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政策建议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与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本文在深入分析湖北省经济发展状况的情况下,研究了FDI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一些影响,并提出在当前情况下政府应当采取的相关政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发展与政策建议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经济发展与政策建议论文 篇1:

2006—2007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

一、2006年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势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国家对社会发展的投入显著增加,调节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工作快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一)经济出现超周期高速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成果显著

2006年是从2003年启动的我国经济第三次高速增长周期的第4个年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7%,创下自1996年以来的新高,预计全年GDP增长10.5%左右,经济出现超越周期变动的持续增长。宏观调控成果显著,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基本遏制了我国经济转向“过热”的势头,防止了经济大起大落: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消费增长趋旺,物价基本平稳,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就业紧张局面进一步缓解。这一总体增长形势,超出了上年多数机构的预测。

(二)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物价基本稳定

2006年,政府把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作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重点,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惠民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99元,同比实际增长10.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62元,同比实际增长11.4%,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左右。消费品市场保持购销两旺的格局。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480元,同比实际增长7.5%

(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化加快,土地城市化过速趋势有所遏制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部署,2006年国家逐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全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占中央财政总支出增量的21.4%。国家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与此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技能培训,努力解决农民工就业和合法权益保障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问题,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以每年1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快速推进,2006年城市化率将达到44%以上。2006年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土地用途变更的整治力度,严肃查处土地使用违法案件,土地城市化过速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四)就业形势较为平稳,民营经济成为就业增长的主渠道

总体上,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农村劳动力转移高峰期、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攻坚期的三期交汇阶段。新增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压力大、再就业压力大以及总量规模压力大,是现阶段我国就业的明显特点。在目前经济的高增长时期,就业形势总体平稳。2006年1—9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2万人,其中下岗再就业人员392万人,占全部新增就业人员的42.1%。到9月底,城镇登记失业人数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个体私营等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平均每年增加就业岗位500—600万个,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约2/3。

(五)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加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

2006年,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并提出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目标。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就业再就业支出近186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社会保障扩大覆盖面工作进展顺利。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242万人,同比增长4.3%;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00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3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966万人,比上年增加1184万人;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6174万人,比上年底增加766万人;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9447万人,比上年增加969万人。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农民工社会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大。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达到2244.78万人,比上年底增长79.3%;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达到1843万人,比上年底增长276.89%。到2006年第三季度,全国城镇低保户1015.5万户,2227.2万人;农村低保户607.5万户,低保人口1222.1万人。

(六)国家进一步明确公共教育政策,教育均衡发展进入操作层面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机制。首次明确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以法律形式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确定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立法形式确定了义务教育阶段要实行素质教育;建立了问责制,对学校乱收费主管人员追究责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方针,特别要求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决定》还要求,各级政府必须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2006年的财政预算加大了教育投资力度,全年教育投入增加了15%,总额达到4546亿元,中央新增加的教育支出中有70%用于农村教育。

(七)医疗卫生体制启动新一轮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继续发展

2006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一是通过反商业贿赂治理虚高不下的药价;二是高度重视和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促使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配置;三是国家加大对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尤其是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倾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快速推进,截至2006年6月底,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亿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2010年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普及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八)基层社区建设力度加大,社会组织取得新的发展

2006年,基层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目前,在全国社区居委会的40多万管理人员中,50岁以下的占75%,高中(中专)文化以上的占77%。2006年,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较为迅速,全国民间组织到三季度末达到近33万个,同比增长13.5%。除此以外,全国还有大量未注册的民间组织。据估计,全国未注册民间组织约有300万个。由此可见,社会组织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应当进一步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造有利于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的制度条件。

(九)劳动关系的制度建设取得进展,协调劳资关系的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市场化劳动关系已经覆盖了我国从业人员的大多数,如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06年被称为“劳动保障立法年”,在劳动关系立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全面启动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3年行动计划,努力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保护中小企业职工权益,推动并规范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二是积极做好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劳动关系处理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劳动争议案件处理工作,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全国24个省(区、市)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多数地区建立了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四是加大保障低收入职工报酬权益的工作力度,继续完善最低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都颁布了最低月工资标准,29个省(区、市)颁布了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五是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把农民工工作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六是大力推进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建设。2006年国家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决定,在全国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确立了八个标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中华全国总工会成功地在沃尔玛全部62家在华连锁店组建了基层工会,并在抑制雇主控制工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十)社会治安状况有所改善,安全生产监管取得成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治安状况曾经持续恶化,刑事案件立案数年均增长14.0%。2005年是近10年来社会治安状况开始好转的第一年,2006年社会治安大局继续好转。

2006年,国家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监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10月,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80起,死亡1256人,同比减少21起、909人。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4起,死亡150人,同比减少7起、608人。

(十一)中央反腐败力度加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心增强

2006年,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反腐败力度,一方面着重制度建设,出台了反商业贿赂的法规;另一方面继续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依法严惩腐败分子。特别是多名位高权重的省部级干部被撤职查办惩处,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二、2006年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紧张与就业结构性短缺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当前,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模式仍以投资拉动为主要动力,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GDP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所能带动的就业,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200多万人,下降到目前的八九十万人。在就业压力较大的同时,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技工缺口较大,高级技工缺口更大。在低端就业领域,城市管理理念错位也是阻碍就业的重要因素。一些城市不顾国情,大搞“形象工程”,限制了小商业的发展,个别城市甚至提出要建设“无摊贩城市”,阻断了一部分群众自谋职业的生路。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0%以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到基层服务和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新趋势。

(二)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依然突出,持续减贫的难度加大

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突破3.3倍,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显著。据调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96。资本和劳动收益差距的扩大,农业和非农产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垄断行业和一般竞争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公务员工资水平区域差距的扩大,部分职工岗位外收入和非正常收入的增长过快,都是引起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反映了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行业垄断、城乡壁垒、地区壁垒等与市场原则相违背的制度约束继续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行业垄断租金过高和农民工劳动收益权受到各种损害,劳动争议事件逐年上升;另一方面,体制转轨中也存在着公共服务领域的无序市场化,导致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价格快速上涨,成为居民消费支出的沉重负担,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全国因病、因学致贫的城乡居民家庭增多。目前,农村还有数千万尚未稳定脱贫的低收入人口,由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尽管国家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长,但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的下降速度明显减缓。与此同时,城镇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城镇生活困难人口发生率为6—8%。

(三)消费结构失衡问题加剧,制约居民消费总量扩张

2006年,社会零售商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结构失衡。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甚至资源浪费性消费倾向在部分高收入人群中蔓延。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情况看,肉禽蛋类、文化用品类、日用品类的增幅为11.2—15.2%;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的增幅为17.8—19.4%;家具类增长、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金银珠宝类、汽车类的增幅为21.4—26.0%;石油及制品类的增幅为37.1%。消费结构的失衡问题还表现在城乡消费差距上。前三季度,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7247亿元,同比增长1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7845亿元,增长12.3%;城市消费品零售额是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的2.1倍。或者说占总人口70%以上的县及县以下人口的消费份额仅为32.4%,按人口加权的城市与县及县以下的消费差距至少可达到4.9∶1。

消费不均衡现象导致“有钱花不了”与“没有钱可花”的问题并存,事实上制约了总需求的扩大。

(四)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强,社会保障缺口问题凸现

“未富先老”已经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但按目前进展,仍然难以应对越来越大的人口老龄化压力。就养老保险而言,全国拥有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只占全国就业人员的约25%和城镇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的约54%。绝大多数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都在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之外。与此同时,全国养老保险基金存在高达数千亿元的空账,资金支付压力巨大。而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过低,转移保险账户非常困难,造成一些地方大量农民工退保。另外,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并全部由个人缴费后,对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五)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压力仍然较大,农民工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我国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年均增长率在30%左右。2006年,从各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情况看,劳动争议案件受理量继续呈两位数增长。拖欠员工工资、不为员工购买保险、随意延长工时、随意解雇员工,仍然是劳资争议的主要内容,所占比例超过50%。在紧张的劳动关系中,农民工问题仍很突出。目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外出打工的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赚钱,还要“闯天下、寻发展”,其权利意识明显强于第一代农民工,不仅关心自己的经济权益,还关注自己的基本公民权。农民工权利意识的代际变化,既是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也对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医疗、教育、住房压力大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06年上半年进行的全国抽样调查结果,在就业失业、收入差距、养老保障、教育收费、贪污腐败、环境污染等等17个社会问题中,按综合加权百分比计算,前10位的社会问题依次为:看病难、看病贵,就业失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贪污腐败问题,养老保障问题,教育收费问题,住房价格过高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城乡/地区差异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家庭面临着6大生活压力: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住房条件差,建/买不起房;子女教育费用高,难以承受;人情支出大,难以承受;家人下岗失业或无稳定收入。由此可见,目前在人们关注的宏观社会问题方面,60%以上属于民生问题。

另外,根据这次调查结果,城乡居民认为我国社会总体比较公平的人占57.6%,认为很公平的占4.7%,两者合计占62.3%。社会公平感较低的8个方面依次为:城乡之间的待遇,地区与行业间的待遇,干部提拔,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财富和收入分配,工作与就业机会,公共医疗,司法与执法。

(七)环保力度加大,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总体来看,目前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仍在加剧。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土地、土壤等污染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增加。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上半年全国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每年要削减2%,然而,根据对全国17个省市相关数据分析,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监测数据化学需氧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8%和4.2%。

三、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选择。2007年将是全社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的一年。经济建设将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政治建设将更加突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发展,完善各项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健全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文化建设将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形成良好的生活风气和广泛的社会共识。社会建设将会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步伐,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发展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通过这种四位一体的发展,推动着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

(一)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控制房地产过热和节约能耗将成为调控重点

从目前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约束条件来看,2007年,我国GDP仍会维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继续保持2006年的经济增长态势;同时,国家将继续坚持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2007年,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取向是:“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调控重点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继续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倾向。目前,全国人大已经把制定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列入议程,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出台。

(二)继续扩大消费和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07年,继续扩大内需,增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要继续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其重点将是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人口的收入增长,提升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加大社会发展投入力度,提升政府公共产品消费需求,是2007年扩大内需的另一个重点,增加政府消费的重点是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保福利领域,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这些福利领域的所有支出仅为GDP的3.5%左右。

(三)加快推进就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口机遇期

从目前人口发展变化曲线看,我国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是:人口总量到2030年到达14.06亿人的峰值,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在2020年左右达到9.23亿人的峰值。但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现在已经开始以较快速度下降。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增长率将只有0.4%,低于发展中国家每年1.1%的平均增长率。我国因经济活动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高生产率、高储蓄率以及较高资本积累局面,将不可能长期维持。据估计,“十一五”期间将会出现劳动力无限供给和有限短缺并存的局面。从总量看,2004—2009年,是我国非农产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趋于平衡的时期,以后劳动力供给将持续下降,近年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不是短期的过渡性现象。从近期看,2007年我国的就业压力仍将较大。从中长期看,要抓住目前劳动力供给充足和社会抚养比下降的人口机遇期,加快推进就业,加大劳动力教育与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反应能力,消除劳动力转移障碍,加快劳动力转移速度,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这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

(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将加快步伐,利益关系状况将有所改善

2007年,将会加快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的秩序。一是完善收入初次分配机制,提高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份额;二是建立健全收入再分配机制,利用财政、税收杠杆以及其他法律和行政手段,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激励各种社会捐助、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的制度与机制。

(五)社会发展投入力度继续增强,各项社会体制改革将会加快

未来几年,我国社会发展的投入将会显著增加,投入的重点将进一步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社会保障供给等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体制改革步伐将会加快。一是进一步改革城乡管理体制,加速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二是深化就业体制的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三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四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区分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与营利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效率,预计新医改方案将在2007年出台;五是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六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既要保证其公益性目标,又要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各项社会体制的改革,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运行体制和机制。

(六)健全完善劳动关系调节机制,探索和谐劳动关系法制化途径

2007年,我国劳动关系中的矛盾冲突还会有所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还要面临一系列挑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会继续增加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的难度。国有企业的改革继续深化,2005—2008年,2116家企业将实行破产关闭,涉及351万名职工的安置问题;中央企业的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将要分流富余人员超过100万人。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灵活用工的大规模增长,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就业,也给就业稳定性、安全性和就业质量带来挑战。经济日益全球化,劳动关系问题面临国际化挑战,西方国家一些人权组织借劳工问题大做文章。预计2007年有关方面将会根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完善和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劳动关系处理规范,健全和完善调节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推动《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处理法》、《集体合同法》、《企业工资条例》等的修改,同时推动劳动标准立法,建立健全各种劳动保护制度,加大企业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七)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和社会组织建设,探索新时期我国社会建设规律

2007年,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将成为进一步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发展和健全各种社会组织,增强它们服务社会的功能,也将成为2007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组织的发展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八)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将继续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将持续提升

“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筹集数千亿元,主要投向农村和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领域。其中,在农村教育方面,中央和地方财政将累计新增投入合计约2181亿元,主要用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2007年,将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关键一年,预计其覆盖面的扩展将非常迅速。政府还将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和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1000亿元资金用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在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同时,要解决农村1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许多建设工作刚刚启动,2007年将进入正常推进轨道。

2007年下半年,将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将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届时,党将形成新一届领导集体,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政方针将得到进一步的明确,所有这些都将为全国人民高度关注。

另外,2007年将是我国为2008年奥运会做好准备的关键一年,我们不仅要加快完成各项设施建设,更要加快全社会的文化道德建设,向世界展现一个文明古国和人口经济大国的文明祥和、团结和谐的形象。

(执笔人: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李培林;副所长、研究员陈光金)

作者:中国社科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经济发展与政策建议论文 篇2:

FDI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与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本文在深入分析湖北省经济发展状况的情况下,研究了FDI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一些影响,并提出在当前情况下政府应当采取的相关政策。

关键词:FDI;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外商直接投资,指一国的投资者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FDI作为一种对全世界各个国家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活动,其对各国或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极其显著。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FDI在我国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FDI对我国经济各个方面的溢出效应也越来越明显。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FDI的引进与整合问题,是湖北省现行经济发展时期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一方面FDI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资本积累。同时随外资一起进入的还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这就可以增加本土企业优化创新意识;另一方面FDI在产业集聚方面也有较强的影响,通过引进外资,可以有效促进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此同时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当地的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在中部崛起的经济战略中,湖北省的整体经济实力位于中部六省之首,起着主力军的作用。目前,湖北省 FDI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良好、经济实力较强、具有优越地理位置的中东部地“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现代化的深水港口、丰富的人才资源、雄厚的科技实力,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制造业和高兴技术产业。武汉周边城市也积极吸引外资,利用有利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促进配套产业链的形成,这种产业分工既突出各城市的产业特色,又避免了资源浪费。

外资的涌入,无疑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湖北出口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湖北省基本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开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同时,湖北省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技术,大力培养研发能力,使得技术得到巨大进步。

外商投资给湖北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国际市场,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FDI区域发展不平衡,对湖北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区域资源危机和对湖北省企业的冲击等等。因此在研究湖北省引进外资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时,不仅要考虑到外资对湖北省经济发展有利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可能导致的问题,这对增强湖北地区竞争力,提高湖北地区经济战略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FDI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其次是第三产业,很小一部分FDI流入到第一产业。库兹涅茨通过产业间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的分布结构演变的研究中得出,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般规律:“资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不断转移,即使得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而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就遵循这一规律。而湖北省FDI对其经济的刺激正是作用于第二产业上,第一、第三产业则对FDI反应迟缓,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FDI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其他行业引进的FDI则非常少。这种FDI在产业和行业上分布不均衡以及过于集中的现状,非常不利于湖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由库兹涅茨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规律,进一步可推出就业结构应与之有着极大的相关性。由于FDI的引进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会造成就业结构的极大影响。也即是,FDI的大量流入总体上使得湖北省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其中由于湖北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困难,故而就业结构的变化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这种情况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FDI的引进则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带来巨大福音。

故而,FDI的引进促使湖北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就业结构优化上的效率更高,更加促进了湖北省的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FDI的引进也有其不利影响。比如,湖北省各城市利用外资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一致性,FDI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其次是黄石和宜昌这样的大城市,而其他相对小的城市利用外资的情况则较少。武汉、黄石、鄂州的FDI利用率较高,说明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阶段,湖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高,农村需求强盛,而其中的佼佼者武汉,则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武汉在利用外资的经济优势远远超出湖北省其他城市。由于投资环境的巨大差距以及政府引资政策的倾斜,湖北省内其他城市的FDI引入状况差强人意。这种现状则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到整体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湖北省的GDP与外商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湖北省整体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湖北省对于FDI的吸收和利用应该制定较为长期的政策,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三、政策建议

1.完善FDI相关政策

首先,湖北省政府应给予减免税之类的优惠政策。近年来,湖北省FDI主要流向第二产业中的传统制造业,而在大力扶持金融等服务业的时期,对这样的外资企业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使得流入服务业的FDI大大增加;其次,政府应简化外资企业审批程序,也即是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从而最大化吸引外资。

2.通过FDI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湖北省政府应该大力倡导FDI,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政府应采取动态的视野来看待FDI。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湖北省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以及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提升湖北省优势产业,大量的资金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要求筹集大量投资,故而FDI之于湖北省技术密集型等优势产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大力引进外资,发挥FDI的溢出效应,加强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武汉市经济研究所.武汉发展报告[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5):66.

[2]董博雅.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08.

[3]马静,郑晶.FDI、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181.

[4]刘玉,孙文远.FDI的就业效应:基于江苏三次产业的差异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5).

[5]温丽琴,梁旭.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1(5).

作者:周乾威

经济发展与政策建议论文 篇3: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力与金融抑制成因及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摘要:如何调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金融政策,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多层面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力与金融抑制成因,并提出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金融支持

延边州作为吉林省唯一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总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经济总体表现为发展不力,已经到了十分紧迫和危急的地步。如何及时调整有关经济、金融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金融现状

(一)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表现为经济发展不力。一是地区人均生产总值逐年下降。(1)同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越来越大。1990年,人均GDP延边州2041元,高于全国、全省水平;2000年,延边州5829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999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1183元;2010年,延边州24448元,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相差越来越大。(2)同省内各发达地区相比,已望尘莫及。1990年,人均GDP长春市和吉林市与延边州相差无几甚至不如延边州;2000年,延边州与长春市相差6552元、与吉林市平均水平相差3421元; 2010年,延边州已经是相差甚远。二是财政收入越来越匮乏。自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延边州财政收入总体逐年下降,同省内各发达地区相比,相差甚远。2001年,延边州财政收入为9.17亿元,与长春市相差27.09亿元、与吉林市相差4.85亿元;2010年,延边州财政收入为41.26亿元,与长春市相差139.54亿元、与吉林市相差98.28亿元。三是平均工资水平每况愈下。自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均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与省内部分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越拉越大。2001年,延边州平均工资水平为795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16元,与长春市相差3135元、与吉林市相差530元;2010年,延边州平均工资水平为2375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646元,与长春市相差11970元、与吉林市相差7239元。

(二)金融业发展滞后,导致金融抑制。一是延边州各项存款逐年大幅度上升。自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各项存款增幅除2007年以外,基本上都高于全省和省内部分发达地区。二是各项贷款增长缓慢,部分年份出现负增长,且占全省比重逐年下降。三是存贷差逐年增加,资金外流严重。十年间延边州存贷差逐年增加,尤其是自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存贷比未超过50%,从资金流入地区逐步变成资金流出地区。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发展总体滞后,经济的货币化不足,经济循环中信贷和货币化的程度过低。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力与金融抑制成因

(一)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受阻。延边州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矛盾,许多企业、产业是资源消耗型企业和产业,受行业政策的限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银行业的信贷介入,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如医药行业虽然成为延边州优势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但还没有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序列,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大。

(二)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效益低下。延边州工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同其他地区的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且资金投入一直偏低,没能满足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导致工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其主要表现是工业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较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未能形成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较低。

(三)财源匮乏,自我调整乏力。财政收支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县级财政困难问题更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实力较弱,总量相对偏低,税源基础薄弱,相当部分的企业经营不景气,亏损面大,包袱沉重,财政支出较大,地方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

(四)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适应市场能力较低。一是原有一些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没有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完善,与改革后出台的一些政策不配套,缺乏连续性,以致失去原有的效力,难以操作和落实。二是“等、靠”政策依赖思想仍比较严重,没有认清政策只是经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催化剂,而最根本的动力还是要靠自身,适应市场能力较低。

(五)货币政策“一刀切”、信贷权限的上收,导致金融功能弱化。货币政策全国“一刀切”,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在资金管理方式、二级准备金要求、资金调拨、利率、专项资金、利润核算等方面没有享受优惠政策。相反,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基础差,金融总量小,贷款风险大等原因,商业银行总行普遍采用贷款限额管理和授信额度管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限制。随着审贷分离、信贷权限上收,信贷业务准入门槛过高,延长了贷款时效,一些好的项目或企业未能及时得到金融支持。

(六)资金外流严重,加剧资金供求矛盾。市場导向型经济无疑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就全省而言,长春、吉林经济发展快,投资环境远优于延边州,资本的边际效率高于少数民族地区,投资风险整体上也低于延边州,而且分散风险的途径较多,少数民族地区资金通过各种途径向发达地区流动,形成了资金外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协调的状况。

(七)银行业组织结构不健全,发展不协调。延边州尚未建立一个健全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和稳健有力的金融组织体系,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银行业组织结构不健全,发展不协调。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功能日益减退,政策性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趋缓,上市条件未成熟,村镇银行风险集中,地方性商业银行刚成立,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还未进入。二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大多是全国性机构的分支机构,即使拥有少数地方性证券公司、投资公司、担保公司,但规模都很小,对当地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大,缺乏基金管理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八)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状况不佳,融资困难。延边州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突出,发展资金主要靠招商引资,而不是银行信贷。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仍然将大型企业作为贷款营销的主体和利润增长点,影响了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二是由于基层商业银行没有信贷审批自主权,开拓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积极性不高。三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很难寻找相应的符合条件的担保单位,无法在银行取得贷款。四是贷款利率不同程度上浮,中介服务成本过高,导致中小企业借款成本提高。五是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缺乏现代管理制度,企业运行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信贷风险较大。

(九)社会信用环境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困难多。一是征信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滞后。二是社会信用信息整合力不足,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三是信息征集困难,信息披露共享受阻。四是部分企业因信用等级低,得不到信贷资金支持。五是失信惩戒机制不够健全,信用缺失突出,债务拖欠、偷税漏税、逃废银行债务日趋严重。

三、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建议

(一)实行区域性货币信贷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中央银行要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作用,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适当给予倾斜性的货币信贷政策。一是适当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国有商业银行级分行的二级准备金率,增加银行可用资金。二是对商业银行实行较为宽松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提高存贷款考核比例。三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调整和改造中的企业,制定更加灵活和有一定利益导向的区域性行业性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四是在呆帐核销政策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商业银行给予倾斜。五是建议国家民委和人民银行兼顾社会效益和银行效益,允许民贸贷款利率上浮,民贸企业按照贴息政策全部享受民贸贴息,真正实现“银企双赢”。

(二)改革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消除商业银行发展的制度障碍。一是实行倾斜型信贷管理政策。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分支行在企业信用评级、授权授信管理方面给予比较宽松的政策,增加贷款授权授信额度,适当放宽贷款审批条件,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二是区别对待,化解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各商业银行总行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分支行的不良资产采取核销、拍卖和重组等方法,化解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提高其资产质量,国家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的负担,、增强其支持地方发展力度。三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有效遏制少数民族地区资金外流。

(三)优化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制定改善社会投资环境和金融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努力吸引全国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培育新的金融主体。二是加快对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适当放宽少数民族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允许开办民营银行、中小企业银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机构良性发展。三是加大对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四是增强政策性银行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适当放宽贷款保证条件,适当降低新业务贷款准入门槛。五是加大金融开放的力度,加强与国际金融界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引进外资银行。六是积极发展金融租赁、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七是发展地区性资本市场,支持企业进行资本运作,鼓励企业向社会融资。

(四)适当放宽边境地区外汇管理政策,促进边境贸易发展。一是进一步开通中俄、中韩、中朝等边境地区银行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商业银行直接核算渠道,允许使用人民币现金结算,为边贸企业提供便捷的结算服务。二是实行灵活的出口售汇核销政策,放开边境地区以人民币或外币现钞进行出口核销的限额控制。三是适当增加边境地区商业银行的结售汇网点,允许中俄、中朝边境口岸地区银行加挂人民币兑换毗邻国家货币的汇价牌并自由浮动,引导外币现钞到银行结汇。四是取消外汇账户的最高金额限制,实行意愿结汇。五是是对民族地区与俄罗斯、韩国的经贸合作给予类似于“特区”的政策,鼓励建立中俄、中韩科技产业园区,吸引先进技术和人才。

(五)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中小企业素质,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一是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尽快建立信用环境等级评定制度、失信惩戒制度和各类信用评级标准,规范中小企业经营中的信用行为,为金融机构运行创造良好的经济秩序,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二是努力提高中小企业素质。狠抓企业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找准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产品作为调整结构的突破口,着力发展以高新技术密集型、出口创汇外向型和以生产“精、尖、特、优”产品为特色的龙头企业。三是组建适应各类产业发展的股份制担保公司,包括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商业性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互助型担保体系等,实行市场化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六)积极创新贷款方式,大力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涉农银行要秉承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立足延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支农服务的方法,创新贷款方式,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粮食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等,突破农村有效抵押物不足的瓶颈,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

(七)金融与财政、政府与银行、银行与企业互动,实现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有效介入。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财政资金要发挥主要作用,信贷资金适当支持,对于回报率高,回报速度快的基础设施建設,金融机构要积极介入。二是抓住国家全面实施《长吉图开发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有关行业支持和扶持政策,为银行业进一步支持地方产业提供宽松的政策条件和有力的政策依据。三是采取积极措施构建银企沟通交流平台,实行企业自荐、政府推荐、银行自选,使银行业真正找准信贷投入的突破口,确保企业的信贷投入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范才成、沈再新.金融服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与矫正.《开发研究》.2008年第5期

2、沈德理.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共同点和不同点.人民网.2009年3月20日

3、陈连华.金融支农的瓶颈制约及解决途径.光明网.2011年9月20日

4、吴海鹰.中国西部经济与地区可持续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5、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6、中部崛起研究小组.金融弱化现象中的融资机制:金融支持中部崛起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12期

作者:唐永新

上一篇: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论文下一篇: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