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大学生能否更好的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用详实的数据呈现了我国大学生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现状,并进一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原因。最终,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即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以及大力扶持创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篇1:

从微观经济学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简介:李琼(1991-),女,汉族,河南濮阳市人,研究生,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财政。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规模的快速扩大,大学生就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供求关系;成本-收益;信息不对称

我国高等教育在1999年实行扩招之后,规模不断的壮大,各个高校的录取人数也不断创建新高。高等教育也从之前的“精英教育”慢慢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模式。而随着1999年扩招后的大学生的陆续毕业,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呈下滑趋势,之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开始日渐严峻了。加上我国更加深入改革开放政策,市场经济取代了过去的计划经济,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大学生走入社会,通过人才市场和就业市场来配置和调节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日益凸显出来了,尤其是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供需比呈下降趋势,就业问题成为当代许多大学生最关心,也最迷茫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各大院校的录取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更多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2014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27万,2014平均每家企业招聘683位大学应届毕业生,比2013的增加了12.8%。2015全国大学毕业生将比上年增加了22万人,高达到749万人,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就业形势令人担忧,加上14年还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就业率却持续下降。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更是与我国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大学毕业生和学术界最关心的问题。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基于微观经济学,从需求、供给、成本-收益、信息不对称四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就業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一)从供给的角度分析

1.供求关系

根据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在劳动力市场中,如果劳动力的供给量恰好等于劳动力的需求量,则供求均衡,如果供小于求,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力的需求者,如果供过于求,劳动力的供给者在市场中居于主体地位。

一般情况下,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者是指能够提供劳动力的人,在此是指大学毕业生,劳动力的需求者是指能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的用人单位。随着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总数越来越多,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用人单位在劳动力市场中起主导作用,供求失衡。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大,面临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2.工资影响

根据供求理论,当用人单位愿意购买劳动力的数量与大学毕业生所提供的劳动力数量恰好相等时,供求处于均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则是均衡价格。在就业问题中,均衡价格即劳动力供需相等的价格—工资。高等教育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增多,从而能够提供的劳动力数量增多,工资下降。因此,目前大学生工资普遍偏低,使得许多大学生因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收益而选择暂时不工作。

3.偏好影响

偏好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不仅考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也是大学毕业生考虑的因素。大学生对某项工作的偏好也影响了其就业,大学生对工作环境好、薪酬高、社会福利好、社会地位高的工作的喜爱是非饱和的,而现在学历更高、能力更强的海归派等对这类工作的喜爱也是非饱和的,相比之下,海归派更具有就业竞争力,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相应的就业竞争力。所以大学生的偏好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二)从需求角度分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的需求者即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与其所支付的工资成反比例关系。对于就业而言,工资是决定用人单位对劳动力需求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的产业格局决定了用人单位对工资水平要求较高的大学生的需求不大。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了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如果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大于工资,用人单位就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反,如果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小于工资,用人单位就会减少对劳动的需求量。用人单位一般要求员工有工作经验,有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而目前高校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使得大学生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导致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较低,因此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生的需求不大。

(三)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

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大学生,双方都会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问题。就成本而言,用人单位考虑的是用人成本,在其他方面均相同的情况下,面对高学历无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和低学历有经验的高中生时,企业往往会选择后者,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用人培训费和用人成本。大学生考虑的是上大学的成本,主要包括大学生上学所需支付的直接成本和大学生为了接受高等教育所放弃的其他机会的收益,即机会成本,根据目前的情况,普通大学生每年的成本约一万多,四年合计约四万多。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支付的成本,而是一种为上大学而失去的收益,如不再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每年工作的工资约三万元,四年工资约十二万元。

因此,上大学的总成本约为十六万元。就收益而言,用人单位是理性的“经济人”,考虑是利润最大化,他们希望员工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利益,而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相关工作经验,而无法即刻为企业带来最大利润,而家长对学生进行高等教育投入,是为了将来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但考虑到高等教育收益的滞后性,加之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工资不是很高,使得他们的成本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回收。另一方面,从心理上来看,没接受大学教育的人与他们的工资相当也会使他们心理产生落差。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四)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市场交易中参与交易的双方在掌握信息上的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由于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是否能够及时掌握就业市场的相关信息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但学生、学校、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大学毕业生生不能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教育系统仍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虽然现在有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趋势,但市场经济还未在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从而导致高校学生与社会脱节并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这也是提出将部分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院校的原因之一。就业信息不对称,造成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被用人单位所用,再加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能轉变,往往造成现实与理想有较大差距。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

从上述对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的分析可以看出,就业难不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下面将分别从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出发,就此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一)从政府方面来看

一方面应鼓励大学生就业多区域化。许多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将工作地点定位在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去偏远地区工作。政府应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这样才能调动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出台相应到基层工作保障制度,才能吸引更多大学生到中部和西部工作。

另一方面,鼓励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自主创业除了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还能为其他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应加大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并完善相应创业制度,同时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对就业困难的大学生。

(二)从高校方面来看

要做好专业调整,与市场经济结构相统一。高校的扩招使得热门专业更热,而冷门专业却无人问津,高校只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实践环节,大学毕业生缺乏相应工作经验,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不能为企业所用。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实践环节的关注.高校还应及时关注就业方面信息,根据市场需要对专业进行相关调整,以适应就业的需要。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设置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目前,大部分学校只是在大学生即将毕业时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应该贯穿其整个大学生活,这样才能使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在学习期间把自己的兴趣与所学专业更好的结合。

(三)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大学生应随着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更新自身的就业观念。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应给自己找准定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就业,比如有些学生毕业院校名气不是很大,自身能力也不是很强,又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但却要求高薪,高待遇,这很难实现,必然会导致失业。在当前就业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自己找工作的要求,找准自己的定位,转变非大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干的就业思想。除此之外,大学生自身还需培养多方面能力,在掌握好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就业虽然严峻,但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因为社会不会淘汰真正有能力的人,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同样在社会中存在。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有通过政府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扫清障碍,顺利就业,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

四、总结

就我们大学而言,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是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的,所以我们在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时就应该合理设想我们未来的就业。工资与劳动者的边际劳动替代率有关,而边际劳动替代率与劳动者的能力的大小及该能力的资源稀缺性有关。因此,我们应在自己专业偏好的前提条件下,充分分析某专业的资源稀缺性。资源稀缺性越高,对我们将来的就业就越有帮助。在大学里,我们要不断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全面发展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这会让我们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就业市场面前倍显轻松。生命就如铁砧,越被敲打,越能发出火花,适当地给自己点压力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吧!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罗锐.大学生就业危机及应对策略[J].经济师,2005(1).

[2] 邵福利.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J].经济师,2005(12).

[3] 阳奕.解读当代大学生就业之困[J].现代营销,2009(5).

[4] 保罗·萨缪尔森.萧琛等译.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65-66.

[5] 张涛,张竞乾,邵宝健.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01)

[6] 李铮.当代大学生失业根源及解决措施探究[J].科技信息.2009(02)

[7] 帅之鹰,周慧,黎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弹性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06)

作者:李琼

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篇2: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

摘 要:大学生能否更好的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用详实的数据呈现了我国大学生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现状,并进一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原因。最终,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即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以及大力扶持创业。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经济学;大学生就业

1.研究背景与意义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新常态是社会的各方位转型与升级。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出现问题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极坏,给经济带来的损失巨大。因此,大学生能否更好的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文章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从经济学角度对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作出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通过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来达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

2.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2.1 供需矛盾深化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是: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1〕。根据奥肯定律:GDP每增长1%,就业率提高2%〔2〕。经济的增长是充分就业的必要条件,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对劳动力的需求便会减少。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到,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5年,我国GDP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现已进入增速放缓期,根据奥肯定理,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会减少。

根据表1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在扩招,增幅在2012年和2013年有所下降,其他年份的增幅均保持在3%左右。毕业生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与招生变化情况基本对应。

从表1可以看出,因为经济增长而增加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毕业生的增加速度,因此,在新常態经济增速变慢、毕业生人数增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

2.2 技术性失业问题凸显

经济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也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要想推进经济新常态的这两个特征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然而,我们发明了大量可以减少劳动力使用的手段,却没能给剩余劳动力找到新的用途〔3〕。

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包括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但这些技术的应用在中短期可能会减少劳动者的就业机会。2016年东莞第一件无人工厂-瑞必达就是智能技术影响我国就业的一例。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零售业在2016年第一次削减了实体店员。马云也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提出发展“新零售”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虽然国家的GDP多来自于大公司,但大部分就业还是来自于中小型企业。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提到,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车辆工程已成为连续两届本科绿牌专业,而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已连续两届成为红牌专业。

同时,高校的扩招提高了劳动力素质,劳动力的成本不断上升。可变资本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不变资本的投入,不变资本的投入同时也造成了劳动力的剩余〔4〕。不变资本投入的增加也提高了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要求,因此本文认为在经济新常态中,技术性失业是大学生就业必须面临的一大难题。

2.3 创业工作发展良好

根据表2可以看出,虽然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率依然保持增长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简化了创业流程,使社会形成一种“大众创业”的趋势。据工商部门统计,2014年新增加的大学生创业人数为47.8万人,增长比例为33.3%,2016年新登记注册的人数达到61.5万人。

一家创业公司可以拉动多人就业,积极拓展创业工作,那我们的就业市场便会被激发出来。

中共十八大第一次把创业纳入政策方针中,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保障,经济新常态下的创业改革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5〕。

大学生创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难题,中国青年报社在2016年对2004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2.2%是创业者,身边有大学生创业者的占68.2%,54.2%接触过专业创业培训。根据调查,认为创业者心理承受能力差和社会资源不足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受访者分别占57.8%和51.7%。

3.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3.1 经济转型对就业拉动乏力

根据奥肯定律,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使一部分企业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而面临收益缩水甚至倒闭,提供的岗位必然缩减,就业便会更加的困难。在当前经济中速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必定会力不从心。

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使我国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的增长主要靠不变资产和可变资产的投入来增加〔6〕,而可变资本的投入在不断增加,所以企业主要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降低,造成就业需求的疲软〔7〕。

某些产业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中必然会被淘汰,同时新兴产业会迅猛发展,新兴产业需要大量人才,因产业淘汰而失业的人员需要重新就业,但重新就业者不一定具备新兴产业的技术要求,因此存在技术性的失业。

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分析,建立了图1的模型,其中用W表示大学生的工资,Q表示劳动力的数量,S表示大学生的供给曲线,D表示大学生的需求曲线。

图1 大学生劳动力均衡模型

在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原始均衡状态为Q和W对应的点,高校扩招后劳动力供给Q_1,而在此工资水平下实际劳动力的需求量为Q_2,Q_1和Q_2之间的差值就是大学生的失业量。由此可见,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若劳动力结构无法与经济结构相匹配,必然造成结构性失业〔8〕。

3.2 高校专业结构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在向社会进行人才输出的过程中,依靠市场调节(无形的手)和宏观调控(有形的手)进行市场均衡的寻找。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也随着增加,这是人才市场中有形的手。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如图2。

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基础,而我国人才的输出中有形的手起到了更大的作用。由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使专业设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部分高校跟随热门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师资力量并没有跟上,学生培养质量下降,使得这些专业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同时由于专业结构的调整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因此培养同质化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人才质量的下降,限制了大学生寻找工作,使原来的“热门专业”成为就业困难专业。

3.3 就业信息不对称

就业信息包含企业的就业需求信息和各个部门的就业政策信息。由于部分大学生没有做好职业规划,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导致在择业过程中会茫然不知所措。在不断的寻找和等待观望中可能就错过了企业的招聘时间,最终获得的工作可能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政策了解不是很充分,从而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毕业生对企业内部信息、企业晋升机制等了解甚少,对市场就业信息了解依然有限。企业对大学生的私人信息不甚了解,只能通过学历文凭等进行筛选,无法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甄别〔9〕。

这些方面共同造成了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这给企业和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信息的不对称最终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也有可能直接造成就业延误。企业会错过选择更合适人才的机会以及增加招聘成本。

4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建议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

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大学生就业相互促进,优质的大学毕业生是促进产业优化的主力,而产业结构优化也吸纳了大量的大学生劳动力。大学生提高了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也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当今世界,很多国家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扶持中小微型企業,国家就业率的保障主要是靠中小型企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高达70%多,虽然我国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占比在不断上升,截止到2015年也只有42.2%。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资源,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传统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将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运用到传统行业的转型中,以需求为导向,加快转变传统企业的发展思路,增强传统产业吸引大学生就业的能力。

4.2 实施创新驱动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发展必须全面实现创新驱动。实践证明,许多先进技术要想转化为生产力必须要通过企业。只有企业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提高企业产能,才能让新技术产生最大的价值。因此要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着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进行技术运用后,要积极将创新产品上市,只有产品得到应用,才能检验产品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并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要将新型产品投放到市场中改进型检验,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样要鼓励高校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市场产品,国家应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科技成果及时、便捷的转化。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实现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

4.3 大力扶持创业

在经济新常态下应该大力推进和营造创业市场。然而大学生刚入社会存在很多问题,社会经验不足,创业启动资缺乏,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很低,这就需要政府、高校、市场三方共同努力,促进与引导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实现大学生创业的良性发展。

首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在多年前我国各地区便在政府的指导下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然而效果却不是特别明显,政府应加大创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优惠条件。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完善大学生创业的金融资助体系,更要管理好大学生贷款平台。大学生创业缺乏经验和好的创业项目,政府可以完善创业服务机构,及时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政策、融资等信息服务,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高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不要以显性就业岗位为目标取向,这样不仅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更是加重大学生就业困难。应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到教学课程中,并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把创新创业的培养思想、模式落实到高校教育中去,从源头上培养学生创业的思维和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郭占恒.率先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06):4-5.

〔2〕Okun,A. Potential GNP: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M〕.1962(08):45-47.

〔3〕顾海良,颜鹏飞.新编经济思想史:第四卷: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的形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07):521-524.

〔4〕宋则行.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投入产出效益〔J〕.经济研究,1996,(05):47-52.

〔5〕艾军,孙传浩,甄晶莹.新常态下大学生陶瓷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陶瓷学报,2015,(02):

200-202.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05):55-58.

〔7〕楼继伟.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J〕.现代企业,2016,(01):4-5.

〔8〕王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下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06).

〔9〕PiiaAatola,MarkkuOllikainen,AnneTop pinen.

Price determination in the EUETS market:Theory and econometric analysis with market fundamentals〔J〕.Energy Economics,2013,(36):380-395.

〔责任编辑:孙玉婷〕

作者:宋艳萍

大学生就业经济学论文 篇3:

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近十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已经达到727万,导致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从经济学角度看,人才市场的供给存在绝对量的扩大而需求则是相对量的缩小,针对这一现状,应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来调节供给,调整供给方向、提高供给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供给;需求;人才市场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持续十余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由此引发的就业问题收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近两届政府都始终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重要位置。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27万,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答央视财经记者问时提到: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就业人数达到77253万人。其中不乏归国的精英人才,其中也包含大量的再就业人员,这样的人员结构不管是技术,还是经验都是其胜过大学生就业群体的重要砝码,也一定程度上提高的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然而,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下,很多的HR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出现了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问题的科学,从经济学供需匹配理论看,政府和高校应积极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推动者,即分别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双管齐下,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实现大学生就业的供需平衡,与此同时,为大学生就业开通绿色通道,促进大学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多渠道交流,实现有效的供需资源共享。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

从以上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供求理论强调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的一定时段内,所有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应当相等,实现供求均衡。反之,则是供求失衡,表现为两种情况,即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供不应求,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相反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是也是商品,高校是这种商品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需求方,如果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较高或者较低就会出现供求不均的现象,而如果该需求和人才的供给相适应,则供求均衡。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人才的供给量较大,人才的需求量较小,供求不均,才有我们看到的就业难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就业难的问题。

(一)供给方面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从供给的量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近几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再加上每年滞留下来的待业人员,这就使得在就业市场上的绝对供给量大大提高。

整体来看,大学生毕业人员总的数量是在增加,充实了人才的供给量,但是,在大学生泛滥的今天,用人单位要相中自己的千里马却显得更为困难。在存在竞争的人才市场中,大部分毕业人才面临的是在面试中落榜,因此,就业难的现象被扩大,进而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二)需求方面

需求是指一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从需求看,在经济学领域,GDP和就业岗位成正比例关系,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它所带来的就业岗位量是80~100万个,所以,我国一直在追求GDP的增速。但我国采取的主要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对就业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略,才会有劳动力需求有增加,但增速总是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从就业需求的主体即自主创业、政府、企业来看,市场的风险,社会经验的缺乏,创业对毕业生的吸纳作用微乎其微。政府部门减员增效,机构改革,人员需求日趋饱和,难以吸纳更多的毕业生。现在就剩下企业了,但是目前高校专业的设置及教育模式又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即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路径探讨

(一)供给方的行为要求

从有效供给的角度来讲,高等教育要培养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产品。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应服从市场,正确定位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人才培养要与市场紧密联系,所有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应当首先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为基础。合理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对职业设置与教学过程进行合适的调整成为高校决策者要做的头等大事。此外,要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多样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提高对社会和自身的了解,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需求方的行为要求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应放眼长远,适当的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在进行人才选择时,应改变只注重经验和学历的惯例,虽然刚毕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锻炼少,但绝大多数毕业生悟性高、责任心强。用人单位可以改变固定的用人标准,灵活设置招聘的条件,给他们证实自己能力的机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会帮助许多的大学生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三)社会经济环境的塑造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它应当积极引导高等教育模式的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使得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服务部门,应通过对市场的发展分析,灵活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对高等教育的方向进行引导,调节作为人才供给方的人才培养方向,防止出现高等教育领域的“通货膨胀”,形成合理的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为市场需求服务。

总之,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去分析供给和需求,通过社会经济的大环境调整,把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倪克垒.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时代教育,2014(01).

[2]胡莹月.经济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理论前沿,2014(02).

[3]马延霞.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2013(01).

(作者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方燕

上一篇:职业经济教育发展论文下一篇:市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