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

2022-04-15

内容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服务于铁路运输又快又好发展作为铁路检察机关的第一要务,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穿于铁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的全过程,必须坚持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党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

摘要:党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也是一项创新的事业,它既给党校干部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党校必须紧密结合信息化工作的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党校;科学发展观

一、党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远程教学网。远程教学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课件生成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的综合应

用。通过远程教学网,教员可以通过网上进行教学,校领导和教务部门可以通过网上观看教员的讲课情况,学员可以在网上自助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远程教育将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必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党校系统远程教学网已达2700个站点,远程教学必将成为党校教育事业新的增长点。

(二)校园计算机网。它是在学校范围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它是实现党校信息化、现代化的基础設施。此外,党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函授、管理等,都可以在校园网这个基础平台上实现信息化,从而带动和实现整个党校事业的现代化。

(三)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储,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党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二是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的建设,三是有党校特色的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

二、党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央党校信息化建设日臻完善,现分别从省级党校和市、县级党校来分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省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全国各省级党校在大力推进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本省党校系统的网络互联互通建设,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已从基础建设转入应用建设。浙江省委党校在2005年至2006年利用省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构建了全省党校计算机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党校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并以此为平台,建设了全省党校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远程教学系统、后勤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网络党校系统等八大应用系统;四川省委党校2005年就组织实施了覆盖全省党校系统的四川干部教育网,在原有的一条光纤的基础上,新增一条VPN虚拟网络线路,构成了安全可靠的双向冗余线路;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建成网络互联互通平台,2007年初推广到全省市级党校。通过此平台,用户可在校外点播3000余小时的精品课程、学术报告、卫星远程等视频节目,访问20余个图书馆数据库。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先后多次召开全省党校系统会议,并组织函授、研究生考前辅导及面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上海、重庆、海南等起步早、起点高的省市级党校,应用建设更加成熟和发达;陕西、广东、贵州等一批起步稍晚或经济欠发达省市区的党校也正迅速赶上。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已成为各省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目标。

(二)市、县级党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建设滞后,软件建设不理想。部分党校资金紧张,无力或无心顾及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有的还未建立远程教学网和校园网,有的虽然已经建立,但因为设备配置档次较低,保证不了播放质量, 导致设备利用率不高。2.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队伍亟需加强。党校是以社会科学为主的学校,往往重视对社会科学人员的引进与培养,而忽视了对现代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即使有专业技术人员,也不重视对其培养与再提高。现有信息化建设的人员信息认知能力差,缺乏开发信息资源和交换使用信息的能力,结果导致一些效果很好的教育、教学软件不能在党校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极大地制约了党校的信息化建设。3.信息化建设管理需要改进。市、县级党校由于组织架构不一样,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有的在信息中心,有的在教务部门、图书馆或教研室,单独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门管理机构的党校并不多。单独设立机构有利于对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三、推进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探讨

(一)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信息化建设是党校工作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校建设和发展的一项全新事业,是党校现代化、研究型、开放式办学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工程。自从中央党校校委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党校“五句话”的工作格局中之后(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行政后勤为保障、信息化为手段、队伍建设为关键),特别是中央党校2007年长春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后,党校的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推动了党校教育在形式、内容、手段、模式和办学理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远程教学网、校园网和数字化图书馆在提高党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广大教职员工所认可。在新形势下,总结交流党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情况和经验,分析研究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强化管理,重在应用。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是党校现代化办学条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有力的抓手。

(二)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方案,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党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科研工作、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之前,应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把实用性放在首位,又要考虑网络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方案。[1]必须在方案的指导和规范下,分步骤、有计划的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的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红色网络阵地。具体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1.抓好远程教学网建设。远程教学网是全国党校系统干部教育信息网,是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学网系统由中央党校网络中心和各地工作站组成,拓扑结构为星状网。这种结构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各级党校要进一步提高远程教学系统的利用率,做好远程教学网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传输质量,改进远程教学信息的发布方法,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远程教学的应用。2.抓好校园网建设。逐步建立覆盖校内各部门和全体学员宿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调整网络结构,提高技术含量,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在此基础上搞好校园网站建设,抓好网站主页和各栏目的建设,做到内容充实、态度鲜明、具有党校特色。基层党校要争取上级党校的技术支持与指导,避免孤军作战,数据格式要与上级党校保持一致,消除党校系统内部的“信息孤岛”。3.抓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中的党校干部教育事业,对党校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加快推进党校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应按照教学新布局,将与其相关的教材、辅导资料、相关研究成果数字化,抓好服务干部教育的数字信息资源和服务领导决策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形式可以多样化,为下一步建设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做好准备。4.争取早日建成面向全国党校系统的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全国党校系统的网络互联互通能够实现快捷、经济、高效、安全的应用功能,互联互通网络体系是组织各种教育和培训活动,开展在职研究生、函授远程授课、入学辅导、论文答辩、实施远程监考、召开视频会议、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基础。因此,争取早日建立面向全国党校系统的、统一的网络应用系统是大势所趋。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有党校特色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人是信息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将一个单位的信息化工作做好,核心问题是人,关键是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管理有方、保障有力、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者对信息化建设的布局要做到心中有数,从长远角度规划信息化建设方案。系统管理者要具备胜任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对信息化工程能够实施科学的管理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使用者除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外,还可以制作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多媒体素材和画面优美、符合内容的课件,应用重点学习平面设计软件如Photoshop,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max、声音制作及转换软件如录音机的使用、豪杰超级解霸转换工具等,视频制作软件如Premire、会声会影等软件的使用。[2]各级党校在信息化制度建设上要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职责,真正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党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

四、结束语

党校信息化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围绕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根本着力点,把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完善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作为突破口,切实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党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蒙天方.关于党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4):188

[2]陈琼.基层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3):53

(责任编辑/刘惠音)

作者:陈华彬

党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在铁路检察中的贯彻

内容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服务于铁路运输又快又好发展作为铁路检察机关的第一要务,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贯穿于铁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的全过程,必须坚持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铁路检察 铁路运输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以下简称为重要讲话)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时期如何促进社会和谐、怎样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国家设在铁路运输领域中的法律监督机关――铁路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和谐铁路建设这个中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维护稳定、反贪贿工作、诉讼监督和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各项检察工作健康发展,把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贯穿于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全过程,为铁路运输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对此,胡锦涛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作出了精辟的论断:“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铁路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坚持各项检察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为铁路运输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治服务的过程中,多做文章,做好文章。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服务于铁路运输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铁路检察机关的第一要务

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畅通无阻,是铁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当前,随着全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顺利实施,铁路运输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就济南铁路局而言,2007年仅铁路建设投资就达73.19亿元。目前,从辖区治安形势来看,刑事犯罪仍较猖獗,不稳定因素还在增加;贪污受贿等腐败分子利用改革之机顶风作案,犯罪数额越来越大,作案手段越来越隐密。2006年,我们济南两级铁路检察机关就立案侦查26件30人,同比依次上升了73%和50%。其中要案5件5人,徇私枉法案2件2人,大案24件28人,涉案金额达百万元以上的就有8人。在新的形势面前,我们铁路检察机关维护铁路稳定的任务会越来越重,全局干部职工对我们查办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推进依法治企、为和谐铁路建设保驾护航的任务也会越来越艰巨。对此,我们铁路检察机关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必须坚持把服务于铁路运输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铁路检察机关的第一要务,把开展各项检察工作变成为实现铁路和谐发展提供法治服务的实际成果。

一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检察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检察工作,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加强对外执法监督与强化自我监督相统一,自觉把铁路检察工作融入铁路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工作大局,履行职责不忘全局,执法办案不忘发展,努力为铁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发挥服务和保障作用。

二是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这一主题。“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检察工作中的具体化,充分反映了检察工作的本质特征和各项工作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检察工作的规律性,也是我们铁路检察机关服务铁路发展的根本途径。所以,我们铁路检察机关要高举公平正义的旗帜,不断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全面履行维护社会稳定、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以及诉讼监督的职责,依法保护干事创业,确保服务效果,为铁路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三是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加大工作力度是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是加大工作力度的重要保证。要正确理解加大力度与提高质量的科学内涵,并以一贯之的坚持始终。要正确处理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队伍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的辩证关系,切实做到有机统一,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是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要继续深化检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员、铁路干部职工和社会的监督,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和批评,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要坚决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积极热情接待群众上访,认真耐心为群众解决问题,妥善处理解决好涉检上访问题,为铁路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经营环境。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贯穿于铁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的全过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实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正是在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党基于当前社会发展与刑事司法活动的现状作出的科学决策。坚持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贯穿于我们执法办案工作的全过程,是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正确依法履行各项检察职能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在执法办案中,必须牢固树立“宽严相济”这一新的执法理念,从和谐铁路建设出发,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提高为铁路又好又快发展的提供法治保障服务的水平。在具体贯彻落实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准确把握好“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科学内涵。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就是对刑事犯罪要区别对待,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又要充分重视依法从宽的一面,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宽严相济是“宽”与“严”的有机结合,既包括对严重刑事犯罪要依法从严打击,该批捕的要坚决批捕,该起诉的要坚决起诉;查办贪污贿赂等大案要案工作力度要不断加大;诉讼监督工作要不断强化,对放纵犯罪、无法律依据的任意轻判等要坚决依法监督纠正。同时,又包括对轻微犯罪要宽缓处理;既要求对轻微犯罪和严重犯罪宽严相济,也要求对一般犯罪宽严有度、依法惩治。所以,无论是从宽还是从严,都要严格遵守刑法所确立的三条基本原则,都要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都要于法有据。

二是要必须体现为铁路又好又快发展大局服务的意识。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既要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职务犯罪,坚决维护铁路站车秩序的稳定,又要牢固树立促进和谐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实现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在司法实践中,对所办案件要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进行分析,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明确不同的宽严界限,做到“当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适度、罚当其罪”,使我们办案工作既有利于震慑严重犯罪、维护铁路稳定,又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对抗,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是要积极探索和建立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工作机制。要结合深化规范执法行为活动,积极探索和建立相关办案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办案方式,确保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落实。在执法办案中,我们要围绕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活动。在认真总结办案经验的基础上,从办案的实际需要出发,将法律中有关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一些原则性规定具体化和标准化,使办案人员能正确把握合理的执法尺度。要结合办案实际,建立适合未成年特点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的工作机制,建立快速处理轻微刑事案件工作机制,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和解机制,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改革完善办案方式,简化办案流程,缩短办案时间,提高办案效率。同时,我们还要主动加强与公安、法院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共同研究解决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中出现的问题,统一执法思想,统一政策界限,统一执法尺度,确保这一政策在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得到全面落实,实现执法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检察机关自身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强化“有作为才能有地位,靠奋斗才能求发展”的意识,依法全面正确地履行检察职责,在服务铁路运输又好又快发展中,实现铁路检察机关的自身发展。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检察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检察工作的根本和保证。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相结合,树立以政治素质为重点、以业务能力导向的科学人才观,逐步建立以提高干警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的正规化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干警的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坚持积极探索教育、监督、奖惩并重的队伍管理机制,深化规范化建设和绩效考核管理,逐步形成完备、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体系。使干警既受到严格纪律的约束,又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检察办案纪律,加强监督,严格管理,以人为本,从优待警,促进检察队伍自身的科学发展,调动干警用心工作、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为履行好各项检察职能提供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进步发展的有力保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对重要工作、重大问题和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党委请示汇报;对党委的指示、决议,要认真贯彻落实。

三是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领导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检察机关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潜心研究和探索新办法、新途径,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领导水平。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把精力集中到科学发展上,不断提高驾驭局势的能力,既要认真贯彻上级精神,又要善于做好结合的文章;既要想干事、能干事,又要会干事、干成事;既要追求目标,又要讲究方法;既要努力推进改革、加快发展,又要保持社会稳定。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要改进学风、会风、文风,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作者:韩 毅

党校落实科学发展观论文 篇3:

全面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

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锦涛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要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地方的个别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尚不到位,甚至有些偏差。引导和教育各级领导干部高度正确认识、科学理解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提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而不是在解决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解决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要解决三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道德及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政治高度看待科学发展观,纠正那种认为科学发展观只是单一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片面认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这才算有政绩。这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在这种误导下,一些地方仍然违规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对环境问题、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局性的问题,即使局部忽视全面协调发展,仍是有害于全局的。不注意治理局部发展带来的诸矛盾和问题,势必影响全局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一领导干部的认识,就要求领导干部站在全局的立场上看待科学发展观,而不是强调本局部的特殊,要克服片面性,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从意识形态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硬的、实的、经济的、物质的发展问题,从而忽视了软的、虚的、精神的、文化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问题。这又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不仅解决的是硬的、实的、物质的、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全面解决软的、虚的、精神的、政治的、人文的发展,一定要在意识形态的建设和领导方面,全面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执政党的执政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掌握政权强力部门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控制“枪杆子”的能力;二是发展经济的能力,即做大蛋糕的能力;三是解决好社会公平公正的能力,即分好蛋糕的能力;四是领导意识形态的能力,即掌握“笔杆子”的能力。现在看来,如何增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控制力、感染力、号召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如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等等。目前有个别地方,领导和群众讲的是两套“语系”,领导讲的话群众不爱听或听不懂,群众讲的话领导不爱听或听不懂,对群众的话语权存在领导失控的现象。有些媒体老百姓不看,但老百姓看的媒体有的又失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有流于形式的危险。甚至个别领导干部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缺损,远大的理想信念严重缺损。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把对我实现“和平演变”的企图着重放在意识形态领域,运用“软刀子杀人”。这种状况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在与西方对中国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的意识形态影响力的争夺战中,我们将处于不利地位。这一切警示我们,必须强化党在思想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导权和控制权,必须彻底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地位某些减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些缺失现象,否则,后果可以想见。

因此,在解决软的、虚的、精神的、文化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问题上,一定要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软实力、文化力、精神力、道德力、政治力的建设,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和控制能力。

要从改革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与改革相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不能推进和深化改革。这种把科学发展观与改革相对立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其实,在改革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和偏颇,譬如人们议论较多的卫生、教育、文化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恰恰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才能解决。问题不是改革造成的,而恰恰是不按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而造成的。当前在改革问题上的某些迟疑、争论、观望和停滞,正是在改革问题上没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所致。科学发展观是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改革的战略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取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加强和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的领导干部片面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应急的措施,是解决眼前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权宜之计。这同样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误解。科学发展观既立足于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更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解决长远发展中有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不搞短期效应,不搞短期化行为,不搞所谓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仅讲眼前,更要讲长远,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战略性的、长远性的、根本性的战略思想加以落实。

就今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来说,执政能力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解、把握、贯彻和落实的能力。只有从五个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才能使各级领导干部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才能把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理解,切实转化为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中央党校副校长)

作者:王伟光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公共管理论文下一篇: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