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论文

2022-04-22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于学生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愈加密切,特别是对基础教育阶段中的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始末,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如今语文教育过程中,早已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更加侧重于各种能力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阐述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可行之策。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关于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关于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论文 篇1:

关于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方式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新课改下的个性阅读教学,就要我们教师注重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的教学环境,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在阅读教学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一、注重读,以“读”为主线

让学生理解语言的表达内容和形式,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读”来完成的。以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为例,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读”的。

1、在初读中自主感知课文。初读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读得正确、流利,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初读,大部分学生能读得较正确、流利,了解文章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叶子和脚,小部分学生未能达到要求,教师采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2、让学生在精读中自主选择阅读重点。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重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启发和提示学生:这篇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这种植物,你对那一方面最感兴趣,认为值得认真研究?然后在相互交流中求同存异,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优势。

3、在精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积累。(1)积累写作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课文写法,逐步掌握规律,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2)积累相关语言。学生精读自己喜爱的片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在读和说中进行比较和赏析,对爬山虎的脚坚忍不拔地往上爬的描写有了很到位的理解,在头脑中形成了鲜明的表像。

二、注重自读感悟

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体,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构建,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角色转换中读出新意,有新的感悟,对作者提出的主题思想或文本所寄予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化解读。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主要内容,理解条理后,我引导学生概括出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忌妒心强;鲁箫忠厚老实;曹操生性多疑。由于学生已经和文本作了充分的对话,在交流时,有的就提出:“鲁箫并不忠厚,也不老实。因为他不但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周瑜撒谎,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说出来,而且明明知道周瑜在设计陷害诸葛亮,却没有将实情告诉诸葛亮,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要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试想,没有对文章的充分感悟,能提出这么一个有理有据的独特看法吗?

三、注重多读感悟,品味语言,进行自主地阅读获取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哀乐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主地进行阅读。

四、注重激励评价,激发兴趣,树立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拔、开窍的方法。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想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教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教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行学习。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的创新留有充分的余地,也为个性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去创新,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作者:宾 璐

关于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论文 篇2: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于学生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愈加密切,特别是对基础教育阶段中的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始末,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如今语文教育过程中,早已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是更加侧重于各种能力水平的提升。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阐述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同时在小学学习阶段的语文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是搭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桥梁,因此必须落实好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为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础支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应当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导向,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1.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更为深层次的内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小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学习的时间越久,对阅读的学习内容产生的割裂感就越强。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仅能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一定的方便,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学生可以利用阅读所积累的素材强化写作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兴趣引入更深层次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牢基础。

1.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当明确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生活和教学相结合,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学生做到自主学习,才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由此实现良性循环,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

2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对于教育而言,没有一蹴而就的,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来说也是一样的。所以要想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不但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家长的辅助。以此使得学生从阅读兴趣开始,逐渐提升其阅读能力。

2.1创造条件,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对阅读开始感兴趣,才能切实带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动力。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都相对较小,各方面都处于发育和成长阶层,对待所有事物的看法都不成熟,另外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也是造成学生出现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条件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意识。例如,在“赤壁之战”这一章节上,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视频播放到十万支箭的时候暂停,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当事人在后续应该如何继续解决?”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而后揭晓后续答案。此种教学方式不但烘托了教学气氛,牵引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能引导学生对这类文章产生阅读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兴趣被点燃,那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之路就成功了一半。

2.2培养习惯,纠正学生的阅读方法

继产生兴趣引导之后,拥有良好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也同样重要,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之上,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不只是带动学生理解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在日后的课余时间内怎样独立完成文章的阅读理解,以此领略阅读的魅力所在。因此,在阅读方法上,教师应该重点强化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注重不同的阅读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怎样抓住重点词汇和语句,并且要注意过渡语句的衔接,还要叮嘱学生要谨记对于这类语句的积累,必要时可以将其摘抄下来,切实养成阅读并记录的良好习惯,以此练就正确且快速的读书技巧。

2.3创新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都不是很高,因此教师要采用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这个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活动,通过组织一次师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带动学生进入阅读内容的学习氛围当中。例如,在包含有人物对话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对话的角色,并且在课上朗读教材当中所扮演人物的对话内容,切身体会书中人物的真情实感,感受人物的内心波动,不仅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热烈,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教学当中真正有所收获。总之,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将学生真正带入阅读教学的情境中,既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2.4拓展阅读,挑选贴合生活实际的书籍

要想提升阅读能力,就不能将目光只着眼于教材书本之上,必须以此为阅读基础,侧重课外读物的延伸,否则会出现审美疲劳的情况,甚至还会将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兴趣消磨殆尽。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挑选适合其阅读的刊物或者书籍。另外在进行书籍挑选时,尽量要贴合生活实际,选择通俗易懂且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例如有关亲情、友情等,这种经常出现在生活之中,又高于生活之上的书籍,对于学生的年龄段来说才是最佳的“营养品”。

3结束语

在新课改不断的推行和实施下,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确定了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当前的新要求,而且其将在整个小学语文教育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能力是学生认知和理解文字语言的重要技能,也是每个人在成长中必须习得的素养之一。因此,对学生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得学生从小就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以此逐渐形成优秀的语感和专业的阅读素养,这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最大的难点和重点。

参考文献:

[1]祝渝.探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实践[J].内江科技,2021,42(11):156+104.

[2]徐志敢.浅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与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构建[J].学周刊,2021(34):31-3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15.

[3]许军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途径探索[J].学周刊,2021(34):191-19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4.095.

[4]施海亞.基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12):9.

[5]王擎.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以人物动作描写为例[J].小学生(下旬刊),2021(12):36.

作者:姚江云

关于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论文 篇3: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而阅读则是语文这一学科的关键部分,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能够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养分,也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基于此,以下对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推进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由于应试教育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使得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成了“竹篮打水”。加之,统编教材在设计中,篇目减少了但是阅读量有所增加,且多以精读课文为主。基于此,对于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在这一黄金时期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其后续的语文学习与个人成长发展而言都大有裨益。

一、小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

(一)对阅读缺乏兴趣

阅读能力低下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阅读兴趣。小学生由于感性意识比较强,对图文并茂的读物更感兴趣,而对于文字性的中外名著、科普读物等则没什么兴趣,很难沉下心来去读。再加上动画片、手机、网络游戏占据了小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使他们无暇进行阅读,即使把一本书、一篇文章放在他们眼前,他们也不知道从何读起,读了也难有收获,而是一种被动地读,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阅读,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的质量。

(二)无法真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生如果不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读再多的书,也只是囫囵吞枣,并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阅读的魅力及作用。部分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更多只是通篇引领学生进行朗读,并不重视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认为学生只需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即可,有时只是通过简单的阅读传授学生简单的阅读方法,缺乏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如此一来,学生并不能够真正地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也就难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三)基础知识薄弱

识字量少、基础知识薄弱是影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识字量的限制,导致部分学生阅读困难;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掌握文章思想和方法的能力相对较差,导致他们对文章难以领会,无从下手。提高小学生的识字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敲门砖,字和词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基础,才能读懂文章,领会文章的含义,阅读的速度才会加快,阅读能力才会大大提高。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是一二年级,到了中年级之后,阅读能力的培养就会相对困难,这就要求学生在1-2年级的识字量达到2500个左右,使学生以识字为基础进入自由阅读的状态。

二、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借助朗读学习,营造良好课堂阅读氛围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朗读作为阅读能力的一部分,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像古诗,现代诗,散文等,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画出文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时,可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的音频,让学生在听完音频后进行跟读,这一首诗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思考:“作者在文章中绘制了什么样的秋天风景图?”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帮助学生攻克学习中的重难点。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印象中小兴安岭的特点,紧接着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于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开展相关阅读活动,保持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文本,通过阅读活动与学生一起体验、一起阅读,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同时还能引发学生可持续的阅读兴趣。例如,让学生扮演文本之中的人物,贴近学生心理,而在扮演人物活动之初,师生共同设定共读大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广泛阅读。并且与世界读书日、全民读书活动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共同阅读后扮演书中的人物形象,由此能增强学生的体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但是生硬灌输与指导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只有呵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为其终身而长期的阅读打下坚实基础。通过阶梯式的进阶,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之间存在差异,每一名学生也都存在阅读差异,要根据每一阶段每名学生的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培养各自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学生搭建适合的阶梯,不断巩固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创设互动式情境,促进学生交流

情境的创设可谓如虎添翼,其能缩短学生融入课堂的时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于其语言构建能力的培养也有积极意义。小学生阅历比较少,在一些阅读内容理解方面还存在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为学生创设互动情境,使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锻炼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以《白鹭》这一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伊始,我引入了谜语:“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我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谜底,借以引出文章的教学主题——白鹭。紧接着,我又利用多媒体引入白鹭的图片,并询问学生白鹭有什么特征。紧接着,我又引入了若干探究性问题,如作者主要描绘了几幅图?从情感这一角度出发,作者对白鹭有什么情感……通过问题的引入能够为学生创设互动式教学情境,使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问题的答案。

(四)掌握方法,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中习得方法,开启自主阅读模式。学生习得和掌握阅读方法,包括初步默读、朗读、带着问题读、查看工具书等方法,将阅读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构建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學会勾、读、思、摘、问等方法,通读三遍,勾出疑问,摘录好词好句,带着问题思考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将静态方法投入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的阅读能力。锻炼和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应用,除了精读精讲课文之外,鼓励学生自选篇目,以小组方式进行阅读探究。小组确定篇目,再确定题型练习,由此,各小组准备一份课堂自主阅读的小练习。通过合作探究形式,让学生学会略读、浏览以及带着问题等的自主阅读方法。

结束语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掌握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课堂的熏陶下,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更好地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使学生主动地去阅读文本,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白员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1):124-125.

[2]何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0(Z4):75.

[3]曹立峰.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46.

[4]周云.关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56):55-56.

[5]杜丽媛.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85.

作者:李美慧

上一篇:基于美工课堂的特殊教育论文下一篇:新课改管理小学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