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创新论文

2022-04-26

民营企业常常由于规模较小、人才缺乏、历史较短、家族制色彩较浓等原因,导致企业管理创新的难度较大,在路径选择和理性培育上往往有不少困惑。杭州市萧山区曾于200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全国民营企业管理示范区”称号。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创新论文 篇1:

关于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创新实践的思考

关键词:企业发展;环境保护;管理创新

新时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环保管理创新方面的问题,这是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效率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社会实现稳定发展的保障。相关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分析环保管理创新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提供条件。

1 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重要关联性

首先,要认识到环境问题来源于企业的发展,企业是当前社会经济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经济单元,以获得经济利润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也是一种在商品的生产以及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的独立经济核算体系。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将企业中的一些物质资源和科学技术转化,使之形成经济效益的一个过程。但是,很多企业使用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超过环境自身的协调能力,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大环境保护工作难度。

其次,要正确认识环境问题对企业发展的限制作用。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基础,包括个人、企业以及国家的发展,都和自然环境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因此,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自然环境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管理等经济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如果企业的外部环境遭到破坏,企业内部就会产生生产资料短缺问题,限制企业的发展。此外,环境问题在企业创新以及技术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变化,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造成了影响,也限制了企业工艺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企业必须重视环保管理创新,优化企业的工艺技术体系,发挥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内涵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以及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及标准和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形成的一种比较完善的、系统的规章制度体系,并且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企业生产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进行合理的控制,达到保护环境以及降低污染的目标和要求。当前,我国的企业环保管理制度包括污染物管理、污染物排放量的检测及监督,还有针对污染的奖惩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对相关内容进行判断,使整体效果达到国家的要求,保障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企业具有积极作用。首先,能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的制度法规,排放的污染物要达到排放标准。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引进并应用新型生产和加工技术,革新落后的环境保护方式,及时淘汰陈旧的生产和加工设备,获得进步以及创新性发展。其次,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平台,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具体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如果生态环境良好,能使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后,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控制生产经营成本,维护企业的形象,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为了強化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效果,企业要积极采取众多节能减排的技术措施,优化相关的流程,减少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下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3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环境保护工作,但是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和多个方面的因素存在重要的关联性,比如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有待完善、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方式不够先进、企业自身缺乏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识等,阻碍了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3.1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针对污染物总量的限额管理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尤其是在执行《环境保护法》的过程中,虽然大部分企业已经确定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指标,但是还有一部分企业忽视了污染物排放的规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或者仅设定了一部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而没有重视其他有可能导致污染的物质[1]。此外,还有一些企业的指标分配制度不够科学合理,甚至没有制定针对污染物的考核、检测和监督体系,针对污染问题也没有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导致管理体系不完善。

3.2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采取的方式比较落后

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并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管理目标和战略,尤其是长期目标,部分企业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置了短期目标,忽视了长远规划,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导致整体环保管理工作过于形式化。当前,还有一些企业没有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设置专业的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一般由生产运营部门以及行政部门负责,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工作难度增大。同时,工作人员因为知识的缺失而导致这项工作形同虚设,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在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整体形式比较落后,更无法预防一些风险[2]。

3.3 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部分管理人员不愿意将资金投入节能减排工作中,认为这项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会浪费企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部分企业甚至将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导致周边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可见,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意识整体比较淡薄[3]。

4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创新实践分析

4.1 完善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体系

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体系,对其进行严格的规范。污染物排放指标体系不但包括企业当前的污染物类型,还涉及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应合理设置各类污染物总量的上限,同时保证每一项工作流程都严格遵守指标,发挥应有的作用[4]。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考核以及监督制度体系,将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考察范围内,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认真细致,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质量和效果。健全完善的指标考核制度体系,有利于企业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环保指标考评机制,对相关的指标信息进行定期检测和分析,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企业而言,环保指标的制定涉及不同方面,包括污染物的排放指标、污染物的处理效率、企业生产设备的环保标准以及相关资源的利用率等。其中,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需要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内。资源利用率方面的指标,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项目和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确定。在确定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应用水循环利用率、污染物排放率、工业三废的再利用数据,实现综合性的考察以及分析,让企业的污染物控制和资源利用效果更加理想,达到企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发展目标。

4.2 创新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方式

首先,根据当前的时代特点以及企业发展情况,规划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企业在短期以及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目标,将其分解成不同的阶段,促进目标的达成。其次,将设定好的小目标以及工作任务下达相应的管理部门,并通知相应的员工,使员工明确自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责任和任务,形成更加规范以及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系统,达到良好的效果[5]。

4.3 强化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意识

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性比较强,不但能促进企业的进步,也是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责任。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获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这就需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关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向社会积极宣传环保工作的重要作用,使人们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价值。另外,还要督促企业内部环境保护教育的顺利开展,使国家的相关措施在企业内部得到贯彻落实,包括“环境日”等环境保护项目,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效率。

4.4 始终坚持低碳环保的企业发展道路

构建良好的品牌形象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实现良好的发展。对企业而言,在推动环境保护管理战略执行过程中,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树立新型低碳环保的企业品牌战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此过程中,首先要结合产品的性质、特点,将绿色环保的社会需求作为产品设计理念以及产品创新的重要基础,并将两者融合开展产品的设计工作,优化企业的产品结构,完善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以及模式,让企业的发展效果更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另外,要构建更现代化的新型绿色环保产品的营销渠道和模式,加强企业营销过程中环保理念的宣传和落实,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5 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管理创新是实现自主创新以及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和环境保护管理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要达到平衡。这就需要企业积极强化环境保护管理创新思想,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效率,实现平稳进步。

作者:王小洁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创新论文 篇2:

从萧山“示范区”成果看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选择

民营企业常常由于规模较小、人才缺乏、历史较短、家族制色彩较浓等原因,导致企业管理创新的难度较大,在路径选择和理性培育上往往有不少困惑。

杭州市萧山区曾于2005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全国民营企业管理示范区”称号。早在2004年,萧山就在工业系统中提出和坚持了“管理创新、管理强企”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管理创新单项模范及示范企业的培育、评选和管理创新成果的评选及推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08年初,金德水副省长曾就萧山的管理创新工作做出批示,给予充分的肯定。基于萧山经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随着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许多经营者纷纷开始摈弃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创新的自觉性逐渐增强。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的适时加入,正确定位,创新服务,就显得十分重要。几年来,萧山已先后出台了《萧山区工业企业管理创新基本规范和评价标准》、《萧山区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价和申报办法(试行)》、《萧山区管理创新示范企业评价和申报办法(试行)》,较全面地构建了以管理十大体系为内涵的基本规范体系和考核标准,包括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科技进步与信息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引导企业努力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作体系,并将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奖励政策纳入了全区工业经济的基本政策框架和范畴。同时还从2007年开始,与省经贸委(浙江省中小企业局)、杭州市经委一起,联合开展管理创新示范企业三级联评工作,使企业管理创新工作既有政策引导,又有工作抓手,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管理上台阶。近三年来,区内工业企业已有管理创新示范企业69家,其中省级示范企业22家,市级示范企业47家,每年递增30%以上。同时,已累计申报管理创新成果53项,每年递增10%以上,其中国家级成果9项、省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6项。

第二,坚持理论创新与绩效评估相结合。管理创新实际上是创造一种新的或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它可以是企业的全过程管理,也可是某方面的细节管理。它是一种模式,但更是一种活的理论。不少民营企业早期常常模仿国有企业或国外管理方式,而没有从自身实际和实际效果出发,因此难免会照本照抄、流于形式,制度很多,但效果不明。萧山在大力推行管理创新的同时,明确要求既有创新点又有支撑点,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萧山政府和企业都达成了“练好内功,应对外患”的共识,明确提出:“管理创新是萧山民企危机中的出路”,并在企业战略调整、市场营销、客户管理、风险控制、降本节耗等多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成果,且效果明显,从而确保了近几年来全区工业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和健康发展的势头。据粗略统计,2009年上报的29个管理创新项目已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73420万元,平均年度效益贡献率为32.56%,光是2008年贡献利润达80717万元。这其中有不少项目已邀请管理咨询机构进行了绩效评估。

第三,坚持思维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管理创新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创新。这就需要有一大批观念超前、思想新颖、懂管理、会管理的专业人才。萧山在这方面已花了大的本钱。首先是努力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每年他们都会输送一批管理者去国外或国内著名大专院校培训,经常邀请国内外管理咨询机构到厂现场把脉诊断,并在继续教育、职称评定等方面提供服务。目前,大部分百强企业经营者都已是“ENBA”或有高级职称,“农民理论家”鲁冠球曾荣获中国企业管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奖——“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被香港理工大学授予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年青一代中,如最红集团老总带着自己撰写的《用“M”效应理论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的实践研究》的成果走进大学讲堂的,已为数不少。其次是抓好中层专业干部的培养,2009年萧山推荐了一批企业管理人才参加了管理咨询师培训和考试,目前已有12名通过全国管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考试。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与管理变革相结合。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萧山民企中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的创新成果较多。如亚太机电公司的《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项目制度管理的实施》、东南网架公司的《以打造世界级钢结构企业为目标的持续技术创新》、荣盛控股集团《民营化纤企业打造互利共赢的同业合作新模式》、江宁丝绸公司的《产学研促进服装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浙江华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源头节能减排的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介绍了企业自主研发彩色涤纶纤维及有色面料着色新工艺,省去了染前处理、高温高压染色等高耗能高排放的工序,把原来要多个厂家才能完成的工艺流程整合到一家企业完成,实现了化纤纺织品染色废水的“零”排放,填补了国际空白;同时,企业采用连锁“超市”经营模式,兴建了国内技术领先省内最为先进的高智能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专门承担公司新产品和相关单位原辅材料的储存、批发、自动分栋、配送任务,属国内首创,这个“支持多企业业务协同的高智能自动化物流配送与ERP信息集成”项目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曾专题发布过考察报告,对其技术和管理创新给予高度评价。

第五,坚持制度创新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制度创新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而引入的新的制度安排,新的规范和准则。信息化管理则是将企业运行中的信息流,如资金流、物流、作业流等信息成为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具有提高效率、降低误差、节省成本、便于考核等特点,其明显效果已有许多案例实证。从人脑管理向人机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已是民企管理创新的一大趋势。这几年来萧山已有许多民企开始注重技术与管理的高度融合。传化集团《公路港物流平台的建设与运营》首创了“公路港”物流模式,早在2003年开始,传化物流就实现了公路港物流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其经济指标每年保持在40%左右的增长,2008年全年实现平台营业总额35亿元,上缴款1.4亿元。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建立供应商信用管理体系,完善供应商信用管理机制,提升了供货质量和及时性、有效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制度创新的同时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还有福恩纺织的《4R+E营销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应用》、泰欣实业的《基于动态控制的可重构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在工业企业的应用》、永翔集团《现代化纺纱厂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建设》、汇林食品《基于协同商务模式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等成果,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六,坚持精细化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精、准、细、严。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因此,精细化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万向钱潮公司在实施《基于价值流的工厂制造流程优化》的管理创新项目时,在大力加强劳动保护、提高职工劳动收入的同时,通过大量而细致的数据分析,运用流程程序分析方法,找出多余的或重复的作业,进一步改善了工作流程。结果,试点班组的工作比以前减少了5次搬运、3次贮存、4次装斗,生产环节由25个减少到13个,物流路线缩短到161m,比原来减少40m,还减少了91万元设备投资,节省551平方厂房面积,节省人员工资及搬运费18.48万元/年,加快了物流速度,减少了在制品库存。3年中万向钱潮公司仅此一项成果就累计产生效益达23114万元。在这方面有创新成果的还有科尔集团《实施精细化管理从容应对危机挑战》、永翔纺织《大型棉纺企业精确量化管理》、柳桥集团《羽绒行业原毛检验的精细化管理》等企业。

第七,坚持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毫无疑问,民营企业应当追求上规模上水平,有经济实力,因为“硬实力”是企业的基本骨架,但同样需要“软实力”,有品牌、有企业文化,这是企业的形象和灵魂。只有两者并重和融合,企业才会有核心竞争力,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几年来,萧山的民企正是按照这一路径,从生产经营管理逐步向企业文化等深层次内涵全面迈进。最红集团的《用“M”效应理论解决企业发展瓶颈的实践研究》一文曾刊登在《包装世界》和省经贸委《浙江连锁》杂志上,受到了业界的好评。“M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满意公式、和谐法则,它研究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内部的各类关系以及和谐共生的四个必由之路,并用来指导公司的持续发展。2009年,该公司实现利润4090万元,其中此项管理创新成果的贡献率就达57%。类似的案例还有德意控股集团的《民营企业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恒逸集团的《战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振亚纺织《以管理心理学为内核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红剑集团《以组织再造为基础构建规范管理提升平台》等。

第八,坚持战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相结合。一般讲,生产、财务、营销等管理是企业局部性的工作,而企业战略管理则是系统性、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制度安排。只有将日常的经营管理与企业近期和长期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将战术创新与战略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民营企业才能持续发展,长盛不衰。萧山在这方面的操作实务较多,但能提升为理论创新成果的还不多。许多民企业已开始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逐步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性发展和转变,从单纯追求“500强”向自觉定位“500年”转变,并对企业管理创新进行系统思考、全面变革、整体提升,通过差异化战略和细分市场发现新的商业模式,科学合理地确产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多元化或专业化,以此确立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等战术创新。2006年萧山富可达公司曾因“盲目扩张”和中高层的“内部管理”问题而导致破产重组;三弘集团成功收购了富可达公司后,对其确立了新的战略定位,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变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7年三弘集团及时发布了《企业虚拟利润期股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的管理创新成果,其直接效果就是稳定了高层管理团队,吸引了大量人才,改善了公司治理模式,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该成果曾荣获第十四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此外,如爱迪尔集团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和确定和履行》、荣盛集团的《有效防范风险的化纤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红剑集团的《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内部管理资源整合》等,也都涉及到现代企业制度设计如何保障企业永续发展的课题。

[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经济发展局行业(企业)管理科]

作者:高志匡

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创新论文 篇3: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原则及对策

【摘要】我国城市的环境管理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必须有健全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系统为有力依托,必须加大对资金投入和新科技的支持,也需要坚持特定的基本原则,工作才能更加平稳有效的进行。本文将论述与研讨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和具体途径,并力求为政府有关工作提供依据,以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进而为社会公众创造更舒心宜人的居住空间。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原则;路径

一、城市生態环境管理原则

在现代城市的生态环保管理实施过程中,应当综合科学运用和化害为利的原则,充分运用先进科技、现代能源和资源手段来进行生态环保的管理,以降低城市化发展中对环境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影响。要遵循城市整体规划和科技合理布局的重要原则,在现代化城市中环保管理工作的实施,还应当综合考虑城市化规划工作、都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有关内容,如此才可以有效提高都市生态环保计划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在现代都市生态环保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当与都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相统筹,不要一味谋求经济发展利益,而应当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相结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一定要实行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管理原则,从源头上优化城市内部环境品质,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管理的水准。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还应当遵循谁排污谁处理、谁开发谁维护的重要原则,明确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的主要责任主体,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工作顺序贯彻落实。

二、城市生态环境管理路径分析

城市生态管理工作是新经济建设理念下的产物,还尚处于开发阶段,需要结合城市自身发展需要进行探索,下面简略介绍下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路径。

(一)加强了对城市内生态环境管理的宣传工作力量。城市生态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并加强了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宣传活动。首先,借助新闻媒体对相关主题进行大力宣传;其次在中小学校开展相应的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社会各行各业也应该围绕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展开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强化资源节约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等意识,增强社会各界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二)建立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过程中,采取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共同配合的工作制度,逐步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组织。协调工作组,主要负责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实施指挥与协调工作,并对环境管理的具体实施状况进行监控,并对在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做出统筹解决。同时通过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协作组织,进一步发挥社区组织及其民间组织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的重要功能,以调动社会及公众参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此外,还在原设置的管理协调工作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办公室,重点负责城市生态建设管理的具体实施情况和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的有关资金的统筹监督管理。

(三)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专项资金由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首先,将资金重点用到无害化、资源化的企业废弃物处理等相关项目,以及环保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上;其次加大环保技术的创新和改革、环保产品以及环保规范推广项目等资金倾斜力度。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中的引导作用。

(四)建立健全城市生态管理法律法规。目前,国家并未出台相应完备的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的立法,所以,在生态管理环境工作中,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本地的实际状况和我国有关法规制订相应的环境保护管理的立法,对有关立法加以补充和完善,同时还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用来规范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实现有法可依。通过建立健全城市生态管理法律法规,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法制化,从而推进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为城市的生态环境管理建立了科技保证。科技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有需要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相关的科技管理体系完善和对先进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加以重视。同时,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也必须对于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中的技术投入予以高度重视与支持,既可以通过与各城市之间的协作来共同建立城市科技监测中心和技术平台,也可通过与科研机构以及大专院校等单位之间的合作,来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科技实验室,并以此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提供更加完善的科技保证。

三、结语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是中国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管理工作之一,该项基本管理工作不但关系到城市自然环境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同时还关系到了中国城市规划中的政策法规、生活方法,以及价值观念。对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原则及其途径进行了剖析,对提升中国城市管理绩效、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言,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原则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途径展开了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杜健仪.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5):2145.

[2] 杨春祥. 浅议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 空中美语,2020(5):775.

[3] 张溢鹭,张旭鸿,程晓霏. 浅谈目前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J]. 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12):281-281.

[4] 吕纯开.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原则与路径探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62.

[5] 李元江.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问题与实现途径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9).

作者:钱敏莉

上一篇:外聘教师发展动画专业论文下一篇:教师专业发展应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