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流放者管理论文

2022-04-18

一、知人论世,把握囚徒形象及所处环境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注释一和课外搜集的资料,(教师幻灯显示十二月党人起义的事件梗概)说说西伯利亚囚徒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地位、身份如何?生:这些囚徒是十二月党人起义的主要参加者,是一些先进的思想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梦想流放者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梦想流放者管理论文 篇1:

毛泽东论屈原

早在1918年,毛泽东在《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的诗词里,自豪地说:“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表达他对屈原、贾谊为代表的人杰地灵的湘楚浪漫主义文化精神的继承和仰慕,肯定屈原是湖湘文化的开山祖。屈原的精神气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特色,既有儒家“仁学”的价值观,又有湖湘文化的刚毅和激情,是北方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结合点。这两者结合,催生了与日月同辉的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求索精神、独醒意气、刚正个性和坚持真理的自我牺牲精神。

一、屈原祖籍湖南汉寿县,汉寿是他的故乡

屈原,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约生于战国楚宣t30年(公元前340年——前278年)与楚王同宗,是楚武王之后。

关于他的出生地有16种说法,其中湖南汉寿说较有说服力(注:《2015年屈原与楚辞文化研讨会综述》,见《云梦学刊》2015年第4期)。

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认为:“观楚辞全志载:原与渔父问答者多有,皆影响不足评,惟武陵龙阳,有沧山、浪山及沧浪水,又有沧港市,沧浪乡,三闾港,屈原港,参而核之,最为有据。”龙阳,即今汉寿县,属常德(古代武陵)地区。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公元前704年楚国熊通自立为武王,开拓濮地,即现在的澧水、沅水流域。屈原的祖先楚武王在汉寿建有皇城。楚平王(公元前528——前516年)在白马湖畔筑有采菱城。楚襄王在临澧县九里建筑了特大的澧阳城,这些,都是屈原先辈留下来的古迹。自1949年以来,在湖南地区发掘出土的4000多座楚墓,主要集中在长沙和常德(武陵),说明古代武陵地区(包括汉寿、临澧等县),是屈氏世代聚居地。楚国被秦国灭亡后,有五六百王室成员隐居武陵龙阳的鹿溪,恢复熊姓。现在汉寿县丰家铺乡的鹿溪,仍聚居着熊姓。

再从屈原的作品记载的草木、风俗、风土人情、神话故事、历史陈迹观测,表明屈原与西洞庭湖湿地有不解之缘——故乡之缘,故乡之情。《离骚》里记载的香草、名花、树木,有上十种繁殖于洞庭湖周边数十县,其中白芷、秋兰,澧水、沅水流域遍地皆有。屈原的作品,几乎篇篇都有对白芷、秋兰的赞美,都有以白芷、秋兰对自己美德的比喻。《天问》一篇,虽然是作于第一次流放汉北时的作品,但仍有湖湘民间神话传说的反映。首先由天地开辟的神话引出对整个神话体系的怀疑,而天地开辟的神话,显然与楚帛书所展示的神话体系一致,反映了湖湘地区的原始神话体系。《九歌》是屈原依据楚国南部民间长期流传的祭祀乐歌,加工改写而成的一组祭祀诗篇,约作于楚怀王11年前后。当时屈原被楚怀王重用、信任。创作目的是求神降福,战胜秦军。“九”是表示多数,《九歌》的篇数不是九,而是十一。《九歌》的第一首《东皇太一》是通祀之歌,即迎神曲;最后一首《礼魂》是送神曲。中间九首歌各祭祀一位神灵,共祀九位。《湘君》、《湘夫人》是以尧帝的女儿娥皇、女英,舜帝的两个妃子为题材。娥皇、女英听到舜帝死在九疑山,特从家里赶来奔丧,行至洞庭湖的君山,面对渺渺茫茫的洞庭湖无法渡过,相抱哭泣,泪水落在竹子上,留下了“斑竹一支千滴泪”的典故。她们痛哭无策,投湖自尽,化为水神,众称“湘灵”。《九歌·湘夫人》有“帝子降兮北渚”一语,即指娥皇、女英降于洞庭湖北岸。《九歌》通过赞美神祗,以祈求神的庇佑,保佑楚国战胜秦国,同时,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子孙繁衍的要求,对农业丰收的企盼。这些祭祀神灵的歌曲,至今在汉寿、汨罗、湘阴、宁乡、益阳的农村丧礼中,道士们还在歌唱呀!所以,《离骚》、《天问》、《九歌》等作品记载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宗教信仰,是屈原对故乡民间风俗、神话、信仰的写照。

楚国时期湖南居民有相信灵魂之说。他们认为灵魂可以不死,可以脱离人的肉体,游离于他处,当人重病或死后,往往就是这样。于是,民间产生了招魂的习俗,人们请来巫师,巫师通过一种神秘的仪式,如咒语、歌曲、跳舞等,便可以招回走失的游魂。《楚辞》中的《招魂》,是屈原流放湖南期间的作品。诗人借用招魂的形式,抒发了返回楚国都城——郢都的强烈愿望和永不离开故国的忠贞不渝的情怀。《大招》“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之语,就是一篇巫师招魂的咒语。这种招魂的习俗,直至近代仍广泛流行于湖南民间。

落叶归根,也是湖湘自古以来传承的民俗。屈原第二次流放到湖南时。他是从武昌出发,至岳阳后弃马登舟,由水路经洞庭湖溯沅水西行,一直到达湘西辰溪、溆浦等地,转而又经沅水回到洞庭湖;再溯湘水,经长沙,南登南岳,上九疑山,向舜帝(重华)陈述自己的人格修养、理想美政和遭到奸臣的谗言迫害,诚请舜帝(重华)指引、导航;然后再回到岳阳、洞庭湖、汉寿、泪罗。理想无法实现,国家危机日甚,楚怀王听信靳尚的“联秦拒齐”的外交决策,人秦谈判,被扣留,囚死秦国。屈原闻讯,悲痛至极,乃于公元前278年(另说是公元前277年)农历五月初五,自沉于汨罗江中。

二、“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屈原曾辅佐楚怀王(公元前328——前299年在位),初任三闾大夫,管理屈氏王族事务和贵族子女的教育。后又升任左徒,辅佐楚怀王,对内主张政治改革,选贤任能,非理不从,非善不用,修明法度,革除弊政,反对贪污受贿,发展生产,富国利民;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强兵御敌。如他在《离骚》诗词中所言“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被赞称为“美政”。上官大夫靳尚接受秦国说客张仪的金钱贿赂,通过楚怀王的妃子,促使楚怀王确立“联秦拒齐”的对外决策,拒绝了屈原的“联齐拒秦”的主张。随后屈原遭上官大夫靳尚的谗毁,使怀王失信,屈原旋被放逐汉北。在流放汉北期间,屈原作有《天问》、《惜诵》、《抽思》、《思美人》、《大招》、《卜居》等诗篇,对楚怀王抱有幻想,希望他回心转意,继续贯彻屈原的“美政”和“联齐拒秦”的决策。可是楚怀王的继承者楚顷襄王仍然执迷不悟,排斥屈原,并轻信令尹子兰等人的陷害,将屈原第二次流放到湖南。屈原流放湖南,展转沅、澧、湘水流域各地达10余年,沿途考察民情风俗,结合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悲惨命运,写下了《离骚》、《九歌》、《涉江》、《远游》、《招魂》、《哀郢》、《渔父》、《昔往日》、《怀沙》、《悲回风》等大批不朽鸿篇巨著。

毛泽东第一次读屈原的名著《离骚》是在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最早最完整的手迹《讲堂录》,工工整整抄录了《离骚》和《九歌》全文。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在流放湖南沅、澧、湘水流域时期写的,是一首自叙政治遭遇和心灵求索的长篇抒情诗。《离骚》集中概括了屈原的政治观点和理想,概括了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所受到的排挤和打击,概括了他对昏君统治下的腐朽政治的批判与控诉。在此表达过程中,《离骚》给我们展示出一位光辉的主人翁形象——忠君、爱国、爱民,遭到奸臣的诬陷、打击、流放,“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诗词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回顾。回顾自己的志向、遭遇和决心。第二个层次是求索。回顾往昔,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迷惑不解,于是“神游”求索。在这层次中诗人借助瑰奇的想象和绚烂的神话,把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贯穿一条基本线索,即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无论在现实世界中遭受到多大的打击,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不懈的求索精神,丝毫没有减退。第三个层次是矛盾。志不同,道不合,“美政”无法实现,惟有远离而去;维护完善自己的美德,远走高飞,又不能不顾国家沉沦,人民痛苦。在这种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升华到最高境界。此层次又可分为四个小层次:灵氛劝离,巫咸劝留,初念去国,终觉不忍。

毛泽东最喜欢阅读这篇诗词,一生不知读了多少遍。1958年1月12他给江青信中说:“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1958年1月16日他在南宁会议上的讲话提纲中说“学楚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因为《离骚》和(老子)都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的文学著作,而《离骚》为我国“诗骚传统”奠定了基础。

1959年8月16日,毛泽东印发《关于枚乘(七发)》一文时批注:“这是骚体流裔,而有所创发。骚体是有民主色彩的,属于浪漫主义流派,对腐败的统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诗赋,是文学史上“骚体”的开源篇。

“屈原高居上游,宋玉、景差、贾谊、枚乘略逊一筹。”从宋玉、景差、贾谊、枚乘、李白、李贺、李商隐、王勃、辛弃疾......直到毛泽东,都传承了屈原开创的“骚体”。

1961年秋,毛泽东赋诗《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颂歌《离骚》的战斗力和屈原的高尚坚贞的人格与爱国主义精神,怒斥“艾萧”一类的奸臣败类。

三、屈原是湖湘文化的开山祖,《楚辞》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湖湘文化情怀

1919年8月4日毛泽东为湖南学生联合会撰写的《本会总记》,收录了当年在湖南学生中流行的一首豪情壮志的歌曲:“大哉湖南,衡岳齐天,洞庭云梦广。沅有芷兮澧有兰,无限发群芳,风强俗劲,人才斗量,百战声威壮。湘军英武安天下,我辈是豪强。听军歌淋漓悲壮,旌旗尽飞扬。宛然是,枪林弹雨,血战沙场样。军国精神,湖湘子弟,文明新气象。”这首歌借用了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九歌·湘夫人》,颂扬了从屈原到五四运动的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歌颂了近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湘军英武安天下”。

《天问》通篇是屈原关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诗词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一直问到动植物,石头、流水,珍禽异兽,神话传说,乃至圣贤豪杰,凶神恶煞,治乱兴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探索精神。《天问》总计提出了172个问题。毛泽东说:“屈原的《天问》了不起,几千年以前,提出各种问题,关于宇宙,关于自然,关于历史。”“屈原写过《天问》,过了一千年才有柳宗元写《天对》。”至今《天问》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解答。毛泽东对屈原这种上下求索,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赞叹不已!而且把这种探索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

毛泽东也很欣赏屈原的独醒精神,不随波逐流,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贵品德。《渔父》是屈原与汉寿一位渔父,实际是一位隐士的对话。隐士问:“子非三间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隐士又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你何不掘起泥水助长浊流?世人都喝得醉醺醺,你何不也去饮酒与世人同醉?为什么要苦思冥想,与众不同,这不是自己放逐自身吗?屈原清澈地回复:怎么能让自己洁净的身体蒙受尘埃的玷辱呢!我“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种独醒精神,为捍卫真理不惜牺牲的精神,在那天子式微,官宦贪婪,诸侯竟雄,世道溷浊的时代,极为难能可贵。在今天,更有现实意义。

《远游》,是神游天地的作品,是屈原忧患现实的悲愤诗。《远游》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游仙诗”的先河,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灵气。《离骚》、《远游》、《九歌》的特点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充满浪漫激情,奇异想象,描叙多采多姿的神话传说。《离骚》、《九歌》、《远游》运用超现实的材料,驾驭云霓龙凤,驱动日月风雷,有时到了天堂,有时回到古代,有时登上世界屋顶,有时又沉潜到洞庭湖的水底,有时在天边抚摸着慧星......。毛泽东这两首诗遥承了这些词曲的风华。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屈原的“游仙诗》,《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答友人)就是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诗词。

屈原的不朽诗赋,大多是他两次流放期间写的。正如毛泽东说:“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是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毛泽东多次列举屈原、孙武、司马迁......遭受打击后,写出了《离骚》、《孙子兵法》、《史记》等不朽著作,启发年轻有为者不要怕受挫折,要多下基层,接触实践,就会大有可为,前途光明。

1954年10月26日毛泽东会见来访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引用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接着又向客人介绍: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1700多年前写了许多爱国的诗,政府对他不满,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没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就把他死的这天作为节日,就是旧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人们在这天吃棕子,并把它投到河里喂鱼,让鱼吃饱了不再去伤害屈原。屈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毛泽东最敬佩屈原修身洁行的人格;最敬慕屈原“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最敬仰屈原对理想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最敬爱屈原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最重视《离骚》的思想性,批判“君恶”,倡导民主。《离骚》通篇主旨:“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呼吁改革,代表社会发展的要求。

《离骚》充满美妙的梦想;毛泽东也是伟大、丰富的梦想家。毛泽东在1958年反复阅读《离骚》,介绍、推荐《离骚》,也许是出于对人民公社充满美妙远景的幻想,体现在他为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关于人民公社的决议》增写的几段文字内。他的诗词:“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干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七律·答友人》)展现他继承和发展了屈原的浪漫主义,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起来了。

《楚辞》是西汉刘向汇编的,是以屈原的著作为主,收集了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天问》、《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等诗词,再加上贾谊、宋玉对屈原的怀念诗词。1957年毛泽东集中时间阅读了《楚辞》和朱熹《楚辞集注》、王船山《楚辞通释》。毛泽东说:“《楚辞》虽是古董,但都是历史,有一读的价值。”这个“价值”在于楚辞是湖湘文化的源头。

屈原在我国历史上是最有名的诗人。唐朝有45位诗人,撰有75首诗词,讴歌屈原与泪罗。

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世界文化名人评议委员会成员、苏联学者费德林公正地说:“屈原诗篇有着固有的民族特色,然而也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屈原的诗歌是全人类的财富。”

作者:唐振南

梦想流放者管理论文 篇2:

在语境还原中重塑自我

一、 知人论世,把握囚徒形象及所处环境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致西伯利亚的囚徒》,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注释一和课外搜集的资料,(教师幻灯显示十二月党人起义的事件梗概)说说西伯利亚囚徒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地位、身份如何?

生:这些囚徒是十二月党人起义的主要参加者,是一些先进的思想者。

生:他们因为起义失败而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

生:他们原本是贵族,过着丰裕的生活,有着高贵的地位。

生:他们为了正义、良心,为了劳苦大众,与沙皇做着不懈的斗争,最终惹怒沙皇,一些被处死,一些被流放到遥远的西伯利亚了。

师:可以如是总结:这是一群高贵的囚徒,他们有着高贵的出身、高贵的事业、高贵的人格,他们为了大众的自由,毅然丢弃了自己的自由。

师:那么西伯利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请大家自读诗歌,画出相关语句,想象具体场景。(生读诗)

生:我找到了这些语句:“悲痛”“阴暗”“苦役的洞窟”“沉重的枷锁”“黑暗的牢狱”。

师:这些词语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这些词渲染的是一种悲哀、阴暗的氛围,给我阴沉、可怕的感觉。

师:同学们不妨想象一下囚徒们的生活处境:他们身处矿坑的深处、阴暗的地底,有的是阴暗的牢门、苦役的洞窟、黑暗的牢门。这些富有色彩和暗示意味的词告诉我们西伯利亚是一个多么恶劣而凶险的地方!

二、 以意逆志,体验振奋人心的情感力量

师:这一批曾过着优雅生活的贵族,被流放到酷冷的西伯利亚。面对着漫天大雪,他们会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生:我觉得,面对着那茫茫大雪,刺眼的大雪,单调的大雪,听着可以震落松针上积雪的狼叫声,感到一股透彻心扉的寒冷,然后是苦闷,然后是心中抑郁。

生:他们会想着,自己付出那么多,希望会得到好的结果,却是这种结果,现在无事可做,孤独寂寞,很受伤。

生:他们觉得很失望。通过努力争取,原以为可以为人民争取很多,但是没有成功,很有挫败感。

师:失望,甚至会绝望。在这种情况下,普希金托一位自愿赴西伯利亚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带来了《致西伯利亚的囚徒》这首诗。同学们,假如咱们就是这一群囚徒,在茫茫的大雪中,在深暗的牢狱中,读到了普希金的这首诗,我们会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自读该诗,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读完后前后桌交流一下各自的体验。(生读、交流)

生:首先,我觉得非常温暖,仿佛是一艘在海洋中行驶的小船看到了指路的灯塔一样,找到了一线光明。然后我就会感觉到,虽然说自己被流放,但是还有敬爱的诗人支持、鼓舞着我们,虽然是被流放,也要把革命进行到底!

生:我会觉得自己为什么会一直在沉沦当中,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既然有了理想,就应该不放弃。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也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坚信能够完成自己的事业。

生:我觉得这种感觉就像雪中送炭一样,我觉得他好像在对我说,自己不坚强也要强打着坚强,我们还没有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举目无亲,我们没有资格难过,我们还要把快乐写得源远流长,我们还要把战斗进行到底!(掌声)

生:我觉得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我将忘却之前的失望与绝望,重拾斗争的信心!

生:如果我身处这样一个绝望的境地,我收到这样一封信的话,一定会精神百倍的,这就像远处虽是一扇阴暗的牢门,然而从牢门里面透出了一线光明来,使我内心充满温暖。如果是我的话,我想我一定也会写一首诗歌回赠给普希金,如果我有这个才能的话。(生笑、若有所悟)据我所知,当时好像的确有一位十二月党人——(师提示:奥托耶夫斯基)回赠了一首诗给普希金,其中有一句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来好像是成了列宁创办的《星火报》报名的来源。

师:大家想不想看这首诗?想不想看看这些囚徒们读诗后的反应?

生:想——(师及时幻灯显示该诗(此处略),让学生自读、交流,请该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十二月党人不屈的斗志,读得很好,声情并茂。通过你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十二月党人阅读该诗时激动、兴奋的表情。那么,请你把原诗也读一下,把同学们刚才体验到的情感传达出来。(生朗读。众鼓掌)

师:很好!他把这首诗中鼓舞人心的力量完美地传达出来了,我们听后更有一种激越、振奋之情!请大家自读诗歌,要把这种振奋的感觉传达出来。

三、 细读文本,探究倍受鼓舞的原因

师:刚才大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了各自的感受。现在我们细读文本,咀嚼字词,看看能不能咂摸出更细致、更细腻的意味来,探究一下该诗为何具有如此鼓舞人心的力量。比如说读第一节,(师自然朗读)我们会觉得哪一句特别鼓舞人心?

生:“决不会就这样徒然消亡。”因为这一句给一个绝望中的人新的希望,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而且会继续下去。

师:如果让你读的话,会重读哪个词?为什么?

生:“决不会。”表达出普希金的一种坚信之情。工作虽然悲痛,但那是就个人遭遇而言的;对于大众来说,这些是崇高的、正义的,尽管遭到了沙皇的打击,但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的。普希金如是坚信,也借此来鼓舞这些囚徒们。

师:或者说,是他们的理想代表了人民的意愿,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所以他们的工作和意志不会因此而消亡。大家还能从别的诗句中感受到诗人的坚信之情吗?

生:诗人用了一个“决不会”,下文连用八个“会”字:(希望)“会唤起你们的勇气和欢乐”“大家期望的时辰不久就会临降”“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自由的歌声)“会传进你们苦役的洞窟”“枷锁会掉下”“牢狱会覆亡”“自由会欢欣地迎接你们”“弟兄们会把利剑送到你们的手上”。而且越到最后越密集,就像是越来越快的鼓点,传达出诗人的信念,鼓动着这些受难的人。(生热烈鼓掌)

师:如此说来,我们应该怀着一种对正义事业必将胜利的坚信之情,带着一种无比坚定的心情来朗读,要读得大义凛然。(生读,师指导,其他学生自读,全体齐读)

师:一个“决”字,表达了诗人对他们事业的坚定信念:正义具有无与伦比、无坚不摧的力量。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最终取得应有的胜利。这是用来自正义的力量鼓舞着他们,这是一盏正义的灯塔在引领着他们。

师:(师朗读第二节,很投入)这一节中,你觉得最有哲理的是哪一句?

生:我认为是“灾难的忠实的姊妹——希望/正在阴暗的地底潜藏”。因为灾难虽然能打击人的希望,甚至把希望动摇,但只要有一线曙光,只要有光明在前面指引,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希望就会引领人民走向成功。希望在灾难的打击下变得越来越顽强。

生:我也觉得是这句话。虽然在灾难来临的同时带给人民打击,但是打击过后,当你有一定的恒心和意志把握住一线希望,就会向成功慢慢地靠近。

师:老师看到这句话立刻想到我们古人的几个表达。如老子《道德经》中说:“反者,道之动。”苏轼《苏氏易传》中说:“阳至于午,未穷也,而阴已生;阴至于子,未穷也,而阳已萌。”午时是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这段时间,此时阳气最盛,但阴气已经产生。“子时”是二十三点至二十四时,此时阴气达到顶点,但阳气也已产生。结合这些言论思考:灾难还会继续下去吗?这些灾难到了极点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生:会朝希望发展。这是物极必反的规律性的体现。希望是“灾难的忠实姊妹”。所有的灾难都伴随着希望的,既然灾难已在尽头,那希望还会不出现吗?

师:你讲的最后一句话,很抒情。很容易让大家想起一句著名的诗。

生: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师:其实普希金自己也有类似的说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说——

生:“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

师:古今中外的贤哲告诉我们:灾难到了极点,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在灾难到了极点的时候,就是希望大增的时候,他们是如此坚实地存在着。希望是灾难不想接受也得接受的伙伴,正是在灾难中才孕育出坚强的希望。灾难有多少,希望就有多少,灾难的力量有多大,希望的力量也必将有多大。这种希望的力量正在阴暗处孕育、生长、运行、奔突,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朽腐的事物。这难道不是因为灾难而产生的希望的力量吗?如此说来,这种振奋感来自于一种不可扼杀的希望力量。我们再来读一下第二节——这首诗要大家一起读,读出一种气势来。

师:有三个字大家读得不太好。“望、藏、降”三字恰好是韵脚,ang韵昂扬激越,要读得饱满些。(生再读)

师:好多了。我们再往下读。第三节中说“爱情和友谊会穿过阴暗的牢门”,“穿过”能否换成“经过”?

生:不可以。“穿过”要克服一定的阻力,有难度;而“经过”,相对比较轻松,没有任何阻碍。

师:结合背景知识,这里用“穿过”精确,还是用“经过”精确?

生:用“穿过”好。课外阅读材料上有筱敏的《山峦》一文,有一小段描述了爱情的力量:(生自然朗读起来)“像踏过彼得堡街角的积雪,她们踏过沙皇那纸特许改嫁的谕令,在‘弃权书’上,签署她们从此成为高贵标志的姓名:放弃贵族称号,放弃财产,放弃农奴管理权,甚至放弃重新返回故乡的权利。”这些女性放弃了一切,克服了众多阻力来支持她们的丈夫。这是可贵的爱情力量。

师:老师在这里还可以补充一些具体事例,比如说特鲁别茨卡雅公爵夫人与她的英雄丈夫,双双长眠在那里;居住在巴黎的法国姑娘唐狄坚守爱情,与被流放的伊瓦谢夫结婚,最后双双葬身西伯利亚。爱情如美丽的雪莲花,“穿过阴暗的牢门”,芳香四溢地在囚徒生命中绽放。(投影图片)那么友谊的力量何在?

生:在沙皇的严密监控下,普希金能够依然写下这种鼓舞人心的诗篇,这就是最高尚的友谊。

生:我曾看到过一则材料:沙皇曾问过普希金:假如十二月革命爆发时他在彼得堡的话,会出现在什么地方?普希金毅然答曰:“我会在暴动者的行列里!”普希金的这句话应该代表了当时不少人的心声。

师:这些说明:沙皇的镇压再血腥,囚徒流放的地方再远,生活再艰苦,他们的妻子、他们的朋友都不会放弃他们,永远关注并支持着他们,他们并不孤独。他们的背后有千千万万的志同道合者,他们如同春天的野草一样疯长。这是用来自爱情和友谊的力量鼓动着他们。

师:通过细读,我们发现诗人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鼓舞那些高贵的囚徒。第一节着重用事业的正义性来鼓励他们,具有大义凛然的正义力量;第二节用恶境中自然而然、物极必反产生的希望来鼓励他们,具有启人深思的哲理力量;第三节用眼前的爱情和广大的友谊来暗示他们,他们的背后还有千千万万的关注者、支持者,给他们温暖的力量;第四节用简短的句式、急促的节奏和不容怀疑的语气传达出诗人宗教般的信念,这种信念的力量感染着、鼓舞着那些囚徒们。正是这四种力量让“十二月党人”倍感振奋。

师:这是一首典型的政治抒情诗。大家尝试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生:很有鼓动性,一词一句都敲打在读者的心坎上,使人振奋!

生:篇幅短小,语言平实,节奏紧凑,充满了如火山熔岩般喷薄而出的激情。

生:好用比喻。把沙皇的统治比作“沉重的枷锁”,把西伯利亚比为“黑暗的洞窟”。把希望比作“灾难忠实的姊妹”。比喻能使诗歌形象生动,避免枯燥乏味,具有形象性。

师: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针对特定政治事件有感而发的,除了鼓动性、形象性,还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特征,这是我们在阅读时特别需要关注的。

四、 现代审视,生成切己的意义价值

师:我们刚才以囚徒身份品读这首诗,感受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探究了鼓舞人心之因,收获良多。但我们毕竟不是囚徒,现实的我们可以把这首诗送给谁?你要把这首诗送给谁?

生:送给正在抵抗黑暗的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良心,他们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为人民带来光亮,但也最易受黑暗势力的打压、伤害,以至于生活困苦,心里孤独、伤悲,但他们有光明磊落的事业,相濡以沫的妻子,患难与共的朋友,通过努力,他们“期望的时辰不久就会临降”。把这首诗送给他们,鼓舞他们。

师:你的话让我想到了一件真实的事情:英国文学专家张玲女士“文革”期间被发配到大西北,一呆就是十几年,就是靠不停地默诵普希金的“在西伯利亚矿坑的底层”“始终保持着骄傲忍耐的榜样”等诗句,终于和许多人一起等到了“期望的时辰”。

生:我觉得可以送给那些正在抵抗异族、身处险境的斗士们,让他们知道虽然现在很艰苦,希望很微弱,但他们做的是为民众谋福祉的正义之事。不管多么曲折,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生:我还想送给我们的同学。因为我们的学习很艰苦,有时候神经会绷得很紧,甚至会崩溃,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投入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

师:把这首高贵的诗/送给你/送给我/送给所有正在受难/或将要受难的心灵/它会唤起我们的勇气和欢乐/我们期望的时辰不久将会临降。

师:今天我们一起品味了这首诗,我们也发现了读诗的几个维度:还原语境,读出诗歌的历史价值;现代审视,读出诗歌的当代价值。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推敲语言,读出诗歌的精微价值。大家课外还可以去读读普希金的《致大海》等作品,进一步感受政治抒情诗的魅力。(下课,师生道别)

(浙江省青田中学;323900)

作者:王立军

梦想流放者管理论文 篇3:

永不妥协

当“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停止呼吸后,他所代表真理、道德与旧时代也随之一同而去。

8月6日的莫斯科潮湿而略带凉意,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众人的簇拥下向东斯科伊修道院里的一座坟墓献花,那里安息着刚刚下葬的“俄罗斯的良心”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3天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的流亡者在家中因为心力衰竭去世,享年89岁。

“他觉得自己要对整个国家负责,他是这个国家的良心没有了他,你会感到不会再有人来保护你。”59岁的娜培莉·布鲁尼放在棺材边上的红玫瑰来自她自己家的花园,而她的话代表了大多数俄罗斯人的心声无论他们是否阅过140万字的《古拉格群岛》。

俄罗斯的作家或者知识分子中最受尊敬的那些人从来不仅仅是文化意义上的标杆,他们往往代表着这个国家的使命,是道德和真理的追求者与捍卫者这似乎是一种融于血液中的古老传统,索尔仁尼琴的一生所听从的正是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召唤——他责备知识分子不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批判曾经的苏联及其专制统治,反而成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他生活在纯粹的世界里,“善良”,“罪恶”和“真理”这些带有现实意义的形而上学词汇都要用大写字母拼写,因为他本人的戒律就是用大写字母书写,“不说谎!不参与谎言!不支持谎言!”

俄罗斯式人生

索尔仁尼琴的经历就是一部俄罗斯小说,战争、流放、反抗、真理、祖国、人民,这些俄罗斯文学元素一应俱全。

索尔仁尼琴在写给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自传中写到,在他的孩提时代,没有来自任何人的提示和鼓励,他就是想成为一个作家。在《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发表之前,索尔仁尼琴是遗腹子、是数学教师、是劳改营的囚犯,但那之后,他身上的标签换成了流放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俄罗斯的良心”

某种意义上,正是苏联的专制和集权体制塑造了索尔仁尼琴。1945年2月,因为在和友人的通信中有对斯大林不敬的言辞,索尔仁尼琴被判8年劳动改造。8年后,等待他的不是刑满释放,而是“终身流放哈萨克斯坦”的新判决。幸运的是,索尔仁尼琴只被流放了3年,1957年便“恢复名誉”。

在这些孤独而艰苦的日子里,索尔仁尼琴一直在偷偷地写作,并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保存在身边:“在1961年之前,我觉得这辈子都不会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发表,也不敢让任何亲近的亲友阅读任何我写的东西,因为害怕会流传出去。在42岁的时候,这种秘密的作者身份让我不堪重负。最让我不能忍受的是,不能让那些懂得文学的人来评判我的作品。”但机会终于到来。1962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文学月刊《新世界》上发表。这部以作家的生活经历为蓝本的小说是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期劳改营生活的作品,索尔仁尼琴一夜成名。

当时的执政者赫鲁晓夫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批准《伊》公开发表,却没有想到不久后这篇小说成为政敌向他发难的工具,更没有料到日后索尔仁尼琴会成为苏联政权的掘墓人之·。正如苏联歌唱家盖琳娜·薇许涅芙丝卡雅在她的自传中所写的:“苏联政府放出了瓶子里的魔鬼,不管后来如何努力,都无法再把它装回去。”

1968年,描写政治特别收容所的《第一圈》和揭露斯大林时代阴暗面的长篇小说《癌症楼》相继问世,但已不可能在苏联出版,瑞士苏黎世成为这两部作品的“避难所”。1970年10月,索尔仁尼琴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年后,将索尔仁尼琴的声名带到顶峰的《古拉格群岛》在巴黎和美国发表,但这部鸿篇巨制带给索尔仁尼琴第二次流放——1974年,他被判为“叛国者”,剥夺了公民身份并被强制流放,在一架飞往法兰克福的飞机上,索尔仁尼琴开始了长达20年的流亡生涯。

《古拉格群岛》详细记录了从1918-1956年苏联庞大的监狱和劳改营系统,如果被称为“古拉格”的苏联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是地狱,索尔仁尼琴就是走过地狱并将所见所闻带给世人的但丁。在他看来,如果读者仅希望从中看到政治意义上的曝光和披露,那么就应该“立刻合上书页”。它不仅是关于劳动改造和那个时代的历史,更是文学和艺术作品。普通人的中勇敢者可以决定不参与谎言、不支持虚假的景象,但“作家和艺术家有能力做得更多,他们还要戳穿谎言!在与谎言的斗争中,艺术永远、也应该永远获胜!”

并不仅仅是索尔仁尼琴这样认为,前苏联的人民和西方世界也l不有同样的希望——当人们第一次读到这部书时,都认为它的发表将会永远地改变俄罗斯或是苏联的一切不合理的东西,一份德国报纸的社论曾将《古拉格群岛》的发表视为苏联崩溃倒计时的开始。事实上,《古拉格群岛》是动摇苏联统治根基的因素之一,它或许影响了历史进程,却没能将俄罗斯变成真善美的理想国。

无论如何,这部书带给索尔仁尼琴一生的荣誉与痛苦——他因此得到世界的认可,却被自己的祖国驱逐。索尔仁尼琴大儿子的同学曾在1993年前去拜访他,在位于美国佛蒙特州乡间的住所,起居室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外文版本的《古拉格群岛》。

旧时代的爱国者

当索尔仁尼琴在1974年被苏联驱逐时,美国把他当成英雄来接纳,并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的称号。从1976年起,索尔仁尼琴一直居住在佛蒙特州的小镇,但他并不因为美国对他的“友好”就感恩戴德。

1978年,索尔仁尼琴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割裂的世界》(A World Split Apart),毫不客气地指出西方世界存在着包括“丧失勇气”在内的诸多问题:“局外人观察现今西方社会最瞩目的特征就是勇气的失落。西方世界已失去对社会承担的勇气,不单整个西方世界如此,每个西方国家亦如是,甚至每个政府、政党,连联合国也不能例外。勇气的失落在政治领袖和知识精英身上更为明显,以致给人一个印象,整个社会今天也失去了勇气。”

索尔仁尼琴并不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式自由民主有普世价值,甚至从被推上飞机放逐到冷战铁幕的另一边的一刻起,他就将西方文化作为新的批判目标。在索尔仁尼琴看来,从苏联来到美国,不过是从一个“恶的国家”进入另一个“恶的国家”,西方文化本身是“虚弱而堕落”的。这位顽固而虔诚的东正教徒不能忍受缺乏“信仰”、不在乎“救赎”的美国,在他看来,以人为一切存在物中心的理性人本主义使得人们完全背弃了圣灵,变成毫无节制的物质至上者,失去了对“更隐藏、更高尚的人性需求和品格”的追求。西方世界主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本质上与索尔仁尼琴血液深处的俄罗斯东正教气质格格不入,在美国生活的近20年里,他对西方的批判使他成为两个阵营的‘公敌’’。

无论如何,在与苏联的对峙中,索尔仁尼琴获得了最后的胜利。1991年12月25日,苏联政权轰然坍塌,晚上7时32分,几代人所熟睹的印有镰刀和锤子的红旗开始徐徐下落,

7点时45分,红白蓝的三色俄罗斯联邦国旗升上克里姆林宫上空。随之而来的是索尔仁尼琴公民权的恢复和叛国罪的洗清,他的作品终于能在他深爱的祖国发表。1994年,在叶利钦的邀请下他回到了阔别20年的故土。流亡美国期间,索尔仁尼琴在佛蒙特州的房子旁边有一块大石头,据说他让他的孩子们坐在上面,告诉他们总有一天这块石头会变成一匹飞马,带着他们回到俄罗斯。他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俄罗斯,而他给孩子们讲的故事也终于变成了现实。

但是没有了苏联政权的俄罗斯仍旧不是索尔仁尼琴心中的理想国。1994年回国时,76岁的索尔仁尼琴从海参崴登陆,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乘火车横穿俄罗斯,希望看看曾经与他彼此对立、伤害、不相容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什么样子。“新生”的俄罗斯让他感到失望:他看到的俄罗斯虽然摆脱了极端的专制和压迫,却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且一边是贫困、残破,另一边是腐败、奢华。

索尔仁尼琴不仅仅是作家和不同政见者,他更是想要拯救俄罗斯的梦想家。所有的揭露和抨击最终指向的都是对俄罗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深沉热爱,他从未停止过他的批判,像父亲从来不曾停止纠正孩子的过失。面对俄罗斯“精神上的倒退”,索尔仁尼琴忍不住大声疾呼,他拒绝接受叶利钦要给他颁奖的敬意:“我不能接受一个把俄罗斯带到毁灭边缘的国家政权的嘉奖”;他讽刺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政策,批判俄罗斯精神的滑坡和贪腐的风气,直至人们再次开始冷落他。

作家依然拥有尊重,却逐渐从社会文化的中心地带淡出。俄罗斯似乎不再需要一个精神导师去揭露丑陋的伤痕,也不再想要一个处处责难的批判者。巨大的冲突造就伟大的人,索尔仁尼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良心和权威有着强烈冲突的时代”而现在,这种冲突已经被淡化。但这位老人从不因为冷遇而停止批判:“只要我活着,就会给国家开药方。”2007年,不屈服于任何强权的索尔仁尼琴接受了普金授予他的最高国家荣誉的奖章。相比叶利钦,他更信任年轻而果敢的普京,将其视为俄罗斯回复传统的机会。

2008年8月3日,索尔仁尼琴在书桌边坐了一整天,进行着年复一年每天都在做的工作。当夜幕降临时他感到不舒服,告诉妻子和一个儿子怎样处理他的文字后,在午夜到来之前离开了世界。这个伟大的灵魂终于和他所处的时代一样默默消失了,新的俄罗斯想要的不再是虔信的家长制,而是全球化浪潮下的消费主义。这颗“俄罗斯的良心”终将因为过于“俄罗斯”而被遗忘,在他之后,不再有人将道德和真理作为终极目标歌颂和追逐。

作者:徐冠群

上一篇:校园网建设管理论文下一篇:民族性动画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