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论文

2022-04-20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于网络世界的语言——网络语言也铺天盖地而来,不仅在网络世界里流传甚广,也对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网民的主体人群之一——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网络语言的烙印。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遍偏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必须要提高认识,重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价值,创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构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教学与实践体系,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其时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语言文字 应用能力

目前,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呈普遍下降趋势。校园里,无论是海报、宣传栏,还是学生个人请假条、作业、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错字病句、生造词语、不规范汉字、行文晦涩、逻辑混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中尤为严重。许多语言工作者认为加强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调查

为深入研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和各项活动,笔者在对所在学校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对20名同学进行访谈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能否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能否准确把握交际话题和交际语境,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自我评价、如何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等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1 普通话应用方面

在校期间,44%的学生将普通话完全作为日常交际语言,56%的同学以说普通话为主,说方言的情况主要存在于教学以外的环境。参加过普通话能力测试的占473%,其中,一级乙等及以上水平的为零,二级甲等占15%,二级乙等占47.5%,还有37.5%的同学没有测试级别。

2 书面语言表达方面

在语言使用上,55.1%的同学能准确区分语言使用环境,40.4%的同学基本能区分,4.5%的同学不能区分;在书面语表达上,26.8%的同学认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写错别字,31.7%的同学是书面格式错误,26.8%的同学是文字表达不清;在日常生活学习中,69.7%的同学完全能正确地使用规范汉字,29.2%的同学基本能使用规范汉字,仅有1.1%的同学不能正确地使用规范汉字。

3 口语表达方面

36.8%的同学不愿意面对公众发表即兴讲话,会产生紧张情绪。一旦表达欠佳;84%会觉得不好意思,引起尴尬或不快,从而更加排斥这种即兴演讲;16%觉得无所谓;5.9%的同学能准确把握语言交际的话题,主题明确;68.5%的同学基本能把握交际主题;12.4%的同学完全不能把握交际主题;17%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普通话不太标准;14.8%认为是心理素质不好;60.2%的同学认为缺乏口语表达技巧。在对个人口语表达流畅程度及内容的准确度的评价上,认为自己语言流畅的占15.7%,68.5%的同学选择基本流畅,感到自己说话不太流畅的占12.3%,词不达意的学生占3.4%。

4 普通高校与高职比较方面

15.9%的同学认为高职院校与普通院校大学生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存在很大差距,并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本身素质高低不同,52.1%同学认为有差距,但差距不大。在差距的具体表现上,27.4%的同学认为主要是书面文字表达差,29.4%的认为是口语交际能力差,13.7%表示不清楚。

5 语言文字环境方面

72.1%的同学肯定了教师在课堂以及日常工作中能将普通话作为交际语言,但是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42.3%的学生认为标准;53.5%认为基本标准,能听懂;还有4.2%的认为部分教师发音不够标准。47.2%的同学认为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对自己影响很大,46.1%认为没有太大影响,6.7%认为没有任何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否使用规范汉字上,74.1%的同学认为能使用规范汉字,10.1%认为基本规范,5.6%认为教师不能使用规范汉字。

6 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方面

27.2%的学生对学校是否开设有语言文字方面的相关课程不知道,55.7%的学生知道学校有开设相关课程,但课程种类少,课时少,以公选课为主,效果不好,语言文字的培养最好是小班教学或一对一教学。但是,要谈及具体开设什么课程上,71.9%的同学说不出具体课程名称。学校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中,认为相关课程缺乏的占22.9%,认为学校不够重视的占20.5%,32.5%认为是学校搭建的实践平台太少,18.1%的同学表示对所有活动不感兴趣。在如何提高大家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上,34.5%的同学提出应该开设普通话课,并参加普通话测试;42.8%的同学认为应该多开设语言表达及技巧方面的专业或公共选修课,21.4%的同学表示应该多参加各种活动,而在访谈中,大部分同学表示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更应该在实践中提高,所以倾向于多参加语言文字应用类的活动更为重要,如校园辩论赛、演讲比赛、写作策划比赛等。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应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和应用上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主观认识不足。大部分学生未能意识到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性。而高职院校提出以就业为导向,过分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升,忽视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片面把学生的就业不好归结于专业技能不强。因而缺乏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培训,没有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大量开设基础课程。除非个别专业如导游、文秘等对语言文字有特殊要求。

第二,语言环境混乱。从校内来看,部分学生和教师在学习生活中不能完全使用普通话交际。尤其是在同一生源的小团体中,学生都习惯用方言作为交际语言。校内外随处可见的海报、广告、电视节目等出现的不规范语言文字使语言环境较为混乱,这种恶劣环境对学生影响较大,长期受此冲击,将会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使用上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第三,缺乏有效培训实践途径。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正式接受过学校关于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培训,虽然有同学意识到自己说的不好,写的不好,也想提升,但是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不多,通过选修课程或者自学,效果不好。同时,学校虽然也建立了一些实践平台,如社团举办的各类活动,但是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临场应变能力较弱,一旦出现语言交际问题后,就不愿意再次参与类似活动。

第四,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网络的出现除了丰富现代信息技术,也对语言文字应用带来了一些负面冲击。厦门大学李如龙教授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团体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的语言。一方面,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削弱了学生口语应用的必要性,可以避免因紧张尴尬而引起的交际不快,让口语交际较差的同学找到替代交际方式,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差;另一方面,网络语言的产生和滥用降低了大学生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水平。

三、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容乐观,高职更甚。要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必须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才能保证其时效性。

1 提高认识,重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价值

从前面调查可以看出,学校和学生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价值认识不足。很多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更多强调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学生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除了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其他辅助技能,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工作学习的基础技能。因此,学校应该提高认识,重视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训,同时,还要强化学生认识。

学校可通过新生始业教育、专业教育强化这种意识,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形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有提高自己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强烈要求。并明确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要求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作为专业基础技能的一部分。同时,学校还可以从更高角度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价值的认识。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我认为对祖国语言的理解、欣赏、热爱,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播工具,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有着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语言文字,提高应用能力,是我们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前提,在这样的思想高度下,学生会无形中增强爱国感、自豪感和优越感。

2 创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环境对人影响巨大。通过访谈了解到同一班级或同一寝室,如果来自同一生源地的较多,大家就会采用方言沟通,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即便该同学普通话水平较高,但依然会认为说普通话别扭,改说方言。这种语言“反生现象”不仅反映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实际应用能力的差距,也反映出高校语言环境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所以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营造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

一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推广普通活活动。在校园醒目位置如操场、食堂、教学楼张贴宣传性标语,在固定位置设置语言文字专用橱窗,介绍国家关于使用规范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政策法规;开展校园纠错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找出不规范之处;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媒体,如校园电台、校园电视台等,制作相关内容节目,定期播出,将生动的画面与有声语言和语言文字规范结合起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加强外在环境的刺激。

二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的语言环境。教师能否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及其应用水平高低对学生影响很大。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在语言文字应用上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采用普通话教学,语音标准,语速适当,字正腔圆,语言准确、生动、简洁,不出现错音别字,语言表达中不带“啊、额、嗯”等没有意义的语气词,板书规范。学校要把语言能力水平作为引进和考核教师的一个方面,还可以通过教师演讲比赛、教师辩论赛、教师说课比赛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3 构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教学与实践体系。

学校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提高学生能力是学校的重要教学任务。语言文字能力作为学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必须要得到提高和强化。基于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结合学校课程教学,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教学与实践体系。教学内容上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语言应用(说),一是文字应用(写),也就是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两个方面,从手段上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

校内首先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一系列课程来实现。针对不同的专业岗位需求,要求专业必须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课程。对语言文字应用方面没有特别要求的专业必须开设选修课程,比如《普通话》、《演讲与口才》、《演讲艺术》、《朗读学》、《常见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等课程。其次,学校可以搭建更多的语言实践平台,让大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目前大部分学校都会举行辩论赛、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但是参与面不广,所以扩大活动参与面很重要。以辩论赛为例,通常先由分院(系)选拔,然后再择优推荐参加学校比赛。参与的同学也最多几十个。我们可以把这种活动推广到班级,要求每个班所有同学参与进来,然后择优一级一级推荐。这样就能实现其实践参与的普遍性。

校外实践是校内实践的延伸,实现语言文字的学以致用。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勤工俭学活动来开展实践活动。大部分同学在校期间都会不同程度的校外兼职,而根据了解,最常见的兼职形式就是做产品市场营销,通俗一点就是发广告传单、促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途径。因此,作为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这样的校外实践活动,在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以将学生校外兼职作为一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要求修满一定的学分方能毕业。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是载体的载体。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决定了其应用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个人素质的高低。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的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充满沟通表达的自信意识。这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参考文献:

[1]熊国保 加强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势在必行[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9

[2]李行健 吕淑湘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5—6

[3]盖晓明 汉语言文字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2005,12

[4]何宇鸣 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高等建筑教育,2008,5

[5]何丹 汉语文化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胡艳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论文 篇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于网络世界的语言——网络语言也铺天盖地而来,不仅在网络世界里流传甚广,也对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网民的主体人群之一——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网络语言的烙印。

【关键词】网络环境 语言文字应用 特征 影响 前景 规范措施

【Key words】internet circumstances,use of language, features,influences,prosperity,standardization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1994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网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直接连接,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互联网迅速发展壮大,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调查统计报告: 截至1998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为106万;截至2004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达到9400万;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经高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与此同时,随着WIFI的广泛覆盖和3G网络的普及,手机网民也达到了5亿。报告显示,不管是在互联网起步之初,还是在广泛联网的今天,学生都是网民中的最大群体,2013年的数据显示其比例为25.5%。课业之余,在很多大学免费WIFI校园全覆盖的环境中,学生不仅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和网络购物等:

1.互联网学习。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教科书,成为很多学生学习和写作业的最佳辅助工具。现在,大部分老师和家长也都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来完成作业,充分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获取信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互联网。四大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都是实时更新新闻,以方便网民更好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此外,各大传统媒体也都在互联网上开辟了自己的网络论、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以弥补自身固有的不足和缺陷,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3.休闲娱乐。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校园里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学生也常常利用互联网游戏、看电影、看电子书籍等。毫不夸张地说,想要找到一个四年大学生活期间从未进过图书馆读书、借书的大学生并不难,但想要找到一个从未利用网络休闲娱乐的大学生并不容易。

4.社会交往。网络环境下,学生的社会交往也异常活跃,微博、微信、QQ、YY等,不仅帮助学生公布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动态、宣泄自己的情感,也可以方便学生更好地与朋友沟通交流,不管是远方的朋友,还是身边的同学,都经常使用这些聊天工具进行交流。

5.网络购物。学生也是网络购物不可小觑的一个消费群体,网络购物相对价格更优惠,购物也更方便,这些都迎合了学生的消费需求,买书上当当、卓越,淘宝更是大家的购物天堂。

总之,如今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网络环境中,网络上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不可避免地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诸如“给力”、“我爸是李刚”、“神马都是浮云”等一些热门网络用语不仅在各种网络小说或跟帖中比比皆是,而且也出现在大学生的交往对话甚至论文中。而失于规范的网络语言也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综观大学校园里学生的“作品”:无论是海报、宣传栏,还是学生个人请假条、作业、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甚至“课桌文化”作品,错字病句、生造词语、不规范汉字、行文晦涩、逻辑混乱的现象都是普遍存在的。

许多语言工作者认为由于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全覆盖,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普遍呈下降趋势,加强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笔者也就此进行了一个调查,从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个方面来观测当代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二、网络环境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强调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其实,提到我们的汉语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这五项技能的提法依然适用:“听、说”是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读、写、译”则可归为书面表达能力。

1.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表达能力在社交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技能之一。“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君子”已经不是当今社会的首选优秀人才,既“敏于行”又“善于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才会倍受青睐。欧美国家有人把“舌头、金钱、电脑”并列为“世界三大法宝”。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也认为:“一人之辩,重于五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那么,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到底如何呢?

根据调查,大学生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自我评价普遍较高:58.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即兴口语表达能够做到清晰流畅,甚至妙语连珠;9.2%的大学生表示对自身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很满意”,60.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然而,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的测试和调研结果显示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并不相符。笔者随机抽查了300份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在“说话”一项中,有超过40%的应试者在“自然流畅程度”评分项中因表现欠佳而被扣分,说明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不像自己所想象或者评价的那么理想。即兴口语表达方面更是如此。笔者对200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查得出:能够在即兴口语表达中做到口齿清楚、发音标准、表达流畅、条理清楚、内容符合话题的人数比例还不到15%。他们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主题不明、条理不清,不善于主动寻找话题(“说”的能力欠缺),在会话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领会对方的话语内涵(“听”的能力欠缺)。即便校园广播的广播员和演讲比赛的参赛选手在口语表达中也同样存在着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等方面的问题。

2.书面表达能力。网络环境下,汉语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冲击:

首先,由于电脑和网络的普遍应用,很多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越来越低。读书少、写字少是当今大学生共同的特点。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离不开电脑:写作业用电脑,写论文也是用电脑,查阅资料用电脑,阅读也是通过电脑,甚至人际交往也是由键盘代替嘴巴通过电脑来完成会话交流。在这一背景之下,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示自己有“提笔忘字”的情况,书写中出现错别字更是司空见惯。

其次,由于对网络的依赖和网络语言的干扰,大学生语言基本知识水平也呈下降趋势。笔者选择了三所学校学生随机抽取了200个样本进行了一次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测试, 结果表明,及格率(60分以上)仅为54.3%,而优秀率(80分以上)则仅为4.4%,平均分也只有 58.2 分。对学生论文、自办报纸、校园论坛使用的语言进行调研,发现的问题大致与测试结果相吻合,其中,语义理解错误、用词不当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从书面表达的内容来看,在网络这个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环境里,很多大学生把网络语言中的随意性和自创性带到汉语的使用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遇到学生打破汉语原有的语法规则和结构,自己创造出所谓的“新词新语”的现象。这种现象也会在正式的场合中发生。譬如,在大学生看来,只有类似“帅得惊动党中央”之类的调侃和幽默才能体现或炫耀作者的智慧和创意。而“我爸是李刚”、“且……且珍惜”之类的语言模式更是备受推崇、层出不穷。

三、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1.提高认识。在很多高校里面,之所以出现网络语言滥用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学生在外语热的影响下甚至有轻视汉语之嫌。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大家更关心的都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但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未来良好的职业生涯除了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还离不开一些基本的技能,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措施改变学生对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错误认知。

首先,新生入学之初学校就要明确指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新生教育、专业教育强化这种意识,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有提高自己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强烈欲望。

其次,学校要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要求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之列,开设相关课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这样,一方面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可以得到更专业的提升,其次,学生也必将更加重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将来良好的职业生涯做好充足的准备。

最后,学校还可以爱国主义的高度教育学生提高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重要性的认识。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我认为对祖国语言的理解、欣赏、热爱,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则认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即民族语言,两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语言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播工具,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有着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汉语言文化,提高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当代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前提,在这样的思想认识指导下,学生无形之中就会增强爱国主义的民族自豪感,而不是在“韩流”、“英语热”中迷失自我。

2.创造环境。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但却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如果同一班级或同一寝室有来自同一生源地的学生,这些“老乡”就会有意(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认同)或无意(习惯)地使用方言进行沟通和交流,“老乡会”里更是如此,久而久之,即便这些学生普通话水平较高,但依然会认为和“老乡”说普通话别扭而倾向于使用方言。这种语言“反生现象”不仅反映出语言文字规范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差距,也反映出很多高校尚未形成良好的语言运用环境。所以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营造良好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

一方面,学校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在校园醒目位置如食堂、教学楼和宿舍楼张贴宣传性标语,在固定位置设置语言文字专栏,介绍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应用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开展校园纠错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找出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媒体,如校园报纸、校园广播大力宣传并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来加强外在环境的刺激,从而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的自觉性。

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语言环境来引导学生。老师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学生影响是最大的,所以,作为老师,要努力提升自身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语言文字应用上为学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上课时语音标准,语速适当,字正腔圆,用语准确、生动、简洁,不出现错音别字,语言表达中不带“啊、额、嗯”等没有意义的语气词,板书规范正确。当然,正如现在教育体系实际执行的那样,学校要把语言能力作为引进和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参数, 同时,在工作中还要通过教师演讲比赛、教师辩论赛、教师说课比赛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意识。

3.课程设置。学校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提高学生能力是学校最重要的教学任务。语言文字能力作为学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基本技能,必须得到切实的提高和加强。基于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结合学校课程教学,我们可以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教学与实践体系,从应用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在语言文字应用方面,注重学生汉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方面,则从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努力帮助学生提高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从校内实践来说: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一系列的相关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针对不同的专业岗位需求,学校可以开展一些要求各异的相关课程,要求较高的专业开始汉语言文字应用必修课,要求相对宽松的专业则可以开始公共选修课。作者考察了自己所在的学校,发现《演讲与口才》、《演讲艺术》、《常见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等课程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其次,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平台,让大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目前大部分学校都会举行辩论赛、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但是参与面并不是很广,所以目前的努力方向就是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不管是哪一种比赛,学校都可以先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最基层的选拔比赛,然后一级一级向上进行选拔。

从校外实践来说: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勤工俭学活动来开展实践活动。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不同程度的在校外兼职。根据了解,最常见的兼职形式就是做产品市场营销,通俗一点讲就是发广告传单、促销。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机会。因此,作为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这样的校外实践活动,在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以将学生校外兼职作为一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又是语言的载体。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仅是个人基本素养的体现,也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影响深远,因此各高校都必须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网络环境中取网络语言之长、避网络语言之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更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

[2]屠国平,大学生汉语言文字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76-79).

*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环境下的语言文字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最终研究成果的一部分;项目编号:2012BYY010。

作者:豆红丽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论文 篇3:

实施“教学做合一”,提升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摘 要: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质是生活实际中拥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它也是小学语文的首要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出发,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特点。教师要花费适当的时间和精力明确“教学做合一”的内涵,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使得学生打破刻板的语文学习观念,进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探究如何通过“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做合一”;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明显不足,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教师要寻求新型的教学方案,挑选合适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教学做合一”观念的提出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解決途径,教师要将“做”当作核心,通过“教”和“学”的辅导让学生养成语言文字运用习惯,主动在生活实际中运用课堂知识点,构建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一、调整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现阶段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很难在缺乏教师引导下完成语言文字学习任务,因此,会将自己当作是课堂的主体,只关注理论知识点的讲述,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不理想。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观念,重视“教学做合一”,扭转本末倒置的课堂关系,引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课堂,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慢慢养成较好的实践能力,完成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明确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角色,在教学中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在保证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运用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实际运用能力。语言文字相关知识点相对于其他内容而言,它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枯燥,学生容易失去积极性,教师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使得“教”变得具有针对性,保证了课堂教学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升效果。

例如在进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会重视“教学做合一”实行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教学的开始,我先为学生讲述整篇课文,挑出其中的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为下阶段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接着我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理解什么是雷锋精神,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用文字记录下来,在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主动探究语言文字的使用技巧,最终我鼓励学生自行组织语言互相交流想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时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做”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这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创建实际应用情境

小学生在培养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实际情境,不能结合特定情况使用语言文字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际应用能力的创建对教师也是不小的考验,教师要挖掘知识点中的关键点作为情境创建基础,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需求,设计针对的学习情境,让小学生主动融入情境完善语文综合能力,为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扫清障碍。

例如在进行《不懂就要问》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会选择使用情景教学法在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同时完成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我将课文中提及的一些问题作为情境创建基础,将“教”的效果最大化,接着考虑到学生较差的自己学习能力,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内容,使得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点,学会语言文字的使用技巧,最后我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展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向同学或者我询问如何解决问题,弥补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教师要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点,让学生接受“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完成培养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任务。

三、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教学做合一”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同时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需求也在提升,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时不能局限于课堂,要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主动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完成了《长城》这篇课文的教学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学习任务:使用课堂中学习的语言能力询问当地的特色景点,并且用文字技巧完成记录。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有意识地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体现“教学做合一”中核心部分“做”,一步步锻炼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学生也会慢慢意识到语文综合能力完善对生活实际的重要意义,将课外教学活动效果最大化。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学做合一”,这是提升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要保障,让学生改变传统的语文观念,主动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点在生活实际中使用,进而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习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作者:周晓玲

上一篇:质量管理中职教学论文下一篇:想象实验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