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初中物理的教学问题主要在于知识点的抽象性。教师需要运用生活化的案例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学生接受平台。文章重点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 篇1: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初中物理作为物理教学的开始阶段,对于学生之后的物理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却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其中最为显著和突出的就是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难以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为研究方向,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  探究式教学  问题及对策

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当前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能够提供较为显著的帮助,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如何对这一系列的阻碍进行解决,成为了当前社会中较为广泛关注的话题,是初中物理教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工作。

一、当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用中存在著诸多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点,实验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最为显著的就莫过于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但是大多数初中物理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的开展并没有给予较高的重视和关注,认为其是可有可无的,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思想认知,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第二点,教学课时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需求。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即使部分物理教师开展了实验教学,但是受到教学任务的压力,难以做到有效的开展,只能够挑选部分较为重要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剩下的实验只能够通过教师个人展示或者是多媒体视频播放,这就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起到了严重的阻碍,无法有效的落实和贯彻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

二、初中物理探究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创设探究情境

要想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教师就必须要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学生的探究欲望。所谓的探究欲望简而言之就是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物理学习具有一个较高的兴趣,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物理成绩,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已达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时,可以从情境的创设着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年龄特点和喜好,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

例如,在针对初中人教版物理教材中“物体浮沉条件”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现铁块放入水中以后会立即下沉,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你们谁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告诉老师?”通过这种问题的提出,来引出相关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中[1]。之后,教师将学生按照4-6人为标准,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讨论和思索,学生在分组以后,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探索,先提出想赢的假设,再对自身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判断是否正确,教师在学生设计试验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要发挥学生主体性,不能够取而代之,否则不仅仅不能够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适得其反。

(二)转变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不能够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在教学中假如探究的因素,做到探究与理论知识传授的结合,进而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开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对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和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例如,在针对初中人教版物理教材中“电路和电流”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将有关电路图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之后叫学生按照之前所制定的分组,开展模拟实验,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而学生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就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复习,加深了学生对于电路图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熟练度。同时,教师在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的完成以后,还要叫学生一定的顺序,轮流对自己小组实验中的数据以及结果进行陈述,并在所有小组陈述完成以后,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通过这些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对比,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在学生积极地回答以后,教师在公布相关的知识点和规律,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初中物理知识学习,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以实验操作为基础

最后,教师还要以实验操作为基础开展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来说较为繁重,并且教学时间也较为缺乏,这就导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每一次实验教学都在实验室中开展,学生无法对教材中的各项实验进行亲自操作,进而影响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容易出现走神或者是开小差的现象[2]。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示范实验教学时,应该要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不是流离在实验之外,只是单纯的对教师的实验操作进行观看。

例如,在针对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中“水的沸腾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事先将实验所应用到的材料准备好,如酒精灯、温度计等,之后在课堂中向学生进行演示,并且在演示的过程中,可以挑选部分同学上台辅助自己进行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对如何有效地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系列的对策,以供广大的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参考和借鉴,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顺林.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28.

[2]张井美.新课程初中物理的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究[J].华夏教师,2018(10):18.

作者:戚诚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 篇2:

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开展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初中物理的教学问题主要在于知识点的抽象性。教师需要运用生活化的案例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的学生接受平台。文章重点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生活;课程资源;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措施

一、引言

初中物理是生活规律的抽象和总结,物理知识点来源于生活,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有时难以回归物理的这一本质,只是就抽象的公式和定律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接受程度不高,他们运用物理思维思考生活问题的能力不足。换句话说,初中物理教学现实性考虑不足,造成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需要提供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将物理还原到生活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育资源对抽象问题进行解释,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初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可以进行有效的推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自我,进行思维发散,有助于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调动。

二、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习惯的基本情况分析

在初中物理学习习惯方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初中生的物理学习主动性不强,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自觉性不足,自主预习、自我提问、知识分类等能力都较低。考前,突击复习的学生比较多。换句话说,目前初中生的物理学习较为被动。物理学习是一个过程,只有日积月累才能體现效果。因此,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就是因为没有长期坚持。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讲解枯燥导致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度不高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理论讲解,在相关物理原理的讲解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就出现不理解的现象[1]。长此以往,学生不理解的问题堆积得多了,就会对物理学习产生挫败感,最终影响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度。

(二)教师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物理教学中,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不能照顾到班级上所有的学生。因为现在一个最小的教学班也有三四十人,这样大的师生比例将使得物理教师难以顾及到所有的学生,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较少。平时,许多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物理知识点的时候就开始下一段知识的学习。这样不利于他们查找出自己的问题,最终也无法深入理解和有效运用物理知识。

四、初中物理学习需要具备的基本特征

初中物理需要学生自我探索,相互讨论。在这种方式中,教师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帮助。这种学习方式的重点在于学生的自主探索方面,实现自我知识网络的构建。物理学习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这样才能有效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这种学习理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研究性。物理问题具有研究性的特征,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相关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相关问题的解决。其次是应用性。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之中。再次是过程性。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最后是分层性。每个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认知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生活化资源、探究性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的具体融合实施措施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多是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知识点是对生活现象的总结、归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笔者将初中物理教学还原到生活之中,拓展教学的生活化案例,同时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一)生活化资源的整理

教师需要根据教材、教学大纲对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和应用,收集多元化的生活案例和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将其运用到讲解相关的知识点上。例如“浮力”这一知识点在生活中有很多的案例,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案例,将浮力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二)实施差异化分组

初中生在接受物理知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实施探究教学,就要首先考虑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差异性,将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他们实现相互补充。同时,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2]。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分配学习小组的时候,需要进一步考虑学生的一些性格特点。因为每一个物理学习小组都需要组织者、发言人等不同的角色,所以教师需要将具备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分配到对应的角色上去。例如:一些学生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可以担任小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探究学习;一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可以担任小组发言人。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性格优势,奠定探究学习的基础。

(三)启发学生自主思考

学生通过预习相关的课本,可以初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还可以实现对一些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有效了解和认识,培养运用物理思想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之前,教师应有效启发学生进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预习。学生只有先对相关物理思想和知识点进行自学,才能奠定相互讨论、探究学习的基础。根据自己思考、归纳出来的一些物理思想和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讨论物理知识点。

(四)组织小组内部讨论

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物理知识点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这时就可以开展小组内部讨论。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发表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每位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讲出来,并由各小组内专人记录,归纳总结。组织讨论的前提是教师需要设计一个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五)组织小组间讨论

除了小组内部讨论之外,教师还要组织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每个探究学习小组将指派一名学生发表本探究小组的相关想法,不同的探究小组将提供丰富多彩的答案。教师需要在小组间讨论的过程中,组织好相关的讨论秩序。每个小组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有发言时间、人数等方面的限制。

(六)教师做好归纳总结

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取长补短,实现最大程度的学习思想的补充,但还是难免会出现一些思考空白、误区等。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做好归纳总结工作,对学生的一些学习思想进行总结,同时还需要补充学生没有思考到的问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延伸思维长度。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易产生思想误区的地方,也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纠正,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七)借助现代化手段延伸小组合作交流

一段知识点的完整探究学习还包括课后复习过程,物理知识点的学习也需要通过课后复习进行相应的巩固。教师可以在课后借助现代网络平台进行延伸。在知识点的巩固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物理思想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握[3]。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供学生讨论的QQ群或微信群。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相关物理问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有效思考的目的。教师还要设计一些物理习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有效消化这些知识点和背后蕴含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应用题可以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发散思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一些应用题,实现学生思维的发散、知识的迁移。

(八)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决定着教学方向。要想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就需要将教学评价进行有效转变,实现教学意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过程评价就是一种现代化教学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设计相关的教学评价量表,从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一来,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进一步产生兴趣,教师也可以进一步放手进行高效率的教学改革。

六、结语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学生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运用生活化的课程资源时,需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的重要一环就是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有效优化,不断满足高效物理教学的要求,从而实现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世军,任小玲,贾新娟,等.分层次基础物理课程群中的特色教学条件建设研究[A].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EEM 2012)[C].2012.

[2]梁绍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服务意识与行为的研究》物理课堂上如何培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课题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

[3]卢慕稚,尹雪静,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师探究教学观现状调查——以北京市初中物理教师为例[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

作者:陈军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论文 篇3: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略

【摘 要】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开展合作探究的活动,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更好的适应新时代下的发展需求。但是从目前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来看,发现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纵观目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大多数师生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够,应用流于形式化,有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仅仅只会使用画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同时对于学生的掌控力度还不够。为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本文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现状

(一)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中,三维目标并没有完全的实现,师生都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导致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实现的情况比较差。由于知识技能目标的制定比较具体,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有据可依,实践的情况比较好,但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规定比較宽泛,在教学中老师不好掌握其教学程度,因此,不同的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尽相同,这就导致老师对于学生探究过程中控制力度不好掌控,导致在教学中出现诸多的问题,因此三维目标的制定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保证其全面的实现。

(二)教育方式过于传统

目前初中生的探究能力普遍比较低,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没有探索精神,长期被动学习导致学生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的老师在教学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只需要跟随老师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即可,需要学生探究的部分很少,这就导致学生普遍缺乏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即便在教学中老师意识到探究式教学的作用,也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探究机会,但是由于学生长期在讲授教学法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导致学生不会探索,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用语言表述出来,在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对老师的依赖性更强,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就要改变老师传统的教学方式。

(三)教师培训不够

分析目前老师的培训现状,发现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大部分校方所组织的老师培训中,仍然采用的是讲课和考试的培训方式,老师在培训过程当中出勤率不高,培训的效果也不太理想,老师的考核也经常采用开卷的形式,老师只需要依照教材抄写,就可以通过考核。随着网络的发展,对于老师的培训也开始采用网上培训的方式,这种形式对于老师的培训监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学校在相关方面比较欠缺,网络培训的效果也不理想,经常会出现老师在网上挂课,在网页上查找作业答案的问题。因此想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提高老师的思想意识,改变培训的形式,让培训真正的发挥出其效用,更好的达到探究式教学的要求。

(四)考核制度不合理

现在的考试过于注重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也比较注重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部分老师会对学生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几乎没有实际的探究活动,即便采取了探究教学方式,也只是选择几个比较重要的内容来进行探究教学,其他的知识点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探究能力过低,老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干预过多,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完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当中,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规定比较具体,实际操作性比较强,但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完成情况不甚理想,特别是在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这两个目标的落实出现了问题。为了完善所有目标,让其更加的具体化,首先老师在探究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每一个目标的具体步骤,了解对学生的引导程度,掌控好提高对学生的约束程度,明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并且提出明确的学习需求。情感态度目标在具体的落实程度上是最不理想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要明确具体教学工作,了解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提升,帮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在探究的过程当中,要时刻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深度挖掘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应该达到的具体需求。三维目标的改进,不仅在于老师,也在于教育专家、学生和家长,因此,需要多方联动共同致力于改进三维目标,共同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

(二)改进教学方式

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老师应该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老师依然要坚持讲授为主,在此基础上增加探究的部分,让学生逐步的掌握探究式教学,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凸透镜成像》这一知识中,老师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并且陈述选择的理由。然后由师生共同讨论筛选出合适的探究主题,将其用于课堂的探究活动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探求,通过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也要尽可能让学生作出猜想,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剔除无关的要素,学会抓住关键点。在学生探究的过程当中,老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引导学生正确的收集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借助小组的力量,掌握归纳的技巧,通过组内互相点评和指正,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切忌急于求成,防止走入教学困境,要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探究方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两者的优势,稳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加强老师的培训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在于老师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问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仅注重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因此,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老师放手的力度还不够,对于学生指导过多,部分老师在教学时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因此,学校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首先学校提高自身的认识,正确认知培训在新课改中的意义,将教师培训作为提高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让老师能够更好的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老师自身也要对教学形成正确的认知,在培训中,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论,让老师能够具有先进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通过培训让老师能够正确认知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次在老师培训过程中,仅仅只注重理论培训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相应的指导,增加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案例,让老师通过成功的案例,掌握正确的探究教学方式,学会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评价。比如在《平面镜成像》这一章节中,对于老师的培训内容应该包括老师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培训。比如当学生在提出问题时,老师不应过多的评论,在猜想和假设的过程当中,老师要对学生们的表达进行梳理,在实验设计环节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设计,然后给予一定的指导,切忌过多的干预,在实验进行的过程当中,老師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对学生的错误进行适当的矫正,当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时,老师要指导学生依靠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数据的整理。在整个培训的过程当中,要让老师明确每一个环节中的具体教学方式,做到指导力度的适中。最后要增强培训的评价监督功能,评价监督功能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老师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改革考试的内容形式

探究式教学在应用中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还有考试制度的约束,因此想要优化探究式教学效果,首先要改革考试的内容,在考试的题目当中,增加对于过程与方法的考核比重。比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对学生探究方面考察的题目。情感目标作为一种比较难以考察的内容,在考试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考题,导致这一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被忽视的最为严重,因此老师在探究中要记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训情况,并将该记录加入到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中,这样才能够保证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考试的内容当中,可以适当增加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题目,促进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目前物理的考核现状来看,对于学生的评价中,考试成绩依然属于评价的主体,应该改变这一现状。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分数以及操作的情况进行打分,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让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考核,帮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结束语

想保证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就需要不断完善三维目标,让其更加的具体化,提高其可操作性,同时老师要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逐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校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改革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森,于泽元.对探究式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83-85、88.

作者:陈中波

上一篇:风险防范式儿科护理论文下一篇:创新型社会制度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