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学发展论文

2022-04-29

提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虽然他们多从事与工业和服务业相关的工作,但户籍上登记的身份仍是“农民”,因此传统上常被称为“农民工”。然而,许多人并不认可这一身份称谓,认为它反映出城乡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艰难处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学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学发展论文 篇1:

试析新词语“钟摆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模式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都市白领们虽然在大城市谋得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但面对持续攀升的房价却力不从心。于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开始选择一种折中的生活方式,即在中心城区工作,在房价相对较低的远城区或周边城市买房安家。他们有规律地往返于单位和家庭之间,或每天一次,或每周一次,就像来回摆动的钟摆一样。于是,有人形象地将这个族群称为“钟摆族”。

(1)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日益加深,长三角出现了诸多“钟摆族”,如家在杭州,办公室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袁先生已经做了好几年的“钟摆族”,有很深刻的“异地同城”感。(《开封日报》2010年6月18日)

(2)阿华说自己是“钟摆族”,他的钟摆周期一般是一个星期,五天在重庆工作,周末两天在成都生活。(《成都商报》2010年7月20日)

(3)穿梭于两座城市之间,生活就如钟摆般,从一个定点到另一个定点,然后再回来,这就是“钟摆族”的生活。(《新闻晚报》2010年6月11日)

“钟摆”这个用来形象描绘人们在两地之间有规律往返的名词,还出现了名词动用的情况。如:

(4)每天钟摆于上海与苏州之间,虽然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件麻烦的事情,但是刘建春却是乐此不彼。(《青年报》2010年7月5日)

(5)此外,在两地钟摆,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交通成本。(《羊城地铁报》2010年3月31日)

例(4)和例(5)中的“钟摆”均用作动词,表示“像钟摆一样运动”的意思。

“钟摆族”最早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些城市在发展规模、基础设施、经济、文化、消费等方面都领先于其它城市。诱人的就业机会和超高房价之间的矛盾使得“钟摆”生活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而当地发达、便利的公共交通网络则为“钟摆”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和物质支持。目前,随着我国二三线城市交通建设布局的加强、发展机会的增多,不少年轻人开始选择在离家乡较近的中型城市求职,每周往返于单位和家乡之间。城际交通的高速发展使得“钟摆族”的队伍在二三线城市也逐步壮大起来。

“钟摆族”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在单一城市内工作生活的传统模式,突破了城市之间的地理界限,反映出新时代人们在就业、置业、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观念转变。从语言学角度看,“钟摆族”这一新词是通过词语模的类推方式衍生出来的。词语模是在词语使用和创造的过程中逐步约定而成的,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在模槽里较自由地填上一定的语素、词甚至词语,就构成了一个新词语。“X族”是“钟摆族”的词语模,其原型义指的是“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族群”,“X”用以标明其共同特征。如“打工族”指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务工的族群;“月光族”指将每月工资全部花光的族群;“草莓族”指像草莓一样经不起磕碰、承压能力差的族群。具体而言,“钟摆”能进入到“X族”词语模中,是基于隐喻的认知模式。隐喻指的是以象似性为基础的不同认知域之间的语义投射,通常是用一个具体概念来形象表达另一个抽象概念。人们在城市之间有规律地往返,时间固定、地点固定、方式固定,这和钟摆的有节律来回摆动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同时,钟摆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用它来隐喻人们的这种新生活模式,既直观形象,又易于理解和记忆。于是,人们便将“钟摆”放入到既有的“X族”词语模中,构成了新词“钟摆族”。

其实,在新词“钟摆族”出现之前,人们曾使用过另外的名称来指称这类人群—— “城市候鸟”。如:

(6)广州市民黄开家住江南西路,属于典型的家庭在广州,工作在深圳的“城市候鸟”一族。对广东五年来的交通巨变,他有很大的“发言权”。(《新快报》2007年10月15日)

(7)每天,大珠三角区域内数以万计的“城市候鸟一族”穿梭在两个城市之间,越来越便利化的轨道交通,让他们把将“家”和“办公室”安排在了沿线的两地。(《南方日报》2008年10月19日)

但是,“城市候鸟”不仅可以用来指称“工作在此城,生活在别处的跨城际就业人群”,还常被用以指称留守儿童、农民工等流动性较大的人群。如:

(8)暑假,对城里孩子而言,只是一段拉长的假期。可对于父母在大城市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暑假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这是他们和父母难得的团聚时刻。每年7月,他们“飞”往城市,与父母团聚;8月,他们又陆续回到农村上学、生活。留守儿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城市“候鸟”。(《湖北日报》2006年7月18日)

(9)江西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只做城市“候鸟”(《赣南日报》2010年4月2日)

“城市候鸟”指称的不明确性注定了它只能作为一种比喻用法来使用,无法凝固成具有精确语义内涵的一般名词。这便为“钟摆族”的“后来者居上”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一方面,社会生活的新变化需要新词语来表现,另一方面,“X族”词语模旺盛的构词能力和已有词族成员的大量使用,均为“钟摆族”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它一出现就为人们所广泛接受,被专门用来指称“在一个城市工作,在另一个城市生活,有规律地往返于两地的人群”。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原本明晰的城市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一些特定经济发展区域内的“钟摆族”开始用“区域名+人”的方式来定义自己的地域身份,如“长三角人”“珠三角人”“长株潭人”等。

(10)由于城际交通网络的健全改变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令公共设施的覆盖半径迅速扩大,将使“长三角人”这一新兴人群大量涌现。(东方网,2010年3月29日)

(11)铁轨网的建设与可预见的通车盛景,已让不少珠三角人开始规划未来2到3年的全新生活。(《广州日报》2009年11月18日)

(12)城际铁路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长株潭半小时通勤圈,催生长株潭“钟摆族”。……有一天,当一个路过城市群的陌生人在长株潭城际列车上遇到一个人,陌生人问对方“你是哪里人”时,或许对方会略加沉吟后告诉你:“我是长株潭人!”是啊,生在湘潭、在长沙工作、在株洲居住,这样的人,只能叫长株潭人!(《长沙晚报》2010年6月30日)

这种新兴的表达方式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是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过去,人们在指称自己的地域身份时主要用“城市(省份)名+人”的方式,如“武汉人”“湖北人”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圈的逐步扩大,人们工作、生活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钟摆族”在一个城市工作,却在另一个城市安家,他们在表述自己的地域身份时已很难再用某个城市的单一名称来进行概括。社会生活新现象的出现需要语言系统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于是“区域名+人”的新兴表达方式应运而生。该表达方式在继承“地名+人”的基本组合模式基础上,将“地名”的范围由原本具体的地理行政区划名称扩展到边界相对模糊的经济文化区域名称。这样一来,既保留了原有的语法、语义底层,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易于为语言使用者所理解和记忆。

目前,我国的社会公共交通网络正日益繁荣,城市间的连通性在逐步加强,城际联系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频繁,这必将催生更多的“钟摆族”,“钟摆”式的新生活模式也将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李宇明.词语模[A].邢福义.汉语法特点面面观[C].北京:北京

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曾丹.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认知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7,(1).

[3]刘楚群,龚韶.词语族的构造理据及规范问题分析——基于“X

族”“X奴”的对比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4]付义荣.漫谈“族”尾词[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5]沈孟璎.试论新词缀化的汉民族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

版),1995,(1).

(曾丹 湖北武汉 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430056)

作者:曾丹

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学发展论文 篇2:

从“农民工”到工人

提 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虽然他们多从事与工业和服务业相关的工作,但户籍上登记的身份仍是“农民”,因此传统上常被称为“农民工”。然而,许多人并不认可这一身份称谓,认为它反映出城乡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艰难处境。对北京东部一个流动人口社区的民族志田野调查发现,城乡劳动力人群在努力摆脱“农民工”这一称谓,他们的子女对城市具有较高的认同,但是他们常常被社会以多种方式进行区隔。对其语言使用和身份认同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探讨城乡劳动力人口的“工人”身份构建,可以看出深度城市化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流动人口返乡进行新农村建设是城乡发展的一个方面,但是对于大部分选择留在城市的人们来说,劳动力人口的市民化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人身份构建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从“农民工”到工人,城乡流动人口自身和整个社会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城市化;农民工;语言身份认同;民族志田野调查

DO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210302

From “Peasant Workers” to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Identity in Urbanization

Dong Jie

Key words urbanization; peasant workers; discursive identity constructio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一、引 言

改革開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9亿,占全部劳动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当前的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数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具有在城市中生活时间较长、在城市建立家庭并养育子女等特点,早已不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业人口农闲时进城务工、农忙时回乡耕种的“农民工”了。而且他们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城市中出生并成长的“打工二代”,对于城市生活比乡村生活更为熟悉。然而,由于大多数城市流动人口的户籍仍然是“农民”,因此传统上常被称为“农民工”或“民工”。虽然这一称谓有其实用性,而且已经在生产生活、新闻报道、学术研究等领域广泛使用,但是许多人并不认同“农民工”这一身份标签,认为这个标签隐含了“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的过渡性身份(De Fina et al. 2006;Dong 2020)。

“农民工”这一称谓反映出许多城市在接纳城乡劳动力时所面临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劳动力。中国过去40余年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源源不断、训练有素的城乡劳动力人口。另一方面,城市的快速膨胀引发人们对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系统的担忧,比如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户籍儿童跨区、跨片入学难等,因此人们对于非户籍儿童在城市就学有较大顾虑。再如几年前空气污染、雾霾严重,部分原因是城市机动车流量大、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城市承载能力的关注。然而,城乡流动儿童需要满足的是其义务教育需求,因此极少“占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Dong & Blommaert 2009)。同时,城乡流动人口私人小轿车的拥有比例较低,他们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电动车或自行车,因此产生的机动车尾气有限。可见,许多关于城乡流动人口的刻板印象并不准确。

国外许多大都市在发展进程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以伦敦为例,英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全球首个实现城市化(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的国家。伦敦人口1800年为86万,1850年增长到232万,至1900年则增长到658万(陈胜昌,等2005)。二战以后,英国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战后重建工作。由于战争造成的人口短缺,大批劳动力移民涌入英国主要城市。他们活跃在采矿、建筑以及服务行业。在伦敦,多数移民在伦敦东部的码头区和港口从事体力劳动。起初,许多英国民众的心理预期是,这些劳动力移民只是短暂停留的临时打工者,工作结束后他们就会返回其母国。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人留了下来,从事体力劳动、建立家庭、融入当地社会,他们的孩子也多以英语为母语,并形成相应的身份认同。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也都类似,发展速度快,人口增长幅度大,移民不断本地化和市民化,这里不再赘述。

伦敦的具体情况虽然与中国大城市有诸多不同,但无论是中国自身经验,还是国外相关案例,都显示劳动力人口市民化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劳动力的市民化身份构建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近年来在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等领域,流动人口市民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他们的教育水平、能力素质、社会融入,以及他们在住房、就业、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如王晓华2019;蔡鹏,严荣2020;蒋飞云2019)。这些研究致力于解决城乡劳动力在市民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对于他们的社会定位、身份认同和长期发展等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仍然比较缺乏。虽然不少研究以他们的“社会身份认同”为方向,但多着眼于阐述他们应该如何融入城市生活这一问题。在国际移民研究中,“融入”主要指移民放弃自己原有文化,完全吸收移入国文化(Berry 2005)。由于这种主张“被吸收、被同化”的观点以文化不平等为基础,既对移民不公平,又難以实现,因此已经被国际学术界摒弃了。虽然我国城乡移民与国际移民有一定区别,但是就其社会融合来说则具有共性。城乡劳动力在市民化(包括从事第二产业的工人和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过程中,在成长经历、生活习惯、语言特征、文化习俗等方面呈现高度的多样性,不应该用一些研究中所谓的“文明素质水平相对较低”“与城市现代文明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等对他们进行污名化和边缘化。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城乡劳动力人口研究主要聚焦于普通话和方言的语言态度、语言选择、普通话交际水平、家庭语言政策等问题(如刘玉屏2010;石凤2018;夏历2007,2017)。近年来,打工者及其子女的语言身份认同研究也日臻成熟,从言语交际和元语用等层面探讨这一群体通过不同语码之间的选择和转换、对细微语言特征的使用以及对自己和他人语言特征的评价,构建身份认同(如董洁2011,2014,2016;Dong 2009,2011,2013,2017,2020;付义荣2016)。通过语言的使用而构建的身份被称为语言身份认同。人们在不同的语言使用层面上构建身份认同。在交际互动层面,人们通过多种口音之间的转换来构建身份,他们的某些语言特征也会“透露”他们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等身份认同要素。在元语用层面,人们可以通过对语言使用特征的评价话语进行身份构建,比如表达某种口音“好听”“绅士”“土”“可笑”等元语用评价可以反映出人们对该口音是否认同(Dong 2011:45~51)。以英语为例,许多英语学习者认为标准英语“好听”,显得有教养、有绅士风度,因此也倾向于学习和模仿这种口音,从而构建“高学历”“国际范”等身份认同。在某些语境中,中-英语码转换还可以构建大都市的“雅皮士”身份(Zhang 2005)。因此语言的使用在身份构建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对象如何评价自身的语言身份,尤其是如何称呼自身及其所属的社会群体,是语言身份认同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本文通过流动人口对自身群体的称谓,如“农民工”“打工人”“流动人口”“新工人”,探讨他们在元语用层面构建的语言身份认同。本文报告北京市朝阳区一个流动人口社区的民族志语言景观语料,并分析其中3个案例语料。与传统的语言景观研究不同,民族志语言景观研究不仅讨论公共空间展示的语言文字,而且通过长期在该空间生活和观察(参与式观察),以及与其他空间使用者,尤其是语料的生产者和使用者讨论(深度访谈),给他们以发出“声音”的机会,力图多层次、多维度、准确地解读语言景观语料。本研究从笔者2017~2019年收集的115份景观语料、42份田野日志中,选取3个最具普遍性并且反复出现的流动人口对自身称谓的语料个案进行报告和分析。

二、“农民工”是工人还是农民?

本研究的民族志田野是北京东部的一个城中村。那里的村民曾经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由于近年来北京城区不断扩大,与其他许多城中村一样,这里也逐渐成为城区的一部分。虽然附近区域已经是高楼林立,但是由于这里紧邻首都机场,每隔几分钟就有飞机从头顶上飞过,不适宜商业开发,因此仍然保持着城中村的典型样貌(Sun 2014)。许多村民已经迁出,留下的村民翻盖了房子,租给来北京打工的城乡劳动力。这里房价便宜、交通方便,备受打工者青睐。多年前,一个打工者社区搬到这里,自发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小型剧院、二手商店等,为城乡流动人口服务。他们还定期举办艺术节、演唱会、打工春晚、专辑发行等文化活动,丰富城乡流动人口的业余文化生活,并将收入(如发行专辑的收入)用于建立一所打工子弟小学,为居住在周边地区的流动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个劳动者社区受到了媒体和知识界的广泛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本文3个案例包括该社区的语言景观研究(案例一)、“流动”儿童访谈(案例二)和该社区的主要创办人之一的访谈(案例三),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呈现和分析该打工社区及其居民的语言身份构建状况。

案例一:打工者、流动人口、新工人

本文呈现的第一个案例是以语言景观研究方法在城中村采集到的景观语料(图1、2、3、4、5)。这些景观语料都与城乡流动人口对自身的称谓有关,如图1和图2中的“打工”,图3中的“流动儿童”,以及图4和图5中的“新工人”。

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图1)、打工文化艺术节、打工青年艺术团和打工春晚(图2)等,是一系列以“打工”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形式。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是2007年由打工青年艺术团发起的一家民间公益性博物馆,在创立过程中得到慈善公益捐助。这里的展品包括政策文件、照片、信件、工作证、暂住证、工资欠条、劳动工具、劳动制服,以及打工诗歌等文艺作品。博物馆的目标是记录打工生活,构建打工者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图2呈现的是打工艺术博物馆中的一个展板。打工春晚是由打工者社区的工友和义工们2012年开始举办的小型春节晚会,每年春节前夕专门为打工者举办,目的是使留守北京的打工者们也能度过一个美好的除夕。与央视春晚不同,打工春晚并不邀请娱乐明星,也没有华美的服饰,而是用劳动者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展现自己的风采,发出自己的声音(宋晖2013)。

从这两份语料和该社区的文化活动命名来看,“打工(者)”是被这一群体认可的称谓。本文也采用“打工者”来指代这一群体。“打工(仔)”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从香港传入内地,指工薪阶层或受雇者。随着影视作品如电影《特区打工妹》等的传播,“打工者”一度指从农村到城市外出打工的人。不过随着近年来“高级打工”“打工皇帝”等称谓的出现,在一些市民看来,“打工”似乎和城市“白领”的含义更为接近。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打工人”一词成为网络流行语,虽然被城市工薪阶层热捧从而带来许多社会关注,但其本来意义也在流行过程中被消解,其原本所指的人群在这一网络狂欢中失声。

图3也是打工博物馆中的一个展板,记录的是城乡劳动力移民子女在城市中接受义务教育的困境。“流动儿童”(以及“流动人口”)在主流媒体和知识界广泛使用,但是这些儿童除了在中学阶段需要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以外,其流动性并不很强。许多“流动儿童”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来到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有的则是在城市中出生和长大的。之所以称他们为“流动儿童”,主要是由于他们的户籍不在城市。虽然近年来许多城市都致力于为他们提供公立义务教育,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升入中学(Dong 2011)。“流动”一词含有“不稳定”“不确定”的意义,也反映出他们不完全被城市主流人群(或重要他人)所接受的现实情况。但是以“流动”为名将他们与城市儿童进行区隔,必将对他们的长期社会化发展产生影响,具体影响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追踪调查。

图4是该打工者社区内的小型剧场“新工人剧场”,图5是社区内部刊物《新工人》季刊(2010年1月)的封面。这份内部刊物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人撰写的对第二届新工人艺术节的观后感,社区成员创作的诗歌、相声等文艺作品,以及社区成员们对“新工人未来发展”“新工人文化”等问题的反思。知识界也使用了“新工人”这一称谓,例如吕途(2013,2014,2017)的《中国新工人》三部曲,黄典林(2013)《从“盲流”到“新工人阶级”》和汪晖(2014)的《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中都用到了“新工人”这一称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尝试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保障他们的权益,并建议将“农民工”更名为“新工人”。在大众传媒领域,主流媒体如《民族日报》于2020年刊登报道《“新工人”成长记:从贫困农妇到生产组长》,《楚天都市报》也发文提议《一线农民工成长为新型产业工人》。可以说“新工人”是打工人群自身、知识界和媒体等不同群体接受度都比较高的一个称谓。

不過,“新工人”这一称谓在何时、被何人提出,如何定义“新工人”,他们“新”在哪里,与(老)工人之间构成什么样的关系,甚至“新工人”是否存在等问题都存在广泛争议(如袁长庚2015)。打工群体内部也有类似的质疑声音,比如有工友指出“给农民工改名是画蛇添足”,因为他们不在乎别人怎样称呼他们,而是在乎能否按时拿到工钱,自己的权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也有工友,如本文案例三中的李先生,对新工人的“新”字提出不同看法。

为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人群的语言和身份认同进行研究,本文接下来进一步讨论访谈语料,包括对一名在该城中村内生活和就学的儿童访谈和对打工社区创始人之一李先生的访谈。

案例二:那里“全是虫子!”

1.菲菲:我今年就得回去。(声音低,犹豫)

2.董:是吗?!那你觉得回去怎么样?回去的话是你父母也回去吗?

3.菲菲:不知道呢。

4.董:你回去过吗?

5.菲菲:回去过,之后我就被吓哭了。

6.董:是吗?!

7.菲菲:全是虫子!

8.董:全是虫子!

9.菲菲:别人对老家留下的都是美好印象,我对老家留下的全是恐惧。

【田野日志2019-Feifei-087】

在探讨城乡劳动力人群的身份构建时,其子女的身份认同是重要的研究视角。案例二中的菲菲是一位12岁女孩,在社区组建的打工子女学校读六年级。在一次周六的课外活动中,笔者作为志愿者老师和菲菲分到一组做活动。六年级的孩子面对的主要难题是选择留在北京还是回老家升学。说是“选择”,其实他们没太多选择余地。由于对考生户籍和学籍的要求,打工子女留在城市并升入有竞争力的中学希望非常渺茫。在学业上继续追求深造的孩子需要尽早回老家读初中,以免耽误学业。午休时我们聊起老家的事,菲菲说“别人对老家留下的都是美好印象,我对老家留下的全是恐惧”(第9话轮)。在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持类似看法的学生并不少见。多数孩子在说起回老家的经历时都会提到不熟悉当地环境和生活习惯的问题,有的表示他们不会说或者说不好家乡话。虽然他们对老家抱有好奇心和亲近感,但是大多数表示不愿意在老家长期生活,究其原因,有的是和菲菲一样,觉得老家的生活难以适应;有的是因为他们的父母需要留在城市里继续打工,他们如果回老家就会成为“留守儿童”。有时候这些儿童也会受到一些苛责,比如被说成“忘本”。但是考虑到他们大多数是在城市中长大的,老家对他们来说主要存在于父母长辈的交谈中,以及春节回老家过年的短暂经历中。因此他们对家乡的陌生感和城市儿童是类似的。同时,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对城市语言(通常是普通话以及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的认同也显而易见。

身份认同研究通常按照父母的社会阶层定义其子女的阶层身份,并认为子女的身份认同反映其父母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但是案例二显示,菲菲及其他“打工二代”的身份比他们的父辈更加复杂。如果说他们的父辈能够接受丧失劳动能力后回到农村生活,打工子女们面临的选择和承担的压力则更加呈现多维度、多层面和不断变化的态势。正如前文所述,身份认同的构建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个人的身份认同不单单是自己决定的,也需要他人的认可(Blommaert 2005;Dong 2011)。对于打工子女来说,他们对市民身份的认同有时候不能得到同伴、家人、老师以及社会中重要他人的认可,因此难以确立。同时,他们在老家的亲戚朋友会把他们当城里人看待,因此他们对于自己是市民还是农民比较迷茫,从而形成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性身份认同。

案例三:工友之家社区负责人访谈

1.董:那你觉得合适的(称谓)是什么呢,是打工者吗?

2.李:其实无所谓,工人嘛,我感觉,就是工人。

3.董:工人,或者新工人?

4.李:我们是用新工人,打工的,都可以,其实真正的身份,就是工人,惯用的就是打工者,我跟他们都讲了(不要用“农民工”这个称谓),有的人不能理解,有的工人就认为自己是(农民工),这类工人我认为他还是需要启蒙的,他没有群体意识和权利意识。

【田野日志2018-Li-133】

案例三呈现的对话是李先生对周围人,尤其是他的熟人和朋友使用“农民工”一词的看法。李先生18岁来到北京打工,2002年和工友们一起创办了打工青年艺术团,利用业余时间为工友们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作品。作为城乡流动人口中的一员,并且长期生活在他们中间,受访人(下文称为“李先生”)的看法在这一群体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同时,由于长期服务于这一群体,李先生的观点对这一群体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笔者到访的时候,李先生正在电脑上和朋友在线讨论问题,笔者在旁边等了一段时间。这期间笔者观察到他们讨论得很激烈,李先生有些情绪激动,因此在他们讨论结束后笔者询问了讨论情况。原来他们在争论“农民工”这一称谓是否合适。在随后的交谈中,李先生把这些人分为3类。第一类是“年纪大的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并且习惯了使用“农民工”一词,因此劝说他们不再使用这个词非常困难。第二类人是“不太熟”的人,李先生和他们交流机会少,“一年也见不到两面”,因此劝说他们是“没有必要”的。第三类人是李先生的朋友或者熟人。当李先生明确告知他们不应该使用这个称谓,他们仍然继续使用,这令李先生不满。

李先生比较倾向于哪个称谓呢?笔者猜测“打工者”和“新工人”应该是可能的选项(话轮1和3)。对于李先生来说,“打工者”“新工人”都是可以的,但是“工人”才是最合适的称谓。为什么“工人”比“新工人”更贴切呢?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用李先生自己的话来解释,“工人嘛,我感觉,就是工人”(话轮2)和“其实真正的身份,就是工人”(话轮4)。可以看出,李先生认为他们做的是工人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工人,所以没有必要从工人群体中把他们区分出来。

李先生对于工人身份的认同,与案例二中菲菲的城市身份认同有相似之处,都是既需要自我认同、又需要他人认可才能建立起来的身份。不过和菲菲不同的是,李先生构建的不是个体身份,而是群体身份(Agha 2003),但是这个群体身份没有得到群体的广泛认同,“有的工人就认为自己是(农民工)”(话轮4)。这种社会结构层面的定式思维被人们不断重复,并被弱势群体自身所内化,传递给他们周围的人以及他们的下一代,使之更加固化和难以改变(Bourdieu 1987)。对于这种情况,李先生认为“他还是需要启蒙的,他没有群体意识和权利意识”,这也就是他和同伴们创办打工社区的原因之一。

三、讨论:从“农民工”到工人

从宏观视角来看,农村“荒漠化”、新农村建设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劳动力回流現象逐渐显现;城镇的多元化发展,如卫星城模式,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然而对于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城乡劳动力来说,他们和他们的下一代如何构建身份认同,如何长期发展,以及如何有尊严地生活,是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都要面对的时代命题。同时,一个社会如何对待弱势群体,是其文明发展和社会公正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通过对民族志语言景观语料以及访谈语料的分析,探讨城乡劳动力人口及其子女的语言身份认同。从“打工者”到“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再到“新工人”,该城中村的多处景观语料反映出他们为摆脱“农民工”这一边缘化称谓所做的努力,以及不断探索和构建其群体身份认同的尝试。城中村中儿童的访谈显示,许多打工子女在城市中长大,对城市的认同相对较高。虽然也有例外,但是在我们的田野调查中持有这一看法的儿童和青少年比较普遍。与他们的父辈“落叶归根”的观念相反,“打工二代”通常不认为自己迟早要回归农村。不过,由于升学的要求,他们却是面临“回老家”最为迫切的一个群体。这与笔者在其他田野调查(如2005~2007年在北京宣武区某公立小学的田野调查和2009~2011年在石景山区某打工子弟学校的田野调查)中得出的结论相呼应(Dong 2009,2011)。

对李先生的访谈则把这一群体身份认同推向一个新高度。从田野调查前期的语言景观研究来看,“新工人”也许是这一群体接受度最高的称谓。不过李先生的回答表明,“新工人”中的“新”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做的是和工人一样的工作,他们实际上已经是工人,为什么要以“新”来进行区分呢?如果他们是“新工人”,谁才是(真正的)工人呢?从“农民工”到“工人”看似是几个字的区别,实则反映出他们常年服务的城市对他们的贡献和身份的认可。然而这一称谓能否确立还需要满足几个重要的条件。首先需要得到群体内部的广泛认同。正如李先生所说,当许多城乡劳动力人口使用“农民工”指代自身、并且不对这一称谓背后的污名化含义进行反思时,他们的“工人”群体身份是难以形成的。其次,当广大市民对“农民工”称谓习以为常和熟视无睹时,仍然认为他们在失去劳动能力时应该回归农村,城乡劳动力人口在城市中就难以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更重要的是,当大众传媒和知识界权威话语持续使用“农民工”指代这一群体时,人们的观念不断被固化,改变就愈发困难。

因此,笔者认同李先生的工人身份,认为他们从事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工作,和工人没有区别。但不论是普通市民、媒体学界还是一些城乡劳动力自身,都需要对他们的劳动付出和社会身份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他们在城市安家落户,养育子女,做着与城市工人一样的工作,理应和其他市民享有同等机会和权益,获得同样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地位。但现实情况却是,他们被社会以多种方式区隔,他们的付出常常不被“看见”,他们的声音难以被“听到”。从“农民工”到工人,城乡劳动力自身和整个社会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蔡 鹏,严 荣 2020 《新市民的住房问题及其解决路径》,《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陈胜昌,等 2005 《城市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战略》,载中国生产力协会《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董 洁 2011 《北京农民工子弟语言使用与身份认同调查》,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國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1》。北京:商务印书馆。

董 洁 2014 《民族志研究视角下的语言身份认同:两例北京农民工子女个案》。《语言学研究》第1期。

董 洁 2016 《“城市新移民”的语言身份认同》,《语言战略研究》第1期。

付义荣 2016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使用与社会认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黄典林 2013 《从“盲流”到“新工人阶级”——近三十年〈人民日报〉新闻话语对农民工群体的意识形态重构》,《现代传播》第9期。

蒋飞云 2019 《新时代文化育人促进新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研究》,《长沙大学学报》第6期。

刘玉屏 2010 《城市适应:农民工语言行为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吕 途 2013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北京:法律出版社。

吕 途 2014 《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北京:法律出版社。

吕 途 2017 《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石 凤 2018 《广西新生代农民工语言状况及城市融入调查研究》,《智库时代》第33期。

宋 晖 2013 《当代新型劳工文化的主体建构与传播:以北京皮村为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6期。

汪 晖 2014 《两种新穷人及其未来——阶级政治的衰落、再形成与新穷人的尊严政治》,《开放时代》第6期。

王晓华 2019 《新市民子女融入性养成教育的路径探索》,《教育观察》第21期。

夏 历 2007 《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夏 历 2017 《农民工语言城市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袁长庚 2015 《怎样讲述“新工人”:当代史、新农村与世界经验》,《中国图书评论》第5期。

Agha, A. 2003. The social life of cultural value.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23 (3–4), 231–273.

Bateman, N. & G. Milne. 1983. A Roman harbour in London; Excavations and observations near Pudding Lane, City of London 1979–82. Britannia 14, 207–226.

Berry, J. W. 2005. Acculturation: Living successfully in two cul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9(6), 697–712.

Blommaert, J. 2005. Discour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7. In other words. In: J. Revel & L. Hunt (eds.), Histories. French Constructions of the Past, 514–520. New York: The New Press.

De Fina, A., D. Schiffrin & M. Bamberg. 2006. Introduction. In: A. De Fina (ed.), Discourse and Identity, 1–2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ng, J. 2009. ‘Isn’t it enough to be a Chinese speaker’: Language ideology and migrant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a public primary school in Beijing.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29(2), 115–126.

Dong, J. 2011. Discourse, Identity, and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 The Long March to the City.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Dong, J. 2013. When modern public space encounters postmodern migration: Abnormality and the making of migrant identities. Sociolinguistic Studies 6(2), 239–258.

Dong, J. 2017.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Voice in Globalising China. London: Routledge. https://www.routledge.com/The-Sociolinguistics-of-Voice-in-Globalising-China/Dong/p/book/9781138798809.

Dong, J. 2020. Global learning from the periphery: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a Chinese urban migrant school. Sustainability 12(1), 381.

Dong, J. & J. Blommaert. 2009. Space, scale and accents: Constructing migrant identity in Beijing. Multilingua 28(1), 1–24.

Sun, W. 2014. Subaltern China: Rural Migrants, Media, and Cultural Practice.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Zhang, Q. 2005. A Chinese yuppie in Beijing: Phonological vari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professional identity. Language in Society 34, 431–466.

责任编辑:魏晓明

作者:董洁

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学发展论文 篇3:

联系生活 细究问题 条理组织 图文转化题巧作答

例题呈现

丰子恺的漫画用笔简洁,平淡中有无限的韵味。请以“人散后”为开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幅漫画“闲适”或“凄清”的意境。(50字左右)

例题解析

这是一道漫画类的图文转换题,与常规漫画题相比稍有创新,解答此题需注重想象,答题语句要有意境。解答漫画题特别要抓住画面上最突出、夸张、变形的部分,这些部分往往集中体现了漫画的寓意,还需思考漫画中具体对象的象征意义,这些内容可以借助漫画里的文字或者标题来理解。答题时句式选用、词语锤炼等是难点。

参考答案

“闲适”示例:人散后,新月依旧舒眉头,清风恰似你的温柔。人走香却留,芬芳飘满楼。月淡如水,心静似水,虽散不寂寞,相约到永久。

“凄清”示例:人散后,椅空、茶冷、夜凉,四周一片空灵;热闹远去,冷清却登场。望苍天,月如钩,一股离愁涌心头。一个人的舞台,只有寂寞在喝彩。

方法指引

图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题型,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命题灵活多样,突出对同学们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同学们创造能力的发挥,能够很好体现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

图文转换题型一般根据所供材料或表达角度分类:1.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①表(格)文(字)转换题;②图(“徽标类”“漫画类”)文转换题;2. 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①直接表述图表信息;②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但是由于该类题型容易创新,是高考改革的“试验田”,因此又不能简单如此归类,形成思维定势,否则在复习中容易陷入僵化,抛弃了语言运用灵活性的考查目标。

可以从以下三步来做图文转换题:

一、联系社会生活,理解试题素材,获取解题信息。

图文转换题与其他的语言表达应用题一样,其考试内容来自于社会生活。从材料特点上看,其具有典型的时代性特征:也许就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热点;也许是近年来社会生活中语言运用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方面,值得语言学研究关注的对象;也许是社会生活中必须掌握的基本语文技能等。但无论是哪种材料,都需要同学们去认识、思考考题中关联的社会生活现象,关注图表反映的内容,厘清考题中语言表达内容的指向。

一般来讲,不同的素材考查侧重点有所不同。

图表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化为直观的信息,来展现社会中的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揭示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进行总结或判断发展趋势等。图表解答题就是要求同学们将图表中相关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它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概括提炼能力。

漫画,直接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主题在于或明或暗地揭示社会现象,或批评、或褒扬、或讽刺、或寓意……以期引起关注。考查目标在于检测同学们是否能结合生活来思考认识漫画所反映的生活现象,观察画面时是否分析细节、揣摩寓意、抓住关键、理解矛盾。这类题目特别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画面联想、想象,注重夸张处,要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思考寓意及内涵。考试形式或描述、或议论、或拟标题、或编公益广告等。

徽标,一般试题多选择公益类活动徽标来命题,要求通过对徽标的解读,理解活动的文化内涵、徽标寓意指向。考查重点是同学们对徽标的结构、形状等外形特点是否观察仔细,能否清楚说明介绍画面;能否联系活动主题,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

所以,第一步需要同学们关注生活去筛选考题信息,分析、综合材料内容,敏锐地捕捉信息,精确地分析信息,为准确精炼概括作好准备。完成第一步时需注意既不遗漏信息也不无中生有,还需作合理推断,以使得答案要点全面准确。

二、细读试题内容,紧抓命题要求,明确提问指向。

在图文转换题命题上,一般提问指向描述现象、提炼观点、说明画面、概括特征、预示趋势、揭示寓意以及拟写标题等。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需明确选用正确的语句、表达方式来答题,如说明性语言、议论式语言、叙述式语言等。提问中多对语言表达提出明确要求,如语言要准确、生动、有条理等。

对于该类题型中的创新问题,一定要严格按照问题要求答题,问什么答什么。越是与之前问题有变化的提问方式,在问题设置方面一般都有明确答题指向,所以必须抓住问题关键点来回答。

三、 思考答题层次,规划句式,明确内容,流畅表达。

细读要求明确答题方向后,组织答案是答题的第三步,也是最难最关键的一步。组织答案时需注意语言的得体、准确、生动等基本规范及句式、字数等特别要求,表述方面做到语言简练、思路清晰、避免啰嗦、条理混乱。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等。

现场练兵

1. 阅读下面关于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后出生)和传统农民工(1980年前出生)受教育水平比较表,请就新生代农民工的突出特点和二者的共同问题各写出一条结论(不出现数字)。

结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新生代农民工较之传统农民工,受教育时间普遍较长(或“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意思符合即可)

(2)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传统农民工,接受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比例都相对较低。(意思符合即可)

(作者:陈磊,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作者:陈磊

上一篇:防范金融风险规避连锁效应论文下一篇:国库集中支付内部风险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