%,贫困群体规模大,全省约有24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相对贫困线(人均纯收入870元)以下,占农业人口的12.7%。因此,在经济相对落后、农业人口众多、农村经济比重较大的黑龙江省建立完善符合实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意义重大,然而在黑龙江省范围内建立高水平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大难度。1986年黑龙江省对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保险基金的市、县级社会统筹,保险金的来源由过去的国家、企业负担,改为由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合理分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黑龙江省的社会保障制度又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作为振兴东北的老工业基地,2004 年5 月以来实施了社会保障制度试点,取得了预期效果,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不仅社会保障覆盖面有所扩大,而且社会化程度也有所提高。

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制度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尽管成绩很大,但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从改革的角度讲,如果不能尽快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黑龙江省长期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就无法得到解决,市场化进程就会受到影响。从发展的角度讲,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够改善居民的心理预期,消除人们对年老、失业和生病的后顾之忧,变预期消费为即时消费,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从稳定的角度讲,只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减轻体制转轨引发的社会震动,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安全网和减震阀。

二、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等代表的社会保障的风险理论,米尔顿·弗里德曼、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等代表的消费理论,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贝弗里奇计划和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福利社会主义思想通常都被认为是社会保障理论的基础,目前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都遵循这些理论。在这些理论中,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为整个西方国家的现代保障制度奠定了系统的思想基础,而凯恩斯和贝弗里奇等的理论和主张,则是西方国家建立本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直接依据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国经历了近二十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时,社会党人在一些欧美国家长期执政,执行了高社会福利政策;于是福利国家的社会观念和实际政策广泛流行起来。在上述种种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之上,一些北欧和西欧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趋于成熟,形成了欧洲福利国家的高标准和高难度覆盖面的社会保障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政府为实施主体,以高税收为基础,对社会普遍成员实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例如,实行国民保障制度,原则上全体居民包括外国侨民均可享受医疗保障,由国家医疗机构免费供应医药和治疗;对于所有老年人实行养老保险;实行高标准的失业保险制度等等。

从世界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以德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多数国家实行的传统型社会保障;二是以英国、瑞典、芬兰为代表的一部分国家实行的福利型社会保障;三是以前苏联、东欧国家为代表实行的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四是以新加坡、香港、智利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实行的个人储蓄积累型社会保障。其实,前三类均属于以社会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模式;第四类属于以个人储蓄积累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模式。目前绝大多数选择了以社会保险为社会保障主体模式的国家,尽管在开始实施后表现出许多优点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但到头来却免不了陷入“寅吃卯粮,债台高筑”的泥泞和困境;而在实行以个人储蓄积累为社会保障制度主体模式的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负担都比较轻;呈现出勃勃生机,有许多好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三、黑龙江省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的策略体系

(一)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三维”保障模式

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保障模式,要运用多种风险管理机制与工具,有效发挥政府、市场机制及个人在社会风险治理和管理的重要作用,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护制度。因此,结合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在进一步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由“基本保障”、“补充保障”、“附加保障”三个层次组成的“三维”保障模式,将多种社会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构建和完善黑龙江省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突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要求进行体系设计,着力实施机制体制创新,打造制度平台,努力构建“递进式、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建立新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监测评价系统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运行过程,有必要研究和建立一套对体系建设和运行进行监测、评价和预警的技术方法和工具。通过建立监测指标系统,动态跟踪制度运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评价并及时报告已经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为制度平稳运行、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基本思路:一是根据新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目标,结合当前制度建设与运行管理现状、重点问题,分析新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监测评价警情内容及评价标准。根据监测评价警情内容,初步确定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为重点的系统整体架构;二是根据新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监测评价内容的需要,研究确定新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确定监测评价指标选择原则及其来源;三是根据监测评价警情内容与指标体系,研究“城乡社会保障协调运行”定量评价方法;四是研究新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监测评价步骤,实现监测评价工作。

(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救助制度

要想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就要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救助制度。首先,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目前低保资金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其中县级财政也负担一部分。从当前情况看,一个地区财政能力的强弱,决定着这个地区低保覆盖范围的大小、补助水平的高低。对黑龙江省的县(市)来讲,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原因,造成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需要低保救助的贫困人口数量较多,而地方财力非常有限,要保持本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长期有效运行,没有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资金注入是根本不行的。因此,要巩固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须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补助力度。其次,要强化低保制度推进就业的功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应建立规范化的具有激励作用的保障标准和支付方式,防止其对保障金的消极依赖。在保障标准上,进一步扩大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者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者之间的差别。改进对低保对象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使之真正切合低保对象的就业需要。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和公共服务,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或要求其做“社区义工”,将救助金转化为劳动津贴。

(四)将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

在黑龙江省林业地区,可以实行退耕还林和公益林保护项目下的基本养老保障模式。保险费由个人、中央和林区财政负担。个人缴费部分缴费比例可按林场人均纯收入水平的10 %~30 % 的比例自主选择,从国家支付给个人的退耕还林或公益林保护项目补助金中扣缴,计入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中央和省财政补贴部分建立统筹基金,用于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的发放。

总之,要运用纵向考察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手法,构建由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管理理论组成的理论框架,粗框架展示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特研究领域的体系轮廓及发展走势,实践运行创新。要以黑龙江省城乡社会保障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本着从低度覆盖到均衡衔接的基本思路,构建从“二元”到“三维”的制度模式,以实现体系资源综合性、制度基础广泛性、机制运行有序性、监评系统科学性。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协调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陈凤雪]

作者:谢源虎 于善波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论文 篇3: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摘要:近年来,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的过程成绩卓著,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经调研发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机制不健全,造成城乡之间社会保障资金分配不均,保障种类不同,保障水平差距悬殊;社会保障的城乡转续机制不健全,影响了社会保障的效果,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流动,最终影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保障机制;问题;成都市

社会保障与居民的基本生活紧密相关,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政策性收入的大小和基本生活条件的好坏。社会保障的享有,是公民生存权和其他人权得到保护的一种基本体现。政府实施社会保障,能够降低市场经济活动给个人带来的社会风险,使国民的基本生活得到正常维持。

在公共财政资金一定时,用于社会保障的比重一决定,某一时期社会保障资金的多少就已经决定。这些有限的资金如何在城乡间进行分配,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乡社会保障种类的多少和保障水平的高低。实行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效地保障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阻碍了城乡差距的缩小,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致使社会保障城乡二元分治现象比较明显,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相对滞后,流动就业人员保险关系难以在不同地区间转续,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

一、成都市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机制不健全,导致城乡社会保障种类差别大

成都市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机制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资金未能在城乡间平等合理分配,造成城乡社会保障种类差别较大。

在成都市,城镇建立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城镇户籍居民享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助在内的所有保障种类,且各项制度比较完善。其享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享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包括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低保;社会救济制度有灾害救助、社会互助、流动乞讨人员救助;住房保障制度也比较完善,有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而农村户籍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项目则少得多,且相对而言不太全面和完善,例如,农村居民基本上没有社会福利可言,能享有的社会保障也不全面。

可见,由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机制不健全,致使城镇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种类较全较多,而农村户籍居民只能享有少数几种,城乡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种类差别较大。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第20卷

第3期

袁岳驷: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二、成都市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机制不健全,导致相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城乡保障水平差距悬殊

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的差距,可以从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占其人口的比重、城乡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以及城乡参保人员的保障待遇三个方面得到说明。

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机制,致使城市居民的保障资金相对充足,覆盖面广,城市居民的参保比重大;而农村居民保障资金相对不足,覆盖面小,农村居民的参保比重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城乡居民都可以参与享受,但是城市居民参加社会保障人数占全体城镇人员总数的比重大于农村参保人数占全部农村人口的比重。

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机制,致使城市居民的保障资金相对充足,个人负担比重小;农村居民的保障资金相对不足,个人负担比重大。就城镇养老保险而言,在行政事业单位,绝大多数职工还没有参加个人缴费的社会养老保险,都是按视同缴费对待,也就是说这部分人的养老费用基本上由国家财政或单位来提供。在城镇企业单位,实行的是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的办法,个人按本人工资的8%缴费,企业一般按工资总额的20%进行补贴。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方案是按照“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予以政策扶持”的方式进行[1],除财政实力强的地方政府给予了相应较小的补贴外,基本上完全由个人缴费形成,因为集体组织资金缺乏,其补助部分大多来自于农民自己交纳的费用,因此,原来的农村养老保险基本上是自己保自己。由此可见,城镇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政府,而农村则主要来源于农民个人。医疗保险也不例外,城乡医疗保险主要由用人单位和政府补贴构成,职工本人中承担相当低的比重,一般为本人工资总额的2%,而农村的医疗保险主要由农民自己承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法实行以后,采取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的方式,但个人筹资的比重也在50%以上。

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机制,致使城市居民的保障资金相对充足,保障待遇较高;农村居民的保障资金相对缺乏,保障待遇较低。

[2]不论是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还是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城乡社会保障资金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例如,青羊区规定累计缴费达到年限后,为符合领取条件的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及其以上的人员发放110~170元的养老补助金,为男45~60周岁、女35~50周岁的人员发放80~140元的生活补助费,而城镇养老保险补助金每月不低于1 200。根据四川统计年鉴的数据得知,2008年成都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93 001人,保障资金为19 883万元,人均为2 31793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62 385人,保障资金为10 141万元,人均为62450元,城镇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是农村人均最低生活保障的342倍。

[3]

三、成都市社会保障的城乡转续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流动

作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当工种或就业地点发生变更时,参保人应该能够因身份转移或空间转移变更保险关系,并且自动接续变更前后的保障关系。由于受城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相关保障制度的限制,以及当地政府出于财政利益的考虑,成都市城乡社会保障转续机制未能有效形成。

首先,城乡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统一,不利于城乡社会保障转续机制的形成,影响了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和转续。城市社会保障已基本实现了统一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程度有显著提高,管理机制趋于成熟。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原来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归卫生部门负责管理,农村社会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管理[4],农村社会保障呈现出多头管理、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城乡社会保障分割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社会保障城乡转续机制的形成,既影响了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和转续,也降低了保障效果。

其次,城乡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不统一,地区间利益分割严重,制约了城乡社会保障转续机制的形成,影响了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和转续,阻碍了以没有固定工作的农村居民为主的流动人口的有效流转。成都市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基于农村低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以低保障,广覆盖为原则的依靠家庭储蓄积累为主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其无论是基金交纳、还是养老金的测算,都远远低于城镇生活保障标准和水平。由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要求城镇企业职工缴纳的保费标准为工资总额的28%,其中企业应负担20%,这些规定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市社会养老保险接轨困难。另外,因为制度规定统筹部分无法带出,而地区间利益分割严重,出于财政利益考虑,致使社保转出地愿意转出,但接收地因财政压力并不愿意接收,增加了社保在地区间转移的困难。

尽管近年来成都市在农村建立和发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因保障资金有限,城乡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机制的不健全,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还是存在滞后,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还没有完全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农村的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各种农村保障制度的普及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地方政府的财力。

综上所述,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资金分配机制不健全,造成社会保障资金在城乡分配不合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种类差别较大,保障水平差距悬殊;同时,社会保障的城乡转续机制不完善,制约了流动就业人员保险关系的转续,影响了社会保障的效果,也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流动。致使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难以得到有效的社会保障,降低了农民的政策性收入,很难实质性地平等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致使农民的生活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城乡差距不能有效缩小。同时,也限制和阻碍了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只要我们改革城市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统筹城乡保障内容和保障水平,使农村居民能够平等享受各种社会保障,使农村居民享受的保障水平与城市居民基本相当,可以一定程度地缩小城乡居民在基本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有助于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素琴.强化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责任[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3):8-9.

[2]曾万明.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索[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3]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2009年四川统计年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汪国华.城镇化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研究[J].天府新论,2013(2):95-100.

作者:袁岳驷

上一篇:戏曲文化市场经济论文下一篇:农村服务贸易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