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主题班会

2024-04-24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主题班会(共9篇)

篇1: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主题班会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从我做起

——高二(2)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理念,是一个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号召同学们保护校园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为扬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主持人:崔媛策划:祝辉等

班主任:张志刚活动时间:2011年10月26日 活动过程:

主持人: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地球的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越来越多的动植物濒临灭绝。

请同学们观看一组图片。

这样的结果难道是我们人类想要的吗?绝不!

近期,人们开始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就拿扬州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来说,扬州路道两边的植物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清新,这一切离不开所有扬州人的努力,是他们让我们城市更美好。想必同学们一定了解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吧,同学们认为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呢?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后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

生活中,我们的中学生该怎样为扬州市争创生态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呢?请大家欣赏小品《好美丽水杯》,表演者:孟翔等。大家掌声欢迎。

……

欣赏完了小品,大家有什么感受。其实,保护环境很简单,拾起身边的垃圾,及时关闭水龙头、无人灯,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等等。

接下来,请让我们掌声欢迎朱新莉同学诗歌朗诵《》

下面我提议:全体同学起立,右手握拳,举在右耳侧,集体宣誓。最后,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班主任讲话。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从你我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高二(2)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请同学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评委的光临。

全体起立,请同学们有序退场。

篇2: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主题班会

(一)、揭示主题:

班主任: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得讲个规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对我们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的要求。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我们班将举行“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的主题班会活动,下面请主持人上台为我们主持活动。

(二)、展开主题

1、主持人开场白: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班在这里开展主题班会,希望大家相互配合,积极发言.下面班会正式开始。

从踏进这个校园开始,每天我们呼吸着她馥郁的芬芳,采撷着知识的花粉.多少个清晨,驼背的身影朦胧在乳白色的薄雾中,为校园,为我们默默辛勤地耕耘着.我们不应只听着老师的箴言,校园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建造,需要我们做一群文明的学生,在良好的言行下为学校增添光彩。

那么我想问大家,你们文明吗到底什么是文明,那么,我们就先来谈谈我们身边存在着有哪些不文明现象.2、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3,小品表演《碰撞以后》 第一场:两位同学,其中a站在窗前欣赏校园风景,悠闲得很.b走过身旁时,正好a转身,无意相互碰撞,便互相出言不逊,后厮打起来.此时,班长瞧见,批评双方,才得以……

(三)、创建文明城市 我班在行动

创建文明城市 我们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1、文明学习。做到不旷课,不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纪律,不睡觉或吃零食;在教室里杜绝大声喧哗、吃东西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诚信考试,不作弊。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3、合理分配时间,科学上网。

4、争创文明班级。维持教室良好的学习环境。

5、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不要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发现损坏的公物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6、养成热爱祖国、关注时事的思想。非“闭门”而“造车”,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树立崇高理想,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7、养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品质,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8、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作一名自强自立自主的大学生,作一名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学生”,有赖于我们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和切身履行,让我们携手努力,争当校园文明先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争做文明的小学生,共同创造文明校园,展示我校风采!

四、签名活动

篇3: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主题班会

生态文明制度是我国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有机组成, 是国家公共治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充分展示了我党坚持并发展执政兴国理念的决策思维和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施政理念。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柯布教授曾指出,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1]。然而,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 没有直接可循的道路, 在世界范围内也缺乏能直接借鉴的经验。系统回溯我国生态文明战略的演进轨迹有助于提高对生态文明制度发展趋势的认知。

城市, 作为最大的人工化生态系统, 在实现城市文明的同时, 通过高强度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消费, 对城市生态本底形成沉重压力。以城市地下水污染、城市灰霾天气和城市环境卫生等为代表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2], 影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态和友好性。在城市空间构建生态文明, 是实现我国全域生态文明制度体制向规划建设落地的核心载体, 是城市生态梦的具体反映。本研究提出了城市生态梦的综合支撑系统, 并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 探讨了城市生态学服务生态文明公共政策的优先研究主题, 这对于生态文明制度的具体化和规范化能够起到支持作用, 通过城市生态学的优先主题研究, 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提供战略导引和政策支持。2014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原则, 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 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扩大城市生态空间, 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2014年4月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明确提出,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严格保护。

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战略意义

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战略部署, 这说明生态文明在推动解决影响我国科学发展和在关系群众民生突出问题方面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4大要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行部署, 放在突出地位加以强调, 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表明了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决心, 彰显了对子孙后代、对全球生态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促进我国调结构扩消费促就业、实现产业结构战略升级的强大动力, 是优化我国城乡发展格局和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引擎。

三、生态文明战略的发展演进

1.“生态文明”的政策内涵

十八大报告中39处提到“生态”, 对生态文明进行了深度分析, 并将生态文明首次丰富到我国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 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2,3,4],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 历届党代会对生态文明的认知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制度的萌芽, 可以从调研我国历届党代会的报告为线索, 以检索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关键词, 统计历届报告在如上关键词方面的响应关系 (图1) 。研究表明, “生态”出现在党的报告中, 最早是在十二大, 至十五大每次出现1-2次, 尚没有形成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自十六大开始, 生态被论述的频数直线上升, 比重占到十二大以来的90%以上, 充分说明生态文明的政治理论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体现。与此同时, 在对社会总体格局构建的视角可发现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党的报告中的比重动态变化特征, 经济一直是我党和我国的中心工作, 在报告词频的统计中同时可见其占的重要比重 (平均1/2以上) 特点, 政治一般在1/4左右, 仅在十六大中比重超过1/2;而生态和文化作为社会发展总体格局的重要方面, 比重逐年升高, 生态从十五大前的强度不显著, 到十六大开始持续显著增强, 比例超过1/5, 不仅是频数显著增加, 对生态文明的政治论述向理论化、思想化和建设性方面有明显发展, 具体表现为制度建设、信念要求、建设要求等。

将生态提升到文明的认知程度, 是于2005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胡锦涛同志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 指出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 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自此开始, 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纲要、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和党的十八大等我国重大政治时刻, 我党对生态文明的发展均做出明确的要求 (如图2所示) 。其中,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就对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高度统一, 3年后的党的十八大, 将该共识进一步发展到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

由图1和图2可知, 党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伴随若干重大会议的召开, 体现了逐渐成熟和理论化的过程。完善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制定生态保护规划,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 在党的十七大, 将生态文明上升到观念层面。在探索生态文明路径方面, 提出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 (“十二五”规划纲要) 和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之后, 在2013年2-4月, 我党密集召开了与生态文明相关的重要会议 (见图2) , 充分体现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作风和政治行动。2013年4月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该会议主题讨论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针对我国环境污染中大气、重点流域水污染等突出问题, 提出了工作部署, 这为推进中国梦的有机组成——生态梦提供了好的开端。

四、我国城市生态梦的实现意义与对策

1. 城市生态梦的意义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全面推进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建设, 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经济建设, 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等取得了重大进步, 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科技基础。资源环境作为支撑物质文化的动力, 目前存在若干重大难题。我国面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形势空前严峻的局面, 缺乏生态优良的环境体系, 其他的各种梦都缺乏支撑基础, 难以焕发持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 生态梦的实现, 作为中国梦的有机组成, 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优先的战略位置。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综合形态, 是物质、文化、社会和政治高度发展的空间聚落, 同时也是生态基础极度脆弱的地区。因此, 实现城市生态梦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具有战略意义, 需要构建综合支撑体系。

2. 城市生态梦的综合支撑体系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提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包括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做好绿色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新进展。本研究认为城市生态梦的综合支撑体系应当由4方面构成 (见图4) :城市生态环境监管系统、城市科学规划系统、城市绿色技术系统和市民参与生态共建系统。

在该综合支撑系统中, 城市生态环境监管系统, 有别于当前各个履行生态环境监管的部门, 该系统强调的是:将城市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低碳、生态、绿色和宜居等赋予到生态环境监管系统之中, 通过研究制定系列法律和行政规章来规范城市的开发行为, 如城市低碳生态发展条例、城市低碳生态管理办法、城市低碳生态实施细则、城市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管控、城市碳排放交易办法等, 特别是要适时颁布公众参与生态管理的办法/指南和城市生态环境政务信息公开办法等 (图4) 。健全和完善的低碳生态制度是巩固城市生态文明现有成果和进一步推进建设工作的有力保障。

城市科学规划系统, 是指在当前城市规划体系的基础上, 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丰富到城市规划中, 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布局和推进城市文明建设的先导作用, 保障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特别是在开展生态环境专项优化的同时, 突出调节产业的环境友好性;进一步执行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先决约束要求;动态优化社会公共资源分布;推动轨道交通先导的城市开发模式;生态环境承载力提升规划;分解型 (城区、社区、企业) 减碳规划;城市园林-交通-大气环境综合优化规划;智慧城市绿色管理模块;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平台等 (图3) 。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 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城市的科学发展, 需要众多过硬和适用的技术支撑才能够实现。因此, 城市生态梦的构建需要绿色技术系统的支撑。根据我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能源消费、基础设施、固体废弃物、建筑、交通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的新特点, 提出针对性开发和应用的技术体系, 包括新能源可持续供应集成技术、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基于分布式能源的公共照明能源供给技术、大容量低能耗的公共交通技术、清洁一次能源的高效转化储存与利用技术、CO2捕捉和固定技术、城市污染生态恢复技术和城市垃圾生态优化型处置技术等 (图3) 。

在城市生态梦的构建中, 同样需要汲取该方面的经验, 完善市民参与生态共建系统。从构建市民生态科普教育平台、市民对城市生态环境监管系统的认知与支持参与平台、市民参与科学规划的意见征集渠道、市民参与城市生态建设与维护的机制和市民参与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平台等多维度鼓励、发动和赋予市民参与城市生态梦构建的宏大工程中来, 在得到广泛理解和支持的背景下, 城市生态梦才能够有营养最为丰富的土壤来孕育, 得以生根发芽, 最终在市民的帮助下, 可持续地结出硕果, 让市民参与并分享生态梦的成就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能够成功构建并可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学研究优先主题研究

将“生态文明”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国外缺少直接相关的研究报道。基于中国知网和SCI学术数据查新 (图1) 的时间序列研究, 自1990年开始我国学者从意识层面首次提出“生态文明”[3], 进而在政治角度剖析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3], 学术文章作为推动生态文明研究成果社会化的引擎, 自1996年开始, 稳定推动主题为生态文明科技文献 (包括核心、非核心学术期刊、科技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和报纸等) 的传播。2005年是生态文明深化推进的关键政治时刻点,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生态文明首次在政治层面提出, 在此期间, 科技文献量从2005年 (360篇) 开始上升 (2006年的文献量增长近100%, 2007年文献绝对量约1800篇) 。在图4中, 核心文献量占期刊文献量的比例是反映对应年度学术研究水平的间接指标, 1996年以前, 由于文献量过低, 不具有统计比例的意义;1996-2003年之前, 比例约在50%左右, 2003年之后, 核心文献比例超过75%, 说明生态文明的研究在政治智慧的引领下, 已经进入科学化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制度、支撑体系和实现路径的研究是我国城市生态学当前发展的核心。基于生态代谢原理的城市永续资源能源科学体系的研究应用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世界博览会在160余年的历史上, 不但引领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而且也在努力阐释科技对市民生活的有益改变。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园博园等城市生态实践为我国城市生态科学发展提供了光明的图景。为了支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城市生态学研究应当加强在优先主题方面的研究产出, 为城市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鉴于此, 本研究提出了面向“十三五”城市生态学研究优先主题的5个主要方面:

(1) 深化对城市形态功能的演变与局地生态系统变迁的耦合关系和影响路径的研究, 调控城镇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压力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活、还原再生功能, 它们是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统一体, 并且这些功能与其结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要供给一定质量的生态环境, 就需要使城市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可代谢各种废物的能力。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历史, 以找出其已有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征, 还要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做出评价, 对其未来发展变化趋势做出预测,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调节和控制, 以期达到城市生态系统的最佳功能。

评价城镇生态支持系统的方法, 如能值分析法、物质代谢全过程的生命周期分析法、基于反馈机制的生态控制论分析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资产评价法和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足迹法等进一步得到优化, 更加趋向从多要素、多变量、复杂过程和交叉性的角度来细致地分解城镇化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剂量效应关系, 分别从能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空间、时间尺度上评价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过程。从过程的量化走向关系的序化、从数学优化走向生态进化、从人工智能走向生态智能。

(2) 强化对城市生态功能的演变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的研究,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抵御气候变化对城市文明可能造成的冲击

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是靠其中连续的物流、能流、信息流、货币流及人口流来维持的。它们将城市的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时间空间、结构与功能, 以人为中心串连起来。弄清了这些流的动力学机制和调控方法, 就能基本掌握城市生态系统中复杂的生态关系。

针对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和人口高密度集聚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有关城市人居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活动逐步展开。当前, 城市人居生态学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制定21世纪议程的科学基础。正确处理好人与土地 (包括地表的水、土、气、生物和人工构筑物) 的生态关系是人居生态研究的核心任务。

(3) 深化对城镇化进程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与影响机制的研究, 识别和缓解人工环境构建对城市综合生态链的冲击

深入对城市生态系统评价、预测、区划、规划、优化模型研究。一般在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用动态系统论方法、数学模拟等进行研究, 以确定城市生态系统的开发方向。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来协调城市中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改善城市生态结构。

(4) 深化对基于中国国情城市人居环境问题诊断和调控改善的研究, 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微观和宏观尺度研究的耦合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 而城市的内部核心是生态的“生”。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 其日常生活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口号走向生态建设的具体行动, 这是当今国际城市人居生态研究的主流。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生态城、生态住区、生态交通、生态代谢、生态能源、雨水资源利用、生态修复以及生态产业的规划设计管理等示范研究上。当前, 欧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 特别是我国, 都涌现出一批生态示范社区或村镇, 其工作主要是引进一批高效、实用、先进的生态示范技术,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生态社区。应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微观和宏观尺度研究的耦合。

(5) 深化对可持续城市生态代谢系统结构的认知与调控机制代谢研究, 促进城市产业生态学的研究与政策应用

深化对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基本特征的研究。如城市人口、城市气候、土壤、城市生物、商业、工业等的基本特征, 以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及效应。这些单项的基础研究是构建城市总体系统模型的基础。产业过程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生产、加工、消费、流通、还原的一类复合生态过程, 涉及物、事、人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学。产业生态学涉及3个层次:宏观上, 它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即围绕产业发展, 如何将生态学的理论与原则融入国家法律、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中, 以促进国家及全球尺度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繁荣。中观上, 它是部门和地区生产能力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法论基础, 通过生态产业将区域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与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融为一体, 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微观上, 将生态红线、城市增长边界和城市综合承载力高度关联, 用生态基础设施的技术研发与规划构建来提高城市生态韧性。

结语

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战略演进过程的分析, 可清晰地认识到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理念到行动方面已经做出重大战略部署, 具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实现路径安排。基于对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气候变化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将极大促进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环境科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学科的发展。与此同时, 从城市生态学的应用性研究出发, 基于生态物质代谢理论的工业生态学的发展, 将有利于从工程技术和城市发展战略决策方面改善城镇化进程中对城市生态域的影响强度和范围, 进而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结合我国国情, 从工程应用角度判定, 生态文明制度、支撑体系和实现路径的研究将是我国城市生态学当前发展的核心;基于生态代谢原理的城市永续资源能源科学体系的研究应用将是未来城市生态学科发展的重点。在开展城市生态梦综合支撑体系研究与实践的同时, 也应适时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 实现农村生态梦, 而农村生态梦的重点将是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与执行、美丽乡村建设与“三农问题”的协调、城乡统筹等问题。

面向未来的“十三五”, 结合我国的中长期规划 (2020) , 面向2049建国100年, 以生态文明作为发展基础, 中国城市的生态化进程的演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技术成熟和广泛推进以及城镇化绿色质量的稳步提高, 将是未来中国梦实现过程中最为生动的城市创新变革。

参考文献

[1]刘昀献.中国是当今世界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柯布教授访谈录[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J].2010, 3:5-10.

[2]徐振强, 杨光, 王凤.基于PM2.5防控理念的特大城市清洁空气改善战略研究[J].建设科技.2013, 18:23-30.

[3]李绍东.论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 2:104-110.

篇4: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文明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认识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为全省建设多作贡献。其次,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上来。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衢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我们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特色,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第三,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来。我们树立保护生态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环保意识,体现生态效益。高度重视林业经济,把林业摆在经济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大效益,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绿色无公害林产品基地等,积极打造青山绿水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衢州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启动点、切入点,全力抓重点、破难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步伐。

(一)明确生态市建设总体要求。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目标。要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与社会稳定的两对关系;做到生态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三个相结合;确保实现完成生态省建设省、市目标责任书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任务;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考核验收;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六个一批”工程计划等四项目标。

(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程体系。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作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农业方面。建成了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92个;认定了3批共计99个衢州绿色农产品和97个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示范园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食品14个,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开化县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开化县、江山市和龙游县进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生态林业方面。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路域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26.59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的较高水平;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264公里,建成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省市级绿化示范村96个和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000亩,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143.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方面。坚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2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清洁生产项目520个。全市有8条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余热发电项目,合计装机达7.8万千瓦。在造纸、化工行业推广热电联产技术,10个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计装机近21万千瓦。近两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生态旅游方面。衢州人文景观荟萃,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衢州将生态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发挥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对以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等为背景的古城文化景区,以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为背景的水系源头生态旅游文化景区,以姑蔑旧地、龙游石窟为背景的姑蔑文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整合提炼、拓展深化,建设集旅游、生态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全市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城镇方面。“画好山水画,促进城镇生态化”,确立“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致力于做精、做美、做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江、湖、山、林等生态资源,把城市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理念已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已有100多个乡镇完成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9个。生态文化方面。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挖掘衢州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编制孔子、棋子“两子”文化发展纲要,大力弘扬南孔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精神,提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衢州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衢州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成生态市建设预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衢州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一是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6年衢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12项基本条件和26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各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全市“一片绿”。二是污染防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衢州市、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启动,衢州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全市建成了27座乡镇垃圾中转站,近900个村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50.2%。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关闭了1.24万只竹料腌塘和41家土法造纸企业、完成了12家氨氮重点企业的治理、淘汰了小化工企业60多家、拆除水泥机立窑90多条、关闭小矿山170多个、小石灰窑520多个、实施了1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措施有效保障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衢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衢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确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村,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绿色)企业,打响一批绿色品牌,营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单位,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治理一批污染源”的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同时,将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再由各县(市、区)分解到基层,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统一完整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机制,使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到实处。

(二)编制规划,确立项目,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是林业。近年来,衢州市完成了城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城市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规划、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100个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兴林富民示范村100个,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村1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等,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载体,整合资源,突出项目的生态含量,编制、推荐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另一方面,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00万亩,二是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全市完成100万亩。三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全市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0公里。

(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衢州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培育一批绿色单位和生态示范乡镇和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自主申报、强化指导、积极扶持、严格考核、表彰奖励等创建程序,全市有7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企业”称号;建成90个省级“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6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25个。

(四)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激励机制上,对获得国家、省、市绿色食品证书、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对实行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在投入机制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在监督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奖励、补助、规划、宣传、调研等。

(五)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氛围。生态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衢州市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出了建设“浙江绿源”的口号。通过邀请国家、省生态专家开办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和环保课。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碟,汇编生态建设文献,举办 “中国(衢州)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设立宣传牌,开通“浙江绿源-衢州生态市建设网站”等形式,扩大衢州创建生态市建设的影响,展示了衢州良好生态形象,打响了衢州生态品牌。

篇5:《创建文明城市》主题班会教案

茶坑学校 吴立峰

【活动目的】

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做一名文明的中学生。【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叫同学们收集有关文明的材料.2、叫同学们结合校园中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做好发言准备.3、安排两位同学准备小品《学会礼让》

4、创建文明城市,我班在行动.【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班主任: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得讲个规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对我们中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的要求。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我们班将举行“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的主题队会活动,下面请主持人何雅晴上台为我们主持活动。

(二)、展开主题

1、主持人开场白: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班在这里开展主题班会,希望大家相互配合,积极发言.下面班会正式开始。

从踏进这个校园开始,每天我们呼吸着她馥郁的芬芳,采撷着知识的花粉.多少个清晨,驼背的身影朦胧在乳白色的薄雾中,为校园,为我们默默辛勤地耕耘着.我们不应只听着老师的箴言,校园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建造,需要我们做一群文明的中学生,在良好的言行下为学校增添光彩。

那么我想问大家,你们文明吗 到底什么是文明,那么,我们就先来谈谈我们身边存在着有哪些不文明现象.2、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主持人: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大家平时经常看到的不文明的现象,并且这些都是要不得的.3、小品表演《学会礼让》

两位同学,其中a站在窗前欣赏校园风景,悠闲得很.b走过身旁时,正好a转身,无意相互碰撞,便互相出言不逊,后厮打起来.此时,班长瞧见,批评双方,才得以„„

(三)、创建文明城市

我班在行动

创建文明城市 我们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1、文明学习。做到不旷课,不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纪律,不睡觉或吃零食;在教室里杜绝大声喧哗、打电话、吃东西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诚信考试,不作弊。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3、合理分配时间,科学上网。

4、争创文明班级。维持教室良好的学习环境。

5、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不要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发现损坏的公物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6、养成热爱祖国、关注时事的思想。非“闭门”而“造车”,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树立崇高理想,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7、养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品质,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8、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作一名自强自立自主的大学生,作一名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学生”,有赖于我们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和切身履行,让我们携手努力,争当校园文明先锋。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争做文明的小学生,共同创造文明校园,展示我校风采!

篇6:《创建文明城市》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地点】一3班教室

【活动目的】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

【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叫同学们收集有关文明的材料。

2、叫同学们结合校园中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做好发言准备。

3、创建文明城市 我班在行动。

【主持人】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说明价值观

班主任: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得讲个规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对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的要求。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我们班将举行“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的主题队会活动,下面请主持人?上台为我们主持活动。

二、展开主题

1、主持人开场白: 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班在这里开展主题班会,希望大家相互配合,积极发言。下面班会正式开始。

从踏进这个校园开始,每天我们呼吸着她馥郁的芬芳,采撷着知识的花粉。多少个清晨,驼背的身影朦胧在乳白色的薄雾中,为校园,为我们默默辛勤地耕

耘着。我们不应只听着老师的箴言,校园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建造,需要我们做一群文明的小学生,在良好的言行下为学校增添光彩。

那么我想问大家,你们文明吗 到底什么是文明,那么,我们就先来谈谈我们身边存在着有哪些不文明现象。

2、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李慧轩: 同学们乱扔乱丢乱吐现象十分严重,扔纸片,扔包装袋,扔纸盒,扔饮料瓶,更不文明的是走着,吃着,吐着,扔着,特别是有些女同学大口大口吃着东西,边走边吃边扔边吐,看看楼梯,楼道,阶梯教室,有的同学上课吃瓜子,好吃到了极点,还有的同学随地吐痰,还带伴奏的,教室里,课桌下,鼻涕到处抹。(边说边表演,全班大笑)老师:李慧轩说的没错,我们身边破坏公共财物也十分严重,举两个例子,班上的劳动工具领回来不到两天就已经四分五裂了,还有很多同学的课桌都画了大花脸。(一些同学默不作声)余振宇:还有一些欺负弱者或弱势群体的,同情弱者,是中国的人之常情,但有的同学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特别是欺负那些弱者,甚至乱起绰号,以别人的残疾来取笑,有的人给教师或班主任起绰号,统称老某。

主持人: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大家平时经常看到的不文明的现象,并且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三、创建文明城市 我班在行动 创建文明城市 我们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1、文明学习。做到不旷课,不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纪律,不睡觉或吃零食;在教室里杜绝大声喧哗、吃东西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诚信考试,不作弊。

2、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相帮助。

3、合理分配时间,科学上网。

4、争创文明班级。维持教室良好的学习环境。

5、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注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坪。不要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发现损坏的公物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6、养成热爱祖国、关注时事的思想。非“闭门”而“造车”,做到“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树立崇高理想,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

7、养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养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品质,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四 小结

篇7: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主题班会

万科西半岛小学

401 李彩霞

教学目标

1、教育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自律,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为营造卫生、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与社会尽心尽力。

一、情景导入:

1、观看不文明现象导致的严重后果。

2、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知道“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学生”的重要意义。

三、强化文明行为规范养成。

1、强化文明行为规范养成,包括对个人文明卫生习惯的要求、对人的内涵和修养的培育、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等。学校是重点,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每个幼儿园、学校从幼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一个时期,从穿校服、规范头型、个人卫生标准、语言规范、形体姿态、交往礼仪、阅读习惯、艺术修养、自我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做出细节性、强制性规定,彻底纠正人的不文明习惯,构建起使孩子终身受益、促进人的“幸福成长”的教育文化。

2、示范表演学生如何做到文明行为规范。

3、学生展示礼仪行规。

4、评一评谁做得好。

四、老师发动推行的“小手拉大手”活动

1、众人拾柴火焰高。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而提出的一项大举措,通过将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与孩子教育成长紧密相连,充分发挥学生带动家庭乃至社会上小使者的积极作用,激发家庭成员文明和卫生意愿,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全家人力量,倡导并树立“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卫生协力抓”的新风善举,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覆盖一个社区,影响整个社会”的大效应。

2、讨论:在推行的“小手拉大手”活动中,你能做些什么?

a放学路上,让孩子们戴上黄色的小使者帽,使文明在街头流动起来;

b在路上劝阻诸如闯红灯、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使文明在街头流动起来,提醒和促进市民讲文明;

c小学生和家长播种绿色,大力推进园林和生态城市创建;

d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积极组织中小学生等力量进社区楼院、背街小巷开展卫生大扫除;

e宣传使用文明用语。

五、评选班级“文明美德少年”。

1、说说从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中,体验“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改善。

2、评一评。公布结果。

篇8: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主题班会

一、设计理念

本次班会构想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以学生关注的自然现象为切入点, 班会活动中充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他人自主合作、友好交往的能力, 最终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预定目标

1、了解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它的危害, 掌握基本的自护方法。2、在保护好自身健康的同时,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为还北京一片蓝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现象,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保护大气环境的生态文明意识。

三、前期准备

1、设计发放调查问卷, 统计数据, 分析结果。2、自由组合小组, 确定调查报告重点, 采取不同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查阅书籍、查阅网站、采访等) 。3、前期搜集、筛选资料, 完成调查报告。4、准备各小组的汇报内容及形式。5、制作展示的课件。6、和美术学科联动, 通过美术课画出自己为净化空气想做的事。

四、班会活动

环节一:创设情境再现雾霾情景。首先是创设情境, 在配乐效果烘托下出示一组雾霾情景照片, 请大家感受内在的心情。然后主持人发言:这种恶劣的大气环境是雾霾造成的, 它无论给我们个人还是国家都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请大家思考:我们个人能做些什么以帮助大气环境好转呢?

环节二:展示调查问卷汇总结果。这是为召开此次主题班会, 班委会设计的调查问卷, 小组代表交流前期问卷调查汇总的结果。

环节三:分享调查收获。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大家对雾霾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这一个月, 同学们围绕雾霾,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自由结合、分工合作, 采取多种调查方式, 进一步了解了雾霾的相关知识, 并且撰写了体现个性色彩的调查报告。

1.泡沫海洋小组:图文讲解直观再现雾与霾的区别。小组代表在黑板上, 一边画图, 一边讲解雾与霾的区别, 同时以视频的形式生动地再现PM2.5的真面目。基本要点:雾是空气中凝结的小水滴;霾是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混浊现象;PM2.5的特点:颗粒小、有害物多、持续久。

2.水晶森林小组:脱口秀生动讲述雾霾形成的原因。过渡:据报道:雾霾已经覆盖了中国130万平方公里, 所有重要经济区全都包含在内, 并且还在向大规模投资的经济区域扩散。它们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1) 脱口秀生动讲述雾霾的形成原因。大家是否想过, 这雾霾究竟是从哪来的?汽车尾气大排放, 燃煤锅炉造热忙, 工业污染浓烟冒, 建筑工地灰尘扬, 春节假日鞭炮鸣, 污染指数节节升, 高楼林立把风挡, 大气自净能力降。问君霾害生灵有几多, 且听她来道端详。 (2) PPT清晰展示污染物来源的多种途径。重点从学生生活接触最多的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一是以计算方式感受机动车尾气是污染物排放的罪魁祸首。

1辆车1天600克污染物1年219000克污染物

500万辆车1年1095000000000克污染物10950亿克污染物

(据统计, 北京2013年初已拥有机动车超过500万辆)

二是图片对比, 理解扬尘飞扬, 也是增加大气中污染物含量的重要原因。三是春节鞭炮响声不断, 污染指数节节攀升。总结:众多的原因都促使空中的污染物越积越多, 我们刚才只是从大家接触最多的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加上大城市中高楼林立, 使得沉积在空中的污染物扩散不出去, 形成了雾霾天气。

3.飞鹰骑士小组:雾霾危害大影响面广。 (1) 医生讲述雾霾危害权威有说服力 (观看视频采访) 。 (2) 组员补充雾霾对大气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危害。如: (1) 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 不良的大气环境同样给它们带来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我们最常见的鸽子, 它们一般飞行在空气质量最差的一层, 吸进的污染气体更加严重, 从而更容易导致鸽子出现呼吸道相关疾病。因此, 一些飞鸽爱好者都减少了鸽子的户外训练。 (2) 果树生长遇到雾霾天气, 它的坐果率就会降低, 还会造成幼果提前脱落, 影响果树的产量, 自然影响了种植者的收成。

4.蓝色城堡小组:自我防护保护生命措施多。过渡:在现实面前, 做好日常自我防护就显得至关重要。你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呢?总结:同学们从食、行、住、病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不同的防护办法, 希望大家能够应用到生活中, 保护好自身的生命健康。

5.飞虎战鹰小组:现场倡导从我做起见行动。 (1) 事实证明雾霾并不可怕。小小讲解员: (出示英国伦敦对比照片) 早在60年前, 英国的首都伦敦曾经被称为“雾都”, 它当时出现的现象在文学名著《荒凉山庄》中也留下了清晰的记载 (出示:“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 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 如今的伦敦早已今非昔比, 2012年, 那里成功举办了第30届奥运会。 (2) 国家重视及时制定法规。过渡:其实, 这种现象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出现过。这种极端天气, 我国现在的情况远不及当年的伦敦严重, 同样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出示:环境保护列入“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 政府:带头停驶30%的公务车。 (3) 少先队员勇担责任, 减少雾霾见行动。作为少先队员, 你能为减少大气污染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大家畅所欲言, 分别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的做法, 同时呈现学生作品。如, 小小宣传员:到其他班级中宣传雾霾的相关知识、不折花爬树、使用清洁能源、加大绿化面积、绿色出行、过绿色春节、劝家长少吸烟, 等等。总结:同学们从不同角度, 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信大家今后一定会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今天的承诺。

环节四:班会后畅谈收获。收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调查中学习了雾霾知识;二是实践中增长了综合能力。通过这次主题班会, 同学们了解了很多雾霾的相关知识, 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同时, 在待人接物、与他人交往等各个方面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也因此能在今后人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用实实在在的行动, 为提高大气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活动延伸

篇9: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主题班会

一、规划先行、避免盲目

城市环境建设规划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实施城市环境精细管理常态化的首要环节。泉州着眼建设特色生态文明城市需要,找准影响城市环境建设发展的“瓶颈”问题,借鉴国内外城市环境建设经验,突出顶层和全过程设计,制定出符合泉州特点、具有泉州特色、体现泉州特征的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做到全市有总体规划统领,县(市、区)有区域规划统揽,以及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相互配套完整实用的规划体系。

中心市区市容是生态文明城市的外貌,又是生态文明城市内涵的窗口。所以,市容专项规划应成为生态文明城市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泉州在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常常用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来替代市容专项规划,给城市的容貌景观留下了许多难以弥补的遗憾或不足。如:道路网络和路灯、绿化等道路附属设施,以及道路两侧建筑设施之间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不预留停车位和小区绿化空间而占用慢车道、人行道,道路两侧建筑设计风格和主色调不和谐;市容景观缺乏统一谋划,不能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广场、雕塑、喷泉和游乐休闲等人工景观设施,以及草坪、丛林、河流等自然景物,与城市地貌特征、建筑设施、风土人情不和谐;市容“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私家车哪里停?小商贩哪里摆摊?小商业广告哪里发布?这些细微的民生问题考虑不周,以致造成乱停乱放、乱摆乱设、乱贴乱写等“顽症”。

因此,泉州从城市市容实际现状出发,进行市区景观大道规划、主干道两侧建筑设施景观更新改造规划、城市内沟河两侧风光带规划、市区户外广告景观设置规划、市区主干道广告灯箱设置规划、楼宇亮化景观规划和临时摊点群设置规划和改造等,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市容管理的全局进一步拓展市容专项规划的深度、广度、规模和范围,以发挥市容专项规划在市容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作用,掌握城管工作的主动权。市容专项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市容进行整体布局和通盘考虑的专业规划,它包括建筑设施容貌技术规范、市政公用设施容貌技术规范、市容管理设施规划、城市景观规划、户外广告及标识设置规划等五个部分。其中,前两项已成为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市容专项规划经主管部门和专家评审论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乡村是生态文明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空间,泉州非常重视中心市区的边界规划控制,以及郊区和乡村的规划控制,并当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在规划实施中,泉州坚持长远发展的理念;坚持生态文明的思路,在产业布局方面尽量考虑环境友好型、绿色环保型,有选择地招商,把低碳、环保、可循环、高附加值的产业招进来;增强规划的法律意识,非按法律程序办理修订的一律不准变更规划。

二、突出重点、精心创建

按照规划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抓住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的原则精心推进。几年来,泉州重点实施项目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加快市政道路设施配套建设

确保城市道路主车道、慢车道、人行道、窨井等附属设施的完好,实现道路综合设施完好率达95%以上。对老市区主干道存在小区出入口多、人车分流疏导组织差、人行道和慢车道混杂等问题,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堵住部分小区出入口,并实施人行道和慢车道的改造,解决了人车分流、车辆起步距离小问题,以确保畅通;对新市区的道路建设,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既考虑车行问题,又考虑人行问题,保证不留后患。

(二)加大环卫设施的投入

在解决好以政府独资建设的大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和以各种筹资方式投资建设的垃圾处理焚烧厂的基础上,加大垃圾清扫机械、道路清洗机械和收集转运车辆的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机械化清扫率,降低人工清扫负担面积,提升城区清洁率,确保主次街道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横流、无扬尘污染。同时,重视如厕难问题,改造建设一批档次较高的厕所,尽可能人性化地配置设施(包括除臭、音乐、洗手设施等)和蹲位(包括残疾人专用蹲位);对无法进行新建厕所的老城区域,购买添置一些移动公厕。

(三)开展绿化行动

开展以“护绿、增绿、提档、特色”为主题的绿化行动,实现城市绿化全面上水平。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道路绿化带建设、广场公园绿地建设、街道休闲绿地建设、内河岸边绿化带建设、行道树补栽补植工作,大力提高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在实施绿化行动时,做到“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内涵、突出管养”和“注重绿化、注重美化、注重花化、注重生态”,努力营造青山绿水、拴心留人的生态环境,达到“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带、面上绿化成园、绿树成荫”的绿化效果。

(四)管网综合改造

实施排水排污管道和内沟河的综合整治,保证暴雨道路不积水、污水排放入管和内沟河水质碧波荡漾。在前几年截污纳管、管道疏浚的基础上,对雨水管道不畅的地段和污水直排内沟河的居住区进行雨污水管道改造,以及实施对河底泄水改造、河墙清洗等,以解决局部路面积水、污水管网不完善和城市河道水系不畅,造成内沟河黑臭,影响市民出行和人居环境的问题。

(五)背街小巷整治

进行老旧街面和背街小巷建筑物的整治,使城市建筑物容貌焕然一新。对老旧街面建筑物的外立面有计划、分阶段实施清洗、粉刷和外装修,精心打造高低错落、远近互衬、色彩协调的建筑物立面景观;对背街小巷的整治改造,既做好保护各街巷的历史文化,房屋改造做到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又精心设计,尽量做到管线敷设下地,并有效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营造街巷优美环境。

nlc202309010544

(六)夜景工程建设

推进夜景工程建设,勾画动态、飘浮、神秘而又美妙的泉州夜城。充分利用城市的江河,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布局夜景,在沿江、沿河的堤岸上布置高杆灯,在堤内绿化带布置草坪灯,在城中大桥头配置适当的霓虹灯、旋转灯、投射灯,在公园、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动感音乐喷泉。

三、强化服务、创新管理

泉州城市管理部门围绕城市、人、自然和谐发展目标,坚持“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生产力、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服务第一、发展第一、队伍第一”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质量打造生态文明城市,高标准实施净化、亮化、美化、彩化等为民办实事工程,创新管理工作,提升服务发展水平。

(一)以市容考评为抓手,推进精细化城管

首先,根据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排水排污、广告设置和公园景区的管理规范,制定常态化专项考评考核标准,实施考评考核;其次,围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突出重点抓好各项示范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再次,按照“强化日常管养,强化落实责任,强化上下联动”的工作要求,及时快速地落实整改考评中发现的管养问题,实现市政设施完好无损、市容整齐有序、路平街美、环境舒心的效果。

(二)以为民惠民为目的,推进社会化城管

通过“114”电话投诉举报热线,启动举报有奖制度;结合月度考评、年度总评,建立健全“以奖代补”等经费核拨机制;组织社会监督员对社区、道路、公厕和住宅区等进行常规现场考评和暗访,定期抽评车站码头窗口单位、公交候车廊、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成立以人大政协老领导牵头的市容市貌观察团,定期观察市容市貌情况,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解决市容市貌问题;鼓励引导社会志愿服务者参与城市管理;开通市政政务微博,及时将关系市民切身利益的信息发布上网,主动回应公众诉求,接受市民的咨询、建议、投诉与批评;加强与媒体互动,强化正面引导,曝光市容市貌问题。

(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推进现代化城管

首先,建设管理网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城市管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并按照工作职能和任务明确职责,即:市、区两级城市市容考评中心分别设立信息指挥中心和信息监督中心,负责信息采集接收、复核、立案、协调处理(派遣任务)、督查和销案归档等工作;市、区直市政市容管理单位、街道办事处及派驻社区城管人员和协管员为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定区域、定时限”完成城管现场处置工作任务,并负责处理结果情况反馈。

其次,建立工作流程。市、区两级城市市容考评中心购建城市管理日常信息采集设施设备,即:“数字城管”设备,在此基础上建立“信息采集传输—任务案件立卷—任务调度派遣—任务案卷处置—处理情况反馈—现场核实结案—系统综合评价”等七个环节的“数字城管”工作流程;市、区直市政市容管理单位、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相应建立“任务接收—立案—派发—现场处置—反馈—结案”等六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再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对所有城管信息,按照轻重缓急处置原则要求,划分为三类:一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数字城管”分派任务指令时,工作人员必须在30分钟(白天)、50分钟(晚上)以内到达现场处理;二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任务指令时,必须在三天内完成处置任务;三类城管信息,规定收到任务指令时,必须在七天内完成处置任务。

通过“数字城管”,增强问题发现能力,提高问题解决效能,达到最大程度赢得广大市民对创建生态文明城市工作的赞成、拥护和支持,努力凝聚民心,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营造生态风尚,推进生态文明城市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李利)

上一篇:她的微笑七年级作文600字下一篇:任何时候都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