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论文

2022-07-03

摘要:近年来,医学院校通过加强和改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呈现出“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的特点,“硬件”方面有了飞跃发展。但是,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的师德建设,仍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软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论文 篇1:

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思考

摘摘要:胡锦涛同志在给全國模范教师、北大教授孟二冬的女儿回信中提出,“大学教师不但要具备‘学识的魅力’,更要具备‘人格的魅力’”。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如果说“能否教好书”体现了教师的“学识魅力”,那么,“能否育成人”则更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即师德风范。只有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 高校 师德师风建设 和谐教育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教育,主要是指教育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构建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1.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推进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看,无论是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公平,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的丰富,还是人们之间的尊重友爱,无不依赖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提高人的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事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根本途径;教育公正的实现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条件。因此,构建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2.构建和谐教育是高校教师的使命

和谐教育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组织结构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关系的和谐,学生间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良好和谐的氛围能使人心情舒畅,从而使学校的组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和谐教育的构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任务,可以说,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和谐社会要求和谐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专门的知识与技能,更应该是一个懂得如何做人,懂得尊重和爱、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崇尚奉献的人,这必然要求教师既要有高深的学问,更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积极的敬业精神。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和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1.价值观的多样化给高校师德教育带来了冲击

社会转型期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价值观呈多样化发展趋势。教师的思想状况明显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部分教师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观念日渐淡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部分教师理想目标实际化、价值实惠化、道德观念自我化、重利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对师德教育工作有逆反心理。

2.人才培养和使用中的重才轻德导致教师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目前,部分高校在人才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上出现了偏差,“重业务,轻政治”、“重智育,轻德育”、“重学历,轻素质”的倾向日益明显。在人才使用中,只重学历和文凭,仅看业务能力和水平,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放弃对道德的考核和量化。主管部门出台的政策,很多要求都片面强调所谓的“硬指标”,如职务评聘中对论文、课题、专著的要求。这种简单数字量化的管理模式必然导致教师只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

3.师德建设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评价机制

目前,虽然多数高校都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充实了相关的师德建设内容,有的还细化了师德行为规范。但是多数仅停留在书面和文字上,很少贯彻落实。师德建设只讲教育引导,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尚未形成良好的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教育与管理、监督脱节,评价体系缺乏操作性。

三、对加强高校师德教育的思考

师德的基础是信用和职业道德,但是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更先进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师道不立,其教不成。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切实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和领导

高校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团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加以要求和考核,努力营造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2.构建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

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开发教师的潜能,必须构建一个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即学校在制定关系到教职工利益的各项政策时,要充分体现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对师德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同时給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应从制度上给予惩罚,奖惩分明,以激励教师参与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建立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

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其标准量化,通过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进行“四位一体”综合权重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聘任、评优评先、年度考核、晋升(级)、培养、流动的重要依据,并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使教师自觉增强敬业精神,规范自身的师德行为。

4.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仅靠教师的自觉行为远远不够,必须强化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对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监督。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倡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加大对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监督和评议力度,学校要设立师德师风建设意见箱,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加以改进。

5. 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由于教师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灵魂,是深厚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也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系列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促进教师“讲师德、练师能、树师表、铸师魂”,以增强教师的敬业爱岗和无私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可以强化教师的道德自律意识,在全体师生中积极倡导“十德”即:在实践中加强学习以明德,坚定理想以立德,牢记宗旨以守德,克己自律以养德,教书育人以行德,为人师表以崇德,完善制度以律德,强化管理以严德,营造氛围以扬德,常抓不懈以重德,充分展现师德在教书育人中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刘胜,刘健.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7(7)

2. 张惠贞. 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教育与职业[J],.2006(5) □

作者:周清湘

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论文 篇2:

社会转型期医学院校师德建设初探

摘 要:近年来,医学院校通过加强和改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呈现出“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的特点,“硬件”方面有了飞跃发展。但是,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的师德建设,仍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软肋”。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师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和薄弱环节。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全面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制度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1}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医学院校 师德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转型期医学院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表现形式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多元经济结构和多元阶层利益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冲突不断凸显,深刻反映在社会各个领域,给医学院校办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特别是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范,对师德师风影响巨大。

综合文献资料和对一些医学院校师德建设的实地了解,大致呈这样一些状况:总体上,医学院校的管理者都能意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寻求师德建设新机制、新途径、新措施。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和依靠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多数教师能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严谨治学;爱岗敬业,甘于清贫;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师德建设的现状离师德建设目标还是有较大的距离,师德建设工作流于形式居多,务虚的成分居多,师德师风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容忽视,有些问题甚至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职业声誉。

近十多年来,一些医学院校为了抢抓改革促发展的机遇,为了把学校办大、办强,为了提升办学层次,应对各类办学评估,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重硬件建设,轻内涵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一心放在提高硕博比例、提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片面强调科研、医疗等业务工作,忽视了专业教师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忽视了临床教师、教学实习医院教师的师德建设,从而导致教师队伍综合素养跟不上,教师价值观迷失、身份意识淡薄、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弄虚作假、教学敷衍等现象的发生,有悖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之称谓,给医学院校的声誉和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其具体表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育人意识淡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教学,知识的获得渠道更加多样化,教师传授知识这个职能趋于弱化,教师的育人职责重于知识传授。但在教育教学中,一些教师还是停留在只注重传授知识,“授业不传道”,完成基本的教学工作量则止,不注意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思维的启发。一些教师课堂上过分强调大学教师的“学术人”身份,不顾及青年大学生的心智成熟水平,言论过于偏激或自由,使大学生的认知混乱,对学生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违背了“育人先育德”的原则。

2.追逐名利,功利性强。大学教师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创造者、掌握着许多优势资源,有较大的活动天地和较多的获利机会。一些专家、教授,在名利的驱使下,利用特殊身份为利益集团代言,误导民众,侵害公众利益。一些教师不认真搞教学,不踏实做学问,热衷于评优选先,为自己晋职晋级增加筹码,为学而优则仕。搞科研、写文章,热衷于“短、平、快”,甚至背弃科研道德,学术造假,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

3.临床教学育人环节薄弱。虽然我国已经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但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医学院校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仅仅在上岗前接受短期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即可申请高校教师资格。尤其是临床教师,接受教育教学专业化培训的机会更少,使得部分临床教师育人意识缺乏,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医学生的医德培养。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是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医学生的培养十分关键,不单是技能训练,还有医德医风的熏染,这是“身教”远远多于“言教”的教学环节,临床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医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临床教师因临床任务繁重,带教中缺乏耐心,医患互动中没有树立起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操守,对医学生的职业成长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加强医学院校师德建设意义重大

如果医学院校的教师育人意识不强,缺乏师爱,敷衍冷漠,那么就可能培养出同样冷漠、缺乏仁心仁术的未来医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只有教师具有健康高尚的人格,才能使学生的人格趋于健康完整。

如果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持续突破本行业的基本底线,例如,教师缺乏师德,医生缺乏医德,那么这个行业健康长足发展的轨迹就会逐步遭到破坏,慢慢地就会陷入信任危机,后来者需要加倍地付出心血和时间才有可能重建信任,而且还有可能造成无法逆转的后果。而信任危机无法解除的后果将是该行业和行业外部的持续对立,如,医患关系的恶化。这必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破坏社会和谐。医学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和医疗卫生两个行业的声誉,而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又关乎着国计民生,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医学院校的师德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三、加强医学院校师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1.重视思想导向和理想信念引导。社会环境对师德师风有着普遍的影响。我们在谈论任何社会事物和现象时都无法回避社会环境这个因素,它作为外因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事物与现象的产生、发展。在社会转型期这个时代背景下,体制转型、社会结构变动、社会形态变迁显而易见,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形态、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了,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而新的社会规则尚未建立健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缺乏新的统一的规范,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显得有些混乱、无所适从和过度自由。在这种新旧交替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道德失范、行为失范,人们的理想信念变得淡漠,个人本位、金钱至上、物质至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风气成蔓延之势,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了校园,动摇了教师的理想信念,使之沾染上了这些不良社会风气。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学院校的师德建设应该如何加强和改进,笔者认为,越是在讲现实、讲实用的时代,越要强调理想信念教育,越要重视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信仰。学校在政策层面和软环境建设上要注意导向,要淡化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从而引导教师形成自己的坚守和内在的道德自律,加强文化学习,弘扬主旋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勇敢无畏地抵制和改造不良风气,建立起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和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医学院校应依据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定期讨论研究师德建设工作,强化监督管理,增强执行力,确保师德建设目标能够按期分步的实现。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激励机制,对教师的高尚德行、光辉事迹给予肯定和回报,对违背师德的行为给予严惩,使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有明确的认知,树立起严格的职业自律,明白无误地知道什么是必须坚守的,什么是不能触犯的。

3.师德师风建设与医德医风建设有机结合。医学院校很大部分专业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的同时,又在从医或从事与医疗卫生领域相关的工作,因此,医学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行为规范既是师德建设的范畴,也是医德建设的范畴。将医德医风建设纳入师德师风建设统筹考虑,应作为医学院校师德建设的一个特色途径。具体操作中,可以在师德建设目标、任务的设置和具体的考核中融入医德医风的相关指标,使之有机融合,同步推进。通过师德师风的改善,实现医学院校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人格影响人格”,教师的高尚人格势必吸引、感染并促进医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从而培养出素质优良、医德高尚的医疗卫生人才。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随着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师德建设的难度也可能加大。{2}尤其是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面对转折中凸显的问题,新教改、新医改呼声不断并努力地在尝试改革试点。然而要真正见成效,需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用良好的制度来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

[本文系《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研究会(SZ2012236)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贾挚.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师德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5):33-37

{2}刘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师德建设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4):128

(作者单位:1.川北医学院人事处,2.川北医学院工会 四川南充 637000;作者简介:刘小玉,助理研究员;2.通讯作者,吕大权,副研究员)

(责编:若佳)

作者:刘小玉 吕大权

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论文 篇3:

七大机制筑牢长效根基

师德建设一直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话题,多年来因其理论和实践难度大而成为一个老生常谈、常讲常新的话题,每一次有关师德的社会事件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和探讨。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小学师德建设和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界定师德的具体内涵以及如何对师德进行考核评价成为研究的热点和教育管理实践中的难点。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2012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教育部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起草,于2013年9月2日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尊重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提出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意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动态性、综合性和开放性。

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的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板块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教育部出台的《意见》把这5条工作机制延展为7条,分别为:教育、宣传、考核、激励、监督、惩处、保障。从字面上看是把“奖惩”分解为“激励”和“惩处”,再加上一条“保障”,其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对国务院意见的进一步强化和细化。

“激励”机制和“惩处”机制从“奖惩”中细分出来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改变师德面貌的决心,明确了激励和惩处两种手段在师德建设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另外,“保障”机制体现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艰巨性和综合性,唯有各教育组织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真抓实干,多部门合作才能保障师德建设真正做到有效、长效。

一、建立健全七大机制过程中的重难点分析

《意见》中提出的7条工作机制逻辑关系清晰,结构严谨,每条意见都指明了方向和工作原则。以下,笔者逐条论述各条机制建立健全過程中的重难点。

1.师德建设“教育”机制的重难点

这条机制里重点提出职前师范教育、新教师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都要增加师德教育的内容比重,这体现了对师德建设的重视,从操作层面看“做到”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才能“做好”,也就是师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这是“教育”机制的重难点。

师德教育有效性的前提是师德内容的稳定性和针对性,如果内容模糊,再新颖的教育形式也达不到效果。因此,师德教育需要厘清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教师专业化之间的关系。目前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很多现象本质上不属于师德问题,如个别教师因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或职业心理偏差所造成的儿童伤害事件。对于这些问题,通过道德教育只能提高教师们的道德认知,却不能改善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

师德教育的形式除了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师德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外,常常被忽略的是师德教育的对象的“成人性”,要用成人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尊重他们作为成人的人生经验和主体性。师德教育不是强制灌输给教师的“大、空、全”道德戒律,而应该从身边的鲜活师德案例入手,引导教师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辨析盲点、理性从教。

2.师德建设“宣传”机制的重难点

师德宣传是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提高社会对教育和教师职业认同度的重要手段,好的宣传能让受众的理解和宣传者的表达意图相吻合。

首先,师德宣传不是自说自话,它犹如沟通,表达自己的意图先要学会“聆听”,聆听教师和公众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分析把握师德建设的时代特征,从而针对不同的问题开展宣传工作。而“聆听”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组织都是最具难度的。

其次,师德宣传的典型案例需要有一定的普适性,不能在身体状况、工作环境等客观条件上太具有特殊性。教育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师德教育也是如此,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宣传渗透,不宜一阵风地搞运动,否则结果只能是“风过树息”;也不宜刻意“博眼球”,宣传的目的除了让受众产生情感刺激外,更重要的是让广大教师产生敢靠近、愿模仿的冲动,这样的宣传才是接地气的,也才能保证师德教育有效,机制建设长效。

3.师德建设“考核”机制的重难点

师德考核是整个师德建设中的难点,是在理论和实践中争论最多的领域。理论上,师德就道德的真正内涵而言是无法进行量化考核的,可以实施量化考核的是道德规范领域。当前师德量化考核的关键在于界定考核的范畴和具体内容,要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不断地进行技术上的制度调整。

因为师德考核在理论上的难点,导致在实践领域中的模糊,特别是在评定等次上难度更大,因此常常有把教学绩效等同于师德等次的情况。

特定的行为规范不利于教师产生真正的道德,因为真正的道德依赖于内心的法则,但对教师行为规范的考核至少可以防止教师集体的道德腐败。因此,如何引导教师把师德行为规范逐步转化为内在的师德法则是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

4.师德建设“激励”机制的重难点

强化师德在各种评优评奖中的地位,这一方面说明师德对于教育和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评价师德的难度和附属性。师德激励的附属性在实践中表现为一种“全或无”的现象,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师德失误,那么在评优评奖时的激励基本上就是统一的,也就是统一认同为师德过关,这是“全”;如果教师在师德规范某个方面存在着瑕疵,那么在师德的其他方面做得再优秀也会被湮没,这就是“无”。因此,教师只要注意避免起码的不失德就行,而不需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这对整个教师群体养成重德养德的风气不利。

除了要把师德纳入各种对教师的评比中外,师德激励的重点是如何对师德规范进行分解评价,鼓励教师在师德建设中从不完美起步,使自己的道德日臻完善。

5.师德建设“监督”机制的重难点

一是监督的内容公开。师德监督的内容要明确并向社会公开,对于师德这样专业的职业道德,要根据师德的原则性问题梳理出具体可操作的标准,才能让参与监督的个人和组织能够做到了然于胸,从而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二是监督体制的开放性。监督体制的不完善容易造成教育利益共同体的集体失德,形成法不责众的局面。扩大参与监督的范围,教育部门要开门接受监督,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其中,可以引进第三方力量进行监督,避免师德监督变成教育部门的自我监督和出现教师失德时的危机公关行为。

6.师德建设“惩处”机制的重难点

惩处不可能让教师在师德上变得充满光辉而达到至善的状态,但是各种教育规范的落实至少可以防止教师在道德上的集体滑坡。严格教师失德惩处机制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对于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者从重从严处理也是无可厚非的,这样能起到震慑和遏制的效果,但是这些产生巨大影响的师德事件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重点还在学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如何做到对师德中的“小恶”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高压状态,小疾不除必成大患。

教育是具有特殊艺术的人际相互影响活动,师德行为规范与教育教学的艺术性之间有模糊的地带,在惩处和问责制度的高压下,很容易造成因噎废食的局面,教师和学校会放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的尝试,这也是师德建设惩处机制落实的难点所在。

7.师德建设“保障”机制的重难点

保障机制首先是管理保障,将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作为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有利于提高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但在给管理加压的同时,如何把压力转变为师德建设的动力和创造力是难点。在高压之下很容易出现简单管理,甚至出现“一刀切”等有害于教育长远发展的管理措施,这样做看起来师德清明了,可是教育的灵动和活力却被遏制了。保障机制不能因简单管理和自我保护而变成了“保守”机制。

二、师德建设的有效性保证了机制建立的长效性

师德建设的有效性是长效机制的基础,只有建立在有效性基础上的机制才具有生命力,《意见》所体现的有效性和长效性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结合:

1.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

师德教育不是一个应时应景的活动,而是贯穿在教师职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从教师的职前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开始直到教师走上教育岗位的在职培训,从新手教师的在职培训到专家教师的师德教育深化,没有任何一个阶段不强调师德的重要性,贯穿始终的师德教育为教师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要求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师德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它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是全程性的工作;它不是蜻蜓点水式的一蹴而就,而是百炼成钢的自我修炼。

2.激励与惩处相结合

对教师个体而言,教师职业作为众多社会职业中的一种,在社会分工中每位教师都在比较与权衡的过程中确认自身的价值,因为教师个体的价值观和心理状态不同,教师群体必然会产生分化,所展现出来的师德层次也会有所差异。对师德高尚的教师进行表彰与激励和对有违教师道德规范的教师进行惩处显得同等重要。激励的目的是引导教师自尊、自强,惩处的目的是引导教师自省、自律,奖惩分明,才能让教师把行为规范逐步内化为内在的道德,才能逐步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教风和校风。

管理需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师资队伍建设也不例外。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管理的奖惩分明,两者结合使教师在趋利避害的过程中拥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3.弘扬与鞭挞相结合

多元文化不等于思想混乱,理性评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师德高尚的个人和师德建设富有成效的集体,为师德建设树立标杆;同时,对于教师群体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视而不见或者遮羞怕丑,让公众全面看到教师群体的光明面和阴影面,有利于公众对教师群体的理性评价。

建立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需要有积极理性的社会氛围,對教师群体的职业道德状态只有做到弘扬和鞭挞相结合,才能避免因选择性的宣传所造成的公众对教育偏狭的理解,促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

4.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考核、奖惩是对师德问题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师德建设仅仅停留在针对性问题的治理上就显得十分被动,因为问题累积非一朝一夕,其惯性相当大,治理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为了确保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就需要预防和治理相结合,通过全方位监督机制的落实,及时掌握教师群体师德状况的动向,及时采取措施,将违反师德的不良意识和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静态治理与动态预防相结合,将会有效地降低师德问题静态治理的压力,避免社会影响大的恶性师德案例的产生,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奠定制度基础。

5.个别要求与系统协同相结合

师德不仅是一师之德,还是一校一区域教育好风气的体现,不能总是把某一位教师的师德表现定义为个人行为,这些违背师德的行为一定有其特定的土壤,没有脱离系统的个体,这就需要相关负责人能够主动担责,并在一定的机制内协同分工,形成师德建设的合力。

《意见》中要求教育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成为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教师行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学校教代会和群团组织紧密配合,形成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

6.统一要求与地方特点相结合

中国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师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各具特点。作为教育部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的指导《意见》,遵循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统一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师德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师德建设的有效性,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保证机制建设的长效性。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殷飞

上一篇:企业创新型物业管理论文下一篇:工程建设中建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