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创作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作为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民间美术的资源可谓是博大精深。在油画创作教学中,丰富多彩、内容磅礴的民间美术资源为我们现当代美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滋养和启迪。故探索民间美术资源在油画创作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我们挖掘本土的民間资源,提炼扎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油画元素,拓宽中国油画创作教学的创新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油画创作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油画创作教育教学论文 篇1:

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当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自古以来,赣鄱地区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种类丰富多样,这些具有多样性的地域文化给我们进行油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并且它对油画创作题材的选择、创作技巧的表达、审美趣味的形成、艺术观念和风格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探讨赣鄱地域元素与油画创作的关系对于艺术家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彰显艺术创作个性、凸显区域化艺术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赣鄱地域元素;油画创作;应用研究

赣鄱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地域内的文化资源类型十分丰富。油画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地域文化元素对于油画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赣鄱地域元素来说,如何挖掘赣鄱地域元素特征,提取赣鄱地域元素内涵,融合油画的创作技法和表达形式,打破中西方文化的差别,是现阶段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中应用的重难点,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形式,延续我国优秀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赣鄱地域文化的特点做了重要分析,讨论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现状,结合当代油画创作中赣鄱地域元素应用所面临的问题,提取赣鄱地域元素的特点,提出了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当中的直接应用和融合应用措施,对于加强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当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推进油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赣鄱地域文化

民俗、语言、艺术、文学等赣鄱地域文化是处于赣鄱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赣鄱地域文化是指产生在江西地区的,文化特质鲜明,风格稳定,并且是由自身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地域文化体系。地域文化体现了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是在移民、自然环境、民族、政治和外来文化等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赣鄱地域文化也称江西文化,泛指江西地区从古至今所创造的所有成果,包含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

江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富饶大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其地域文化逐渐融合了时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并且在各历史阶段得到了逐步交流、融合、发展,形成了庐陵、临川、陶瓷、客家、红色文化等为主的文化特色。[1]赣鄱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中心,也是禅宗文化形成所在地,还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对于今天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共同构建一个现代富有当地优秀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现状

油画起源于欧洲,经过漫长的发展和传承。油画传入中国可追溯到400年前的明万历年间,由意大利传教士向明神宗朱翊钧所献的天主像、圣母像等。上世纪以美术教学为职业的日本和欧美留学生使中国油画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这1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油画因国家的发展与兴亡,经历了一次次的风雨洗礼,每一代艺术家记录和见证了中国油画发展的波澜历程。油画家们通过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中国油画事业努力奋斗,将油画与中国传统元素进行了紧密融合,呈现出油画本土的崭新面貌。

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市场兴起,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画市场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繁荣。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由于受到西方现代艺术潮流的影响,使传统艺术观念得到了极大的突破,创作出了大量富有个人独特审美和情感的艺术作品。近年来,油画作品拍卖价格飙升,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为国际油画市场最耀眼的部分。中国当代油画开始流行,并走向大众化。艺术市场对现代油画艺术的积极影响,也暴露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艺术品市场的性质是盈利,使油画艺术创作逐渐类型化和形式化,出现了一些单一模式的创作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作品。从中国当代油画市场的现状来看,艺术品市场上的利润驱动现象严重影响了油画艺术的良性发展,艺术家不应以市场为导向,要保持作品的主体性、独特性和创新性,不应成为市场利益的追逐着。在中国油画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油画创作对西方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的借鉴和依赖,缺乏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特征的挖掘和运用,丧失了中华文化特质,完全成为了西方文化和美学的追隨者。因此,中国油画的形成和发展要融合中国传统元素,彰显中华文化特色。[2]

三、当代油画创作中赣鄱地域元素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过程中的应用,虽然能够很好地提升和改善油画作品的美感和质感,但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赣鄱地域元素和油画的融合还存在许多问题,这就给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和赣鄱地域文化的弘扬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1.难以与赣鄱地域元素进行融合

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我国绘画艺术在已经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特色。我国传统的绘画作品以写意为主,油画作品的则是以写实为主,导致了赣鄱地域元素与油画结合难度较大,对赣鄱地域元素和当代油画作品的融合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2.油画技法和赣鄱地域传统绘画技法不同

油画属于外来艺术形式,所以本质上油画和赣鄱地域传统的绘画属于不同的体系,这样艺术家在创作蕴含赣鄱地域元素的作品过程中利用油画的材料绘画时,就会不适应,造成赣鄱地域元素很难与油画作品融合,也限制了油画家的创作。

四、赣鄱文化元素的抽取

赣鄱地区的江山胜景,巧夺天工,犹如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赣江之滨,人杰地灵,在美丽的自然条件下,孕育出了优秀的赣鄱地域文化。

1.赣鄱民俗文化元素的选择

民俗艺术本身就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民俗作为一种民间进行自我宣扬和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老百姓自由地表达情感、展示独特的精神风貌的一种社会行为。以往的油画作品中体现了菊花围裙、虎头帽、五毒肚兜、虎头脚鞋等赣鄱民俗文化元素,这些赣鄱民俗文化元素美观且实用。[3]除此之外,赣鄱民俗文化元素还包括剪纸和年画等,代表了吉祥与平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身心健康的向往。因此,对于平安吉祥等赣鄱民俗文化元素的创新性设计,契合了人们的情感需求。

2.赣鄱著名人文及自然风景形象选择

九江的白鹿洞书院、南昌市的滕王阁和鹰潭的龙虎山道教祖庭等历史悠久。鄱阳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目前是我国重要的湿地之一,是我国十大重点多功能自然保护区之一,风景秀丽、生物多样。另外龙虎山、三清山和庐山等自然风景更是独具特色。[4]这些赣鄱著名人文和自然风景都可以作为素材在油画创作当中应用,有利于艺术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发挥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

3.赣鄱红色文化元素的选择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5]江西是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重要的革命中心,革命旧址、故居、纪念纪念馆分布广且数量多,在数量和层次上赣鄱红色资源都位居全国前列。把赣鄱地区红色文化元素合理地运用到油画创作当中,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4.陶瓷文化元素的选择

瓷器是中国的代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句话是对景德镇陶瓷的高度赞誉,江西景德镇自古以来素有"瓷都"的称号,其瓷器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闻名古今中外。瓷器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家中摆放的瓷器,瓶子代表"平安"之意,壶代表"福"之意等等,这些美好的寓意也可以在油画创作当中得到借用。现当代陶艺的许多语言也同样能够被运用于油画的创作当中,例如搅拌泥浆的效果、泥块构成的效果、不同细胞和肌理形态的表现效果。[6]

五、赣鄱文化元素在油画作品中的直接应用

油画起源于欧洲,服务于一些王室家族和欧洲的贵族阶层,正因为如此,油画在欧洲的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种非常完整的艺术形式。由于我国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与欧洲人有很大的差异,其思想也与欧洲各国人民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研究油画的创作时,无论是绘画方法、绘画内容还是艺术表现力等。赣鄱文化与西方油画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就障碍了赣鄱文化与油画的融合在油画创作当中,许多赣鄱文化元素很难直接被运用到油画中,因为二者的契合程度不高,所以如果对赣鄱文化元素不加修改,粗暴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绘画中,只会给作品带来强烈的违和感和不适感。因此,在当代油画作品当中应用赣鄱文化元素时,需要对一些赣鄱文化元素进行甄选,并根据实际需要对这些元素进行修饰,这样才可以让赣鄱文化元素更符合油画作品的艺术风格,进一步让赣鄱文化元素与油画艺术相融合,才能让油画作品和谐、自然。[7]

我们可以直接运用于油画当中的赣鄱文化元素主要包括:部分赣鄱传统纹样、图案和民族图腾等。这些赣鄱文化元素能够与油画很好的融合,在油画构图时,一方面要突出赣鄱文化元素重写意的风格,一方面要有效利用油画写实的优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部分赣鄱文化元素虽然可以直接应用到油画的创作当中,但是不能直接挪用,生搬硬套,这样往往会严重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感,甚至有可能造就一幅不伦不类的艺术作品。

六、赣鄱文化元素在油画作品绘制过程中的融合应用

赣鄱文化元素是江西地区独有的文化元素,因此,在当代中国油画发展当中,部分赣鄱文化元素与油画融合难度较大,只能将赣鄱文化元素进行修饰后再与油画的表达技法和创作形式进行结合,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油画创作方式。在赣鄱文化元素的发展过程中,其风格独特且多样:以传统赣鄱文化元素为题材的作品往往更加挥洒和大气;而且在物象构成方面,赣鄱文化作品往往以写意为主,重在突出情感和意境的表达。西方油画的整体构图以写实为主,但在构图上却十分内敛且模式化严重。当然油画虽然讲究写实,但同样又被划分成两个类型,即印象派与写实派。在中国现代油画的创造过程当中,更加倾向于焦点透视,而国画则主要倾向于采用多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的方法构图,这样的区别就导致了现代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在对空间的表达上都具有明显区别,而通过赣鄱文化元素与油画创作的融合就可以相互促进,加强了绘画的灵活度。

赣鄱文化元素在其创作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意境的表现,作者往往将自己的心理情绪完全融入到其意境当中,利用构图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意境并非一个被具象化的事物或者东西,而是它们所代表的一种感觉,例如作者的思维感情和价值取向等。对于意境的深刻表达,这是赣鄱文化元素主题油画作品当中的一项非常十分重要的内容和目的,通过把意境注入到赣鄱文化元素主题油画作品当中,就可以促进我们把艺术和人的情感很好地融在一起,在这些意境的熏陶和影响下,艺术作品再也不单单是一个冰冷的事物,而是一部注入了人的精神灵魂和人类情感的艺术杰作。所以当赣鄱文化元素和油画进行融合的时候,意境的融合显得非常重要,只有把赣鄱文化元素主题油画作品中的意境和其他元素充分結合,才能够大大地增强我们对于油画的审美感受,从而提升融合了赣鄱文化元素的油画作品的审美质感和艺术的感染力。[8]

结语

油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具有国际性。油画独特的表现手法与艺术样式使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历史的更替中传承与发展,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完善。油画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能够看到在油画创作中恰当的融入赣鄱文化元素,有助于提升油画艺术的表达方式、艺术语言、艺术审美价值。如何在油画作品的创作中更好的运用赣鄱文化元素,是油画创作者努力研究的方向。赣鄱文化元素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可以很好地融合油画的表达技巧和表现形式,推动中国当代的油画的创新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油画实际创作过程中,应当有选择地融入赣鄱文化元素,不能生搬硬套赣鄱文化元素,创作一些不伦不类,让人不适的油画作品。只有提取赣鄱文化元素特点,合理的融合油画作品,才能够有效提高油画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汪源.试析油画创作实践体会[J].科技经济市场,2015(2).

[2]张美萍.油画创作中情感的表达[J].美与时代(中),2019(5).

[3]鲁微微.论20世纪80年代油画创作语言转型及当下启示[J].美术观察,2019(2).

[4]宾泉.浅析19世纪西方绘画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和认识[J].美与时代,2015,12.

[5]王芳芳.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

[6]刘进宝.浅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对当代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D].长春:吉林大学,2014,6.

[7]赵志杰.信阳民间美术造型色彩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1,2.

[8]乔国锋.中国当代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度项目《赣鄱地域元素在油画创作当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S18232。

作者:罗辉

油画创作教育教学论文 篇2:

油画创作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的运用

摘 要:作为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民间美术的资源可谓是博大精深。在油画创作教学中,丰富多彩、内容磅礴的民间美术资源为我们现当代美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滋养和启迪。故探索民间美术资源在油画创作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我们挖掘本土的民間资源,提炼扎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油画元素,拓宽中国油画创作教学的创新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油画创作教学;民间美术资源;继承

基金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2018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8JYXB-027);2017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2017——KYYWF——0547)。

伴随着近代中国国门的打开,包括油画在内的各类西洋文化纷至沓来,这些西方优秀的艺术形式也的确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认知。近代以来,在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国家十分重视外来文化的引进、吸收和利用。但在引进吸收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有些忽视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以油画的创作教学为例,我们无论是题材还是体裁,都仿照西方的创作教学模式,进而形成传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注意到在我国现代的油画艺术中,在以人文精神呼唤本土文化精髓的回归上,人们正在极力挖掘我国民间美术的纷繁复杂的资源,以期可以应用到现代的油画创作教学中,为油画创作教学的精神归来而不懈努力,亦为油画创作教学寻找扎根的土壤,更为油画创作教学寻找更新更完善的突破口。

一、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民间美术根植于中国民间的文化土壤,创作者本身也是劳动者,是普通老百姓的一员。在民间美术的造型设计中,往往一件艺术品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民间美术一般没有昂贵的材质原料,也没有精细的流程工艺,然而题材却能够深刻形象地反映当时人民的日常生活。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人文精神内涵。这些民间美术资源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心理特征,歌颂了劳动人民朴实的生活,这些民间美术资源也正在逐渐成为现代油画创作教学的创新点和突破口。艺术高于生活,但艺术也来源于生活。对于中国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很好地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充分地挖掘民间美术资源的精华为现代油画创作教学所用。中国民间美术资源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资源宝库,包括民间剪纸、泥塑、石雕、农民画、印染、瓷器、刺绣、服装、风筝、年画、版画、陶俑、砖画等艺术形式和体裁,这些类型的艺术都可以成为我国现代油画创作教学的新的视角和源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在我们通行的西方油画创作教学模式也是根植于欧洲国家自我的民族精华才有了后来的异彩纷呈的精神内涵。因此,我们确实需要大力开发和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为我国现代油画创作教学确立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土壤。

二、油画教学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和提炼

油画本是西方的一种大型的美术题材形式,在我国已然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发展时期。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的油画创作教学模式对我国油画创作教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截止到目前,我们现代油画创作教学的模式还依然是沿用西方的逻辑和思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对于本土美术资源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本土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没有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提炼。近年来,在油画创作领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采用西洋油画形式创作的中国题材的优秀作品。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形式丰富多彩,现代中国题材视角的油画作品也是多种多样。这些作品的探索为我们正视民间美术资源的价值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为进一步开发扎根民间土壤的现代油画创作教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民间美术的现代审美价值。现代已然是信息时代,全球化的浪潮蜂拥而至,带有文化侵略意义的品牌式样目不暇接,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保持民族性格和审美视角的完整,让我们懂得国之精神体貌以及人之精神根基,对于我国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和提炼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三、中国民间美术资源的来源探究

中国民间美术资源的最大特色就是其反映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故而民间美术资源的来源往往和民俗活动相关,比如民间的婚丧嫁娶、节日祝福、生子大寿、迎神祈福、年画剪纸、节日花灯、宗教祭祀、服装配饰,以及各个少数民族同胞创作出来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种类。这种艺术品取材无非是日常生活所用的泥、纸、木、布、竹子等材料,但其构思大胆巧妙,技法精湛,让人叹为观止。物品往往融合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于一身,常采用谐音寓意的手法,清纯活泼,朴实刚健,体现了劳动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喜庆的氛围中,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彰显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望和憧憬。中国民间美术资源取自民间,也反映民间生活,扎根于民间,是人民思想价值观的集中彰显和体现,也是最能够反映中国普遍人文价值情感的艺术宝库。从审美意义上讲,中国民间美术的来源塑造了其中国文化元素的人文性格,这一点就决定了中国民间美术能够使西洋油画创作艺术扎根华夏土壤,升华成为渗透华夏民族性格和审美情感的艺术门类。故中国民间美术和西洋油画的创作教学相融合,开发带有本土民间美术资源的油画创作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中国民间美术资源在当代油画创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艺术

我国民间美术的创作灵感一般都是来源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普通生活,造型朴素、自然、简单,类型却丰富多彩。各种不同的造型都有独具特色的形式美感,体现着创作者对于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它们源于现实,但又不拘泥于现实,即不是写实主义的,而是将生活事物按照自我的理解幻化成审美对象,进而提炼为审美符号,对于现实事物有取舍,亦有夸张,生动形象地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渗透到作品的造型中,没有空间的制约,也没有时间的束缚,是中国油画艺术继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资源库。比如,在中国的传统年画中,来自于民间的创作者就别具一格地运用夸张独特的图画作为素材,通过平面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出来,我们过年常用的门神画就是这样的手法创作出来的。这些都是现实人物的艺术夸张变形,创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描绘赋予作品镇宅辟邪、祈求平安的功效,这都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朴素的情感。再比如,中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创作题材丰富,形式简单朴素,在油画家费正的《元宵节》和《包饺子》中也将夸张的造型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恰是因为这样丰富的创作表现手法,剪纸才成为民间广受喜爱的传统美术样式。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艺术

色彩在美术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是美术创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民间美术对于色彩的运用十分讲究,而且民间美术的色调一般都是以明亮鲜艳为主的。色彩本身就是美术,如果现代的油画创作教学能够认真考究民间美术色彩运用的规律,将色彩元素加注在民间油画创作上,我们绝对可以收获惊人的艺术效果。色彩是民间美术重要的表情达意的元素,民间美术的色彩又以红红火火的色调为基础。我国著名油画家顾黎明先生就曾大胆地将自己的油画作品渗入大量民间艺术明亮的色彩元素。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顾黎明就开始不断探索和提炼民间美术在色彩元素运用方面的模式。其实,我国传统年画的创作看似简单, 但是民间艺术创作者却通过大量地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元素, 对各种色彩进行恰当的调节, 有意地增加色相之间的对比, 使颜色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此外, 传统的年画还特别通过线条对各种色彩进行分割, 并能够使画面呈现出意想不到的视觉艺术美。通过顾黎明先生的油画作品, 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我国民间艺术别具一格的美,并使之成为现代油画创作教学的新方向。

(三)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技法

传统民间美术的创作技法博大精深,中國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悠久,无论从时间上来说,还是从广大的地域空间上来讲,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技法都是五花八门,造型的时间和空间都很灵活,丰富多彩。就油画艺术而言,中国画的创作技法和中国漆画的创作技法最具借鉴意义。这种飘逸洒脱的中国传统美术创作技法是油画创作发展的新突破口,是油画创作教学发展可资借鉴的重要方面,其对于丰富中国当代油画创作技法和思路,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中国民间美术扎根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是中国艺术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并且伴随着时空的流变依旧历久弥新。自油画艺术进入华夏民族的视野开始,这种西洋的传统艺术形式就在遥远的东方大地生根发芽,并且依托着本民族文化艺术的传统和精髓而不断壮大发展。在现如今的世界舞台上,民族的艺术就是世界的艺术,民族艺术的崛起也就意味着世界艺术门类的丰富多彩。本来诞生于西方的油画艺术,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之我们在油画创作教学上的改良和更新,不断地将中国民间美术文化资源在油画创作教学中融合,进而生发出根植于本土的特色油画创作艺术,反映中国自我的民族情感和审美认知,丰富和完善了我们民族自身的艺术形态。

参考文献:

[1]查加伍.民间美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中国民间美术丛书》出版[J].美术之友,2000,(3).

[2]金捷.中国表现性油画创作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

[3]周杨.建国以来中国油画创作的时代症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4]张继东,中国民间美术及其文化性特征[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徐琳琳

油画创作教育教学论文 篇3:

写实油画创作中形式美感的训练方法研究

摘 要:目前油画创作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实油画创作是油画创作的一种主要作画形式,是一种被油画家们广泛采用的作画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油画创作培训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观察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精确造型能力,注意培养学生注重细节处理的意识。另外,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色彩,敢于使用别人不敢用的色彩。同时,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的熟练程度也会影响到作品的质量。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将所有可能影响到作品效果的因素都考虑到,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全面提高学生在写实油画创作中的创作水平。

关键词:写实油画;创作;形式美感;训练方法

油画是明朝万历年间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直到近一百年来,在李铁夫、徐悲鸿等老一辈艺术家陆续出国留学、系统地学习了欧洲油画技艺之后,中国人的油画创作才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我国的油画教育事业才得到了新的发展。在中国目前教育体制下,写實油画是油画教育的重要核心内容,是美术专业学生重要的创作方向。形式美是油画创作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是画面审美重要的组成因素。油画作品的各种形式因素比如线条的表现、形体的状态以及色彩的运用都可以影响到作品的形式美感。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写实油画创作中形式美感的感知能力。

一、写实油画创作中形式美的概念以

及我国油画教学的现状

(一)写实油画中形式美的概念

形式美是写实油画作品中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英国人克莱夫在他的著作《艺术》中写道:“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或者形成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我们视之为有意识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所以,所谓的形式美感就是运用线条、色彩以及形状来进行组合,最后得出的作品通过其线条和颜色等向外界传达特定的信息,这些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讯息就是形式美。不同的油画家对线条、色彩的运用技巧和习惯有所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学生只有具备了欣赏不同油画作品的形式美,培养欣赏写实油画作品形式美感的能力,才能创造出自己特有的形式美,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二)写实油画创作在我国的发展

油画作为舶来品,是明万历年间传入到我国的。但是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形式美在我国有一段时间是受到批判的。在“文革”时期我国的一些人士对形式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批判,导致在这一时期我国油画创作形式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文革”结束之后,许多画家重新开始关注油画创作的形式美,“伤痕流”美术和“生活流”美术的出现可以初步体现出我国画家对形式美的探索。在1979年《美术》刊物的一篇题目为《绘画的形式美》一文中,画家吴冠中提出了“形式美”的概念,在文中他是这样评价形式美的,“形式美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一环”,“我认为形式美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分析并掌握构成美感的形式因素,应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美术院校学生的主食!”此时,吴冠中已经充分意识到形式美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在油画教学中应重视形式美感的培养。另外他还在《关于抽象美》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形式美的概念:“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抽象美和形式美的喜爱是本能的。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抽象美,抽象美应该是造型艺术中科学研究的对象。因为掌握了美的形式抽象规律,对各类造型艺术,无论是写实的还是浪漫方法的,无论采用工笔还是写意,都会起重大作用。”虽然看似是在强调抽象美的重要性,实际上在开始就提出了“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也是在说明抽象美在形式美中的重要性。根据吴冠中的观点可以得出,形式美不是抽象或者表现的创作方式才具有的,而是所有美术作品共同具有的。形式之美是所有美术作品必备的元素,不管是抽象还是具象的表现方法,亦或是写实的创作风格,画面的形式之美都不容忽视,形式之美是作者向外界传达想要表达的讯息的重要途径。

(三)在我国写实油画创作中对形式美感培训的现状

正确理解形式美感是学生欣赏油画作品的必备素质,唯有如此其才能真正体会到油画作品的艺术魅力,才能吸取优秀作品的营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但是,在我国的写实油画教学中,教师普遍只注重对学生写实技巧的培训,偏向于注重创作题材的选择,反而忽略了提高学生对写实油画作品形式美的感知能力,使得学生的写实油画创作浮于表面,没有深层含义,缺乏真正的艺术价值。长此以往,学生空有娴熟的写实技巧和作画功底,却失去了艺术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对作品整体把握的掌控能力,由此便难以创作出高质量的写实油画作品。因此,在现在的写实油画作品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形式美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创造出有美学价值的写实油画作品。

二、提高学生对写实油画创作的形式美感的

训练策略的提出

(一)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

写实油画作品的形式之美主要是通过观察者对绘画对象的观察和感知从而被观察者发现,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是感受形式之美的第一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课程情况,合理增设一些对著名写实油画的欣赏课程。教师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挑选一些形式感强烈的、构成意味较为明显的写实油画作品,或者是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作品,和学生一起分析、欣赏。先建议学生从作品的图像构成、画面图形的搭配、作品色彩的运用、线条的走行以及黑白灰的过渡这几个方面进行感受。在欣赏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鼓励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独特的、有意义的发言应该注意给予鼓励,对于明显偏离作品含义的想法应该委婉地进行纠正,给出指导建议。每节课后可以要求学生整理出课堂笔记或者是关于本节课上作品欣赏的心得体会,便于日后查阅。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欣赏,从中吸取在作画方面的经验,学习大师们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技巧。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作品中的形式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黑白灰处理技巧培训

在通过欣赏著名油画写实作品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之后,可以先对学生进行黑白灰构成的培训。黑白灰的构成不仅是对颜色的处理,更是考察油画家对光线的处理和作品整体构成的把握。例如,图形面积的不同对比、形状、位置关系等,通过黑白灰的构图来表现写实油画作品的形式美。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先选定一个合适的题材,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十张八开的素描纸,在画布上进行创作之前先在素描纸画出黑白稿,并且每一张黑白稿的构图和形状要尽量不重复,争取通过不同的构图关系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素描稿画好之后要求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稿子进行分析和评价,相互指出每一张手稿的不足之处和闪光之处,对于作品的不足之处要指出哪里不好,怎么不好,如何进行修改。最后从十张手稿中选出效果最好的一张进行作画,或者在原有稿件上进行修改之后再在画布上进行写实油画创作。

(三)对学生进行色彩应用方面的训练

在写实油画创作中,色彩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作品的表象力,色彩的应用是写实油画创作的重要部分。写实油画创作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完全再现现实世界,而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再创造。写实油画通过使用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色彩来刺激欣赏者,表现出画家想要表达的形式之美,从而与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手法不仅仅存在于写实油画创作中,在其他类型的美术作品,例如抽象主义风格的作品中,利用色彩产生冲击效果的手法普遍存在。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色彩应用方面的专项训练。可以要求学生对同一个事物或者场景用几种不同的色彩先画几张不同的初稿,感受运用不同色彩所产生的形式美有何差别。初稿完成后,同样要求学生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多次训练以后,学生就可以掌握色彩运用的基本常识,对写实油画中的色彩使用形成自己的理解,对如何用色彩表现出自己想要的形式美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最后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最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出学生的形式美感。

三、结语

本文就写实油画创作中形式美感的概念,形式美在写实油画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对写实油画中形式美的感知能力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种训练方法。写实油画创作是油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形式美也是美术作品必不可少的部分,培养学生对写实油画创作的形式美感具有较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茂丹.写实油画创作中形式美感的培养与训练[J].大舞台,2012,(03):198.

[2]张泽佳.设计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2,(09):51.

[3]仇强.论中国当代写实油画作品中“中国风格”的体现[J].大舞台,2013,(01):106-107.

[4]王俊萱.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浅议如何挖掘生活中的油画创作素材[J].大众文艺,2014,(21):150.

[5]徐明顺.试析美术中的素描创造[J].世纪桥,2008,(06):77+79.

作者简介:付胜辉,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師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写实油画,素描、教育。

作者:付胜辉

上一篇:优化教育教学特性论文下一篇:煤炭企业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