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17

[摘要]本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心理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个人因素中的能力适应、理念适应和态度适应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改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改变主要是由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环节所需的各种能力所决定,理念适应次之,决定作用最小的为态度适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教学信息技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师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篇1:

高职英语教学与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培养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学校的教育当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在高职英语教学当中,教师作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主导者,将高职英语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文章围绕高职英语教学当前的现状,对如何培养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其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培养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这种模式在当前各阶段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已经发展成为主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和课堂中的逐渐渗透,高职英语教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然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方式走进课堂,课堂中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确实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改变和发展的平台,同时也是提高英语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从学科的发展程度看,高职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相比,英语学科的开设时间相对较晚,所以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目前高职英语教学处在基础教育的阶段,教授的知识内容与大学英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加之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英语学习没有扎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高职英语的学习当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所以成为高职英语相对简单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由于高职英语教师的薪水相对大学老师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和老师产生共鸣,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使高职教师产生了一定的消极情绪,上课没有激情,加之高职英语学科开设时间较晚,可见高职英语的课堂形式存在缺陷是必然的结果。

高职学校的经济基础相对大学来说有所不足,所以在硬件基础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课程也一样,尤其是英语教学,相对其他学科的课堂教育,英语学习需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所以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更加重要。

二、高职英语教学与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

1.多元化的培养方式

为了促进高职英语教师的师资力量,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培养方式的多元化来实现,在各种级别的现代教育技术交流活动当中,选派部分教师加入到其中,并邀请专家和学者开设相关的宣传讲座;以培养本校年轻的骨干教师为主,将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充分发挥主体教师的主动性,培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中老年教师着重培养其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通过这种不同年龄的阶段性培养方式来提升所有教师的教学水平。

另外,还可以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织交流,年轻教师带动年老教师共同学习,在这种具有层次的教学交流当中,年轻教师会从中老年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经验,中老年教师也会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两方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2.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高职英语资源和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得以实现,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对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把利于学生学习的资源推荐给学生,特别是通过国外网站可以直接获取地道的外语资源,间接还原学习英语的环境,有助于口语、阅读以及写作能力水平的提高。当前有很多网站可以在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与其他优秀作文进行对比和修改,学生对自身学习英语的缺陷就会一目了然,然后通过网络建议对自己作文进行修改和润色,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针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网络上有很多单词测验系统以及单词达人的软件,通过随时随地的背诵和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由此可知,通过网络英语教学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对高职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3.职业化的教学技术

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可以通过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的职业化得以实现。在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当中,英语教师职业能力水平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收到的效果,为了使高职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得以提高将其专业技术职业化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无论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来说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尤其在提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融合的高职教育当中,对高职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借鉴和参考其他学科教师的经验,也要与同行教师相互研究和切磋。

三、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围绕高职英语教学当前的现状,对如何培养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其教学工作有所帮助。高职英语教师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既要借鉴传统教学方法的经验,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造性,使其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会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隋晓冰.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杜优秀.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0(06):109-110

[3]蒋美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04):164-165+180

作者:王学林

教师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篇2:

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适应性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心理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个人因素中的能力适应、理念适应和态度适应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改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改变主要是由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环节所需的各种能力所决定,理念适应次之,决定作用最小的为态度适应。教学支持环境的适应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改变没有明显的决定作用,但教学支持环境是教师实施与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条件,也应该受到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 高中教师; 信息技术; 教学应用; 适应性

[作者简介] 郭小平(1983—),男,山西吕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E-mail:guoxp2008@163.com。

一、引 言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就是在促进教育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指出:“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1]一线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应该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最为核心和活跃的因素,教师是否愿意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否很好地适应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型教学方式,决定着教育信息化的成效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2007年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成为当今基础教育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走进学科教学”的研究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适应性问题的提出

适应本是生物学术语,指生物体在环境作用下发生变异,并经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是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合自然环境条件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它是生物体屈从环境的威力所作出的适合生存的改变。[2]心理学借用这一术语后,用来表示认知主体对客观环境变化作出的反应,心理学中的适应强调的是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作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使主体和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3]斯滕伯格认为,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力图在个体及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当和谐的程度低于个体的满意度时,就是不适应。当个体在一种情境中感到不适应或不愿意适应时,他会选择能够达到的另一种和谐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重新塑造环境以提高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而不只是适应现存的环境。可见,适应既可以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4]本研究所提到的适应性主要是指心理上的适应性,是指个体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后,适当调整自己的认知、情绪、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以达到个体之间、个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协调,个体体验满意的心理过程。

对于大多数高中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无疑是一场新的“教育改革”。因为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结构、内容组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管理等方面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对高中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评价方式,形成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正如美国一位高中数学教师Paula Fistick所言,“当你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时,你开始怀疑你过去所做过的一切,不知道怎样让它们适合于计算机。然后,你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所有概念。”[5]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双重冲击下,很多教师对新型的教学方式不适应,特别是信息化教学方式。研究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心理适应性,对进一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

因素关系模型建构

本研究从理念、态度、能力、教学支持环境、行为的改变等五个一级指标来测量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心理适应性的程度。这五个指标之间内部存在某些因果关系,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态度、能力、教学支持环境的适应是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其中,教师关于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态度、能力属于教师个人层面,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产生的内部条件;教学支持环境属于环境层面,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产生的外部(物质)条件。

关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将关注点聚焦到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并且在日常教学中乐于使用信息技术,即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发生持久、稳定的改变。要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发生持久、稳定的改变,教师必须在理念上接受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越性,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而给教师带来的额外工作量和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教师个人应该拥有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各个环节所需的各种能力,另外,学校与政府应该给予教师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相应支持。相应地,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的理念、态度将得到进一步改变,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与政府也会给予更多的支持与鼓励。这五个一级指标之间的内部关系如图1所示。

四、调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本研究所采用的调查问卷最终确立了理念、态度、能力、教学支持环境、行为的改变等五个一级指标来测量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心理适应性,每个一级指标下面根据实际问题采用3~5个二级指标来测量。二级指标下面分别设置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情境(衡量项目),每个二级指标最初设置了5~8个衡量题项,组成一个共有108题的调查问卷题项库。并对最初设计好的108个题项经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高中相关教师和研究生的评议,最后给每个二级指标选定3个最为合适的题项。每个题项采用Likert(李克特)的5分制法对其进行测量,即设置了五个反应形式(完全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反应形式根据题目的内容不同,得分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正题);1分、2分、3分、4分、5分(反题)。这样就构建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心理适应性调查的初测问卷(共51题),为了尽可能地提高问卷设计的科学性,确保以准确的数据和客观的结果来分析问题,笔者在一定范围内对问卷进行两次试测,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相关检验,对问卷中不符合统计标准的题项进行了删减与修改,最终形成一份由51题组成的关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适应状况的调查问卷。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以陕西省西安市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选取了碑林区、长安区、新城区等10个区(县)的16所高中的部分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23份,有效问卷294份,回收率为85.00%,有效率为91.02%。

(三)数据收集与整理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Excel 2003输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对问卷的5个一级指标(理念、态度、能力、教学支持环境、行为的改变)进行数据处理,分别计算出均值、标准差、方差、偏态量,得出的结果见表1。

五、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

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都是分析客观事物之间相关性的数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在教学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关系模型建构部分论述五个一级指标之间的内部关系时提到: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改变,一方面受到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理念、态度、教学环节所需的各种能力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学校与政府能否给予教师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相应支持等教学支持环境的影响。为了探讨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中,其教学行为的改变与理念、态度、能力和教学支持环境之间的内部关系,本研究采用了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一)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可以说明各因素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以及关系的紧密度与方向,有效地揭示事物之间统计关系的强弱程度。为了探讨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中,其教学理念、态度、能力和教学支持环境对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影响作用,我们将教学理念、态度、能力和教学支持环境等4个一级指标与教学行为改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与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和教学支持环境适应之间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别为0.583、0.620、0.663和0.528,且相关系数检验的概率p值都近似为0。因此,当显著性水平α为0.05或0.01时,都应拒绝相关系数检验的零假设,认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与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和教学支持环境适应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进一步作线性回归分析。

(二)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数量分析方法。它用于分析事物之间的统计关系,侧重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方程的形式描述和反映这种关系,帮助人们准确把握变量受其他一个或多个变量影响的程度,进而为预测提供科学依据。前面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与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和教学支持环境适应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但是这种关系的紧密程度和方向,我们需要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来了解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和教学支持环境适应作为解释变量(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Stepwise)策略(向前筛选和向后筛选策略的综合),建立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来验证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和教学支持环境适应与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样本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后一般不能立即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预测,通常要进行各种统计检验,主要包括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残差分析等。

1.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

回归方程的拟合检验是检验样本数据点聚集在回归线周围的密集程度,从而评价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的代表程度,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采用调整的判定系数R2统计量反映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本研究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检验见表3,由表3可知,模型3——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为解释变量(自变量),最终建立的回归方程调整的判定系数R2为0.542,说明回归方程模型3对样本数据点的拟合优度较高。需要说明的是,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高的R2,而是要得到真实总体回归系数的可靠估计并做出有关的统计推断,即应更加关心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理论关系和统计显著性,就是下面将要论述的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与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a. Predictors: (Constant), 能力适应

b. Predictors: (Constant), 能力适应, 理念适应

c. Predictors: (Constant),能力适应, 理念适应,态度适应

2.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根据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实际观测值建立因变量对多个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后,还必须对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的假设进行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关系的显著性检验,或者说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分析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综合线性影响的显著性。研究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回归方程的整体显著性检验见表4,由表4可知,模型3——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为解释变量(自变量),最终建立的回归方程的整体显著性检验F值为116.370,P值为0.000,显著性概率小于0.001,达到了极其显著性水平,说明模型3的总体回归效果非常良好。

a. Predictors: (Constant), 能力适应

b. Predictors: (Constant), 能力适应, 理念适应

c. Predictors: (Constant), 能力适应, 理念适应, 态度适应

d. Dependent Variable: 行为适应

3. 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当多元线性回归关系经显著性检验为显著或极显著时,还必须对每个偏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判断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线性影响是显著的还是不显著的,以便从回归方程中剔除那些不显著的自变量,重新建立更为简单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研究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回归方程的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见表5,由表5可知,模型3——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为解释变量(自变量),最终建立的回归方程中,有3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即能力适应、理念适应、态度适应。根据能力适应、理念适应、态度适应3个解释变量的t检验情况来看,3个解释变量的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1,说明这3个变量都可以作为解释变量存在于模型中,以解释潜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改变的适应情况。

a. Dependent Variable: 行为适应

由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相应的回归方程与标准回归方程,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回归方程为:

教学行为改变适应=4.059+0.26*能力适应+0.302*理念适应+0.19*态度适应;

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标准回归方程为:

教学行为改变适应=0.398*能力适应+0.295*理念适应+0.197*态度适应。

4. 残差分析

残差分析是回归方程检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发点是,如果回归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被解释变量的特征和变化规律,那么残差序列中应不包含明显的规律性和趋势性。残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残差均值为0的正态性分析、残差的独立性分析、异方差分析等。

(1)残差均值为0的正态性分析

残差的正态性分析采用标准化残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所示)与标准化残差的常态机率图(如图3所示)来分析。根据预测值统计量表6可知,残差均值等于0;根据图2可知,标准化残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呈现较好的正态性,说明了残差的正态性较好,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优;根据图3可知,标准化残差的常态概率图中各散点较好地落在45度线上,也说明了残差的正态性较好,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优。综上所述,本研究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回归方程中,模型3——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为解释变量(自变量),最终建立的回归方程的残差符合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说明了回归方程模型3拟合效果较优。

a. Dependent Variable: 行为适应

(2)残差的独立性分析

残差序列的独立性也是回归模型所要求的,要求残差序列的前期和后期数值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不存在自相关。如果残差序列存在自相关,说明回归方程没有能够充分说明被解释变量的变化规律,还留有一些规律性没有被解释,也就是认为方程中遗漏了一些较为重要的解释变量;或者,变量存在取值滞后性;或者,回归模型选择不合适,不应选用线性模型等。本研究中,残差的独立性分析采用DW(Durbin-Watson)检验。由表3(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相关系数表)可知,模型3——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为解释变量(自变量),最终建立的回归方程,DW等于1.803(当DW等于2时,说明残差序列无自相关),说明回归方程模型3残差具有独立性,拟合效果较优。

(3)异方差分析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应符合无论解释变量取怎样的值,对应残差的方差都应相等,它不应随着解释变量或被解释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否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现象,异方差最终会使模型的预测偏差较大。本研究中,残差的异方差分析采用绘制残差图(如图4所示)和计算标准化残差和标准化预测值等级相关系数(见表7)两种方式实现。根据图4可知,随着标准化预测值的变化,标准化残差点在0线周围随机分布,基本满足残差的等方差性;根据表7可知,标准化残差和标准化预测值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接近于0,且检验不显著。因此认为模型3——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为解释变量(自变量),最终建立的回归方程不存在异方差现象,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较优。

(三)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

利用样本数据建立回归模型的目的,是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与预测。本研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和教学支持环境适应作为解释变量(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Stepwise)策略(向前筛选和向后筛选策略的综合),建立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模型3经过拟合优度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残差分析都说明了模型3的总体回归拟合效果较优。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与预测,本研究发现个人因素中的能力适应、理念适应和态度适应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改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教学支持环境(环境因素)则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改变没有显著性影响,见表8。这表明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改变,主要是由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态度、教学环节所需的各种能力等个人因素所决定,而教学支持环境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改变影响不显著。

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态度、教学环节所需的各种能力作为解释变量,都会显著影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改变。然而,各个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如何呢?

由回归模型的整体显著性检验(表4)可知,模型3——教学行为改变适应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理念适应、态度适应、能力适应为解释变量(自变量),在这3个解释变量中,能力适应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改变的影响相对来说最大,因为其最先进入回归模型,理念适应次之,而态度适应变量最后进入回归模型,说明其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改变的影响相对来说最小。

在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包含的自变量Xi都对因变量Y有显著作用,偏回归系数bi表示了Xi对Y的具体效应。但实践中还需评定这些显著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主次的判断),以利于抓住关键因素,达到调整和控制因变量反应量的目的,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但偏回归系数bi本身并不能反映自变数的相对重要性。其实,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解释变量的相对重要性,通常采用标准偏回归系数(Standard 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的比较来确定(标准偏回归系数为不带单位的相对数,其绝对值的大小可以衡量对应的自变量对因变量作用的相对重要性,大者,其对应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是主要的)。本研究中,行为改变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的标准回归方程为:教学行为改变适应=0.398*能力适应+0.295*理念适应+0.197*态度适应。

六、结束语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个人因素中的能力适应、理念适应和态度适应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改变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改变主要是由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环节所需的各种能力所决定,理念适应次之,决定作用最小的为态度适应。教学支持环境的适应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行为的改变没有明显的决定作用,但教学支持环境是教师实施与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条件,也应该受到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当前在信息化教学进一步推进的过程中,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不仅应该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给予教师相应的环境、资源与政策的支持,更应该采取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使教师在实际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和提高相关的技术与能力,促进教师理念与态度的转变。

作者:郭小平 张文兰

教师教学信息技术论文 篇3: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没有一种古老的活动,能像教育那样,让人类对其产生的结果倾注如此多的祈盼,对其所引起的效应给予如此大的关注;而从工业化社会以来,也很少有一种技术,能像信息技术那样,唤起人类如此高昂的热情,激发着整个社会对未来的想象力。”信息技术促使教育的方方面面都经历着变革性的发展,教师作为其间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值得我们细致考量。

一、信息化社会中教师的角色变化

1.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关系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有大量学习资源,教师、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双向的。尽管他们各自的发展水平、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或情感发展水平等方面是不相同的,但从主体的品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在信息化社会中,知识日新月异,如果教师稍有懈怠,甚至会失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和双向交流的资格。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方式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深入学习,适应未来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强化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共享、交流与对话。

2.教学的精心设计者

信息技术革命不断带来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育学的专家学者也在不遗余力的探求着相应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很自然,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媒体的应用、教学步骤的安排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管理权。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必须同时是一个优秀的设计者,才能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赢得高效率,避免在信息的翰海中迷途。

3.不再是独立工作者

从前的教师是个体劳动者,彼此相对独立、很少合作。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间的封闭状态已不复存在。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科专家、教师与社会人士都是开放合作的关系,而信息技术也为这种广泛的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另外,值得强调的是信息技术教师是校园信息化的建设者,承担着对一般学科教师培训指导以及如何应用信息技术的任务,是校园网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

二、影响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因素分析

1.教师自身的能力

(1)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及技能。提高教师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先决条件。然而,现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有人曾对北京200名在职的中学化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学化学教师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和获取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①利用图书馆的比例较低,教师经常去本校图书馆的比例仅为31.1%,没去过国家图书馆的比例达65.5%。②利用的文献内容和类型单一。教师使用的基本上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中文图书和中文期刊,几乎没有人选择外文期刊。许多教师不知道怎样查找和获取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为查找文献线索,教师利用开架阅览查找的比例最高58.2%,其次是通过同行推荐33.2%,再次是浏览新书刊31.2%,而主动上网去索取资料的教师比例仅是2.4%。我们是不是应该首先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呢?上述的调研地点还是北京这种现代化都市,其他的城市状况恐怕更不乐观。

(2)反思能力

我国学者熊川武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教师反思被认为是教师对教学事件的元认知。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内容,教师是实践操作者,同时也应当有能力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寻根溯源,反映出理论上的缺失。另外,反思作为一种自我认识和实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无法追随信息时代的步伐。

(3)组织协作学习的能力

在现实教学中,与大部分的学生相比,总有少数学生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成为班级的“学困生”。几乎每个人都难免在信息的海洋中迷航,忘记了启航时的初衷。协作学习可以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彼此互助学习、相互鼓励、共同完成学业任务。教师必须具备组织引导协作学习的能力,从全局出发,策划学习进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小组任务分工,有效地点评,提高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

2.软件资源匮乏,硬件设施统筹性差

从一些调查的资料表明,如今教学中应用的软件来源主要是市场购买。即使抛开市面上软件的良莠不齐这点不谈,教师必然要对软件进行选编和剪辑,以一定的技术水平的为基础。另外,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来说,如何将软件改造成能符合教师计划、达到教学效果的产品就显得有一定的困难了。而且,部分领导对信息技术硬件建设的关注大于软件,原因是硬件投资看得到,软件资源既烦琐又花钱,是一项长期的有计划的工作,这也是造成软件匮乏的重要原因。

各地大多数学校基本都具备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硬件设施,但由于缺少统筹兼顾,往往影响使用效果。有些学校花钱给教师布置了电子备课室,有微机能上网,但一些附属设备如扫描仪,视音频输入设备却没有,常规媒体设备也未安装,这就是统筹的问题。

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可以把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心态分为三类:被动接受型、能力展示型和主动探索型。被动接受型的教师意识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发展趋势,只是由于对新技术的不熟悉,没有那么得心应手,所以在行为表现上仅仅停留在“也想”运用信息技术,但往往忙于媒体操作,很难抽出时间和学生交流,教学效果自然不好。能力展示型的教师通常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能够将课件做得很精彩,但更多将精力放在一些公开课的展示上,日常的教学活动就不那么花心思了。主动探索型的教师是以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为目的的,他们愿意细致的思考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精心的设计教学,只是作为探索者最需要专家的引领和帮助。

三、相应对策研究

1.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在现代教育中,为了促进教师与同行及学科专家的沟通合作,需要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师共同体,使得教师在充分的对话、协商与合作中实现对学习和教学更深层的理解、高水平的思维,得到实时与非实时的帮助,在共享知识、经验、思想及互助活动中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角色和意义。

在新的教学环境、教学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中,教师作为实践者,有很多问题和困惑,本身也希望能够多一些与同行交流探讨的机会,应该形成机制,比如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制度、同行评课评估制度等。同时,鼓励一线教师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与同行、专家交流和合作,真正形成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毫无疑问,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2.统筹现有硬件设施,建立软件制作平台

硬件设施统筹问题相比较而言是容易解决的,因为,我国各地区、各学校都在积极的提倡硬件建设,但是,很多情况下往往是作为一种设施的添置,作为学校评比、宣传的筹码,却没有充分从应用的角度来考虑。因此,统筹硬件设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观念、出发点转变的问题。

受唯媒体技术论的影响,在大陆教育技术发展历史上一直都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软件建设与硬件发展不协调,使“软件匮乏”成为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瓶颈。我们应该关注硬件和软件的并行建设,软件建设不等于大批量引进课件、媒体资料,根本解决“软件匮乏”的办法是加强校园网建设,为一线教师提供积件库,同时搭建方便、实用的软件平台。

3.加强教师校本培训,给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师的理论、实践能力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教师继续教育应包括两个部分:脱产参加集中培训和学校自主进行的培训。于是,伴随着大量涌入的国外相关信息,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教师在职教育领域内,掀起了开展教师校本培训(school-based teacher education)实践和研究的热潮。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所在的学校以及课堂,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因而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可以预言,校本培训必将成为21世纪教师在职进修的主要模式之一。

校本培训的优点自不必说,它使教师节约了时间和金钱,可以在学校长期持续的进行,而且很方便的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然而,作为校方应当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注意外部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各种外部诱因的利用,更多的倾向于教师内在动力的激发,让培训成为一个展示个性、完善自我的过程,从而给予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作者:别 梅 王洪录

上一篇:数学素质思想训练论文下一篇:数学课堂提问探索论文