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研究生党建论文

2022-04-19

摘要:抗击新冠疫情严峻斗争的伟大实践,既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也为我国新时代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和生动启示。就高等教育而言,全员行动、党员冲锋以及舆论引领的抗疫经验,对加强研究生党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理工科研究生党建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理工科研究生党建论文 篇1:

导师在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实现途径初探

摘要:实验室是理工科研究生学习、科研的主要场所,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力量。分析导师在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探讨导师在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实现途径,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导师;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现途径

一、理工科导师开展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与成败。导师的角色定位、研究生的成长发展特点等凸显了理工科导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1.理工科科研工作的特点凸显了导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受专业特色的影响,实验室是理工科导师和研究生科研、工作的主要场所,导师能较为全面的掌握研究生的日常状况。研究生的思想、学习情况,正是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依据。导师作为理工科实验室的管理者,又具备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条件,体现了其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性。

2.导师的教师属性凸显了导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自然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再次明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可见,导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师的神圣责任,有其必要性。

3.研究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凸显了导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当前高校研究生受过系统的科学文化教育,但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集体观念淡薄、学术道德失范、社会责任感缺乏、知行不够统一等问题。特别是研究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经济、婚恋等困难及压力,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导师的教育引导。上述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和培养质量,也凸显出导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二、导师在开展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导师在理工科研究生中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笔者在中国海洋大学部分理工科研究生和导师中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导师在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导师在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导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党员比例较高,具备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条件。大多数理工科导师具有博士学位,不少导师有留学经历,年龄在35~55岁之间,他们具备旺盛的精力、丰富的人生阅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人格修养。在调查中,65%的导师为中共党员,82%的理工科实验室中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研究生是中共党员。多数导师愿意参加研究生的德育活动,对研究生担任党团职务并不反对。可见,导师具备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条件。

(2)导师对研究生的巨大影响力可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研究生来说,导师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参与调查的研究生均认为导师对自己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67%的研究生认为这种影响是巨大的,52%的研究生将导师作为自己在科研及道德领域中的楷模,大多数研究生认同“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上述数据表明,导师对研究生有充分的影响力,研究生对导师有认同感,从而使导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了保障。

(3)理工科研究生的特点适合导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理工科研究生来说,大多数学习和科研都以实验室为单位进行。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心理情况等有较准确的了解。由于实验室之间学习科研任务安排、管理制度、专业方向等存在差异,使得现行以研究生班为单位的教育管理面临一定的困难,导师组织的以实验室为单位的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优势也随之显现出来。

(4)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培育和业务培养的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易于接受。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业务培养的同时,也培育了研究生正直诚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团队合作的品质,实现了思想培育和业务培养的融合,研究生党员认真进行课题攻关,也体现了先锋模范作用。这种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生活,易被接受。

同时,理工科导师在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也面临着挑战:

(1)部分导师科研任务重,认识上存在偏差,不愿开展、没时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工科导师往往都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精力投入。部分导师存在错误观念:一种认为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攻克学术难题,不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种则认为研究生是高层次人才,不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投入大,周期长,显示度低。因此,当科研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冲突时,导师常优先进行科研工作,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

(2)部分导师缺乏经验,育人能力不足,不会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受自身所从事专业及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导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底子薄、经验不足。党建工作事务较多、要求细致,对导师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大多数导师游离于党建工作之外,即使有部分导师已经在实验室中开展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缺乏标准,随意性大,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另外,部分理工科导师为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不符合从事党建工作的基本条件。经验和德育育人能力的不足,为导师进行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阻碍。

(3)部分导师自身存在问题,缺乏魅力与威信,不适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导师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道德水平一般,师德教风有待进一步加强。还有的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过多,疏于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这些导师在师德方面缺乏魅力,威信不足,不能对研究生发挥正面引导作用,不适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学习生涯中应发挥以下作用。

1.德育为先,做研究生思想的领路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导师作为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研究生学习、科研、实践等具体环节,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导师应对研究生在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学术道德、日常行为等方面进行监督,及时纠正研究生在思想和行为中的偏差。

2.行为世范,做研究生行为的示范者。导师在工作、科研、生活中的表现,会影响研究生对待学习、科研和生活的态度。导师应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实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研究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术能力、科学精神等方面的榜样。

3.亦师亦友,做研究生的好朋友。导师应对研究生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思想困惑、心理问题给予疏导,对研究生遇到的具体困难进行帮扶,真正做到关心关怀每一个学生,成为研究生的益友。

四、导师在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途径

笔者从组织创新、制度完善、能力提升、队伍建设、内容载体等方面对导师在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途径进行了初探。

1.组织创新方面。在实验室设立党组织,党内导师指导开展党建工作。高校可尝试在理工科实验室设立党组织。导师是中共党员的,承担相应的实验室党建指导任务,探索符合理工科研究生特点的组织生活方式,从而进一步发挥导师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等具体党务工作中的作用,使导师全面了解实验室成员在思想、学习、科研等方面的情况,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发展党员,开展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质量。

2.制度完善方面。加强考核与激励,明确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职责。完善工作要求制度,明确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如:导师应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规范研究生的日常行为,强化对研究生的心理疏导和安全教育;导师应对研究生推优入党、各类考核的思想政治表现进行审核把关;导师应参与到各类研究生德育活动中;等等。完善导师选拔和考核制度,把导师的师德师风和德育育人能力作为选拔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消极懈怠的导师,应对其进行批评并督促改进。完善激励制度,定期对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评议,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评选,对在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3.能力提升方面。加强对导师的培训,提高导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高校应加强对导师的培训,通过专题培训研讨班、实验室党建活动观摩等形式,提升导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搭建导师德育工作交流平台,加强导师之间的育人经验分享,做好新任导师的“传帮带”工作,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在导师中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通过项目化管理、资金支持等,提升导师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化、科学化水平。

4.队伍建设方面。科学分工,注重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当前,研究生的业务指导主要由导师负责,研究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往往由所在学院的共青团干部和辅导员进行。导师和辅导员、团干部之间沟通不足。高校应科学划分导师、辅导员、团干部的分工,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工作形成合力。辅导员、团干部在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时,要注重发挥导师在研究生综合评价、校园文体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领域的作用,充分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导师的批评与监督。

5.内容载体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多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工科实验室具备专业优势,不少实验室已经建立了网络交互平台,同时各类互联网社交平台也在理工科导师及研究生中风靡。导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实验室网络交互平台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引导和管理服务,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掌握网络舆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宣传教育、法律等内容。导师还可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科特点开展有主题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如海权教育、学术规范教育等。

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依靠导师的力量。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也应做好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实现研究生专业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俭川,张宇航,刘晓元.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4,(003):44-45.

[2]张艳丽,祝春华,王洪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1,(33):209.

[3]周建美,赵元勤,卢东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9-70.

基金项目: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201313)

作者:黄鲁粤

理工科研究生党建论文 篇2:

后疫情时代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再思考

摘 要:抗击新冠疫情严峻斗争的伟大实践,既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也为我国新时代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和生动启示。就高等教育而言,全员行动、党员冲锋以及舆论引领的抗疫经验,对加强研究生党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从全员育人、榜样引领、思研互融“三个重点”,对高校研究生党建体系再审视、再强化、再完善,把研究生党建工作提升至新境界,进而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建

新冠疫情自爆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风雨同舟,疫情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并转向常态化防控阶段。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新形势、新特点,如何充分汲取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有益启示,进一步完善和强化高校研究生党建教育,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抓牢、抓细、抓实,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责任,又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实践基础上,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面向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群体,对其党建体系进行再剖析、再思考,从而不断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全员育人”为出发点,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

在这场齐心协力、没有旁观者的全民大行动中,党中央坚持全国一盘棋,全面动员、全员参与,调动起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4亿人民凝聚成了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统一战线”总体战思想,不仅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制胜法宝的关键作用,而且也为高校党建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这一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全员育人”教育思想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内涵点。只有通过探索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凝聚起强大育人合力。

从广义而言,“全员”应包括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所有人群,但在真正覆盖“全员”的过程中,由于体系庞大且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重点关注与研究生学业和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三类群体,即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指导教师(以下简称导师)、研究生朋辈。在上述三类人群中,研究生辅导员作为党建活动的主要组织者,通常面临承担学院多重职务、兼职为主体等问题,这种“多肩挑”的工作模式导致研究生党建活动的效果有所弱化。而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责任人,不仅需要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而且还需要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负责所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导师参与的力度不够,相当一部分导师仍将培育重点放在传统的学术教学以及科研活动的开展方面。此外,由于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通常研究生二年级以后,其接触最多的是实验室,平时除了一些必要的日常管理环节外,很难有机会和班级其他学生接触。同班同学之间的了解和情感交流愈发减少,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监督,不利于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同时也制约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发挥。

针对党建育人合力不足的现实问题,根本在于优化党支部设置,健全研究生“大党建”体系,即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党委研工部等部门协同配合,二级学院党组织负责实施、学生党支部具体落实的研究生党建格局,使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开展有规划、有部署、有联系、有检查、有落实。在“大党建”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坚持以研究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导向,创新党支部设置与管理。

第一,横向为主,纵向示范,推进“横纵结合”的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具体来讲,在原有传统党支部设置基础上,打通年级、班级等界限,推行以课题组、科研团队等为主体设置研究生纵向党支部。研究生纵向党支部的设置有利于研究生党建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加强研究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有利于实现研究生党建与研究生教育教学和学术科研工作有机结合。

第二,要建立起与“横纵结合”党支部设置相适应的考核及激励机制。通过“定量+定性”的考核方式,将导师、辅导员、朋辈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纳入各自的教育教学年终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等,有助于促使其参与党建工作常态化。特别地,要把导师对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指导次数、指导成果以及研究生对导师指导工作的评价纳入到其指标体系中,作为每年评选优秀导师,职称、职务晋升等的重要依据,以此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优化党支部设置、加强考核与激励,使得研究生党支部“全员育人”“大党建”体系更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更为充分地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榜样引领”为切入点,打造舆论宣传的主旋律阵地

在抗击疫情“有形”的第一战场背后,抗击“思想病毒”则是更为复杂“无形”的第二战场。在抗击疫情的全过程,特别是爆发初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多次就“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我国以无数感人至深的鲜活人物事迹为生动素材,创新传播渠道,凝聚话语力量,强化正面宣传,回应社会关切,展现精神风貌,赢得了疫情舆论领导权和话语权,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这启示我们,研究生教育要把壮大正能量声音摆在突出位置,注重故事表达的方法和形式,创新故事传播的途径和载体,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凝聚起最大精神共识。

在信息爆炸传播的今天,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思想宣传领域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尚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生,可能会被错误思潮所蒙蔽和侵蚀。因此,我们要通过“三个建立”,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骨干党性觉悟高、思想政治硬、学习科研强、群众威信高的优势作用,引导全体研究生去伪存真、明辨是非。

第一,建立研究生高级团校。将全校研究生团员、团支部书记以及团学骨干纳入进来,邀请部委领导、高校教师等作为团校导师并授课,重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青年团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研究生团学工作干部,将对各级研究生团组织、研究生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正向效果。

第二,建立研究生党员骨干培训班。依托党员先锋工程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神州行”就业实践、“红色1+1”共建等实践锻炼平台,强化党员骨干的先锋引领作用,培养研究生党员“入主战场、干大事业”的家国情怀。在系统培养过程中,党员骨干培养班成员积极开展“十九大微宣讲”,通过探索搭建研究生党员骨干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实践锻炼的有效平台,持续加强党员骨干在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引领作用。

第三,建立博士生高级讲师团。通过公开招募、现场专家组评议、综合评估等环节严把选拔关。讲师团要以“学优而讲、讲学互动、学以致用”为根本宗旨,以校内宣讲和校外实践为载体,将理论宣讲与时事热点、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主要围绕时事热点、科学前沿、人文百科三个主题打造精品报告。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博士生讲师团为例,自成立以來,在党委研工部的直接指导下开展了理论学习、专题培训、演讲试讲、基层宣讲等学习和实践活动,讲师团成员深入江苏省海安市等基层开展产学研情况调研和政策宣讲,与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研讨林业生态安全,走进师生中间分享交流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一批又红又专的理论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为研究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营造了良好氛围。

以“思研互融”为落脚点,推进特色鲜明的党建促科研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总号令。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哪里有需要,党员就战斗在哪里。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要坚持“身心发展与学术研究并肩,学术理想与家国情怀并重”的育人理念,把“党建带动科研”的育人模式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

针对研究生是科学研究重要力量的特点,破解党建带科研这一现实课题,要在“谁来带”“如何带”“带得怎么样”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谁来带”是首要问题,关乎党建带科研的方向。根据研究生学习实际特点,结合学院具体情况,选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均达标的“双带头人”作为带动人。按照 “双带头人”的标准,选优配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带领广大研究生在政治层面、思想层面、研究层面等进一步提升。通常可选择师德高尚、学术精湛的校级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优秀青年教师或研究生辅导员等,也可选择理想信念坚定、科研水平突出的学生党员担任。因此,研究生党建与研究生学习、科研有机结合,促进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既加强研究生的理论学习水平,也激发其科研工作活力,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

第二,“如何带”是核心问题,关乎党建带科研的内涵。可基于学校及学院的学科特色,开展以中外研究生学术交流等为核心的高品质论坛体系,引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系列学术活动可采用“主论坛+分论坛”的形式,为国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凝聚共识、深化交流、增进友谊的平台,也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水平、深入推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其中, “主论坛”由研究生院牵头和策划,利用学校力量,邀请德才兼备的学术大师开展高端学术讲座,为研究生进行人生引航、学术导航,实现对研究生以理想信念教育和研究思维启迪,达到“报告思政”的育人效果。“分论坛”由各学院及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机构联合承办和实施,以大会报告、小组汇报、墙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尽可能覆盖更多群体,全方位展示研究生的阶段性科研成果。

第三,“带得怎么样”是落脚问题,关乎党建带科研的成效。通过评选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研究生党员标兵,从多重角度来全面衡量党建带科研的实效性。针对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要从教育管理是否有力、组织宣传是否到位、学术科研是否过硬等角度来全面衡量;针对研究生党员标兵,要从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学术科研是否优秀、带头作用是否突出、师生口碑是否认可等角度来全面衡量。

新冠疫情是我国所面临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但在打赢这场总体战过程中所采取的重要行动,为各行各业包括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可循经验。全员行动、党员冲锋以及舆论引领的抗疫斗争启示,对强化和完善高校研究生党建体系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我们要在加强抗疫斗争经验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立足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大局,深刻把握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趋势,切实增强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深入推进后疫情时代下研究生党建管理模式的重塑和转变,从而更好地引导研究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输送更多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作者:北京化工大学党委研工部)

[责任编辑:卜 珺]

作者:王陶冶

理工科研究生党建论文 篇3:

理工科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研究

摘 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员数量迅速上升,面对新时代新形势,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和挑战[1]。本文在总结理工科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目前理工科研究生黨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理工科研究生支部的工作经验,探索理工科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理工科; 研究生党员; 党支部建设

1.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也是为我国培养高端人才的主要方式,理工科研究生党员更是研究生群体的中坚骨干力量,对全体研究生思想引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做好理工科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对人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在研究生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压力和挑战,理工科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和思路亟待创新。

2.理工科研究生党员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新时期,面对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以及自身学习科研的压力,党支部在开展理工科研究生党员党建活动中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压力。

2.1理工科研究生党员普遍存在重业务轻理论现象,习惯以科学研究的理性分析思维来看待问题,存在实用主义思想,对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科研压力大,对非科研的事务积极性不高。部分党支部管理松懈,对党员培养教育不足,使得党员参加支部活动流于形式,组织生活不规范。

2.2党支部支委业务能力不强,开展研究生党建活动载体单一,方法陈旧,依赖开大会走流程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未能有效调动研究生党员的积极性。

2.3党支部的设置过于单一,未能有效结合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只有召开支部大会时全体党员才能聚在一起,平时甚少交流和沟通,导致科研学习和党建工作“两张皮”。

3.理工科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思路

3.1优化基层支部设置[2],提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相较于本科阶段,研究生班级概念淡化,日常学习和活动主要在实验室开展,在支部设置方面,可以尝试在传统的研究生党团班一体化的基础上,按照学生所在实验室灵活设置支部,支部内部以学生所在年级设立党小组,依托研究生长期在实验室学习科研的优势,有力开展支部集体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同时能够有效实现支部内部传帮带功能,高年级硕、博士研究生对低年级同学在学习科研方面提供有力指导和支撑,将党建活动和学生科研学习有力结合,提升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尝试依托学院研究生会设立党支部,以活动促党建、以活动增凝聚、凝心聚力促发展,充分发挥研究生会“学生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的作用。

3.2全力做好教育、引导、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

一线辅导员连同支部书记应全面了解掌握入党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加强入党前每一环节的培养工作,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通过举办中级党校、发展对象培训班做好党员引导和培养工作。同时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注重完善程序、严格规范、提高发展质量。强化发展新党员谈话环节,制定谈话提纲,邀请上级党组织委员与发展对象开展一对一谈话,加强学生“思想入党”过程。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严把党员“入口关”,坚持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继续从严培养党员,认真开展政审、考察、公示等各项工作,确保了党员队伍生机和活力。

3.3加强支委培训力度,提升支部工作能力

支部支委是支部工作的核心骨干,选优配强支委特别是支部书记,对于支部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大研究生党支部支委的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支委培训系列活动,带领研究生党支部支委同志前往红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研究生党支部支委同兄弟院校的优秀党支部开展学习交流,提高研究生党支部的工作水平。同时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所在单位实际情况,修订符合自身情况的党支部工作手册,定期组织全体支委集体学习,对支委组织开展党务业务能力培训。

3.4抓好支部日常建设,强化“三会一课”制度

结合工作实际,构建院系党委、党支部、党员个体完备的基层党建制度体系。制定《党支部工作规范》《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等,建立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党建工作评价体系,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坚持邀请上级党组织委员联系研究生党支部,把“三会一课”制度落到实处。建立各学生班辅导员班主任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指导开展“三会一课”活动,过好民主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凝聚力,让每个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5创新支部活动载体,提升支部党建活力

引导各支部创新活动载体[3],定期组织集体书籍文献阅读,依托音视频传播、云课堂、会议报告、外出走访、社会实践、知识竞赛、学习强国及“双微平台”等方式,有效开展支部党建活动。定期组织同志们阅读党内学习资料,及时传达上级党组织的会议精神,构建学习型支部[2];组织同志们到红色爱国主义基地学习革命事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带领支部党员参加社会公益服务,积极参加科技扶贫活动,把思想付诸实践,把理论应用于现实;举办知识竞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利用双微平台增强宣传力度,提高研究生党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及党性修养。通过多渠道多举措多方向在研究生科研学习全程开展党建活动,提升研究生党支部党建活力。

基金项目:基于迁移学习理论的理工科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正向提升模型构建,编号RW170142

参考文献:

[1]蔡茂华.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与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4):43-44

[2]周安,杭祝洪,吴兴龙.制度完善加先锋引领释放研究生党支部新活力——基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党建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高教学刊,2017(22):19-22

[3]刘兆磊.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机制优化和载体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05):30-32

作者:邓鉴 张宁祥 田雪梅

上一篇:音乐表演作用分析论文下一篇:信息平台电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