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化学化工学论文

2022-04-18

(临沂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临沂276000)摘要: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进行了多方面地论述。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计算机化学化工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计算机化学化工学论文 篇1:

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 要:随着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化学化工软件已经成为相关工作者解决化学化工问题的基本工具,在大学开设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对于毕业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我校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 化学化工软件应用 教学模式 改革 实践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到各个领域。因此,将计算机引入大学专业教学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化学化工软件是化学化工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利用计算机解决化学化工问题的基本工具,因此利用化学化工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化学工作者除了具有化学、化工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技术[1],如化学实验或化工生产中的数据处理以及实验设计、数据库检索、流程控制等各种模块的设计制作。一个成熟的化学化工专业工作者应当熟练地使用相关的软件,使自己的工作更加方便、高效与可靠[2]。我们曾对早期毕业生进行调查,学生普遍反映,工作中经常用到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可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使用起来束手束脚,甚至不了解什么软件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近几年,国内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学生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开始设置相关课程的教学[3-4]。

我校相关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于2012年开设,是针对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4个专业的选修课程。由于课程涉及到软件应用,因此最初安排在机房进行授课,但却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房计算机配置偏低,涉及到的软件较多,运行速度慢,容易死机;选课人数多时,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教学效果差;学生不能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软件的熟悉、操作,完成作业;课程结束后,学生自己没有软件或者不会安装,学习的软件使用率不高。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好评。

1 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多数院校的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涉及到的软件一般包括Excel(数据处理与作图)、ChemOffice(包括三个模块:ChemDraw, Chem3D, ChemFinder,一般选择ChemDraw模块讲解,涉及到生物与化学结构式、反应路线和反应装置绘制等)、AutoCAD(制图),Origin(数据分析与制图)等,所选软件以作图为主。鉴于我校相关专业学生在大二时已经单独开设过AutoCAD课程,我们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课程涉及到的软件包括三大类型5个软件,分别为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类软件Origin和Statistica,化学结构信息与计算类软件ChemOffice和TSAR;业务流程图绘制类软件SmartDraw。Origin软件主要介绍数据处理、数据拟合、二维与三维图形绘制和编辑等。Statistica软件主要介绍数据编辑和各类统计分析方法等。ChemOffice软件涉及到三大功能,化学结构绘图模块ChemDraw中主要介绍化学结构式、反应装置及流程绘制,结构式与名称互换,NMR位移预测等;分子三维图形及模拟分析模块Chem3D包括分子三维模型的构建与操作,分子结构信息的计算,分子表面和分子轨道图形的显示以及分子图谱预测等;化学信息搜索模块ChemFinder包括化學物质检索方法和化学反应的检索;最后介绍ChemOffice的系统应用。TSAR软件主要介绍化学分子结构信息的计算,外源数据的导入与处理,定量构效关系与数据统计分析等。SmartDraw软件主要介绍如何快速地绘制与编辑各类业务流程图。改革后的教学内容扩大了应用范围,能够解决实验报告,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等方面的需要,甚至为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后应用软件打下基础。课程开设时间为大四第一学期。

2 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1)从封闭式教学转为开放式教学。

鉴于机房授课产生的各种问题,我们改变了教学场所,将授课地点由学校统一管理的机房改为多媒体教室。上课时,学生自带电脑,并按照要求提前准备好电脑的操作系统,我们会在第一次授课时手把手指导学生安装软件。这种从封闭式教学转为开放式教学的模式解决了所有机房授课所产生的问题。学生自备的电脑多为3年内购买,配置远比学校机房高,使用过程中运算速度快,不会出现死机现象。在多媒体教室授课能保证在软件演示时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看到,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能全场掌控,避免了机房空间大,学生分散,教师“忙不过来”的情况,保证了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所有软件均安装在自己机子上,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熟悉软件或者完成作业,保证了对软件的熟练程度,而且还可以在其他课程需要时随时应用软件,使得学习的软件使用率大大提高。

(2)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是2学分的选修课程,为了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我们改变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将课程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周学时安排为1-2模式,即一个课时的理论课和两个课时的实践课,更加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方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我们为每届学生建立qq群,遇到问题,学生之间可以很好地交流,也方便教师答疑解惑。为了方便学生课余自学,我们建立了网络课程,学生可以从网络课程平台下载软件,课件和相关资料,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平台的师生互动版块向教师咨询。

(3)从接受式学习转为探究式学习。

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无论学生理论掌握得多么扎实,如果不能熟练操作应用软件,都会影响后续的使用。同时,化学化工软件的版本和功能总是在不断往前发展变化的,而且新的软件也会不断出现。因此,我们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将课程周1~2学时改为“1+1+1”夹心饼干式学时进行教学。即第一节课先让学生进行自学和操作,第二节课教师根据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讲解,第三节课学生进行操作实践。这一改革使学生从常规的接受式学习转为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先做后学,边做边学,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同时,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应对后期软件的更新和新软件的出现。

教师系统讲授以基本模块和功能为主,更深入的模块和功能则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去探索和挖掘,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注重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的需要挖掘不同的功能,不仅使课程教学内容上拔高了一个层次,而且更具有特色,培养了学生个性和独创精神。

为了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们让选课的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分组,每组2~4人,组内学生在學习过程中可以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不同的模块或者功能,之后进行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组间可以互相PK,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改革考核模式

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不同于常规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因此考核模式也不相同。我们对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最终考核成绩组成为:平时20%、专题作业60%、设计作业2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和随堂练习,具体到学生个人,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题作业为每个软件学习结束后布置的和软件相关的作业,共6个专题作业,按小组完成并给出成绩。设计作业为所有软件学习结束后布置的自由设计作业,不限制内容,学生自由发挥,可以由某一个软件完成,也可以是几种软件组合完成。作业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PPT,上讲台讲解自己作业的目标、使用的软件、制作过程和方法以及最后的效果图,其他组学生可以进行提问,也可以提出意见或者建议。

我校经过改革之后的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不仅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教师的好评。经过课程培训的学生在其他课程的作图与编辑等方面明显优于未经过培训的学生。实践证明,高校化学化工软件应用课程的开设不仅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数据处理、报告、画图、编辑及模拟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时懂得利用相关化学软件达到理想效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巨超.化学化工常用的计算机软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3):121.

[2] 范凤艳.化学办公软件在高聚物生产技术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4,41(21):141.

[3] 朱巧凤,慕苗.浅谈化工仿真软件在化学工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3,42(10):190.

[4] 彭琳,詹世景,乔伟艳.《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课程的构建和教学探索[J].广东化工,2014,41(22):163.

作者:胡桂香 雷引林

计算机化学化工学论文 篇2:

我校化工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程改革

(临沂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文从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进行了多方面地论述。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自我校化工专业招生后,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单独授课,由于化工专业需要学习更多的化工专业课程,考虑化工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学院的实际和其它高校化工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对这两门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这两门课有机整合为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

一、课程的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将原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调整、取舍,有机整合,建立了一个以强化应用为主导思想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新体系,力图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培养的需求,形成了一门应用性强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课程。

与我校的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相比,化工专业后续的专业必修课程比较多。专业的不同,课程的设置和学时的安排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化工专业来说,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学时就要进行压缩,而两门课程又有很大的联系,内容上也有一些重复。无机及分析化学将原来分别属于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融合,组成一个新的教学体系,而不是进行简单的课时压缩。内容的整合避免了两门课程不必要的重复,有助于内容的精简,同时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教学的潜力,同时有对应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从而建立起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加强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有机联系,建立了一个知识全面,无缝衔接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新体系。

(一)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的基本要求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把握学生应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既考虑到大一学生刚入大学校门,尚不适应中学与大学之间的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转变等特点,又注意了与后续课程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等的衔接,尽力拓宽本课程覆盖的知识面,同时力求避免重复、脱节。通过每一章的思考题、习题的练习,能够使学生抓住主线,掌握重点内容,理解难点内容,触类旁通地学习,从而保证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1]。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大学第二版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该教材首先介绍的是物质的聚集状态,第二章是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前两章的内容归属于无机化学的内容,第三章是定量分析基础的介绍。在第四、五、六、八这四章内容中,介绍的四大平衡和对应的滴定的内容。每一章都是首先讲授的是平衡的原理,然后是对应的滴定分析内容,也就是一个平衡对应一个滴定的内容。这样避免了无机化学上介绍了平衡的内容,在分析化学上还需要介绍一些平衡的内容,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使条理更加清晰,内容上更为简练和完整[2]。

(二)适当引入学科前沿,拓展学生專业知识

在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课程的经典内容与最新进展的关系。改革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起点,加大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随时跟踪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使最新的知识前沿能够融入基础教学中,教学内容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专业特色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能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吸收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把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讲授,并通过采用多种灵活方式丰富教学手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于一体[3]。实践教学中,在开设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内容,经过多层次实验平台的锻炼,使学生能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实验能力。

化工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到一些公司、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交流。参观了公司的生产流程、实验室,详细了解了产品种类、性能质量、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在参观过程中学习了知识,发现理论学习和实践的不同之处,理论和实践相互支撑,在以后的理论学习中也更有针对性。

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的转变,多种教学手段的合理利用,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以“讲”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大胆探索教学方法改革,教师的教学观从以“讲”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及本科压缩教学模式,积极采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总结式等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积极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自觉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另外,增加习题课、讨论课或留大作业等,将理论教学延伸,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总结式是非常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对课程内容要做到:节节总结,章章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更新教学理念,既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教与学两过程动态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们主要采用:板书、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粉笔+黑板”)的有机结合,扬长避短。

在第一章至第六章的教学中,主要是以板书为主,尤其在化学反应一般原理这一章中,公式的推导,计算题比较多一些,所以主要以板书为主。这样学生也比较容易跟上老师的速度,而且在推导或计算的过程学生也在进行思考和运算,思路比较清晰。如果在这些章节采用多媒体的话,速度很快,而且学生缺少必要的运算过程,印象也不深刻。

在第七章物质结构基础这一章中,内容比较抽象,微观世界的东西似乎不太容易理解。如原子轨道、能级等这些内容,单纯语言不是很好描述,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声音、动画等特点,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将晦涩难懂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如在讲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和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这一部分,学生完全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通过借助flash将作图的过程展现出来,并将得到的图片进行展示。学生在看flash的过程,感觉很有趣,也就很容易的记住图形的特点和两个图形的不同点,对于后面的原子轨道的叠加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选择,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发挥板书和多媒体各自的优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4]。

(三)注重师生交流与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学不是上课教师在唱独角戏,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能够积极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收获。随时观察学生在课题上的表现,随时调整讲课的速度和方法,将学生在课题中出现问题都尽快消化。教师力求在讲课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分析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5]。构筑师生交流与互动。课下利用邮件、短信、电话、QQ群等方式将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时地解决。

(四)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科研能力为目的,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我校重视创新创业训练,在人才培养上,面向全体,基于专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学生根据课程的研究前沿,可以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从选题到实验的进行,都是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教师在总体上进行统筹把握[6]。

三、结束语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我校化工专业的专業基础课,无机及分析化学由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重新整合而成,精简了学时,优化了内容,整合后的课程内容能够更好地和化工专业的其它课程衔接。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改革,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注重了多种方法的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红娟,帅琪.适合大一新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方法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6):199.

[2]陈素清,梁华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思考及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3):43-49.

[3]钟国清.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5):11-13.

[4]毛昌杰.“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探讨[J].广州化工,2013,41(22):172-173.

[5]俞露,侯振雨,李芸玲.无机及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2(2):89-92.

[6]马建国,刘淑娟,彭道锋.初探构建多层次基础化学实驗教学体系——以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365-368.

基金项目:2015年临沂大学无机化学精品课程项目。

作者简介:郑兴芳(1978-),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无机及分析化学。

作者:郑兴芳

计算机化学化工学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职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育教学问题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本研究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笔者对比分析了传统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手段补充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整合改革与实践问题。研究证明,两种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各有优缺点,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要求融汇互补,灵活应用,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  基础化学  信息化教学  改革与实践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GH17V023)。

信息化教学改革不仅在客观上丰富了传统基础化学课堂教学的方式,还给传统基础化学课程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无论是课后总结评价还是课中自学,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全面覆盖和延伸而得到极大的强化,对于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节奏,激发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动力,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1]。

作为化学化工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化学一般设置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是学生开展后续学习的基础所在。在本研究中,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讨论了传统教学方式在基础化学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信息化教学改革视角出发,结合高职院校基础化学课程特点建立了一套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化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为基础化学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分析

1.传统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优势

传统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较为贴合学生的整体认知发展规律,而且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直接。同时,在传统基础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面对面问答,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加以调整,从而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合理性。

2.传统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劣势

相对于现代化的一些教学方式来说,传统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由于教具仅仅是黑板、挂图等,课程内容因此显得比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其想象力、创造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信息化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分析

1.信息化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仅能够灵活地应用包括动画、图像、视频在内的多媒体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还可以让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快速获得海量的信息。此外,信息化基础化学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凸显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有效地强化了整体教学效果。

2.信息化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劣势

信息化教学方式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同样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容易迷失在课件的海洋中,过分依赖课件开展教学活动,这会丧失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兼顧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对学生学习方面实际掌握情况的了解程度也远不及传统教学方式,这对于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显然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
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整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为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基础化学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其他专业的学习。在传统教学方式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探索神秘化学世界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建立更为扎实的基础知识体系,这也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2]。

1.蓝墨云班课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上课玩手机已经成为当前阶段影响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一个问题。而在本次的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笔者结合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创新地将蓝墨云班课信息平台引入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蓝墨云班课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问题。笔者首先按照操作流程下载蓝墨云教学平台APP,注册了班级。蓝墨云教学平台APP教学中的应用程序包括如下内容:课前预习,笔者提前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发布基础化学教学知识点及预习问题,并通知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前预习。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同时由于不占用课堂时间,因此会极大地扩充课堂容量。课中学习,蓝墨云班课平台本身提供了“课堂点名”“课堂表现”功能,这两项功能对学生出勤率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往往不愿回复教师的提问,但是在有了“随机点名”功能的配合之下,提问环节变得趣味盎然,加上主动回答问题可以提升学生的经验值,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互动感,因此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课后复习,课后复习、作业同样也是蓝墨云班课的重要功能,主要是通过平台推介相关文章、作业等,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在线批改作业或者回复学生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地开展课后学习活动了。因此,蓝墨云班课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这种寓教于乐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和探索化学这门学科的积极性,对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雨课堂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雨课堂是近期经常被教育界谈起的一个智能化教学信息平台,对于基础化学教学改革实践工作的顺利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将预习内容推送给学生,而学生则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在线问询不懂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同时,通过该平台,教师还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预习进度,再结合学生预习完成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学生借助雨课堂平台,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雨课堂平台可以生成课程二维码,学生扫码进入之后即可开始学习。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手机会实时显示教师预先设计好的PPT,并且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软件所提供的“不懂”或“收藏”按扭实时标出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后续的复习提供必要的支持。除此之外,这两个按钮完全匿名,教师只能看到选择“不懂”或者“收藏”的学生人数,却无法看到具体是谁“不懂”或“收藏”。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及时地根据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了。除此之外,雨课堂所提供的“弹幕”功能也同样是一个非常新颖且吸引学生的功能。通过这一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分享、讨论,有效地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一功能对于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教学节奏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3]。

3.信息化教学在基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客观上来说,信息技术始终是当前阶段高职院校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过程中的重要方式,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真正意义上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以此来提升基础化学的教学质量,这是我们所必须重点关注的。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慕课、微课等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教学课堂中的引入来创新教学模式的,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4.信息化教学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必须亲自到实验室动手操作。由于受到教学场地、教学课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的。针对上述问题,如果能够引入信息化仿真软件,那么无疑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化学实验的魅力。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VR等设计出可视化的操作环境,突破软件、硬件的限制,帮助学生在反复、多次虚拟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当然,这也极大地降低了实验成本,起到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作用。

5.信息化教学对基础化学教学内容的补充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化工产业的不断进步。但日新月异的化工技术和化工设备,却并没有体现在高职院校化学的教材之中。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来积极应对此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搜集最为前沿的化工技术,并借助多媒体的形式将它们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能更好地迎合信息时代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和思维特点,而且也将教材内容和现实化学化工技术的发展、需求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进一步实现了化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6.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整合互补策略

教师良好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既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也是学生喜欢一名教师的重要理由。实际上,如果教师的肢体语言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也能够形成更为积极的师生互动关系。例如教师在展示物质的化学结构过程中就可以辅以手势,在强调某个重要知识点的时候,则可以采取特别严肃的表情。这些是信息化教学方式所无法给学生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判断到底适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往往较为薄弱,但基础化学课程的知识点又非常庞杂,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其次,信息化教学模式之下,教学节奏往往较快,学生又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单纯的信息化教学知识传授的强度和速度是学生所无法承受的。因此,我们可以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板书,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展示在黑板上,在学生形成学习知识点的关联和结构概念之后,再通过信息化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一个一个地展现出来。最后要强调的是:过度依赖信息化技术是所有教师所必须警惕的,因为这样会无形中影响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部分相对简单的知识点仍应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通过问答、启发等方式和学生面对面交流[4]。在基础化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只有将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整合,再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  语

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得出结论,基础化学教学中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亟待改革,将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是提升基础化学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现代化学化工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模式各有利弊,教师应当将两者有机地整合,而不是单一选择某个模式。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应用相应的模式,才能够全面提升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育出合格的化学化工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晨、刘晓玲、盛寿日:《信息化时代下化学教学软件的优选策略》,《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年第35卷第10期,第40-41頁。

[2]王晖、曾安然、曾安蓉:《基于成果导向的基础化学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第65-69页。

[3]肖朵朵、郑新、黄敏、黄艳仙、蒋达洪:《“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雨课堂的智慧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广东化工》2018年第45卷第17期,第216、220页。

[4]张燕琴、李丹、李媛:《高职药物化学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整合》,《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5卷第42期,第351-352页。

作者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作者:孟龙 于倩倩

上一篇:英美文学课程设置论文下一篇:设计环节控制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