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质量工程论文

2022-04-17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校课程建设的根本。文章以“质量工程”为论题,针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课程的模块化和关联课程的集成化教学思路,讨论了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分级教学的执行等问题,并就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课程建设质量工程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程建设质量工程论文 篇1:

质量工程背景下的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要: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精品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实践,在论述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对质量工程推动意义的基础上,从立足特色的课程群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以及课程建设监督评价四个方面对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进行了详细描述,以期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质量工程;精品开放课程;课程建设

文献标志码:A

2011年10月,国家教育部下达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视频公开课与网络资源共享课程两种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因此,如何更好地普及优质课程资源,切实做好质量工程保障工作,实现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是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将优秀高等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是全球教育领域的一个日益增长的现象。特别是在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于教育领域后,高等教育资源开放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战略变革的重大举措,典型代表如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慕课”、麻省理工学院的OCW等。国内,我国已有87所高校加入“东西部高校联盟”,实现优质课程在线共享。数据显示,“中国式慕课”也已覆盖300万在校学生。因此,探索并提升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水平,是一个重要且必要的课题。其建设意义体现在:

1 促进教育公平化,切实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慕课’为教育公平打开了一扇窗,可以成为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缩小我国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差距的契机。”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以共享为目的,可实现优质资源在高校内、高校与高校间,甚至是全社会中渴望学习该知识的学习者共享和应用,让高等教育再回馈于社会,从而达到提升全民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的水平,进而完成高等教育的目的。

2 促进课程转型升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精品开放课程申报和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申报单位加强自身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而通过精品开放课程资源的共享,可以使国内其他高校通过课程学习,知悉自身与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差距,进而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和需求,全方位开展课程转型升级,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拉动整体教学水平提升

我国高校教师评价长期以其专业知识学习与研究为主要标准。因此,在许多高校开展的学生评教中,成绩不理想的往往是一些年轻硕士、博士,而这些青年教师皆为学校的中坚力量。通过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一方面可以发挥青年教师熟悉网络、计算机的特长,推进课程更快地向多媒体化、网络化和资源共享化方向发展。同时,青年教师也通过参与课程建设,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在教学方案设计、授课技巧、授课能力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

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对质量工程的推动作用

精品开放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在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于教育领域后,精品开放课程的成功建设,能进一步推动质量工程建设。

1 促进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从宏观角度,通过国家、省、校三个层面上的政策引导,扩大精品开发课程的影响力,促进更多的高校和教师参与优质资源建设,能够避免许多高校孤立对待精品课程的问题。同时,各高校能够将精品开发课程视为学校长期资源共享建设的有机部分,进而结合人才培养实际统筹考虑精品课程规划,全面考虑项目间的连带、互相支撑的关系,在学校层面形成合力。

2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慕课”、精品开放课程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等,实现了“翻转课堂”。这必然会促动高校和教师思考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3 促进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一流教学团队是成功申报精品开放课程的必要条件;同时,持续性开展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也会极大地促进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工具运用等诸多方面的提升。有效避免“重申报、轻建设、无应用”现象的发生。

4 实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通过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资源共享,能让更多国内名校、名师的优质课程、优质资源在网络上得到共享,使得全部高校学生均能通过在线方式进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大大缩小各地区高校由于教学队伍、教学资源等差距,而影响人才培养效果的问题,尤其是能很好地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三、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 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建设特色优质课程群体系

以往,我国高校在专业建设中,都提倡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只注重学科建设,而忽视课程及课程体系建设。而实际上,课程才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基本单元。因此,要实现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在专业建设中,坚持以课程建设为中心,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即更多借鉴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以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学生需求。学校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以培养船舶导航领域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改革,形成了由“船舶导航定位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惯性技术基础”“运动参数检测技术”“组合导航系统”“导航系统工程”“惯性导航系统仿真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现代船舶导航系统理论”和“船舶导航与控制专题”等组成的导航定位系统课程群。并逐渐发展成为以名师讲授“船舶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核心课程,全方位带动课程群发展的建设局面。其中,“船舶导航定位系统”获2007年度首届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卫星导航系统”获2008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群中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团队建设能实现共享,有效避免课程开发工作的重复与资源浪费。而通过课程群优势资源的挖掘,更容易建设符合要求的高水平精品开放课程。

在精品开放课程的申报过程中,通过整个课程群优势资源提炼,在涵盖人类利用自然界基本物理特性进行航海导航手段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船舶导航——茫茫大航海的指路明灯”精品视频公开课。并以核心课程“卫星导航系统”为切入点,综合与卫星导航相关的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成功申报“卫星导航系统”精品网络资源共享课。

2 注重老-中-青结合,发挥名师传一帮一代,加强高水平教学队伍建设

无论是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还是精品网络资源课,高水平教学队伍都是必备的基本条件。目前,虽然各高校都拿出最好的教学资源建设精品开放课程,主讲教师都是各高校的教学名师,但作为一个长期建设工程,建立一支教学质量高,学历、学缘、年龄结构配置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才是推动教学内容持续改革和研究,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老-中-青”传帮带一直是导航定位系统课程群的优良传统。老教师在教学方案设计、教案准备、授课技巧及板书方面具备长年累积的丰富经验,通过对课程教师的课堂跟踪、反馈,能不断提高课程组教学水平;中年教师具备实干精神,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更新、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能指导教学团队持续性提升课程建设水平;青年教师具备进取创新精神,在计算机和网络等新技术方面的优势,有利于课程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建设。

名师不仅要很好地完成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还应该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丰富教学和课程建设经验,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以利于精品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导航定位系统课程群负责人一直将优秀青年主讲教师的培养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青年主讲教师的选拔上,注重学历、学缘和年龄结构配置;注重以课题负责人或科研骨干为主要选拔对象,通过增加助课环节、加强试讲力度、聘请督导和老教授进行课堂跟踪反馈等环节,提高其教学水平;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水平专著和高质量教材的编写工作中,追踪科技前沿和最新教育理论;并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赴国外进行教学培训。

目前,导航定位系统课程群除1位老教授外,其余9人均为工学博士,6人分别在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有长期工作学历经历,5人有校外博士后合作研究经历,40岁以下6人,基本做到了学历、学缘、年龄结构配置合理。

3 高水平科研推动教学,教学科研并重发展

作为工程技术性较强的精品开放课程,无法像哲学历史这类故事性和文字性较强的学科,容易实现内容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另外,近年来很多高校为了追求科研的数量和质量,忽略了教学质量,出现了很多知名的教授、学者,研究能力很强,但对教学活动有所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该类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

导航定位系统课程群在多年的课程建设中,一直秉承“科研带动教学,通过教学推广科研”的课程建设理念,力争做到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同步发展。

作为专业性较强、人才培养目标特色鲜明的课程专业,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很难建设高质量的精品开放课程,更不用谈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本身是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通过高质量、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研究,首先能跟踪国内外相关科学领域的最新前沿,容易将最新的教学内容引入课程教学;通过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如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研究数据、模拟器、算法、原理样机等,均可以实现对课程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的有效支撑。另一方面,通过精品开放课程这一窗口平台,可以使更多的国内外高校、研究所加深对课程团队的了解,为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创造条件。

在“船舶导航——茫茫大航海的指路明灯”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团队中,课程教师人均主持两项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星导航系统”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大部分教师均有在研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完善课程建设监督评价机制,优化精品开放课程监控体系

教育部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评审过程中,增加了社会评价环节,这对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和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有效避免“十一五”精品课程评审后网站维护欠缺、网页打不开、课程利用率低等问题。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此从自身做起,建立较为完善的课程建设监督评价机制,更有利于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精品开放课程对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学校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纳入教学工作状态评价,构建以质量为保证,“责权合一”的精品开放课程动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以学校领导、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务处、机关各职能部门监督检查、院系和课程负责人自查,以及学生网上测评相结合的多层次、责权合一的课程监督机制,确保课程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执行有力、运行有序。

如图1所示,精品课程建设监督体系主要由决策系统、管理系统、执行系统、反馈调节四个子系统组成,是一个逐层向下监控、逐层向上负责的课程建设质量关系系统,通过四个子系统构成闭环,实现对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动态实时监控。不仅能有效发挥学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还能有效利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的老专家,对课程建设进行实时把脉,确保课程建设质量。

四、总结与思考

导航定位课程群紧贴专业特色培养需求,以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为目标,经过多年在课程群、教学团队、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等方面的探索创新,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两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不仅有效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同时对船舶导航领域具有较强的示范推广作用和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侯秀梅)

作者:赵琳 程建华 陈子谦

课程建设质量工程论文 篇2:

以质量工程为契机深化高校课程建设

摘 要:教学质量是高校课程建设的根本。文章以“质量工程”为论题,针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课程的模块化和关联课程的集成化教学思路,讨论了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分级教学的执行等问题,并就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质量工程 课程体系 模块化 关联课程集成 课程建设

随着社会和文化科学的发展,人类的教育目的、知识观和认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本科课程越来越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在此环境下,国家教育部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举措,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本科教学评估和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培养工程(即“质量工程”),要求各高校全面重视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要使高校的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明确教学改革重点,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教学队伍以及质量监控等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诸多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在这些“质量工程”建设中,真正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就是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得是否科学,学生毕业时到底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就业与日后发展。高校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专业方向的内容如何选择与界定,各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和知识观等因素影响。课程建设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课程优化为重点,以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主要内容,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贯彻实施“质量工程”关系到高校能否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高校开展“质量工程”建设的工作出发,针对课程体系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课程体系模块化、关联课程集成化的方法,并讨论了课程学时分配的合理性以及分级教学的科学性等问题。

一、传统课程体系与分级教学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产品”,最终要面对社会和市场的选择。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素质需求相适应,以培养学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1.传统的课程体系制定

传统课程体系的制定,一般由教务处根据不同专业,给出相应的指导性意见,并设定总学时的范围,由各个学院召集相应专家,制定出教学计划、设置课程等。高校中常见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框架见图1。

这种教学计划的结构框架,严格限制了各专业研讨专家的思路,同时也不利于一个专业下多个方向的课程的统一。而学生在选修相关课程时,经常出现只要选够了规定的学分,就不再选修的情况,同时选修的课程也不平衡,而设定每门课程学时的时候,还要参考教学主讲教师的建议。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学时的设定,有40学时、56学时和72学时。学生需要哪些知识点才能促进其本专业的发展,应做出科学的论证。教学中经常出现不同的学时所用教材一样,讲授内容差异不大,而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差异大,间接的导致课程教学制定的失败。

传统的教学计划的制定,虽然也经过了科学的研讨、合理的规划,但学生在学习中,不是对理论课程没有兴趣,就是到课率低,认为自己不适应这个专业学习,想找更多的时间学自己喜欢做的知识技能。这种现象的传染性随着时间的进展似乎越来越强,这就需要重新深入研讨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真正让学生由“我必须要考及格”向“我热爱这个专业,主动学习各门课程”转变。

2.传统分级教学的设置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课程建设报告中经常提到“因材施教”,而实施“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分级教学(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线性代数和计算机等课程)。具体分级教学模式:一是根据高考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级,将学生分成ABCD四级,给各个级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二是学生入学后,重新进行分级测试,按分级测试的成绩进行分级教学,一个学期后再进行测试,成绩好的跳级,成绩不好的留级;三是采取考核分级和自愿选择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级教学,一个学期为一级,每学期进行考试,合格升级,不合格留级,采取自由流动的“滚动制”学习体制。这些分级模式,都有其相应的弊端。一次考试不能判定一个学生到底是优还是差,显然根据高考成绩来分级,让学生进入不同的班级,忽略了学生发展过程的差异性。后面两种分级方式实施方便,但根据成绩判定类别过于草率,同时也没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性。

如“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传统不分级的课程教学没有多少差别,还是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进行,只是对学生按某一标准进行了人为的分级,但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的时间段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很大差别。教学实践中发现,提高班的学生第一学期考得好,第二学期反而比普通班的学生考的还要差;分别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经验一般的教师教授的两个普通班,经验丰富的教师教授的学生卷面平均成绩不一定高于经验一般的教师教授的学生卷面平均成绩,这种情形在分级教学中均存在。

二、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及质量保证

课程体系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个性化、综合性、创造性,构建多样化的立体交叉课程模块体系。因此,这里借鉴文献所提出的课程体系模块化思想,改革课程设置的思路,具体课程体系框架见图2。

对于每个模块,可再进行详细划分,包括必修和选修,同时硬性规定学生在完成必修后,每个模块必须选修一定数量学分的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通识平台模块,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心理调控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其功能主要通过方法论课程和工具类课程来实现;学科平台课程模块,注重培养一般的通用能力、继续学习和迁移能力等,其功能主要通过高度概括化的原理类课程来实现;专业平台课程模块,注重专业能力、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其功能主要通过系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活动模块课程的合理构建来实现;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注重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等,其功能主要通过模拟实训课程、校内外实习、实践课程等环节来强化。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根据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对每个模块规定学生至少选够一定的学分才能毕业。模块化教学计划改进了传统选修杂乱无章的方式,而学生所吸收的知识也不再片面性,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为保证上述课程体系的更好实施,教学队伍可以采用课程群的方式,实行一位教师参与多个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一门课程可由多个老师负责实行团队教学,并做到经常交流与协调,同时建立定期备课和交流制度,保证工作落实。

三、问题讨论

不少研究者都从各种角度,对课程体系的建设

做了深入的探讨。笔者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课程设置的探索,认为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合理规划课程学时

在上述图2模块的基础上,制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制定课程模块时,要根据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合理规划。具体如下:一是改变传统,科学设置学时,对每门课程进行必要的认证,同时培养目标需要课程的那些知识,教学计划中应该有相应的安排并设置相应的学时。二是突出重点。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没用的、学生自学看懂的一定不要讲(或简单提示);三是每门课程知识详细化,重新科学地审查原有的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由主讲老师规划出每门课程讲哪些知识,为什么讲,做到有的放矢;四是减少学时,增加创造与应用学时,要将现有的实践教育活动确定为系列课程模块。设置最低学分要求,基本内容覆盖基础知识应用、专业技能运用、科学研究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同时建立以研究为本的课程模块,将科研活动上升为系列课程模块。

2.完善部分课程的分级教学机制

分级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应再进一步的探索。然而,从对学生的情感角度来讲,分级教学使学生存在着心理障碍,面子上受到影响。这些不利因素如果不得到及时的解决和控制,那么分级教学的效果便无法显现出来,甚至还可能功亏一篑,因此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分级教学,值得各高校认真探索。

大部分高校都把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作为分级教学的试点,但从调查中发现,所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如何分级。传统的或现有的分级方法,从教学实践中看都是不全面的,学生的学习潜能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相关学科的掌握、学习态度等。应防止出现挫伤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使另一些学生滋生骄傲情绪的情况出现;二是如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如果不同级别的教学班级均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授课计划,甚至是统一的教学手段以体现出因材施教、分层优化的教学原则,结果无异就是学生重新分班后的传统教学模式;三是如何评判真正的分级教学效果。分级教学应建立在一个学院里的评价机制,如果再以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3.关联课程集成化建设

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课程体系也在不断改革,新的课程逐步被设置到新的教学计划中,对于专业方向下的专业教学,教师数量明显少于基础课教学,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单靠几位教师上专业方向相关的核心课程,所反映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因此把关联课程集成化,即把关联课程整合在一起,由几位老师共同去承担教学任务,做到分工明确,重点突出,避免出现“大杂烩”、“拼盘”式的课程组合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1)以专业划分的专业课程中的关联课程集成化

以广东工业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信息与计算方向和信息安全方向)为例,课程中设置了一些相关数学建模方面的课程,如Mat-lab编程及应用、数学建模、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数学建模实验、数学软件实验、数值代数、数值计算方法等;同时在与数据库相关方面,如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Java语言、Java语言课程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这些关联课程集成在一起,由多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分几个学期完成,这对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课程集成建设

关联课程的集成要与专业方向及人才的培养相协调,不是将几门课程简单设计后加以综合就能实现。教学中经常遇到课程学时多、重复交叉知识模块的情况;在实践环节中,对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够,这就要求做到课程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验或课程设计中,应统一规划课题,尽量做到课题不同;整合原有独立课程内容、充分挖掘课程中相关学科和领域的最新知识,优化教学资源,着眼于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将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和科学研究过程。

四、结束语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质量工程”的背景下,全国高校掀起了一系列的深入讨论,抓住实施“质量工程”这一可贵时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使课程结构模块化,学时安排合理化,分级灵活,关联课程的集成化方面更加完善,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质量,使“质量工程”成为让每位学生能学有所用、家长放心满意的工程。

作者:李 锋 金朝永 温洁嫦

课程建设质量工程论文 篇3:

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

[摘要] 笔者分析了国内各院校近年来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特点,回顾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合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改革我校计算机专业《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 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 教材 课程建设 教学

一、引言

电路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及电气类共同开设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实际中,电类专业中又有强电和弱电之分;而在弱电中,有自动化和计算机软、硬件等专业,但它们各自又有不同。电子与电气类专业对电路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既要比较熟练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方法和应用,又不要求做深入的研究。非电类专业对于分析与设计都有一定的要求,以便掌握计算机相关硬件知识和从事计算机接口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而对于电机及其控制则一般不做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要求是介于电子与电气类和非电类专业之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与实践

几年来,在肇庆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技术基础课程“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均采用两门课教学,先“电路”后“模拟电子技术”,在两个学期教学完成。采用电类和自动化类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教材,共108学时(其中理论92课时、实验16课时),在实际教学中按计算机专业的要求增减,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针对目前的现状,首先解决教材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选用国内的优秀教材,但这个教材不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是所有电子与电气类专业的,我们依据弱电专业所需知识为的教学内容为体系结构,向同学们讲授。实践中,《电路原理》这门课,我们选了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邱关源主编的《电路》、康华光主编的《电子技术—模拟部分》为学生的教材,而依据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沈复兴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及西安交大出版的《电路》为知识系统结构,来向学生讲授。这样无论从知识面和知识深度,都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在知识面上,让学生应该看到,电类专业应该了解哪些,在知识层次上,让学生知道,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三、教材建设

2006年我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7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我校启动了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重新制订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由原来的3100多学时缩短为2800学时、174学分缩短为165学分,调整情况见表1。从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8级,率先将“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合并成一门“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使原来第二、第三学期完成的课程,在第二学期一门课完成,这样使后续课程提前一个学期,能使学生提前进入专业课学习。目前在国内的教材中还没有针对计算机专业的这一类教材。

表1

为适应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及新的学生培养方案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做好“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建设十分必要。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本科生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既不同于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等电类专业的“电路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不能是这两门课程内容的简单相加,也不同于非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或“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应当把教学重点放在强调基础、弱化难度;强调基本概念、弱化解题技巧;强化基本概念、弱化公式记忆上。遵循知识、素质和能力并重的原则,更新内容、优化结构、压缩课时、精讲多练、培养能力,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应从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出发进行组织和建设。教材要力求反映电工电子学科的新成就和新进展,要关注授课对象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可以引入在电气工程、电子工程和信息工程的学科领域中发展和探索性的内容,将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引入教材,努力使教材反映时代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体现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变化和基础知识相结合的开放性特点。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要突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在内容上力求丰富,在结构上力求创新,充分体现和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增加EDA演示,使学生既学到了书本的知识,又得到了实践的锻炼。摆脱理论分析长而深的模式,电工电子基础理论的学习以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为目的,作为掌握变化的、动态的新知识的基础,以“必需、够用”为度。教材应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于一体,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要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地综合、融合和整合。从课程所含各个学科领域系统的观点出发,重视整体概念和系统特性,重视外部特性,重视应用技术,多做定性分析,力求理论形象直观,对基础知识的引出“重神轻形”,争取使教材具有更大的概括力和更宽的适应面。强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材的衔接,使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基础知识(经典内容)→先进技术(提高内容)→应用能力(实用内容)”的体系组织教材。

四、结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包括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两部分。电路部分主要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定理,电路的分析方法及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模拟电子技术部分主要学习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稳压电源、集成功率放大器等模拟集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在2008~2009第二学期,我们选用华南理工大学殷瑞祥教授主编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一书,作为教学教材蓝本。在实际教学中,第二章增加网孔(回路)分析法一节,第四章增加互感电路一节,在每章后附重点内容的EDA演示。

参考文献:

[1]刘晔,唐胜安等.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邱关源等.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沈复兴等.电子技术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吴大正等.电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6]殷瑞祥等.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陈元滨

上一篇:采煤概论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课堂师生关系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