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2024-05-01

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精选6篇)

篇1: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专业:宝鸡文理学院物理教育

姓名:马建卫

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陕西省乾县姜村初中 马建卫

论文摘要:首先对合作式及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含义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最后结合实际例子探讨了其应用,旨在进一步实现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目标,改变被动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物理 合作探究 教学策略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相关概述

1.合作式教学方式

教师根据相应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的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即合作式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样的教学过程远远不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观念。

2.探究式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就是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将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

二、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改革要求

1.教师专业发展结构需不断完善

从实验学校对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来看,各校虽然都成绩斐然,但成果并不一致。这说明一方面,各校的师资水平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与各校对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2.学生交流合作学习仍需深入

从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可以看出,教师努力程度相当的情况下,不同学校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落实情况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学校原本没有合作小组,在课堂上使用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一时不能完全融入角色,这也是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施初期会出现的共性问题,说明我们的教师还需在这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3.改革现有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

初中阶段是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地发展,这是义务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按照新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评价中,应将过程性评价(平常表现)和终结性评价(考试)相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实例分析

案例:“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教学课片段。

课前导学教师在课前提前两天准备好上课需要的“学教篇”,并将“学教篇”发给学生,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按照不同任务进行预习。教师在课前提前一天检查了学生的“学教篇”,初步了解学生关于滑动摩擦力已有经验及知识水平。有5名同学知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有7名同学设计了通过改变压力来改变摩擦力的实验,但设计的实验方法不够科学、严密。

教师活动:(1)设置生活情境——请几个同学到前面分别用缠了皮筋和没缠皮筋的筷子夹弹子看谁夹的快。(2)设置问题情境——利用课件出示问题,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为什么还能前进?最后为什么又会停下来?学生活动:运用已有经验信息去分析问题,做出解释,引出摩擦现象。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关于滑动摩擦力大家知道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活动:踊跃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师生互动:全班同学对黑板上的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在学生完成实验探究后引导同学们一起总结,得到初步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和接触面大小无关)。学生活动:上网查阅、或应用已有书籍查阅滑动摩擦力在现实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四、结语

在这次科学探究中教师针对探究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体验和推理,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学生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分析——学生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得同学们在课堂上有更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给学生提供充足实验探究的体验时间,利用师生共同分析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做出推论争取了时间,切实提高课堂实效。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体验过程具有教育意义,教师要花大力气去组织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体验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讨论时要尊重其他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重视过程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来的,应当注意不要一谈重视过程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事实上,教学的结论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而物理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可谓是一箭双雕,即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教师报

[2]咸阳教育周刊

[3]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篇2: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结题报告

王磊 交斜镇初级中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物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要教授学生的物理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物理课教学模式过程中忽视情感教学的目标,忽视了学生在传统观念中的地位现象,无意中加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造成学生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科学探索和创新意识匮乏。因此,我们决定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学生的个性探索,探索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主体,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深化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真正回归到课堂,本着对学生的发展负责,教育已成为每个人的责任所在,因此,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如何将课堂上的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研究意义:学生之间的合作相互学习,减少差异,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学策略问题研究

2、学生合作性学习策略的探究。

3、研究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过程评价策略的探究。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2015年6月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会上学习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和一些有关文章,并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学习,对实施方案中的具体工作进行分工,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2、2015年8月—2015年12月开展初步的实施阶段

在此阶段,我们采取深度访谈,参与式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广泛了解课堂教学状况,深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学习小组建设的研究。①优秀小组长培养策略的研究。②合理分组策略的研究。③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2)合作学习建设的研究。①合作学习任务设计、过程监控方式方法的研究。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评价机制的研究。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伸和后延学习方法的研究。

3、第二阶段开展的研讨工作:

(1)在第一阶段确定小组合作策略的基础上,对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2)进行《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

2016年1—3月份,对《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进行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通过本次成果汇报,总结了成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了解决研究问题的各项措施。

(3)2016年4月之后各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提出的策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实践,形成对本课题研究总结性的成果。

4、课题结题阶段完成的工作

课题组各员对自己研究的策略进行了整理、总结,形成了对课题研究结题性总结成果。

(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基本的研究思路:

作为一线工作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课堂是我们研究工作的主要阵地,对于我将深入探究课堂教学,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鼓励所有的物理研究的参与。具体落实情况,首先找出关键问题,确定研究方案;其次,对教师认真学习“合作学习”理论,把握其内涵;再次,从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入手,加强教师的指导、引导的能力;最后,强调学习的课程,多交流,多实践,多在交流中提高实践,并紧密联系课堂实践。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认真研究合作学习的有关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行动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实践,总结、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3)调查法: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确定调查对象,制定详细调查内容,采取观察、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撰写调查报告。

(4)个案研究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某一个学生、某一个学习小组、某一节课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五、实施情况:

本课题拟于2015年6月开题研究,预计为期一年的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一个月,2015年6月—7月)

(1)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由4人组成,王磊负责整个课题研究工作,并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刘丽等同志负责查阅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资料,并整理归类。

(3)雷金龙老师负责制定本校参与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十个月:2015年8月—2016年6月)分三步:

第一步初步实施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

在这个阶段,我将进入课堂观察同时配合问卷调查法,广泛了解课堂教学现状,深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学习小组建设的研究

1、组长的培养策略。合作学习小组是确保有效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个优秀的小组长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必要条件。

2、合理分组策略研究。分析班级内的学生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个性、人际关系技能、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对分组成员的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配研究,合理的班级学生分组,提高参与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效率,提高合作学习群体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2)合作学习建设研究

1、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的研究。设计的课程和课外合作学习任务,使合作学习任务的层次结构,研究合作学习的任务设置,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习惯的成员不同的基础上,以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发挥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评价机制。研究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评价长效机制,采取组长评价、团队成员形成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政策评价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与课堂整体考核机制相结合,引入有效的评价机制,提高合作学习小组的有效性。

第二步小结改进提升阶段(2016年1月—2016年2月)

在初步实施的基础上,反思验证我通过分析整理出的的方法、方式,提出不足与问题,更加完善对“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的策略。

第三步全面实践阶段(2016年2月—2016年4月)

将初步研究的理论付诸于实际教学中,从对比及观察中找出“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形成一定的理论。

3、总结阶段(2个月:(2016年5月—2016年6月))

(1)撰写研究报告

由课题组成员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撰写研究报告。

(2)撰写论文

总结课题实践中好的方法、经验、撰写论文。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效:

(一)科学合理分组,分组相对稳定适度调整

1、平衡配比原则。根据学习能力强弱,男女平衡原则,沟通能力强、弱的基础上,按优秀生,学困生,中等的学生的比例。

2、充分利用灵活原则。根据课堂教学的变化,灵活地形成一个临时的合作学习小组。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和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探索合作的激

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思维碰撞,例如:当一些学生对某一特定问题或有兴趣时,允许这些学生形成一个临时合作学习小组,或按照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类别组成。

3、适度调整原则。当小组内部发生冲突时,发现很难解决和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小组学习水平或技能的不平衡,当公平竞争的影响时,应及时对团队成员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创设情景,培养合作意识

1、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补短,发挥学习的最大效率。

2、自我体验,树立合作意识。可设计为通过多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或玩,也给合作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的微不足道的个人力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方法,掌握技能

1、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与指导结合起来,使学生建立合作学习方法。

2、教师指导和学生的理解相结合,使学生掌握自我理解、自我反思的技能。

(四)把握教材,了解学习情况,选准合作点

1、合作点明确适当具有探索性、开放性、挑战性。

2、关注学情,挖掘合作点,调整预案,顺学而导。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教师的预案,而“问题”又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而学生个人能力又无法解决的,或是学生意见不统一、且有争论的,教师应及时调整预案,挖掘新的合作点,顺学而导,让学生合作探究。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合作热情

1、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合作热情,是促进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

2、做到课堂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小组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七、合作学习的效果

(一)学生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学习的方式明显转变。

以前大部分的学生只是喜欢听老师讲解,不想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去获取知识,特别是当更困难的问题或不开放的问题时,更多的依赖。现在,明显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试着通过问同学问老师来解决了。

(二)学生掌握合作的方法,合作明显增多。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一个相互依存关系,在学习小组,谁主持,谁记录,谁发言,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积极团结。

(三)科学素养明显提高。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倾听别人的尊重和沟通,而且善于倾听,善于思考,也提高了回答问题的技巧。

(四)学生相互了解,关系和谐了。由于很多学生在互动式学习中讨论问题,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沟通,从而增进友谊。

课题组成员在初中物理教学运用这些策略组织,班级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

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鉴于我们理论知识有限,研究内容还不全面。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继承实验成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希望总结出一套适合我校初中合作学习的课堂新模式。

九、课题研究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一)自我评价

(1)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新课标中提出“合作学习”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学生自主的进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采取合理的策略进行引导、组织,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2)具有课操作性和推广性,课题在这几年的实验过程中,虽然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不但能在课题组中进行操作实施,还能得到学校乃至其它学校一些教师的青睐。

(3)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反思

(1)在利用课题研策略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小组操作活动等环节都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率先完成,从而或多或少造成对其他学生的消极影响,故应在教学时重视合作学习策略的逐步引导、培养。

篇3: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一、多层面设计教案, 规范探究性学习课堂

在教学开始前, 教师应熟练掌握本章节在教材和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确教学目标, 把握住重点、难点, 同时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及能力来设计教案。如在“电路的连接方法”这一节的教学中, 由于它的技能目标之一便是学会实物图与相应电路图之间的转化, 而从教材的学习内容看, 此节的前一节———“电路图”中, 便已知道了手电筒的各部分元件相当于电源、电键、导线、用电器。这样便可从把手电筒的等效元件连接成实物图, 并将之转化为电路图这一要求引入课题, 单刀直入, 提出问题:如果在手电筒的等效元件图中再增加一用电器, 即小灯泡, 要求两个用电器同时工作或同时不工作, 应该怎样连接?这样便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 开始探究性分组实验。

二、发现问题, 诱导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中

美国Webquest探究模式提出, 发现问题的目的包括两方面: (1) 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 (2) 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 在探究性学习中, 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更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另一方面,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出发, 学生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最感兴趣。

如在教学“凸透镜”一课时, 上课伊始, 先向学生展示一张投影片, 然后用投影仪的镜头, 在天花板上投射出一幅倒立的图像。教室里出现了惊叹声, 教师再适时提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创设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创造性地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合理设计问题, 引发探究性学习兴趣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 要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充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富有启发性, 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课堂提问要设计得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要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或容易出现的差错而设。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 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可以得到解决。有些较难的问题, 教师就得想办法给予学生帮助, 如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 把大题化小, 分步提问, 引导过渡等, 帮助学生克服思维中的障碍。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应创设情境, 能使学生产生疑惑, 尽可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教师不要与学生“抢”问题。探究过程最有创新价值的是自己提出问题, 而依据问题设置探究点, 是使设想中的问题转化为可实际探究操作的重要环节。

四、开展合作学习, 促进情感沟通和交流

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并不是单纯地由教师或某些学生的参与而决定的, 一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点的突出, 难点的解决应该是建立在全体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基础上的。这样, 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成了不可或缺的环节。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弥补了教师不能面面俱到的不足, 而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交流, 成绩好的学生可帮助学习差的学生, 也就达到了“人人教我, 我教人人”的目的, 这样便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 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与互动作用。对于师生间的有效交流, 不但使教师能更多地了解学生学习等多方面的不足, 还能促进教师从“讲”向“导”的角色转化, 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氛围, 最终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鼓励动手操作, 训练探究性学习能力

篇4: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一、初中物理实施合作探究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对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现状中弊端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只有做出改革,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会探究,认识到团队力量的伟大;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对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展开步骤、原则等进行制定;以教学实践的形式对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与应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原有的课堂得到了彻底转变,课堂的中心从教师转向了学生,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将会更加主动。

二、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1.提出问题,做出假设

在物理课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基础等方面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能力创设教学氛围,使学生不仅能够容易接受物理知识,而且还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的精心准备,让学生观察具有代表性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思考现象所蕴含的原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还要利用好问题情境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

2.根据假设,制定方案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参与探究方案的制定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方案的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保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此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引导,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3.讨论交流,筛选方案

在上个环节中,教学方案的制定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的。有的探究方案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时,小组间要加强交流,通过交流,找出问题的根源。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通过此环节的展开,学生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发现自己制定的方案的不足。最后,通过对这些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得到最为可靠的方案。

4.实施方案,实验探究

这个步骤是对已经筛选出来的探究方案进行实践,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尝试与体验的过程。虽然教材中已经给定了实验的原理与结论,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实现过程并不了解。在探究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解决心中的疑问,体验成功的喜悦。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因素,并且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5.科学分析,得出结论

在合作探究教学中,所展开的一系列环节都是为得出结论做出的准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自身的推理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最终得出结论。学生得到的结论难免会出现错误,此时,教师应该仔细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关键,帮助学生得到正确结论。物理实验是一种科学探究,其结论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得出的结论与实验前的假设一致,则证明假设成立;如果结论与假设相违背,则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探究,直到得出正确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合作探究教学的展开,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普遍得到加强,并且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篇5: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问题的设计同合作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因为,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围绕着一些问题进行的,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所以,教师对合作学习问题的设置必须要仔细。首先,要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电路图的设计,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了让结论更加普遍,我们需要对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怎样的改变?”通过讨论之后,学生就可以找出两个问题的答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其次,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不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例如:在进行电压这堂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神门相同点和不同点,虽然学生们在一起的讨论相当热闹,但是这一问题的答案都在书本上,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二、有效分组

在进行合作学习教学时,分组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首先是要对全班同学的分组进行认真的研究。在进行分组时,不是将学生进行随机的分组,而是综合考虑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别、性格和脾气。对内,老师分配的小组需要每个同学能够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而且能够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对外,小组之间能够进行公平又激烈的竞争。然后进行适时分组。这里的分组就是要求一些同学负责收集资料,一些同学负责发言,每个同学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合理评价

合作学习中,评价工作要将小组评价和小组中的个人评价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对小组的评价主要是查看小组中的成员分工是否明确,学生的个人能力同分工是否相符;而评价个人时则是查看学生参加合作学习时是否积极,最后,查看探究是否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有关因素。与此同时,评价需要帮助同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四、小结

篇6:浅析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一、课题研究背景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我们都在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团体合作精神等方面实效显著,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谈论很热闹,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冷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

针对上面的现象,更深入思考、探究,还会发现许多问题:(1)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合作探究时学生各自的任务不明白;

(3)教师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穿流各组,做做样子。

因此,合作探究学习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提出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课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知识。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两年多了,通过对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讲解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个人与小组的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的物理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极大帮助的。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知识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个性强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成绩和个人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们充分挖掘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意义

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减少差异,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五、研究对象

九年级学生

六、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学习收获。

(二)、研究内容

研究课上学生合作学习新内容如何实现高效的策略。研究课后学生学习如何实现合作,巩固学习效果的策略。

研究如何通过评价来衡量和检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1、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物理探究实验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2、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长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小组长。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七、研究方法:

该课题围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进行研究,主要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八九年级学生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2、问卷法:了解学生对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3、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通过不断完善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八、课题的分析阶段研究计划: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10日

1、我们从新目标教材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性着手进行分析,认为新教材倡导合作探究。提偿在活动中学,由此得出结论合作学习更适合新课改的要求。

2、确定课题 我们确定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在于通过小组合作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探索交流技能及合作精神。

(二)实施阶段(2014年3月11日~2014年11月30日)课上实施

(1)小组会话,互帮互助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2)资源共享,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全班共享与互教。(3)知识点互考,小卷互批,作业互相监督,形成组内互相制约,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

(4)课堂评价策略的有效运用为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自觉性,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习题随堂跟踪测评,取平均成绩,同时进行小组的跟踪评价。

(三)总结阶段(2014年12月1日~12月30日)

1、在总结前阶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调整实施方案,并按新的方案继续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3、以优秀课和总结报告结题

九、保障措施

1、关于本课题,在这之前许多的报刊杂志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阐述,这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2、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上可收集到很多的信息,查阅到很多的资料,既快捷又方便。

3、我校有较浓厚的科研氛围。

十、成果形式

上一篇: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材料下一篇:描写感受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