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改进旅游业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在胜任力模型与会展旅游业员工培训关系的基础上,以A公司为例,构建了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并阐述了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这对于会展旅游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针对性改进旅游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针对性改进旅游业论文 篇1:

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

摘要 在旅游业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旅游业CO2排放问题,制定科学的区域节能减排政策已刻不容缓。本文首先运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3-2012年中国整体旅游业、旅游业各分部门、大陆各省区(不含西藏)旅游业CO2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2排放的总体特征进行分析;利用Theil指数法分析了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运用ArcView软件对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进行直观图示。分析结果显示:1993-2012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量从1480.868×104t升至6274.129×104t;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2排放强度整体上呈现出先显著下降、再缓慢梯度下降的趋势;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旅游业CO2排放强度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整体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为94%-98%,区域间差异占主导地位;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省际差异明显,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河北、湖南、河南、广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频繁出现在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之列,因此上述省区应是中国旅游业CO2未来节能减排的区域重点。据此提出差别化的CO2减排对策:东部地区应通过技术改进和调整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来降低CO2排放强度,并以此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业节能减排;中部和西部地区应加强与东部地区合作,将提高能源使用率、降低CO2排放强度作为旅游业减排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旅游业;CO2排放;区域差异;泰尔系数

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问题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影响。传统观点认为,旅游业能源消耗较低,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小,但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全球4.9%的CO2排放量来自旅游业,且旅游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率高达14%;同时,世界旅游业的CO2排放量正在以年均2.5%的速率递增。2014年,我国入境游客、国内旅游人数和出境游人数分别高达1.28亿、36.11亿和1.07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旅游活动势必造成大量能源消费与CO2排放,其所带来的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理当成为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

早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问题进入新的阶段,旅游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问题就开始被相关组织和学者所重视,如Burnertt对饭店业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Carlsson、Schafer等对人们旅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量化分析。进入21世纪以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如Gtissling和Becken等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其中,Becken等还指出测算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碳排放量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之一;Patterson和Khemiria等则分别针对旅游业各部门能源利用效率及其所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Joe等通过构建概念框架和能源利用模型,测算了多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水平。国内方面,石培华采用“自下而上”法,利用2008年的截面数据初步估算了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和CO2排放总量,但未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亦没有细化到省级区域层面;谢园方等在综合梳理旅游业CO2排放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能源消耗和CO2排放进行了测算;李鹏等采用碳足迹模型估算了昆明市6家四星级酒店的CO2排放量;杨新军、刘俊等分别针对全国和成都市旅游业能源消耗问题展开系统分析,指出旅游交通是旅游业能源消耗最为重要的部门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上述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业及其各部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测算方法或模型的探索,研究对象主要以某个国家或旅游目的地为主,而对于国家或地区内部各区域单元旅游业CO2排放的对比性研究却极少有人涉及。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分异明显,研究旅游业CO2排放的区域差异,对于探明区域旅游业CO2排放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区域碳减排政策等意义重大。为此,本文拟对1993-2012年中国各省区旅游业及其分部门的CO2排放量进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找准我国旅游业碳减排的区域重点、明确区域减排目标、推进差别化的区域减排策略等提供理论借鉴。

1 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方法

1.1.1 旅游业CO2排放估算方法

由于旅游业CO2排放涉及的研究领域广泛,研究方法众多,迄今还未形成系统的旅游业CO2排放量估算方法。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中,“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应用较多。中国尚未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监测体系,采用“自上而下”法在数据获取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主要采用“自下而上”法来测算旅游业CO2排放量,并借鉴Becken和Patterson的实证研究法,先估算旅游业三大部门(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的CO2排放量,再进行加总。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式中:Ct为t年旅游业CO2排放总量;Ctj为t年j部门的CO2排放量;Ct1为t年旅游交通CO2排放量;Ct2为f年旅游住宿CO2排放量;Ct3为t年旅游活动CO2排放量。(2)

式中:Cti1为t年i地区旅游交通CO2排放量;Qtix为t年i地区x类交通方式的客运周转量;αx为x类交通方式的CO2排放因子(kg/pkm),其中,公路、民航、铁路和水运的碳排放因子分别为133gCO2/pkm、137gCO2/pkm、27gCO2/pkm和106gCO2/pkm;fx为x类交通方式的客流量中旅游者的比例,根据中国旅游者实际情况并结合专家咨询结果,分别选取公路、民航、铁路和水运的,值为13.8%、64.7%、31.6%和10.6%。(3)

式中:Cti2为t年i地区旅游住宿C02排放量;Nti为t年i地区全国旅游饭店客房床位数;lti为t年i地区平均客房出租率;β为每张床位每晚的CO2排放因子(g/p visitor-night),取值为2.458g /p visitor-night。(4)

式中:Cti3为t年i地区旅游活动的CO2排放量;PCtis表示t年i地区参加旅游活动s的游客人数;γs为旅游活动s的CO2排放系数(g/p visitor);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出差、探亲访友和其他旅游活动的碳排放系数分别为417g/p visitor、1670 g/p visitor、786 g/p visitor、591 g/p visitor和172g/p visitor。

1.1.2 旅游业CO2排放强度计算方法

旅游业CO2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旅游收入增长所产生的CO2排放量,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旅游经济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在增长的同时,单位旅游收入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在下降,说明该国或地区旅游业实现了相对低碳化发展。具体计算方法如下:(5)

式中:Xti表示t年i地区旅游业CO2排放强度(t/万元);Cti表示t年i地区旅游业CO2排放总量(104t);Yti表示t年i地区旅游收入(亿元)。

1.1.3 区域差异衡量方法

Theft指数是由泰尔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经常被用来衡量个人或者地区问的收入差距,其优点是可将区域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间差异(Tb)和区域内差异(Tw),从而便于考察它们对研究单元整体差异的影响和贡献,因而也有不少学者利用该指数来衡量地区间能源消费或CO2排放的差异。本文采用Theil指数法衡量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具体衡量方法如下:(6)(7)(8)

式中:n为区域个数;m为区域中的省区个数;vr为区域r旅游业CO2排放量占全国旅游业CO2排放量的比例;vrw为区域r中w省旅游业CO2排放量占全国旅游业CO2排放量的比例;dr为区域r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例;drw为区域r中w省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比例。Theil指数值越高,表示区域或省区间旅游业C02排放强度的差异越大。

1.2 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的相关数据来源于1994-2013年度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其副本、《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中国交通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各省区旅游业年度统计公报等。各类交通方式的C02排放因子、客流量中旅游者的比例、每张床位每晚的C02排放因子以及旅游活动的CO2排放系数引自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1 旅游业CO2排放的总体特征

由表1可知,中国旅游业CO2排放量从1993年的1480.868×104 t增长到2012年的6274.129×104 t,年均增长率高达7.895%,增长趋势十分明显。其中,东部地区CO2排放量从780.668×104t增长到2844.382×104 t,年均增长率达7.042%;中部地区CO2排放量从320.556×104 t增长到1793.194×104 t,年均增长率为9.485%;西部地区CO2排放量从378.557×104 t增长到1617.407×104 t,年均增长率7.943%。从各区域CO2排放量占全国C02排放总量的比例来看,东部地区由1993年的53%下降到2012年的45%;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从22%和25%上升到29%和26%。尽管中、西部地区的CO2排放量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比例有所上升,但东部地区旅游业CO2排放量的绝对值依然位居三大区域之首(见图1)。

另一方面,研究期内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却持续下降,由1993年的1.298t/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0.091t/万元,下降幅度高达93.003%。分阶段而言,1993-1997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整体上下降趋势十分显著;1998年之后则呈现出较为缓慢的梯度递减特征。从区域分异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旅游业CO2排放强度从0.790t/万元下降到0.075t/万元,下降幅度为90.508%;中部地区从5.856t/万元下降到0.107t/万元,降幅高达98.173%;西部地区从3.878t/万元下降到0.113t/万元,下降幅度为97.080%。三大地带旅游业C02排放强度的降幅都在90.000%以上,其中,中、西部地区略高于东部地区。

综上所述,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2排放量在持续增加,但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却呈逐步走低的趋势,这一态势反映出中国各区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CO2减排工作已初见成效。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业CO2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旅游业的CO2排放量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旅游业的CO2排放强度却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其低碳技术的应用率和能源使用效率也高于中、西部地区。

2.2 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际差异

2.2.1 泰尔系数分析

从图2中泰尔系数的变化趋势来看,1993-2012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泰尔系数从3.279下降到1.187,下降幅度为63.799%,说明区域总体差异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其中,1993-1996年,泰尔系数从3.279下降到了1.511,短短3年间下降幅度高达53.919%,这意味着在该研究时段内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显著缩小。1996年以后,虽然泰尔系数值整体上仍在减小,但减小的幅度不如前一阶段,而且在1997-1998年和2000-2004年两个时段内还略有反弹,但整体而言,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在研究期的后半阶段仍然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特征。

1993-2012年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间和区域内的泰尔系数分别由3.061、0.219下降到1.172、0.014,下降幅度分别高达61.712%和93.607%,表明东、中、西三大地带以及各经济带内各省区之间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差异与全国总体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基本一致,也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图2还显示,区域间差异缩小的幅度大于区域内差异缩小的幅度,说明近年来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较大的区域通过各种降低CO2排放强度的有效手段,正在逐步缩小与其他区域CO2排放强度的差距。

2.2.2 贡献率分析

从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来看,1993-2012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间和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年均贡献率分别为96.190%和3.810%,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高于区域内的贡献率,说明区域间差异是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年际变化特征方面,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具体而言,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2012年最高,贡献率高达98.786%;1996年最低,贡献率为92.376%。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率的变化趋势则与区域间差异贡献率刚好相反:最高为1996年,贡献率为7.624%;最低为2012年,贡献率为1.214%。从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率的变化趋势来看,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率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而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率则减少趋势明显,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差异中,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见图2)。

2.3 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

由上文分析可知,区域间差异是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总体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为了更详细地了解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布特征,本文使用Jenks最佳自然断裂法分别对1993、1999、2006和2012年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进行空间聚类分析,按照省际差异的赋值大小依次划分为强显著区、较强显著区、一般显著区和弱显著区4种类型,由此得到中国旅游业省际差异的空间演变格局图(见图3)。

(1)1993年,除中部地区的湖南和西部地区的云南两省以外,其他属于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都位于东部地区;除了东部地区的浙江和福建,中部地区的山西和湖北,西部地区的内蒙古、贵州、重庆、广西和宁夏等省区也属于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一般显著区;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较强显著区相对均匀地分布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如东部地区的吉林、河北、山东,中部地区的黑龙江、江西、安徽以及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和新疆;此阶段属于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的省区只有中部地区的河南和西部地区的四川(图3a)。

(2)由图3b可知,经过6年的发展,湖南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转变为强显著区,其区域类型跨越幅度最大,说明该阶段以湖南为代表的部分省区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对旅游业的负面环境效应以及相应的碳减排措施缺乏应有的重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省区旅游业的CO2排放强度有所缓解,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川和河南两省均从最初的强显著区转化为一般显著区,这代表了未来省区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类型的良性转变方向;该阶段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均位于东部地区,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其他省区相对于上个研究阶段变化幅度不大。

(3)到2006年,该阶段最大的变化就是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的省区数量有所增加,此前每个研究阶段全国范围内分别都只有两个省区属于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到本研究阶段迅速上升到6个,它们分别是东部地区的河北,中部地区的湖南和安徽,西部地区的广西、甘肃和新疆;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和较强显著区在空间上由西部地区逐渐向中部地区转移;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依然全部位于东部地区,除上一阶段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等6省区以外,辽宁首次跨入了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行列(见图3c)。

(4)从图3d可以看出,到本研究期末,除了原有的7个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省区以外,中部地区的江西和西部地区的贵州也进入弱显著区行列,这一扩展态势值得肯定;相比于上一研究阶段,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的省区数量又增加了1个,即河南,该省在本研究初期就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而后几个阶段在一般显著区和较强显著区之间徘徊,最后又重新转变为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类型。

纵观上述4个阶段,我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和较强显著区的空间分布由西北地区逐渐向中部、东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扩散。在整个研究期内,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大多位于东部地区,研究期末才出现了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之势,显示了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旅游业节能减排的成效。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的河北,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南,西部地区的广西、甘肃和新疆等则频繁出现在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行列,这些强显著区类型省区应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

3 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采用“自下而上”法估算了1993-2012年中国各省旅游业CO2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区域CO2排放的总体特征,利用Theft指数法衡量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地带间差异,并运用AreView制图软件对4个阶段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进行直观图示,为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碳减排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如下:

(1)1993-2012年,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2排放增量显著。其中,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带CO2排放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895%、7.042%、9.485%和7.943%。同时,全国及三大地带旅游业CO2排放强度显著减小,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带CO2排放强度减小幅度分别高达93.003%、90.508%、98.173%和97.080%,说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C02减排工作整体上收效明显。此外,旅游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CO2排放量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其CO2排放强度却远低于中、西部地区,说明中、西部地区在提高旅游业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还任重道远。

(2)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整体上呈逐渐缩小的态势,且区域间差异的缩小幅度大于区域内差异的缩小幅度;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为94%-98%,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贡献率仅为2%-6%,表明区域间差异占主导地位,且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与区域内差异对区域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说明目前中国三大地带间旅游业CO2排放极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是未来调控的重点。

(3)深入了解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格局,是制定更具针对性且差异化碳减排政策的微观基础。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省际差异明显。本研究期内的20年间,属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弱显著区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研究期末才开始扩展到中西部地区的少数几个省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和较强显著区自西北逐步向西南和东北地区扩散;河北、河南、湖南、广西、甘肃和新疆等省区频繁出现在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强显著区行列,因而有必要着重加强上述省区的CO2减排工作。

(4)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旅游业CO2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旅游业CO2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东部地区在保持相对合理发展速度的同时,可以通过技术改进、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来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旅游业CO2排放强度,为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中、西部地区提供技术和经验借鉴,并带动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中、西部地区则应积极加强与东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低碳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能源使用率、降低CO2排放强度,通过自身发展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C排放强度的差异。

(编辑:田红)

作者:王凯 肖燕 李志苗 刘浩龙

针对性改进旅游业论文 篇2:

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在胜任力模型与会展旅游业员工培训关系的基础上,以A公司为例,构建了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并阐述了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这对于会展旅游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 员工培训 高技能人才

会展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由于其产业的结合性、行业的带动性、消费的集中性以及收益的显著性等优点被冠上了“旅游皇冠上的宝石”之美称,得到了各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青睐,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然而,会展旅游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步伐,因此,如何激发和培育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成为当今会展旅游业面临的最大难题。研究发现,寻找和挖掘产生高绩效的人才的能力特征,构建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育适合会展旅游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最直接的解决对策之一。

一、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

1.胜任力概述

有关胜任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进行的“时间-动作研究”。在此之后,人们对胜任力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麦克利兰博士对胜任力所作的研究。他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为胜任力的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发展至今,有关胜任力的概念仍然存在着众多分歧,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论,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典型的观点有:

·胜任力是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的,并且能够将表现优秀者和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Spencer,1994)。

·胜任力是对为达到工作目标所使用的可衡量的工作习惯和个体技能的书面描述(Green,1999)。

·胜任力是包含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态度、动机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广泛的特质群,能够使得一个人以富有成效的方式完成工作,而且这种特性能够依据可接受的绩效标准进行测量(Helley,2001)。

虽然理论界对胜任力概念的界定差异很大,但归结起来,胜任力具备以下三个特征:①与工作类别相关联;②可以创造出高绩效水平;③能够把绩效优秀和绩效普通的员工区分开来。

2.胜任力模型

在胜任力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胜任力模型定义为: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它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特征。胜任力模型为某一特定组织、水平、工作或角色提供了一个成功模型,反映了某一既定工作岗位中影响个体成功的所有重要的行为、技能和知识,因而经常被当作工作场所使用的工具。

二、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会展旅游业员工培训的关系

1.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对会展旅游业员工培训的意义

会展旅游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以“人”为本的特质,因此,人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会展旅游业的竞争力,而高技能人才则成为会展旅游业成长与发展的动力源泉。针对目前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现状,我们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补足:一是外部招聘;二是行业内部补足。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涉及到员工的培训问题,只是培训的对象有所不同;同时,面对今天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会展旅游业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对员工进行培训,不断保持其高技能水平是其必然选择。而如何培训,培训什么?胜任力模型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解答。

概括起来,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对会展旅游业人员培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员工培训,避免了传统人员培训中过于笼统的缺点,通过将员工的能力与胜任力模型进行对比,把培训的重点落在了能够产生高绩效且员工缺失的关键特质上,从而使得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大大降低了培训的成本;⑵增加该行业的“人才”供应,减少员工流失,促进该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⑶确保培训的有效性,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进而增强会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定位

目前对高技能人才的界定尚存在分歧,但被大家普遍认可的一种定义是: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在高技能人才定义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对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作出如下定义:所谓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即在会展旅游领域岗位一线,精通会展旅游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服务理念、宽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预见性以及熟练的外语,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会展旅游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疑难问题的高素质人员。

三、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1.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思路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是一个有计划、按步骤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360度评价法等方法,通过对绩效优秀与绩效普通的员工进行差异性分析而生成的一组胜任力特征模型。

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包括六个步骤:①成立项目小组;②确定绩效标准;③选取分析效标样本;④收集胜任力模型数据;⑤建立胜任力模型;⑥验证胜任力模型。

2.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现在我们以某会展旅游业A公司为例,以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思路为指导,具体地构建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胜任力模型。

A公司是一家专营会展旅游的公司,在会展旅游业刚刚起步时,它便以此为契机加入了该行业,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发展迅猛,目前在会展旅游业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A公司现有员工近2000人,且80%的员工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高技能人才有600余人。A公司是典型的会展旅游企业,该公司高技能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在整个会展旅游业也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可参考性。

⑴成立项目小组。项目小组成员包括项目组长1人,由A公司的高层领导担任;副组长1人,由A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担任;3名外部专家以及5名A公司的员工代表。

⑵明确绩效标准。经过工作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我们确立的绩效标准为:近3年在会展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中成绩优秀,被评为服务标兵,外语熟练。

⑶选取分析效标样本。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我们选出了A公司高绩效员工15名,普通绩效员工15名。

⑷收集胜任力模型数据。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并辅以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讨论法和360度评价法,我们收集到了A公司30名员工详尽的数据资料,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三个方面。

⑸建立胜任力模型。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并记录下各胜任力要素在报告中出现的频次,再借助层次分析法,我们可以相对全面、合理地设计出A公司的胜任力评价指标,并赋予其合理的权重,如表1所示。

(其中,∑Wi=1,i=1,2,3;∑Xj=1, j=1,2,3,4,5,6,7,8,9,10,11,12)

对表1进行提炼,我们可以得出A公司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如表2所示。

四、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1.培训需求分析

对会展旅游业人力资源进行培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培训的需求,针对各个员工胜任力特质的缺失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实现员工从绩效普通者向高技能人才的转变,真正达到员工培训的目的。在该阶段中,我们根据已经建立的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选择合适的手段真实、准确地测评出员工的实际胜任力水平。结合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我们选择的测评工具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半结构化面试、演讲、角色扮演和笔试。无领导小组、演讲和角色扮演可以很好地测出九种胜任力水平;半结构化面试可以测试出除影响力和成就欲以外的胜任力水平;而笔试对冲突处理技能和会展旅游业基础知识有很好的测试水平。

通过测评工具,结合员工自评手段,可以测出员工的实际胜任力水平。将员工的实际胜任力水平与该行业高技能人才胜任力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进而确定所需培训的员工及各自具体的培训内容。

2.培训设计

2.1培训课程设计

培训课程的设计是培训的重点环节,培训课程的设计应遵循针对性、系统性、通俗易懂、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培训教材主要由会展旅游业的专家根据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来选取和设置;与此同时,根据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胜任力模块,分别设计具体的培训课程,具体如下:

影响力:开设团队建设与授权、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领导艺术、塑造无敌影响力、公众演说与影响力、组织领袖行为影响力等课程;

成就欲:开设员工压力管理、员工激励、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管理等课程;

人际洞察力:进行组织行为学、性格洞察力和沟通艺术、洞察力-思维力-决策力、实用人格分析等课程培训;

公关技巧:进行有效沟通技巧、客户面谈沟通技巧、公共技巧、商务礼仪、演讲技巧等课程培训;

冲突处理技能:开设危机管理、危机处理与应对技巧、问题分析与解决、风险管理等课程;

团队协作意识:开设高绩效团队建设、有效沟通与高效团队管理、团队合作与协调、团队协作等课程;

自信心:开设员工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积极心态塑造、自我激励、自动自发的职业心态等课程;

会展旅游业基础知识:开设会展旅游业业务知识、会展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会展旅游业法规与政策等基础知识课程。

2.2培训方法选择

培训课程在教授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构建的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胜任力特征,采取以下培训方法:

①案例研讨法: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列举一些与课程内容实际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通过让员工参与思考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相关的胜任力特质;

②情景模拟:根据所要教授的课程内容,给员工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景,让员工现场模拟出当时的情景;

③角色扮演:针对所教授的技能特点,给员工分配特定的角色,结合特定的情景条件,让员工运用所学技能现场进行演练。

④行为示范:胜任力教学专家以身作则,准确演示出受训员工所应学会的行为特征,让员工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以上培训方法皆属于比较灵活的开放式培训,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应将以上方法与封闭式课堂培训结合起来,以集中学习为主,自主学习为辅,让员工在培训中迅速掌握所授技巧,进而提升其胜任力水平。

3.培训实施

结合员工各自的培训需求,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鉴于目前会展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现状及会展旅游业服务行业的性质,对员工的培训周期要比较长,最好集中培训1个月以上,时间定于会展旅游业的低峰期,一般为法定节假日之外的其他时间。根据相应培训课程的员工人数,选择合适规模的场地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另外,在培训现场,要做好相应的服务与沟通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4.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是对会展旅游业员工进行培训的最后环节,它既是对整个培训活动实施成效的评价和总结,也能够为下一次培训需求分析提供重要信息。效果评估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着重对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方面,考察员工对其所学课程的反应,其目的在于考查员工对课程和授课讲师的满意度,这些都将成为改进课程的重要依据。

另一方面,考察员工胜任力的掌握情况,其目的在于考查员工经过培训后的胜任力水平,通过将其与之前测评出的员工实际胜任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就可确定出培训的实际效果。一般由受训员工的上级、同事或客户在对照培训目标及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观察受训员工的行为在培训前后是否有差别进行考查。

参考文献

[1]杨丰瑞,赵明.IT企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在招聘中的应用[J].北京: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2]李云翔.基于企业文化的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07.

[3]方羡辉.浅析胜任力模型在企业中的应用[J].湖南:企业家天地,2009,(4).

[4]黄勋敬.赢在胜任力[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10.

[5]刘泽文.胜任力建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

[6]张静抒.会展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吴娟 瞿群臻

针对性改进旅游业论文 篇3:

我国旅游业的税收效应分析与制度完善

[摘要]近年来,旅游业占我国GDP的比重不断升高,因其产业链条长、涉及行业广的特点,提供的税收收入越来越大,产生的税收效应备受关注。文章介绍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运用比较分析法,总结发现我国旅游业税制中存在税收流失、重复征税、税收优惠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从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的不同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税收效应;制度;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5052

1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1980年,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联合签署了《马尼拉旅游宣言》,宣言指出:旅游已经成为人类一种基本需求。从旅游业的业务内容来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它们共同组成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从旅游业的接待对象来看,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部分,因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经济发达国家通常是从国内旅游业开始发展,逐步向国际旅业迈进;发展中国家为了创造更多外汇,一般先从国际旅游业开始发展,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不断加强国内旅游业开发。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发展相对平衡。2005年全国旅游总收入为7680亿元;2009年国内接待旅游总人数超过2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500亿元,外汇收入380亿美元;到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已经达到26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2500亿元,入境旅游人数135亿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超过146个国家地区成为中国公民处境旅游目的地。按照每年近10%的增长速度,202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将超过36000亿元,在世界旅游市场中将占据领先地位。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着重探讨我国旅游业的税收效应及税收制度的完善。

2我国旅游业的税收效应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没有独立、统一的旅游税。针对旅游业所征收的税收,主要分布在产业所涵盖的各个行业中,涉及营业税、消费税、房产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增值税等绝大多数现行税制中的税种。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征收旅游税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政府对某种经济行为进行征税既是为了获取财政收入,也是为了对该行为施加影响,但至于具体影响效果如何难以事前确定,可能符合预期,也可能背道而驰。因此,也就有了税收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税收的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激励效应与阻碍效应,以及进一步细分为储蓄效应、投资效应、产出效应、社会效应、心理效应等。

我国旅游业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但税制仍有一定调整空间,因税制不科学导致的税收流失等问题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方面:

21税收流失的问题

以旅行社为例,税务机关难以有效掌握其真实财务报表,对其应税额确定较难,部分旅行社通過多种途径和方式达到偷税、逃税的目的,如多列支成本,少列支收益等,致使国家税收流失。此外,对于发票的管理不够严格,漏开、虚开、代开发票等现象屡禁不止,不少小旅行社就有不给游客开具发票的习惯,税务部门难以监控,导致税收流失。

22重复征税的问题

重复征税问题主要是我国流转税和所得税的重复征收。如以货物为条件提供劳务,在对劳务征收营业税的同时,没有对货物所含有的增值税予以扣除,导致营业税对增值税的重复征收;以劳务为条件提供劳务的,形成营业税自身的重复征收。重复征税问题也是我国税制不断改革的阶段性产物,目前,国家不断推进的“营改增”工作,在平衡中央与地方的财力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消除重复征税问题。

23税收优惠的问题

相对而言,我国对旅游业的优惠政策比较单一,而且税收优惠措施较少。对于偏远地区、落后地区,自然风光虽然较好,但苦于缺乏足够的财力投入,难以进行旅游开发。若是能够对其进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或者在税收留存方面给予更大的倾斜,则有利于这些地区搭上旅游发展的快速列车,提升当地经济水平。

3完善我国旅游业税收制度的建议

旅游业税收存在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所谓正面效应是指征税导致的经济反应与征税前的目的保持一致;负面效应则是征税产生的实际效果与征税前的目的相违背。针对我国旅游业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建议从进一步发挥税收的正面效应,减弱税收的负面效应,两个方面同步着手进行改进。

31进一步强化旅游业税收的正面效应

(1)确保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公共物品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性质:一是不可分性,公共物品不可能像面包一样可以分成多份,供多人享用,必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是非排他性,即大家都可以同时享受。对旅游业征收税收,可以有效确保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减轻景区维护景点运行的压力。游客到某一个地区游览,是对该地区的公共物品进行搭便车的行为,必然导致公共物品的损耗。通过征税可以组织资金对公共物品进行维护,保证更多的游客能够继续到该地区进行游览而不受影响。

(2)维护效益可观的财政收入。征税是政府获取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国针对旅游业的税收遍布旅游业涵盖的各个行业,涉及多个税种。在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能够为财政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对于入境游客征收的税收,能够为国家带来大量的外汇收益。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改善落后地区民众的生活条件,加大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整体福利水平。

(3)巩固税负输出的特殊效果。税负输出主要是针对景区当地而言。为了开发、维护景区,当地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各类自然、人文景点的基础设施。但通过对游客的征税,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把本应由当地民众承担的费用转嫁给了游客。简单点说,我们对景区酒店的住宿服务征税,但纳税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住宿的游客,而游客多半属于外地人。

(4)促进生态环境的持久发展。国内许多自然景点常常因为接待游客过多,而造成难以恢复性的损坏,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尤其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通过对经营景区的企业征税,会使企业以提高门票价格转嫁部分税负给游客。门票价格提高的直接效果是减少游客数量,减轻景区的承载压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不断强化旅游业税收正面效应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针对部分旅游景区属于自然景观,要防止因为增加税收而进行过度开发。从我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请情况来看,许多景区为了能够争取申请成功,以提升景区档次,增加税收收入为目的,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大举进行景区开发。对于部分人迹罕至的区域,修建了栈道、路桥,有的还破坏了景区原有的风貌。这样的行为即便能够获取一时的正面税收效应,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地区旅游业的长久发展。二是需要税收收入与支出的相互协调,不能一味地从中汲取而不及时供血。部分地区一任政府管一任的事情,寅吃卯粮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旅游类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存在不足。这也是有的景区某些年份发展得很好,后继发展乏力的原因。那么,在旅游业税收执行之前,就应该确定税收的投入比例,防止相应税收收入投入过少、过低,阻碍景区的未来发展。

32不断弱化旅游业税收的负面效应

(1)防止税收遵从成本的增加。任何形式的税收都会导致遵从成本的增加。直接纳税的单位或个人在纳税时,遵从成本包括填写纳税申请表花费的时间,咨询税务机关花费的时间,聘请税务代理人花费的费用,保存计税资料和票据花费的成本,甚至包括對税收规则的不了解和被处罚的担心等心理成本。遵从成本的具体数额难以量化计量,使得整个社会福利的降低。可以从纳税便捷性、税收技术等方面着手改进。

(2)避免应税经济行为的扭曲。政府征收税收的对象不对、征收额度不适当等,都会造成应税经济行为扭曲。如对旅行社的经营行为征税,可能导致经营利润薄、市场份额低的旅行社退出经营,减少行业供给,降低了行业的竞争度。再比如对旅游景点征收统一税率的营业税,将提高景区门票价格,减少游客数量,可能导致后期开发的景区难以维持正常经营的盈亏平衡,不利于当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税收制度完善中需要找到的利益平衡点,在合理的节点收取合适的费用,维护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降低财政收入减少的可能。这是一系列连锁反应可能造成的损失。政府对旅游业征税,若是想最大化财政收入,则会提高税收征收税率,这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游客旅游的支出增加。导致企业缩减经营规模,游客减少出行,并形成恶性循环。游客出行持续减少的同时,企业的收入持续减少,整个行业发生萎缩,最终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财政收入降低。政府应该在这些方面做足调研,合理制定税收政策,防止出现类似情况。

(4)规避引起他国报复性征税。国与国之间,对旅游业征收的税目、税率相对独立,并不完全相同,甚至有较大差异,因此容易被对方误以为税收歧视或税收不公平,进而进行税收报复,从而降低两国游客的福利水平。针对负面效应,以及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还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改进。

第一,尽量形成独立、统一的旅游税。这将有效规范旅游业的税收征收问题,降低征税造成的经济行为扭曲,避免重复征税的问题。

第二,加大税收征收的监管力度。对于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应该严厉处罚,在行业内形成威慑性效果;对于企业的所谓变通性手段,应予以及时纠正。

第三,完善旅游业税收优惠政策。尽管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涉及的行业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地区间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有针对性地完善优惠措施,能够更好地扶持行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第四,税收征收应该逆经济周期。为了避免税收征收导致经济快速下滑,应该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严格征税,防止经济过热;经济形势差的时候,多给予优惠,促进经济复苏。

4结论

旅游业税收的税收效应与制度完善,与宏观经济走向,国家税制密切相关。所以,要想充分发挥税收的正面效应,降低负面效应,促进税制的统一非常必要。这需要从国家层面解决相关问题,协调行业内部结构,同时协调地区之间,地区与中央之间的事权与财权,是一个系统的改革过程。

参考文献:

[1]朝黎明对实物捐赠税收政策的解析及改进建议[J].财会月刊,2017(34).

[2]林烺解决我国旅游环境治理困局的新思路:旅游环境税[J].生态经济,2016(4).

[3]戴慧PPP项目相关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2).

[4]肖建红,王敏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碳税征收标准评估——以山东省长岛县为例[J].旅游科学,2016(6).

作者:刘晓华

上一篇:节水灌溉研究分析论文下一篇:席勒喜剧美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