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23

【摘要】大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对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但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甚至存在着误区。因此,要开展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概念、特征,走出评价研究的误区。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区域经济下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区域经济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与长远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大学生就业体制、就业途径、就业去向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从职业理想、求职地域、起薪期望、专业对口四个方面调查了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趋向,并分析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基本状况 职业理想

[作者简介]张文海(1969- ),男,河北怀安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机械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24)牧小霞(1972- ),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市高级技工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规划教育。(河北张家口 075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就业长效机制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10AMK039)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与长远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全国范围内来看,2001年仅有大学毕业生115万,2005年达到了340万,2010年达到了630万左右。2001年河北省的大学毕业生只有5万人左右,2005年达到了19.5万,2010年达到了32.5万。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积极就业、合理就业、全面就业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而且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将大学毕业生纳入计划分配体制,实行统招统分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首先在一些重点大学引入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机制,用人单位开始直接进入高校选人,而不再只是等待政府的计划分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正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实现了根本的转变,开始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2000年,教育部将毕业生“派遣证”改为“报到证”,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地位,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同时,我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推进大学生积极就业,主要包括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主要面向大学毕业生、取消高校毕业生的入户限制、取消大学生就业时的不合理收费、延长毕业后的择业时间、鼓励大学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体制的主要特点有:(1)形成了完善规范的就业市场体系,主要通过市场来调配人才资源,将各类人才有序地调配到最需要的地方。(2)主体是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以市场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积极性,调动大学生择业的主动性,使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实现双向选择。(3)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国家是大学生就业的根本保障,学校是大学生就业的实施者和引导者,社会是大学生就业的基础。要努力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良好氛围。

2.大学生就业渠道。(1)高校举办的大型招聘会。各高校主动和用人单位联系,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牵线搭桥,大约有30%的学生能通过高校招聘会找到合适的职位。(2)用人单位校园专场招聘会。用人单位于每年的12月到次年5月主动到各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3)政府主办的大型综合招聘会。从国家有关部委到省(市)级人民政府每年都要举办若干分管领域或辖区内的综合大型现场人才招聘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多种选择。(4)网络远程招聘。政府主管部门、高校、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开展招聘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开设了大学生就业的专门网站,高校通过网络介绍本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发布招聘信息,毕业生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网络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提供了捷径,节省了费用。(5)人才市场。人才市场会定期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为大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就业场所。(6)家长、亲友和同学协助应聘。在多元就业体制下,学生家长和亲友纷纷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为学生联系就业职位。(7)报考公务员、选调生、村官,参加西部支援计划,竞聘特岗教师等,但这只占很小的比例。(8)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但真正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的学生仍是少数。灵活就业的方式相对来说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就业方式,特别是地方院校和高职学校毕业生,由于受到学校、地域、专业的限制,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灵活就业的方式。

3.大学生就业的特点。(1)大学生就业的区域特点。麦可思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达到了88.7%;泛东北区域经济体大学生就业率最低,为79.5%。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长三角区域最高,达到了90.4%;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陕甘宁区域最高,为88.1%。(2)大学生就业的专业特点。根据河北省人事厅发布的2007年河北省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情况,本科生就业率最高,高职高专次之。2007年河北省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率为74%、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3.4%,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7.4%,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75.6%。从学校层次上看,211学校、省属重点大学的就业情况最好,大约为90%左右;一般本科院校情况良好,大约为80%;高职高专学校之间的差距较大,一些本科院校的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较好,一些行业性学校及与市场衔接较好的学校就业情况良好。

4.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由于受到就业形势和就业体制的影响,每年大约有20%的学生没有找到全职工作。这些学生有的自主创业,有的继续找工作,有的升学。(如图所示)

麦可思研究院将大学生的毕业状况分为10类:全职工作、自主创业、有半职工作、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无工作,正在国内读研;无工作,准备国内考研;无工作,正在国外读研;无工作,准备出国读研;无工作,其他;无工作,毕业后读本科。已就业的大学生包括三类:受雇全职工作;自主创业;有半职工作。而受雇于全职工作的大学生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二、大学生就业趋向分析

1.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职业。职业声望的高低主要是由职业的社会功能、社会报酬、自然条件和职业要求四个要素决定的。2002年我国职业声望排行前十位的职业分别是科学家、社会学家、大学教授、大中城市市长、政府干部、电视主持人、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设计师、律师。2005年杭州市科协在一项调查中显示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公务员,其次是科研人员、技师、工程技术人员、律师、私营个体经营者、经理或厂长。2009年北京市职业声望排行榜列前十位的职业是科学家、物理学家、飞行员、大学教授、高级军官、公司董事长、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音乐家、医生。由此可见,高级知识分子所在的职业领域始终是声望最高的职业领域。

学习成绩突出的大学生在毕业时首先选择的是继续深造,以求迈入高级知识分子的行列。大学生求职意愿排名第二的是公务员,现在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竞争异常激烈,而能够考取公务员的以重点大学的学生居多。大学生求职的第三意愿是诸如高校、医院、科研院所、机关单位附属的事业单位。大学生求职的第四意愿是外企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第五意愿是民营企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支援西部、回乡创业等。

2.大学生就业的地域选择。目前,大学生求职时在地域上首选东部沿海地区,主要以中心大城市为主。他们认为大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较高,能够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根据笔者的调查,有47%的学生将大城市作为择业的首选地区,有36%的学生选择东部沿海地区,有14%的学生选择回家乡就业,只有3%的学生愿意去西部地区就业。

3.大学生就业的薪水目标。大学生往往对工作待遇考虑较多,在求职时关心较多的问题之一就是薪酬,如果薪酬高,即使专业不对口、工作环境艰苦也可以考虑。据调查,专科毕业生的薪水期望值为1500~1800元,本科毕业生期望值为2000~2500元,研究生为3000元以上。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毕业生求职时的起薪期望值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4.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问题。“专业对口”曾经是大学生就业时考虑的首要问题,但现在这种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大约有40%的学生愿意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30%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30%的学生认为有工作就可以了,等以后有机会再说专业对口的问题。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种类繁多,不再严格遵循“专业对口”这一原则。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分低能”的现象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虽然进入大学后考试压力明显减小,各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素质教育活动,但却无法使他们完全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再加上考入大学又是新一轮学习竞赛的开始,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种考试教育、书本教育。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毕业生很难迅速适应社会需要,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程度不高。

2.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我国的许多普通家庭将大部分的家庭收入用于子女教育,有的家庭甚至因为子女的教育消费过高而重新致贫。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高投入必然会产生高期望值,因此学生的家庭和学生本人就将中心城市作为就业的首先地区,将外企、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作为首选单位,薪酬要求一般也高于用人单位的承受力,这就使得中心城市和热点用人单位的竞争激烈,而一些急需人才的地区和单位则无人问津。

3.用人单位的要求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用人单位选聘人才的急功近利现象较为严重,一般都倾向于招聘能够产生即时效益的人才,而不愿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培训的机会。相对来说,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学历高、有一定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人才,他们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也往往按照这种标准去衡量尚未走出校门、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这样一来招聘双方就出现了矛盾。导致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1)用人单位对当前人才市场的了解还不够,认为在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用人单位就可以按比以往更高的标准去招聘人才。(2)用人单位没有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责任。(3)用人单位与学校、毕业生之间的沟通不畅。

4.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为促进就业出台了不少政策,但仍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就业信息反馈机制还不够健全。每年年底,大量的毕业生涌向各种人才市场和招聘会,寻找自己认为合适的就业单位;而用人单位则为了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人事部门工作人员辗转于各高校和各地的招聘会场。由于缺乏顺畅的信息反馈渠道,供需双方存在信息沟通的盲区,一方面,毕业生通过各种渠道投递精心制作的求职简历,往往杳无音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各种招聘信息铺天盖地,让毕业生难以分辨,毕业生误入就业陷阱和传销组织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使得他们在求职时不敢轻信一些招聘信息,可能就会无意中错过一些就业机会。

5.缺乏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保障。从深层次上来看,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保障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人才培养体系与社会的需要没有真正实现“无缝对接”。人才的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校教育总是滞后于市场的要求,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被社会所接纳,而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又培养不出来。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学校与市场之间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刘成龙.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难点分析与对策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王丛漫,王丽辉.河北省大学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运行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高明生,李丽霞.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8).

作者:张文海 牧小霞

区域经济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走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问题研究的误区

【摘要】大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对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但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甚至存在着误区。因此,要开展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概念、特征,走出评价研究的误区。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误区;概念与特征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的误区分析

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的研究,学者们比较一致的提出了把“国际国内及省内著名企业就业率”、“省部级及以上政府行政单位、科研单位就业率”、“重要岗位就业率”和“考研(专升本)、出国深造率”作为考核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其理由是:国际国内及省内著名企业和高级别的行政、科研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与选择、对人才的使用最为科学,也是毕业生最向往的单位;技术关键岗位、管理岗位、科研岗位不是一般文秘、低级行政、销售等简单工作可以比拟的;“考研(专升本)、出国深造率”虽有别于真正意义上的就业,但这项指标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提供毕业生再次深造、整合个人发展的机遇。

从表面上看,这些指标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反对意见),但是,仔细推敲一下就可发现,这些指标存在着重大误区。用“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就业率”、“重要岗位就业率”、“考研(专升本)出国深造率”等指标来考核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导向是错误的。

首先,与党和政府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相违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业的现象同时存在。针对这种现象,党和政府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6月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由此可见,贯彻落实上述《意见》的精神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核心工作。不仅地方院校、高职院校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就是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也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因为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将成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基层必然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最重要的空间。这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破解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

第二,与社会经济发展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相违背。高等教育大众化伴随的必然是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将不得不在“非精英”岗位上就业。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工作岗位对劳动力的教育层次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自然也会促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多地进入“普通劳动者”序列。这必然要求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从“精英就业”转向大众化就业。

但从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来看,很多大学生并未完成这个转折,精英就业观念仍根深蒂固。具体表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尤其是一些知名大学毕业生的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发展,跟不上社会就业方式的变化。精英意识使得很多学生将眼光仅仅放在发达地区、大城市、大公司的职位,而不愿“委身”于民营中小企业,也不愿下基层或者到欠发达地区去。在他们看来,毕业后不能到大城市、沿海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能找到热门的、高薪的、体面的工作,就是自己人生的失败。

诚然,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将自己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会经历一个“痛苦抉择”的过程。但笔者认为,要缩短这个过程,需要大学生们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过去我们总是抱怨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但很少有人问过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为什么会这样难?教育者的观念转变了吗?

从本质来说,大学生就业岗位没有重要不重要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别。如果将“国际国内及省内著名企业就业率”、“省部级及以上政府行政单位、科研单位就业率”、“重要岗位就业率”等作为衡量一所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标准,那么无形中就宣扬了社会职业的高低贵贱和官本位思想。大学生只有坐高级写字楼当“白领”、“金领”,在机关上班捧“金饭碗”,才不是“大材小用”的想法,不正是这种教育价值观的真实写照吗?难怪不少大学生对国家公务员这一“金饭碗”趋之若鹜,心甘情愿做“国考炮灰”也不愿考虑从事其他社会职业;难怪大学生当保姆、研究生卖猪肉等就业途径,常常会引来社会热议;也难怪那些一时难以接受社会现实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选择他们所认为的“低下”职业了。

第三,与大学的培养目标相违背。既然考研(专升本)和出国深造率也仅仅是升学率而已,从严格意义上讲它连就业率也不能算,那么就不能把它当作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大学不同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不是升学教育。大学教育很大比例是就业前的教育,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要进入社会,开始工作。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过分强调升学率,不仅与大学的培养目标相违背,而且会直接影响大多数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因此,除少数研究型大学外,地方性普通高校,尤其是高职学校更不应该将升学率来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更不能作为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即使要统计升学率,也不能与就业率混为一谈,应单独分别统计。

二、什么是“大学生就业质量”:概念辨析

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之所以存在误区,最主要原因是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概念认识模糊不清。因此,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概念、特征,是走出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误区的基础。

(一)什么是大学生就业质量

1、质量的定义

质量这个概念来源于管理理论,广泛使用于各个领域。美国质量管理专家P.B.Crosby在《Quality is Free》一书中指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凡是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就表明质量有欠缺。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对质量概念的观点:质量反映顾客的满意程度,质量定义因顾客的需要和要求而变化。ISO9000、2000标准中给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什么是大学生就业质量

这是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构建就业质量理论和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起点。关于它的界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出发点和方法论入手,进行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括。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就业质量反映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及其收入的优劣状况(刘素华,2006);就业质量是大学生所获得的工作状况及固有特征满足其要求的程度(秦建国,2007);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指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廖志成,2005)等。这些观点的共同特点只是单纯地反映了大学生作为劳动者个体的就业状况,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狭义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概念。

高等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培养人的特有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紧密结合在一起。高等教育具有个人受益和社会受益的双重属性,对于社会来说,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对于个体来说,高等教育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教育需求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社会经济各部门,也包括个人及家庭,尽管这些不同主体对教育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他们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尺度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是根据对教育服务质量的预期与体验的对比来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这种预期与体验的对比需要通过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体现出来。由此可见,评价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它不仅仅是大学生本身,而且还关系到用人单位和作为办学主体的政府。其实,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产品),他们的就业质量应该反映的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学校自身确定的培养目标符合程度的具体体现,研究和评价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根据上述质量定义和高等教育固有的特性分析,广义的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指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需求主体)对高等教育价值实现程度的反映的总和,它取决于教育需求主体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预期同实际所感知的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对比。这种“感知”和“对比”是通过大学生的就业活动来反映的,它包括学生对教育产品消费效果(就业)的满意度,即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就业意愿的符合程度;用人单位(雇主)对学生(产品)“消费”的满意度;政府对高校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有贡献的人才的满意度。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概念的特征

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概念还必须把握以下一些特征。

1、高校毕业生就业质和量的辨证性

就业活动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大多数人认为,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映的仅仅是就业的“量”,不能反映出就业的“质”。也有人认为,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要多考虑数量问题,即充分就业,不应过多地强调质量问题。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那种不能反映就业“质”的就业率,是由于片面追求就业率以及就业率统计工作不规范而造成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基础,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数据可靠的真实就业率是就业质量的基础,它不仅反映出就业的“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就业的“质”。因此,不断改善就业质量,是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方面。

2、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对性

不同的顾客往往会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就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另外,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它须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不能与等级混淆(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

3、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多样性

从世界经验来看,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结构的分化。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传统的单一的高等教育结构也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条件不同、办学定位各异,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指标来要求所有高校。所谓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多样性,即指不同类型的高校的毕业生应该有不同的就业质量标准,而不是所有的院校都按照一个标准来衡量。

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的类型结构都是金字塔型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同等重要。国家对人才的需要以及社会劳动分工要求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布,功能互补,相辅相成。一流的教育与学校层次和类型没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应有高、低,好、坏之分,关键应看他所培养的学生是不是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

4、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动态性

任何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多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的,例如,原先被顾客认为质量好的产品会因为顾客要求的提高而不再受到顾客的欢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举办教育的根本之所在,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需求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评价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标准也要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当前,尤其要改变“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的观念。只有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的就业质量,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5、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经济性

高质量意味着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通常所说的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质量具有经济性。

虽然不同的顾客关注质量的角度不同,但关注质量的经济性是一致的。在高等教育的顾客中,政府之所以对“211工程”、“985工程”大学的投入每年数以亿计、历年投入累加更是数以百亿计;其目的是为了把相当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建设成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而对一般院校、特别是对近10年发展起来的高职学院的投入每年往往只有几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显然,政府不可能对投入各不相同的高校作出相同的质量要求。

目前普遍存在的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研究生高于本科生、本科生高于专科生(高职生)的现象也是符合大学生就业质量经济性的特征的。对于毕业生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能只简单地看学费,如果只看学费,高职教育的学费普遍高于本科,这里还应看接受教育年限,年限越长,投入越大。另外还要看智力投入,一般而言,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其刻苦努力的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同学。

同样道理,如果一份高职生和研究生均能胜任的工作,用人单位会首先选择起薪要求相对较低的高职生。

参考文献

[1]周睿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王秋玉,宋兆沛.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2).

[3]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4]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7,(1).

[5]刘素华.就业质量:内涵及其与就业数量的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5).

[6]杨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标准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规划2009年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CG210)《构建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瑶祥(1960—),浙江磐安人,副研究员,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主要研究高校招生和高职毕业生就业。

作者:张瑶祥

区域经济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摘 要: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到交通、区域经济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就业和择业范围较狭窄,接受就业信息的速度慢,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就业不理想等多种问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应充分结合大学生就业特征,科学创新就业指导方法,进一步加强与现代化先进企业的合作,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基于此,本文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點分析其就业问题以及问题出现原因。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 大学生就业 问题

为促进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学校就业指导、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等因素的限制,当前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就业问题,如大学生就业途径较为狭窄、大学生就业成本高等,制约着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大学生倾向高薪、高福利等类型的工作,增加了就业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必须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全面详细地了解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充分考虑学生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突出问题

本研究以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为对象,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源于阳江、湛江、茂名等粤西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调查的514名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毕业生中,女生329人,男生185人,其中理科生286人,文科生228人。419人是农村户口,占81.52%,95人是城市户口,只占18.48%。数据表明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来自于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对现代化人才需求大,但部分大学生并不愿意回乡就业或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因此,其就业形势仍然较为恶劣,其现状与问题分为以下几方面。

1.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

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形势较为严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大学生就业择业压力大。虽然我国政府组织加大了对粤西地区的支持力度,该区域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就整体情况而言,吸收的毕业生人数远远少于毕业生总数。根据相关数据记载,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2013年为699万名,2014年为727万名,2015年为749万名,2016年为765万名(还不包括中职毕业生在内),每年毕业生在增多,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无法满足毕业生的需求,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就业压力。

二是大学生就业范围较为狭窄。笔者对514名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做出了关于“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的调查,大多数大学生反映为专业对口、学历不够、缺乏就业技巧等,具体见下表。

从表1数据可知,当前大学生缺乏良好的就业技巧,这就直接限制了学生就业范围,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通常会因缺乏就业信息、专业不对口、学历等因素缩小就业范围,其可选择的工作岗位较少。

三是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就业成本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花费,包括形象包装费用、交通通信费用以及简历制作费用。

调查514名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可知,其总求职花费约1434元,其中约20.0%为简历开销,但超过70.0%学生的简历并没有被认可,这就直接增加了大学生求职成本,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突出的就业问题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信息流通速度较慢,虽然学校加大了对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但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限制,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度仍较高,其突出的就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是人才市场需求失去平衡。人才市场需求失去平衡主要表现在人才供需失衡上,部分用人单位无法及时招聘到大学生,同时,大学生也不能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

对514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做出“关于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调查可知,其中,认为形势大好、就业对口的人数有23人,占到总数的4.47%;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人数有71人,占到总数的13.81%;认为形势正常的人数有167人,占到总数的32.49%;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的人数有236人,占到总数的45.91%;认为很不好的人数有17人,占到总数的3.32%。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形势严峻,与企业认为的相一致,因此,工作岗位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另一方面是人才结构失去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因素,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属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通常会选择留在粤西地区大城市,或者到沿海区域就业,如深圳、东莞等,导致人才结构失去平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即使知道当前国内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但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也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大多数学生并不愿意回家乡就业;二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高技能、高学历学生的需求较大,但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较为复杂,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均限制着大学生顺利就业。与经济发达区域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信息少、工资水平较低,都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比例因素,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方面。

1.区域经济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关键因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人均生产总值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会增加100万左右的就业人数。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到外部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域经济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区域经济自我扩张、发展的能力均较低,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生产技术含量低,通常是加工业等产业链最低端,未配备完善的市场基础设施,就业环境较为艰苦。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资待遇水平偏低,大学生为追求高薪工作,不愿意回家乡就业。此外,在偏远地区的工作岗位,大学生个人发展空间较小,虽然急需人才,但无法留住人才,两者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2.高校专业教育因素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对学校专业进行了改革,但从改革的实际效果来看,部分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理想,導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高校的专业教育课程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仍有待提升,步入职场后,大学生较难适应工作环境。因此,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深入了解企业,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对专业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或者聘请企业工作人员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大学生个人价值因素

近年来,受到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发生了较大变化,甚至部分农村家庭认为,读过书的大学生就应该在大城市工作,这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学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存在一定的错误认识,认为其就业机会少,不利于自身全面发展,这也会打击大学生就业信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顺利就业。此外,农村大学生偏向到有一定风险但收入高的单位、企业工作。因此,就业理念与用人企业存在偏差,具体而言,用人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较高,而大学生期望个人发展机会、专业对口,两者之间的差距使得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动力,引发消极怠工的问题。

三、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为科学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社会组织、大学生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其中。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制定相关就业政策。在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显得非常重要。政府要增加就业容量,提高就业弹性,大力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其次,高校在帮助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专业应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面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结合市场人才需求情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就业能力。

最后,培养大学生个人综合就业能力以及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市场、认识自我,对自身就业目标进行科学定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降低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倡导大学生回家乡就业,实现大学生个人理想。

参考文献:

[1]邹宇春,周晓春.大学生社会资本:内涵,测量及其对就业的差异化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6(6).

[2]程利娜,董开莎.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以地方本科高校为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3).

[3]蒋承,李笑秋.政策感知与大学生基层就业——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2).

作者:李永媗

上一篇:新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效课堂下的生物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