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美术馆分析论文

2022-04-17

2012年1月lO日至12日,国家重点美术馆授牌仪式暨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在杭州举行。会议旨在通过重点美术馆授牌仪式,见证我国美术馆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听取文化部领导关于美术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分享美术馆界同仁的交流经验,促进美术馆行业积极健康地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国内美术馆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内美术馆分析论文 篇1:

美术馆的自我实践与“作品化”

广东时代美术馆自建立之初就力求深入社区,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摸索,尽管遇到一系列的质疑和挑战,但时代美术馆具有前瞻性的活动充分展现了在社会现实剧烈变化的中心,如何采取艺术行动进行干预和占领的实验过程。通过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它生产出了一种打破传统艺术自治区界限的、极具活力的自治空间。

美术馆的概念危机

关于广东时代美术馆,我想还是从我的一篇旧文说起,旧文是为“一个(非)美术馆”而写的展评。策展人蔡影茜策划的“一个(非)美术馆”的展览题目出自依莲娜·菲利浦维奇为她所策划的展览《马塞尔·杜尚:一个并非艺术品的作品》所写的文章标题。由于马塞尔·杜尚于1913年的一句发问——“非艺术的创作是否可能?”,依莲娜菲利浦维奇参照式地写道:“非美术馆的美术馆是否可能?”,或者说:美术馆在当代可以是什么模样?

受菲利浦维奇的启示,“一个(非)美术馆”的讨论主题便是围绕美术馆的概念危机与广东时代美术馆自身的问题而展开的。策展人蔡影茜在陈述中表示,这将是一场关于所有“不像美术馆的美术馆”或“不可能成为美术馆的美术馆”的表演。策展人把展览的内容以“表演”二字来概括,也就是说,展览将不对“美术馆”概念与机制等问题进行学术梳理与讨论。蔡影茜希望通过“一场表演”可以发现、期遇“新的前沿”。这让人觉得展览类似一场大型的、带有某种期待与发问性质的公教活动。值得思考的是,在当今全球典范美术馆的普遍缺失时期,一场带有实验性的“表演”在一个非典范的美术馆里开展,对广东时代美术馆自身意味着什么?它对美术馆的概念危机有何意义?

大约从1970年开始,关于博物馆定义的争论就一直存在。与其说是对美术馆定义的争议,不如说是对美术馆内部结构深层变革的争议。

“美术馆”是一个演化中的概念,它随着时代的变迁随之出现新的类别或调整。西方学者维拉·佐伯(Vera Zolberg)对美术馆的发展从权利的转移方面将其归纳为三个重要阶段:有钱的艺术爱好者主导的专业前时代、主导权回归专业的研究员时代、管理人取代研究人员的管理人时代。佐伯。对美术馆发展的时代划分正切合了孔恩(ThomasS.Kuhn)对美术馆历史典范的划分:美术馆-类神庙、美术馆-类学院、美术馆-类企业。出于第二典范中束手无策的财政问题,美术馆进入了管理人时代——美术馆企业化、资产化。把美术馆企业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范例应属古根汉姆美术馆——其结合商业模式所创造的跨国连锁美术馆系统与出租展览。西方美术馆所遭遇的困惑也正是来源于对财政问题的解决,在第二波典范中明确定义的“非营利”精神很显然与第三波美术馆企业的根本精神冲突。学者们对美术馆内部思维与结构改变的讨论不一,至今未有定论。

美术馆的危机处境根据各国国情各有不同,但都在以上所提到的美术馆发展、演变的历史之中,差异性不大。在西方美术馆进入管理人时代之际,台湾才正式进入美术馆时代,而国内还晚于台湾数年。西方美术馆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新旧典范与权力交替、传统的坚守与各种底线的扩张之间是否有平衡点?应该推崇谁?如此发展下去是否有底线?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在变革之路中,美术馆是否可以摒弃典藏的经典职能?不管怎样,美术馆功能与文化意识的缺失问题在国内大多数美术馆中犹如“可忽视的现实”,从建馆之初就不设置典藏与研究部门,已经毫无典范意识可言。这其中便包括“一个(非)美术馆”展览的主办方广东时代美术馆。那么,已经运营两年多的广东时代美术馆是否能称之为“美术馆”呢?这样的发问是因为不论在政府管理局,还是在国内民众的经验上来说,广东时代美术馆已经是一座民营“美术馆”。因此,这个问题务必要在国内美术馆演化历程中寻找答案。

在国内美术馆的发展历程中,业界内基本有一个共识——没有美术馆文化,只有美术馆。政府相关部门为推动文化产业默许非典范美术馆注册为民营美术馆,生活在断层式美术馆文化下的民众自然对美术馆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还要认同政府的默许与民众的经验化、幻化的美术馆定义呢?毫无疑问,美术馆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撇除其发展历史谈美术馆的可能性,显然是不专业的。但无奈的是,如今处于某种完善与发展层面上的新典范美术馆的讨论,与国内民众对美术馆文化认识的缺失,在某种层面上讲,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在全球化时代,西方与中国都在寻找一个未知的新典范美术馆的标准。国内美术馆的发展受文化结构影响,出现了现今常见的职能缺失的“似美术馆”与“实验美术馆”。由时代地产于2003年出资创办、2010年建设完成并注册和投入使用的广东时代美术馆就属于以上类别。由此,参照全球美术馆发展历史中的典范来看,广东时代美术馆确实不能成为美术馆典范中的美术馆,但仅仅依据以上有限的论述,似乎仍不能证明广东时代美术馆不是美术馆。

在这里,我们回到依莲娜·菲利浦维奇的“非美术馆的美术馆是否可能”。依莲娜·菲利浦维奇的发问至少在亚洲国家已有十分肯定的回答。支持这一回答的有利数据来自国家文物局刊发的《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报告中显示“全国年检合格的博物馆共有3252个。其中,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国有博物馆2330个,非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行业性国有博物馆489个,民办博物馆433个”。此种数据在日本、台湾等地也有同样的体现。可想而知,如果一个国家真有如此多的“合格”美术馆,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艺术现状将是何等的盛世?众所周知,美术馆发展现状与报告中所呈现的结果相差甚远,但是这个现状并不妨碍作为非典范美术馆也可以成为美术馆的事实。具有实验性与表演性的“一个(非)美术馆”是时代美术馆以展览实践的方式对自身定位的正面思考,其稍带娱乐化的背后有着我们追问不尽的遭遇与奇遇。

美术馆的自我实践

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看广东时代美术馆近半年的展览和研讨等活动。不难发现,广东时代美术馆的一系列活动与其自身的特殊性是相关联的,即活动内容与美术馆自我实践的一体化。

在“脚踏无地:变化中策展”研讨会中,主题文章《别样想象:艺术机构的猜想性建构》中提到:“一个艺术机构并非只是去重演或重申某些现存的系统和权力结构,而更应去述行或猜想不可见的、未被看见的和未被想象的可能”。参与此次活动的策展人、评论家Simon Shiekh对艺术机构自我设定的论述,从不同维度为艺术机构(包括非典范美术馆)的种种可能性作出了提示。Simon Shiekh认为,艺术机构应该在社会想象之中进行“去结构化”的实践,建构新的陈述模式与新语言,进而生产新的社会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机构要以介于主动与被动之间的状态来创造某种生产性的“分裂”,并通过实践与机构概念形成某种张力。文学艺术语言是一种唤起、提示的语言,机构语言与此不同,它是一种机构实践与陈述内容之间互相促动、互相诠释的(想象的)传达媒介。我想Simon Shiekh的论述对现阶段的广东时代美术馆是极为有帮助的,他至少提示了作为非典范美术馆的广东时代美术馆在全球化语境中自我设定的理论根基与可能性。

相对于蔡影茜对机构设定与机构可能性的追问,沈瑞筠则更偏向于实践。沈瑞筠策划的“脉冲反应:一个关于艺术实践的交流项目”给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艺术的主体是在那些(物质)生产性的时间里,还是在那些偏于日常化的思考时间里?通常来说,艺术品作为艺术家思想与实践的载体,载体作为艺术家诸多感知、认知经验、知识与实践在交互反应的过程中的生成物,其属性已经决定了艺术品并非是艺术的主体。也就说,艺术的主体是感知、认知经验与实践在交互反应的过程中生成,在那些具有遭遇性、欲望性、启发性的“特殊的时间”里出现,但它从不以物质的形态出现。策展人沈瑞筠以其艺术家的身份与创作思维经验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她不仅通过讨论、展示、出版融为一体的形式证明了以上事实,并使“特殊的时间”与从这些“特殊的时间”中产生的诸多“细节”成为展览的主体,还促成了个体之间的意识、经验与思想的碰撞。“脉冲反应”在国内普遍的展览机制与语境中说明这个事实并非是徒劳的:它让人思考那些总想着通过梳理作品来呈现艺术主体,或说明艺术自身问题的策展模式是否有意义——艺术主体既然不在作为载体的艺术品之中,我们为什么还总要单一地通过对艺术品的整合与阐述来呈现艺术家的主体性?

当然,“脉冲反应”在国内美术馆实践中是具有实验性的,它至少是以前没人做过的(陈侗认为这便有了意义)。但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实验性与风险性是并存的,广东时代美术馆能够允许这样的项目在本馆发生并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已经表明了其自身的开放性与理想愿景。更为重要的是,沈瑞筠策划的“脉冲反应”与“换位思考”,以及“开放的工作室”让广东时代美术馆的自我设定(之一)成为现实——一个关于艺术生产交流的平台。

广东时代美术馆对于艺术实践交流平台的实践,除了从策划的活动中有所体现,它还成立一个以课题研究与艺术交流为主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黄边站HBSTATION(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并邀请黄小鹏、徐坦作为机构负责人。“黄边站作为一个艺术研究机构,将每年招收6—10名研究员,工作时间主要在周末。它将是一个长期的独立研究项目,逐步展开艺术实践经验与理论的讨论和研究;作为一个开放的艺术家工作室,它邀请一些有志做当代艺术的年轻人和研究课题的主持人、策展人、评论家、学者一起对艺术思想、创作实践进行讨论,探索学院常规教学以外的更理想化、更人性化和更灵活的新模式;它是一个发言现场,自我建构的学术平台,关系与概念的分析研究室。它还是一个对应当下社会中的多元“潜在”的实践发生地,也是在新历史情境中形成的艺术工作坊。”黄边站的成立为广东时代美术馆填补了一个编外的非社科性的研究部,也成为年轻艺术实践者进行思考、发言、实践的平台。

熟悉广东时代美术馆的人都知道,它是王璜生在广东美术馆任职期间,侯瀚如策划了第二届广州三年展的“三角洲实验室”(D—Lab)项目之后,时代地产邀请了雷姆-库哈斯和阿兰·弗劳克斯共同设计了这座美术馆。显而易见,它的介入社区空间的建筑结构预示了美术馆具有“社区营造”的功能,这是建筑师在构思美术馆之时所设计的重要特色之一。广东时代美术馆从2010年底开馆到2012年年底,一直以策划性展览与设置相应的公教活动来关照社区,这种方式不仅未充足体现社区营造的功能,还造成了较大的隔阂。这种境况直到“社区艺术节”的出现,才有一点好转。虽然这次社区艺术节为民众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活动,如艺术门诊、社区影像计划等,但很明显它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核心。社区艺术节主要目的应在于解决美术馆的公共性问题,而不应该成为艺术创作者的社区实践的场域与“教化”的扩张形式。借汉娜-阿伦特的论述来看,本来所谓的公共性是由人们自发性参与,其意义与价值方始被评价。然而,近代社会以“抑制”试图建立公共性,而以此为目标的社区活动,其特征便是抑制自发参与,以及个人被社区活动埋没;不管营造出多么平等、开放的社区活动,还是会发生个人自律性与创造性被封杀之事。这个问题是广东时代美术馆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即如何将公共性教育与社区营造结为一体,达成美术馆建造初始的意涵。

在侯瀚如看来,它独特的建筑结构已经给了这座美术馆另外一种构想——“时代美术馆充分展现了在社会现实剧烈变化的中心,如何采取艺术行动进行干预和占领的实验过程……通过融入居民的每日生活环境,广东时代美术馆提供了一种最出乎意料的、最激进的机构建立模式。它生产出了一种打破传统艺术自治区界限的、极具活力的自治空间。”侯瀚如这样的表述来自于广东时代美术馆建筑的作品性,当他将美术馆视为一个项目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欲将美术馆的内容推向作品化阶段。广东时代美术馆虽然以策划活动为主,但是每个活动都与美术馆的宗旨理念相关联。在前后想法贯彻这点上,基本已经形成有一致主题的自我设定。实际上,对于国内美术馆来讲,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尝试,提示了一种新的自我设定的模式,即借非典范美术馆的事实与美术馆的一般印象来进行自我设定,并建构美术馆自身的独特内容,再将价值难以界定的创造性设定作品化,藉由自身所引导的概念被赋予价值。

作者:郑宏彬

国内美术馆分析论文 篇2:

国家重点美术馆授牌仪式暨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综述

2012年1月lO日至12日,国家重点美术馆授牌仪式暨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在杭州举行。会议旨在通过重点美术馆授牌仪式,见证我国美术馆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听取文化部领导关于美术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分享美术馆界同仁的交流经验,促进美术馆行业积极健康地发展。

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全国博物馆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主任游庆桥,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诸迪,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钱林祥,文化部艺术司文!学美术处处长、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安远远,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会成员,以及来自全国45家公立与民营美术馆的馆长等共计一百二十余人。

王文章为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共9家,即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湖北美术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授牌并发表讲话。他强调了国家实施美术馆免费开放、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美术馆建设的管理和扶持力度;他还高度评价了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在过去一年里的工作成效,并指示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和美术馆界要抓住机遇,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不断开创美术馆事业的新局面。

其后,范迪安做了工作报告,对201 1年全国美术馆专委会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工作报告”全文刊载于本文后)。

诸迪在发言中提到政府有关部门为推动加强美术馆建设正在或即将出台的措施,令美术馆界的同仁振奋。他的发言主要包括如下内容:2011年,在“国家美术发展工程”中列入并实施了全国美术馆发展工作计划,重点对美术馆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和公共教育推广项目给予了奖励性的扶持;2012年,文化部有关部门将按计划实现各级美术馆的全部免费开放,进一步加强对国家重点美术馆的扶持和推广力度,完成‘‘全国重点美术馆丛书”的编写与出版工作,进一步强化行业管理和立法工作,制订美术馆专业工作规范;开展民营美术馆发展专题调研,制订促进民营美术馆发展和规范化管理的方针政策;有关部门将加强对美术馆收藏的管理,开展实施国家美术收藏工程,加大国家美术收藏力度,完善美术收藏体系;文化部有关部门将正式启动美术馆藏品的普查工作,加强对中国近现代美术代表作的抢救性收藏,加大对藏品的研究与利用力度,开展全国重点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活动,推动美术馆实现藏品的长期陈列和藏品资源共享,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国家美术收藏的成果,充分发挥经典作品在推动创作、贡献社会和服务群众方面的积极作用;2012年,文化部将继续推动美术馆的建设,加大中西部地区美术馆的建设力度,尽快完善美术馆的合理布局,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化发展;启动实施美术馆专业人员培训计划,将分别举办美术馆馆长培训、美术馆专业人员专题培训各两期。

随后会议进入主题发言环节。与会代表的发言内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以各美术馆的年度工作回顾为主题的发言。

上海美术馆馆长李磊的发言题目是《以高昂的热情、忘我的精神,迎接上海美术馆的新发展》,重点介绍了上海美术馆的免费开放和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新馆,拟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改建而成)的筹建工作。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赵治平发言说,免费开放后,江苏省美术馆出现三个显著变化,即参观人数多、展览数量多和展览规模大。根据新形势,该馆实行了“三免费”举措,即由原来的免费参观、为青少年提供免费培训,延伸到为老艺术家免费办展览。

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着重介绍了“第四届广东美术馆三年展”的概况,总结了广东美术馆大剧院当代馆与正佳广场分馆以及人文图书馆的建设经验,同时阐述了许多新的思维,包括打造立体的品牌展览模式等。

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在发言中谈到该馆结合展览,在公共教育方面所做的许多有益尝试。

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从馆藏策划、组织实施和藏品征集等几方面发表感想。他说,展览的策划只有把“一体性”和“综合性”相结合,才更具影响力。他以“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生130周年的纪念特展”为例,谈了展览的学术高度与社会影响力的有效互动。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谈到该馆的学术定位及发展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发言的题目是《做高、做强、做精,做实,发挥美术馆知识生产能力和社会影响》。他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立和提升学术品牌,提高知识生产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二是提升藏品意识,包括藏品的发现、征集、整理、研究和保护意识;三是拓宽视野和领域,向着大文化、大艺术、大服务的方向努力;四是学术独立与社会合作支持并重。

主题发言环节的第二方面是专题类发言,涉及专业化管理、布展技术、媒介管理、策展推广等事项,本次会议的学术触角因此伸向更细致的层面。

潘公凯说,现在国内美术馆的水平普遍提高,成绩有目共睹。不过毋庸讳言,我国美术馆的“专”“精”程度不够,高端欠缺。对此,我们特别需要加强管理上的专业性和策展上的专业性。

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就民营美术馆的专业化、社会化、商业化等问题发言。他说,在国际上民营美术馆的运作模式很多,但都是围绕整个人性化的体验过程来实现的。倘若民营美术馆只把商业利益作为目标,它注定要失败。

中国美术馆公共关系部副主任于歌发言的题目是《从媒体传播看社会对美术馆的期待与要求》。她说,去年以来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以美术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媒体传播的新热点。其成因有二:一方面,整个美术界注重提高公共文化的水平,各种活动吸引了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媒体更加主动密切地关注美术馆的新变化、新举措,而且站在公众代言人的角度对美术馆的工作进行观察分析。在此情况下,与媒体良性互动,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把握好因媒体传播而形成的有关美术馆的舆情,就成为我们的重要工作。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罗宁发言的题目是《通过自主办展,彰显办馆特色》,他结合该馆在2011年策划举办的“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展,重点阐述了相关工作思路。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介绍了基于该馆的学术研究而策划的不同类型的展览,以及他们对于密切艺术家、美术馆关系所做的探索与实践。

在自由发言讨论环节,福建美术馆馆长游光霖、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珠海古元美术馆馆长包泽伟、黑龙江省美术馆馆长张玉杰、东莞市莞城美术馆馆长谢钧、岭南美术馆馆长黄泽森、宁波美术馆副馆长张维萍、山东美术馆副馆长姜宏伟等纷纷发言,或介绍所在美术馆特色与定位,或坦陈问题与困难,或提供好的建议,均颇有价值。多家民营美术馆的参与也是本次会议的亮点。其中,上海民生当代美术馆副馆长李峰、北京炎黄艺术馆副馆长周旭君、元典美术馆馆长古燕、北京寺上美术馆馆长刘凤洲等人的发言,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到民营美术馆的现状。

在年会的闭幕式上,游庆桥就美术馆藏品管理与藏品普查工作做了细致深入的报告。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董小明就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功能和美术专业服务平台功能的结合问题作了精彩的即兴发言。钱林祥就“专委会”去年的财务情况和即将实施的扶持计划做了具体说明。最后,范迪安做总结发言,为本次会议画上圆满的句号。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开得紧凑而富有成效。通过会议,大家交流了经验,密切了联系,提升了认识,明确了目标,也获得了新的前进动力。

作者:陈真

国内美术馆分析论文 篇3:

论新形势下公立美术馆的发展契机

摘 要:从国家对公立美术馆的发展措施入手,分析公立美术馆面临的发展契机和隐患,提出当下公立美术馆应在软硬件标准、展览、收藏、公共教育上抓住契机,以促进公立美术馆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公立美术馆;形势;发展;契机

公立美术馆是负责收集、保存、展览、研究美术作品的机构,具有收藏、研究、陈列、教育、推广、服务等功能。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大力发展美术馆场馆建设,美术馆的软硬件初步达到一定的专业要求与技术水准,功能上由单一的展览向收藏、研究、教育、推广等职能铺开,开始从“美术展览馆”向“美术博物馆”转变。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将美术馆纳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环,提出加强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公立美术馆面临历史机遇,获得发展良机。

一、 免费开放政策出台,

公立美术馆迈出万里长征“第一步”

国内掀起的公立美术馆建设热潮,设计预留了美术展厅、藏品库、公众空间、创作室、资料室等各类场所,但受制于机构设置、实际业务、人才匮乏等局限,存在部分场所收费、出租、闲置、挪用等乱象。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公立美术馆治理场所乱象、取消门票收费,实行免费开放;2013年《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地市级美术馆每馆每年免费开放基本补助50万元,举办展览、公益性讲座,开展公共教育和观众体验拓展活动等将获得专项资金,同年文化部出台《“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要求美术馆到2015年免费开放率要达到90%。这些政策执行五年来,实际成效有目共睹,公立美术馆快速进入免费时代,实现了基本展览免费参观(少数特殊展览实行低票价)、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不断健全,并且在便民设施、场所指示引导、内容讲解等方面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公众进入美术馆的意愿加强,参观热情提升,公共教育受众面扩大,美育成效提升,公立美术馆的非盈利性公益职能得到强化。

二、 免费时代全民检验,繁荣发展难掩隐患

21世纪是“美术馆时代”,公立美术馆已增长到当下的400余家,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免费开放政策实施后,公众进入公立美术馆的流量提升,美术馆的各项职能受到不同公众的全面检验,迎来不小的压力和挑战。近年来国家推出各项措施,公立美术馆应把握契机,理性认识历史形成的长期症结,在积极摸索中逐步改善。

(一)明晰地域分布、发展水平不均现状,以国家标准促平衡。

从地域分布来看,公立美术馆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地区及广东、新疆等个别省份,这些省份的美术馆数量普遍在二十家以上,广西、云南、贵州、西藏等西南地区及海南、青海等省份公立美术馆数量仅为个位数甚至没有,这些省近现代以来的美术资源与美术脉络缺乏研究、收藏与展示,不利于美术史的建构、传承。如何健全公立美术馆,缩小地区差异,呈现完整美术业态,成为公立美术馆均衡发展的当务之急。文化部于2008、2014年分别出台《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办法》《全国重点美术馆评估标准评分细则表》及评估标准,正在筹备的美术馆可以动员各级政府、社会力量通过解读标准对本馆进行再审视、再构建,纠正不科学的软硬件配制与盲目办馆风气,以标准来指明发展方向,不强求规模,而是结合地方实际,做强特色,科学完善公立美术馆的地区平衡。现存的公立美术馆也应科学发展,以国内公立美术馆约400家的体量而言,目前重点美术馆仅13家,所占比例并不高,说明多数公立美术馆难以达到重点美术馆的全面标准,存在“长短腿”现象。虽然全国重点美术馆标准较高,但是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这绝不仅仅是“大馆”的事情,真正的意义在于以国家层面提出国家标准,在综合管理、建筑与环境、藏品资源、展览与社会影响、公共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等五大项硬件及软件建设提出明确指标,避免过去公立美术馆软硬件标准不一、借鉴发展不科学的现象,现存的公立美术馆可以对照标准,向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北京画院美术馆等综合型专题型重点美术馆取经,在功能布局、机构、制度、经费、人才结构、藏品、展览、公共教育、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补缺补漏,推动公立美术馆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 领悟国家精神,以积极参与促转型

“十二五”以来,文化部开展“国家美术发展工程”,搭建“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等平台,初衷在于改变美术馆展览陈列厅的旧貌,引导其在收藏、研究、策展、公众教育、普及推广上多做延伸,推动美术馆的专业化建设。

1.重视公共教育的不足,拓宽办展新思维。展览与公共教育是美术馆向公众展示的两个主要渠道,文化部2010-2012年度实施“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2013年启动“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至2015年,全国有115个项目被评为优秀项目,其中国家重点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19个,优秀展览项目51个,优秀公共教育项目45个。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教育被单列为优秀项目,体现公共教育的急迫性与重要性,以往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存在专业性过强不够普及、公共教育流于形式、宣传渠道单一、推广力度不大等不足;近年来扶持力度加大,公立美术馆在举办公益性讲座、开展教育和观众体验拓展活动方面,可以争取到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免费开放专项资金支持,拓宽资金保障渠道,同时“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也出现了许多精品展例,公立美术馆可以从中汲取思路经验,如中国美术馆的“我在中国美术馆画画儿”、何香凝美术馆的“人文心声”学术讲座、关山月美术馆的“四方沙龙”公益讲座、厦门美术馆的“美术大篷车”工程、湖北美术馆的“今日中国画——湖北高校三人组论辩”等。此外,115个优秀展览项目对于当下公立美术馆存在的一味接展、盲目办大展、双年展、三年展的跟风现象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公立美术馆从中可以收获办展的方向,总结办展思路,一方面重视地方题材,挖掘本地美术资源,研究本地美术流派美术现象,如莞城美术馆的“靳尚谊与中国油画研究展”、常熟美术馆的“探索、探索、再探索——纪念庞薰琹先生诞辰105周年艺术作品展”,日照市美术馆的“画说日照”城市景观美术写生创作展;同时以个案入手,做好专题研究,深刻挖掘,如北京画院美术馆的齐白石作品系列陈列展、何香凝美术馆的何香凝精品陈列展、潘天寿纪念馆的潘天寿变体画展、浙江美术馆的痕迹浙江现代版画系列展等。

2.警惕收藏两极化趋势,改善被动收藏、藏而难展现象。回首半个多世纪的公立美术馆发展历程,收藏工作主要存在重视不够、家底不清、投入不足、研究滞后、利用不够等问题,缺乏摸底、梳理、研究、利用、推广。针对这种困境,文化部实施了“国家美术收藏工程”,2013年实行建国以来首次的国有美术馆藏品普查。截止2013年底,全国美术馆藏品总数557643件,是2012年的1.6倍多,2011年的2.5倍多,显示公立美术馆藏品增长很快,同时根据公布的328家国有美术馆藏品数据统计,藏品分布并不理想,仅两成多藏品数量达到千件以上,七成多藏品数量不足千件,近一成藏品数量甚至为0,八成多的美术馆藏品库房面积不足一百平甚至没有,仅一成多的藏品库房面积达到500平以上,这些数据整体表明了公立美术馆的收藏工作并不乐观,整体上存在藏品资源两极化、保存空间严峻的问题,藏品多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北京、湖北等省份,集中于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等少数大馆上,多数公立美术馆藏品匮乏,数量最少的省份是贵州、云南、广西等省。藏品分布过于集中在少数馆或省份,乐观的是解决成体系、有特色的藏品尽早出库展览具有很好的基础与现实可行性,“馆藏精品展出季”到2015年已有15000余件(套)出库展出,与全国普查约55万件藏品体量比较,仅为冰山一角,若能提供给藏品集中馆更多出展契机,加大馆藏展频率,成效将更为明显。这些公立美术馆应善用“馆藏精品展出季”等平台,学习展例,从不同类型的藏品中,触类旁通,学到如何梳理、规划、推广藏品,让更多藏品走出库房,这样才能建构藏品中的美术史,形成自身特色的美育阐释系统,让公众得到美育,实现藏品的价值,而不是让藏品“打入冷宫”,藏而不展。同时,在藏品两极化的末端,多数公立美术馆藏品少,成体系不多、库房场所有限、藏品展览及利用推广相对滞后,这些馆应以“国家美术收藏工程”为契机,领会要旨,加大收藏力度,制定收藏长远规划,重新审视本馆的收藏工作,在以展代收、接受捐赠的传统模式下,争取收藏经费,主动采取购买、交换等渠道,收藏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藏品入库后,做好档案及数据库建设,加强藏品的梳理研究,开展藏品的展示推广工作,这样收藏工作才能改观,实现后起直追,体现自身独特价值,改善被动收藏、藏而难展现象,实现美术收藏业态的良性发展。

当下是美术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被誉为“美术馆时代”,要想在新时期发挥自身优势,呈现自身价值,公立美术馆唯有看清形势,抓住契机,推动软硬件建设,摒弃接展不策划、展览不收藏、收藏不研究、教育不推广的症结,向收藏、研究、策展、公众教育、普及推广上多做延伸,才有助于推动美术馆的全面专业化建设,实现美术教育职能,做到美术成果全民共享。

作者简介:

邓文冰,男。文学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现任职于厦门市美术馆,中级馆员,长期从事美术收藏、美术展览、美术史论研究工作,参与策划筹备中国(厦门)漆画双年展、十一届全国美展厦门漆画陶艺展、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展等大展,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在各大美术期刊发表。

作者:邓文冰

上一篇:差异性高中化学论文下一篇:吊脚楼建筑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