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024-04-17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通用6篇)

篇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参观市纪检委、市检察院联合举办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宣传图片展,我深有体会,自己虽然不是领导干部,但也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在工作、生活中升起一道“防火墙”,保持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本色。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警示教育图片展中所有贪官的忏悔话语,无不提到自己放松了政治学习,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最终导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可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金钱美色和名利地位的诱惑,加强自身的学习,保持思想上的警醒是多么重要。我是受党教育多年的年轻干部,从小接受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教育,听着黄继光、董存瑞这些革命烈士的英雄故事长大,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时时影响着我。如今,在幸福的和平年代,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时刻牢记的宗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学习和遵循的行动指南。我要坚持加强政治学习,坚定信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保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思想上过关,并在工作中切实找到切入点,做到学以致用。二、一切从小处着眼,坚持防微杜渐。

四、向先进人物看齐,做反腐倡廉建设的生力军。

在警示教育宣传图片展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少反腐倡廉的典型人物,古代有包拯“拒礼为开廉洁风”,今有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方永刚、任长霞等等,他们的感人事迹更引人深思,鞭策我们牢记党的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党的光荣传统,扎扎实实地干好工作,做反腐倡廉的践行者。要算好“七个帐”:健康帐、自由帐、亲情帐、家庭帐、名誉帐、经济帐、政治帐,时刻汲取贪官的教训,时刻不忘廉洁的要求,做到“不用扬鞭自奋蹄”,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反腐倡廉不仅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事,也是每一名普通党员的事,只有全党重视这项工作,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人民执好政,把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得更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篇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充分发挥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

——在全市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9年2月10日)

周效华

同志们:

这次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审计工作,部署2009年审计任务,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措施。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很重视,王市长亲临大会并作重要讲话,肯定了我们过去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好、落实好王市长的讲话精神,切实做好今年的审计工作。下面,我代表市审计局讲三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2008年审计工作取得新发展 2008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全市审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履行工作职责,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全市共完成审计和调查项目165个,查出违规金额5.2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31.19亿元,应上交财政和减少财政拨款3.07亿元。全市还对55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展跟踪审计,审计总金额86.78亿元,审计后核减工程造价5.91亿元、促进节约投资2656万元。全市共有77篇审计报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批示,其中市局有10篇报告和3篇《审计要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5位领导的14次批示,有2份调查报告被市委内参《动态与建议》全文刊载。通过审计,还纠正不合规文件3份,促进有关单位出台文件15份。全市审计工作在严肃财经法纪、推进依法行政、服务科学决策、维护群众利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以绩效审计为引领,财政审计实现新突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确立了新理念。各级审计机关均确立了以民本、效益、责任、管理和服务为核心,以监督检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效果为重点的绩效审计理念。同时,还把绩效审计理念引入到专项资金、经济责任和建设项目等其他审计中,推动了审计工作的整体深化。二是突出了新重点。各地将审计重点转向了公共产品、公共服务领域和重点专项资金。市局突出了对廉租房、公园、公交、公共照明等“公字头”项目的审计和调查;溧阳市审计局对土地拍卖资金、物业维修资金、开发区建设负债等6个专题开展了审计调查;天宁区审计局对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资金的使用和效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三是采取了新方法。为保证预算执行审计大目标的有效实现,各级审计机关因地制宜地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市局实行了审计实施方案和审计报告的 “集体审定制度”;在一项目的绩效审计中,首次采用了网络调查方法,征集到700多条意见和建议。武进区审计局对预算执行情况采取了“一个中心”、“两头延伸”的审计做法。四是取得了新成果。全市审计机关“同级审”工作报告均得到了人大或政府领导的批示。一些专题审计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引起了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常州市公交发展实施意见》等一些制度、办法相继出台;“推进城市照明管理体制一体化改革”等审计建议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关注。金坛市审计局提出的“建立绿化工程管护制度”的建议得到政府采纳。《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等多家刊物、媒体对我市绩效审计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

(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投资审计取得新成效。2008年,各级审计机关认真落实《常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的规定,全面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全市共对体育会展中心、高架路一期、BRT二号线道路拆迁等55个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审计总金额86.78亿元,审计后核减工程造价5.91亿元,促进节约投资2656万元,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采纳777条。该项工作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程、节约投资和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去年的跟踪审计在两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深化。一是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审计内容不断出新。如,市局对快速公交(BRT)二号线道路拆迁跟踪审计中,创新提出了“资源循环利用”的想法,建议对原有道路上被拆除的路灯、交通标志标牌以及绿化、树木等资产进行循环再利用。市园林、财政等部门采纳审计建议,对沿线树木迁移进行公开招标、拍卖,回收90多万元。二是强化审计质量的控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市局、金坛、溧阳、武进、新北、钟楼等审计局分别出台了制度或办法,严格加强对外聘机构和人员的管理、监督,有的还建立了交叉复核、外聘人员“审计日记”和审计情况汇报等制度,严格控制质量。

金坛、溧阳、武进等审计局在全面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同时,积极开展竣工决算审计,共完成审计项目26个,审计核减金额5500多万元。

(三)以关注民生为重点,专项审计构建新机制。去年,全市共对“农村新五件实事”、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抗雪救灾、抗震救灾、财政支农等48项专项资金实施了审计和调查,审计总金额208亿元,查出违规金额717万元、虚列支出484万元,资金滞留、配套资金未落实到位、资金管理不严等问题及时得到查处和纠正,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民生利益,并且构建了防范屡审屡犯的新机制。市局对农村教育培训工程专项资金审计后,促进769万元“国家助学金”及时拨付到位,并发放到学生手中。新北区审计局会同区财政、监察和社会事业局出台2个文件,解决了农村教育负债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对全市抗震救灾资金物资跟踪审计反映的情况高度重视、亲自批示,市纪委监察、民政、财政、对口援建现场指挥部等单位先后制定了10多项规定,促进加强了制度建设。

(四)以问责问效为目标,经责审计又有新发展。根据组织部门的委托,全市共对67个单位的70名领导干部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违规金额5570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15亿元,作出处罚决定5份。金坛市审计局查出一名领导干部涉嫌个人经济问题,移送查处被判有期徒刑7年,另一单位一名会计人员因违反财经纪律被开除党籍。溧阳市审计局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也查出领导干部个人经济问题,并移送处理。去年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特点:一是审计项目数量多,全市完成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接近全年总任务的45%;二是审计对象级别高,市局共对5个单位(部门)的6位副市(厅)级领导干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审计操作方法新,做到了届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党委领导和政府领导“同步审计”相结合;四是审计评价内容广,除了对常规的任期工作目标、财政财务收支和单位、个人遵守财经法纪、廉政规定等内容进行审计和评价外,还根据省厅的统一方案和要求,突出了对土地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的执行及外经外贸工作情况的审计和评价。市局针对区、县环保政策执行、环保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绿色审计”,引起多方关注。

(五)以强化考核为抓手,基础建设跃上新台阶。一是多措并举,强势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审计信息化工作推进年”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攻关小组、兴趣小组;制定了《计算机应用能手评选办法》等规定;坚持走外送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的路子,加快人才培养,去年又有18人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试,全市消除了空白点,累计通过人员占全市审计人员总数的20%之强,其中市局占业务人员的50%,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中级培训“优秀组织单位”;积极组织攻关小组、兴趣小组开展各项活动;对计算机审计人才实行“四优先”政策;加强运用考核,推进“三个必须”和“两个100%”目标;深化现场实施软件的运用,共征集应用实例24篇、专家经验42篇,分别为上年的3倍和4倍,在全省评比中受到表彰。

二是齐抓共管,努力提升审计信息宣传水平。去年,各级审计机关均成立了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出台了工作意见和考核、奖惩办法,分解任务,狠抓落实,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出现了新的起色。去年共被市级以上刊物、杂志及媒体录用252篇,其中新华日报、中国审计报和审计署网站86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市委办的信息统计排名中跻身全市前20名,改变了长期落后的局面。

三是统筹兼顾,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各地审计机关积极参加地方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争创活动,有效推进了机关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各地以纪念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审计征文等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先后出台了《常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和《常州市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布暂行办法》;市局和武进、天宁等审计局向社会公开公告了10个项目的审计结果,增强了监督的力度;各地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党风廉政教育,有效维护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审计机关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不仅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而且积累了不少宝贵的工作经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审计工作只有坚持服务大局,主动贴紧经济社会发展中心,才能使党委政府满意;只有坚持依法审计,严格加强审计业务质量控制,才能使业务上级满意;只有坚持情系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才能使社会各界满意;只有坚持开拓创新,推动审计工作实现科学发展,才能使审计自身满意。所有这些经验,都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审计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审计工作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矛盾,突出地表现在:审计队伍建设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够适应;审计作用的发挥与社会各界的期望还有距离;审计资源的整合还不够优化,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有待提升,等等。所有这些,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切实做好2009年的审计工作

2009年全市审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发展、提高年”活动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把“促发展、推改革、防风险、保民生”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作用;全力推进绩效审计,努力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揭示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积极发挥审计服务的建设性作用,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009年全市审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化政府收支预算审计。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和审计署“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的要求,坚持预算执行审计和绩效审计并重的审计思路,以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积极开展全口径政府收支预算审计。要围绕资金分配和预算管理、执行及结果这条主线,围绕人大监督法关于审查预决算的重点内容和预决算编制的要求,深化审计工作。要认真贯彻《关于大力推进绩效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配置使用、行政效能、政策执行等重点,深入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部门(单位)预算支出绩效审计;对关系“经济、民生、环境”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开展绩效审计调查,全面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2009年,市局除对市财政局等部门具体组织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外,还将对市旅游局、农林局、统计局、外经贸局和市科协等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结合开展旅游专项资金、农林专项资金、外贸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同时,选择部分重大民生工程(资金)开展绩效审计或审计调查。辖市、区审计局一方面要把预算执行审计作为永恒主题和首要职责,切实抓紧抓好,同时也要选择重点,结合开展绩效审计。

在搞好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同时,各地要继续安排好对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审计工作。

(二)全面开展建设项目审计。

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要求,以规范建设行为、节约政府投资、提高投资绩效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促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保障国家、地方新增建设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和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2009年,各地要把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入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开展审计工作。市局要紧紧围绕政府50项重大工程(工作),继续做好对快速公交(BRT)二号线、沪宁城轨、现代传媒中心等20多个重点项目的跟踪审计。辖市、区审计局也要根据政府的要求,及时提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服务。市局和武进区审计局要认真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项目的跟踪审计。相关审计机关还要根据省厅的安排,组织开展太湖水污染治理的跟踪审计。

此外,各级审计机关还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促进节约建设投资、规范投资行为、推进廉政建设。

(三)切实加强专项资金审计。

全市审计机关要牢固树立“民本审计”理念,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审计工作关注的重点,加大对“三农”、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资金的审计力度。要通过审计监督,在查处和纠正违规问题、规范资金管理使用、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揭示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政策目标未实现以及严重影响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政策落实,推动和谐社会建设。2009年,全市审计机关要根据省厅的统一要求,继续开展“农村新五件实事”专项资金审计、第七期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效益审计和政府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市局将对第一人民医院、公交集团公司的财务收支、惠民政策的落实、经营管理效益等内容开展审计。金坛市、溧阳市审计局要根据省厅的统一方案,认真组织搞好对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及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另外,市局要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的授权,继续做好国外贷援款项目的公证审计工作。

(四)不断规范经济责任审计。

各级审计机关要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促进依法行政为目标,不断规范和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委托和省厅的意见,市局将对常工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的领导干部、溧阳市和天宁区两个地方4名党政领导干部以及市旅游局、农林局、统计局、外经贸局、科协、老干部局、地震局、侨联、常州日报社等9个部门的领导干部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辖市、区审计局也要根据组织部门的委托,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各地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要继续坚持届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审计与专项调查相结合、财政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相结合的路子。要根据不同层级、不同性质的审计对象,突出不同的审计内容和重点,坚持在财政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查清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切实提高审计质量,为组织部门评价、选拔和任用领导干部提供依据。

除做好上述审计工作以外,各级审计机关还要根据审计法的规定和要求,继续加强对内部审计和协(学)会工作的指导和督促;积极配合纪检监察和公检法司等部门做好经济案件的审计查证工作;努力完成领导和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创新理念,开拓进取,全面提高审计工作发展水平2009年中,全市审计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观念,创新进取,不断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坚持“两手齐抓”,发挥“两个作用”。即:一手抓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作用;一手抓审计服务,发挥审计为领导作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建设性作用。审计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必须坚持做到这一点。监督与服务不是矛盾的对立,而是辨证的统一,严格监督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有效的服务才能体现监督的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审计不仅仅是查错纠弊、维护经济秩序,还应该揭示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这既是被实践所证明的,也是形势发展所需要的。只有坚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审计工作才能切实承担起法律责任和历史责任,进而更加全面、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

(二)把握发展规律,推进绩效审计。

从审计发展形势来看,绩效审计不仅是国际审计发展的潮流,也是我们国家审计发展的方向。对此,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作了全面部署,省厅也把今年确定为“绩效审计推进年”,并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绩效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2年绝大多数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的目标。对此,各级审计机关应予以高度重视,要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积极开展绩效审计工作,推动全市审计工作的深入和深化。2009年,市局将对财政扶持经济发展类专项资金、社区卫生“惠民工程”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管理等项目开展绩效审计或审计调查。为推动该项工作的整体开展,在今年的工作中,金坛市、溧阳市和武进区审计局要各安排2个绩效审计项目,其他区审计局各安排1个。此外,全市审计机关在其它项目和专题审计中,也要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节约、行政效能等方面综合考虑其效益、效率和效果,将绩效审计的理念贯穿于每个审计项目。

为保证绩效审计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市局在年初的冬训中已经组织了相关的业务培训,各地要认真消化内容,积极借鉴经验,勇于开拓创新。在具体的操作上,有的项目可以考虑出两个成果,即一个审计或审计调查报告、一个绩效分析或研究报告。市局会及时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指导。

(三)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工作水平。

各级审计机关要从推进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各项基础工作抓紧夯实,为提升审计工作水平提供保障。

一是进一步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各地要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原则、基本要求贯穿于各项审计工作之中,指导实践,推动发展。要坚持以审计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审计人员综合知识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培训和锻炼,为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和任人唯贤之风;要始终把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和廉政规定,进一步塑造审计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是进一步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各级审计机关要继续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意识和能力。要全面落实6号令的规定,坚持和完善“集体审定制度”,严格审计质量控制。要加大审计成果的转化与利用力度,促进形成审计结果整改(问责)工作机制。要认真执行《常州市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布暂行办法》,稳步推进审务公开。要根据《江苏省审计机关综合考核办法》的要求,研究和修订我市的相关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要大力整合审计资源,积极改进审计方式,统筹考虑审计资源的调度和安排,加强多个业务部门、多种业务类型和形式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各种审计资源的共享和审计效率的提高。

三是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全市审计机关应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切实增强紧迫感。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以AO资格认证考试为契机,全面提高计算机审计应用技能和水平,继续搞好中级人才的培训,壮大中坚力量,积极启动高级人才的培养,为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审计提供人才保证。要以计算机运用考核和计算机审计能手评比为抓手,强势推进现场实施系统(AO)和审计管理系统(OA)的运用。要以典型带动一般的方式,推动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和区县财政联网审计的突破,今年要求金坛、溧阳、武进、新北四个审计局各实施1个信息系统审计项目,其他区局力争完成1个。要继续组织攻关小组、兴趣小组开展各项活动,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市局还要积极探索数据中心的建立和开发,全面提升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

篇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入解放思想

1.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 他又指出:“没有解放思想, 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三十年, 其中的一条基本经验, 就是以思想大解放带动事业大发展。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 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 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 都是在解放思想中取得的, 都闪耀着解放思想的光芒。一轮轮的思想解放推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实践表明, 解放思想是我们党取得一切成就的基本经验,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不解放思想, 就打不开思路, 就找不到出路, 就不能解决时代发展的新课题, 就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也是解放思想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科学发展观不仅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继承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而且依据新的发展实际,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进一步解决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首次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点统一起来, 进一步解决了当代中国怎样发展的问题;首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内容, 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首次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等, 这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二、着力破除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

要大力破除不利于改革创新的思想障碍, 着力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 把思想从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从旧的发展观念和工作习惯中解放出来。

1. 必须从物本位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 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所谓物本位是指, 过分强调物质生产、物质财富的作用, 忽视人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 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需求。多年来我们工作中注重抓物质文明, 忽视抓精神文明, 片面地就经济抓经济, 结果经济也没抓上去;在发展布局上, 不注重民生和社会问题, 有些社会问题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甚至酿成了事端才去过问, 才做亡羊补牢的事;在干群关系上, 有的地方和干部对群众提要求多、压担子多, 但对群众尊重少、关怀少,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不够;在价值取向上, 有的干部见物不见人, 片面追求政绩, 不顾客观情况, 不顾群众所需。这种物本位的思想存在下去, 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千方百计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必须从计划经济僵化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 树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思想观念。

中国实施计划经济体制的时间很长, 形成了许多挥之不去的僵化观念和做法。集中表现为:一是重行政轻市场, 习惯于用行政办法去推动经济发展, 而在培育市场、提高市场成熟程度、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上下的功夫不够, 行政触角遍布各个角落, 中梗阻现象十分严重, 投资环境改善缓慢。二是重管理轻服务, 用行政管理代替市场管理, 不善于用经济的办法、法律的办法、政策的办法、预测的办法调节经济运行, 致使我们的经济运行仍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一些地方和部门计划经济情结很深, 重计划、重指令, 不重视市场开发, 不善于培育和开发市场主体。浙江义乌是全国小商品基地, 它没有什么资源, 但却善于用市场观念办事, 汇集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 带动了上百万人致富, 这也是市场开发的结果。广东没有优质的木材资源, 运用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科学技术, 却建成全国最大的家具基地, 行销全国。因此,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坚决剔除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固有观念, 让我们的经济运行真正步入市场经济的快车道。

3. 必须从单纯依靠资源消耗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005年6月9日的《中国市场》杂志提供的一组数据令人不安,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政府消费增速逐年加快, 而居民消费增速逐年减缓, 居民消费比重明显走低。1990—2003年政府消费平均增长15.6%, 居民消费平均增长14.3%, 居民消费增长低于政府消费增长1.3个百分点。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000美元左右时, 各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 而中国2003年的居民消费率只有43.4%。以黑龙江省为例, 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大而不优, 第二产业大而不强,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刚达到31%, 而广州第三产业比重是58%, 美国则高达69%。因此, 我们倘若只关注GDP总量, 不注重内在结构的调整, 不从单纯依靠资源的发展模式中跳出来, 经济发展就会欲速则不达。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 推动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解放思想不能坐而论道, 必须有的放矢, 务求实效。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解放思想, 使解放思想成果在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因此, 解放思想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创新体制机制上有新的更大突破。

1. 理清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 农村面临着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应着力研究在这个背景和条件下, 如何用好用足中央给予的政策,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打造以绿色食品为核心、独具功能特色、具有优势品牌、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产业集群。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从黑龙江省实际出发, 考虑实行文化的战略升级。中央要求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是从中国实际出发, 面对全球的战略思考。美国的第一产业是信息产业, 第二产业就是文化产业, 航天产业排到文化后面, 美国的电影、电视剧、卡通片覆盖全球市场的70%。我们的文化资源比较丰富, 应该把文化作为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文化拉动和带动经济战略, 打造文化产业, 推出在省内外确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产品, 切实提高我们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含量, 提升文化的经济贡献率, 利用我们切实可操作的区域性优势, 发展生态旅游, 总体规划, 科学设计, 着眼长远, 把生态旅游与打造文化风情结合起来, 赋予旅游以更深更新更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使资源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建设。

2. 破解发展难题。

中国在发展上面临的难题很多,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难题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发展问题、民生问题和能力作风问题。在这三个突出问题中, 最重要的是着力破解发展的难题。而破解发展难题最关键的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力度不大、开放水平不高, 是影响和制约黑龙江省北安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破解发展难题, 应从改革开放中寻求出路。要大力改革和调整所有制结构, 从根本上改变制约经济发展的某些不良格局, 形成不同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新格局。以黑龙江省现状看, 近几年, 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全部资产中民营和外资企业仅占18%, 比全国低22.4个百分点, 比辽、吉、蒙分别低14.7、3.8、4.5个百分点。黑龙江省规模以上私营和三资企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3个百分点, 比辽、吉、蒙也低很多。因此, 省委六次全会提出, 花大气力破解这一发展难题, 大力引导资金、技术、人才、项目、信息向优势企业积聚, 促进多元发展;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配套加工, 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放宽市场准入, 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推动全民创业, 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产大而不强, 二产大而不优, 三产比重小、层次低的局面, 形成三产之间结构合理、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是如何破解所面临的发展难题。

3. 创新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 是发展的刚性保证。体制机制不活, 一直是困扰和制约黑龙江省北安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害问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旧体制遗留的和新旧体制转换中形成的不合理权利和既得利益, 都在阻碍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阻碍民众创业发展的行政管制在某些方面还在强化;政府职能还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选人用人机制不活, 考核评价干部未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标准等等, 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北安市经济的发展。因此, 必须解放思想, 花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科学发展的活力。

摘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也是我们认识新事物, 适应新形势, 解决新问题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破除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 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实现科学发展。

篇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一、以“三个聚焦”为重点,着力提高自主创新

我们充分发挥上海自主创新的潜力和优势,聚焦国家战略、聚焦重大产业项目、聚焦创新基地,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一)聚焦国家战略,谋划创新布局

上海积极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创新资源向国家战略目标集中,在参与实施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从规划和布局上落实国家战略。结合上海实际,制定发布了《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十一五”高技术产业、信息化等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健康上海、生态上海、精品上海、数字上海”的技术创新任务。着眼国家战略,立足上海优势,积极承接国家战略任务,进行项目、基地和人才队伍的布局,全力配合国家攻克重大关键技术,努力培育科技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

二是从资源配置上聚焦国家战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等中央部门和单位的指导和主持下,上海积极推进上海光源工程、上海超算中心、汽车风洞等重大创新能力项目的建设,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建设;按照“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机制企业化、发展方向市场化”的要求,推动建设了生物芯片、纳米应用技术、组织工程、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努力提升产业共性技术支撑能力。目前,上海共有1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拥有3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二)聚焦重大产业项目,培育企业创新主体

近年来,我们围绕重点产业领域,以项目为载体,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一是大力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十五”以来,上海共实施了50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这些项目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上海高清数字科技公司承担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系统项目、上海中信国健药业公司承担的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项目等。同时,上海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设立专项资金,重点聚焦电子信息、重大装备、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产业领域和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实施了54个科教兴市重大项目。目前,部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比如,上海电气集团通过承担7项科教兴市重大项目,成功实现了国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零的突破,研制出国产第一根大功率船用柴油机曲轴,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注重建立创新的引导和促进机制,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推进科教兴市重大项目中,初步形成了“四个机制”,通过设置不同的资金支持和拨付方式,建立促进项目研发和产业化的激励机制;通过明确项目申报主体、实施项目评估,建立促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引导机制;通过发挥专业机构在项目评审、资金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项目运作机制;通过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目标考核和项目团队建设的要求,建立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汇聚高端人才的促进机制。同时,完善国企考核制度,把创新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强化国企创新责任;建立领军人物奖励专项资金和企业优秀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和培育制度;实施科技小巨人工程,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2006年,上海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研发经费支出、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市专利申请总量均达到70%左右,企业正在逐步成为创新主体。

(三)聚焦创新基地,大力推进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按照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的要求,我们以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加快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创新资源集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实施“聚焦张江”战略。上海实施“聚焦张江”战略,制订实施《上海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下放审批权限,举全市之力,为张江高科技园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2006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体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以此为契机,推进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资源整合。2006年,张江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全年获专利授权数比上年增长38%,软件版权登记数量比上年增长30%,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14.2%。

二是推进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以建设国家软件、微电子、生物等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契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2006年,上海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中的集成电路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占到全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的比重为48.5%。在产业规模做大的同时,微电子产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今年,展讯通信公司自主研制成功TD—SCDMA基带芯片、新傲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高端硅基SOI材料双双获得2006年度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展讯通信公司已于今年6月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二、以完善政策为抓手,着力推进创新环境建设

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政策配套、平台搭建、融资环境等三个方面,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一)全力落实配套政策

为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结合上海实际我们制定了《实施〈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简称“36条”)。在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我们重点抓住两个方面,一是强化针对性。根据国家“60条”政策要求,抓住关键,着力突破。比如,为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投入,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设立了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对企业建立技术中心、购买先进研发设备、研制重大技术装备、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业主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给予资助。再比如,针对科技创新企业投融资渠道比较窄、贷款担保风险比较大问题,我们提出政府性担保机构要逐步扩大用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担保额比例。对政府性担保机构的项目损失,设立贷款担保损失补偿资金,并按在保余额5%以内的比率给予补偿。二是强化操作性,努力确保政策落地。按照“看得懂、听得明、记得住、有机制、易操作”的原则,出台了“36条”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并且要求有关细则制定操作流程。根据“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目前已发布实施24项实施细则。同时,我们在重点企业和园区内组织开发70余次政策的宣讲和推介活动,免费发放2万多册政策汇编资料,并加强政策跟踪评估,切实推进政策落地。

(二)努力建设创新支撑服务平台

我们着力推进面向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方面,注重加强硬件建设,围绕微电子、生物技术、软件等高技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主动布局公共服务平台。如,在生物产业领域,先后启动建设了新药筛选中心、新药安全评价中心、中医药创新园、实验动物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药物代谢中心等十几个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为上海以及外省市医药企业、研发机构提供了广泛的技术支撑。其中,新药筛选中心已为全国247家单位提供了化合物免费筛选服务。另一方面,注重加强软件建设,着重完善科研资源共享机制。全市已有近1300台(套)大型科研仪器加入科学仪器设施协作共同网,服务范围已经辐射到长三角及国内大部分省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仪器设备提供方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上海还参加了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区域试点。由上海和江苏、浙江联合建设的“长三角科学仪器设施协作共同网”,已有400家单位的3620台(套)大型仪器加盟开放共享。

(三)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不断优化科技创业投融资环境

一是积极推动创业投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先后由政府出资组建了2家政府性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创业投资资金的投入。其中上海创投由政府投资6亿元,充分发挥其作为创业投资种子基金的作用,已牵头建立了18家风险投资公司,资金规模放大到30亿元,并培养了一批专业化创投管理人才。目前上海已经集聚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200余家,管理资金总量超过2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资金为导向、社会资金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

二是实施风险救助政策。2007年1月,我们出台了《上海市创业投资风险救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创业投资企业投资高新技术成果的损失给予补助,进一步优化了创业投资环境。

篇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全面系统的,总的来说,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二、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性

科学发展观绝非一种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观点、论点,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要命题,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一

种新的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以理性思维对待科学发展观。

三、从科学发展观的两条主线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性

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抓住科学发展观的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四、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

从世界范围讲讲,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六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们发展已经具备了许多非常有利的条件,但也面临许多挑战。比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是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如果不实现科学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社会将难以稳定,共同富裕目标也将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观正是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基础性和关键性。

科学发展观论文:浅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一个发展。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以来,我们党先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作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七大充分体现了全党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写进新的党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都明确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摘 要】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一个发展。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党以来,我们党先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作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七大充分体现了全党意愿,把科学发展观写进新的党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都明确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里的“指导方针”“战略思想”是目前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最高定位。本论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关键词】贯彻 落实 科学发展重大意义 【正 文】【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全面系统的,总的来说,就是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

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二、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性

科学发展观绝非一种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观点、论点,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重要命题,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以理性思维对待科学发展观。

三、从科学发展观的两条主线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性

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抓住科学发展观的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必须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

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四、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

从世界范围讲讲,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六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们发展已经具备了许多非常有利的条件,但也面临许多挑战。比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是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如果不实现科学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将难以持续,社会将难以稳定,共同富裕目标也将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观正是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基础性和关键性。

浅谈如何在基层国库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国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新“三定”方案的确定,为中央银行更好地履行经理国库职能,促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基层国库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于正确处理国库与当地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关系,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

义。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基层国库工作的指导作用,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库工作也随之不断改革和迅速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央行副行长苏宁同志在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工作会议上提出:“继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化一流国库”。可以看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是

基层国库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层国库工作中永恒的主题。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战略的高度着眼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基层国库工作应一切着眼于发展、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一是基层国库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正确处理好经理国库与当地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国库与当地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关系,监督管理好国家预算收支,实现国库资金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注重研究基层国库发展的方向,提出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实现基层国库发展的新突破。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实现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一个机构健全、队伍稳定、会计核算体系完善、业务处理手段先进、职能发挥充分的现代化新型国库,进一步提高国库在国家预算执行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扩大基层国库在当地政府和财税部门中的影响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基层国库工作中的重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一切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国库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有着两层含义:一是基层国库工作是依靠人来推动的。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基层国库部门服务的对象和领域越来越广,当地政府以及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对基层国库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国库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是基层国库工作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通过加强国库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加快预算资金汇划,确保国家预算收支计划的顺利执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建设,推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实现国库员工自身的全面发展。(三)坚持统筹兼顾是基层国库工作中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兼顾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因此,基层国库工作应统筹兼顾国库各项业务、国库管理和改革、现有业务的巩固与新业务的创新、国库与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要有战略性的策略和全局性的眼光,克服片面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倾向,将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基层国库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层国库工作应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基层国库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健全机制,创新求实,在国库机构建设、人才建设和业务发展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促进基层国库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不断加强国库机构建设是基层国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基层国库应不断健全机制,加快国库机构建设步伐,要统筹考虑当地经济、政治、金融和发展前景等因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国库机构布局,切实按照《国家金库条例》及《预算法》的要求,与各级财政相对应,加强完善基层国库机构,增强国库

工作的协调性和实效性,但也要避免因效率低、耗时长造成人心涣散,从而导致资金安全防范工作出现问题。

基层国库还应不断加强国库机构制度建设。一是要不断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国库工作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的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国库机构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不断健全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财政资金收支程序,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保障收付过程中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二是要不断健全国库制度规定。应对国库原有的制度规定中已与当前形势、现实业务不匹配、有冲突或者不一致的地方及时修订和补充,使其形成一套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而对国库工作加以规范、约束。健全的制度规定不但能够有效避免国库资金风险,而且能为国库机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长效保障。

(二)加强国库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国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苏宁副行长在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工作会议中也提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加强国库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有效发挥国库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国库文化,更好地支持国库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国库人才建设是基层国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素质的国库人才队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基层国库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国库人才队伍建设,应当树立三种观念。第一,人才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第二,人才资源,越是开发它,使用它,它就越丰富;如果不开发、不使用,反倒会枯竭。第三,人才资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环境与之相适应。加强国库人才队伍建设,最好的办法,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就是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

国库人才成长的氛围主要包括工作氛围和学习氛围。首先,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国库人才成长工作氛围。国库人才成长的工作氛围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国库领导对国库人才给予关心和支持,认可国库人才的劳动成果和创新成果;二是在国库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和谐默契,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员工之间配合默契、理解支持,使国库人才能够更好地工作和创新;三是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之间相互尊重;四是鼓励支持创新,形成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就能为国库每个员工的成才创造条件,为人才发挥才干搭建平台。这样不仅会增强组织凝聚力,形成优秀的基层国库文化,而且能提高基层国库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其次,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国库人才成长学习氛围。一个学习型的国库人才队伍能够为人才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浓厚活跃的学习氛围,包括国库员工自主学习、领导带头学习、开展团队学习,能够有效地起到提高国库人才知识和能力的作用。国库人才学习培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到国内高校进行专业性培训,接受当今最前沿的理念和思想;二是到国外进行学习培训,接受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三是组织课题研究团队,引入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参加,提高国库人才工作研究能力。

基层国库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以一支优秀的国库人才队伍做基础,而国库人才的成长、发展、发挥作用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国库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将来,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库人才队伍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不断推进国库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不竭动力

基层国库业务发展创新必须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立足本职工作。一方面,必须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国库专业水平,不断学习新的国库业务知识,提高国库业务工作能力。通过各种国库业务学习,打下良好的国库专业基础。切实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在国库工作中,认真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相关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另一方面,突破已经习惯的国库工作思维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国库服务水平和监管水平。国库业务要不断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破旧立新,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和理念来指导国库工作。一是要开拓国库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大力开展民生领域的国库直接支付业务。同时积极推行国库业务电子化、自动化处理,比如外贸出口退税、海关收入、财政拨款等业务要努力实现无纸化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国库工作效率,加快财政资金周转,增加财政资金效益。二是要积极推行国库监管管理创新。要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化国库要求的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国库资金风险防范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对国库资金全部流程的监督和控制,防范案件风险的发生,最大限度保证国库资金的安全,努力实现国库业务零案件、无风险的目标。

青岛市分库的实践也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有力证明。2009年,青岛市分库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按照国九条精神要求以及“全国国库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电视电话会议”的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国库业务中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大力开拓,在国库直接支付领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效果。比如,为更好地落实国家改善民生、惠及百姓、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青岛市分库主动加强与当地社保部门的沟通协调,从2008年11月份起在全国36个分库中第一家开始直接办理社保资金支付,由国库通过小额支付系统直接拨付到参保人在北京、上海、重庆、陕西、贵州、江苏等外地省、直辖市开立的异地存款账户,取得了国库直接办理社保资金收付业务的突破性进展。这项业务在2008年刚起步时仅限两个险种,即医疗保险金、生育保险金,截止2008年末共拨付2780笔、624.7万元。进入2009年,青岛市分库在总结2008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又多次与社保部门进行协商沟通、研究探索,解决了一系列技术以及操作环节上的难题,不再限于小额支付系统,而主要是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办理社保资金的收缴和拨付,大踏步地扩大社保资金收付范围。一方面扩大业务外延,从单纯的拨付扩展至收缴和拨付,另一方面扩大内涵,增加险种,除了前期的两个险种,又将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的收缴、拨付纳入国库直接支付范围,从而实现了对社保五险的全覆盖。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库直接支付社保资金的业务量迅猛增加,截至去年9月末实现社保资金五险收缴及拨付业务42.71亿元。再如,多措并举,积极推动辖区支库直接支付工作开展。截至去年9月末辖区六家人民银行支库均取得了开展国库直接支付业务的突破,分别在“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汽车下乡”补贴资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残疾人个体户基本养老保险疾病补助资金、“万村千乡”百家店补贴资金、困难职工生活帮扶金、“计划生育”奖扶特扶补贴资金等七个项目开展了直接支付,共拨付金额合计达1550万元。

篇6: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010年11月 日)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规范和节约用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为推进规范和节约用地,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相关部门针对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土地管理秩序逐步规范,节约用地意识得到强化,一批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受到查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土地管理方面问题依然突出,规范和节约用地任务仍很繁重。一些企业无视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采取“以租代征”、“批少占多”等方式非法占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有的未批即用甚至非法转让土地;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关于“土地督察工作要加强,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的指示精神,有效遏制土地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秩序,促进和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当前卫星遥感监测实现全国覆盖,(即卫片: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制作的叠加监测信息及有关要素后形成的专题影像图片,简称卫片。)卫星遥感仪器可以全天候、全覆盖地对地球表面进行不间断的监测扫描,相对于其它土地执法检查,精度高、速度快、范围广,使违法用地无处藏身,为管理国土资源提供了方便、快捷和有效的检查途径。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土地执法检查,从宏观上监测全国的用地情况,从微观上查处违法用地,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遏制违法用地上升态势,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企业来讲,为我们县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支持企业的发展也是我们的职责。

下一步工作:

一是各企业迅速开展自查,有无“以租代征”、“批少占多”等方式非法占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临时占用土地未办理手续等行为,12月5日前将自查情况报告我执法大队。二是2010年12月底以前按程序办理用地手续。

执法监察大队下一步工作:

上一篇:《巨人的花园》课后练习题下一篇:城市与旅游学院分团委工作总结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