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的会计改制发展论文

2022-05-01

摘要:高校产业改制后,由改制前单一的学校资金投入企业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公司,为适应新的企业机制,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更加要求会计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本文结合高校产业的特点,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提高企业负责人的财务意识;大力推进职工参与制度等方面探讨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以期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企业管理中的会计改制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管理中的会计改制发展论文 篇1:

企业管理中的会计改制发展论文 篇2:

高校产业改制后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

摘要:高校产业改制后,由改制前单一的学校资金投入企业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公司,为适应新的企业机制,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更加要求会计信息公开化和透明化。本文结合高校产业的特点,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提高企业负责人的财务意识;大力推进职工参与制度等方面探讨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以期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产业特点 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监督

一、我国高等院校的优势与作用分析

(一)我国高等院校的优势 我国的高校由于其社会功能而具有以下优势:(1)科技优势。高校在国家层次科技任务中占相当比重。高校每一年都取得一大批技术成果,并不断向企业转移。据统计,1992年至1998年间,共鉴定成果近6万项,签定技术转让成果3万余项,出售专利两年近3000项。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后,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巨大的。据清华大学对该校年增利100万元以上的或年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208项成果统计,已累计新增产值2000亿元,获得经济效益为480亿元。(2)人才优势。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取决于该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而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经济的高校无疑成为了最具诱惑力的人才库,为社会准备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各类专门人才,其专业几乎可以函盖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和行业。(3)技术储备优势。“技术储备”是衡量—个地区或企业经济发展前景和技术构成的—个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技术储备水平高的企业或地区,其经济实力和技术力也比较高,从而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而技术储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投入的高低,因此,在现有科技投入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利用好高校多年积累起来的技术储备就成为发展科技和经济的首要选择。这样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节约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科技投入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社会和市场的广阔天地又为高校提供生动的题材和广泛的“题源”,从而促进了教学的内容的改革和科研水平的提高。(4)信息优势。由于高校特有的学术氛围和地位,与国际上前沿科技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学校交流的形式形成一定的网络,可以透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引进先进技术创一流人才,同时,通过日趋普及的电子信息网络,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在投资决策方面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随着我国高校企业改制的不断推进、深入,大部分科技企业已改为股份制企业。为此,各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应股份制企业管理的新的产业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或调整高校内设管理机构,或新设资产经营管理部门,派出人员进人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实施企业股权管理,维护学校股权权益,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有条件的高校已组建或正在酝酿组建经营管理学校经营性资产的资产经营公司。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部属院校新设组建了国有独资的资产经营公司,并正式挂牌运行,形成了以资产为纽带、母子公司式的新型产业管理体制及企业方式管理模式。

(二)高校科技产业改制的作用 高校科技产业改制以后的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1)窗口作用。高校的科技成果、特点、优势等需要向社会展示,高校科技产业就是展示的柜台和窗口。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不仅展示宣传了武大、华科大的成果,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塑造了学校现代化教育的形象,为国内所瞩目;武汉理工大学所控股的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受商务部委托与太平洋岛国密国建造豪华船舶,深受密国总统称赞,为我国外交事业做出了贡献。(2)基地作用。高校肩负着培养新型人才,创造知识成果的责任。经济建设的现实要求高校从培养一般文化理论型人才,转而培养知识经济型,技术经济型人才,这类人才需通过高校科技企业的真正实践锤炼。现代化建设还迫切需要高校产生一大批知识成果,不仅需要理论成果,更迫切地是需要能迅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技术经济成果,这类成果的选题、研究、测试和转化是需要通过校办科技企业基地来实现。(3)分流器的作用。中国高校师生比例很低,办学效益不高,人浮于事,通过校办科技产业可以实现人才分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教学、科研、产业、管理等几支队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相得益彰。(4)转化器作用。高校科技产业是潜在生产力的科技成功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器,可以把某些成果通过测试转化到大企业中去,实现规模效益,同时,高校科技产业可以使人才转型后,向国有企业输送。(5)孵化器作用。有些高校科技成果虽然科技含量高,有生产价值,但人多规模较小,有些尚处在实验室阶段,需通过校办产业孵化、加强、扩展、集约化并形成规模效益。宝贵的高校科技经济型,知识经济型人才,一时尚不熟悉市场操作和经济管理,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孵化和磨练。高校科技产业就是孵化科技成果和知识经济、技术经济人才的孵化器。(6)充电器作用。中国经济要腾飞,需要大幅度增加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科技含量,同时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需要消化、吸收、创新,这些都是需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知识技术的帮助。因此,高校肩负着向国民经济部门进行与科技“充电”的责任,通过校办科技企业来进行技术的转让和培训,向全国一、二、三产业进行知识与科技充电,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知识含量与科技含量。(7)高校经费支撑点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科研经费缺口超过50%,校办科技产业增加收益后,(包括其他类型的产业),可有效补充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提高教师和广大知识分子待遇。武大、华科大校办产业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其教职工的收入高于一般普通高校。这足以说明,高校产业是学校经济的重要支撑点。高校科技产业的E述积极作用,在奠定了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缺的地位的时候,为其自身创造了优先、快速发展的产业地位。与此同时,高校科技产业的高速成长和发展潜力是传统企业所不及的;高等科技企业在科技与经济结合和加强高校与社会联系,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促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和培养高层次复合人才,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和安排就业以及繁荣经济,科教兴国,支持高校教育和科研等诸多方面上有其他企业难以相比的综合优势和作用。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应以科技产业为主体,以此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旧的会计规范有待更新,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中,对于一些重要信息的披露没有做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够恰当,如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没有恰当合理的处理方法。因此,现行会计管理体制存在弊端。首先,就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而言,会计缺乏独立的环境,企业会计主管通常由企业领导任免,其工资福利、职务晋升等都受组织管理者的控制,财务处理的独立性、客观性受到较大的影响,会计人员与管理者合谋进行会计造假的概率就会增大,会计信息反映的相关指标也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出入。再者,企业外部监管体制不健全,企业财务监督部门执法不严,即使发现问题也受各种人

为因素的制约,在处理上也存在着暖昧态度。可见制度的缺陷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可能。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人员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最直接因素。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些会计人员往往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只因会计信息能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通过改变会计信息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也将改变,这势必会诱使机会主义者有足够的动机违背职业道德的束缚,突破诚信至上的行业规范,弃道义寻利益,让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参差不齐,对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在理解和操作上都有较大的偏差,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提供非完全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不可避免的。

(三)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 受我政绩考核机制的影响,有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弄虚作假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企业上缴税利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企业效益好直接影响到地方财政的收入,当企业效益出现滑坡时,地方政府还默认其虚假报告,甚至采取保护主义,以此来维护企业形象,保护地方企业,维护扭亏增赢的业绩。

(四)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有了一定发展,但其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充分发挥出经济警察的应有职责。因此,形成—个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尚待时日。

三、提高高校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与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按照财务治理的三个层次来看,公司内部的财务工作都是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展开运行的,所以财务工作的进行和法人治理结构联系紧密。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内在机制上都体现了一种相辅相成的结合关系。因此,要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人手,使其为财务工作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而内部会计监督又是始终伴随财务工作同时进行的。并贯穿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可以说,—个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保证,而内部财务监督系统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对企业各个委托代理层次上的财务运动进行束缚和监督。内部财务监督系统施展有效的作用,所以说,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障。第一,明确各方职责,形成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股东等财务信息需求者参与监控的动机和能力;要健全董事会、建立审计委员会,建立股东对经营管理者的强力约束;完善业绩评价机制;改变激励措施,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加强股权问的相互制约,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切实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只有建立起这样的治理结构,才有可能克服经营管理层的机会主义等行为。防范“内部人控制”,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才能规范公司财务行为,为内部会计监督提供一个较好的运行环境;才能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股东利益。第二,结合法人治理结构与财务治理层次的对应关系。制定会计监督管理制度。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是—个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制度保证。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应针对不同财务治理层次各自的特点,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深化企业的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第一结合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不断调整企业内部各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各方之间的财务关系;第/jⅡ强对企业各财务层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严密的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为会计人员实施内部会计监督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第三,根据法人治理结构的特点,设计合理的企业会计及会计监督机构。设置合理并运行良好的会计及会计监督机构是实现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对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企业委派财务主管、会计,充分发挥会计的各项职能作用,加强会计的监督、核算职能,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能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或财务总监),其成员主要由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审计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确保参、控股企业如实地编制和披露会计信息,并负责聘任会计师事务所,以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第四,结合财务治理的三个层次,引入竞争机制。财务治理的三个层次是对应法人治理结构划分的,无论是所有者、经营者还是具体执行人员都有各自具体的财务工作内容、权利及目标。如果所有者、经营者及执行者都能很好地按预期目标完成各自应负责的全部工作,那么公司的整个财务运行就是完善、有效的,也是合理的。因此,可以在财务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良好的、积极的竞争环境有利于各财务治理层次中主体责任人个人职责的充分履行,从而能间接地促使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也促进了内部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执行。

(二)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 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企业或单位内部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严格规范,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程序和方法,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明确各种处理方法的场合和弹性区间;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都必须建立起严格规范的内部管理细化计量、原始记录、确认、稽核等内部管理控制措施,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程序,健全各种物资保管收发、资金收支等审批制度。同时,也应与国际惯例接轨,学习国际先进的会计信息管理方法。

(三)加强企业负责人的财务意识 强化财务意识,特别是要增强企业负责人的财务责任人意识,使其认识到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重要性。近几年,企业负责人有些存在侥幸心理,财经违纪行为不断发生,主要是企业负责人对财经法规观念淡薄。没有把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颁布的会汁制度放到国家法律的高度去认识。在一些企业,“人治”大于“法治”,企业负责人指使财会部门出具虚假或隐瞒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利用职权侵吞国家资产。为此,新《会计法》特别强调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会计信息资料作为企业对内、对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营者必须对其质量负责。

(四)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建设 企业会计人员具有对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进行监查和督促的职能,所以,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工作的关键。因此,第一要提高财务管理者的素质,引进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第二要加强对现有财会人员的培训,建立后续教育制度,鼓励财会人员学习和创新,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第三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敢于坚持原则和勇于执法,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第四优秀的会计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会计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具有客观、公正、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处理会计事务中坚持秉公办事。第五财务人员不仅要懂得业务知识,还应具备参与管理、决策、进行分析的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全面提高会计工作的水平。

(五)大力推进职工参与制度 职工是企业的重大利害关系人。企业改制后一部分职工既是公司的员工,同时也是投资人,应该有自己的代表参与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保护自己的权益,一要发挥好职代会及工会在公司中的作用;二应大力推行董事会、监事会的职工代表制。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是职工委派自己的代表通过股东大会进入公司领导机构,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内部监督的重要形式。职工的自身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直接挂钩,当职工与公司的利益一致时,职工在维护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是在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有助于会汁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六)应逐步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会计委派制是指委托人通过向企业委派会计人员以改变原有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企业经营者轻易操纵会计账务的弊端,使委派的会计人员能站在委托人以及社会公众的立场上公正、客观地处理会计事务,从而达到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目的,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和外部经济监督不力情况下的一种权益之计。从目前的试点情况来看,这一制度对于经营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会计信息失真。

参考文献:

[1]胡永梅:《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探析》,《财会通讯》2009年第29期。

[2]韦琳:《会计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督》,《财务与会计》2001年第9期。

[3]杨兴全:《会计治理结构与会计质量信息》,《上海会计》2001年第9期。

作者:阮淑珍 姜泽慧

企业管理中的会计改制发展论文 篇3:

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探讨

摘要:在改革开放后先进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涌入国门,我国立足市场经济发展新常态,引导企业将财会工作观念与企业管理观念融合在一起,通过财务管理践行“现代企业观”,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通过财务管理降低企业发展、决策、运营风险发生几率,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其中,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管理分支之一,需在“现代企业观”加持下发挥积极能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关键词:管理会计 “现代企业观” 应用

文献标识码:A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即分析报告会计,属于财务管理范畴,主要是指财会工作人员以提高企业收益为出发点,以会计工作方法为主导,以财会信息、资料、数据为基础,分析、整合、加工得到会计报告,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确保企业发展决策科学、可行,继而通过管理会计助力企业良性发展。“现代企业观”在现代企业管理基础上衍生而来,关乎企业发展观、文化观、生产观等,并引导企业发挥管理会计能效。基于此,为推动企业良性发展,提高企业管理质量.探析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显得尤为重要。

1 探析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

1.1 市场观念

现代企业立足市场经济大环境,同时需时刻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情况,找到企业发展定位,以此为由优化配置企业发展资源,推动企业朝着规范化、现代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管理会计通过分析企业综合发展实力,助其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确保企业可在市场中占有更大份额,为其创造更高利润奠定基础。

1.2 整体观念

管理会计渗透在企业日常运营各个环节,以财务管理为载体,以会计报表为基础,以企业资金流通、利用、回笼等财务情况为出发点,从企业发展整体着手,综合分析企业财会信息、数据及资料,关注企业发展细节,致力于优化配置企业资金资源,推动企业一体化发展,为企业高效践行发展战略给予引导,提升企业综合发展实力。

1.3 动态管理观念

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只有抓住市场经济发展机遇,预见市场经济发展动向,跟随市场经济发展动态,才能推动企业良性发展,为此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更加注重动态管理,将市场调查、销售、制造、财会等工作分离开来,以独立姿态运行在企业发展体系中,犹如企业运营血脉般,为企业发展提供新鲜资讯,提高企业市场资讯汲取、处理、反应及综合应变能力,在帮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可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1.4 企业文化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软实力,良好的企业文化反映企业价值观,助力企业提高自身凝聚力,为推动企业发展夯实文化基石,同时企业文化亦可帮助企业打造优质品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为此企业文化观在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中占极大比重,甚至左右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方式[1]。

2 探讨管理会计中“现代企业观”应用要点

2.1 解析过去

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强调动态管理,结合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实况,持续优化企业固有财会管理机制,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能效奠定基础,基于此企业在“现代企业观”加持下,需及盹总结管理会计工作经验,通过分析企业过去会计资料、数据、信息处理优势与劣势,立足企业发展新常态,做好管理会计延展、加工、改制、控制等工作,满足企业调配发展资源,践行发展战略,统筹规划未来发展计划的综合管理需求[2]。

2.2 控制现在

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强调立足市场,以市场发展实况为导向科学开展各项管理会计工作,为此企业依据发展战略制定系统化管理会计工作指标.并结合企业运营状态,及时修订相关指标,规避相关工作执行偏差,确保企业经营发展各项活动依据“企业战略”科学进行,避免企业出现决策风险、资金链断裂等消极现象,为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奠定基础。

2.3 策划未来

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强调企业发展整体性,统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资料及信息,从宏观视角探析企业新时期发展方向,从微观视角定性、定量分析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发展实况,制定富有预见性、决策性、严密性、科学性、针对性的运营计划,确保企业发展机制协调、统一,提高企业发展决策综合质量,凸显管理会计中“现代企业观”应用的综合性。

2.4 协调管理

相较于传統企业财会工作,管理会计将会计工作与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打破财会工作壁垒,保障企业财务信息、数据、资料真实、有效,为企业落实财务管理目标提供依据,同时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强调企业文化重要性,旨在营建和谐、稳定、积极、高效的管理会计工作氛围,确保企业内部运营各个部门均能积极响应管理会计相关决策,规避管理会计工作阻力,为充分发挥其工作能效奠定基础。

3 探讨管理会计中“现代企业观”应用方略

通过对管理会计中“现代企业观”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可知,该观念可以应用在企业日常运营各个环节,具有渗透性、发展性、灵活性、和谐性,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科学、可行,各项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各部门得以良性运营,助力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基于此,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中“现代企业观”的应用能效,探讨管理会计中“现代企业观”应用方略势在必行。

3.1 理念先行,树立“现代企业观”应用意识企业需摒弃滞后性管理理念

树立“现代企业观”应用意识,依据企业及市场经济发展实况科学践行管理会计工作方略,确保企业管理决策可以通过管理会计工作予以落实,使企业发展与会计工作和谐统一,为企业有效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3.2 制度优化,高效践行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

管理模式再造是企业焕发新生的开始,是企业优化配置发展资源,践行“现代企业观”的载体,是引导企业良性发展的风向标,为此企业需不断优化管理制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会计信息制度优化。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在各个部门中建立会计信息独立统计平台,用以实时管控部门财会资讯,同时各个部门之间需建立财会信息联动体系,实现会计信息的交互、共享,确保会计信息透明、公开,为落实管理会计工作目标奠定基础,同时实时更新、跟进且丰富的会计信息,可以助力管理会计时刻掌握企业发展动向,为企业制定科学、可行发展决策,调整周期性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二是加大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力度。企业可成立“管理会计监管小组”,避免企业受眼前利益蒙蔽,无法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工作能效,旨在建立统一、高效、优质管理会计工作氛围,使“现代企业观”得以渗透到企业运营发展各个环节,为此管理会计工作需“重心下移”打造管理层少而精的制度体系,用“扁平式管理制度”代替“纵向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工作决策可以直接下达到基层,并在企业市场调研、销售、采购等环节发挥作用;三是建立责权制度。责任制度作为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体系的补充,用以明确各个部门、管理者、工作人员责权,确保企业内部人头上有管理会计工作指标,提高企业凝聚力及综合竞争力。

3.3 思考总结,建立管理会计中“现代企业观”优化发展“补给站”

现代企业观无法一成不变,这是源于市场供需关系、政策、社会经济环境、国际经济市场、企业发展实力等因素处于变更状态,现代企业观作为引导企业良性发展的内在力量,需秉持自省精神,不断总结该观念践行优势与劣势,善于总结的企业可以不断调整其发展方略,规避发展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这就需要管理会计以企业运营周期为导向,通过分析其资金往来数据、信息及资料,对比企业盈利情况,探寻“现代企业观”的薄弱环节,以管理会计工作结果为出发点,持续调整现代企业观,在累积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经验同时,为现代企业观优化发展提供依据。

4 结语

为使企业得以稳健发展,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并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浪潮,创造更高经济收益,企业需摒弃滞后性管理理念,将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融合在一起,在财务管理理念加持下,打造管理会计工作体系,并在其“现代企业观”指引下,以企业日常运营会计信息、数据、资料为基础,做好企业发展解析、控制、策划、协调管理等工作。为此企业需树立“现代企业观”应用意识,高效践行管理会计中的“现代企业观”,建立管理会计中“现代企业观”优化发展“补给站”,在发挥企业管理会计中“现代企业观”能效同时,提高企业发展综合竞争力,继而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l]张孟军.新形势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问题浅析[J].中国商论,2018(24).

[2]郑艳丽.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影响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8(8).

作者:徐静

上一篇:医学院校中医文化人才培养论文下一篇:环境资源保护法制完善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