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中县域经济论文

2022-04-15

内容提要:本文以甘肃为例,在利用翔实的统计资料和较为先进的计量方法对甘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甘肃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作出综合评价;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甘肃;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县域经济的基本内涵是县域行政区间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色产业中县域经济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特色产业中县域经济论文 篇1:

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进程

摘要: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及原因都表明: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进程实质上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互动过程,必须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农村城镇化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反过来又会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拟结合当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及其农村城镇化建设道路方面进行深入探析。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及原因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功能完备的、具有开放性和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属于中观层次,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激活这一区域经济主体,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推动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的区域经济,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是至关重要的。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建设西部地区新农村的重要手段。二是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三是实行统筹规划、实现西部地区全面进步的关键点。四是维护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以及行政、财政、金融等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使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就以处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来说,全省78个县(县级市)中相当部分都是贫困县或少数民族聚居区。2003年,全省县域GDP总计1012.8亿元,城市GDP总计498.9亿元,其中县域和城市分别占GDP总和的67%和33%;同时县域人口3484.09万人,城市人口385.57万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的90.04%和9.9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县域GDP和人口比重分别高出15.05和16.53个百分点,既是县域GDP和城市GDP总量都比较小的省区之一,也是县域GDP比重和人口比重均为最大的省区之一。2005年贵州县域和城市的GDP比例为74.4%和25.6%,真正成为全国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省。2006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只排名全国倒数第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局面。相对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环境尚待优化的问题。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和挖掘县域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形不成向外拓展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同时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与外界经济交往的负面影响,失去了与外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流的大好机遇,使自身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如贵州省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22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21.55元,两者之比为4.2:1。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层次偏低。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程度,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是结构层次偏低。如贵州省2003年县域三次产业构成仅为30.6:40.9:28.5,而同期全省三次产业构成就为22.0:42.7:35.3。相比之下,可以看出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三产业发展则相对缓慢。具体在第一产业“农”的成分中,主要搞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具有明显的弱质特征;第二产业尽管有一定数量,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龙头骨干企业,而且产品结构单一,多以初加工工业为主,技术含量偏低;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还不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滞后性也无法对一、二产业的发展形成拉动。

三是县域财政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弱。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拉动力,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快速的投资增长和必要的投资总量规模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但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平衡缺口却较大,入不敷出、负债运行的问题十分突出。如贵州省目前大部分县都还是财政补贴县,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现行的金融体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不够,表现在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过低,商业银行的存多贷少和邮政储蓄的只存不贷,县域资金大量外流,造成农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受资金的制约,导致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发达地区,融资渠道萎缩,甚至出现了因穷而无法投入、因投入不足而更穷的恶性循环。

四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县和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发展却非常缓慢,作为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还出现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进而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如贵州县域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城镇化水平仍处在全国倒数第二、三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缓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的发挥不明显,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城镇化是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现阶段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尽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就显得特别重要。贵州省“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刺激各方投资,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心。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城镇作为一个区域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只有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才能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农村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进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镇化水平太低。所以,在新形势下抓住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努力推动县域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人。西部欠发达地区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村贫困人口偏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而且居住分散,这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 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尽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所以尽管农村消费群体大,但购买能力弱,市场容量小,很难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而推进农村城镇化,就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繁荣城乡市场。一方面通过城镇有效地改变农村消费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商品市场。另一方面城镇依托本地产品,从规模经营入手,形成批量生产,创建专业市场,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按照农村经济对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使城乡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5.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因为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沟通城乡交流的桥梁。推进农村城镇化,一方面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引导农民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形成新习惯,使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得到更新。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县与县以及县域范围内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在更大范围内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城镇化必然涉及县域经济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理应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农村城镇化不仅仅在于小城镇本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周围农村和大中城市。所以,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城乡体系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进一步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小城镇建设必须放到国民经济全局范围,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只有制定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多快好省地进行建设和综合开发,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2.合理布局,以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西部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建设进程虽有较大发展,但在财力、物力上仍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特点,这就很难实现农村城镇化质的飞跃,也难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由此必须以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为重点, 以点带线带面顺序展开,通过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体就是坚持分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城关镇和中心集镇来壮大一批经济强县,提升一批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一批经济欠发达县。同时突破以建制镇为单元的局限性,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发展县城和有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实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对落后,而且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但并非没有发展优势。关键是要抓住机遇,采取各项优惠措施加强小城镇建设,并与县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搞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巩固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建设一批污染小、上规模、效益好的乡镇工业。同时鼓励城市及县域外工商企业参与投资,增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力。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 大力发展投资少、收益快、就业容量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如商贸、旅游、饮食服务业等,增加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实力。如贵州近几年就涌现出以“资本置换”为内核的都匀模式、以旅游业兴镇的荔波模式、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镇远模式、以酒文化为依托的茅台模式等一批布局合理、规范适度、特色明显的小城镇。

4.注重制度创新,强化政府职能,建立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限制,畅通人口流动渠道,真正按市场方式配置劳动力资源。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规范现行城镇土地使用与征用制度,实行有偿用地,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同时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用工形式,尽快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就业、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而解除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地区壁垒,实行兼并联合, 富村联合穷村,强企业兼并弱村, 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有机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总之,通过深化各项制度和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5.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相对落后,目前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如2005年以来贵州省级财政就投入了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6500万元,平均每年城镇非农业人口以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但贵州目前就有近4000万人口,若要将现有27% 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到2020年的43% 左右,每年就要向城镇转移约40万人。这说明仅靠政府一家投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要,要下力气盘活城乡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多渠道吸纳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一些有投资回报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桥梁、水厂、公厕等)实行有偿投入或收费方式建设;积极开辟信贷或债券融资渠道,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形式支持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科教场所、环境整治、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对有稳定收入的进镇农民在购房及其他消费方面的信贷业务;继续保持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还要逐年加大对小城镇建设资金的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以此全面发展县域经济。

6.从实际出发,走出“速度”误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明显低于国内和国际的平均水平,必须加快发展,但在提高城镇化的速度和水平上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种不考虑其他因素,将城镇化率奉为地方发展的主要指标,单纯用行政手段变更行政区划,县改市、乡改镇、村委会变居委会的作法,是对城镇化的误解和扭曲。小城镇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和资源条件相协调,同时不搞“跟风走”的一哄而上,要有规划地在经济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适度和集中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另外,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镇功能和面积的扩张造成原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足,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这就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凝聚力和辐射力,进而实现县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铖,赵柳. 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与对策[EB/OL].会计论文网. 2006-5-13.

[2]岳振.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缘何出现 “马太效应”[N].中国经济时报, 2005-10-14(第四版).

[3]石宗源.新农村专论:建设新农村西部地区如何破题[EB/OL].中国经济网. 2006-5-12.

作者:史开国

特色产业中县域经济论文 篇2:

甘肃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以甘肃为例,在利用翔实的统计资料和较为先进的计量方法对甘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甘肃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作出综合评价;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甘肃;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县域经济的基本内涵是县域行政区间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县域经济既是区域经济,从动态和其实质来看,更是发展中的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产品出现阶段性、区域性过剩,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县域经济的发展由长期以来以农村的自然经济为主开始向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方向迈进。农村建设与发展属于县域经济的范畴。21世纪以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首次突破性地提出“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这些转折性特征表明新世纪新阶段的县域经济是新型县域经济,即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

县域经济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2006年甘肃省县级行政单位(76县、市、区,与国家统计局测评口径一致,下同)占到了全省的行政单位的88.37%,人口为2 179.22万人,占甘肃省总人口的83.62%,地区生产总值为1 254.94亿元,占甘肃省生产总值的55.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1.37亿元,占全省的10.63%。

1.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县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涵盖了经济运行的宏观层面,还涉及经济要素构成的微观层面;不仅包括县域范围内的所有经济要素,还包括与经济相关的非经济要素;不仅表现出特定范围内的整体性,还表现出一定范围内的依赖性。为此基于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实际运行状况的认识和研究,课题组在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时所遵循的设计原则有: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公正原则与可行性原则。

根据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参照目前一些学者和学术机构研究的成果,结合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本课题关于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从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6个一级指标进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对于每个一级指标下面的内容,按照评价目的和设计原则再选取适当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加以表征,从而构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指标体系,具体详见表1。本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

县域经济总体经济实力是县域宏观经济总体状况的展示,是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优劣的集中体现,也是县域经济实力强弱态势的重要标志。在对甘肃省76个县(市、区)2006年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的测度时,通过GDP 、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商品零售总额4个三级指标来反映经济总量;通过人均GDP 、人均财政收入、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农村人均纯收入反映经济分量;通过GDP近5年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经济增长态势。

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县域经济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产值、产业结构、产业效率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课题组在对甘肃省76个县(市、区)2006年县域产业竞争力的测度时,通过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增加值表征产业总量;通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表征产业结构状况;通过第二产业5年平均增长速度、第三产业5年平均增长速度表征产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情况。

金融资本是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最紧缺的资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金融资本在县域经济生活中不仅支撑着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转,而且推动着各项建设不断扩张与持续发展。在对全省76个县(市、区)2006年县域金融资本竞争力的测度时,通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人均储蓄表征县域金融资本存贷状况;通过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表征县域资产状况。

基础设施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设施竞争力反映的县域基础设施环境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基本需要的资源和基础设施的能力与服务水平,使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课题组在对甘肃省76个县(市、区)2006年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的测度时,通过公路密度、民用汽车拥有量表征县域交通运输状况;通过每百人网络用户比重 、每百人本地电话用户比重 、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比重 、每万人邮政业务量比重表征县域信息通讯状况。

政府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保证社会与经济全面协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政府行为可以推动区域制度的创新和市场资源配置环境的优化。评价政府服务经济的竞争力时要从宏观上考虑政府的服务要素,以反映地方政府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方面的作用。课题组在对甘肃省76个县(市、区)2006年县域政府作用竞争力的测度时,通过教育支出 、科技支出 、人均教育支出 、人均科技支出表征县域政府服务状况;通过养老保险职工占从业人员比重医疗保险职工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表征县域社会保障状况。

人力资源涉及内容广泛,包括社会的、人文的、民族和个人的等多方面的多重因素,具体表现在民众的健康状况、教育状况。在对全省76个县(市、区)2006年县域人力资源竞争力的测度时,通过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医院床位总数、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医院床位表征县域居民卫生健康状况;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总数 、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 、学龄儿童入学率 、高中升学率表征县域科教状况。

1.2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判定

根据以往研究的研判方法,结合甘肃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态势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的评价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及研判法则作了如下界定:

1.2.1 本课题研究和评价的时间与地域范围

(1)评价时段。本研究以《甘肃省统计年鉴》(2002~2006年)和甘肃省统计局提供的各县域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测度了甘肃省2006年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发展态势。

(2)县域评价范围。课题组对甘肃省除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红古区,金昌市金川区,白银市白银区、平川区,天水市秦城区、北道区之外的76个县(市、区)进行了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3)市(州)评价范围。以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为基础,对甘肃省嘉峪关市之外的13个市(州)进行了评价分析和研究。

1.2.2 甘肃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判定

根据以往研究中的三分法原则,课题组设定了两项评价标准。

(1)县域经济竞争力区段划分标准。本研究将县域经济竞争力处于1~25位的县(市、区)判定为上游区,处于26~51位的县(市、区)判定为中游区,处于52~76位的县(市、区)判定为下游区。

(2)优劣势指标的划分标准。分别用绝对优势、一般优势、中势、劣势、绝对劣势5项评价标准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作了判定。具体为:将县域经济竞争力和评价指标处于1~10位的县(市、区)判定为具有绝对优势、11~25位的县(市、区)判定为具有一般优势,26~51位的县(市、区)判定为具有中势,52~66位的县(市、区)判定为处于劣势,67~76位的县(市、区)判定为处于绝对优势。

2.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县域经济发展态势的综合性指标,根据上述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6项一级指标的测度结果,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这6项一级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2006年甘肃省76个县(市、区)县域经济竞争力情况如表2、表3所示:

(1)从甘肃省76个县(市、区)的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序来看,竞争力处于上游区域有25个县(区),其中又分两个层次;处于中游区域的是26个县(市、区);处于下游区域的是25个县,其中又分两个层次。

在全省76个县(市、区)中,县域经济竞争力处于上游区域类型的第一层次的居1~10位,有肃州区、甘州区、玉门市、凉州区、肃北县、崆峒区、阿克塞县、西峰区、敦煌市、华亭县,这10个县(市、区)在县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处于第二层次的居11~25位,有永登县、庆城县、临夏市、肃南县、成县、榆中县、合作市、永昌县、临泽县、山丹县、瓜州县、华池县、金塔县、景泰县、天祝县,这15个县(市)在县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具有一般竞争优势。

县域经济竞争力处在第一位的酒泉市肃州区,其基础设施竞争力和人力资源竞争力都排在全省第一位,金融资本竞争力排在全省第二位,宏观经济竞争力排在全省第六位,但是产业竞争力排在全省第十九位,反映了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3.65亿元,比2005年增长11.66%,人均GDP达到12 381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5∶25∶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 128元,比上年增长9.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682元,增长8.0%。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奶牛、制种、蔬菜、草畜、粮食、林果六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种子、洋葱、脱水菜等农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①。

县域经济竞争力处在第二位的张掖市甘州区②,其金融资本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排在全省第一位,宏观经济竞争力排在全省第三位,基础设施竞争力和人力资源竞争力都排在全省第六位。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7.30亿元,比2005年增长12.51%,人均生产总值11 513元。财政收入3.48亿元,其中一般预算内收入1.1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 995.33元,比上年增长5.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132元,增长4.69%。三次产业结构为25.5∶34∶40.5。农业产业化开发成效显著,已初步建成了粮油、瓜菜、甜菜、果品、奶肉牛、瘦肉猪、蛋白肉鸡等农林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制种、粮油、蔬菜、畜牧、林果五大农业支柱产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用事业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县域经济竞争力处在第三位的玉门市,其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都排在全省第一位,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玉门市进入西部百强县,处于西部的第57位,全国第377位,竞争力状态稳定,竞争力等级为B级,居民收入水平A~级,科学发展环境A级。“十五”期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人均GDP达到2.8万元, 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28亿元,新续扩改建项目27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4亿元。根据中组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玉门市在酒泉市组织的考核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名列第一。2006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57.8亿元,较2002年增加24.4亿元,年均增长15.9%;财政收入完成1.66亿元,较2002年增加5 627万元,年均增长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7亿元,较2002年增加8.5亿元,年均增长10.6%,其中,市属完成12.2亿元,年均增长1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7亿元,年均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 841元,年均增加近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583元,年均增加200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在控制线以内。

县域经济竞争力处于中游区域类型的居26~51位,有安定区、碌曲县、陇西县、民勤县、永靖县、高台县、古浪县、民乐县、临洮县、静宁县、泾川县、徽县、武都区、皋兰县、靖远县、玛曲县、宁县、崇信县、会宁县、庄浪县、秦安县、镇原县、甘谷县、武山县、西和县、文县,这26个县(区)在综合竞争力方面优势不显著。

县域经济竞争力处于下游区域类型第一层次的居52~66位,有两当县、迭部县、灵台县、合水县、清水县、礼县、通渭县、张家川县、正宁县、临夏县、渭源县、岷县、临潭县、康乐县、夏河县,这15个县(市、区)在综合竞争力方面处于弱势。处于第二层次的居的67~76位,有康县、环县、宕昌县、卓尼县、舟曲县、漳县、东乡县、广河县、积石山县、和政县,这10个县(市、区)在县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处于绝对弱势。

(2)从甘肃省13个市(州)(不包括嘉峪关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排序来看,县域经济竞争力平均得分处于上游区的市(州)依次为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兰州市(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说明这4个市(州)在县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县域经济竞争力平均得分处于中游区的市(州)依次为金昌市(永昌县)、平凉市、庆阳市、白银市(不含白银区、平川区)、陇南市,说明这5个市(州)在县域综合竞争力方面不具有优势;县域经济竞争力平均得分处于下游区的市(州)依次为天水市(不含秦州区、麦积区)、定西市、甘南州、临夏州,说明这4个市(州)在县域经济竞争力方面处于劣势。

全省13个市(州)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序第一的酒泉市,2006年按照“项目带动、全民创业、富民强市、又快又好”的要求③,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168亿元,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2.8亿元,增长26.2%;财政总收入14.03亿元,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亿元,增长14.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12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 755元,分别增加904元和290元,增长9.8%和6.5%。在这一年中,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建设展现新的面貌,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地方工业实力不断增强,旅游商贸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的进展。

全省13个市(州)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序第二的张掖市④,2006年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总量跨过了100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1 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5%。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2年的37∶29∶34调整为2006年的31∶35∶34。4年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50.8%。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利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9.5%,在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达到83%。草畜、制种、果蔬、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9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6%,农产品初级加工能力达到72%,加工转化率达到47%,农业产业化进入初始阶段。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200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500元左右。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星火产业带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4%。中小学教育结构不断优化,“两基”成果巩固提高。高中教育继续加强,高考升学率连续4年保持在全省领先水平。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

全省13个市(州)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序第三的武威市⑤,2006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市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2001年翻了一番。生产总值达到161.8亿元,年均递增11.9%;工业增加值达到39.98亿元,年均递增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06亿元,年均递增14.3%。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速度同步提升,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6.34亿元,年均递增12.55%;一般预算收入3.13亿元,年均递增16.96%;财政支出达到21.78亿元,比2005年净增4.7亿元,比2001年净增11.85亿元。项目推进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4亿元,年均递增33.2%,是改革开放以来23年投资总和的2.7倍。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日趋活跃。工业富市战略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增势强劲。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谐武威建设初见成效。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干事创业环境更加优化。

3.甘肃省县域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SPSS软件对2006年全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一是检验原有变量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从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可以看出,Bartlett值=626.07,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零假设,即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故考虑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KMO值=0.705,大于0.5,意味着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是能接受的。

二是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80%的标准提取主成分。设这6个主成分分别为F1,……,F6,从数据特征看,表现出了很大的趋同性,根据六个一级指标在主成分所占的载荷,确定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金融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的权重

三是以2006年76个县(市、区)的标准化数据乘以相应的载荷,再以各因子所对应的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综合评价得分,结果为表2所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7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注 释:

①②2007年《甘肃年鉴》

③陈春明.在酒泉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R].2007-1-16.

④田宝忠在中国共产党张掖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张掖日报,2006-12-27

⑤肖庆平在武威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N].武威日报,2007-1-19.

参考文献:

[1]李树基,李德新,彭国强等.甘肃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M].2006年3月,内部印刷稿.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 ,2007年10月.

[3]左继宏,胡树华.关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4).

[4]李闽榕.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1998-2004)[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1.

[作者简介]罗哲,男,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收稿日期]2007-11-28(责任编辑:启方)

作者:罗 哲 李树基 曲 玮

特色产业中县域经济论文 篇3:

浅析中国县域经济现状及发展路径

摘要: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发展现在又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关键词:县域经济;问题;发展路径

一、我国县域经济现状及特点

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国约有县级行政区划2860多个,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人口约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从经济总量角度看,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和占全国GDP的50%左右,全国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可见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脉络当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正确地认识县域经济的特点。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特点:1.各地区差异性显著。由于地理区位、自然禀赋和人文环境等诸多条件的不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性;2.与农业联系紧密。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囊括各种经济类型。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区分为国有、集体、民营、外资和各种混合经济;4.政府主导性明显。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而处于政府执政关键地位的县域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必然由政府严格控制;5.对自然资源及环境依赖比较严重。如陕西省的神木县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煤炭产业在当地经济中比重较大。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当前我国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规模及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11年评出的第十一届全国百强县中,东部沿海的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分别有29个、26个、24个、8个进入榜单,占据87%,并且大部分位于榜单前列,无论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远超中、西部地区的县域。

2.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观念落后,过于看中经济发展的速度和GDP的增长。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过去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以资源的大量低效率耗费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

3.“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很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热情很高、力度很大,却不同程度存在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倾向。有的地方甚至以统筹城乡为名,强征农民的耕地改为建设用地,往城里统筹,损害农民的权利。

4.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短缺,技术水平落后,人才流失严重。政府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含量低,缺乏资金支持。而于大城市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比较好,绝大部分有知识和技术的人才纷纷涌去,导致县域经济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5.当前我国很多县域发展经济过程中缺乏自身的区域特点,缺少特色主导产业,没有充分发掘本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间各自为战、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很多县域的中小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位于产业链的低端。

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大发展中、西部县域经济的政策力度和决心,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的县域要抓住机遇,学习和借鉴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特点迎头赶上,缩小地区差距。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域应在已有基础上再接再厉,同时加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县域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同时要积极促进县域非农产业,特别是个体经济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3.加快我国县域经济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尤其要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发展县域经济要做到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切实有效地解决老百姓的就业、医疗、教育等问题。

4.加大政府对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优化经济环境和市场秩序,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农业贷款门槛,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努力引进人才,以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留住人才,让人尽其才。

5.大力发展我国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把握区域分工带来的机遇,突出区域特色和产业集群。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上,将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功能的一个集合体,也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支撑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下,研究和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从而实现整个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

[1]高宏彬.县域经济发展及其评价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商务印书馆,2003.

[3]张秀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2007(07).

[4]王军,张蕴萍.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

徐会海(1988.04—)男,河北保定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邓棚(1990.04—)男,四川绵阳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作者:徐会海,邓棚

上一篇:审判委员会制度研究论文下一篇:住房公积金金融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