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环境与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包括决策风险和实施风险两类。制度创新风险具有可管理性、无向后传递性、效应滞后性与温和性的特征,依据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两个维度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和慎重管理风险,建立以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为主体的风险管理组织,监控制度创新风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制度环境与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企业制度环境与风险管理论文 篇1:

从突发外部性问题谈企业社会责任

[摘 要]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与环境灾难等外部性问题,企业是积极应对、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还是漠不关心、甚至 趁火打劫,是衡量现代企业是否“良好社会公民”的“试金石”。企业明确并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其竞争力、促进国 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使走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 方面做得更好,有赖于企业、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外部性;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 黄如安,军事经济学院财务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有资产与经济管理。(湖北 武汉 430035)

一、企业社会责任观的内涵

从经济学角度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其目标不单纯是生产商品、追求利润最大化,还应该向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出,并兼顾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从管理学角度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承认并承担社会责任是其经营策略与发展战略的需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是为了将社会责任这种竞争压力转变为竞争优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从社会伦理学角度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自然对企业有着应该的整体利益作出奉献的伦理要求;从法学角度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就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守法规、重伦理、行公益,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根据科斯定理及其推论,由于信息不能免费获取、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等制约因素的存在,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或者说存在利用市场价格机制的费用,这就是“交易费用”。它进一步说明自由市场经济(俗称“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配置资源,存在着大量的外部性(尤其是外部不经济)的问题。这就为企业的产生或存在提供了铺垫。企业的性质,或者说企业存在的内在特征是通过组织内部交易(或团队生产)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及潜在的交易要素所决定的成本。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条件下,要使市场价格机制可供替代和选择,即企业运作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有效率的,经济权利的初始界定,也就是产权制度的合理安排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资源配置或经济绩效产生强烈的影响。可见,企业的产生或存在是产权制度的安排,也是一种市场制度。市场主体或生产要素所有者赋予企业家及企业一定的权利,这就是企业权利的初始界定,形成一定的企业制度,然后又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根据权利与义务(责任)对等的原则,企业在依法行使法律制度赋予的资源配置与生产经营权利时,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一定的产权制度安排下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时所应承担的相应责任或履行的义务。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即支付的社会成本与其从社会取得的收益(或造成损害的补偿)应是对等的。换言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应以其行使的产权边界为限。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或合理范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改善市场机制的责任。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企业并不是用非市场方式替代市场方式,企业也是一种市场经济制度。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有权利用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包括利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权利,但也应当承担维护市场秩序,改善市场机制效率的责任。具体包括通过明晰产权关系与要素所有者激励的合约,降低或减少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预期;通过促进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协作,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尊重市场供求规律及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有效率的组织计划与内在化行为改善市场价格机制。

二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责任。在市场交易费用为正的条件下,企业既是通过外部性内在化降低交易费用的主力,同时还是产生大量外部性问题的主要载体。要想让企业承担外部性责任并成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主体,就必须明晰产权、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与自愿的产权交易市场。企业应当承担或解决的外部性问题主要有,对资源的过度或无效率的利用;对环境的污染与生态破坏;为追求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而将私人成本无偿地转嫁成社会成本,如无偿地使用自然或社会资源;为取得企业利益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如制造、出售假冒伪劣或不安全产品,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等。

三是调节资源配置的责任。企业的本质特征就是通过企业家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使用所掌握的生产要素,组织团队生产与内部交易,而转换市场交换关系,调节一部分资源的配置,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与增加社会总产出的目的。企业家或企业在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的同时,就意味着他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必须对相关利益者负责,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的责任不仅是促进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维护所有利害相关者的利益,承担对员工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供应商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和对社区的责任等。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面临着各方面的竞争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基本面已经由过去的产品竞争或争夺客户(消费者),逐步转移为争夺人才与商业信誉,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产权明晰、产权制度合理有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在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各种经营权利的过程中,勇于承认社会责任,并主动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有利于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吸引合作创业的优势人才,增强顾客的忠诚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差异性或核心竞争力,其中包括技术创新、专有资产和商誉等无形资产。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主动承担社会义务的企业,无疑是一个竞争力强的企业,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更是如此。反过来说,一个不承认企业社会责任、不愿意履行对社会公众的应尽义务的企业,肯定是缺乏竞争力的企业,最终必将被市场所淘汰、被社会所抛弃。

(二)有利于改善社会对企业的看法。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社会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资源与环境条件。因此,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息息相关。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并不是完全对等与协调的,也就是说,在存在着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企业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并不相等。在资本主义早期,由于企业的数量与规模都较小,对社会公众利益的影响范围较小,因而社会对企业是持完全接受与欢迎的态度的。古典经济学(包括新古典经济学)甚至否认企业社会责任的存在,认为企业的唯一责任就是向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并由此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企业合理的产权边界或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明确,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权利意识或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公众也改变了对企业的看法,认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环境与生态、保护劳工权利、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发展社会慈善与公益事业等。那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主动效力的企业必将受到社会的欢迎;那些不讲信誉、不守道德、雇用童工、残酷对待工人的“血汗工厂”,必将遭到市场与消费者的抵制;那些为富不仁,对社会公共利益与慈善事业漠不关心的企业,必将为社会公众所不齿。

(三)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企业既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与市场经济的主要主体。因此,归根到底企业的社会责任还是属于经济责任,是企业在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经济权利时,对社会应当履行的相应义务。企业是主要物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使用(消耗)者,也自然成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载体。只有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有生命力的、有前途的人类社会经济目标。否则,一切将归于消亡。因此,企业必须明确这个道理,响应政府的号召,顺应社会的潮流,主动转变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目标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应主动与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从“社会利益本位”角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要逐步转变传统企业以“股东利益本位”为导向的治理结构,必须以“社会利益本位”导向来重构或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结构结合起来,形成利害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企业治理结构。要求经营管理者不仅从自身利益角度,还需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进行决策思考;管理的重心应从股东向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转移,必须认同并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社区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为企业生产经营与事业开拓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以“社会利益本位”为导向,有利于企业从以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模式向利益相关者“多边治理”模式转化,形成更有效率的治理结构和制衡机制,从而解决原股东与经理层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可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将社会责任列入企业经营战略,全方位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现代企业不能再漠视社会责任,但也不能仅停留在做慈善活动这样最基础的层面上,而应把社会责任“嵌入”其核心业务,列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进行整体筹划。企业不应采取消极防御的策略对待外部性等社会责任问题,而应未雨绸缪,将可能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列入风险管理。比如,有的企业在今年初南方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时,能够及时采取抗灾救灾等社会公益行动,就是因为它早有应对社会灾害及外部性问题的预案。企业可以主动与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谈判,与同行业竞争者进行协商,将外部性内部化;也可以设立员工工资保付基金与环境污染、生态灾难救助补偿基金等。正如2006年12月《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所说的,“如果采用战略的方式,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部分”。

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或人员,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操作透明度。设在美国纽约的一家鼓励企业慈善委员会称,一些大公司的慈善捐款比例从2004年的38%增长至2006年的48%。但是,这些公司的某些行动却与公司的战略相矛盾。丰田公司在汽车业首推油电混合的汽车,支持绿色环保事业,但却和其他汽车公司一道反对在美国实行更严格的节油标准。因此,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落实战略计划,履行社会责任。企业除设立公关部门之外,还可设置直属董事会领导下的企业道德、伦理与危机处理机构或主管,它是企业进行日常社会责任落实与执行的专门机构或负责人,主要职责就是进行日常的道德管理、预防和控制危机事件,处理与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纠纷,向董事会等管理层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与改进意见。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大都设立了类似的机构或人员,而我国的企业还比较少见。

(二)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规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与规范化。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是确保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保证。我国在《宪法》、《劳动法》、《公司法》等法律中虽然明确了保护劳动者及相关利益者权利,列有企业承担相关社会责任的条款,如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5条明确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2002年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86条规定,“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关注所在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但是,我国至今还没有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专门法规,公司法也是建立在“股东利益本位”基础之上的。因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并颁发《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与规程》,修改《公司法》,明确利害相关者的权利及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大作用,逐步使公司治理结构转入“社会利益本位”。

帮助制定行为规范与行动指引,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观与荣誉感。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制定出台全国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政策规章,还应指导和帮助企业制定明确履行社会责任的规章制度,将社会责任明确写入企业的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让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活动之中。政府必须施加外部影响,引导企业以重视社会责任为荣,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加强宣传教育与行政检查力度,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履约率与执行度。政府应利用所掌握的宣传教育资源,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尤其是企业重视社会责任问题,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履行社会责任的活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我国的兴起。中央和地方政府还应该利用行政执法与检查权利,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检查督促,对于社会责任履行好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履行差、甚至从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揭露与行政处罚。

(三)社会应扮演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角色。社会各界既是企业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又是企业外部性的直接承受者。因此,社会公众最有资格担当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角色,发挥社会的力量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成立企业社会责任的非政府组织,发挥民间非盈利组织的监督作用。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成立了企业社会责任专门的民间组织,以及一些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它们在制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体系、监督企业(包括国内外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到2007年10月,只是在上海由13家中外企业成立了“企业社会责任中国联盟”,还没有其他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非政府组织。因此,我国目前亟待在政府的指导和社会的关心下成立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民间组织,以发挥行业自律与企业自身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相互监督作用。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与审计制度,发挥社会中介的监督作用。西方国家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推动下,一些企业于20世纪80年代发起了承担社会责任的全球性社会运动。我国近年来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许多企业开始接受社会责任这一新概念,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露出端倪。因此,我们要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催生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非政府组织与中介机构,抓紧制定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制度,增加我国在国际上制定与修改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的“话语权”。同时,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环境保护协会、投资基金组织等社会中介机构应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审计,检查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并要求企业定期公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切实保护各企业利害相关者的利益。

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信用管理机制,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应以金融机构和企业社会责任非政府组织为主体,成立专门从事企业社会责任的征信、信用评级、债务与欠薪追收、外部性问题处理、信用管理等业务的信用中介机构。它们要及时收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并利用各种媒体定期公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增加企业社会责任操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舆论的公开监督,形成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诚信制度。

参考文献:

[1]刘凡,刘允斌.产权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美]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三联书店,1990.

[3]陈留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4]袁华,皮菊云.美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研究[J].经济师,2007,(2).

[5]马力,齐善鸿.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J].企业管理,2005,(2).

[责任编辑:陈齐芳]

作者:黄如安

企业制度环境与风险管理论文 篇2:

国家出资企业防范制度创新风险对策研究

摘要: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包括决策风险和实施风险两类。制度创新风险具有可管理性、无向后传递性、效应滞后性与温和性的特征,依据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两个维度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和慎重管理风险,建立以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为主体的风险管理组织,监控制度创新风险。国家出资企业防范制度创新风险的对策是促使企业成为制度创新主体,建立制度创新实施机制,有效增加制度供给,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兼容。

关键词: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

作者简介:于旭(1965—),男,吉林双辽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技术创新研究;周翠萍(1982—),女,黑龙江密山人,烟台南山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从事技术创新研究。

国家出资企业是指国家出资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是国家出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对现行制度进行的变革,包括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等。一种制度一经建立,就实现了博弈均衡,但这种均衡是阶段性的[1],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种已经建立的制度就会表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国家出资企业需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要求企业各要素之间既有定位又相互协调,它们之间不是绝对均衡的[2]。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如果管理不当,不仅会影响企业制度创新过程,而且可能造成制度创新失败。

一、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的种类及其特征

风险是由于各种因素复杂性和变动性的影响,使实际结果与预期发生背离而导致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国家出资企业生存于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其制度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制度创新可能没有获得潜在的利润,反而导致了企业利益的损失,或者错过了获得潜在利润的机会,这种可能性就是制度创新的风险。

1. 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的种类

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决策风险,一类是实施风险。决策风险包括制度创新主体风险、决策者博弈风险和非正式制度风险。国家出资企业应该是制度创新的主体,然而在实际经济运行中,政府作为股东往往替代或部分替代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政府对企业各种信息的掌握并不充分,作出的决策又不可能完全站在企业的立场,因此,制度创新主体错位容易导致制度创新目标与企业追求潜在利润的目的存在差异,风险就会产生。当然,国家出资企业的制度创新不能离开政府的指导,因为政府也是股东,但在二者关系中,企业应该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制度创新的决策者既包括股东的决策者,又包括企业的决策者,这些决策者站在不同位置、出于不同利益考虑,可能导致制度创新的目标和方式产生偏差,这就是决策者博弈风险。同时,决策者虽然代表组织,但决策者本身都是自然人,要受到各种非正式制度的影响,这就产生了非正式制度落后所带来的决策风险。

实施风险包括过程控制风险和资源不足风险两个方面。制度创新过程是一个较长的链条,这个链条除了少量“并联”关系外,主要是“串联”关系,过程中的任何一环出现断裂都会引起制度创新失败,这就是过程控制风险。常见的过程控制风险是由于推进速度缓慢导致制度创新的机遇错过,这里的机遇主要包括市场机遇和战略投资者的投资机遇。制度创新作为一种主观追逐潜在利润的行为[3],需要诸多资源作为支撑,例如配套制度供给、流动资金、战略投资者的投资,等等,任何一项资源的缺失都可能给制度创新带来灭顶之灾。资源不足风险是常见的,当这种风险发生时,企业被迫重新开始追逐潜在利润的制度创新过程。

2. 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的特征

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具有可管理性。制度创新风险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作为一种人为的、理性追逐利益的行为,制度创新不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随机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研究制度创新过程会发现,它的每个过程中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组织进行的,其中每个阶段都包含分析、决策等理性行为,因而制度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可以通过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提高企业制度创新的成功率。

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具有无向后传递性的特点。制度创新某一个阶段的失败会导致制度创新过程中止,重新回到该阶段的起点,不像一般风险那样向后传递,这是制度创新风险的重要特征。例如,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如果出现制度供给不足,收益与成本比较效果不理想,或决策者不愿意选择创新方案等情况,创新过程均会回到博弈阶段,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博弈。

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还具有效应滞后性与温和性的特征。由于企业制度创新过程是一个较长链条,需要分阶段、多个组织相互沟通交流才能达成共识,之后在整个企业中层层传递、贯彻、落实。制度创新过程中的失误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会由于传递时间过长以及创新过程自身循环反馈的特点而被延后、减弱,而且与其他风险相比,制度创新风险相对温和,即使创新失败企业也能生存,问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制度创新失败也会危及企业生存。

二、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的管理策略

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需要较高的成本,如果创新失败,不仅已经投入的实际成本无法收回,还会损失企业未来的部分利润期望,这部分利润期望是制度创新的机会成本。由于以上两种成本的存在,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的风险管理就非常必要。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影响两个维度,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分为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和慎重管理风险三种,在不同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的组合中运用。

1. 避免风险

避免风险是指企业在可能的制度创新风险发生之前有意识地采取规避措施,主动放弃或调整制度创新决策方案的风险处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在风险产生之前将其化解于无形,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有效避免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避免风险策略的方式可以是完全拒绝承担风险,也可以是中途放弃承担。例如,某国家出资企业欲改变部分管理流程,新流程不被员工接受并有效使用的风险较大,该风险一旦出现,将使管理陷入混乱,影响也较大。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可以采取新流程和旧流程并行的方式,当然,这样会引起成本增加。随着员工对新流程的掌握和适应,再考虑完全取消旧的流程,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风险。采用避免风险的策略,必须建立在企业对制度创新风险准确识别的基础上,企业主动放弃了对风险的承担,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经济效益的损失或制度创新成本的增大。

2. 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企业将制度创新无法回避的风险转移到前期的风险处理方法。企业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有些风险难以回避,而自身管理这些风险的能力又有限,或者可以管理这些风险,但管理成本和代价太高,因此进行风险转移对企业来说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与一般管理过程的风险转移方式不同,制度创新风险应尽量向决策和实施前期转移,使企业及早认识,尽量调整创新方案,保证制度创新过程的连续性。

3. 慎重管理风险

慎重管理风险是指企业有意识地接受制度创新中存在的风险,以慎重的态度通过对风险进行分散、分摊及对风险损失进行控制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分散的实质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制度创新决策上,采用不同的方案组合,避免一种风险出现就使制度创新前功尽弃,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能够持续进行。风险分散既可以用来降低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的共同风险,也可以用来降低某个企业的独有风险。例如,信息不对称是国家出资企业共同的难题,信息不对称容易使制度创新过程失控而导致失败,这种风险可以采用风险分散来避免;再如,某国家出资企业领导班子严重不团结,也容易因扯皮而使制度创新无果而终,这个企业的独有风险也可以采用风险分散方式。

三、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的组织体系与监控

1. 制度创新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一般管理活动的风险管理组织由三个层面组成,董事会层面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经理层设立首席风险官,再设立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三个层面的组织各司其职。国家出资企业的制度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管理活动,主要决策在高层,主要推动力也来源于高层,因此,与这种特殊性相适应,制度创新风险管理组织由董事会所辖的负责决策和过程推进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还有负责监控和评价的监事会组成,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的相互制衡,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从分工上讲,风险管理委员会不仅负责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解决方案,而且要落实有关风险决策和方案,组织日常风险监督和改进工作,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和监督业务部门和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对已经出现的风险提出化解措施。监事会负责对公司制度创新风险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对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进行考核,提出工作改进意见和人员任免建议。

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企业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当然,除了制度创新风险管理与监督以外,这些部门还有其他职能,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决策过程和方案执行过程。

2. 制度创新风险的监控

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管理是否按照设定的程序运行需要监控,风险管理方法与结果是否有效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通过这些监控确保风险管理有效,保证制度创新预期目标的实现。制度创新风险监控的前提条件是信息的对称与公开。对于国家出资企业而言,由于存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容易导致企业信息不对称。实践中,信息不对称直接造成制度创新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失控,最终导致制度创新失败,影响企业发展。因此,要做好制度创新风险监控,首先应该理顺信息沟通渠道,保证在一个企业内,信息在经营层、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是对称和公开的,这样能保证企业内的风险控制有效;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也应该对称和公开,这样能保证股东对子公司的制度创新过程了如指掌。

一般讲,企业风险的监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持续监控,一种是个别评价。国家出资企业的风险管理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制度创新活动是连续的,同样的制度创新活动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风险。最初选择的制度创新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而是一个满意方案,这个方案本身需要一个不断的反馈和改进的过程;企业制度创新风险管理只有坚持持续监控和改进,才能真正达到创新的目的。与一般性管理活动相比较,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是特殊的管理活动,是对产权、组织结构、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调整、改善或变革,这些改变不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带有阶段性的特征,因此,风险管理也需要采用个别评价的方式。个别评价由监事会组织,召集制度创新涉及的各个层面的人员参加,也可以聘请外部专家。个别评价一般是定期的,根据制度创新的过程特点设定若干个“风险监控点”,通过监测点的监控活动提出风险、问题和改进措施,有效推动制度创新。

四、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风险防范措施

为了促进制度创新过程顺利推进,保证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成功,应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

1. 促使企业成为制度创新主体

国家出资企业的产权主体决定了企业本身一直没有成为制度创新主体,取而代之,政府一直扮演着创新主体的角色,因此,从企业内部讲,产权制度是制约国家出资企业成为制度创新主体的首要和根本因素。在产权制度的制约下,包括资金和人员在内的投入体制、伴随国家出资企业发展形成的企业文化也阻碍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外部环境对国家出资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文化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应采取必要措施加快政府和企业角色的转换,促进国家出资企业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企业产权制度,使企业从政府的怀抱中解脱出来,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样,企业持续的制度创新活动才能以企业自身为核心,企业才会逐步成为创新的主体。同时,应着力培育创新文化,促进国家出资企业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国家出资企业在历史上长期按国家计划生产或受国家政策的保护而享受垄断利润,这些企业相对缺乏创新文化。产权制度的变革会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摆脱政府作为“婆婆”的直接呵护。创新本身具有复杂性与高风险性,失败是难免的,应该培养决策者和员工积极探索的企业创新文化,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用于指导未来。在人事制度上,应做到公开竞争,鼓励人才合理流动,适当的流动性会促进人才的创新灵感。

2. 建立高效的制度创新实施机制

机制的本意是指机械运转过程中的各个零件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联结关系及运转方式。企业是个生命体,在描述企业运作时,“机制”一词指企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自动作用、自动调节与控制的功能和过程。国家出资企业要进行制度创新,仅仅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一些制度创新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对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形成系统良好的制度创新机制,才能使创新由企业员工的自发行为转化为自觉行为,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持续进行。制度创新实施机制包括制度创新的组织机构、制度创新的决策流程、制度创新风险控制机制、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等,这些机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国家出资企业的制度创新管理组织应由国家出资人和企业共同构成专门的管理领导机构与职能部门,并在企业各个相关职能部门授权专人协助制度创新工作的实施,只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度创新应有一个完整、严密的决策流程,并且流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要与关键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机制相融合,对制度创新工作的潜在风险因素或已存在的风险因子进行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评估,为制度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是由自然人操作的,在一个企业里,对人的激励和约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企业领导班子的激励与约束。激励和约束是并存的,制度提供激励功能的同时,也通过限制一些行为来实现约束功能[4]。国家的政策是宏观的,地方政府的政策相对微观,但也没涉及具体企业的问题,因此,每一户企业如何搞好制度创新,领导班子非常关键。对于国家出资企业来讲,政府与企业领导班子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是制度创新实施机制的关键一环[5]。由于处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双方都是效用最大化者,双方的效用函数又不相同,当相关信息在两者之间分布不对称时,企业领导班子就有可能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有损所有者的利益[6]。首先,领导班子成员也是职工的一员,除了“国家出资人身份”外,领导在企业里还有“位置”。在国家出资企业中,领导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可能直接使领导的位置不保,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领导与政府(股东)之间展开利益博弈。为了使制度创新实施到位,在促进转变观念的前提下,应对阻碍制度创新的领导班子或个人加大惩罚力度,即加大违规成本;同时,为企业领导设计失去现有“位置”的出路。以上二者结合起来,会有效促使企业领导班子全力推进本企业的制度创新。此外,还应当建立经营者的轮换机制,保证制度创新持续进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布瑞克(Hambrick)和福克托玛(Fukutomi)提出了一个总裁生命周期五阶段模型,这个模型认为,总裁的管理生命大约有五个阶段,即受命上任、探索改革、形成风格、全面强化、僵化阻碍。借鉴总裁任职期间领导能力的变化规律,国家出资企业的经营者应该在激励主旋律下实行适当轮换的制度,预防僵化。同时,对于高级经理监管应尽快建立包括诚信体系在内的管理体系,某些行为一旦被查获,不但要处罚严厉,而且可能会影响其未来的工作选择。

3. 有效增加正式制度供给

正式制度短缺是指正式制度方面的社会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制度需求的现象。正式制度本身是由权力中心提供的一种重要的资源,这种资源在满足人们的需要时,由于供给的原因,可能出现正式制度资源的短缺。正式制度短缺根据其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正式制度供给的数量不足引起制度短缺,另一种情况是正式制度供给质量不高引起制度短缺。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中,正式制度短缺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涵盖上述两种情况。

既然正式制度供给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容易引起制度短缺,那么增加制度供给数量、提高制度供给质量就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在宏观层面,应把重点放在企业制度创新的配套制度供给上,包括社会养老、社会医疗等与职工密切相关的制度体系,也包括要素交易平台制度体系,如融资制度、技术交换制度等。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是个系统工程,企业生存于社会之中,要使企业制度创新成功并得到持续,在做好企业内部工作的同时,必须尽快完善配套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创新。人的行为受预期影响,假如职工未来的保障是虚幻的,职工就不可能支持制度创新,从这个方面讲,社会保障制度对企业制度创新至关重要。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短缺,笔者建议应改变目前的缴费制度,把企业从缴费主体中解放出来,从财政收入中支出一部分基本保障费用,这部分费用保障职工的基本福利,在此基础上,个人再缴纳一部分作为追加福利。职工如果有了基本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再加上其他的社会福利,包括免费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等,他们就会成为支持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的中坚力量。

4. 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兼容

从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的历史和现状看,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有兼容的一面,也存在不兼容的问题。基于兼容的考虑,要求制度的制定者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就充分考虑非正式因素的影响,力求使二者兼容。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多层次的正式制度设计使之与非正式制度的变迁相适应,移植制度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不可机械地照抄照搬。汪丁丁认为,正式制度偏离非正式制度(例如习惯、传统等)所指示的方向的程度,决定正式制度边际的大小。正式制度的边际是创新困难程度的标志,正式制度的边际越大,企业制度创新越困难,需要转变习惯的时间就越长,制度创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改变非正式制度,从而使正式制度失去了基础。因此,国家出资企业制度创新需要足够的时间来缩小正式制度的边际,当然,这个时间不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否则由于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制度创新同样会失败。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兼容性考虑,在正式制度变革的常规模式下,应重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变革的交互模式,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把正式制度的边际分成若干小边际,利于企业制度创新的成功。

参 考 文 献

[1]汪丁丁. 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J]. 经济研究,1995,(9).

[2]王自强. 制度创新效能结构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8,(8).

[3]R. 科斯,A. 阿尔钦,D. 诺思.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J].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卢现祥. 新制度经济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张维迎. 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J]. 经济研究,1996,(9).

[6]李志强, 袁伦渠. 企业家创新的道德风险:转型期中国的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10).

[责任编辑国胜铁]

Counter Plan of Systematic Innovation Risk in

Enterprises Capitalized by State

YU Xu1,ZHOU Cui-ping2

(1. School of Management,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25,China;2. Faculty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Yantai Nanshan College,Yantai,Shandong 265706,China)

Key words: enterprise capitalized by state;systematic innovation;risk

作者:于 旭,周翠萍

企业制度环境与风险管理论文 篇3:

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管理

[摘 要] 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管理缺失等。文章探讨了公司治理与企业风险管理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以利于企业控制风险、改善公司治理状况,保证企业目标的完成。

[关键词]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环境;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机制

一、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也称为公司治理结构),是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企业制度安排问题。其本质是各利益主体关于治理企业的权责利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强调责权分明、各司其职,委托—代理、纵向授权、激励和制衡机制并存。公司治理结构具有权力配置、权力制衡、激励与约束以及协调功能。按照《公司法》等有关规定,公司治理结构的架构应该是:所有者通过法定形式进入企业行使职能,通过在企业内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保障所有者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有效制衡和激励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使相互的权利得到保障、行为受到约束。

公司治理是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的制度安排,规范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并成功实现了公司法人治理,现代公司企业制度的科学管理和高效运作为社会创造着巨额财富。但是,可以看到,与发达国家中管理规范的公司企业相比,我国的上市公司在治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股东大会虚设现象普遍,最高权力机构行使职权有限,对股东权益保护缺乏程序保障,不能体现资本多数决定的原则和股东民主权益的原则。第二,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没有形成比较严格的权力制衡关系;权力层中存在着严重的职位重叠现象,影响了公司决策执行,不符合风险分散原则;监事会独立性差,没有发挥有效的监督、约束与评价职能。第三,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运作不规范且容易被操纵和控制,董事义务责任淡薄,董事长权力过大,董事会等难以完成受托责任。第四,董事、监事、总经理等高管人员产生机制存在问题,公司治理外部环境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第五,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公司执行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既缺乏合理的激励,又缺乏严格的约束。

二、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了长远发展,达到经营管理的预期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制度或程序能够得以实现,在企业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其目的在于防止目标的偏离或降低风险管理成本。2004年9月,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ck Management Framework,简称《框架》)。描述了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企业董事、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 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整个企业所有层级和单位,旨在识别可能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并针对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框架》拓展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风险管理这一更宽泛的主题作了更全面的关注。尽管后者并不旨在且事实上也未曾替代内部控制框架,却将内部控制框架融入其中。因此,公司利用《框架》,既能满足对内部控制的需求,亦能向更完善的风险管理进程推进。《框架》确定了企业风险管理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八大要素构成。企业风险管理有利于风险偏好与企业战略的协调,可以改进风险反应决策,增进识别风险与风险反应的精确性。企业风险管理还能识别并管理多元化风险与企业内部交叉风险,获得风险信息,促使管理层有效评估资本需求和投资结构等,及时改进资本配置和调节投资方向,保证企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企业风险管理应是一个立体框架模式的组织体系,不仅包括公司最高决策者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各种程序和步骤,还包括为对市场等外部环境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风险反应机制等。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经营效益低下,上市公司不规范运作、财务报告失真,违法、违规现象普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企业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缺失是其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对风险管理认识不全面,风险管理观念淡薄,表现为重经营轻管理,导致企业风险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第二,企业风险管理程序不科学,风险责任不明确,公司权力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制衡,风险管理制度缺乏系统化、科学化,风险管理手段简单,制度没有真正或有效执行。第三,企业风险管理缺乏统一控制标准,缺乏资源调剂和资本核算机制,导致风险信息不能有效利用。第四,企业缺少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过程缺少监管,企业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或严格的惩罚。第五,企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使企业丧失一些发展良机。第六,风险管理缺乏专业人才,存在内部人员串通舞弊,表现为风险管理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导致企业经济损失或风险成本增加。

三、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企业风险管理

(一)健全公司治理,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

1.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优化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完善公司治理是企业经营、管理和规范运作的首要任务。公司治理的主体必须是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企业应按照《公司法》、《上市公司准则》等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班子等机构,制订和完善《公司章程》以及相关的工作规则,使其各司其职,建立良好的治理机制,实现权力有效制衡。公司治理机构权力安排要体现合理的结构和科学的机制,要以较高的治理效率和良好的公司业绩为目标。健全公司治理,既要保证出资人到位,又要保持公司经营的独立性;既要实现全体股东利益,又要敢于拒绝控股股东的不当干预;既要保证公司经营效率,又要制约经理人员滥用职权,避免和防止“内部人控制”、大股东损害小股东利益。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上市企业董事会制度至关重要,应优化董事会的构成,正确发挥董事会的战略决策作用。另外,优化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良性循环。引入战略或机构投资者,促进股权主体多元化,并发挥他们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上市企业只有真正实现股权主体多元化,股权过于集中和流通股过于分散的现象才能得到有效缓解。有研究表明,公司法人持股比例上升不仅会直接对公司价值产生积极作用,同时还会促进公司治理状况的改进,降低代理成本。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将对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价值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竞争的经理人才市场

完善上市企业高管人员产生机制,建立科学的用人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不少公司的高管人员仍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录用方式产生,使得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使用缺乏科学的考核。再加上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经理人才市场的缺失,使得现任经理们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市场约束。应建立有效的录用考核制度,通过规范、竞争、公正和约束的经理人才市场选拔聘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高管人员在经营过程把自己声誉、利益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前景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自我和制度双向约束,使经营者才能和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包括人员考核、聘用和约束,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公司可以在董事会下设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报酬委员会,该委员会可就管理层,尤其是总经理等人员的年薪、激励酬金、期权计划、绩效衡量等细节制订方案并认真执行,及时披露。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必须建立竞争性的经理人才市场,让具有经营才能的管理人员脱颖而出,受企业制度约束并根据经营业绩获得相应报酬。只有企业同时注重激励机制与约束制度,才能挖掘经营者的潜力,让其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保证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长盛不衰。

3. 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

公司治理是公司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权责利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对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十分必要。良好的内部环境应包括公司权力机构的权利有效制衡,企业的资源合理利用,风险管理科学,内部控制有效,生产经营效率高以及适合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等。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治理机制趋向合理,治理结构科学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必须优化监管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建立以独立董事、监事会、审计等多元化监管体系是保证企业有效运转的重要措施,要增强监管受托责任,实施多样化的监管手段,还应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加强信息披露,包括公司经营活动风险、信息资源、公司的财务状况等信息披露,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中小股民受损失。加强群众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可以强制企业正确履行其受托责任,制约劣迹经理人员的市场准入。对违规者实施严厉的惩罚就是强有力的监管,上市公司应制订并实行有效的问责制度,抵制内部人控制、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制度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二)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改善公司治理效果

1. 增强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认知度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转型和经济改革的过程之中,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善,市场环境较为特殊。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尚处在起步阶段,上市企业缺乏风险管理,对其所面临的风险并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值得欣慰的是,国内的一些大公司已开始按照国际风险管理的思路来设计适合自己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要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首先,企业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认识风险的内部环境。风险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层面,应通过宣传教育,让每个员工了解风险的危害性,企业高管人员对其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涉及的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企业内部树立起风险管理意识,通过信息沟通渠道将风险信息反映给有关管理者,最后由决策层制订防御措施并传达给企业员工实施。其次,公司可以考虑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对企业所面对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风险管理部门要制订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日常风险防范和危急事件的应对与处理。风险管理部门对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应起到指导和带动作用,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落实到每个岗位、每项业务和操作环节上。另外,企业可以不定期组织不同部门的员工参加一些研讨会,或聘请咨询机构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增强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知度。

2. 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企业风险虽然客观存在,但风险是相对的,是可以变化的,也是可以预测的,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控制。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防范危机的发生,可以降低风险成本,减少企业损失。第一,建立适合本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应以企业内部控制为基础,体现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框架,针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第二,合理识别和评估风险。上市公司在收集和归类信息的过程中,合理识别风险的类别、产生原因和将来的影响。风险识别就是为了更好地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重要程度以及给企业带来的损失。风险识别和评估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十分重要。众所周知,诺基亚和爱立信是生产手机的国际巨头,两家的手机芯片很大一部分来自飞利浦公司,2000年飞利浦公司的一家芯片厂发生了大火灾,这对诺基亚和爱立信都产生较大影响。诺基亚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讨论芯片供应危机的解决方案,在几天后重新设计了芯片并找到新的厂商开始生产;而爱立信没有充分认识和评估这场火灾带来的影响,也没有寻求芯片替代供应商。最后,在市场销售旺盛时,由于芯片供应短缺,爱立信不能及时推出新款手机,将全球手机市场3%的份额让给了具有良好风险反应的诺基亚。由于缺乏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风险机制,爱立信在遭遇风险,造成损失时才发现为时已晚,给公司的发展和竞争以沉重打击。第三,制定有效措施防范和处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后,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策略。主要的应对措施有风险规避、风险降低与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优化组合等。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诺基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和处理风险能力,制定了切实可行控制风险策略,促进了公司发展壮大。由此可见,风险反应和控制对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另外,企业在选择风险处理措施时还需要考虑潜在损失的规模和严重性,损失发生的概率、可资弥补损失的资源情况等内容。最后,企业还要建立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信息沟通,防止因信息不充分导致风险决策失误。公司董事会等应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绩效进行考核,对其使用性、成本收益比等进行评估,促进风险管理制度化、程序化,确保企业风险管理高效进行。

3. 营造风险管理文化,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明显改善

发达国家的上市企业普遍采用的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构架中,内部环境要素决定了企业成员对待和处理风险的基本原则。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员工的诚信度和道德观决定了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在营造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方面,我国上市企业多数是依靠书面形式的企业管理理念或者一些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在发达国家,很多公司会将自己的价值观或员工的道德观告诉那些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客户或供应商,让外界了解这个公司对于风险管理的文化和对员工的要求,并请他们帮助形成企业自己的风险管理文化。在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的控制下,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还应加强监控方面的职能和手段,提高独立董事、监事及内部审计在企业内的监督。另外,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举办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讲座,让全体员工都体会到企业提倡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和文化需求。企业内部也可以组织一些风险评价,鼓励员工反映公司内部存在的一些风险隐患,形成一个开放的风险管理文化环境,管理层也可以获得更多的风险信息,帮助企业本身发现更多的问题。可见,风险管理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也可以说,不具备风险管理可能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主要参考文献

[1] 顾孟迪,雷鹏. 风险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何家成. 公司治理结构、机制与效率:治理案例的国际比较[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朱荣恩,贺欣. 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 审计研究,2003,(6).

作者:曹灯明 张传武

上一篇:安全防护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下一篇: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